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篇一
1、理解歌詞內(nèi)容,能愉快地演唱、表演。
2、愿意自己走路,不要家長抱。
1、小鳥、小貓圖片。
2、《我是乖孩子》mp3。
一、以“猜猜誰到班上做客”引入活動。
教師:“今天有兩位小客人來和我們做游戲,寶寶們,看看他們是誰?”
二、觀看教師表演,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nèi)容。
1、教師:“小鳥和小貓兩位小客人要為寶寶們表演一個小節(jié)目,寶寶們鼓掌歡迎?!?/p>
2、教師清唱歌曲。
3、幼兒表述歌曲內(nèi)容。(聽到歌里唱了什么?教師用歌聲回應(yīng)幼兒)
4、教師以講故事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和朗誦歌詞)
三、演唱歌曲《我是乖孩子》
1、教師表演唱,幼兒拍打節(jié)奏。
2、帶領(lǐng)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3、鼓勵幼兒表演唱。
4、分角色表演唱。
四、鼓勵寶寶要像小鳥、小貓一樣自己走路,不要爸爸媽媽抱。
1、教師:歌里的小鳥、小貓和寶寶能干嗎?你們需要大人抱嗎?
2、幼兒交流:我會自己走。
3、跟著音樂精神地踏步走,進一步感受自己走的快樂。
4、大聲表達:我會自己走,不要大人抱。
幼兒園小班教案篇二
1. 愿意安靜地聽教師唱歌,并愿意跟隨教師一起唱。
2. 在教師動作的提示下,初步掌握歌曲內(nèi)容。
3. 愿意參與集體活動,體驗大家共同活動的快樂。
愿意跟隨教師一起唱
掌握歌曲內(nèi)容
(一) 教師引導(dǎo)幼兒模仿各種動物的行走方式。
1. 教師:
(1)今天天氣很不錯,小動物們都想出來散散步。你們說說,都有哪些小動物呢?
(2)你們知道這些小動物是怎么走路的嗎?誰來做給我看看?
(二)欣賞教師范唱歌曲《我是乖孩子》,熟悉歌曲旋律及內(nèi)容。
1.教師分別出示小鳥、小貓圖片。
教師:小鳥和小貓也出來散步了,我們向他們問聲好吧!小鳥好,小貓好!
2. 教師:小鳥和小貓散步的時候還會唱歌呢,我們仔細聽一聽,他們唱的什么歌?
3. 教師輕聲范唱歌曲,并作小鳥和小貓相應(yīng)動作。
(二) 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1. 教師:
(1)小鳥是怎么來的?媽媽背著的嗎?(自己飛)
(2)小貓是怎么來的?
(3)為什么他們都是乖孩子呢?
(4)我們小朋友要媽媽抱嗎?我們用什么走路?
2.教師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出門的時候有沒有讓媽媽抱。
3.教師:我們和小鳥、小貓一樣,都是乖孩子,不要媽媽抱。現(xiàn)在我們就和小鳥、小貓一起來玩游戲,好嗎?
(四)教師帶領(lǐng)幼兒邊玩游戲,邊學唱歌。
1.教師邊唱歌曲,邊帶領(lǐng)幼兒模仿做小鳥飛、小貓跑、小朋友走路的動作。
2.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幼兒找空地方,邊做模仿動作,邊唱歌。
3.請幼兒和小動物比一比,看看誰自己走路,不要媽媽抱。鼓勵幼兒跟隨教師一起唱,唱完歌曲,教師模仿小動物的聲音夸獎大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篇三
1、 體驗自己走路,不要他人抱的愉快心情。
2、 能大膽的邊唱邊表演動作。
3、 學習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創(chuàng)編動作。
4、 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 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1、 教師熟悉歌曲,音樂cd或磁帶,貼絨教具小鳥,小貓各一個,走路的小朋友三個連在一起。
2、 小朋友有觀看過小鳥飛,小貓跑的經(jīng)驗。
1、 教師彈《小鳥飛》的曲子,小朋友做小鳥飛入活動室坐好。
2、 小朋友練聲《我愛我的小動物》。
3、 教師范唱歌曲《我是乖孩子》,然后提問:
(1) 你聽到老師唱了一些什么?
(2) 你覺得這首歌好聽嗎?
4、 小朋友學唱歌曲,理解歌詞的意思。
(1) 教師出示貼絨教具小鳥,小貓和小朋友。
邊唱邊按順序貼出玩具,幫助下朋友理解歌詞大意。
(2) 小朋友跟著老師念歌詞一次。
(3) 教師放音樂,移動教具,小朋友跟著音樂練唱歌曲。
(4) 小朋友邊跟著音樂學唱歌曲邊表演動作。
5、 小朋友根據(jù)歌詞的內(nèi)容創(chuàng)編動作,邊唱邊表揚。
6、 教師小結(jié),表揚動腦筋創(chuàng)編動作的小朋友。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chǎn)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fā)揮想象,表現(xiàn)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
幼兒園小班教案篇四
1、激發(fā)幼兒"我長大了,我自己會走"的自豪感。
2、樂意說說、唱唱、跳跳,參加表演
3、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小鳥、小貓的頭飾、音樂磁帶
老師扮演媽媽(爸爸、爺爺、奶奶等)。幼兒跟著音樂邊走邊唱,結(jié)束時老師走到一名幼兒面前說:"寶寶,媽媽抱抱你?"幼兒說:"我是乖孩子,我要自己走!"老師與幼兒擁抱。游戲重新開始。
首先,本課的導(dǎo)入是先讓幼兒跟著鋼琴有節(jié)奏的做拍手律動,目的是穩(wěn)定幼兒的注意力,然后以‘一只孤獨的小鴨’展示給幼兒,讓幼兒用語言來表達小鴨因為沒有朋友,所以感到孤獨,但大多數(shù)幼兒不能夠說出‘孤獨’回答的是:“小鴨在洗澡”在這各方面是我的引導(dǎo)有誤,應(yīng)該讓幼兒只觀察小鴨的表情,前面出現(xiàn)的引導(dǎo)的話語有些多余,并沒有達到想要的結(jié)果。
然后戴上小鴨頭飾以‘孤獨小鴨’的身份向幼兒表演找朋友的場景(請三位幼兒事先準備好一段:在這里,在這里,你的朋友在這里)一邊表演一邊反復(fù)唱歌曲3~4遍。
目的是:
1、為學新歌《我的朋友在哪里》做好一個鋪墊作用。
2、告訴幼兒找到了朋友的(跟好朋友在一起是最快樂的一件事)。
“這個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很好,不僅讓幼兒直觀地看到怎樣找朋友,還激起幼兒學習歌曲的積極性?!?/p>
幼兒園小班教案篇五
1.投影片。
2.生字卡片。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新課
板書課題:21好孩子。
提問:什么樣的孩是好孩子?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輕聲讀課文,讀準每個字的音,先自已認真讀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讀、聽,糾正錯誤讀音,讀過以后,在課文中畫了生字(包括要求認識的字)
2.邊讀邊想,并標出自然段序號。
三、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帶注音的生字詞卡片,先讀生詞,再讀生字,用齊讀、開火車讀的方法,檢查生字的讀音。提醒學生注意“拉”的聲母是邊音,“京”的韻彈母是后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讀音。
3.指名簡要地回答問題。
(1).課文中誰是好孩子?
(2).為什么說他們是好孩子?
四、理解課文,指導(dǎo)朗讀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輕聲自由讀二——四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奶奶看見小玲的衣服沒有淋濕,為什么很奇怪?(奶奶認為小玲忘了帶傘,一定要淋濕。但是小玲回來后,一摸她的衣服,發(fā)現(xiàn)小玲沒有淋濕,所以奶奶覺得很奇怪。)
指導(dǎo)學生讀奶奶的話,要讀出奇怪的語氣。
提問:奶奶為什么說小梅真是個好孩子?(小梅看到小玲忘了傘,怕她淋濕了,主動送小玲回家。)
指導(dǎo)學生用高興的語氣朗讀小玲說的話,用贊熱揚的語氣讀奶奶說的話。
3.輕聲自由讀第五——七自然段。
提問:奶奶為什么說京京也是好孩子?(京京看見路遠的同學沒有帶傘,就把傘借給他們,自已淋著回家,他能主動關(guān)心、幫助同學,所以奶奶說他也是好孩子。)
4.啟發(fā)學生說說,怎么讀好奶奶說的話。(奶奶看見京京全身淋濕了時說的話,要用奇怪、心疼的語氣來讀。她夸獎京京時說的話要用贊掃揚的語氣來讀。)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先小組練讀,再指名讀)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檢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提問:奶奶為什么說小梅和京京是好孩子?
二、表演課本劇
每小組先出五人,四人分別扮演奶奶、小梅、小玲和京京,一人說課文敘述部分。表演后評選優(yōu)勝小組和最佳小演員。
三、認記字形,指導(dǎo)寫字
1.出示要求學會的生字,指名讀一讀,說說是怎樣的記字形的。
2.重點分析以下幾個字。
外:左右結(jié)構(gòu),第3筆是點。熟字“處”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第3筆是捺。
她:聯(lián)系課文和生活實際,告訴學生、奶奶、小玲、小梅、媽媽、阿姨都是女的,用“她”;爺爺、爸爸、伯伯、叔叔都是男的用“他”。
京:跟熟字“就”的左邊相同。
服:左邊是月字旁。
怪:左邊是豎心旁,右上邊是“又”,右下邊是“土”和“輕”的右邊不同。
3.指導(dǎo)寫課后練習第2題中的字,先讀生字。用筆描1個,臨寫1個,對照范字再寫1個。
本課生字中有4個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外”左短右長,“她”、“拉”、“服”、“怪”都是左窄右寬。
“奇”上面的“大”第三筆是點。
四、課堂練習
1.課后練習第3題。學生自己拼讀,指名在黑板上寫,其他學生在書上寫。寫后訂正。
2.課后練習第4題。通過讀例句,使學生體會到每組的兩句話主要意思相同,但第二句比第一句表達的意思更具體。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8個訶語,認保佑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育學生要相幫互助,做一個關(guān)心別人的好孩子。
重點是理解奶奶和小玲、京京的對話,讓學生懂得同學之間要團結(jié)友學的道理;進行字詞數(shù)學。
難點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讀準字間音,有些形近或音同形近的字容易混淆。
幼兒園小班教案篇六
這是一堂大班的健康課,主要讓幼兒在幼兒園吃飯時不挑食,幼兒的一日三餐都應(yīng)該是葷素搭配,粗細搭配,這樣才利于幼兒的身體健康發(fā)展,所以幼兒園的飯菜都要吃。這樣安排教學不僅教育了孩子,而且對孩子的身體也是有幫助的。
1、通過認識每頓飯菜的`營養(yǎng)價值,讓幼兒懂得每頓飯菜搭配都是有利于身體健康的。
2、教育幼兒懂得珍惜每一粒糧食。
3、使幼兒初步了解人體需要的各種營養(yǎng),營養(yǎng)對人體的成長是有幫助的。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yǎng)。
教學重點:認識每頓飯菜的營養(yǎng)搭配。
難點:教育幼兒今后不再養(yǎng)成挑食的好習慣。
一、幼兒自己動手配置營養(yǎng)餐。
1.幼兒在各種食物卡片中挑選,把所挑選的食物卡片貼在紙盤中。
2.交流討論:看看誰的配置有營養(yǎng)?
二、“小配餐師”的建議。
1.教師通過活動指導(dǎo)本班幼兒普遍不喜歡吃的食物,列舉出來,青幼兒說說不喜歡的理由。
2.請個別“小配餐師”說出雖然不喜歡吃,但必須要吃的原因(營養(yǎng)全面,身體才能長得快,長得壯)。
1.午餐時,青幼兒相互監(jiān)督,提醒吃完自己的一份食品,不挑食。
2.定期開展“快樂的自助餐”活動,請幼兒自選食物,自找座位,自由結(jié)伴,共同進餐,使幼兒養(yǎng)成吃什么那什么,樣樣?xùn)|西都愛吃,不浪費的用餐習慣。
3.請加著呢個配合幫助幼兒記錄一周每日三餐所吃的食物,讓幼兒檢查自己是否挑食。
在上完這節(jié)課時,我對現(xiàn)教的知識對幼兒進行現(xiàn)場的測試(進行午餐時),有的孩子在老師的提醒下和鼓勵,養(yǎng)成了不挑食得習慣,但有的孩子還是喜歡光吃葷的,如:肉之內(nèi)的,還是對蔬菜不敢興趣。當然是孩子的年齡小,對飯菜的應(yīng)該還認識不到位的,又加之一個孩子在家受到家長的百般滿足,對挑食的習慣一時還糾正不過來。這正是本節(jié)課所遇到的困惑。如果從新來上這節(jié)課,希望單位能提供孩子進餐的場所,食物自選的場所。這樣來上這節(jié)課也許就不那么費力了。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2592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