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口令簡短(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1-14 13:31:38
繞口令簡短(五篇)
時間:2022-11-14 13:31:38     小編:admin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繞口令簡短篇1

繞口令又稱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等。是一種漢族傳統(tǒng)的語言游戲,由于它是將若干雙聲、疊詞詞匯或發(fā)音相同、相近的語、詞有意集中在一起,組成簡單、有趣的語韻,要求快速念出,所以讀起來使人感到節(jié)奏感強,妙趣橫生。繞口令是漢族民間語言游戲,將聲母、韻母或聲調(diào)極易混同的字,組成反覆、重疊、繞口、拗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氣急速念出。

以上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繞口令大全,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讀。

繞口令簡短篇2

31、嘴和腿

嘴說腿,腿說嘴,

嘴說腿愛跑腿,

腿說嘴愛賣嘴。

光動嘴不動腿,

光動腿不動嘴,

不如不長腿和嘴。

32、瓦打馬

路上跑來馬,

撞上路邊瓦,

瓦打壞馬,

馬踏碎瓦,

瓦要馬賠瓦,

馬要瓦賠馬。

33、畫葫蘆

胡圖用筆畫葫蘆,

葫蘆畫得真糊涂,

糊涂不能算葫蘆,

要畫葫蘆不糊涂,

胡圖決心不糊涂,

畫出一只大葫蘆。

34、好孩子

張家有個小英子,

王家有個小柱子。

張家的小英子,

自己穿衣洗襪子,

天天掃地擦桌子,

王家的小柱子,

撿到一只皮夾子,

還給后院大嬸子。

小英子,小柱子,

他們都是好孩子。

35、小牛賠油

小牛放學(xué)去打球,

踢倒老劉一瓶油,

小牛回家取來油,

向老劉道歉又賠油

老劉不要小牛還油

小牛硬要把油還給老劉,

老劉夸小牛,

小牛直搖頭,

你猜老劉讓小牛還油,

還是不讓小牛還油。

36、禿丫頭

從南來了個禿丫頭

胳膊上挎著個破笆斗,

里頭有堆羊骨頭,

伸手拿骨頭,

送在口里啃骨頭。

地下有塊破磚頭,

絆倒了禿丫頭,

撒了羊骨頭。

37、補褲

一塊土粗布,

一條粗布褲,

哥哥屋里補布褲,

飛針走線自己做。

粗布褲上補粗布,

土粗布補粗布褲,

哥哥穿上粗布褲,

艱苦樸素牢記住。

38、藤繩掛風(fēng)燈

藤繩掛風(fēng)燈,

風(fēng)更猛,

風(fēng)更增,

燈碰藤繩藤碰燈。

39、鳥和貓

樹上一只鳥,

地上一只貓。

地上的貓想咬樹上的鳥,

樹上的鳥想啄貓的毛。

40、送花

華華有兩朵紅花

紅紅有兩朵黃花

華華想要黃花,

紅紅想要紅花,

華華送給紅紅一朵紅花,

紅紅送給華華一朵黃花。

41、顛倒歌

咬牛奶,喝面包,

夾著火車上皮包。

東西街,南北走,

出門看見人咬狗。

拿起狗來打磚頭,

又怕磚頭咬我手。

42、狗與猴

樹上臥只猴,

樹下蹲條狗。

猴跳下來撞了狗,

狗翻起來咬住猴,

不知是猴咬狗,

還是狗咬猴。

43、白家伯伯

北貧坡上白家有個伯伯,

家里養(yǎng)著一百八十八只白鵝,

門口種著一百八十八棵白果,

樹上住著一百八十八只八哥。

八哥在白果樹上吃白果,

白鵝氣得直叫:我餓!我餓!

44、白石搭

白石白又滑,

搬來白石搭白塔。

白石塔,

白石塔,

白石搭石塔,

白塔白石搭。

搭好白石塔,

白塔白又滑。

45、青龍洞

青龍洞中龍做夢,

青龍做夢出龍洞,

做了千年萬載夢,

龍洞困龍在深洞。

自從來了新愚公,

愚公捅開青龍洞,

青龍洞中涌出龍,

龍去農(nóng)田做農(nóng)工。

46、煤和灰

東邊一堆煤,

西邊一堆灰。

先用車推煤,

再用車推灰。

燒煤變成灰,

煤灰來自煤。

煤堆變灰堆,

灰堆賽煤堆。

有煤就有灰,

你說對不對?

47、羊和狼

東邊來了一只小山羊,

西邊來了一只大灰狼,

一起走到小橋上,

小山羊不讓大灰狼

大灰狼不讓小山羊

小山羊叫大灰狼讓小山羊,

大灰狼叫小山羊讓大灰狼,

羊不讓狼,

狼不讓羊,

撲通一起掉到河中央。

48、湯燙塔

老唐端蛋湯,

踏凳登寶塔,

只因凳太滑,

湯灑湯燙塔。

49、小道上

小王的姜撞翻老楊的缸,

老楊的缸碰倒小王的姜。

小王放下姜去扶老楊的缸,

老楊放下缸去幫小王裝姜。

50、看豆豆

小妞妞圍個圓兜兜

牛頭溝邊看豆豆,

忽聽溝前喊抓牛,

妞妞怕牛牛踩豆豆

緊緊抓住牛牛不松手。

繞口令簡短篇3

1、

十和四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莫把四字說成十,

休將十字說成四。若要分清四十和十四,經(jīng)常練說十和四。

2、

捉兔

一位爺爺他姓顧,上街打醋又買布。

買了布,打了醋,回頭看見鷹抓兔。

放下布,擱下醋,上前去追鷹和兔,

飛了鷹,跑了兔。打翻醋,醋濕布。

3、

小毛與花貓

小毛抱著花貓,

花貓用爪抓小毛,

小毛用手拍花貓,

花貓抓破了小毛,

小毛打疼了花貓,

小毛哭,花貓叫,

小毛松開了花貓,

花貓跑離了小毛。

4、

小花貓

小花貓愛畫畫,

先畫一朵臘梅花,

又畫一個小喇叭,

帶著臘梅花,

吹著小喇叭,

回家去見媽媽,

媽媽見了笑哈哈。

5、

鳥和貓

樹上一只鳥,

地上一只貓。

地上的貓想咬樹上的鳥,

樹上的鳥想啄貓的毛。

6、

貓鼻子

白貓黑鼻子,黑貓白鼻子;

黑貓的白鼻子,碰破了白貓的黑鼻子,

白貓的黑鼻子破了,剝了秕谷殼兒補鼻子;

黑貓的白鼻子不破,不剝秕谷殼兒補鼻子。

7、

狗與猴

樹上臥只猴,樹下蹲條狗。

猴跳下來撞了狗,

狗翻起來咬住猴,

不知是猴咬狗,還是狗咬猴。

8、

鵝過河

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臥著一只鵝,

坡下流著一條河,哥哥說:“寬寬的河,

弟弟說:白白的鵝。鵝要過河,河要渡鵝,

不知是鵝過河,還是河渡鵝。

9、

小豬

小豬找鋤頭,吭哧吭哧走。

小鳥唱枝頭,小豬扭頭瞅,

鋤頭撞石頭,石頭砸豬頭。

小豬怨鋤頭,鋤頭怨豬頭。

10、

畫獅子

有個好孩子,拿張畫圖紙,

來到石院子,學(xué)畫石獅子。

一天來畫一次石獅子,

十天來畫十次石獅子。

次次畫石獅子,天天畫石獅子,

死獅子畫成了“活獅子”。

11、

羊和狼

東邊來了一只小山羊,西邊來了一只大灰狼,一起走到小橋上,小山羊不讓大灰狼,大灰狼不讓小山羊,小山羊叫大灰狼讓小山羊,大灰狼叫小山羊讓大灰狼,羊不讓,狼不讓羊,撲通一起掉到河中央。

12、

分果果

多多和哥哥,坐下分果果。哥哥讓多多,多多讓哥哥。說要小果果,外婆樂呵呵。

13、

南南有個籃

南南有個籃籃,籃籃裝著盤盤,

盤盤放著碗碗,碗碗盛著飯飯。

南南翻了籃籃,籃籃扣了盤盤,

盤盤打了碗碗,碗碗撒了飯飯。

14、

瘸子

北邊來了一個瘸子,背著一捆橛子,

南邊來了一個瘸子,背著一筐茄子。

背橛子的瘸子打了背茄子的瘸子一橛子。

背茄子的瘸子打了背橛子的瘸子一茄子。

15、

小華和胖娃

小華和胖娃,兩人種花又種瓜,

小華會種花不會種瓜,

胖娃會種瓜不會種花,

小華教胖娃種花,胖娃教小華種瓜。

16、

白家伯伯

北貧坡上白空有個伯伯,

家里養(yǎng)著一百八十八只白鵝,

門口種著一百八十八棵白果,

樹上住著一百八十八只八哥。

八哥在白果樹上吃白果,

白鵝氣得直叫:我餓!我餓!

17、

小牛賠油

小牛放學(xué)去打球,踢倒老劉一瓶油,

小?;丶胰碛?,向老劉道歉又賠油,

老劉不要小牛還油,小牛硬要把油還給老劉,

老劉夸小牛,小牛直搖頭,

你猜老劉讓小牛還油,還是不讓小牛還油。

18、

送花

華華有兩朵紅花,紅紅有兩朵黃花,

華華想要黃花,紅紅想要紅花,

華華送給紅紅一朵紅花,

紅紅送給華華一朵黃花。

19、

好孩子

張家有個小英子,王家有個小柱子,

張家的小英子,自己穿衣洗襪子,天天掃地擦桌子,

王家的小柱子,撿到一只皮夾子,還給后院大嬸子。

小英了,小柱子,他們都是好孩子。

20、

老伯

郭老伯、駱第伯、畢老伯、柏老伯,

郭駱畢柏四老伯,約著城北買菱角,

買菱角閣上剝,菱角殼戳了四老伯了腳。

繞口令簡短篇4

關(guān)于繞口令的產(chǎn)生,可以追尋到5000多年前的黃帝時代。古籍中僥幸保存下來的《彈歌》“晰竹,續(xù)竹,飛土”,相傳為黃帝時所作。據(jù)考證,這是比較接近于原始形態(tài)的 歌謠,其中,已經(jīng)有了繞口令的基本成分—— 雙聲疊韻詞。由此推想,很可能在文字出現(xiàn)以前,繞口令就已經(jīng)萌動于漢族勞動人民的口頭語言之中了。

隨著語言文字的形成和發(fā)展,我們的祖先越來越注意漢字字音前后各部分的異同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 雙聲疊韻詞。這些雙聲疊韻的關(guān)系,處理不好,很容易纏繞混淆;處理好了,又可以產(chǎn)生不同凡響的音韻美。這使得一些人想到尋找規(guī)律,練習(xí)發(fā)音,訓(xùn)練口頭表達(dá)。于是,他們開始有意識地把一些聲韻相同的字組合在一起,故意兜圈子,繞彎子,連續(xù)成句子,教兒童念、誦。其中一些音韻響亮而又拗口、詼諧風(fēng)趣的句子,不僅兒童喜歡,不少青年人也很喜歡。這樣,一個人唱出或幾個人唱和,就在人民群眾中耳口相傳,流傳開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又不斷修改、加工、充實、完善,使它更近似于一首首幽默詼諧的 歌謠,更加妙趣橫生。至于誰是繞口令的具體作者和修改者,人們根本沒有留意。因此,也就無所謂哪首繞口令是哪個人的作品了。

由于繞口令的逐步完善,在人民群眾中日漸流傳,一些接近下層人民的文人也開始注意這一通俗的文藝形式。稍后于 屈原的 楚國作家 宋玉,就曾經(jīng)把 雙聲疊韻的詞匯引進(jìn)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殿堂。長篇政治抒情詩《九辯》是他的代表作,其中大量采用了聲韻相通的詞,使得語句音節(jié) 錯綜變化,讀來音韻諧美,情味悠長。這無疑大大擴展了它的地位和影響。不少文人還在喝茶飲酒的時候,即興編上幾句,當(dāng)作酒令,或者教給兒童念誦。保留至今的古代繞口令,差不多都是文人模擬漢族民間繞口令作的。而且,我們還可以看到唐代詩人 溫庭筠在1000多年前的《李先生別墅望僧舍寶剎作雙聲詩》:“犧息消心象;檐楹溢艷陽,簾櫳 蘭露落,鄰里 柳林涼,高閣過空谷,孤竿隔古崗,潭庭月淡蕩,仿佛復(fù)芬芳。”宋代大文學(xué)家 蘇軾 作過《吃語詩》(“散居劍閣隔 錦官”),明代文學(xué)家 高啟作過《吳宮詞》(“筵前憐 嬋娟”)。從內(nèi)容上看,這些繞口令大都是酒足飯飽之余的乘興消遣之作,沒有多少價值,從、形式上看,幾乎都是咬文—嚼字的文字游戲,書卷氣濃重, 晦澀難懂,最廣大的下層民眾和少年兒童只有敬而遠(yuǎn)之。這大大影響了繞口令的語言價值和 文學(xué)價值,影響了繞口令的普及和提高。關(guān)于古代的繞口令,明代文學(xué)家 謝肇涮所撰的《文海披沙》卷五,曾 作過一些記載。

另一方面,漢族民間流傳的繞口令保持和發(fā)揚了它的通俗淺顯的特點,越來越完善,并且被搜集整理出來。清朝末年,意大利駐 中國的官員韋大利搜集的《北京 兒歌》(1896年出版,英漢對照本)中,就有繞口令《 玲瓏塔》。何德蘭搜集的《孺子歌圖》中,也有繞口《禿丫頭》。

“五四” 新文化運動以后,我國現(xiàn)代文學(xué)越來越接近下層人民,隨之而起的 兒童文學(xué)也逐漸成為文藝大軍的一個支隊,這為繞口令的發(fā)展又開辟了一條道路。但是;由于社會意識和創(chuàng)作者思想的局限,不少繞口令的基調(diào)還是很低的。例如《螺螄和騾子》:“胡子擔(dān)了一擔(dān)螺螄,駝子騎了一匹騾子。胡子的螺螄撞了駝子的騾子,駝子的騾子踩了胡子的騾螄。胡子要駝子賠胡子的螺螄,駝子要胡子賠駝子的騾子。胡子罵駝子,駝子打胡子,螺螄也爬到騾子頭上去啃鼻子?!边@反映了舊社會“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社會意識,反映了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利害關(guān)系。新 中國建立后,繞口令的 思想內(nèi)容也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例如20世紀(jì)60年代流傳的繞口令《賠缽缽》:“你婆婆借給我婆婆一個缽缽,我婆婆打爛了你婆婆的缽缽。我 婆婆買來一個缽缽,還給你婆婆。你婆婆說什么也不要我婆婆賠缽缽,我婆婆硬要把買來的缽缽還給你婆婆?!边@就反映了60年代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充滿了新的時代氣息。

繞口令簡短篇5

10、鳳凰山

鳳凰山上放鳳凰,

鳳凰山下鳳凰唱。

碰見鳳凰數(shù)鳳凰,

粉紅鳳凰黃鳳凰。

11、粉紅墻上畫鳳凰

粉紅墻上畫鳳凰,

先畫一個紅鳳凰,

再畫一個黃鳳凰,

黃鳳凰上面畫上紅,

紅鳳凰上面畫上黃,

紅鳳凰成了紅黃鳳凰,

黃鳳凰成了黃紅鳳凰,

粉紅墻上分不清,

哪個是紅鳳凰,

哪個是黃鳳凰?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11494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