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鄭州龍門石窟一日游 河南鄭州龍門石窟篇一
我們請了位導(dǎo)游,買了票,便出發(fā)了。我們先來到了一個叫不出名字的洞,那兒有高高的石壁,石壁上有數(shù)不勝數(shù)的小洞,每個洞里都是些觀音、如來等神仙的雕像,可惜的是這些佛像大多都是沒頭的,只有身體,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這是為什么呢?經(jīng)過導(dǎo)游地介紹,我們才明白。外國人侵略我們中國時,佛像被他們發(fā)現(xiàn)了,就用石頭敲走了佛像的腦袋,可是為什么要敲走頭呢?原來佛像中最寶貴的就是頭部了,這樣敲下來,一定可以賣很多錢。欣賞到這里,我覺得外國侵略者真可惡,也為沒有面容的佛像而感到惋惜。
接下來,我們繼續(xù)前進,不一會兒就到了萬佛洞,為什么叫萬佛洞呢?因為萬佛洞的墻壁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全都是拇指大的小佛,有一萬多個呢,非常壯觀!
經(jīng)過萬佛洞,我們到了龍門石窟的最大的窟,中間有個如來佛祖的石像,這個石像是最完整的,也許是侵略者無法敲到的緣故吧!無論怎么看,他都微笑著 “看”著你,讓我們在這遠離家鄉(xiāng)的客地又多了一種親切感。這尊佛像很高,約有十層樓的高度,一個1米80的人也比不過這佛像的耳朵,他的耳朵竟有兩米高,讓我們不由自主感到雕刻佛像時的艱辛。
繼而,我們?nèi)タ匆粋€觀音,這個觀音右手拿瓶子,左手拿楊柳,只不過楊柳向后甩,十分悠閑,所以命名為“下班的觀音”。這個觀音和別的一樣,是沒頭的,可想而知,有頭的“下班觀音”是多么的生動,據(jù)說他的頭保存在外國的博物館里,我們中國人沒能把他接回國,因此我覺得非常遺憾!
我們還去了蓮花洞等石窟,龍門石窟真是名不虛傳,不愧是五a級的旅游景點??!
鄭州龍門石窟一日游 河南鄭州龍門石窟篇二
暑假,媽媽帶我去游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期,歷經(jīng)南北朝、隋唐、五代、宋等朝代修建,建有大小石窟、佛像不計其數(shù),是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
我們一進旅游景區(qū),遠遠地看見山上挖掘著大大小小的石窟,形態(tài)萬千、各式各樣的佛像就雕刻在這些石窟中。這些佛像大的身高數(shù)丈,小的只有雞蛋般大小。其中有身型圓滿、神態(tài)莊嚴的盧舍那大佛,有安祥自在、微露笑意的_佛,有舉止從容、文靜端莊的觀世音菩薩……
我們在驚嘆先人鬼斧神工精湛技藝的同時,也看到不少洞窟在歷經(jīng)漫長的歲月洗禮和風(fēng)雨侵蝕之后,顯得斑駁陸離,特別是有的碑刻和佛像人為破壞嚴重。有的沒頭,有的斷手,有的跛足,更嚴重的是有的佛像不翼而飛,只留下空空如也的石洞讓后人唏噓不已。
據(jù)導(dǎo)游介紹,這些破損嚴重的石窟,除了自然風(fēng)化的因素以外,相當部分是在晚清時期,遭受外國侵略者搶劫,運到了國外;也有的是因為以前當?shù)厝朔浅X毟F,文物意識淡薄,把石窟里的佛像偷偷搬走拿去換錢。
我一邊驚嘆于中國五千年文化歷史悠久,一邊為缺損的佛像感到可惜。我希望那些被盜取、被國外收藏家收藏的佛像能夠歸還回來,讓它們完璧歸趙。我相信,隨著我們國家越來越強大,再也不會出現(xiàn)外國列強侵略的事了。
鄭州龍門石窟一日游 河南鄭州龍門石窟篇三
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你們好!我是導(dǎo)游小鄧,初次見面,請多多關(guān)照。我們要去游覽世界文化遺產(chǎn)三大石窟之一——龍門石窟。另兩個石窟是云岡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好了,現(xiàn)在我們處于河南洛陽南邊約十三公里處。大家看,龍門石窟就在我們面前的這座高而巨大的龍門山上,我們一起上山去游玩吧!
到了,這是上山后的第一個洞穴,叫古陽洞,里面的佛像占全部佛像的百分之六十???,內(nèi)有一些精品書法藝術(shù),共有十九品,字跡氣勢大方,端正有力。還有一品在慈香窖內(nèi)。古陽洞從公元四百九十三年開始修建,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一十五年,可謂歷史悠久的古建筑。十萬多尊佛像矗立在里面,那可不是名不虛傳的。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準備離開古陽洞去奉先寺了。奉先寺里有龍門石窟的高之最和矮之最,分別是17。14米高和2厘米矮,形象逼真。大家請看奉先寺的左側(cè),是石陽洞,里面仙氣撲鼻,佛像雕刻得十分精致。
我們繼續(xù)走,看,我們面前的這個洞比古陽洞還出名,叫賓陽洞。它從魏朝末修建到了唐朝初,中間曾停過一個世紀的工。賓陽洞洞口兩側(cè)原有兩幅畫,十分出名,畫得逼真的不能再逼真了。是《皇帝禮佛圖》和《太后禮佛圖》,后被盜竊?,F(xiàn)置于美國紐約博物館。賓陽洞花了二十四年才建成,內(nèi)有巨大佛像十一尊。有的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有的高鼻大眼,體態(tài)端詳;有的神態(tài)自若;有的青面獠牙,張牙舞爪……真是一個名不虛傳的佛洞。
大家快離開賓陽洞,我們還要去萬佛洞。萬佛洞內(nèi)有一萬五千多尊小佛像,小巧玲瓏,做工精巧。洞中還有一把蓮花椅,背后刻有五十四枝蓮花。
看到我們前面這個洞了嗎?這個洞內(nèi)有一百四十多種藥方,體現(xiàn)了古代醫(yī)學(xué)成就,也為傳授醫(yī)術(shù)用雕刻法做出了貢獻。
龍門石窟有三十余洞,還有一些洞我們下次再來觀賞。唐代詩人曾說過:洛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真是名不虛傳,是個名副其實的文化遺產(chǎn)。
好了,龍門石窟游覽完畢,歡迎下次再來,拜拜!對了我還要送大家去車站呢,走吧!
鄭州龍門石窟一日游 河南鄭州龍門石窟篇四
去年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去旅行,游玩赫赫有名的洛陽龍門石窟。
之前聽媽媽說,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shù)寶庫之一,現(xiàn)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哇!龍門石窟可真?zhèn)ゴ螅乙幌伦訉λ裤狡饋怼?/p>
一下車,我就看到一片人山人海,看樣子這里果然名不虛傳。走進大門,映入我眼簾的是那大大小小的圓形洞,洞里有栩栩如生的佛像,精致萬分!這些佛像,有的慈眉善目,有的雙眼緊閉,有的面目猙獰,雕刻的十分生動。然而,有的佛像卻沒有臉,令我很好奇,聽導(dǎo)游說,是被外國侵略者盜取的,我聽后十分憤怒。那個時候,祖國落后就會挨打,所以才會丟失這么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我們接著往前走,看到了一個既驚艷又壯觀的佛像,這座佛像有18米高,僅頭部就有4米高,耳朵長1。9米。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盧舍那大佛。她博大而壯美,慈祥和善,方額寬頤。傳說是按照唐朝女皇武則天的相貌雕刻的。
我真佩服古代的勞動人民,他們是多么偉大?。∧莻€時候沒有電鉆,沒有大吊車和升降梯,他們就是用雙手一點一點開鑿出來,每一個佛像都流淌著汗水。我希望每個中國人都要用心保護龍門石窟,讓它更加輝煌,更加美麗。
夜晚,我躺在床上,回想著白天龍門石窟那不計其數(shù)的小洞,栩栩如生的佛像,慢慢地進入了夢鄉(xiāng)。夢見我把那些缺失的部分找了回來,讓那些佛像恢復(fù)了原來的樣子…
鄭州龍門石窟一日游 河南鄭州龍門石窟篇五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導(dǎo)游,我們要去的地方是龍門石窟。很高興為大家講解龍門石窟。
現(xiàn)在呢,我們已經(jīng)踏上旅途,行駛在鄭少高速上,途經(jīng)新密、登封和伊川就會到達咱們今天的目地地——龍門石窟了。龍門石窟呢位于洛陽市南12公里的伊河兩岸,這里的地行為兩山夾一水,河以東是香山,河以西則是龍門山,遠遠望去,龍門山就像一座天然的門闕,故古稱“伊闕”,隋煬帝建都洛陽后,因?qū)m城門正對伊闕,而古代帝王又以真龍?zhí)熳幼跃樱虼?,隋朝時改伊闕為“龍門”,沿用至今。
龍門石窟是我國的重點觀賞風(fēng)景區(qū),大家來看這的龍門石窟的門上有一位佛和兩條長龍,我們進來時,大家看這些洞里都有一個不同的姿態(tài),小佛在兩旁,中間有大佛。從前有個傳說,古時代有一個長的像佛的小男孩,他常常聽到地下有聲音,于是他挖地,忽然地咧開了一個大洞,里面出來一個大佛,所以就形成了龍門石窟的稱號。
龍門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溫泉增輝。自古以來,龍門山色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饼堥T石窟就開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間。它始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大同市)遷都洛陽前后。當時孝文帝深感國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統(tǒng)治,而地處中原的洛陽自然條件優(yōu)越,于是在公元493年遷都洛陽,同時拉開了營建龍門石窟的序幕。龍門石窟經(jīng)歷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唐和北宋等朝,雕鑿斷斷續(xù)續(xù)達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規(guī)模營進140多年,因而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占30%,唐代洞窟約占60%,其他朝代僅占10%左右。
大家接著看,擺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龍,這個龍是守護佛的龍,一但佛被破壞,這個龍就會震一下。提醒我們要保護好祖國是文化遺產(chǎn)。
好了,龍門石窟的歷史講解就先到這里,下面是觀賞的時間,注意不要亂畫,影響美觀。
鄭州龍門石窟一日游 河南鄭州龍門石窟篇六
“瑰寶珍窟百丈巖,神工鬼斧歷千年?!?/p>
在多朝古都洛陽,有這樣一處驚天地泣鬼神的地方,它歷盡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心血,令人心馳神往,它就是坐落在伊河兩岸的龍門石窟。
趁著金秋國慶假期,爸爸媽媽帶我到了龍門石窟游玩。
走進龍門,兩排林木郁郁蔥蔥,石板小道更增添一種韻味。墻上的每個小窟中都有佛像。別看這窟小,佛的神情和手勢都是非常清晰的。有的雙手放在腿上,目視遠方,讓人感到溫暖;有的雙手合十,虔誠閉目,仿佛在祈禱什么;有的眉頭緊皺,面目猙獰,盯著什么地方,讓人毛骨悚然……
行至奉先寺,那尊最高最大的佛占據(jù)了我整個眼睛。那尊佛名叫盧舍那,它通高17。14米,光頭部就足足高4米。他發(fā)髻呈波浪形,面部圓潤,眉毛如那彎彎的明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睜半閉,像在打瞌睡,又像是在俯視山下的伊水。嘴角藏著隱約的笑容,顯現(xiàn)出他的慈祥與平靜。他的表情就如蒙娜麗莎的微笑,讓人捉摸不透,嚴肅中帶著一份慈祥,慈祥中又有一絲神圣與威嚴。我不僅贊嘆這驚人的高度,也佩服這精湛的技藝。
漫步伊水邊,夕陽的余暉灑滿水面,猶如一位少女披上素裝,優(yōu)雅而平靜。微風(fēng)輕拂湖面,層層漣漪蕩在水面上,就像少女臉上漾起的微笑,讓人舒適。水中的魚兒成群結(jié)隊,在水中嬉戲打鬧,給平靜的水面增添了一絲生機。
這次洛陽之行,不僅讓我領(lǐng)略到自然風(fēng)光的美麗,也讓我感受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鄭州龍門石窟一日游 河南鄭州龍門石窟篇七
說到洛陽,相信大家都一定不陌生,它可是中國古代十三朝的古都,留下的名勝古跡數(shù)不勝數(shù)。比如說:定鼎門、應(yīng)天門、龍門石窟、白園。今天我要給你介紹的是龍門石窟。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經(jīng)說過: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隨著激動的心情,我來到景區(qū)門口,輕快地走在被游客踏得光亮的、年代久遠的青石路上,不絕于耳的蟬鳴聲這會兒也在歡迎我的到來。伊河西畔,恰逢洪水過境,它不像從前那么清澈緩和了,波濤洶涌顯得更為雄壯。
我向遠處望去,看到了崖壁上綿延不斷的洞窟,密密麻麻,好像滿天的繁星。
首先參觀的是賓陽三洞,三個洞內(nèi)都擺放著許多佛像。我將目光投向了最右邊的賓陽北洞,洞內(nèi)盤坐一尊胖胖的佛像,大概高十米。他身邊圍著幾個雙手合十、風(fēng)度優(yōu)雅的弟子。佛像左手下垂,右手向前伸出兩根手指,似乎比了個“耶”!令我驚?不已,這個手勢佛祖?zhèn)円蚕矏蹎??后來,一問?dǎo)游才知道,佛像一開始還豎著大拇指的,這個手印的意思是“國泰民安”??墒谴竽粗缸钌戏降囊还?jié)斷掉了,而剩下的兩根指頭中間間隙比較大,就呈現(xiàn)出了這個效果,所以被人們戲稱為“剪刀手佛"。
沿著大大小小的石窟,我繼續(xù)往前走,爬了很長,而且很陡峭的一段臺階,來到了盧舍那大佛龕前,頓時我感到很安靜,仿佛世界上就只有我和佛像了。
盧舍那大佛相傳是工匠們依據(jù)武則天的形象雕刻塑造而成的,雕刻精湛精美,巧奪天工。從下往上看,佛像嘴角微微翹起,對著往來的游客微笑。但是如果你從右邊看佛像,就非常莊重,不怒自威。而后來到左邊,卻依然還是那幅可親的樣子。
我站在伊河邊,仿佛聽到滿山傳來鎬子、鐵錘敲擊石頭的聲音,那是古代工匠多年的心血。他們鍥而不舍地勞作著,才有了這栩栩如生,而又千姿百態(tài)的十幾萬尊佛像。給我們留下了博大宏偉,燦爛壯麗的藝術(shù)瑰寶。
鄭州龍門石窟一日游 河南鄭州龍門石窟篇九
“哇----太壯觀了!”咦?這是誰在說話聲呀,告訴你們吧,這是我們在龍門石窟里發(fā)出的感嘆聲!
進入景區(qū),一座古老而蒼桑的石門----龍門便映入眼簾。我與同伴早就等不及了,一個箭步就躍起過了龍門,可我們卻因為一座小山峰而停住了腳步。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這座看似普通的小山上被古人刻滿了各式各樣神態(tài)各異的佛像,遠遠看去,密密麻麻的。洞里端端正正地坐滿了佛像,他們有的面貌慈祥,有的開懷大笑,有的怒目圓睜,讓人仿佛來到了佛國仙境一般。
最厲害的還是大佛洞了,大佛洞里有一尊巨大無比的大佛像,他的手上足以容納幾百號人在上面開會,如果想要爬上他的身軀,得要半小時呢,從他的眼神里就能讓人覺得平靜,莊嚴的神情。最有意思的就是他的那雙胖乎乎的大腳,許多人笑著來到他的腳下“臨時抱佛腳”呢!
最讓人覺得震憾的還是千佛洞,不知道古時候在有多少個能工巧匠才能在這崖壁上雕刻出77490個佛像,這讓我們不得不佩服。這么多的佛像光讓我們數(shù)都要數(shù)花了眼,更何況要一個個的精雕細鑿,精美無比。只是有許多讓人遺憾的地方,許多的佛像被人偷走或毀壞,有的佛像有頭卻沒有手,或有手沒有腳,總是缺胳膊少腿,看了讓人心痛不已,這可都是古人傳下來的寶貴遺產(chǎn),我們一定要更好的保護。
龍門石窟,你真是一座寶藏,你給后人留下了美妙的記憶和精神財富。
鄭州龍門石窟一日游 河南鄭州龍門石窟篇十
第一次聽說“龍門石窟”,是我讀《莫高窟》這篇課文時。老師說,龍門石窟與莫高窟、云岡石窟、麥積山石窟并稱中國的“四大石窟”。暑假里,我來到了洛陽,終于有機會一睹它的風(fēng)采。
洛陽城南,伊水泱泱,龍門石窟就位于伊河兩岸。一進入景區(qū),只見兩座大橋橫空飛出,架在河上。參觀石窟,我們需要從橋洞下穿過。在橋下,抬頭便可以看到橋洞上赫然刻著“龍門”兩個大字。伊河兩邊,山峰聳立,大大小小的石窟就分布其上。
我們順著樓梯爬上去,看到的是“賓陽三洞”,它由“北洞”“中洞”“南洞”三個洞窟組成。“中洞”里端坐著一尊大佛,高約四五米。大佛面帶微笑,耳大垂肩,右手豎起,掌心向外,左手低垂,仿佛在給身邊的八個弟子講解經(jīng)文。弟子們則身體微微前傾,仿佛正側(cè)耳傾聽,神態(tài)安詳。站在佛像身邊,我似乎聽到隱約傳來梵音僧語,雖隔千年,卻近在咫尺。
繼續(xù)向南走,不久便來到了著名的“萬佛洞”。主佛_坐在蓮花臺上,微閉雙目。旁邊的四尊佛像,恭恭敬敬地侍立兩旁。最引人注目的是洞內(nèi)密密麻麻的小佛像,它們大小不過幾厘米,卻栩栩如生,神態(tài)各異。一行行、一列列,排列得緊湊而整齊。據(jù)說,這些小佛多達一萬五千多個!這也是人們稱它“萬佛洞”的原因。
龍門石窟里最著名的佛像是盧舍那大佛。我們爬了近百級臺階,才到達最頂端的廣場。盧舍那大佛盤腿坐在寶臺上,雙手平放,雙目平視,是整個景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佛像,高達米,頭像就有4米高,一只耳朵也有米長。我站在佛像前,還沒有大佛的雙腳高。大佛旁有八尊佛像,分別是弟子迦葉、阿儺,以及文殊、_,還有四大天王。
如果站在河?xùn)|岸的禮佛臺上,正好與盧舍那大佛相對而望。左右環(huán)顧,西岸大大小小的洞窟盡收眼底,十分壯觀。
我問爸爸為什么很多佛像都殘缺不全,有些缺了胳膊,有些少了腿腳。爸爸遺憾地告訴我,這些佛像歷經(jīng)千年,自然會有所損壞,而在動亂的年代,又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這真是不可挽回的損失啊!現(xiàn)在,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而我們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也應(yīng)該代代傳下去。
鄭州龍門石窟一日游 河南鄭州龍門石窟篇十一
第一次聽說“龍門石窟”,是我讀《莫高窟》這篇課文時。老師說,龍門石窟與莫高窟、云岡石窟、麥積山石窟并稱中國的“四大石窟”。暑假里,我來到了洛陽,終于有機會一睹它的風(fēng)采。
洛陽城南,伊水泱泱,龍門石窟就位于伊河兩岸。一進入景區(qū),只見兩座大橋橫空飛出,架在河上。參觀石窟,我們需要從橋洞下穿過。在橋下,抬頭便可以看到橋洞上赫然刻著“龍門”兩個大字。伊河兩,山峰聳立,大大小小的石窟就分布其上。
我們順著樓梯爬上去,看到的是“賓陽三洞”,它由“北洞”“中洞”“南洞”三個洞窟組成?!爸卸础崩锒俗蛔鸫蠓?,高約四五米。大佛面帶微笑,耳大垂肩,右手豎起,掌心向外,左手低垂,仿佛在給身邊的八個弟子講解經(jīng)文。弟子們則身體微微前傾,仿佛正側(cè)耳傾聽,神態(tài)安詳。站在佛像身邊,我似乎聽到隱約傳來梵音僧語,雖隔千年,卻近在咫尺。
繼續(xù)向南走,不久便來到了著名的“萬佛洞”。主佛_坐在蓮花臺上,微閉雙目。旁邊的四尊佛像,恭恭敬敬地侍立兩旁。最引人注目的是洞內(nèi)密密麻麻的小佛像,它們大小不過幾厘米,卻栩栩如生,神態(tài)各異。一行行、一列列,排列得緊湊而整齊。據(jù)說,這些小佛多達一萬五千多個!這也是人們稱它“萬佛洞”的原因。
龍門石窟里最著名的佛像是盧舍那大佛。我們爬了近百級臺階,才到達最頂端的廣場。盧舍那大佛盤腿坐在寶臺上,雙手平放,雙目平視,是整個景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佛像,高達米,頭像就有4米高,一只耳朵也有米長。我站在佛像前,還沒有大佛的雙腳高。大佛旁有八尊佛像,分別是弟子迦葉、阿儺,以及文殊、_,還有四大天王。
如果站在河?xùn)|岸的禮佛臺上,正好與盧舍那大佛相對而望。左右環(huán)顧,西岸大大小小的洞窟盡收眼底,十分壯觀。
我問爸爸為什么很多佛像都殘缺不全,有些缺了胳膊,有些少了腿腳。爸爸遺憾地告訴我,這些佛像歷經(jīng)千年,自然會有所損壞,而在**的年代,又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這真是不可挽回的損失啊!現(xiàn)在,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而我們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也應(yīng)該代代傳下去。
鄭州龍門石窟一日游 河南鄭州龍門石窟篇十二
那兒,真的是一個震撼人心的地方--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坐落于洛陽,有個成語叫做“洛陽紙貴”就是說的洛陽的牡丹,所以洛陽是牡丹城,也是一個佛教圣地。白馬寺和龍門石窟都是洛陽佛教的代表,龍門石窟尤為著名。暑假,我有幸來到了這個地方參觀游覽。
進入龍門石窟景區(q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寬達二三十米的大河叫做伊河,河水清澈,水里的魚兒若隱若現(xiàn)。離河岸約十米便是大名鼎鼎的龍門石窟了。
石窟依山傍水,顯然是風(fēng)水寶地。石窟的前端都是些小雕像,有佛、有菩薩、還有金剛,這些是民間老百姓為了祈福而雕刻的小佛像。民間佛像雖小,但民間藝術(shù)家把它們雕刻得很精細,從炯炯有神的眼睛到華麗服飾的皺褶,無不體現(xiàn)出雕刻者的精湛技藝。
再往后走。我們看到了一尊大佛。佛像很高,約幾十米,有七八層樓那么高,光是佛像的耳朵就有2米。目光炯炯,佛像原來有兩顆琉璃制的眼珠,可惜被盜了。這尊佛像頭發(fā)向后盤成髻,眉心處點著一抹艷紅,身披藍色袈裟,整座佛像大而精,是皇家作品。
我們漫步來到一個大廣場前,一級級臺階仿佛是成佛之路。這里有九尊大佛,中間是一尊坐著的釋迦摩尼佛,釋迦摩尼盤腿坐在蓮花寶座上,高大莊嚴,左右兩邊各站著他的大弟子和關(guān)門小弟子,兩弟子旁邊是兩尊菩薩和四大金剛,每一尊都有幾十米高,十分威武,令人生畏。
釋迦摩尼面露安詳,雙眼微閉,臉型圓闊,身材微胖,是唐朝作品。佛像身披袈裟,袈裟的褶皺雕刻精細,有一種流淌的動感,仿佛還在隨風(fēng)飄動。大小兩個弟子站在師傅兩邊,仿佛正專心禮佛呢!兩弟子旁邊的菩薩,身著華麗的唐代寬袖長裙,飄飄的衣裙、寬大的袖口、柔軟的衣帶,環(huán)形的玉佩,體現(xiàn)了唐代服飾之美!為了襯托釋迦摩尼,故意將菩薩面部表情雕刻的略顯呆滯。再看四大金剛,巍然聳立,手持各自獨門妙器。九尊大佛近看雕刻精細,遠看雄偉威武,我不禁嘖嘖贊嘆。
再往前走,有許多小佛像,宛如千佛洞一般。這些小佛已經(jīng)有些風(fēng)化了,但他們并非粗制濫造,仔細一看仍有昔日華麗景象。
這千尊萬尊的佛像,或北魏、或唐代、或彩色、或本色,都深深印在我心中!
鄭州龍門石窟一日游 河南鄭州龍門石窟篇十三
我的家鄉(xiāng)在洛陽,洛陽是九朝古都,它擁有許多的名勝古跡,龍門石窟就是其中之一。今天,爸爸媽媽帶著我去洛陽八大景之首的“龍門石窟”游覽。
龍門石窟距洛陽市南十公里,依山傍水,景色優(yōu)美,它全長大約有一公里。
走進龍門石窟,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由我國十大元帥之一的_元帥親筆題寫的“龍門”二字。前方不遠處有一眼清澈的泉水從山上淙淙地流下來。
我們邊走邊看,最小的石佛只有兩厘米大小,雕刻得非常精致,叫人驚嘆。隨后,我們來到了龍門最大的石窟——奉先寺。我們先看到的是盧舍那大佛,她大約有十七米高,頭有四米高,耳朵有兩米長。從正面看盧舍那大佛儀表端莊,面帶微笑地俯視著我們,從下面仰望,她威嚴地盤坐在蓮花座臺上,她的手一只在上,手心朝下,另一只手在下,手心朝上,據(jù)說:因為它是龍門石窟最大的佛,她的這個動作表示“天下唯我獨尊”的意思。導(dǎo)游說:奉先寺完工于武則天統(tǒng)治的唐朝鼎盛唐時期,所以她的面容與武則天有些相似。在她的身旁還雕刻有七尊佛像,兩尊是她的弟子,五尊是天王,這七尊佛像神形兼?zhèn)洌蓨Z天工。
游覽了龍門石窟,我心中不由得贊嘆:龍門石窟真是我國石雕藝術(shù)的寶庫啊!我是個洛陽人,我為洛陽而驕傲!
廣州游作文03-19
游雁蕩作文03-18
游紹興作文03-18
北京游作文03-18
游麗江作文03-18
五泄游作文03-18
鄭州龍門石窟一日游 河南鄭州龍門石窟篇十四
今年暑假西安之行,我游覽了很多地方,讓我嘖嘖稱贊的是洛陽的龍門石窟。
那石窟,大的有一幢四層樓的房子那么大,小的卻只能容得下一只剛出生幾個月的小狗;有的洞口十分規(guī)則,有的不知是什么形狀;有的洞口小,里面大,有的卻恰恰相反……一尊尊佛像也不相同:有些頗有動感;有些端莊坐立;有些儀表華麗;有些穿著樸素;有些身材魁梧;有些小巧玲瓏……龍門石窟規(guī)模龐大、雕刻精細,不愧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其中的萬佛洞讓我難以忘記。當我們走到萬佛洞跟前時,才明白為什么叫萬佛洞了。正面看去,一尊菩薩端坐在雙層蓮花寶座上,菩薩身邊各有兩尊佛像;后面有許多坐在蓮花上的小佛,他們或坐或側(cè),或手持蓮花,或竊竊私語,千姿百態(tài),神情各異。更讓人驚嘆的是,萬佛洞的南北兩壁刻有密密麻麻的小佛像,他們只有幾厘米這么高,整整齊齊地坐在蓮花上,共有一萬五千尊,實在壯觀!洞口南壁上還有一座觀音菩薩像,頭向右傾斜,身體呈“s”形曲線,左手提凈瓶,右手持拂柳,優(yōu)美端莊,姿勢婀娜,栩栩如生。
領(lǐng)略了萬佛洞的精美絕倫,我又去體會了奉先寺的壯觀。
走著走著,猛然抬頭一看,一尊巨大的佛像赫然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這尊佛像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一尊,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極長,有1·9米,我的身長還沒他耳朵高呢!佛像面部豐滿圓潤,頭頂有波狀形的發(fā)紋。雙眉彎如新月,一雙眼睛微微凝視遠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這尊巨大的佛像身旁還有四尊佛,其中有兩尊極為精致,身上配戴的珠寶、頭上戴的王冠都雕刻得非常清楚,非常精美,我看了,竟覺得像神仙從天上降臨到了我身邊呢!
當我們走到了遠處,再回頭向龍門石窟望去時,它就像一個巨大的蜂窩,磅礴的氣勢震撼著每一個游覽過的人。
鄭州龍門石窟一日游 河南鄭州龍門石窟篇十五
來到洛陽的第一個早晨,我們就游覽了三大石窟中的龍門石窟。
走過小橋,花的芬芳與草的清香便迎面撲來,讓人感覺一陣清爽。
我們首先游覽的的是西山石窟。走近龍門西山石窟入口,左邊有清澈的河水,右邊是起伏的群山,猶如步入仙境。
走過龍門,沿著小路一直向前,欣賞著舟行河中,寺座山中的美景。這時,一座石窟群浮現(xiàn)在我們眼前,里面有許許多多的石洞,有大有小,大的有好幾尺高,小的只有約一分米大小。每個洞中都有一尊佛像,這些佛像形態(tài)各異,有站著的,有坐在蓮花臺上的;有的微笑著的、有慈祥的、也有嚴肅的。但是,由于盜竊文物損壞,有些佛的臉部都已經(jīng)模糊不清了,還有的洞里的佛像也不翼而飛了,我不禁感到痛心!
繼續(xù)向前,走到一個更大的石窟群前,拾級而上,我們參觀了龍門石窟最大的一尊佛像——盧舍那大佛。這尊佛像是武則天當皇后時修建的,大佛高17。14米,頭部高4米,兩耳為1。9米高,主佛的兩側(cè)還有阿難、迦葉、菩薩、金剛、力士,栩栩如生,非常壯觀。
又看了幾個石窟群,我們便走出了西山石窟。爬上東山石窟遙望西山石窟,景色更為壯觀。
最后我們還游覽了香山寺和白居易墓園。
從龍門石窟走出,我為祖國山河的壯美感到自豪,同時也為歷史文物的損毀感到痛惜,我們應(yīng)該愛護文物,不能再讓這些珍貴的文物受到破壞。
鄭州龍門石窟一日游 河南鄭州龍門石窟篇十六
龍門石窟距洛陽市南十二公里處,在伊河兩岸龍山與香山上。它與敦煌莫高窟,云崗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名,故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去年國慶節(jié),我們離開了喧鬧的城市,與姥姥媽媽來到了龍門石窟,準備一睹它的風(fēng)采。
來到龍門,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香山龍山兩山相對,清清的伊河水從中間淌過,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在南北一公里的山崖上,雕刻著2300多個窟龕,70多座佛塔,10余萬尊佛像,2800多塊碑刻題記。據(jù)導(dǎo)游介紹說:“這些石窟是中國傳統(tǒng)方便受印度佛教影響的產(chǎn)物。它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后經(jīng)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大規(guī)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堪稱中國雕刻藝術(shù)的寶庫。
我們沿著西岸游覽西山,首先看到的是千佛窟,雖然只有一間房屋大小,在3-4米高的石壁上密密麻麻雕刻著無數(shù)小佛像,大的只有3或4厘米,小的僅有2厘米,別看個頭小,但個個雕刻精細,神態(tài)各異,排列十分整齊。
走出洞外,有一座觀音佛像,她右手拿著柳枝,左手提著凈瓶,姿態(tài)端莊,面目秀美,像為人間祈禱吉祥。
接下來,我們參觀了石窟最有名的奉先寺,此洞穴雄偉壯觀,氣勢恢弘,這里有幾尊佛像,中間的佛像最大,身高米,頭高4米,耳朵長米。它的雕工極為精湛,這尊大佛威嚴地座在蓮花臺上,面容慈祥,雙耳垂肩。她的臉非常像武則天,這就是當時武則天讓工匠按照她的形象造的大佛。只見她一只手在上,手心朝下;另一只手在下,手心朝上;這個動作表示了“天下唯我獨尊”,可見她一手遮天的皇權(quán)思想多么嚴重,身旁的7尊佛像,是她的弟子和天王,個個面露兇色,充滿威嚴。
龍門石窟的佛像真是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讓我們看得眼花繚亂。
游完龍門石窟,看到這些凝聚多少人艱辛和心血的宏偉浩大工程,被我們祖先有多少巧奪天工的藝術(shù)作品所折服,被他們的聰明才智所震撼,為我們中華民族文化藝術(shù)瑰寶而驕傲。我們要更好地保護珍惜這些歷史文化遺產(chǎn),讓它綻放得更加璀璨、炫麗。
鄭州龍門石窟一日游 河南鄭州龍門石窟篇十七
“劈破層巒一水來,儼然雙闕向城開。千龕佛像唐雕鑿,萬世神功禹削裁?!边@描寫的是龍門石窟的景色?;叵肫饍纱斡^賞龍門石窟的經(jīng)歷,心中不禁升起對龍門石窟景色的贊嘆。
初見龍門石窟,我還是一個只會感嘆“這座佛像真大!”“它的胳膊怎么斷了啊!”的孩子。那時的記憶,僅僅停留在伊河上古樸的橋,千瘡百孔的石山,并不寬闊的伊水……
直到前幾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又一次見識到龍門石窟的壯觀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沿著蜿蜒的山路拾級而上,右側(cè)一個個洞窟吸引了我的眼球。其中的佛像各式各樣,有的雙手合十,閉目沉思,有的上手放在腿上,仰首遠望,有的皺緊眉頭,緊盯前方,面目猙獰……還有一些洞窟里空空如也,我伸著頭,瞇著眼睛尋找,仍然一無所獲。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尊高達十七米的大佛:盧舍那大佛,是根據(jù)武則天自己的容貌儀態(tài)雕刻的佛像,更是龍門石窟中藝術(shù)水平最高、整體設(shè)計最嚴密、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造像仰望著這尊大佛。大佛身著通肩大衣,自右肩回繞至左肩,覆蓋著全身的舒緩的衣褶,飄逸而浩蕩。大佛的臉上仿佛洋溢著一抹神秘的微笑,正因為如此,大佛被國外游客譽為“東方蒙娜麗莎”、“世界最美雕像”。
大佛的身后光艷奪目,是馬蹄形的神光和寶珠形的頭光,突出了大佛氣宇軒昂之勢。大佛旁邊造像布局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這些雕像雖然是大唐佛教雕塑中常見的類型,但是仍然顯示出中國古代藝術(shù)家獨特的匠心。
久久凝望著這尊大佛,我不禁感慨,這么龐大的佛像,這么浩大的工程,在古代技術(shù)不先進的情況之下,是如何雕刻出來的呢?我不禁慨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雕刻技藝的精湛。我也希望,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能夠繼續(xù)傳承下去,源遠流長。
鄭州龍門石窟一日游 河南鄭州龍門石窟篇十九
浙江瑞安安陽實驗小學(xué)三(6)吳加勉題記:“去西安玩嘍!”我歡聲雀躍。今天是6月26日,我們一家人和爸爸學(xué)校的老師馬上要乘飛機去西安了。我們一群人趕快登上飛機。巨大的飛機像一只銀色的巨鳥,載著許多乘客飛速駛往西安……(一)游“世界第八大奇跡”——秦代兵馬俑下了飛機,我們就迅速趕往“世界第八大奇跡”——秦代兵馬俑世界博館。
聽導(dǎo)游介紹,兵馬俑博物館里有三個坑位,每個坑位都有形態(tài)各異的兵馬俑。等不及導(dǎo)游說完,我就右手拉著媽媽,左手牽著爸爸,朝著“兵馬俑——1號坑”飛奔而去……
我們剛“沖”進“兵馬俑——1號坑”,就發(fā)現(xiàn)了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兵俑”和“馬俑”。最令我吃驚的是它們的動作、神情都各不一樣。有的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有的雙手放在胸前沉靜的思考,有的就像平常一樣若無其事地站在那里,還有的牽著一匹“馬俑”站立著……
參觀完“1號坑”,我們又去參觀“2號坑”。在偌大的“2號坑”里我們只發(fā)現(xiàn)極少的陶俑。原來考古學(xué)家發(fā)現(xiàn)“2號坑”里的陶俑是彩色的,當把它們挖掘出來時,顏色就慢慢消失不見了,所以沒有繼續(xù)挖掘下去。
“3號坑”規(guī)模最小。雖然陶俑的兵種、年齡等各有差異,但個個傳神,栩栩如生。
西安秦代兵馬俑向世人展現(xiàn)了2000多年前壯闊的軍容,令人們贊嘆不已?。ǘ┡牢髟廊A山次日清晨,我們乘大巴來到華山腳下。我們坐上“亞洲第一索道”直接到達南峰的半山腰。大家一鼓作氣爬上南峰頂上。媽媽和許多阿姨體力透支,只好稍做休息。我和爸爸、許多叔叔卻“精力旺盛”,繼續(xù)向北峰(華山最高峰)前進。歷盡千辛萬苦,我們總算爬上了“蒼龍嶺”?!吧n龍嶺”的階梯險峻難攀,我只覺得雙腳像灌滿了鉛似的,只好抓著粗粗的鐵鏈慢慢向上“蠕動”著。好不容易“翻”過了“蒼龍嶺”,我們又來到了“金鎖關(guān)”?!苯疰i關(guān)“旁邊的鐵鏈上掛滿了大大小小、花花綠綠的鐵鎖,有圓的,有方的,有愛心型的……聽說這些鎖可以鎖住平安,鎖住幸福。這么多小朋友只有我和一個弟弟上了“金鎖關(guān)”,但我和弟弟已經(jīng)筋皮力盡,只好在這里等候大人們回來再一起下山。這次爬西岳華山不僅讓我領(lǐng)略到華山的奇險峻秀,還磨練了我的毅力,真是一舉兩得?。ㄈ┯沃袊拇笫咧住褒堥T石窟”我早就聽說過洛陽的“龍門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首。俗話說得好:百聞不如一見。今天我就要去領(lǐng)略它的風(fēng)采了,心里好好激動哦!聽導(dǎo)游介紹,“龍門石窟”位于河南洛陽伊水兩岸,自北魏陸續(xù)開鑿,規(guī)模宏大?,F(xiàn)存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余具,浮雕、佛塔40余座,題記、碑碣3600多塊。我們首先參觀“西山石窟”。走進大門,只見山崖的洞窟中有形形色色的佛像??墒怯捎谇陙淼娘L(fēng)吹雨打,很多佛像沙化了。我們第一個參觀的是“最丑的佛”。也許你會問:“為什么是‘最丑的佛’呢?”那是因為它目前還未完工,而且身體的表面還十分粗糙,所以它被稱為石窟里“最丑的佛”。接下來我們又去參觀了“最美的佛”和“最小的佛 ”?!白蠲赖姆稹笔且粋€刻在石壁上的“觀世音菩薩”佛像,佛像雕得栩栩如生、美妙絕倫,由于佛像的面部殘缺了,所以被稱為“東方的維納斯”?!白钚〉姆稹备叨戎挥?厘米,寬度只有2厘米。人站在洞外觀看根本就看不清楚。“龍門石窟”真不愧是藝術(shù)珍寶。 (四)游“禪宗祖發(fā)源地”——嵩山少林寺今天下午,我們一群人興致勃勃來到嵩山少林寺。我們在表演大廳里等待觀看“少林武術(shù)表演”。首先表演的是“少林童子功”。“少林童子功”分為許多種,每一種都需要高超的武藝。然后是“少林三醉”——醉拳、醉棍、醉劍。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醉棍了。只見武僧腳步踉蹌,像喝醉酒似的,可是他手里的長棍卻舞得虎虎生風(fēng),還不時地打了幾下地板,發(fā)出幾聲巨響。接下來的表演一個比一個精彩,武僧高超的武藝讓我終于明白了少林功夫甲天下??赐瓯硌菸覀?nèi)⒂^“藏經(jīng)閣”。聽導(dǎo)游講解,“藏經(jīng)閣”里藏有許多經(jīng)書,曾經(jīng)有人多次來這兒偷盜經(jīng)書,可是都沒有成功。然而“藏經(jīng)閣”在一次戰(zhàn)爭中被毀于無情的戰(zhàn)火,1988年又被重建。接下來我們一一參觀了“大雄寶殿”、“塔林”、“常住院”……我們在少林寺馬不停蹄地游玩觀光,留連忘返。
鄭州龍門石窟一日游 河南鄭州龍門石窟篇二十
【歡迎詞 1分鐘】
人生所貴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親。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代表河南旅行社歡迎您的到來,能夠在這陽光明媚的日子與大家相遇,是我莫大的榮幸,我姓楊,您叫我小楊就好了。那么,坐在我身邊的,就是本次旅途中最為勞苦功高的一位,我們的司機康師傅。您別看他臉上長著青春痘,他可是有著十年駕齡的老司機了,本次旅途有他保駕護航,您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了。在這次旅途中,我會竭誠為大家服務(wù),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地方,請一定要找我,俗話說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外出旅游靠導(dǎo)游,希望我們能一起擁有一段美好的旅行,為大家留下一段珍貴的回憶。
【簡介 1分鐘】
從文化意義上講,河南是一塊我們無法忽視的地域。 湟湟千年華夏文明,正是從這塊黃土地上發(fā)源流淌,繼爾漫延全中國的。河南在中華文明史上的意義,套用一位河南作家的妙語:“河南人就是咱中國人的媽”來解釋最為恰當。拂去歷史的塵埃,沿著時間的長河,從春秋走來,從秦漢走來,從唐宋走來,從近代走來的那些河南人,一個個都是人格茁壯,性格鮮明,或察天觀道,或倚劍長笑,或游刃權(quán)謀,或詩筆作刀,無不熱血滾燙,豪氣沖天,一肩擔(dān)天下道義,一肩負百姓福利。那么,就讓我們順著地域文化的長河,從個體文明的源頭開始,沿著祖先的足跡,一起來感受河南獨有的魅力吧。
【過渡 1分鐘】
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洛陽的龍門石窟,大家都知道,洛陽有四寶,這第一寶就是洛陽牡丹了,牡丹是我國傳統(tǒng)名花,花蕾碩大,色澤艷麗,自古就有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寓意。洛陽牡丹甲天下,被世人稱為“花中之王”,每年四月的牡丹花會,四海賓客都在這里云集,欣賞這“競夸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的牡丹,洛陽也借著牡丹花會之機盡展古都魅力。第二寶就是當年曾為國禮的唐三彩了,以黃綠白或黃綠藍為主色調(diào),艷麗多姿是我國陶瓷藝術(shù)寶庫里的一顆燦爛明珠。第三寶就是洛陽水席宴了,其名稱的由來,一個是緊扣水席湯水多的特點,一個是指似水流云的上菜次序,上一道吃一道撤一道,其特點是突出酸辣,共24道菜,其中8個涼菜,16個熱菜。至于最后一寶就是我們今天要參觀游覽的龍門石窟了。
【龍門石窟簡介 1分鐘】
龍門石窟是我國三大佛教石窟藝術(shù)寶庫之一,1961年被_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始鑿,距今已經(jīng)有1500多年的歷史,歷經(jīng)400余年的雕刻,現(xiàn)存佛像10萬多尊,大小洞窟2345個,碑刻題記2800多塊,與山西大同云岡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并稱中國三大佛教藝術(shù)寶庫。龍門石窟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cè)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jīng)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lǐng)域的發(fā)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shù)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潛溪寺 4分鐘】
好了,情況大致就是這樣,景區(qū)也到了,現(xiàn)在請大家?guī)Ш米约旱碾S身物品,管好車窗,排隊下車,有小孩的游客請照顧好自己的孩子。大家在這里集合,我們即將進入景區(qū),開始今天的龍門之旅。游客朋友們,這里就是潛溪寺了,它是我們進入龍門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石窟。潛溪寺洞高、寬9米多,進深近7米,建于唐代初期,距今約1300多年的歷史,因在鑿洞時地下有源源不斷流出的溪流而得名??邇?nèi)洞頂漕進為一朵潛刻大蓮花,洞內(nèi)所供主像為_,佛身高米,面額豐滿,胸部隆起、衣紋斜垂座前,身體各部比例勻稱。神情睿智,整個姿態(tài)給人以靜穆慈祥之感。兩側(cè)為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特別是南壁的大勢至菩薩,造型豐滿敦厚,儀態(tài)文靜,與主佛造像為龍門石窟唐代石雕中最優(yōu)美的兩尊。洞內(nèi)前側(cè)兩壁各雕一護法天王,體魄雄壯、孔武有力、身披銷甲,是唐代高級武將的形象。踩在腳下的夜叉,也塑造的十分生動傳神。隋唐時代是中國佛教發(fā)展的又一個繁盛期,南北佛_們不斷的交流和互相影響,完成了對以前各種佛教學(xué)說的概括和總結(jié),從而使佛教中國化的趨向更加明顯,也使佛教造像藝術(shù)充滿了清新與活力。因此,在造像藝術(shù)上發(fā)生了不同于北魏時代造像風(fēng)格的變化,潛溪寺中的造像已揭開了盛唐那種豐腴、典雅的造像風(fēng)格的序曲。大家都知道,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實行了意義重大、比較徹底的漢化改革,歷史上稱為“孝文改制”,這些政治上的改革必然對當時皇家貴族發(fā)愿開鑿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一定影響。下面我們將參觀的賓陽中洞的造像風(fēng)格和服飾就是孝文帝改制在文化上的反映。賓陽中洞,是北魏宣武帝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開鑿。洞中三壁造三世佛,從南向北依次為過去世燃燈佛、現(xiàn)在世佛_和未來世佛彌勒佛。此洞窟頂是穹隆形,地面雕刻著大型蓮花,周邊有蓮花花瓣、水波紋等裝飾圖案,如同鮮艷美麗的地毯式樣子。這種形式使人很自然聯(lián)想起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主佛_,造像手法吸收了中原地區(qū)漢民族文化的成分和當時南朝所流行的“清瘦俊逸”的風(fēng)尚,形成了遷都洛陽后佛教造像“秀骨清像”的藝術(shù)形式。主佛體態(tài)修長,面容清瘦,表情溫和,神采飄逸。服飾已脫去了云岡石窟的服飾樣式,改為中原地區(qū)褒衣博帶的形式,這種雕造風(fēng)格迅速在全國流行開,成為北魏時期佛教藝術(shù)中國化、民族化的造像特色。這種造像手法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接近了許多,正是孝文帝改制在龍門石窟造像上的反映。
【奉先寺 1分鐘】
再登幾十步臺階就到奉先寺了,龍門石窟最大的佛像就在這個寺內(nèi),奉先即奉供祖先之意。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雕刻最大、藝術(shù)最精、最具有代表性的洞窟。主佛梵名“盧舍那”,全像通高米,其中頭部高4米,兩耳為米高。其面容豐腴典雅、眉若新月、慈祥外溢,智慧的雙眼,稍向下俯視,目光恰好和禮佛朝拜者的仰視目光交匯,可引起人們感情上的震顫,由此可見設(shè)計者的匠心和藝術(shù)魅力所在。一般說來,在佛學(xué)的教義里,佛、菩薩均為男性,而在龍門奉先寺的主佛卻女性化,這是唐武則天出于政治的需要,而別出心裁;另一方面,從藝術(shù)上看,奉先寺造像布局諧調(diào)均稱,大佛像五官刻畫合乎比例,這一巧奪天工的輝煌成就,具有永不磨滅的藝術(shù)魅力,是唐代宗教藝術(shù)高度概括。
【歡送詞 1分鐘】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走到這里我們本次的河南之旅馬上就要結(jié)束了,楊導(dǎo)也要和大家說再見了,感謝一路上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天下無不散之宴席”心中縱有萬般不舍,分別卻是必然的,但我相信這次的分離是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也許我不是您遇到的最好的導(dǎo)游,但大家是我遇到的最好的游客,希望您多提寶貴意見,也請您千萬不要忘了,在河南有一個導(dǎo)游小楊,隨時等待著您的到來,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最后預(yù)祝大家歸途愉快,一路平安!
【本篇導(dǎo)游詞共計10分鐘】
鄭州龍門石窟一日游 河南鄭州龍門石窟篇二十一
洛陽的龍門石窟是個歷史悠久的建筑群。
它位于洛陽城南龍門石窟十三公里,當我走進去后,第一眼看到的是龍門真是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第一個石窟是一個雙腿盤坐的大佛,由于當時是以胖為美的審美觀,所以這尊大佛面豐體肥。
走了三十多米后,我來到了“牡丹石”旁。“牡丹石”是因為石頭上面是由白色水滴狀的圖案一個一個的組成的,那些白色的圖案很像一朵朵白色牡丹,因此人們稱它為“牡丹石”。
看完“牡丹石”后,我們就會看到清澈無比的伊河,伊河在陽光的照射下,由綠色的河變成了金黃色的絲帶,一陣微風(fēng)吹過,一圈圈的漣漪在水面上酥酥地顫著……
我們爬上了樓梯,有一座大佛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這座大佛從遠處看只能看到一尊高大的佛像,墻壁上還有很多凹凹凸凸的東西,等你走近后才會發(fā)現(xiàn),那些凹凹凸凸的東西,竟然是一些只有兩厘米大小的小佛像??吹竭@些巧奪天工的佛像,我不禁古代人們高超的工藝而折服,我真的沒想到這么小的石頭都能雕刻的這么精致。
我們走下樓梯大約五十米后,又看到一尊大佛,這尊大佛很有意思,這尊大佛擺著人們平常拍照時所做出“耶”的動作,他的一只手正擺,一只手倒擺,我看到這尊造型奇特的大佛后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后來我聽了導(dǎo)游的講解后,才明白這尊大佛其實是指上帝保佑的意思。
最后我來到了最大,也是最壯觀的大佛前,導(dǎo)游說,他叫盧舍那大佛,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看到這尊高大威武的大佛,我感到很震驚,這么高大威武的大佛,古代人沒有現(xiàn)代化建筑機械又是怎么建造出來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們在近景拍了一張照片,又走過伊河來到一座大山上,這里是最佳觀景區(qū),我環(huán)顧四周后,我心想:這里真的好美??!在這里不僅可以看到龍門石窟的大部分景色,還可以看到像一條金黃色絲帶環(huán)繞的伊河,還有很多形態(tài)各異的人群。
龍門美麗的景色還有很多,我還沒有全部介紹完,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或者有機會的話,可以親自去游覽一番。
鄭州龍門石窟一日游 河南鄭州龍門石窟篇二十二
龍門石窟位于中國河南省洛陽市南郊的龍門山和香山的崖壁上,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遠望龍門山,山上的樹木十分茂密,大樹小樹肩并肩親密地挨著,蒼松翠柏,清秀挺拔。
走進龍門山,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賓陽三洞,三尊巨大的佛像端坐在洞內(nèi),他們看起來那么慈祥、端莊,像是在迎接四方賓朋的到來。
然后我們參觀了萬佛洞,這里真是一個佛像的世界,他們大小不一,最大的有七八米高,最小的卻只有二厘米多。洞里面一共有一萬五千多個佛像,有的端坐沉思,有的神態(tài)威嚴。古代的能工巧匠們真是太厲害了,在這峭壁上鑿出這樣一座座,一排排排列有序的栩栩如生的佛像。
踩著石頭做的樓梯而上,到了西山做高處的奉先寺。站在奉先寺下,一仰頭便看見了那尊盧舍那大佛像,只能用“震撼”兩個字來形容。佛像高米,頭有4米,耳朵就有米,它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形的發(fā)紋,一雙眼睛顧盼生輝,炯炯有神,微微凝視著前方,露出祥和的笑意。佛像手指關(guān)節(jié)清晰可見,身上穿著通肩式袈裟,一圈圈同心圓似的衣紋,把頭像襯托地異常鮮明又圣潔。
龍門石窟被譽為人類世界文化遺產(chǎn)寶藏,這里凝結(jié)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心血與智慧。
鄭州龍門石窟一日游 河南鄭州龍門石窟篇二十三
中國的三大石窟之一——龍門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陽市,石窟里全部是用石頭雕刻而成的佛像,它映照了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光輝足跡。暑假,爸爸媽媽帶我游覽了龍門石窟。
一進石窟,抬頭就可以看見幾尊屹立在佛洞中的佛像,至于是什么名字,我也叫不出來。順著幾千年以前修建的石階向上走,似乎可以感受到那古老的氣息。走到一個大洞前,便看到了許多魏晉南北朝以來雕塑的石像,有大有小,大的有一層樓那么高,小的只有一個水瓶那么大,這些大大小小的佛像都在自己的洞中享受著人們對他們的崇拜。
我們越看越起勁,不知不覺走到蓮花洞。洞門上面刻著一朵大大的蓮花,聽導(dǎo)游說,如來佛祖_出生在蓮花旁,所以佛教里常常出現(xiàn)蓮花的意象。旁邊還有一個洞,洞口端坐著一個笑容可掬的彌勒佛,很是逗人喜愛。我隨意探頭往里面看了下,霎時驚住了,我被古代先民的鬼斧神工震撼!原來在洞門處雕刻著近千尊小佛,每個佛身長不到一厘米,卻栩栩如生、清晰異常,中華民族的能工巧匠們用雙手創(chuàng)造了多么精美的藝術(shù)珍品啊!
接著我來到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一個佛像前,據(jù)說那是唐代女皇帝武則天捐了兩萬貫胭脂錢才雕成的,有幾十米高,如果我站在這尊佛像身上,還不及他的一個耳朵那么大呢!
我還有一個疑問沒有解開,那就是我發(fā)現(xiàn)這么多佛洞中竟然沒有一個是完整的,每個洞都被破壞過!后來,聽導(dǎo)游解釋,我才明白,龍門石窟曾多次遭到破壞,一些喪心病狂的人鑿下佛像拿去賣錢。天哪!這種行為是多么的可恨?。?/p>
這壯麗神秘的龍門石窟,濃縮了我國佛教文化的精華,印證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經(jīng)久不衰的歷史,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再不能讓它受傷害了。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3047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