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初中游記作文字篇一
走進東方假日田園去,首先看到的是南瓜園、蔬菜園,你能看到色澤絢美的小南瓜、顏色獨特的特種蔬菜。田園的南瓜是從國外引進品種,經過技術人員的精心栽培種植,十分惹人喜愛。
有意思的還在后面呢,提到豬總是給人種笨笨的感覺,但是假日田園的小豬可都很可愛呢!小豬游泳比賽,你沒見過吧?在這兒,我們都親見可愛的小豬們被趕下水,頭頭在水里搖頭又擺尾,樣子滑稽極了,我們都牢牢地被吸引住了。
在東方假日田園里,我們還看到了垂耳兔、龍貓、哈姆太郎等時尚小寵物,和動物親密接觸,逗得小朋友們歡呼雀躍。
我們還參觀了石文化展示,其中木化石、樹化玉是世界上罕見的珍品。無論是館內那撲鼻而來的是濃濃香味,還是室外那可以許愿的上萬年前的木化石都顯現著石文化的悠遠和魅力。
久住都市,去鄉(xiāng)村呼吸清新的空氣,體驗濃郁的鄉(xiāng)村風情,東方假日田園真是我們秋游的好去處。
初中游記作文字篇二
俗話說: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江南的好景盡在春天,而我卻在去年暮秋時去了趟烏鎮(zhèn),感受到江南水鄉(xiāng)別致的美。這種美,在于她的靜謐;在與她的恬淡;在與她的舒緩;在與她的恍若隔世。但由于時間不允許,便留下了一個未達的`遺憾——西塘。
終于又有機會登上這片令我心馳神往的土地了!但在這里,小鎮(zhèn)固有的寧靜與神秘被十一長假的喧騰徹底打破了。
西塘是一座位于浙江省嘉善縣的兩千年古城。它原本是由伍子胥發(fā)動人力所修建的一條渠,所以又名“胥塘”。但挖運河就幾乎是亡國的征兆,早至夏桀,晚到太平天國,都是因此而亡國的。吳國也不例外:過了幾年后,這里就成了越王勾踐的地盤。這里又因戰(zhàn)亂連綿不斷而大部分建筑被毀,所以我們今天能看到的,大多都是明清時代風格的建筑。
所有去過西塘的人都知道西塘有三多:橋多、弄多、廊棚多。但說橋多吧,肯定是建立在有水的前提上的。這里的水,不像別的地方來當做屏障用(如護城河),也不像烏鎮(zhèn)來當做公路用,而是一道自然風景線,分隔開了兩岸的景觀,又將煙雨長廊與傍河而居的居民用小橋無比巧妙的連接起來。
再說廊多。它們有獨特的風格,有時還有回形長椅供人休息。倚靠在長椅上,或者漫步在廊中,時而有吳儂細語的淺吟低唱傳入耳中。細細聽來,并未聽懂。突然一聲“梁兄——”使我仔細端詳起對面臺上的演員。果然,演員都是書生模樣,原來大約是在唱《梁山伯與祝英臺》??!我絲毫沒有把這柔美而婉約的歌聲當成噪聲,因為他并不像北方戲曲那樣豪放與聲嘶力竭。我陶醉在戲曲中,每一個音節(jié)都似乎是對心靈的按摩。
十一時的西塘,除了橋多、弄多、廊多以外,因為節(jié)日的緣故,又平添了一景——人多。
這真可謂是摩肩接踵,人頭攢動??!不能說是走過橋的,只能說是擠過橋的。人之多,以至于走在河邊的人隨時都有擔心自己到河里游泳的可能??!但這也造就了一大特色,真是人在畫中,畫在景中,景在人中??!一條河將街道分開,變造就了此般景象。在居民那一頭,龐雜的人群和著小吃街一起映入眼簾,而在小吃街那邊,能看到的是密布的房屋中夾雜著零零散散的里弄。想拍照,卻見鏡頭里只剩下如織的人群,別有一番景象,給原本似水墨畫般的江南小鎮(zhèn)添加了不少密度與厚度。
除此之外,西塘還有一大特色——小吃多。芡實糕、粉蒸肉、豆腐腦……堪比上海小吃。最好玩的是臭豆腐。這里的臭豆腐不同于其它的,是聞著臭吃著香。再加上店家數量眾多,人多且不易流通,飄滿西塘的氣味就可想而知了。在我看來,這是一種美中不足,但對江南人來說,因為習慣,已經變成了一種香味。它似乎成為西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對旅游來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這次沒能欣賞到西塘的夜色,沒能享受到清凈的生活,又沒能在輕舟上望兩岸人家,給我留下了莫大的遺憾。還是以后在尋找機會徜徉其中吧!也許旅游的樂趣就在這一次次遺憾之中繼續(xù)吧!
初中游記作文字篇三
于11月14日,我們去參觀了著名的張家港永聯(lián)村。
在好久之前,我就聽說過這一個村子??墒?,在去之前,我一直覺得,不就是一個村子嘛,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錢多了點嗎,又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現代化一點嗎,又有什么了不起的,鄉(xiāng)巴佬還是鄉(xiāng)巴佬啊。
可是,到達永聯(lián)村后,我對它的看法就截然不同了。
進入這一個村子后,映入眼簾的不是成片的麥田,也不是成堆的野草叢生,而是一個像城市中的畫面——一個個現代化的小區(qū),一個個大廣場。一下車,我便看到了邊上的音樂噴泉。村鎮(zhèn)廳十分豪華,從未有見過那么華麗的村鎮(zhèn)廳!在自己鄉(xiāng)下可從未有過這樣的風景。
永聯(lián)村啊,這一片年輕的土地。就在幾十年前這兒只是一片荒地,啥也沒有。就是村官的無工不富這一觀念深入人心,才有了這現在的富裕。這一執(zhí)著,以及面對艱苦環(huán)境永不退縮真的實在需要我們學習。
我們參觀了大廳后,來到了煉鋼廠。這家煉鋼廠真是大,我從沒見過這樣完整的生產線。這條生產線簡直是完美,像是一件藝術品。鋼鐵是在超級熱量熔化沸騰后驟冷凝結起來的,這種精神,造就了永聯(lián)村的富裕,造就了這一個村子的傳奇里程。我覺得,當初村民們就是通過有著這一份鋼鐵般的意志征服了艱苦的自然環(huán)境。清楚記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一本書中的筑路一章。保爾就是克服了這樣的艱苦環(huán)境,最終勝利。這樣的精神,怎么能不值得我們去學習?
我一直在想,村子不就是應該發(fā)展農業(yè)嗎?可是這一位偉大的村官思想卻在前端。改革后都要造房子,用鋼鐵。因而造就了富裕。他的思想真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可是,農業(yè)一方面也不缺。這農業(yè)方面就像是在西方,擁有西方技術,全機械化,專業(yè)化。使得產量高,效率也高。
另外,民生這一方面,也特別值得學習。俗話說,民富則國富。在永聯(lián)村,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有著相當大的福利。瞧,老年人不僅有著老年公寓,志愿者的服務,送餐上門,政府的補貼,更是有老年人活動室,使他們不再孤單。年輕人結婚后買房竟是如此便宜!啊,這可是絕對沒有一個村子可以做到的。
在離開永聯(lián)村后,我任然依依不舍。我一直會記得這村子,這傳奇般的歷程。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302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