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教學方案案例及反思 中班語言教學活動設計方案精選(九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5:01:50
中班語言教學方案案例及反思 中班語言教學活動設計方案精選(九篇)
時間:2023-06-06 15:01:50     小編:zdfb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中班語言教學方案案例及反思中班語言教學活動設計方案篇一

1、傾聽故事,能講述故事的大意。

2、讓幼兒明白給大家?guī)砜鞓?,自己就會快樂?/p>

3、識字:甜香果實

活動準備:掛圖字卡鹿、松鼠、杜鵑鳥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

教師生動的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二、理解故事

——提問:有哪些小動物走過蘋果樹?

它們都干了些什么?

小草看到這些小動物拿走蘋果,說了些什么?

蘋果樹怎樣回答的?

——出示教學掛圖,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看圖、傾聽。

三、講故事

——教師出示字卡“甜香果實”教幼兒認讀

——引導幼兒看圖,練習講故事。

四、表演故事

教師和幼兒一起戴頭飾表演故事,讓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感受故事情趣。

中班語言領域教學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jié),能形象地表演故事中的對話。

2、嘗試為故事創(chuàng)編結尾。

3、學習寬容和接納“知錯就改”的同伴。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故事《老狼遇險記》

2、木偶道具、老狼、猴子、大象、小兔的手偶。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t: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木偶劇場的主持人,下面請大家欣賞《老狼遇險記》(欣賞第一遍故事)

提問:

1、木偶劇演到這里,你知道這個故事里有誰?

2、故事里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3、你覺得故事里的這只老狼是一只什么樣的老狼?

二、分段欣賞故事,能形象地學習角色的對話

欣賞故事第一段:

1、“讓我們來聽聽老狼遇到了猴子,它是怎么向猴子求救的?”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老狼可憐的樣子。

2、猴子有沒有救老狼?他是怎么對它說的?

3、老狼聽到了猴子的話,想起了自己以前做過的壞事,新里怎么樣?

欣賞故事第二段:

1、正在老狼心里又后悔又難過的時候,又來了誰?

2、聽聽老狼又是怎么求大象爺爺的?

3、大象爺爺有沒有救老狼?為什么?它是怎么對老狼說的?請你們來學一學年紀很大的大象爺爺的話(老師做大象爺爺,孩子們做老狼,學習對話)

4、老狼聽了大象爺爺的話心里怎么樣?

欣賞故事第三段

1、老狼正在傷心流眼淚的時候,又來了誰?

2、小兔妹妹猶豫了一下,是怎么對老狼說的?

3、老狼想到好辦法了,想到了什么好辦法?

三、創(chuàng)編結尾。學習寬容和接納的品質

1、你覺得小兔聽了老狼的話會救它嗎?為什么?

2、請你幫助小兔想個好辦法來救救井中的老狼。

中班語言教學方案案例及反思中班語言教學活動設計方案篇二

活動目標1、了解飛機的主要組成部分、外形特征及功能。

2、理解兒歌內容,并能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3、感受大家共同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兒歌快樂讀”:《飛機飛上天》教學動畫(中班下·《交通海陸空》)。

活動過程一、謎語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一起來猜一個謎語吧!要仔細聽哦!不是蜻蜓不是鳥,穿云破霧上藍天,萬里行程一日到。(飛機)——小朋友,我們一起去聽一聽關于飛機的兒歌吧!

二、播放兒歌,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選擇“兒歌”的動畫圖標)——兒歌里說了什么?(飛機飛行。)——飛機飛行的是時候,它周圍的天空會發(fā)生什么變化?(有白線)三、播放動畫,引導幼兒了解飛機的主要組成部分、外形特征及功能。(選擇“介紹”的動畫圖標)1、播放到“飛機的主要組成部分”時暫停。

——小朋友,大多數的飛機是由哪五個部分組成的?(機翼、機身、尾翼、起落裝置和動力裝置。)2、播放到“機翼會產生升力,幫助飛機飛起來”時暫停。

——飛機有大有小,它們的機翼有什么作用?(機翼會產生升力,幫助飛機飛。)3、播放到“能夠幫助人們快速到達目的地”時暫停。

——小朋友,請你來表演一下飛機是怎么飛過高山、河流的。

4、播放到結束。

四、教師引導幼兒朗誦兒歌。

1、教師引導幼兒分句朗誦兒歌。

——小朋友,一起一句一句的讀兒歌吧!

2、教師引導幼兒完整的朗誦兒歌。

提示: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自由地用身體動作表演兒歌。

五、組裝大飛機,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游戲。

組裝飛機:一個幼兒扮演飛機頭,兩個幼兒扮演機身,向外舉出兩只小手作為機翼,一個幼兒扮演機尾,向后面伸出雙手作為尾翼。

游戲規(guī)則:幾架大飛機同時出發(fā),比一比哪一架大飛機最先到達終點。

活動評估1、能夠流暢地朗誦兒歌。

2、能說出飛機的主要組成部分、外形特征及功能。

活動延伸一、日?;顒?、教師播放《飛機飛上天》的教學動畫,與幼兒一起朗讀這首兒歌。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身邊其他的交通工具,了解其作用。

二、區(qū)域活動——語言區(qū):教師提供玩具飛機,引導幼兒邊玩飛機邊朗讀兒歌或仿編兒歌。

——美工區(qū):教師提供彩色紙、顏料、橡皮泥等,引導幼兒折紙飛機、畫飛機等。

家園共育親子活動建議1、家長可以與幼兒一起朗讀兒歌《飛機天上飛》,并用身體動作把兒歌表現出來。

2、家長有機會可帶幼兒到飛機場,觀察真的飛機。

中班語言教學方案案例及反思中班語言教學活動設計方案篇三

游戲目的:能瞄準目標進行彈珠子游戲,鍛煉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體驗競賽游戲的樂趣。

主要材料與構造:

1、 充分寬裕的土質場地,可以多名幼兒進行游戲:挑戰(zhàn)者可以視情況自由分配彈珠的數量(按照顏色進行分配),比如:紅色彈珠、綠色彈珠、黃色彈珠等。

2、 按彈珠顏色分好各隊。

游戲玩法:

在場地的起點和終點間根據彈珠的大小挖好若干數量的彈珠洞,挑戰(zhàn)者統(tǒng)一在起點準備,游戲開始,(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挑戰(zhàn)者要從起點彈著彈珠依次彈進彈珠洞內,(挑戰(zhàn)者可以用自己的彈珠把對方的彈珠彈到洞中,對方彈珠歸自己所有)誰先到達終點者獲勝。

游戲規(guī)則:

1、 每次競賽可以2—4名幼兒參加競賽。

2、 幼兒要分好自己的彈珠顏色,以免混淆。

3、 彈珠時必須沿著彈珠洞依次通過,到達終點。

評價反思:

這個游戲的材料很簡單,很常見,而且場地也很靠近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但是彈珠相對的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所以此游戲在進行之前,首先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需要跟孩子們講好安全及注意事項。這個游戲在玩的過程中,可以鍛煉孩子的目測能力,更能很好的提高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因為此游戲是競賽游戲,為了保住自己的彈珠或搶占對方的彈珠,孩子們會更加的努力。

中班語言教學方案案例及反思中班語言教學活動設計方案篇四

1、通過活動,引導幼兒擴散思維,說出飛、爬、跳、游等動詞。

2、鼓勵幼兒能大膽表現動物的動作,以愉快的情緒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一幅畫有花、草、樹、小河、天空的背景圖.

2、音樂-(活潑歡快的音樂).

3、小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背景圖.引發(fā)幼兒對背景圖的興趣。

你們看!誰先來了?

2、出示蝴蝶

它是怎樣來的?(教師邊指圖片邊問)

二、引導幼兒擴散思維,豐富幼兒想象的內容,

啟發(fā)幼兒模仿動物的動作,幫助幼兒理解飛、爬、跳、游等動詞.

1、教師:想想看,除了蝴蝶是飛著來的,還有哪些動物也會飛著來?

2、教師:除了有飛著來的小動物,想一想還有那些動物會來,它們是怎么來的?我們來學一學!

三、游戲開始,隨音樂扮演小動物做動作,進一步鞏固對新學動詞的理解。

教師:小朋友,動物表演會馬上快開始了,我們也來扮演小動物,

做一做它們的動作,參加它們的表演會吧!

(音樂起,幼兒自由表演,結束活動)

中班語言教學方案案例及反思中班語言教學活動設計方案篇五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能根據場景的變化進行想象,感受作品中清新的大自然景色。

2、使幼兒懂得做事不粗心,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3、能簡單復述故事。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1

1、這是誰?小松鼠在樹上住膩了,想在地面上重新建造一座房子,它會把新房子造在哪兒呢?為什么?請你跟旁邊的小朋友討論討論。(教師注意語言回應)

2、在大樹底下,小松鼠發(fā)現了什么?(一塊大石頭由七塊小石頭拼成,很硬,也很光滑。)小松鼠看見了會說些什么又會怎么做呢?(嘿!就在這上面造一座房子)

3、房子終于造好了,忙了一天的小松鼠也累了,在新家睡著了。

二、空白ppt2(放風聲)

1、聽!這是什么聲音?是怎樣的風?

教師小結:不過,小松鼠覺得住在這里挺好的。

4、小松鼠為什么覺得住在這里好?

5、教師小結:看著雄偉的大山,聽聽山風吹奏的動聽山歌,小松鼠靜靜地睡著了。

三、空白ppt4,放聲音,聽。

3、小松鼠這下被搞糊涂?它會說些什么呢?

4、小朋友你們覺得小松鼠住在大海邊怎么樣?為什么?

小結:聽著浪花美妙的歌聲,看著沙灘上魚蝦兒亂奔亂跳,小松鼠慢慢地睡著了,一覺醒來,是第三天了。

第三天,小松鼠又聽到了聲音,你們猜會和前幾天聽到的一樣嗎?

四、空白ppt6。

1、聽聽這是什么聲音?,可能是什么地方呢?

3、小松鼠會喜歡美麗的大草原嗎?為什么?

4、小松鼠禁不住手舞足蹈起來,解釋一下,一起來學一學。

5、就在它手舞足蹈的的時候,突然傳來一個聲音。(聽烏龜錄音1)

7、再來聽聽到底是誰?(聽烏龜錄音2)

8、小松鼠怎么會把房子造在烏龜爺爺身上的呢?

9、那么現在小松鼠會怎么說呢?(幼兒自由講述)

10、烏龜爺爺會原諒粗心的小松鼠嗎?它會怎么說呢?(幼兒自由講述)

五、完整欣賞故事:

中班語言教學方案案例及反思中班語言教學活動設計方案篇六

1、理解故事內容

2、懂得在生活中要助人為樂,有禮貌,不以貌取人。

3、能模訪表演各動物不同語氣的說話。

重點:

1、理解故事內容

2、懂得在生活中要助人為樂,有禮貌,不以貌取人。

難點:

1、懂得在生活中要助人為樂,有禮貌,不以貌取人。

2、能模訪表演各動物不同語氣的說話。

準備:ppt課件流程:

一、輕松導入

二、故事欣賞

三、提問思考:

1、為什么大伙都不愿和小豪豬交朋友呢?

2、小豪豬是怎樣把蘋果送到小熊貓家的?

3、小熊貓后來和小豪豬做朋友了嗎?為什么?

討論:小熊貓后來和小豪豬做朋友了嗎?為什么?

四、再次欣賞故事,請幼兒模訪表演小熊貓、小豪豬的語言五、總結:看人不要看外表,只要他有一顆真誠的、熱于助人的心比什么都重要。

中班語言教學方案案例及反思中班語言教學活動設計方案篇七

1、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的內容,能講出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2、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教育幼兒不亂扔瓜皮果殼,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以及生活衛(wèi)生習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活動準備:

圖書一本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出示圖片,老婆婆摔交的圖片)問:圖上有誰?她怎么拉?怎么會這樣的?(鼓勵幼兒大膽發(fā)揮想象,說出自己的想法)

二、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一遍。提問:

1、你聽到故事里說了些什么?

2、人民為什么叫他瓜瓜?

3、瓜瓜他是怎樣吃西瓜的?吃完西瓜后他又是怎樣做的?

4、結果發(fā)生了什么事?

三、教師再次完整地講述一遍。(邊看圖邊講故事)提問:

1、瓜瓜有沒有吃到外婆的西瓜?為什么?

2、后來,外婆摔了一跤后,瓜瓜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呢?

四、引導幼兒邊看圖邊講述故事。

五、討論:

1、你喜歡瓜瓜嗎?為什么?

2、如果你是瓜瓜,你會怎樣做?

3、出示有關這方面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說一說圖中的小朋友誰是對的?誰是錯的?錯在哪兒?應該怎樣做?(教育幼兒不要亂扔垃圾,做一個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孩子。)

中班語言教學方案案例及反思中班語言教學活動設計方案篇八

1、感受好朋友之間相互交往帶來的快樂。

2、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想出各種讓小鳥與小老鼠交流的辦法,并對打電話的內容展開想象。

3、安靜地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能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背景圖、喇叭花、各種小動物的圖片、小鳥、小老鼠的胸飾、積木若干。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打電話帶來的快樂。

活動難點:樂于用打電話的方式與他人交流。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出示背景圖,提問:這是一棵怎么樣的樹?(幼兒用一些好聽的詞語來講述)

二、分段講述故事:

(一)講述故事第一部分:想出多種讓小鳥與小老鼠交流的辦法。

提問:你有什么好辦法讓小鳥和小老鼠一起玩?(根據幼兒的回答,引導他們可以請哪些小動物、哪些東西來幫忙,學習一些好的用詞。)

(二)欣賞故事第二部分:理解故事內容。

1、提問:小老鼠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2、學習小老鼠和小鳥的對話。

三、創(chuàng)設情景:對打電話的內容進行大膽想象。

(一)小鳥受傷:

2、幼兒兩兩結伴打電話:模仿小鳥和小老鼠打電話的語氣、表情。

(二)小老鼠過生日:

1、如果你是小鳥,你會打電話通知誰?說些什么?

2、幼兒大膽表現不同的角色。

四、完整欣賞故事,教師將幼兒的一些想法編入到故事的后半部分。

附:喇叭花電話

一棵很高很高的樹上,住著一只小鳥,樹下住著一只小老鼠。

小鳥想找小老鼠玩,可是,他羽毛還沒長好,不會飛。小老鼠也想找小鳥玩,可是,他不會爬樹上不去。

小老鼠在樹下種了一棵喇叭花。

喇叭花爬呀爬,爬到小鳥家。喇叭花長呀長,開出了一朵朵又圓又大的喇叭花。

小老鼠看著這一朵朵又圓又大的喇叭花,心里想:這又圓又大的喇叭花多象電話機呀!這彎彎曲曲的莖不就是電話線嗎!有了電話機,我就可以給小鳥打電話了。

于是小老鼠對著喇叭花喊:“喂,你好,我是小老鼠?!毙▲B在樹上回答說:“你好,小老鼠,我是小鳥?!毙±鲜笳f:“媽媽不在家,我好孤單,你能為我唱歌嗎?”于是小鳥就為小老鼠唱起了歌。

中班語言教學方案案例及反思中班語言教學活動設計方案篇九

1、理解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2、掌握詩歌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3、會用簡潔的語言,形象生動的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1、創(chuàng)設詩歌的情境:提供荷花頭飾、青蛙頭飾、大荷葉、荷葉傘等;

2、多媒體課件、下雨錄音、音樂《動物狂想曲》。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扮荷花姐姐,幼兒扮演小青蛙。

導語:

(1)“下雨了,青蛙們快到我的綠傘下躲雨吧!”

(2)“青蛙們,雨停了,讓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二、談話導入主題

提問:剛才發(fā)生了什么事?

荷花姐姐把什么當作傘送給了小青蛙?

三、出示課件,引導理解詩歌內容

1、播放課件畫面,幼兒觀看。

2、分析理解詩歌內容:

提問:

(1)“剛才畫面上是什么地方?天氣是怎樣的?”

(2)小雨點落在地上的聲音是怎樣的?

(3)小青蛙用什么躲雨?誰的綠傘借給了青蛙?

(4)得到幫助的青蛙心情怎么樣?用什么詞來形容歡快的心情?

四、欣賞詩歌,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1、教師朗誦詩歌。

2、提問:

(1)想一想青蛙“呱呱”的唱歌聲好像在說什么?

(2)小雨點的“滴嗒嘀嗒”好聽的伴奏聲是送給誰的?

(3)為什么要送給荷花姐姐?

五、學習詩歌

1、整體朗誦,提出要求:聲音自然、好聽,有感情。

2、再次朗誦,討論:“你最喜歡詩歌里的哪一句,為什么?”

3、分組朗誦,啟發(fā)幼兒用動作表演。

六、編詩歌

1、提問:下雨時荷花姐姐還會把綠傘借誰?

2、出示動物圖片及背景,引導幼兒仿編。

3、分組仿編,鼓勵幼兒與同伴討論交流。

4、分享創(chuàng)編內容。

5、討論:“平日生活中你幫助過誰,心情怎樣?”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259021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