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說課稿部編版 小學語文說課稿萬能精選(九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4:19:29
小學語文說課稿部編版 小學語文說課稿萬能精選(九篇)
時間:2023-06-06 14:19:29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小學語文說課稿部編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萬能篇一

中國有句成語,叫做“將心比心”。意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皩⑿谋刃摹笔侵腥A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劑,更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樹文明新風的主要內(nèi)容。這組教材是“以誠待人”為專題編寫的,課文的內(nèi)容生動、感人,有誠實、講信用的父親,有用自己勞動去維護個人尊嚴的石油大王哈默,都從不同的角度贊美了誠實、守信等道德規(guī)范。《將心比心》是一篇略讀課文,是本組教材的最后一篇課文,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學生能自讀自悟課文,通過發(fā)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明白了“遇事要將心比心,多為別人著想,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钡娜松芾?。

我任教的是來自各個農(nóng)村的學生,他們學習勤奮,在課堂上表現(xiàn)活躍,性格淳樸,待人真誠,是懂事、有禮貌的孩子。但受地方語言的影響,課外的閱讀量少,學生的表達能力差,如何從文本聯(lián)系到生活,表達自己的正確見解,大部分學生都比較困難。

1、四年級處于第二學段,第二學段的閱讀方法是“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學會默讀課文?!薄秾⑿谋刃摹芬晃模顬楦腥说氖莾商幦宋锏恼Z言描寫。所以我第一條教學目標是“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指導學生朗讀文中兩處人物的語言和結(jié)尾的重點段?!睘榱藢崿F(xiàn)這個目標,我使用電子文稿演示文中人物語言和作者體會反復朗讀,體悟文中人物的感情。

2、本課語言通俗,而且沒有生字僻詞,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比較容易理解課文內(nèi)容。我覺得難的是感動學生,讓學生在生活中也能將心比心,從文本中受到德育的熏陶,是教育學生的主要目標。所以我定下的第二條教學目標是“通過課文的學習,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為了實現(xiàn)這個教學目標,我從網(wǎng)上搜集學生在電視上經(jīng)常看到的宣傳片——“心在一起”做為導入,貫穿課堂,營造課堂氣氛,感染學生。媒體資源播發(fā),生動地體現(xiàn)生活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文明行為,學生似身臨其境,受到片中人物的感染,突破本課的重難點。

3、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針對本班情況,以學段目標為依據(jù),我定下的第三條教學目標是“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認真聽別人發(fā)言,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边@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與文本人物的對話交流,受到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熏陶,這是教學本課的重點。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通過體會文中人物語言而使表達產(chǎn)生感人的效果。

為了突破這個重難點,我在教學中運用了多媒體教學,媒體課件情景導入、抓住重點語段品讀、音樂感染等教學方法。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gòu)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在教學中,我借助“心在一起”廣告做為課堂的切入點,抓住重點語段反復朗讀、體會,引導學生質(zhì)疑,組織學生討論、探究、交流,最后結(jié)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本課是獨立閱讀課文,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我適當引導他們從讀中悟,從文本聯(lián)系到生活實際,從而達到熏陶的作用。

我的課堂結(jié)構(gòu)是:情景導入——初感課文——深入體會——課外延伸。

(一)情景導入

我以日常生活中經(jīng)??吹降囊欢喂鎻V告——心在一起做為切入點,觀看后向?qū)W生提出“從片中,你看到了什么?”通過學生的發(fā)言,從而揭題。這樣的導入設計,即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營造課堂氣氛,對揭題鋪下了墊筆。

(二)初感課文

第二學段的閱讀要求是“初步學會默讀”。所以我對學生提出“讀正確、通順,在不懂的地方做記號”的閱讀要求后,讓學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提出的問題“課文寫了哪幾件事?”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三)深入體會

在初讀的基礎上,我設計了幾個問題“課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動?找出來用‘——’劃出,并寫出自己的感受?!薄拔闹姓l令你感動?”“阿姨,母親是怎樣做的?怎樣說的?”這幾個問題引導學生步步深入文本,理解課文內(nèi)容。找出重點語段,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質(zhì)時,我設計了“移情體會”的環(huán)節(jié),提出“如果這位阿姨沒有這樣做,結(jié)果會怎樣?”“如果媽媽責備,甚至辱罵那位護士,結(jié)果會怎樣?”這兩個“如果”引領學生展開想象,換位思考,切身體會文中受幫助的奶奶和受鼓勵的實習護士的感激之情,更體會到阿姨“處處為他人著想”和母親對護士的“寬容、理解、鼓勵”高貴品質(zhì)。

在為兩個小故事感動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溫暖”,理解“溫暖”是一詞多義,讓學生通過查字典明白“溫暖”指的是心中感到幸福,試著用“溫暖”說兩句表達意思不同句子。接著一起讀讀作者對這兩件事情的體會——課文的最后一自然段。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揭示課文的主題,同時實現(xiàn)課文的教學目標和突破課文的重點、難點。

(四)課外延伸

學生受課文中人物的品質(zhì)影響,走出文本,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出“生活中,有這樣將心比心的事嗎?”讓學生交流,說一說,不僅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陶治了他們自己的心靈,同時實現(xiàn)了本課教學的目的,認識到“遇事要將心比心,多為別人著想,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可能學生都談到別人需要幫助時,自己該怎樣去幫助。這時,我適當引導學生平時傷害別人時,是否能換位思考,體會別人受傷害后的想法。

接著讓學生試著說說“將心比心”這個成語的理解,體會“將心比心”指的是用自己的心比別人的心,為他人著想。

最后與學生一起共勉作家羅蘭的名言:如果每一個人與別人相處的時候,都能先想到別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別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可以增加很多歡樂與和氣,而且可以減少悲劇和恨事。

讀后,隨著音樂“心在一起”響起,“世界那么大,只要我們心在一起”相信這段話、這首曲對學生的思想帶來很大的觸動,會將聯(lián)系到自己的行為中去,遇事將心比心,做一個處處為他人著想的人。

板書設計是課本靜態(tài)的呈現(xiàn),這樣的設計既增強了直觀性,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一目了然,更突出課文的主旨。

我抓住課文中的主要人物“阿姨”、“奶奶”、“母親”、“護士”和文中的關鍵詞句做為板書,這樣的設計簡單明了的突出本課的主要內(nèi)容,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將心比心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小學語文說課稿部編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萬能篇二

(一)教材分析。

《手指》是著名散文家、畫家豐子愷的作品,課文用擬人化且風趣的.語言介紹了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tài)和作用,課文最后告訴我們“團結(jié)就是力量”這一道理。學習本課,能進一步讓學生體會語言幽默在文章中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拇、弦”等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薄”,會寫“拇、搔”等15個字,正確讀寫“拇指、搔癢”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體會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

3.領悟課文蘊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體會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

難點:領悟課文蘊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根據(jù)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jié)課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朗讀與默讀結(jié)合法

本課課后有默讀的要求,因此本課的教學采取朗讀與默讀相結(jié)合的方法。要讓學生多朗讀,把課文讀流利。同時繼續(xù)訓練學生的默讀能力,鍛煉學生通過默讀獲取信息的能力。

2.發(fā)現(xiàn)點拔教學法

本課的重點是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體會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因此在教學時要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作者描寫手指的有代表性的句子,引導學生分析作者是怎樣描寫的,以及這樣描寫的好處,學習作者的表達特點。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本課的教學同時準備了多媒體課件,內(nèi)容涵蓋作者簡介,課文生字等內(nèi)容,輔助教學。

學習本課,要體會作者風趣的語言,同時要學習作者的表達特點,學會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完成本課小練筆。

本課根據(jù)設定的教學目標,課前要安排預習,課堂上安排了兩個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

(一)布置預習

1.利用工具書,把不認識的字詞注上音并識記字形、字義。

2.圈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為什么。

(二)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1.談話導入:生活中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對于他們的存在,我們常常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些普通的事物也會帶給我們耐人尋味的啟示的。比如我們每個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手指》一課。

2.板書:手指,齊讀課題。

二、學習生字詞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課件出示本課生字,指導學生認讀。

生字:拇搔癢穢軋擰螺紐扣貌倉渺享庸憎

3.指導學生進行生字書寫。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學生逐段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2.讓學生快速讀課文,口頭完成填空:課文先總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別具體寫(),最后總結(jié)寫()。

3.請學生根據(jù)填空的內(nèi)容,給課文分段,在此基礎上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一、復習導入

1.指名學生回答,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2.師:這節(jié)課我們具體來看看作者是怎么介紹手指的。

二、自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tài),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

3.匯報交流,體會道理。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

理解要點如下:

(1)大拇指:短處:姿態(tài)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gòu)造簡單,只有一個關節(jié);長處:最肯吃苦。

(2)食指:短處:姿態(tài)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復雜、機敏。

(3)中指:短處:養(yǎng)尊處優(yōu),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并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yōu),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yōu)美。

(4)無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tài)秀麗,樣子可愛,在絲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jù)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三、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提示:團結(jié)就是力量。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為什么?

4.仿照課文的表達特點,從人的五官中選一個,寫一段話。

四、課文小結(jié)

本課作者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tài)、性格和作用,揭示了“團結(jié)就是力量”這一道理。

五、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說課稿部編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萬能篇三

(一)教材分析

《漢字真有趣》是本單元兩個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第一個活動,包含5篇閱讀材料,其中有字謎,漢字故事,以及形聲字的相關知識。有助于學生感受漢字的有趣,了解漢字文化。而本課給出的活動建議,要求學生搜集或編寫字謎,給出了搜集資料的辦法,有助于學生在其他方面的學習中搜集資料信息。

(二)教學目標

1.搜集或編寫字謎,開展猜字謎活動。

2.查找能體現(xiàn)漢字特點的材料,舉辦一次趣味漢字交流會。

3.了解搜集資料的方法,學會搜集資料,制定一次活動計劃。

4.感受漢字的趣味性,激發(fā)對漢字的喜愛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查找能體現(xiàn)漢字特點的材料,舉辦一次趣味漢字交流會。

難點:

了解搜集資料的方法,學會搜集資料,制定一次活動計劃。

根據(jù)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jié)課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朗讀法

本課由幾個有趣的閱讀材料組成,因此我采取讓學生自由朗讀的方式認真讀,感受漢字的趣味。

2.發(fā)現(xiàn)點拔教學法

本課內(nèi)容豐富有趣,因此我采取鼓勵學生分享、教師點撥引導的方式,鼓勵學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字謎或漢字的故事,說出自己對漢字的理解,增加趣味性。

本課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搜集編寫字謎,通讀閱讀材料。課內(nèi)主要是認真讀,將感興趣的地方與同學分享,與同學一起開展體現(xiàn)漢字趣味的活動。

本課的教學課時是二課時,要結(jié)合課前的預習,緊扣教材,結(jié)合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流程,以達成教學目標。

(一)布置預習

1.利用工具書,把不認識的字詞注上音并識記字形、字義。

2.與同學分享你感興趣的地方,互相交流。

3.搜集一些關于趣味漢字的資料。

(二)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分為兩個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一、課題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開始學習本單元的內(nèi)容,本單元是綜合性學習,安排了兩次主題活動,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第一個活動。(板書:漢字真有趣)

二、學習閱讀材料

1.學生先說一說自己對漢字的了解。

2.課件出示字謎,讓學生讀一讀,猜一猜。

3.讓學生齊讀字謎。

4.教師帶著學生讀字謎,讀完一個講解一個。出示謎底:日、田、立、也、休、斗、默。

6.讀歇后語,讓學生說一說自己還知道哪些有趣的歇后語。

7.讀《“枇杷”“與琵琶”》,引導學生注意同音字的使用,提醒學生不要寫錯字。講解“若是琵琶能結(jié)果,滿城簫管盡開花”意思。這個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琵琶能接觸“枇杷果”,那么這滿城用竹子做成的簫管就都能開花了。

8.學習《有趣的形聲字》,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知道哪些形聲字。

9.默讀課文,指名學生說課文中舉了哪些形聲字,嘗試用自己的話說出它的特點。

三、總結(jié)

剛才我們一起讀了五篇閱讀材料,了解了漢字有趣的字謎,歇后語,漢字故事以及幾個形聲字。同學們還想了解一些漢字有趣的故事嗎?讓我們看閱讀材料前面的學習要求。下節(jié)課我們將根據(jù)學習要求,搜集資料,開展一次趣味活動交流會。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回顧上一課學習的閱讀材料,說一說自己對漢字的哪些地方感興趣。我們將根據(jù)學習要求,來開展一次趣味活動交流會。下面讓我們來看活動需要有哪些準備事項。

二、明確活動要求

1.學生自由組成小組,討論可以從哪些方面來了解漢字。

2.結(jié)合活動建議,思考確定活動的主題。

活動建議:

(1)搜集或編寫字謎,開展猜字謎活動。

(2)查找體現(xiàn)漢字特點的古詩、歇后語、對聯(lián)、故事等材料,和同學交流,辦一次趣味漢字交流會。

3.根據(jù)活動的主題,討論制訂活動計劃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主要考慮活動的可操作性,不要太難操作)

4.討論搜集資料的渠道。

(1)可以查找圖書。在學校閱覽室、圖書館或書店,可以按類別去找書。如查找漢字故事,就可以到語言類或文化類的書柜上去找。在找書時,書名、目錄、內(nèi)容簡介等,能幫助我們判斷書中是否有自己需要的內(nèi)容。

(2)可以通過網(wǎng)絡搜索。在網(wǎng)上查找資料,關鍵詞很重要。如,搜集漢字故事,可以檢索關鍵詞“漢字故事”,不能僅僅檢索“故事”。檢索后的條目很多,可以根據(jù)題目、引用的片段等,判斷哪些是需要的材料。

(3)可以請教別人。先要想一想誰可能會有自己需要的資料。想好自己要問的問題,請教合適的人。

(4)注意搜集資料的豐富性,不拘泥格式,可以是文本、圖片或者是視頻資料(紀錄片)等。

三、開展活動

1.學生匯總收集的資料,按類別分類,做好整理。

2.教師根據(jù)各小組的情況,組織開展活動。

3.小組進行交流展示。

小學語文說課稿部編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萬能篇四

《項鏈》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本文猶如一段優(yōu)美的風光片:大海蔚藍,寬闊無邊;沙灘金黃,綿軟細長;浪花雪白,嘩嘩而來。幾個小娃娃赤著腳,拾海螺,撿貝殼。他們臉上寫滿快活,嬉笑著,奔跑著,享受著美好的生活。

課文如同影視拍攝一般,從大海遠景切入,慢慢推至近景,逐一展現(xiàn)海邊最富特色的沙灘、海浪、海螺、貝殼,并對之作色彩描繪;然后又呈現(xiàn)腳印、沙灘、大海的遠景,很有動感。其中,對小娃娃動作的描寫先后有序,一一氣呵成。篇末把小娃娃的腳印比作大海的項鏈,非常傳神。作者巧妙構(gòu)思,把從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好畫面加以詩意表現(xiàn),學生從中可以受到潛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1、認識“藍,又”等11個字,會寫“白、和”等字,并認識禾木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小娃娃海邊玩耍的快樂。

3、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大海的項鏈是什么

課堂不應該是死氣沉悶的,特別是語文課堂更應該是生動的、“活”的課堂,對于小學低段的孩子來說,保持課堂活力最有效的手段莫過于活動與游戲了。所以我利用闖關走迷宮,青蛙跳荷葉等形式,將第一課時中的生字學習設置成形式多樣化,讓學生不斷克服難關,不斷得到成就感,在每個生字學習中,我設置了不同的活動,以此來讓學生保持充足的學習動力。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我認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重在積累。如果是單一的死記硬背對學生來說無疑是非??菰锓ξ兜?,學生的學習也將事倍功半,所以我主要采用了“游戲活動法”,寓教于樂。

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此我采用了“自讀自悟、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和問答法。

一、導入談話

同學們,你們見過項鏈嗎?你們見到的項鏈都是什么樣的呢?今天呀有一個小娃娃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串項鏈,你知道他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嗎?那我們一去看看課文吧。

二、課件出示本課的插圖

板書課題《項鏈》,讓我們一起去讀課文吧。

三、初讀課文

1、聽老師讀。

2、你自己讀讀看。請學生自己小聲的讀一遍,注意自己讀自己的呦,不要齊讀。

3、一邊讀一邊圈出本課的生字及自然段。

四、生字學習

(一)學習生字

1、哪一位同學可以試著看拼音讀一下本課的生字。

藍又笑著向和貝娃掛活

jīn

學習生字和:音節(jié):兩拼音節(jié),偏旁:禾木旁“禾”,認識禾木旁“禾”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請同學組詞,最少說三個詞,可以一起說,也可以找學生說。

3、就這樣一個一個學完本課生字。

4、利用走迷宮的形式復習這些生字。

著:多音字

zhe笑著

zháo睡不著,著火,著急

和:多音字

hé和氣

hú和了

huo暖和

反義詞

黑——白笑——哭

這節(jié)課我們要記住

一個偏旁禾木旁“禾”

(三)我書中的組詞

1、請學生圈出本課中的生字組詞

如果本課有現(xiàn)成的組詞,就直接圈出來,如果本課的生字沒有現(xiàn)成的組詞,可以寫一個,以備以后忘了組詞可以隨時翻看。

2、利用青蛙跳荷葉的形式吸引孩子們的興趣,進而鞏固這些詞語,

五、朗讀生字

(一)帶拼音朗讀生字

1、學生齊讀:說出音節(jié),偏旁部首,結(jié)構(gòu),每一個字組兩個詞語。

2、學生領讀

(二)去掉拼音朗讀生字

我會讀:齊讀——男生讀——女生讀——分行讀——開火車讀——自讀。

六,請將生字寶寶帶進課文里面進行朗讀。

1、學生自讀

2、分自然段找人讀。

3、在老師帶領下齊讀。

七、小結(jié)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

2、學生說。

3、老師總結(jié):我們學習了本課的生字,認識了一個偏旁禾木旁

4、初讀了課文

八、下節(jié)課我們做什么?

1、下節(jié)課我們將進行朗讀課文,分析課文

2、請同學們自己在課下把本課生字讀給同桌或爸爸媽媽聽。

小學語文說課稿部編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萬能篇五

《刷子李》選自著名作家馮驥才的短篇小說集《俗世奇人》,課文語言凝練,故事性很強。本文通過寫“刷子李”用自己高超的技藝使小徒弟由開始的“半信半疑”到后來對師傅刷墻的本領佩服得五體投地的故事,贊揚了“刷子李”這個具有超凡技藝的“奇人”,說明真本事要靠勤學苦練的道理。

1.認識“漿、傅”等7個生字,會寫“漿、傅”等15個字。正確讀寫“粉刷、師傅”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藝人高超的技藝。

3.體會課文是怎么寫出刷子李的特點的。

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藝人高超的技藝。

難點:

體會課文是怎么寫出刷子李的特點的。

根據(jù)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jié)課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默讀與朗讀結(jié)合法

本課語言明白曉暢,故事性很強,可以采取默讀與朗讀相結(jié)合的方式來閱讀文章,讓學生更好的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發(fā)現(xiàn)點拔教學法

本課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描繪人物的手法,讓學生體會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的作用。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本課的教學同時準備了多媒體課件,內(nèi)容涵蓋作者簡介,課文生字等內(nèi)容,輔助教學。

本課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包括預習生字,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本課學習的重點是學習作者正面與側(cè)面相結(jié)合描寫人物的手法,因此在學習時要找出哪些是正面描寫,哪些是側(cè)面描寫,并體會這兩種描寫手法的作用。

本課根據(jù)設定的教學目標,安排了兩個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過程:

第一時

師:上一篇課文我們認識了嘎子、祥子和嚴監(jiān)生。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一位新人物,他可是一位有著絕活的人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絕活是什么。

板書:刷子李。

1.自由讀課文,標出課文自然段,找出課文中的生字,自主學習。

2.課件出示生字,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生字:漿、傅、袱、桶、障、芝、圣、犯、餡、轟、堪、詐、傻、捏、怔

3.介紹作者馮驥才和《俗世奇人》

4.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述了什么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概括刷子李的人物特點。

5.和前一篇課文相比,本課在描寫人物時有什么特點?

提示:課文主要是通過對刷子李的動作、語言等正面描寫,以及通過對曹小三的描寫,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刷子李的特點。

師:通過剛才大家的預習,我們知道了課文在描寫人物時既有正面描寫,也有側(cè)面描寫。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的正面描寫。

1.學習第一自然段。讀“如同升天一樣美?!蹦銖闹懈惺艿搅耸裁??(如同仙境)技藝高超。

師:你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

3.刷子李刷墻時穿黑衣,還給自己立下了規(guī)矩。從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刷子李?(自信十足),他的自信來自于哪里?板書:技藝高超,十分自信。

師:是呀,如果不是對自己的手藝有十足的把握,又怎能夸下如此海口呢?讓我們通過自己的朗讀把他的這份自信表達出來吧!

4.學習第5自然段。你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中感受到刷子李是個技藝高超的人?和大家交流一下。指名說。

5.指名讀刷子李刷墻的片段,從朗讀中你關注到了哪個詞語?邊讀邊想象刷子李刷墻的畫面。(悠然……悠然……)

師:我們也來做一回刷子李,配上悠然的動作再來悠然的讀一讀。(生邊模仿動作邊讀)

7.如果讓你用一個成語來夸一夸刷子李刷墻的效果,你會想到哪個詞?(預設:巧奪天工,出神入化,蓋世無雙,獨一無二,無人能及,爐火純青(隨機補充板書:效果非凡)

8.老師小結(jié):悠然的動作和非凡的效果相互映照,彰顯出刷子李的技藝高超。讓我們再來讀讀第5自然段,邊讀邊感受刷子李的技藝高超。

1.復習上一節(jié)課學習的生字,報聽寫。

2.回顧課文是怎樣描寫刷子李的技藝高超的。

師:我們剛才親眼見證了刷子李高超的刷墻技藝,面對師傅的技藝,曹小三的態(tài)度又是怎樣的?快速瀏覽6-9自然段,找出有關的句子讀讀。

1.曹小三剛開始對師傅刷子李的絕活態(tài)度是怎樣的?(半信半疑)

2.讀第4自然段,從刷子李和管事的人的對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派頭十足)

3.讀第6自然段,“他真覺得這身黑色的衣服有種神圣不可侵犯的威嚴”體會徒弟曹小三對師傅絕活的敬佩。

4.當刷完最后一面墻時,曹小三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他有什么感想?

5.讀第7-9自然段,體會課文先抑后揚的寫法。

6.當見證師傅的高超的刷墻技藝,聆聽了師傅的教誨之后,曹小三頓時明白了許多,他會對師傅說些什么呢?(請你把它寫在文章的最后面)

小結(jié):這就叫側(cè)面描寫,這樣的描寫能對文章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而文章前面對于刷子李的直接描寫就叫正面描寫,正是在這樣多方面的描寫中,刷子李的形象才變得越來越豐滿,馮驥才先生寫人敘事的高超技藝真叫人拍案叫絕。所以有人這樣評價:馮驥才的筆就像女媧的手。我相信同學們也能將這種寫作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1.回顧課文內(nèi)容,說說刷子李這個人物的特點。

2.學習課文描寫人物的手法。

(1)一波三折的敘事,引人入勝。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來,居然連一個芝麻大的粉點也沒有發(fā)現(xiàn),正當他對師傅佩服得五體投地時,卻突然發(fā)現(xiàn)“刷子李”褲子上有一個白點:師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轟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后揭開謎底:那白點原來是黑褲燒了一個小洞造成的,這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

(2)注重細節(jié)描寫,塑造人物個性。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褲,刷墻時嫻熟的動作,還有那個讓人吃了一驚的白點等細節(jié)描寫都使“刷子李”這個人物活了。

本課通過寫“刷子李”用自己高超的技藝使小徒弟由開始的“半信半疑”到后來對師傅刷墻的本領佩服得五體投地的故事,贊揚了“刷子李”這個具有超凡技藝的“奇人”,說明真本事要靠勤學苦練的道理。

小學語文說課稿部編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萬能篇六

《小蝦》是部編版教材第四單元里的略讀課文,課文淺顯易懂,通過對小蝦樣子、習性、打架等方面的細致描寫,寫出了小蝦的可愛,表現(xiàn)了作者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課題下方的學習提示明確了本課主要的學習內(nèi)容:說說第3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把課文中寫得細致生動的語句抄寫下來。這也突出了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借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略讀課文教學與精讀課文有所不同,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讓學生能遷移運用從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

根據(jù)單元教學目標和學生學情,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 認識“缸、隙”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小蝦的外形及生活習性,體會作者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3.能概括第3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并體會細致生動的語句。

重點:了解小蝦的外形及生活習性,體會作者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難點:概括第3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并體會細致生動的語句。

三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對所讀的課文質(zhì)疑,能借助工具書理解詞句,并能聯(lián)系上下文對相關詞句談談自己的感受,具備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學的開展。

1.抓詞抓句,理解感悟。

“課堂是學生、教師、文本的對話過程”,為加強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在教學中圍繞中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抓住重點詞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感悟,如重點學習第3自然段“缸里的小蝦十分有趣”時,通過抓“一張一張、一翹一翹、一突一突”,讓學生帶著表情讀,體會小蝦生氣時的栩栩如生的神態(tài),體會小蝦的有趣。

2.讀說結(jié)合,發(fā)展語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在教學時,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在理解內(nèi)容的同時,注重語言的訓練。如以“有的……有的……有的……”進行排比句式訓練;看了小蝦的圖片、動畫后,補充小蝦的有趣還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通過這樣不同層次的語言訓練,使學生在積累與運用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1.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駝背老公公,胡須翹松松,爬到鍋臺中,全身紅彤彤。(猜一動物的名字)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準生字。

(2)概括: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我”家葡萄架下有一口閑置的水缸,“我”和阿成哥捉了一些

小蝦放在水缸里養(yǎng)?!拔摇庇^察到小蝦十分有趣。后來,小蝦在“我們”的細心照顧下,繁殖得越來越多了。

3.再讀課文、學習第1、2自然段。

(1)思考:這些小蝦是怎樣進入作者視野的?

(2)請找出比喻句。并回答,把什么比做什么。

(3)請找出第1自然段中的反問句,并把它轉(zhuǎn)化為陳述句。試著說一說這樣用的好處。

(4)小蝦的年齡是靠什么來識別的?

(5)訓練“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4.學習、理解重點段落(第3自然段)。

(1)找出中心句,并抓詞抓句、體會“有趣”。

(2)根據(jù)詞句、結(jié)合生活實際說出自己獨特的體會。

(3)看圖片、動畫,想象小蝦搏斗的場景,說一說小蝦還有趣在哪兒。

5.學習第4~6自然段。

(2)知道蝦的卵藏在哪里,并可趁機讓學生們自主補充、交流蝦的相關知識。

6.課文小結(jié)

小學語文說課稿部編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萬能篇七

本課有兩首古詩,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五言絕句《池上》和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七言絕句《小池》。這兩首詩描繪的都是詩人在夏天的所見,前者敘事,后者寫景。《池上》秉承白居易詩作通俗易懂的敘事風格,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而又不知道藏蹤跡的頑皮、可愛形象?!缎〕亍穼⒊?、泉、流、荷和蜻蜓寫得相親相依,和諧自然,猶如一幅色彩明麗的水墨畫。這兩首詩語言淺顯易懂,又配以插圖,極易被學生理解,適合學生去吟誦積累。

這是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課文,這兩首詩有些孩子早已熟讀成誦,所以在讀準字音上無須多費工夫,關鍵是讓孩子去體會詩所描繪的意境美,去初步領會詩文所蘊涵的哲理。若要一年級的學生單憑詩句來領會詩文的意境是有困難的,所以我將詩歌的意境美與詮釋圖片等結(jié)合起來,充分利用插圖來展現(xiàn)美,聯(lián)系生活實際發(fā)現(xiàn)美,進而動情地表達美。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圖文結(jié)合等方法了解“蹤跡、采、藏”等詞語的意思,初步知道古詩大意。

3.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圖文結(jié)合,感受詩中蘊藏的夏天的情趣。

本課是對古詩的賞析和學習,我采取讀書指導法,指導學生通過有感情朗讀古詩,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結(jié)合啟發(fā)式教學討論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通過提出問題,小組合作討論,全班同學共同交流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池上》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課件展示令人賞心悅目的荷塘美景:碧綠的荷葉挨挨擠擠,亭亭玉立的荷花嬌媚動人,鮮嫩的蓮蓬清香誘人。)

師激趣:看到這么美的荷塘,你們最想干什么或說什么?(學生交流)詩人白居易也來到了池邊,看見了荷花池上發(fā)生的一個關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詩人忍住寫了一首詩。板書詩題。相機理解詩題:荷花池塘里。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自讀詩句,認識生字詞。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古詩。(課件顯示要求:拼讀生字音節(jié),注意讀準字音;用加一加、換一換等方法識記生字字形;給生字找朋友組詞;讀通句子,爭取讀出古詩的韻律。)

(3)匯報交流。

2.熟讀古詩。

(1)劃節(jié)奏讀詩。

師引導:大家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已經(jīng)能把詩讀通了,但這遠遠不夠,我們還應該讀出詩的節(jié)奏來。這首五言詩該怎樣劃分節(jié)奏呢?請用“/”畫出來。(學生各自練習朗讀,并根據(jù)練習時的節(jié)奏用鉛筆在書上做記號。)

(2)指名匯報,相機大屏顯示: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3)指名讀詩。

(三)吟詩煉字,體會意境。

1.前兩行——小娃偷采蓮。

(1)師引言:一個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蓮,究竟有趣在哪兒呢?讓我們一同走到荷花池邊去看一看吧。(課件出示:“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2)學生自由輕聲誦讀古詩,邊讀邊想象畫面。

(3)學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a.引導學生通過“你問我答”的形式匯報自己是如何“看”出來的。

小娃:男孩兒或女孩兒。

小艇:船。

b.指導學生觀察畫面展開聯(lián)想:荷塘是什么樣的?白蓮是什么樣的?(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想象到的“蓮葉何田田”的美好畫面,喚起大家對荷花池和嬌嫩的蓮蓬的向往之情。)

(4)朗讀前兩句詩,思考:你最欣賞其中的哪個字?

b.指導讀出緊張、高興的心情。

c.是的,偷采了白蓮回家的小娃既高興,又緊張。(齊讀)

d.引導學生討論:你覺得小娃的這種“偷”可惡嗎?

2.后兩行——景美童心純。

(1)師引導:小娃偷采白蓮,真的不會被發(fā)現(xiàn)嗎?你們從哪兒知道的?

(2)學生默讀后兩行詩,談理解。

(3)學生匯報交流。

a.小娃忘記了隱藏自己的行蹤,滿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沖開了一道波痕。

b.理解: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

(4)當小船慢慢駛來,浮萍……(做手勢)

(5)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劃出的波痕已經(jīng)暴露了他偷采白蓮的事。多么純真質(zhì)樸的孩子呀!

(6)看到浮萍開了,你會怎么想?(替小娃擔心、著急。)

(7)指導學生讀出這種心情。(自讀、指2—3名學生讀、齊讀。)

(8)猜詩人的行為、心理:

b.你猜白居易此時正在岸邊干什么?(窺視、偷笑。)

c.我來采訪一下:請問白老先生,您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樂?

d.指導朗讀。

(四)感情朗讀,背誦全詩。

1.指導學生想象古詩的內(nèi)容,練習背誦。

2.檢查背誦。

《小池》

(一)以詩引詩,創(chuàng)設情境。

1.(出示配樂課件:吟詠春天。)引導學生背誦古詩《春曉》《詠柳》。

2.交流:我們剛才背誦的詩有什么共同點呢?(都是描寫春天景色的詩。)

4.導入新課,揭題。

師: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萬物是那么和諧。南宋詩人楊萬里被這個美麗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寫下了一首名為“小池”的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詩。(板書課文題目:小池。)

5.學生讀課文題目,教師介紹作者。

(二)初讀古詩,學習字詞。

1.教師導學: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池塘呢?我們一起來有滋有味地讀讀吧!

出示自學要求:

(1)自讀詩歌,勾畫難認難記的生字生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可以讀給同桌聽,也可以讀給老師聽。

(2)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

(3)自由朗讀古詩,要把詩歌讀得字正腔圓。

2.指名朗讀古詩。

3.指導學生將生字帶入古詩中,再次朗讀詩句,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

(1)讓我們再回到這個小池塘,去體會它的美。老師再讀。

(2)這首古詩讀起來很優(yōu)美,你會讀嗎?

(三)深入朗讀,體會詩意。

1.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插圖:仔細觀察畫面,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2)引導學生邊看畫面邊讀,說說詩中描寫了什么景物,在詩中找出來。(荷花池、泉眼、樹蔭、荷葉、蜻蜓。)

2.理解詩意。

(1)誰來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②指導朗讀:一道細流緩緩地從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綠樹在陽光的照射下,將樹蔭投到水面,忽明忽暗。這么寧靜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呢?(要讀得輕柔、甜美,速度稍慢,飽含不舍之情。)

④“早”和“才”詩人用得非常準確、生動。有了這兩個字,我們讀這兩句詩時眼前仿佛看見了什么?(學生交流)

3.總結(jié)。

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嬌嫩的荷葉,可愛的蜻蜓構(gòu)成了小池優(yōu)美的風景。難怪詩人要把這樣的小池寫下來,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并試著背誦。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小荷漸漸長大,大家想知道它們在盛夏時節(jié)的美麗姿態(tài)嗎?(出示課件:滿池的荷花的圖片及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著大家去發(fā)現(xiàn),去觀賞,去贊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nèi)圩o。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

小學語文說課稿部編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萬能篇八

(一)教材分析

《從軍行》是唐朝邊塞詩人王昌齡的作品,前兩句描寫了邊塞將士所處的環(huán)境,后兩句寫了戍邊將士殺敵立功的雄心壯志;《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是宋朝愛國詩人陸游的作品,前兩句以恢弘的手筆描寫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后兩句通過寫被侵占地區(qū)人民的苦盼表現(xiàn)出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朝詩人杜甫的詩作,被稱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該詩詩句明白易懂如日常談話,卻又蘊含著深厚、強烈的愛國情感。本課是本年級第四單元的第一課,單元主題是“為國無私”,需要學生深入了解詩人,理解詩歌情感,對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發(fā)掘能力有很好的啟發(fā)作用。

(二)教學目標

1.認識“仞、岳”等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裳”,會寫“仞、岳”等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背誦;默寫《從軍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3.感受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有感情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從軍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難點:

感受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根據(jù)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jié)課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朗讀法

古詩需要充分朗讀、熟讀成誦,有感情朗讀。本課的三首古詩風格迥異,更容易在讀中體會到情感的不同,因此主要采用學生跟讀、有感情朗讀和自由朗讀等形式,要求學生在理解詩中情感的基礎上讀出三首詩之間的不同情感。

2.講解點拔教學法

本課的詩都是先寫景,后抒發(fā)志向或抒情,學生在讀時可以感受到景物的氣勢,但是在情感把握上需要對詩句內(nèi)容加以理解才能領會,因此我采取講解點撥教學法,讓學生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領會古詩中蘊含的飽滿情感。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課的教學同時準備了多媒體課件,內(nèi)容涵蓋作者簡介和古詩相關圖片,課文生字等內(nèi)容,輔助教學,避免枯燥的說教形式,讓課堂更生動。

本課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包括預習生字,大概了解課文內(nèi)容,查找詩人的相關資料。課內(nèi)主要是朗讀課文,學習生字和課文內(nèi)容,結(jié)合課后習題,進行適當練習,從而掌握本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

本課的教學課時是二課時,要結(jié)合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習題,緊扣教材,結(jié)合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流程,以達成教學目標。

(一)布置預習

1.通讀古詩,把不認識的字詞注音并搞清楚字義。

2.了解詩人生平簡介及人物軼事。

3.劃出自己喜歡的詩句,思考為什么喜歡。

(二)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分兩課時完成:

一、談話導入

說起戰(zhàn)士,你們會想到什么?(自由發(fā)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與戰(zhàn)士有關的古詩,領略他們的風采。

二、學習生字

1.學生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課件出示生字。教師檢查預習情況。重點交流的幾個字:仞,摩,遺。

三、學習《從軍行》

1.課件簡介作者,出示對《從軍行》組詩的介紹。

2.學生誦讀古詩,結(jié)合注釋,理解詩意。

3.師引導學習一、二句。(交代戍邊將士生活、戰(zhàn)斗的環(huán)境)

4.小組合作學習三、四句,教師引導。(“百戰(zhàn)、穿金甲”)

黃沙萬里,頻繁的戰(zhàn)爭磨穿了戍邊將士身上堅硬的鎧甲,而他們壯志不滅,發(fā)誓不打敗來犯的敵人就不回家鄉(xiāng)。表現(xiàn)了戰(zhàn)事的頻繁、激烈、殘酷,突出了士兵們邊塞生活的艱苦。

5.入情入境,體會情感。感情朗讀,讀出氣勢,背誦古詩。

6.歸納主旨:這首詩描寫了邊塞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渲染了戰(zhàn)爭氣氛,表現(xiàn)了將士們保衛(wèi)祖國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歌頌了戍邊將士殺敵立功的雄心壯志。

7.板書設計:

從軍行孤城遙望保衛(wèi)祖國

百戰(zhàn)、穿金甲矢志不渝

一、學習《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1課件出示詩人的介紹,指名解詩題。

2.自由讀,體會感情,說說初步印象。(遺民、淚盡、又一年)

3.揣摩情感,有感情齊讀古詩。合作學習,理解詩意。

漫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巍峨的華山聳入云霄。(“三萬里”虛指,“上”動態(tài)感覺)

宋朝百姓在胡人的壓迫下眼淚流盡,年復一年盼著宋朝軍隊首付河山。(“遺民”)

4.有感情朗讀,體會人民渴望收復失地、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并背誦。

5.歸納主旨:這是一首愛國詩歌,前兩句贊美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后兩句描寫了被占領地區(qū)人民渴望軍隊收復失地的心情,充分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6.板書設計: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河、岳→大好河山憂國憂民

淚盡、又→渴望收復

二、學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學生自由讀詩,教師指導正音。齊讀。

2.課件簡介詩人,指名學生講解詩題。

3.自由發(fā)言,初步說說對詩的理解和感受。

4.引導學習,理解詩意。

劍門關以南的四川,忽然傳來收復薊北的消息,初聽到這個消息驚喜得涕淚交流,沾濕了衣裳。(“淚”既有面對勝利的喜悅;又有對自己長期顛沛流離生活的感慨,飽含著濃濃的愛國之情。)

回過頭來再看妻子和兒子,平日的憂愁已不知跑到何處去了;我胡亂地卷起詩書高興得幾乎要發(fā)狂。

白日里我要放聲歌唱,縱情暢飲,美好的春景正好伴著我返回故鄉(xiāng)。

我們要立即動身,從巴峽乘船,穿過巫峽,順流直下到達湖北襄陽,再從襄陽北上,直奔洛陽。(詩人想象自己回鄉(xiāng)極速飛馳的畫面?!皬摹⒋?、下、向”四個動詞表現(xiàn)了詩人迫不及待,歸心似箭的心境。)

5.感情朗讀,揣摩情感。

(1)表現(xiàn)詩人喜欲狂的詞語有哪些?(涕淚滿衣裳漫卷詩書放歌、縱酒)

(2)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怎么會如此欣喜若狂?(濃濃的愛國之情)

6.歸納主旨:這首詩寫出了詩人聽到官軍收復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之情。

小學語文說課稿部編版小學語文說課稿萬能篇九

《匆匆》是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課文閱讀訓練的重點是“體會文章是怎樣表達情感的”,要求學生在讀懂、讀通課文的基礎上,體會文章表達情感的方法。課文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文章多處運用各種修辭和大量的疊詞,語言優(yōu)美,讀來輕巧、婉轉(zhuǎn),適合朗讀背誦。

1.會寫“藏、挪”等6個字,正確讀寫“空虛、嘆息”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3.體會、揣摩課文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懂得“匆匆”的含義,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是本文的教學重點,體會、揣摩課文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難點。

1.朗讀感悟法。文章語言清新自然,讀起來朗朗上口,因此“美讀”是本課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辦法?!伴喿x”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實踐。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更不必過多的講解分析,最主要讓學生多讀,同時教師要巧妙地借助課件,借助對學生讀書的評價,幫助學生在讀中去感受、領悟,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中描述的事物與情景的關注,入境入情,促進學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

2.質(zhì)疑問難法。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課堂教學中,運用恰當?shù)氖侄?,引導學生質(zhì)疑問難,能激發(fā)濃厚的思考興趣和創(chuàng)新思維。

3.重點詞句品悟法。讓學生充分讀課文,找出描寫日子來去匆匆的有關片段和句子,指導感情朗讀,在讀中理解、領悟這些語句是如何表達作者感情的。

讓學生形象感知時間的流逝。

學生自由交流,引出對時光匆匆流逝的思考,引入對課文的學習。

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自主解決生字詞。我再隨堂檢查,明確讀音。

讓學生觀察生字,自主發(fā)現(xiàn)、交流書寫應注意的地方,我視情況補充。

老師范讀讀課文,注意感情和節(jié)奏。學生跟讀。

1.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時間的匆匆流逝。)

2.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呢?(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3.課文是如何描述時光來去匆匆的呢?請試著劃分段落,并總結(jié)段意。

全文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1):提出“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的問題。

第二段(2—4):具體地寫日子的匆匆流逝及作者的反思。

第三段(5):照應開頭,再次提出開頭的問題。

1.播放課文第1自然段范讀錄音,畫出文中的排比句。說一說這個排比句說明了什么。

提示: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

3.分小組比賽朗讀這一段,比一比誰讀得好。

1.讀第2-3自然段,交流:你對哪幾句描述最有感觸?你想到了什么?

2.講解詞語“確乎、頭涔涔、淚潸潸”的意思。

3.指導朗讀“八千多日子……也沒有影子?!保ㄗx出日子溜去的悄無聲息,語氣舒緩低平)

4.算:八千多日子是多少年?以你的年齡算,你已經(jīng)生活了多少個日子?讀了這些文字,你想到了什么?請你用比喻的形式說說你對時間的看法。

作者通過對生活中具體的事情“吃飯、洗手、睡覺、沉默”等的描述,賦予時間以生命,十分生動具體地描寫出了時間是怎樣一點一滴在不知不覺中從我們身邊流逝的。

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文章的結(jié)尾有什么特點?

2.讀“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一句。說一說自己的體會。

3.這一段和第1自然段第1句話都是連續(xù)的問句,體會問句的表達作用。

4.結(jié)合所學,同桌之間交流一下有哪些關于惜時的名言。

1.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文章的結(jié)尾有什么特點?

結(jié)尾與開頭首尾呼應,使文章渾然一體,很好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主題。

2.讀一讀首尾照應句,注意讀出自己的感情。

1.搜集閱讀有關時間方面的詩詞、格言、警句及名人珍惜時間的古詩,開展交流。

提示:作者能寫得如此感人是因為作者對時間流逝的深深嘆息和深刻的反思。

3.時光還會怎樣匆匆流逝,運用課文的表達仿說。

本文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板書設計上,我遵循簡潔、美觀、實用的原則,板書重點詞語,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2523617.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