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專業(yè)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1 17:57:09
部編版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專業(yè)18篇)
時間:2023-11-21 17:57:09     小編:書香墨

古代文學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情感。實例引用是總結文章中引用事實、案例或個人經歷來支撐觀點的重要手段。每篇總結范文都有其獨特之處,愿大家在借鑒的同時保持自我風格和個性。

部編版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篇一

知識與技能:

1)基礎知識:(1)認識“饒、嶼”等10個生字。會寫“藍、賴”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21個詞語。(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基本技能:(1)讀懂課文主要內容。(2)培養(yǎng)概括段落主要內容的初步能力。

第二課時。

過程與方法:

1)學習摘抄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豐富語言的積累。

2)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自主閱讀中悟出表達方法;讀后的感受;發(fā)表個人見解。

3)用各種方式表達感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

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詞,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學習難點。

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課前準備。

(1)讓學生自讀課文,搜集與西沙群島有關的圖片與文字資料。

(2)教師準備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風光片或圖片,制作多媒體課件。

(第1課時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行為:

(一)檢查預習:

1提前一周讓學生預習本課內容。

學生課余搜集有關祖國風光的諺語,搜集有關西沙群島的圖片資料。

1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

2為學生感受西沙群島的富饒、美麗做鋪墊。

(二)激趣導入:

2播放風光片。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游覽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吧?。úシ磐辏┟绬??如果我們讀了課文,一定會有更加美妙的感受。

4點明本課時學習目標。

1聽師導入,觀看地圖,找西沙群島的位置。

2觀看風光片。

3齊讀課題,圍繞課題質疑。

4明確學習任務。

1從學生喜歡的旅游導入,激發(fā)學習欲望。地圖的出示使學生明白西沙群島是我國海防前哨。

2播放課件創(chuàng)設獨特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突出信息技術對教學過程的輔助作用。

3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

4目標總領本課教學。

(三)自主學習:

1提出自讀要求。

2(課件出示生字新詞),組織全班交流。

3指導書寫:“威、武、輩、藍”。

4說說通過讀課文讀懂了什么?

學生學習活動:

1學生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中思考剛才提的問題。

2開火車認讀生字詞,交流詞義。(字面理解,換詞,結合課文內容理解)。

3書寫生字。

4自由發(fā)言。

1學生自主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2運用多種形式理解詞義,克服過去死記硬背詞義的現(xiàn)象。

3規(guī)范學生的書寫。

4學生談讀課文的感受,整體把握課文。

(四)合作探究:

1出示自學提示:

1)朗讀課文,讀通讀順。

2)西沙群島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3)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西沙群島的特點?

2教師板書:風景優(yōu)美:(海水)。

物產豐富:(海底)(海灘)(海島)。

3誰愿意把2自然段讀給大家聽?注意思考海水有什么特點?圈出最能體現(xiàn)特點的兩個詞。

板書: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4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5海水真美呀!為什么這么美?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

6及時朗讀指導。

8板書:

a)珊瑚:各種各樣有的像像。

b)海參:到處都是懶洋洋蠕動。

c)大龍蝦:披甲威武。

d)魚:

數(shù)量多:成群結隊數(shù)不清一半水一半魚。

種類多:各種各樣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9師小結:海底真是個大寶庫,把你的喜歡之情讀出來。

1齊讀自讀提示。

2小組討論交流:

課文圍繞哪幾方面描寫西沙群島的可愛呢?課文怎樣具體描寫的?

3(1)學生匯報最能體現(xiàn)特點的詞。(2)具體說說海水是怎么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的?

4觀察課件,齊讀這段話,用“因為……所以……”來解釋。

5用“因為……所以……”寫一句完整的話。

6帶著想象把海水的美讀出來。

7小組討論交流:

理解“蠕動”,“威武”;重點體會“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8把喜歡的海底生物介紹給大家。

9抽學生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設計意圖:

1學生圍繞自讀提示自主學習,構建了“主體參與”教學模式。

2培養(yǎng)學生概括段落的初步能力。

3帶著問題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抓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能力。

4引導學生用關聯(lián)詞說話,提高學生說話能力。

5讀寫結合。

6反復讀中感悟,不知不覺地積累、記憶,輕松簡單。

7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體現(xiàn)了課標對第二學段閱讀教學的要求。

8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

9尊重學生的個體感受。在朗讀中理解課文,感悟課文情感。

(五)課堂檢測:

出示課堂檢測題。

1聽寫詞語。

2課文按、()、()、()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

課堂檢測題緊扣課文重點詞語和課文的寫作順序來設計。

(六)課后小結:

這節(jié)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游覽了西沙群島的海面,知道了(),走進了海底,欣賞了(),西沙群島的海灘上怎樣呢?海島上又是怎樣呢?下節(jié)課繼續(xù)游覽。

學生說說學了本課的收獲。

學生說出閱讀本課的感受,會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七)布置作業(yè):

1練習朗讀第一至四自然段。

2抄寫生字,每個字寫兩遍。

寫作業(yè)。

作業(yè)布置緊扣基礎知識。

(八)板書設計:

風光優(yōu)美物產豐富。

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a)珊瑚:各種各樣有的像像。

b)海參:到處都是懶洋洋蠕動。

c)大龍蝦:披甲威武。

d)魚:

數(shù)量多:成群結隊數(shù)不清一半水一半魚。

種類多:各種各樣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板書設計簡潔明了,突出課文重點詞語。

(九)教后反思:

(第2課時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行為:

(一)激趣導入:

1上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游覽了西沙群島的海面和海底,誰愿意當一次小導游,給大家介紹介紹。

2大家可以考考小導游,有什么問題盡管提。

3明確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5—7自然段,認識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產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寶島的感情。

2)欣賞優(yōu)美詞句,體會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3)感情朗讀課文,選擇喜歡的部分背誦。

學生學習活動:

1學生自由介紹。

2學生質疑,釋疑。

a西沙群島的海面為什么五光十色?

b為什么說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3齊讀學習目標。

設計意圖:

1學生當小導游介紹西沙群島,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

2重視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想辦法自主解決問題,形成新的閱讀能力。

3學習目標統(tǒng)領全課教學,突出“任務型教學”。

(二)合作探究:

1過渡:西沙群島的海灘、海島又是怎樣呢?有哪些句子比較感興趣?

2出示自讀提示:

1)海灘上又有什么呢?它們有什么特點?

2)默讀六自然段,用“--”畫出表示鳥多的詞。

3根據(jù)學生匯報及時板書:

貝殼:美麗大小顏色不一形狀千奇百怪。

海龜:龐大成群四五月產卵笨重。

鳥多:天下各種遍地堆積厚厚。

4隨著祖國的建設西沙群的前景怎樣呢?著重強調“更加”。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再用不同的符號批注自己感興趣的句子。

2齊讀自讀提示。

3小組自學,討論,交流,匯報。

4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1邊讀邊批注,形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2圍繞自讀提示進行小組自學,合作,探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4以讀為本,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受到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熏陶。

(三)總結提升:

讀完這篇課文,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島真是一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的地方。老師相信在你們的手中西沙群島的前景會更好!所以,你們要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從小學好本領,將來為建設祖國出力。

談談學了這節(jié)課的收獲。

讓學生自由表達,發(fā)表個人見解,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四)拓展延伸:

出示有關西沙群島的資料的課件。

閱讀有關西沙群島的資料,推薦網站。

拓寬學生學習視野,擴大學生的閱讀面。

(五)課堂檢測:

出示課堂檢測題。

1照樣子各寫三個詞語。

圓溜溜()()()。

飄飄搖搖()()()。

2選擇正確的解釋。

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1)水和魚一樣多。()。

2)水多。()。

3)魚多。()。

3用有的……有的……有的……寫話。

1)下課了,()。

2)公園里的花五彩繽紛的,美麗極了,()。

突出詞句的訓練,注重學生對詞義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寫話能力,增強理解和運用文字的能力。

學習文中圍繞一句話把句子寫得更具體。

(六)作業(yè)超市:

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表達你對西沙群島的向往和熱愛??梢詫懸粚?,可以畫一畫。

學生寫一段話或者畫一幅畫。

分層布置作業(yè),突出學生的自主性,使主題升華,課文得到了延伸。

(七)板書設計:

貝殼:美麗大小顏色不一形狀千奇百怪。

海龜:龐大成群四五月產卵笨重。

鳥多:天下各種遍地堆積厚厚。

板書突出重點詞,使人一目了然。

(八)教后反思:

部編版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背景】。

1、面向學生:這是一所郊區(qū)小學的三年級學生,孩子們天真而純樸,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但由于視野并不開闊,所以知識面較窄。

2、學科:語文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二十二課《富饒的西沙群島》。

3、課時:第二課時。

4、學生課前準備:

(一)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查找關于西沙群島相關資料。

【教學課題】。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22課《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寫出了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是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的好文章。

本課的訓練重點是在學生運用查字典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學習聯(lián)系句子和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培養(yǎng)理解詞語的能力,學會“抓重點詞句串聯(lián)起來歸納段的主要內容”的方法。

【教學目標】。

1、認識“饒、嶼”等10個生字。會寫“藍、賴”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21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摘抄課文中優(yōu)美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教學重點】。

1、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2、讀懂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讀懂課文內容,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1、利用互網絡課件,它包括地圖、全文朗讀、海水、海島、海底、海底等幾個方面的內容,通過直觀的網絡資源,讓孩子們感受到西沙群島無窮的魅力。

2、采用以讀代講,讀想結合,讀悟結合、讀背結合、讀寫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感悟語言,展開想象,交流討論,從而體會西沙群島的富饒與美麗。

3、抓住重點詞句,感悟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二、認讀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

1、教師:我們去旅行之前準備好行李。出示生詞圖片,學生開火車朗讀,教師糾正讀音。

2、出示飛行地圖,了解西沙地貌。

三、細讀課文,分段學習,感悟語言。

1、教師朗讀第一自然段,引出出下文:它到底有多優(yōu)美,物產有多豐富,又是怎樣的可愛呢?我們將在下面的課文中了解到。

2、第一組朗讀第二自然段,學生思考后回答下面問題:多媒體出示:海水。

a.用“———”找出文中描寫海水顯出色彩的句子。

b.為什么從海面看,海水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色彩?用“---”畫出,并用上“因為??所以??”說這句話。

3、第二組朗讀第三、四自然段,分角色表演理解“蠕動”“威武”等詞語。出示多媒體回答問題:

海底。

a.作者重點介紹了海底的什么海洋生物?它有什么特點?能用你的動作模仿出來嗎?

c.為什么說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5、第四組朗讀第六自然段,回答問題。多媒體出示:海島。

a.查字典說說“肥料”、“棲息”的意思。

b.你是怎樣理解西沙群島是“鳥的天下”?除了這種說法,我們還可以說西沙群島是“鳥的(樂園)”。

7、教師總結全文出示板書;。

板書設計:

海水五光十色。

海底珊瑚海參大龍蝦各種各樣的魚。

海灘貝殼海龜。

海島鳥的天下。

四、教師小節(jié),進行情感教育。

師: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五、布置作業(yè):背誦你最喜歡的段落。

【教學反思】。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寫景的文章。這篇精讀課文通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全文圍繞題眼“美麗、富饒”展開,行文思路條理清晰、結構嚴謹,構段句群典型且多樣,遣詞用語精確且具體,所以教學這篇課文除了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外,還應該鼓勵學生學習段落的寫法。特別是描寫魚的一段,結構、句式都是孩子們寫作的典范。我在預設這節(jié)課時,針對三年級孩子的特點主要從兩方面去思考:第一,突出“美”字。這篇課文的一個特點是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了美麗的景象,是學生積累語言的好素材。所以我在第一、二課時的教學中也采用了多媒體教學,在情境美之中學習語言美,并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了生字、新詞,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第二,突出“練”字。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針對我班學生作文不具體、事情敘述不清楚等情況,結合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重視語言的積累”,我又設計了第三課時,重點是積累語段和仿課文寫片段,目的是通過加強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指導,讓學生主動記憶,摘抄美詞佳句,真正把積累語言落在實處,自覺養(yǎng)成積累語言的習慣。另外是通過創(chuàng)設語言運用的情境,引導學生把課文中的詞語、句式、段落,遷移到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活動中進行重組,引導學生圍繞一句話把內容說清楚、說具體。這是對教材內容的一種拓展,是對語言學習的一種發(fā)展,讓學生在課內學到方法,讓他們在離開了課堂、離開了教師、離開了教材,也能夠自己去發(fā)展學習。

部編版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篇三

【分析教材】。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九年義務教材中的寫景名篇,課文通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全篇文章可按總、分、總的記敘順序分為三段。第一段是全文的總述,寫西沙群島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第二段是分述,按照由上到下、由近及遠的順序從海面、海底、海灘和島上四方面描述,具體寫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第三段是總結,寫守衛(wèi)在島上的英雄兒女必將使西沙群島變得更加美麗和富饒。全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這種總、分、總的敘述方式不僅體現(xiàn)在全篇文章中,還體現(xiàn)在段落、句群和句子中,形成這篇文章結構上的突出特點。此外,本文開頭結尾的相互呼應,使文章顯得結構完整。

【分析學生】。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詞語。

2、小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加強學生大膽質疑和語言表達能的訓練。

1、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感受西沙群島風光的美麗。

2、學習課文里的優(yōu)美語言,積累好詞佳句。

3、能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把事物說清楚?!窘虒W難點】。

1、在讀中品詞品句,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2、通過理解詞句,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窘虒W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板畫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見過大海嗎?大海通常是什么顏色的?(板畫:大海)這是海面,這是海底,海底高低不平。如果它露出了海面,形成一小塊四面環(huán)海的陸地,這叫什么?大的叫島,小的叫嶼,總稱島嶼。如果不是一個,而是一群,這一群島嶼叫什么?叫群島。在祖國南海上有一群島嶼,叫西沙群島,它和日月潭所在的臺灣島一樣,都是我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大家一起看地圖,(出示地圖,找到臺灣島和西沙群島的位置)西沙群島是我國南海海域的一群島嶼,這里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富饒的西沙群島,欣賞一下那里的美麗風景吧。

二、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默讀課文,找出生字新詞,并自學生字新詞。

2、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什么?有幾個段落,分別講了什么?

3、仔細讀課文,認真想,在頭腦中再現(xiàn)西沙群島的美麗風景。(教師板書生字詞)。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黑板上書寫的生字詞。

2、指名朗讀課文。并說說每個段落的大意。第1段:講西沙群島在哪里,是一個可愛的地方。第2段:講西沙群島的海面景色。

第3段:講西沙群島海底的珊瑚、海參、龍蝦。第4段:講西沙群島海底的魚。

第5段:講西沙群島海灘上的貝殼和海龜。第6段:講西沙群島上的鳥類。

第7段:講祖國的英雄兒女守衛(wèi)著西沙群島,要把它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3、西沙群島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并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西沙群島的特點。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物產:出產的物品;豐富:多)。

四、指導學生識字寫字。

五、作業(yè)布置抄抄自己喜歡的段落。

六、板書設計。

風景優(yōu)美(美麗)、物產豐富(富饒)。

第二課時。

一、導課。

二、合作探究。

1.課文是從哪幾個地方來寫西沙群島的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劃出表示這些地方的詞(指名答:海面,海底,海灘,海島)這些地方分別對應課文的那些段落?海面(第2段);海底(第3-4段);海灘(第5段);海島(第6段)。

(一)海面的海水(第2段)。

1、為什么喜歡?你還能用什么詞來形容西沙群島的海水顏色呢?(五顏六色、五彩繽紛、色彩斑斕??)。

2、海水為什么是五光十色的?

1、珊瑚。

(1)為什么珊瑚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什么喜歡?

3、我們看看海底的魚吧,(1)為什么喜歡?(具體寫出魚多,美,可愛)。

(2)自由讀該段.哪些詞句說明魚多呢?成群結隊.數(shù)不清......是呀,西沙群島里的魚可有400多種呢!海底的魚確實多,你能用別的詞語來形容魚的數(shù)量嗎?不計其數(shù)、成千上萬、數(shù)不勝數(shù)。

作者抓住了魚的什么來寫魚的?(顏色形狀)。

采用了什么手法來寫的?

(三).海灘過渡:我們漫步在又細又軟的沙灘上,瞧,又看到什么?

1、說貝殼:千奇百怪、顏色不。

一、揀不完那里的貝殼什么樣子?由想象,進行句式訓練貝殼形狀多樣,有的(),有的(),有的()。貝殼顏色不一,有(),有(),有()。

如:海灘上的貝殼各式各樣,有的像五角星,有的像小孩子的手掌,有的還像一把扇子。

四、齊讀最后一段,結尾照應開頭,首尾呼應。

剛才我們一起游覽了西沙群島的海面,海底,海灘和海島,真切感覺了西沙群島不愧是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的地方,我們?yōu)橹湴?為之自豪.那么讓我們飽含激情的齊讀最后一段,祝愿祖國的西沙群島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富饒!

五、小結課文,理解富饒。

今天,我們一塊領略了西沙群島的豐富物產,海面上有------,海底有------,海灘上有------海島上有------,大家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磥砦魃橙簫u真是物產豐富,怪不得這篇文章的題目是:富饒的西沙群。

搜集西沙群島的一些質料,進一步了解它的豐富物產和重要地位。

七、板書設計景色優(yōu)美:海水五光十色。

特產豐富:珊瑚、海參、大龍蝦、魚。

貝殼、海龜鳥類。

部編版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篇四

1、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喜愛大自然,喜愛祖國美好河山的情感。

2、知識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背誦課文優(yōu)美段落。

3、技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在讀中品詞、品句,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能力及習慣。

理解課文內容,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理解2—6自然段,描寫海水、海底、海灘、海島的景物特點。

教學模式:情景教學。

教具:多媒體課件。

1、齊讀課題兩遍。(出示課題)。

2、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第一自然段,誰自告奮勇起來讀一讀。

3、第一自然段向我們介紹西沙群島是什么樣的地方。

(板書: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可愛)。

這是在“總說”西沙群島。

下面我們一起走進我國南海的寶島西沙群島去看一看。

(一)自由朗讀2—6自然段,邊讀邊劃出2—6段共介紹了西沙群島的幾個地方?(點名回答)。

匯報情況:(一)海水。

1、“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是什么意思?

2、那些詞可以看出來?

(此處播放海水圖,讓學生欣賞,體會。)。

你能讀出海水的美么?(同桌讀一讀—請人讀)。

3、你能找出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的原因?

(投影海底結構簡圖)。

請人朗讀,老師指導。全班讀。

1、剛才哪個小組去海底潛水的?

四人小組讀,說一說海底介紹了幾種景物?

你可以讀出它的特點么?

“懶洋洋”、“威武”怎樣讀出來?請人讀一讀。

想讀的站起來讀,加上動作。

有的……有的……有的`說明什么?

還有那些詞看出魚多?“成群結隊”、“各種各樣”、“多得數(shù)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你可以讀出魚的多么?(大屏幕出示以海底圖片為背景的文字)。

同桌讀—請人讀—全班讀。

2、海灘有人去了么?

四人小組讀,說一說海灘介紹了幾種景物?

貝殼和海龜給你留下什么樣的映象?(貝殼奇形怪狀、數(shù)量多,海龜有趣)。

那些詞可以看出來?“揀不完”、“顏色不一”、“千奇百怪”(演示貝殼、海龜圖)。

你認為應該怎樣讀?自讀—指名讀。

3、海島。

愿意讀海島的同學自己起來讀。

海島的最大特點是什么?(鳥的天下)總說。

從哪些詞表現(xiàn)出是“鳥的天下”?

主要抓住“厚厚的”、“各種”、“遍地”、“堆積”等詞來理解。(播放海島的畫面)。

男孩,女孩比賽讀。

1、自由組合、自由選擇2——6自然段來讀。

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2、匯報讀書情況,全班推選一個小組為優(yōu)秀獎,其他小組為激勵獎。

3、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圖。并且介紹他的畫。

抓住“日夜守護“、”必將“、“更加”來學習,體會戰(zhàn)士們?yōu)楸Wo祖國而付出的努力。

(略)。

部編版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篇五

知識目標:

1、認識“饒、嶼”等10個生字。會寫“藍、懶”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21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能力目標:

1、讀懂課文主要內容,培養(yǎng)學生具有概括段的主要內容的初步能力。

2、摘抄課文中優(yōu)美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用“把重點詞句串連起來歸納段的內容”的方法,概括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用“把重點詞句串連起來歸納段的內容”的方法,概括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2、出示課件:看,這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地圖,誰能從地圖上找到西沙群島的位置?

3、補充說明:對,這就是西沙群島,它不是一個島,而是許多島嶼在一起。西沙群島在祖國的南面,許多解放軍戰(zhàn)士在這里守衛(wèi)著,所以被稱為祖國的南大門,又叫祖國的海防前哨。(點課件出現(xiàn):海防前哨)。

2、在學生交流體會后,教師組織概括:同學們說了很多,也說的很好,如果我們來概括一下,就是西沙群島物產特別——多,豐富,風景特別——優(yōu)美、美麗。

3、讓我們一起來閱讀第一自然段,從中找出兩個特別好的詞語,把我們感受到是西沙群島的可愛概括出來。(教師隨機板書:物產豐富,風景優(yōu)美)。

4、補充課題:

5、其實,在課文中還有許多生字,現(xiàn)在它們來到我們面前,你會讀嗎?(課件出示,教學生字新詞。)。

1、剛才同學們的表現(xiàn)真棒,為此老師送給大家?guī)讖埫利惖暮K畧D片。(點課件)。

2、你能從課文中找出寫海水的段落嗎?

3、指名讀第二段,其他同學認真聽,找出文中概括海水特點的句子,劃出來。交流,出示課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4、提問:“五光十色”是不是就是說五種光十種顏色?書中寫了多少種海水的顏色?(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其實海水還有許多顏色沒有寫出來呢,那么,作者為什么不用“五顏六色”而用“五光十色”呢?(是的,海水有許多種顏色,這些顏色交叉在一起,形成了美麗的圖案,這時候,太陽出來了,陽光往海面上一照,海面上就出現(xiàn)了各種美麗的光彩。這才叫“五光十色”)。

5、這五光十色的海水是最美麗的,沒有別的景色能超過它,書中有一個詞語怎么說?(瑰麗無比:異常美麗,沒有什么能比得上。)。

6、齊讀第一句,再問:為什么西沙群島的海水如此美妙神奇呢?(出示課件讓學生來說明是因為海底高低不平造成的。)進行說話訓練。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表述。

7、誰來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我們再欣賞一下。(指名讀)。

1、過渡:西沙群島的海水如此美麗,那么海底有些什么物產呢?讓我們一起來默讀第三段。邊讀邊劃出海底的物產。

2、組織交流。然后讓學生用“海底有什么、什么和什么”的句式來說。(海底有珊瑚、海參和大龍蝦)。

3、這句話說明西沙群島海底物產的種類非常多,那么種類多就能叫物產豐富嗎?(引導學生說到數(shù)量也要多。從哪些詞語看出來:各種各樣,到處都是。)。

4、所以,我們在介紹海底物產的時候,不僅要說出種類多,還要介紹出數(shù)量多,那這句話怎樣說更加好呢?(海底有許多珊瑚、海參和大龍蝦)。

6、出示圖片課件,引導學生觀察。記住它們的樣子了嗎?現(xiàn)在我們再讀書,看看海底物產的樣子。

7、出示第三段文字課件,現(xiàn)在老師給你增加點難度,請你用一個合適的詞來形容每一種物產的樣子。

懶洋洋的海參——為什么用懶洋洋這個詞?它是怎么動的呢?(蠕動,一點一點地往前挪,動的時候一拱一拱的,像我們見過的什么動物一樣?(蚯蚓、青蟲)也用手勢來表示一下。指名讀。

威武的大龍蝦——為什么說是威武的大龍蝦?指名讀,齊讀。

(教師隨機板書:珊瑚海參大龍蝦)。

8、練習背誦。

1、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2、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了解西沙群島的豐富物產。

部編版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篇六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領會西沙群島地理位置的重要,了解我國的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

2、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和積累語言的習慣。

3、情感目標。

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內容及重點分析。

1、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常識性的講讀課文。課文以生動的筆法,從海面、海底、海灘和海島等幾方面介紹了西沙群島,從而讓學生認識到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的地方,進一步激起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思想感情。

2、重點。

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養(yǎng)成積累語言的習慣;通過理解詞句,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三、教學對象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特點,視野不夠開闊,經驗不夠豐富,對西沙群島的有關知識知道得不是很多,對一些陌生的海洋生物缺乏感性認識。但是,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的特點,并且求知欲極強,他們對《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利用多媒體教學,聲像并茂、視聽結合,能以直觀的圖像、艷麗的色彩、逼真的音響激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想象,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根據(jù)學生實際,針對學生特點,本課教學首先立足本學科特點,在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并養(yǎng)成積累語言的好習慣。其次,以本課為載體,通過生動活潑地學習,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利用動畫課件,沖破時空限制,創(chuàng)設恰當情境,充分調動學生感官,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習過程,保持旺盛的學習動力,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再此,以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為目的,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演示法、設境釀情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相結合,師生平等互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

五、教學過程設計及分析。

(一)導入。

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今天老師將帶大家去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游覽一番。

[課件演示]。

西沙群島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師旁白:在距離海南島東南330公里的海面上,有一片島嶼像朵朵星蓮,顆顆珍珠浮于萬頃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島。它是我國南面的一扇大門,是海防前哨,處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

(以談話和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引起學生對西沙群島了解的興趣,直接感觀,簡明扼要。)。

(二)新授。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課件出示]。

讀文要求: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

(2)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指名學生回答。

(此設計旨在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整體感知本課所學內容。)。

2、圖文結合,讀中感悟。

第一自然段:

自由讀。

你讀懂了什么?

第二自然段:

[課件播放海面景色]。

(1)學生把從圖上看到的,和同桌用最美的語言說一說。

(2)回到課文,指名讀。

(3)勾畫靚詞佳句,有感情地讀一讀。

(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媒體提供的形象,能更好地理解內容和重點詞句;教師則引導他們學會一種學習方法,為后面的學習作好鋪墊。)。

第三、四自然段:

齊讀。

教師出示閱讀提綱(這兩段描寫了海底的哪些生物?這些。

生物各有什么特點?你能畫出表現(xiàn)魚多的詞語和句子嗎?),四人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

(3)每小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匯報,同時完成教師設置的練習。

第五、六自然段:

(1)學生用“讀―畫―議―說”的方法,展開自由學習。教師巡回指導,主動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

(2)學生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和收獲,加深對知識的記憶。

對匯報不完整和有疑問的學生,教師將鼓勵其他同學補充或再次以直觀的圖象引導他本人理解。

分男女生朗讀。

第七自然段:

全班讀。指導朗讀,讀出對祖國祝愿的語氣。

為什么把西沙群島比作祖國的南大門?

教師小結。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讓學生自主學習,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并不急于拋出答案,只注重對學生引導、啟發(fā)、點撥。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3、配樂朗讀,升華感情。

多媒體播放抒情音樂,學生齊讀課文。

(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完整地讀,再次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拓展。

喜歡畫畫的同學,把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美麗的景象選你最喜歡的來畫。

喜歡動筆的同學,請你們把今天旅游的收獲寫一寫。

喜歡唱歌的同學,試試把今天我們看到的景象唱一唱。

喜歡看書的同學,上網或者看書找找看看有關西沙群島的資料。

愛說話的同學,不妨做一做小導游,讓更多的游客了解西沙群島,喜歡西沙群島。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對所學內容的一種拓展延伸,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能力和想象能力。)。

六、教學后記。

這是一次借助計算機媒體來完成的語文課堂教學。在教學中,教師根據(jù)學生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適時適當?shù)剡\用了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fā)了學習主體的熱情,使教學獲得良好的效果。在引導學生認識事物的過程中,采用自讀自悟、小組討論等多種教學形式,既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同時也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了應有的發(fā)展。此外教師采用多種朗讀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美,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部編版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篇七

教學背景: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學期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寫出了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是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好文章。文中的語句生動、形象,大量采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以及總分或是總分總的寫作方法,是剛學寫作不久的小學生習作的一篇好素材。

教學目標:

1、抓關鍵詞句理解西沙群島海底的魚多,領悟夸張的手法。

2、運用排比的手法,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學會把事物描寫得細致、形象、生動,完成片段寫作。

教學方法:

1、運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感官,激發(fā)學生興趣。

2、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合作、相互的學習。

3、學習過程中讓學生直接與本文對話,讀中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一、播放視頻,情境導入:

二、感受魚多,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

1、誰能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么?(魚多)。

2、這么多的魚,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呢?趕緊讀一讀這段話,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出魚很多。

【出示句子】:

1)生1: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師:西沙群島的海底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嗎?(生匯報)。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請看【出示選擇】。

滲透寫法:作者夸張地寫出魚占了海洋的一半,這樣寫的目的不僅告訴我們魚多,還能引起我們豐富的想象。這么好的修辭手法,以后我們在寫作時也可以試著用上哦。

2)生2: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shù)不清。

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

【引導學生理解“成群結隊”】。

過渡:積累詞語能更好地幫助我們寫好習作,這么好的學習方法,大家可要記住了!

4、作者不僅在這段的開頭總體寫出了魚多,他還對魚進行了具體、生動的描寫,請默讀這段話,用橫線畫出相關的內容。

5、1)你喜歡哪種魚?根據(jù)學生回答,師歸納并板書:顏色、外形、動作。

2)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講講排比句的好處:

大家有發(fā)現(xiàn)作者是運用了什么句式把這四種魚的顏色、外形、動作寫具體的呢?(排比句)。

小結:作者運用結構相似的排比句,讓我們讀起來朗朗上口。這樣就把魚寫得更有趣、更生動了。來,一起讀一讀這些好看的魚吧?。R讀)。

6、好看的魚還多著呢。想不想看?【出示圖片】。

7、1)現(xiàn)在你就動筆從顏色、外形、動作三個方面寫下你喜歡的魚,再用上比喻、擬人把它寫得更生動。

2)學生寫作。

3)片段展示:來,把你寫的魚介紹給大家。(展示兩到三篇學生習作)。

8、小結:從同學們的筆中,我們又見到了這么多種魚,不過就算我們全班人一起寫,寫個幾天也寫不完西沙群島的魚。怪不得人們都說——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教學總結:

在這節(jié)微課中,我主要講授課文第四自然段魚多的部分。我能抓關鍵詞句,讓學生感受并理解西沙群島海底的魚多,領悟夸張的手法。運用排比的手法,在讓學生仔細觀察出示的魚的圖片的基礎上,仿照第四自然段“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把所看到的魚描寫得細致、形象、生動,完成片段寫作,讓學生感受譴詞造句的藝術。

部編版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篇八

這篇精讀課文通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西沙群島的興趣會比較大,但對西沙群島美麗的景色,遠離海域的學生可能缺乏實際的感受,對魚類的品種、數(shù)量之多,以及其他豐富的海域物產,大多數(shù)學生都缺乏感性的認識,教學時可以適當增加圖片、視頻展示。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會認10個生字,會寫13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yōu)美”等21個詞語。

2、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西沙群島風光的美麗,通過品讀描寫西沙群島美麗、富饒的語句,用詞的準確、生動,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抓住課文描寫西沙群島美麗、富饒以及物產豐富的段落,體會其準確、生動、形象的寫法。

2、教學難點是:學生遠離海域,對西沙群島的景色缺乏感性認識,教學時要做適當引導,把語言文字轉換為具象,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歷進行口頭表達,在交流中加深對海灘的認識。

師:總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第一遍朗讀課文,讀懂文意。

2、第二遍朗讀,解決生字詞。

3、第三遍朗讀,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由個人帶動集體再來朗讀感受美的句子。

4、第四遍朗讀,理清文章結構,概括大意。

(三)文本鑒賞。

1、在理清文章結構的基礎上,按照課文的順序,找出風景優(yōu)美的部分,抓住關鍵詞落實鑒賞,朗讀感受。

2、找出物產豐富的部分,鑒賞。

3、歸納文本結構,總分總。

(四)總結。

部編版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篇九

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寫出了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全篇文章按總、分、總的記敘順序分為三段。第一段是全文的總述,寫西沙群島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第二段是分述,按照由上到下、由近及遠的順序從海面、海底、海灘和島上四方面描述,具體寫出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第三段是總結,寫守衛(wèi)在島上的英雄兒女必將使西沙群島變得更加美麗和富饒。全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這種總、分、總的敘述方式不僅體現(xiàn)在全篇文章中,還體現(xiàn)在段落、句群和句子中,形成這篇文章結構上的突出特點。此外,本文開頭結尾的相互呼應,使文章顯得結構完整。

本文不僅有總分關系的段式,還有因果關系、并列關系的段式,是中年級進行段的訓練的好教材。

【教學理念】。

全文圍繞題眼“富饒”展開,行文思路條理清晰、結構嚴謹,構段句群典型且多樣,遣詞用語精確且具體。教學本課充分抓住以上有利因素,做到兩個突破:突破句群語段中句子之間的結構特色和邏輯關系,使題眼具體化;突破句型句式的修辭特色和表意功能,揭示文中蘊含的深刻思想性。同時,又要做到兩個突出:突出課標中的要求中年級以段的教學為重點;突出語文教學以語言訓練為重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記10個生字,規(guī)范書寫13個生字,結合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千奇百怪、蠕動、威武”等詞語的意思,形成積累。

2.讀中了解“總分總”、“并列”“因果”段式的一般方法,學習把句子的意思寫得更具體。

3.讀中感受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的可愛的地方,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讀中了解“總分總”、“并列”“因果”段式的一般方法。學習把句子的意思寫得更具體。

【課時規(guī)劃】兩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生字詞,重點理解帶點的詞語,理清文章的脈絡。

第二課時:品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重點進行段式訓練,了解“總分總”、“并列”“因果”段式的一般方法。學習把句子的意思寫得更具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形成語言積累。

【教學過程】。

一、回顧已知激趣導入。

1.在距離海南島180多海里的東南海面上,有一片島嶼像朵朵星蓮,顆顆珍珠浮于萬頃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島。

通過前面的讀課文,我們知道了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學生讀句子。

我們還知道了課文是按照總分總的順序寫的,寫了:海水、海底、海灘、海島上的美景,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走進——學生齊讀課題。

2.看一組詞語:自己讀讀。

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成群結隊穿來穿去飄飄搖搖各種各樣千奇百怪。

哪兩個詞在形容海水的顏色?

二、品讀欣賞感受語言。

1.海水之美因果之妙。

打開書,找這兩個詞所在的句子,看誰找得準,誰來讀。指名讀。

對了,讀的時候要有抑揚頓挫感,屏示:抑揚頓挫。揚的地方高一點,抑的地方收一點,我來讀,你們聽。(老師范讀)。

自己練練,誰讀。(指名讀),讀得越來越好了。海水怎么會有這么多顏色呢?

你找對了,但是你忘了讀得要求“抑揚頓挫”,誰再來試試。

看四個“有”在讀的時候,要注意音高語氣上的變化。大家齊讀這一句,我聽聽。

好聽!同學們看,這里有個“因為”,關聯(lián)詞“因為”后面一般都會跟“所以”找找看,這一句里有沒有“所以”?沒有。這一段里有沒有“所以”,沒有?!耙驗樗浴北硎疽蚬P系,板書:因果。因為表示原因,所以表示結果,這一句里雖然沒有“所以”這個詞,但是卻有表示結果的話,誰發(fā)現(xiàn)了?注意在一個句子里看,也可以放眼看整個段。

孩子們真會讀書,那為什么把表示結果的話放在了前面,先說,而把原因放在后面說呢?對呀,作者最想讓大家感受到的是海水的美,所以他這樣安排句子的位置,真是妙!

我們一起讀讀這一段,感受海水的美,語言的美。

好聽,真美!聲音的高低不平,讓我們仿佛看到了海水的五光十色、瑰麗無比。誰知道五光十色的近義詞是什么?生:五顏六色、五彩繽紛、色彩斑斕。

同學們,我們在讀書的時候,不僅要美讀課文,欣賞語言,還要學會讀中積累好詞好句。

2.海底之富并列之巧。

課文中還有很多美妙的句子,我期待你們讀中發(fā)現(xiàn)它的美。請大家繼續(xù)讀第三段課文,看誰讀得生動形象。自己讀,指名讀。

出示珊瑚圖片,珊瑚美嗎?有的像------,有的像-------,你還可以說有的像什么?同桌討論,指名說,大家的想象力挺豐富的。(板書:比喻)。

再看,這是什么?海參。誰讀?你沒有讀出海參的懶洋洋。這是什么?大龍蝦。誰讀?大龍蝦的樣子挺威武,看威武這兩個字,猛一看還有點像,看看這兩個字的演變過程。我們寫寫這兩字。齊讀這個詞。

海參懶洋洋的,大龍蝦挺威武。這兩個讀得時候要形成對比。(板書:對比)。

剛才我們知道詞語之間要讀得抑揚頓挫,這下我們還要知道句子之間也要讀得抑揚頓挫,注意它的緩慢輕重。誰讀讀。珊瑚、海參、大龍蝦,都是海底的物產,他們不分主次,是并列關系。海底除了珊瑚、海參、大龍蝦,還有什么?魚。

請大家四人組合作學習描寫魚的這段,注意學習提示:

1.為什么說西沙群島的海水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看圖:魚真多!各種各樣數(shù)不清,你能用你平時積累的詞語來形容魚很多嗎?(生:不計其數(shù)、數(shù)不勝數(shù)、密密麻麻、成群結隊)。

2.我發(fā)現(xiàn)這一段有()句話,它們之間的關系是:()。

a因果關系b并列關系c總分總關系。

這樣寫好嗎?

同學們,運用這樣總分總的方法,你能把海灘上的貝殼、海龜、海島上的鳥,描述的更加具體生動嗎?四人小組很快選其中一個,合作完成。看那一組說得好。

一、形狀千奇百怪。

龐大的海龜成群爬到沙灘上來產卵。有的-----有的-----有的------。漁業(yè)工人把海龜翻一個身,它就四腳朝天,沒法逃跑了。

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樹林里棲息著各種海鳥,有的-----有的-----有的------。遍地都是鳥蛋,樹下堆積著一層厚厚的鳥糞,這是非常寶貴的肥料。

這樣說,這樣寫固然很好,每一種都顯得生動具體形象,那課文中為什么不這樣寫呢?對了,寫作表達的方式有很多,我們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有選擇的,變換形式地去寫,才會吸引人。你看這篇課文的表達就很豐富,用到了因果關系、并列關系和總分總的表達形式,還有比喻、對比、夸張的手法,把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閱讀真好!寫作真好!祖國山河的美,都在字里行間展現(xiàn)的如此完美,課后你想做點什么?

孩子們,讀書吧!

部編版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篇十

教學目標:

1、識記生字詞,理解課文重點詞語,句子。

2、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西沙群島的富饒和美麗,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3、摘抄優(yōu)美語句,語言的積累。

教學難點:

感受西沙群島的富饒和美。

教材簡說:

這篇精讀課文通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

教學準備:

課件、“貝殼”卡片、中國地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激發(fā)動機導入:出示中國地圖,認一認,西沙群島的位置。以游客的身份,帶領全班同學到西沙群島去游一游。

2、船長設問,闖生字關:輪船開動了,可是船長給同學們提出了一道難題,要把他所出示的生字詞讀懂后才能載著我們到西沙群島旅游。先指名讀,再全班讀?!梆?、嶼、崖、珊瑚、綻開、蠕動、海參、挺、威武、纓、卵、漁、棲、鳥糞、祖輩”。

3、拾貝游戲:五顏六色的貝殼上寫著這一節(jié)課的生字詞,老師說什么生字,講臺上的一位同學把相應的“貝殼”摘下來(共三個同學到講臺前)。而講臺下的每一個同學出示相應的生字卡片。(生字卡片提前一天讓學生準備)。

4、初讀課文,感知全文:同學自由朗讀全文,并在全文中歸納出在西沙群島中,我們有幾個旅游景點?(分別是:海水、海底、海灘、海島。)每個景點分別是課文的第幾自然段。

5、重點學習第三自然段。同學們隨著老師穿上潛水服,來到了海底的世界。出示海底圖或視頻,讓學生觀看,并指出發(fā)現(xiàn)海底有什么?(珊瑚、海參、大龍蝦和魚)。

(1)珊瑚像什么?它的美麗“綻開”用動作表示,并用贊美的語氣讀一讀。

(2)海參又是怎樣的?重點理解“蠕動”這一詞語,并讀出“懶洋洋”的語氣來。

(3)大龍蝦的“威武”是怎么樣的?做做動作,并讀出威武的味道來。

6、總結:海底世界里還有美麗的魚兒,預習課文,下節(jié)課再跟老師一起接著游一游西沙群島。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部編版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篇十一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摘抄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豐富語言的積累。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以舊帶新,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14)“五光十色”一詞,問:“五光十色”課文里指什么?

(學生在回答時又回顧了上節(jié)課的內容,再次回味了海水的美麗。)。

2.你還想了解西沙群島的什么?

3.學生大膽質疑,教師要及時引導,談話導入課堂學習?!澳呛茫覀兙偷轿魃橙簫u的海底看看吧!”直接引入到第二自然段。

二、品讀感悟,深化認識。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思考: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都有哪些顏色?為什么會有這些顏色?

3.指名回答。

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課件出示15)。

4.什么是“五光十色”?為什么說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五光十色?(板書:海水五光十色)。

5.指名回答,教師小結:“五光十色”是指色彩繁多、明亮的意思。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藍綠青黃,色彩繁多,深淺不一,十分艷麗,因此用“五光十色”來形容是十分恰當?shù)摹?/p>

6.本段共有幾句話?是圍繞著哪一句話的意思寫的?是怎樣連接的?

本段共有三句話,是圍繞著“西沙群島一帶的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這句話的意思寫的。

第1句概括介紹了西沙群島一帶海水的色彩;第2句具體講海水的種種色彩;第3句講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和海底的地形高低不平有關。這三句話先講結果,后講原因,中間用“因為”連接起來,是因果關系的句式。

7.(課件出示16)把句子補充完整的練習,訓練學生用因果句式說話。

(1)因為西沙群島的海底地形高低不平,所以______________。

(2)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

8.小結,聯(lián)系上下文用提問法讀懂一段話。

(1)提問:剛才我們是怎樣初步學習第2自然段的?

(2)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用提問法讀懂一段話。首先要知道本段有幾句話?然后要知道每句話是什么意思?接著要弄清這幾句話是圍繞哪句話的意思寫的?最后要知道句與句之間是怎樣連接的?歸納起來應做到四知道:

(課件出示17)一,知道有幾句;二,知道句意;三,知道怎樣寫;四,知道句間聯(lián)系。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讓學生根據(jù)已掌握的閱讀一段話的方法,自讀第三自然段。

2.教師用提問法檢查自讀情況。

(1)本段有幾句?(本段有三句話。)。

(2)介紹了海底的哪幾種動物?(三句話分別介紹了西沙群島的珊瑚、海參和大龍蝦。)。

(3)指名分句朗讀,想一想這三句話是怎樣介紹珊瑚、海參和大龍蝦的?

3.學生交流,教師小結:這三句話是并列關系,“像綻開的花朵”“像分枝的鹿角”形象地介紹了珊瑚的外形特點?!叭鋭印薄皠澾^來”“劃過去”準確地寫出了海參和大龍蝦的動態(tài),再用“懶洋洋”和“威武”分別加以擬人化的描寫,更使句子顯得生動而逼真。

4.注意加點字,自由朗讀。

(課件出示18)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參到處都是,在海底懶洋洋地蠕動。大龍蝦全身披甲,劃過來,劃過去,樣子挺威武。

(板書:珊瑚海參大龍蝦各種各樣的魚)。

5.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讓學生默讀第四自然段,用“‖”給本段分為三層。思考:每層的意思是什么?

2.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本段的三層意思是怎樣劃分的?是圍繞什么意思寫的?

3.教師評議,進行總結:第4自然段共有四句話??砂础跋瓤偸?,后分述,再總結”的順序,分為三層,第1句“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笨傮w介紹了西沙群島的海里魚非常多。第2句采用排比的句式連用四個“有的”,具體介紹了海里的魚的種類繁多。第3、4兩句概括總結了西沙群島的海里的魚多,各種各樣多得數(shù)不清,形象地寫出魚多的程度,“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4.(課件出示19)“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p>

(1)鼓勵學生交流自己讀這句話的感受。

(2)指名發(fā)言,教師小結:這里的“一半”并不是二分之一的意思,而是告訴我們西沙群島里的魚十分的多,多得像海水一樣到處都可以見到魚。作者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魚”來形容魚多,運用了夸張的手法,顯得恰當,而又形象。

5.課件引讀:

(課件出示20)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有的全身布滿彩色的條紋;有的;有的,游動的時候飄飄搖搖;有的,身上長滿了刺,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shù)不清。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

6.讓學生借助填空練習,朗讀課文,練習背誦。

7.練習說話。

(1)“有的……有的……有的……”

(2)自由練習,用上面的詞語練習說話。

(3)師生評議。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課堂討論:這段話共有幾句?介紹的是什么?

3.指名發(fā)言,課件提示。

(課件出示21)這一段共有________句話,是以_______多、________多、________多這三個方面寫出“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的”的。

4.教師小結:這一段共有3句話,是以鳥多、鳥蛋多、鳥糞多這三個方面寫出“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的”的。

5.指導朗讀,學生從“鳥的天下”“各種”“遍地”“厚厚”等詞語體會到“鳥多”。在朗讀中把鳥的“多”讀出來。(板書:鳥的天下)。

7.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先個人練說,再小組交流,最后全班匯報。

(一)學習第六自然段。隨著祖國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可愛的西沙群島必將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富饒。

1.指名讀課文。

2.(課件出示22)重點句1:“富饒的'西沙群島,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p>

3.指名讀句子。

4.課堂討論:為什么說“富饒的西沙群島”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學生交流)。

5.教師小結:

(課件出示23)西沙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杜f唐書》記載從唐朝起,中國政府開始正式管理海南島以南海域。古代這里被稱為“千里長沙”,是南海航線的必經之路。早在隋代,中國已經派使節(jié)經南海到過今天的馬來西亞,唐代高僧義凈亦由此到達印度。古代那些滿載著陶瓷、絲綢、香料的商船在此駛過,這里又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

6.(課件出示24)重點句2:“隨著祖國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可愛的西沙群島,必將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富饒?!?/p>

3.指名讀句子。

4.課堂討論:說說自己讀句子后的體會?(學生交流)。

5.教師小結:

這是第六自然段的第二句話,這句話與第一句的作用類同,不僅進一步點明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而且與第一自然段中“那里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遙相呼應,使文章結構更加嚴謹。

6.指導朗讀。

三、聯(lián)系實際,課外延伸。

1.引導學生交流文章的寫法。

從全文看,課文是按先總述后分述再總結的順序安排材料??煞譃槿蟛糠郑合葘懳魃橙簫u的地理位置,概括介紹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的地方,然后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這部分是課文的重點內容,包括四個自然段,分別寫了海面的色彩、海底的物產、島上的鳥。這樣很有條理地寫出了西沙群島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的特點。結尾一段寫富饒的西沙群島,是我們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隨著祖國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可愛的西沙群島必將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富饒??偨Y了全文的內容,進一步點明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與開頭前后照應,使文章結構嚴謹而完整。

2.讓學生練習寫一段話。

(課件出示25)要求:西沙群島的海里還有那些美麗的景色?觀察下面的圖畫,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寫一寫。

3.引導學生再讀第四自然段,認清段式(即:先總述,后分述,再總結)。

4.學生自由書寫,教師巡視,展評優(yōu)秀作品。

5.范文引導:

(課件出示26)西沙群島海里的魚真是千奇百怪。成群的扁魚游來游去,它們的眼睛長在背上,尾巴像把剪刀,這些家伙全身都是肉,幾乎沒有什么骨頭。還有一種五彩繽紛的魚,它有紅、綠、藍三種顏色,它的身體比所有我看到的其他魚要大一倍,像一本打開的語文書,它的花裙子是透明的,在海水里漂動,美極了,像一位小姑娘在跳華爾茲,真是獨一無二??!那條魚真漂亮,它披著藍色的大衣,只有背上有*的條紋,這是大嘴魚吧。這千奇百怪、五彩繽紛的魚簡直成了西沙群島的海底主人。

6.(課件出示27)段式練習:

(1)給總述句和總結句,讓學生練習口頭說分述句。

操場外有一排挺拔的小白楊。_______;________;我愛校園里的小白楊,我愿和它一起成長。

(2)給總結句,說分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愛美麗的校園。

(3)給總述句和總結句,讓學生說分述句。

校園里的生物角可真熱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生物角不僅使我們增長了知識,而且給我們的課余生活帶來了樂趣。

7.學生獨立練習寫一段話。

8.讓學生讀自己寫的一段話,請同學評議。

四、總結全文。

1.剛才,老師和同學們一起游覽了西沙群島?,F(xiàn)在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全文的內容。

2.出示課件:回顧課文內容。

(課件出示28)我們從海面上,看到了的();潛入海底,發(fā)現(xiàn)了(),(),(),();走上海島,感受到這里是()。

部編版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篇十二

1.會認“富、饒”等12個生字,能讀正確多音字“參”,會寫“富、優(yōu)”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深藍、杏黃、交錯、高低不平、各種各樣、懶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結隊、飄飄搖搖、顏色、茂密、肥料、祖祖輩輩”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主要內容。

3.了解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部編版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篇十三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語言優(yōu)美的寫景文章,課文整體總分總結構,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寫了西沙群島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而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對全文的概括總結。

學習概括段落大意是課標對中年級段的一個很要求,對于剛升入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文章篇幅較長,每個自然段的結構也不同,因此在教法上,我針對不同段落的特點采取了不同的教學方法。

課文2和6自然段都是以中心句引導突出景物特點,于是我重點講解第二自然段,引導孩子用抓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而第六自然段放手讓孩子來自學。

三四五自然段描寫了西沙群島的海底和海灘,在段中沒有明顯的中心句,于是我引導孩子通過串聯(lián)景物和特點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

除此之外,在聽說讀寫方面,我訓練孩子通過朗讀表現(xiàn)景物的特點,同時,我還想通過描述景物來訓練孩子的表達能力,如在學習珊瑚的部分時,我訓練孩子用有的……有的……這個句型來描述珊瑚的樣子。而在學習貝殼的句子時,訓練孩子正確的運用有……有……的句型。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部編版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篇十四

1、在朗讀課文中,自學生字新詞,理解“富饒”、“五光十色”、“蠕動”、“威武”、“寸步難移”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景色和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4、學習作者總分及總分總的寫作方法。

教材分析。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部編版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通過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作者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向我們展現(xiàn)了西沙群島的美景,語句優(yōu)美形象,比喻和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及總分或是總分總的寫作方法更讓西沙披上了一件美麗、富饒的彩衣,使其美輪美奐。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從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方面具體地描繪出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的西沙群島。特別是海水和海底這兩段,更是錦上添花。

西沙群島,對于大多數(shù)小學生而言,是陌生的。讓學生上網查詢、瀏覽,進行初步感知,增強感性認識。課堂上,以學生自主學習、集體交流為主,教師進行及時的引導點撥。

教學難點:

領悟并學習作者總分或是總分總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整理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西沙群島的富有體現(xiàn)在海水、海底、海灘、海島,利用網絡百度搜索西沙的風光圖或錄象片及本課課件,在對教學資源進行篩選、整理后,針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點制作成易吸引學生便于讓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的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在我國最南方的南海,有一片島嶼象朵朵星蓮,顆顆珍珠浮于萬頃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島。板書:(西沙群島)。

3、今天,就讓老師來做一次“導游”坐上輪船一起走進西沙,感受西沙的水,觸摸西沙的沙,俯瞰西沙的魚,領略西沙的美。(出示課件)。

4、在優(yōu)美的課文朗讀中,大家認真的聽,美美的看,我想大家一定有很多話要說是不是呀?誰來說說你的感受呢?板書(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補充課題:(富饒的)。

二、新課。

(一)解決字詞,掃清障礙。

1、這些生詞你會讀嗎?現(xiàn)在老師就來檢查一下你們課前的學習情況。(出示課件)。

2、這些詞語意思你都知道嗎?不明白的地方舉手,我們一起幫助你。

(二)初讀課文,理清順序。

1、字詞同學們學的很好,不知道課文讀的好不好呢?哪位同學來讀一讀課文呢?其他同學認真聽,在他們讀的過程中,我們要邊聽邊想邊畫:

1)課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2)作者按怎樣的順序介紹了哪些景物?

2、學生匯報,板書(海水、海底、海灘、海島)。

課件出示課文第2、3、4、5、6自然段的開頭一句。

(三)細讀課文,感受特點。

1、精講第一自然段(總述部分)。

過渡:同學們,美麗的西沙在向我們揮手,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感受西沙,盡情的玩耍吧!

(1)出示課件,西沙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生匯報,板書(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

(3)請同學們默讀這一段,畫一畫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出這些特點的。

(4)生匯報,師隨機引導學生“有的……有的……有的”理解寫作方法,使學生對祖國的壯美河山產生熱愛之情。

小結:西沙以它的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而得名,因此,它是我國南海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5)出示小組合作學習提示:

1)、找出自己喜歡景點的相關段落,看看景物有什么特點?

2)、你是從哪些詞語句子體會到這些特點的?

3)、朗讀感悟或扮演小導游講解。

2、學生合作學習第2—6自然段,然后匯報,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習作者用擬人、排比的寫作方法描寫西沙的海參和珊瑚、魚,并出示珊瑚,魚群,貝殼相關圖片感受特點。

同時板書(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海底:珊瑚、海參、大龍蝦、魚。

海灘:貝殼、海龜。

過渡:西沙群島的美景只有這幾處嗎?你怎么知道的?

學生分分舉手回答,大聲說出:海鳥。板書:(海島:鳥的天下)。

過渡:是呀,西沙群島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地方,站在西沙眺望美我們美麗的島嶼,我們無比自豪,真的讓我們感受到了西沙群島的富饒,祖國河山的無比壯麗。

(1)男生讀第1自然段,女生讀第6自然段。

提問:作者在這里采用了哪種寫作方法呢?

(2)小結:使用首尾照應的方法使文章的結構更加完整嚴謹,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寫作中也用到這種寫法。

三、總結拓展。

今天,我們一起游覽了頤和園,欣賞了世界上最長的畫廊,攀登了雄偉高聳的萬壽山,暢游了水平如鏡、翠色如玉的昆明湖,感受到了頤和園的美。正是作者按游覽順序并抓住了這些景點的特點,才能把這個美麗的大公園如此生動準確的展現(xiàn)出來,讓我們產生美的享受,課后,同學們也學習這種方法介紹一處景點。

部編版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學會“饒、島、嶼、劃、威、武”六個生字,認識多音字“參”,理解“富饒”“蠕動”“威武”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魚的多、珊瑚的美、海參的懶洋洋及大龍蝦的威武。背誦課文3、4自然段,積累描寫海底物產的語句。

3、學習課文第3、4自然段,能用“有的……有的……”句序抓住特點把事物寫具體,了解西沙群島一帶海底的各種物產。

4、初步體會西沙群島的富饒與美麗,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

了解西沙群島海底的物產,感知西沙群島的富饒。

教學難點:

能用“有的……有的……”句序抓住特點把事物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深情導入,進入文本。

1、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有奔騰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遼闊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寧靜的山村,繁華的都市……祖國的東西南北,處處有迷人的景色。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迷人的地方。距海南島180多海里的東南海面上,有一片島嶼象朵朵星蓮,顆顆珍珠浮于萬頃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島。(板書:西沙群島)。

2、師:我們一起去這個美麗的地方游覽吧。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下面大家輕輕打開課本,聽清老師的讀書要求:第一遍: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上小節(jié)號。遇到難讀的多讀幾遍。第二遍:再輕輕地讀課文,讀讀你喜歡的句子,想想你讀后的感受。

師:大家學習得真認真呢,現(xiàn)在。

1、先來看看這組詞語:島嶼山崖紅纓珊瑚。

峽谷鳥糞海參。

a、誰來讀讀這些詞?這里有個多音字“參”,另外一個讀音是―――――,誰來組組詞。再來讀讀。

b、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海參吧,海參是一種軟體動物,雖然模樣不起眼,卻是營養(yǎng)豐富的美味佳肴呢。海參最喜歡在海底懶洋洋地蠕動了。(出示:蠕動)就像是蝸牛、蚯蚓也是這樣蠕動的。

2、蠕動綻開產卵棲息。

a、請一位同學來領著大家讀讀。

b、這個棲字可容易讀錯,我們來多讀幾遍記住。

3、出示:風景優(yōu)美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高低不平各種各樣成群結隊。

千奇百怪四腳朝天祖祖輩輩。

a、課文中有不少四字詞語值得我們積累,你能讀好他們嗎?我們來開一列小火車。

b、“瑰麗無比”讀音指導:“瑰”念第一聲。

c、我們再一起把這些詞積累一下。

4、小游客們,游覽了西沙群島之后,說說你的感受嗎?你能讀讀你喜歡的句子嗎?

5、富饒的西沙群島到底有哪些豐富的物產的呢?大家找到了嗎?誰來說說,(板書:珊瑚、海參、大龍蝦、魚貝殼海龜海鳥)。

三、感受魚多,學習寫法。

師:西沙群島最神奇的莫過于海底世界了,讓我們閉上眼睛,一起潛入美麗的海底世界吧。(師配樂朗讀第四自然段)(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有的全身布滿彩色的條紋;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紅纓,好看極了;有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游動的時候飄飄搖搖;有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刺兒,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shù)不清。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1、師:小游客們,剛才在海底世界里都感受到了什么?(師隨機正音)。

你從哪感受到的呢?(板書:多美)。

2、師:你是從哪些句子看出魚很多呢?

當說到:“一半是水、一半是魚”時師反問:作者真的是看到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嗎?

4、師:從這些詞句中我們知道海底魚數(shù)量多,大家再讀讀,你還感受到什么呢?(有的……有的……有的……各種各樣)(板書:數(shù)量品種)。

師:大家喜歡這四種魚兒嗎?那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隨機:a、有的全身布滿彩色的條紋;

師:你這個“布滿”讀得特別好,

b、有的頭上長著一簇紅纓,好看極了;

師:這條小魚哪里吸引你了呢?那把你的喜愛再讀出來吧!

真是“好看極了”,誰再來。

c、有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游動的時候飄飄搖搖;

師:還有哪條小魚哪里吸引你了呢?“飄飄搖搖”聽了你的朗讀,讓我們感覺小魚真是在翩翩起舞呢!

d、有的眼睛圓溜溜的,身上長滿刺兒,鼓起氣來像皮球一樣圓。

師:看得出來,同學們都喜歡這條小魚呢。誰說說你喜歡它哪個地方呢?

師:是呀,作者巧妙地運用了比喻,把這種魚寫具體了。

(2)大家想看看這四種美麗可愛的魚嗎?讓我們看著圖來讀讀描寫它們的語句吧?。ǔ鍪舅姆N魚的圖片)。

5、師引讀:海底的魚可真是多啊,我也忍不住想讀一讀了,現(xiàn)在老師和大家來合作朗讀,怎么樣?我先來,同學們接著老師的話。

7、聽了你的介紹,老師的腦海里仿佛真的出現(xiàn)了這條魚,真有水平。送給大家四條可愛的魚兒。(課件出示四種魚的畫面)。

四、朗讀品味,第四小節(jié)。

2、交流:

(1)珊瑚:顏色多、形狀多。作者用比喻寫出了美。

這些各種各樣的珊瑚是那樣美麗,讓人百看不厭,讓我們一起把珊瑚的美讀出來好嗎?

(2)海參:重點指導朗讀“懶洋洋”。我們也讀出懶洋洋的樣子。我聽出海參很多,他哪個詞讀得好,誰再來讀讀。

(3)大龍蝦:威武師:看看,大龍蝦威武在哪呢?你來讀讀。

師:你這只大龍蝦全身披甲,真是威武極了。男同學來做一做威武的大龍蝦吧。

3、海底的物產是那么豐富,老師也情不自禁地想去瞧瞧了。

五、背誦課文,積累語言。

1、課文三四自然段可有不少咱們可以學習積累的好句呢?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背下來,厲害的同學也可以按照老師的提示來說在海底見到的物產。

2、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誰先來說說你的海底見聞。

3、我們一起把在海底見到的物產說一說吧。

師:西沙群島海底的物產可豐富啦!海底的巖石上有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海參到處都是,在海底_______。大龍蝦全身披甲,劃過來,______,樣子______。一群群魚兒在珊瑚叢中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鼓起氣來,______。各種各樣的魚,多得_______。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_______,_______。

六、小結課文,理解富饒。

今天,我們一塊領略了西沙群島一帶海底的豐富物產,有有有有,大家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明天,我們還將去海灘上撿貝殼,看大海龜,到海島上認識各種海鳥??磥砦魃橙簫u真上物產豐富呢?怪不得這篇文章的題目是―――生接:富饒的西沙群。

教學反思:

在上課時,確實對自己課堂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很重視,希望能做到環(huán)環(huán)緊扣,因此努力希望學生能夠按照我的設計,跟緊我的課堂節(jié)奏。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牽得過多,使得課堂有點緊。

例一:在教學“海參”時,我為了讓學生能認識海參,就讓學生看了直觀的圖片,但是海參的樣子在我看來不是很美,為了不破壞課堂的教學氛圍,于是馬上就說了一句:海參雖然模樣不起眼,卻是營養(yǎng)豐富的美味佳肴呢。以激發(fā)學生對它的喜愛。但這句話可能是太自我,說不定學生不討厭呢?因此在此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可以讓學生先說,如果學生不喜歡,再由教師介紹,這樣比較好。

例二:在教學“蠕動”時,當老師問:有哪些動物也是蠕動的?學生說到了“海龜”,這時,我只是簡單地說了一句:“海龜”可不是蠕動的。沒有深入地問這位學生為什么想到了海龜,說不定他沒有十分明白意思,而我也沒能令他明白這個詞的意思。

例三:在學習第三種海底魚:有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游動的時候飄飄搖搖;學生一讀把“像”給讀丟了,我只是隨口說了一句:“別丟像,再讀一次。”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生成資源。用上“像”其實是作者運用比喻,把魚的樣子寫得生動了,是一種非常好的寫作方法。我這時大可以運用這個教學生成,讓學生來比較比較為什么要用上“像”?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比喻”的認識。

確實,教學設計可以是預設的,但課堂教學卻是無法預測。而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只有運用自己的教學機智把種種“無法預測”變成自己的教學亮點,才能讓自己的教學目標很好達成。我們的課堂應該是學生的課堂,老師應該從關注設計轉變成關注學生,相信到那時,教學才是“完美”的。

部編版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篇十六

整體感知課文,分板塊研讀“海面”“海底”“海灘”“海島”四個段落,在匯報交流中重點落實“海底”一段的教學,感受西沙群島的美。

1、自制cai課件。

2、布置學生搜集有關西沙群島的資料。

3、制作“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研究小組的標志牌。

4、課桌擺放成四個板塊的形狀。

1、交流學生搜集的資料中最有價值、最精彩的一句話。

2、看錄象。

( 師:我們知道西沙群島在我國的最南端,它離我們很遠很遠,大家想不

不想走近它?你看,老師帶來了關于西沙群島的一段錄象,請大家靜靜地聽,細細地看。)

3、用簡要的話說說你對西沙群島的印象。

4、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西沙群島特點的一句話。

(課件出示:那里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用筆在文中圈圈,課文是從哪幾個地方來

寫出西沙群島的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的。

2、指名回答,隨機出現(xiàn)關于“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四個圖示。

3、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方面。

4、確定四個小組長,發(fā)給“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研究小組的標

志牌,用10秒鐘時間把興趣相同的同學帶到相應的位置,成立各“研究小組?!?/p>

5、小組快速討論:你們想圍繞自己所選定的內容研究什么問題?

6、問題聚焦:

課件出示:海面(海底、海灘、海島)這段話中,你是從哪些詞句中感受

到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的?

7、研究方法:讀——找——議——品

8、各小組投入研究。教師巡視,并參與討論。

1、提出要求:一個小組在匯報時,另外幾個小組要認真聽,深入思考這個

問題,并歡迎你隨時亮己的觀點,作些補充。

2、哪個小組想最先上來匯報?著意落實“海底”板塊的匯報學習。

3、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點擊:

a、“珊瑚”

(1)讀文中寫珊瑚的這句話,品味珊瑚的形狀美、色彩美。

(2)欣賞一組形狀各異的珊瑚的照片,進行分層句式訓練。

(3)誰能把文中寫珊瑚的這句話讀得很美?

部編版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篇十七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抄課文中自己喜歡的優(yōu)美句子。

2、情感目標: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標:體會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理解描寫海水色彩和海域物產的段落。

2、理解作者從那幾個方面來表現(xiàn)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

教學難點:

1、理解描寫海水色彩和海域物產的段落。

2、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圍繞一句話把文章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說教法:

針對本教材的特點,我從情景教學入手,使學生學會如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我采用引導和啟發(fā)法。發(fā)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

說學法:

我采用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主要環(huán)節(jié)和設計意圖:

本課的課堂結構是: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指導閱讀,抓住重點。

1、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通過欣賞圖片,學生深深的陶醉在如此繽紛神奇的世界之中,自然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此刻我抓住時機,說這就是富饒的西沙群島,讓我們一同走進富饒的西沙群島吧!同時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2、整體感知,掃清障礙。

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后,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掃清生詞障礙,邊讀邊做標記,把自己從文中了解到的內容作上記號并向全班匯報。通過匯報,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這是從課文整體入手,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作者從“地理位置,總的特點——海水——海底——海灘——海鳥——保衛(wèi)建設海島的人們”這幾方面來介紹西沙群島的。

3、指導閱讀,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新課標非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根據(jù)新課標這一要求,我采用多種方式加強閱讀指導。主要體現(xiàn)在對重點段落的指導上。每次訓練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讓學生通過“讀”理解課文含義,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1)讓學生默讀第一自然段,通過看地圖了解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知道什么是群島,向學生滲透南大門的含義,同時明白“風景優(yōu)美,物產豐富”是西沙群島總的特點。

(2)指導學習第二自然段時,我從三個層次入手:a你從哪兒看出海水五光十色,異常美麗。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一段,明白課文具體描寫了海水的各種顏色,想象海水呈現(xiàn)的各種顏色互相交錯的景象,我采用填空的形式加深這部分的理解就比較具體的理解了“五光十色“的意思了。b再弄明白哪兒水深,哪兒水淺,與地形聯(lián)系起來,從而體會出海水給人帶來的神奇之感。c思考:海水為什么會五光十色呢?引導學生理清第1句與第2句之間的因果關系。為此我設計了這個練習題。因為海底有(),有(),有(),海水(),所以從海面看()。

通過這個練習,使學生懂得海水的顏色與海水的深淺息息相關,感受祖國南海優(yōu)美迷人的自然風光,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

(4)默讀第3自然段。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劃出說明魚多的詞。

通過理解成群結隊等詞語,體會出魚的種類多。在此基礎上提問:“這段除了寫魚多還看出了什么?讓學生體會魚的動態(tài)美。

在指導朗讀描寫魚這一段時,里邊有個較長的排比句,我將引導學生學會斷句,讀出不同的語氣,讀出層次感。這段最后一句話:“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备龑W生加強語氣,讀出贊嘆之情。體會到文中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并非真的是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而是進一步說明西沙群島的魚的數(shù)量之多,從而體會到這里物產豐富。

(5)分組學習第4、5自然段。

討論: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里景色美麗,物產豐富?一是讓學生讀明白每自然段寫的層次;二是抓住語言因素體會出這里景色美麗,物產豐富。

(6)反饋質疑,體會富饒,對結尾段加以理解。

讓學生齊讀最后一段后問:為什么西沙群島必將更加美麗、富饒呢?引導學生體會這里的人民勤勞勇敢,感受到西沙群島的景美,人更美。

4、升華主題。

(2)總結拓展:把自己在這節(jié)課中有關西沙群島的發(fā)現(xiàn)講給爸爸、媽媽聽,再靜靜地讀一讀書,上網找找有關西沙群島你感興趣的資料,下節(jié)課與大家一起交流。

部編版三年級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篇十八

1、小朋友們,我們的祖國,有奔騰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遼闊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寧靜的山村,繁華的都市……祖國的東西南北,處處有迷人的景色。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富饒的西沙群島》。

2、了解西沙群島的重要地理位置。

師:(課件出示西沙群島地圖)看,這就是西沙群島,她就像一顆顆美麗的珍珠,灑落在南海上,(出示中國地圖)構成了祖國的南大門。海軍叔叔日夜站崗放哨,守衛(wèi)著祖國的邊疆。所以那里又被稱為“海防前哨”。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W生讀)(出示句子:西沙群島是南海上的一群島嶼,是我國的海防前哨。)。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1408281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