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李白的詩歌特點篇一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yuǎn)征。
全詩寫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yuǎn)征邊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結(jié)束戰(zhàn)爭,丈夫免于離家去遠(yuǎn)征。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著真摯情意;雖沒有高談時局,卻又不離時局。情調(diào)用意,都沒有脫離邊塞詩的風(fēng)韻。
月色如銀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靜,但搗衣聲中卻蘊含著千家萬戶的痛苦;秋風(fēng)不息,也寄托著對邊關(guān)思念的深情。讀來讓人怦然心動。結(jié)句是閨婦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聲。
籠統(tǒng)而言,詩人的手法是先景語后情語,而情景始終交融。長安一片月是寫景,同時又是緊扣題面,寫出了秋月?lián)P明輝的季節(jié)特點。而見月懷人是古典詩歌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方法,加之秋來是趕制征衣的季節(jié),所以寫月也有起興的意義。此外,月明如晝,正好搗衣,而那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婦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須先置砧上,用杵搗平搗軟,是謂搗衣。這明朗的月夜,長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聲中,而這種特殊的秋聲,對于思婦又是一種難耐的挑撥。一片、萬戶,寫光寫聲,似對非對,措辭天然而得詠嘆味。秋風(fēng),也是撩人愁緒的,秋風(fēng)入窗里,羅帳起飄揚,便是對思婦的第三重挑撥。月朗風(fēng)清,風(fēng)送砧聲,聲聲都是懷念玉關(guān)征人的深情。用總是二字,情思益見深長。這里,秋月秋聲與秋風(fēng)織成渾成的境界,見境不見人,而人物卻好像真的在,玉關(guān)情也很濃。王夫之評價說:前四句是天壤間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詩評選》)此情之濃,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婦的心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yuǎn)征?后世的某些人偏愛含蓄,如田同之就曾說:余竊謂刪去末二句作絕句,更覺渾含無盡。(《西圃詩說》)其實未必是這樣。不知歌謠妙,聲勢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種吞吞吐吐的用語。而從內(nèi)容上看,正如沈德潛指出的本閨情語而忽冀罷征(《說詩晬語》),使詩歌思想內(nèi)容大大深化,更具社會意義,表現(xiàn)出古代勞動人民冀求能過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詩手法如同電影,有畫面,有畫外音。月照長安萬戶、風(fēng)送砧聲、化入玉門關(guān)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yuǎn)征?!@是十分有意味的詩境,讀者須知,這種猶如女聲合唱的插曲決不多余,它是畫面的有機(jī)組成部分,在畫外也在畫中,它回腸蕩氣,激動人心。因此,《秋歌》從正面寫到思情,而有不盡之情。
李白的詩歌特點篇二
關(guān)于李白生平簡介:眾所周知,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詩仙、酒仙。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桀驁不遜,豪放縱逸,這就是千百年來人們所喜愛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李白形象。所謂“浪漫主義”就是善于抒發(fā)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神奇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李白詩歌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往往借助于上古的神話傳說或奇特的夸張手法或運用巨大數(shù)字,以收到超常出俗的驚異感和審美效果。他的詩作大多是其內(nèi)在情感的噴薄而出,有一種從天而降排山倒海不可抵擋之勢,杜甫評價其為“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李白一生約可分為五個時期。一、蜀中求學(xué)(5-25歲)李白自幼未受儒家正規(guī)教育,而是博學(xué)百家?!拔鍤q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誦詩書,作賦凌相如”。好劍術(shù)游俠,游歷蜀中名山,表現(xiàn)出對仙道的向往。蜀中山川的陶冶,眾多朋友和各種思想的影響,對李白性格的形成和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的影響。二、遠(yuǎn)游求仕(26歲-42歲)開元十四年,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yuǎn)游”出蜀后曾在湖北安陸結(jié)婚成家,然后以安陸為中心四處漫游,游蹤遍及大半個中國,希國“以隱求仕”,這一時期,他交友甚廣,創(chuàng)作也多,名聲日高,終于得到了唐玄宗的征召。三、長安三年(42-44歲)天寶元年,李白應(yīng)詔入京,自以為施展抱負(fù)的時機(jī)到了,可這時的唐玄宗已不再是開元前期那樣一位具有開明政治,開放政策的明主了。他賞識李白,也只是看中他的才華,把他當(dāng)作點綴宮廷的御用文人,借以歌功頌德,裝點太平。李白并未受到重用,并且由于他的狂傲不馴,很快就遭到了奸相李林甫、楊國忠、楊妃等人的陷害。天寶三年,李白上書請還,唐玄宗也便順?biāo)浦?,將他賜金放還。長安三年的'閱歷,使李白對統(tǒng)冶集團(tuán)的腐朽和黑暗有了清醒的認(rèn)識。詩歌創(chuàng)作增加了強(qiáng)烈的批判精神。四、再次漫游(44-55歲)天寶三年,李白離開長安,再次漫游。這時他游蹤甚遠(yuǎn),心情卻十分苦悶。懷才不遇的憤懣,傲岸不屈的豪氣,人生易老的悲嘆,及時行樂的狂放,復(fù)雜地交織在他的思想創(chuàng)作中。五、身經(jīng)戰(zhàn)亂(55-62歲)天寶十四年,爆發(fā)安史之亂,李白隱居在廬山屏風(fēng)疊。次年冬,永王李遴以抗敵平亂為號召率師東下。過廬山時,堅請李白參加幕府,李白出于一片愛國熱情就答應(yīng)了他的邀請。不料李遴暗懷和他的哥哥李亨(即唐肅宗)爭奪帝位的野心,不久即被消滅,李白因從遴而入潯陽獄,不久又被判處長流夜郎,在世人皆欲殺的殘酷迫害下,經(jīng)常爽朗大笑的詩人也不得不發(fā)出了無聲的垂泣“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泣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公元761年)太尉李光弼率大軍討伐叛軍,61歲的李白還請纓從軍,但半途因病而還,次年冬天。詩人病逝于安徽當(dāng)涂。
將進(jìn)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jìn)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的詩歌特點篇三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解析:這里的君,就是指月亮。每次讀這首詩我就忍不住“”質(zhì)問李白:?。±畎啄闾涡粤?!月亮是你家的嗎?你說月亮能“隨君直到夜郎西”就能動,你說“思君不見下渝州”,它就不動。論指揮月亮,我只服你!
李白的詩歌特點篇四
經(jīng)典白居易詩歌(通用60句)
貴妃胡旋惑君心,死棄馬嵬念更深?!拙右住逗繁酒恼率顷P(guān)于白居易詩歌的句子,大家快來看看吧。
1、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3、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tuán)豈是珠。
4、低花樹映小妝樓,春入眉心兩點愁?!拙右住洞涸~》
5、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白居易《閏九月九日獨飲》
7、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10、老來多健忘,惟不忘相思。
11、霜輕未殺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白居易《早冬》
12、自河南經(jīng)亂,關(guān)內(nèi)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白居易《望月有感》
13、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拙右住痘ǚ腔ā?/p>
14、勿輕直折劍,猶勝曲全鉤!——白居易
15、稱其任,則政立;枉其能,則事乖。——白居易
16、化民成俗,其必由學(xué)?!拙右?/p>
17、綠紋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啤ぐ拙右?/p>
18、人貌非昨日,蟬聲似去年?!拙右住洞饓舻寐勏s見寄》
19、天旋地轉(zhuǎn)回龍馭,至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20、但傷民病痛,不識時忌諱。
21、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22、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23、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
24、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dāng)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25、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zé)糁亻_宴。
26、任小能于大事者,猶貍搏虎而刀伐木也;屈長才于短用者,猶驥撲鼠而斧剪毛也。
28、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拙右住杜眯小?/p>
29、淚濕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
30、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掘山櫻滿院栽上佐近來多五考,少應(yīng)四度見花開?!拙右?/p>
32、我有所念人,隔在遠(yuǎn)遠(yuǎn)鄉(xiāng)?!拙右?/p>
33、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堕L恨歌》
34、一只燕子捎不來春天,一個晴日帶。
35、不用載為鳴鳳管,不須截為釣魚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紛紛雪里看。
36、憐此皎然質(zhì),無人自芳馨。
37、用賢則理,用愚則亂——唐白居易
38、暮起歸巢思,春多憶侶聲。誰能坼籠破,從放快飛鳴——唐白居易
39、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復(fù)間?!瓢拙右?/p>
40、日射血珠將滴地,風(fēng)翻火焰欲燒人?!拙右?/p>
42、爭得大裘長萬丈,與君都蓋洛陽城!——白居易《新制綾襖成感而有詠》
43、潛來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歸不得?!拙右?/p>
44、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拙右?/p>
45、宮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棲老休妒?!拙右住渡详柊装l(fā)人》
46、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拙右?/p>
47、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
49、盧橘子低山雨重,栟櫚葉戰(zhàn)水風(fēng)涼?!拙右?/p>
50、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拙右?/p>
51、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拙右?/p>
52、口稱采造家,身屬神策軍。——白居易《宿紫閣山北村》
53、竹霧曉籠銜嶺月,頻風(fēng)暖送過江春?!拙右住垛讟菚酝?/p>
54、久雨南湖漲,新晴北客過?!拙右?/p>
55、北邙未省留閑地,東海何曾有頂波?!拙右住斗叛晕迨住て渌摹?/p>
56、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拙右?/p>
57、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拙右?/p>
58、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拙右?/p>
59、蠻兒巴女齊聲唱,愁殺江樓病使君?!拙右住吨裰υ~四首》
60、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李白的詩歌特點篇五
2、感之欲嘆息,對酒還自傾?!洞喝兆砥鹧灾尽?/p>
3、何時更杯酒,再得論心胸?!段嚎e蘇明府因北游》
4、攜壺酌流霞,搴菊泛寒榮?!毒湃铡?/p>
5、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对孪陋氉盟氖住て湟弧?/p>
6、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fù)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渡城鸪窍录亩鸥Α?/p>
7、風(fēng)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督鹆昃扑亮魟e》
8、置酒望白云,商飆起寒梧。——《登單父陶少府半月臺》
9、岑夫子,丹丘生,將進(jìn)酒,杯莫停。——《將進(jìn)酒》
李白的詩歌特點篇六
其一
妾發(fā)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yuǎn)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fēng)早。
八月胡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yù)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yuǎn),直至長風(fēng)沙。
其二
憶妾深閨里,煙塵不曾識。
嫁與長干人,沙頭候風(fēng)色。
五月南風(fēng)興,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風(fēng)起,想君發(fā)揚子。
去來悲如何,見少離別多。
湘潭幾日到,妾夢越風(fēng)波。
昨夜狂風(fēng)度,吹折江頭樹。
淼淼暗無邊,行人在何處。
好乘浮云驄,佳期蘭渚東。
鴛鴦綠蒲上,翡翠錦屏中。
自憐十五余,顏色桃花紅。
那作商人婦,愁水復(fù)愁風(fēng)。
李白的詩歌特點篇七
作者:白居易
原文:
采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云。
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
渚蘋溪藻猶堪薦,大雅遺風(fēng)已不聞。
《李白墓》賞析:
七言古詩《李白墓》約作于唐德宗貞元十五年(公元7),白居易二十八歲。這兩句是說,可憐那躺在荒野黃泉下的寒骨,當(dāng)他活在人世的時候,曾經(jīng)寫出過驚天動地的詩文?!翱蓱z”、“曾有”的`詞語,富有濃厚的感情色彩,表達(dá)了詩人強(qiáng)烈的悲憤之情。盡管死后凄涼冷漠,但李白是不朽的,他的驚天地泣鬼神的詩文永遠(yuǎn)留在人間,永遠(yuǎn)為人們所喜愛。
李白的詩歌特點篇八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jì)。
馀風(fēng)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
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賞析】
這首詩題中的“路”字,可能有誤。根據(jù)詩的內(nèi)容,聯(lián)系唐代李華在《故翰林學(xué)士李君墓銘序》中說:“年六十有二不偶,賦臨終歌而卒?!眲t“臨路歌”的“路”字當(dāng)與“終”字因形近而致誤,“臨路歌”即“臨終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jì)。”打開《李太白全集》,開卷第一篇就是《大鵬賦》。這篇賦的初稿,寫于青年時代??赡苁芰饲f子《逍遙游》中所描繪的大鵬形象的啟發(fā),李白在賦中以大鵬自比,抒發(fā)他要使“斗轉(zhuǎn)而天動,山搖而海傾”的遠(yuǎn)大抱負(fù)。后來李白在長安,政治上雖遭到挫折,被唐玄宗“賜金還山”,但并沒有因此志氣消沉,大鵬的形象,仍然一直激勵著他努力奮飛。他在《上李邕》詩中說:“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fēng)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币彩且源簌i自比的。大鵬在李白的眼里是一個帶著浪漫色彩的、非凡的英雄形象。李白常把它看作自己精神的化身。他有時甚至覺得自己就真象一只大鵬正在奮飛,或正準(zhǔn)備奮飛。但現(xiàn)在,他覺得自己這樣一只大鵬已經(jīng)飛到不能再飛的時候了,他便要為大鵬唱一支悲壯的《臨終歌》。
歌的頭兩句是說:大鵬展翅遠(yuǎn)舉啊,振動了四面八方;飛到半空啊,翅膀摧折,無力翱翔。兩句詩概括了李白的生平?!按簌i飛兮振八裔”,可能隱含有李白受詔入京一類事情在里面?!爸刑齑葙狻眲t指他在長安受到挫折,等于飛到半空傷了翅膀。結(jié)合詩人的實際遭遇去理解,這兩句就顯得既有形象和氣魄,又不空泛。它給人的感覺,有點象項羽《垓下歌》開頭的“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蹦菬o限蒼涼而又感慨激昂的意味,著實震撼人心。
“馀風(fēng)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激”是激蕩、激勵,意謂大鵬雖然中天摧折,但其遺風(fēng)仍然可以激蕩千秋萬世。這實質(zhì)是指理想雖然幻滅了,但自信他的品格和精神,仍然會給世世代代的人們以巨大的影響。扶桑,是神話傳說中的大樹,生在太陽升起的地方。古代把太陽作為君主的象征,這里“游扶?!奔粗傅搅嘶实凵磉??!皰焓恰钡摹笆碑?dāng)是“左”字之誤。嚴(yán)忌《哀時命》中有“左祛(袖)掛于扶桑”的話,李白此句在造語上可能受了嚴(yán)忌的啟發(fā)。不過,普通的人不可能游到扶桑,也不可能讓衣袖給樹高千丈的扶桑掛住。而大鵬又只應(yīng)是左翅,而不是“左袂”。掛住的究竟是誰呢?在李白的意識中,大鵬和自己有時原是不分的,正因為如此,才有這樣的奇句。
“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前一句說后人得到大鵬半空夭折的消息,以此相傳。后一句用孔子泣麟的典故。傳說麒麟是一種象征祥瑞的異獸。哀公十四年,魯國獵獲一只麒麟,孔子認(rèn)為麒麟出非其時而被獵獲,非常難受。但如今孔子已經(jīng)死了,誰肯象他當(dāng)年痛哭麒麟那樣為大鵬的夭折而流淚呢?這兩句一方面深信后人對此將無限惋惜,一方面慨嘆當(dāng)今之世沒有知音,含意和杜甫總結(jié)李白一生時說的,“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夢李白》)非常相近。
《臨終歌》發(fā)之于聲是李白的長歌當(dāng)哭;形之于文,可以看作李白自撰的墓志銘。李白一生,既有遠(yuǎn)大的理想,而又非常執(zhí)著于理想,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追求了一生。這首《臨終歌》讓我們看到,他在對自己一生回顧與總結(jié)的時候,流露的是對人生無比眷念和未能才盡其用的深沉惋惜。讀完此詩,掩卷而思,恍惚間會覺得詩人好象真化成了一只大鵬在九天奮飛,那渺小的樹杈,終究是掛不住它的,它將在永恒的天幕上翱翔,為后人所瞻仰。
李白的詩歌特點篇九
獨行天下
以跋山涉水為底蘊
浪漫的詩句
從平平仄仄的酒壺里
斟酌而來
江湖險惡
行路也難
唯酒壯膽又歡顏
長風(fēng)破浪
直掛云帆
人生如此豪邁
險灘也怕英雄氣概
世事紛繁復(fù)雜之日
也有一團(tuán)亂麻之時
抽刀斷水
水的羽翼更豐
借酒澆愁
何處又是情感的出路
只是,口出此語
千年之后的濕地
仍有酒徒,醉臥紅塵路
好一個人生得意
飲酒而歌
金樽玉盞,豪情萬丈
天生我材,千金散盡
一首將進(jìn)酒
以大詩人的智慧
把前世今生的來回
一語道破了天機(jī)
最美的一壺酒
卻在夜間
牽動著花的心事
舉起酒杯,邀月同飲
一顆孤獨得
玲瓏剔透的心
在酒的乾坤里
伴月而舞,三人世界
同游鵲橋之上,銀漢河邊
傳奇的是故事
凄美的是酒仙
更讓人叫絕的是
來一斗酒吧,詩篇源源不斷
酒也好,詩也罷
一絕雙星
天上人間回應(yīng)
如今,盛唐不再
酒仙已去
詩仙不在
但歲月不老的浩瀚時空
酒仙的玉壺,歷久彌香
詩仙的經(jīng)典,光照宇宙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12652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