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課教案一等獎(模板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0 14:56:36
日月潭課教案一等獎(模板18篇)
時間:2023-11-10 14:56:36     小編:雅蕊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評估和反思教學效果和質量。編寫教案時需要明確教學目標,確保教學步驟的科學合理性。教案范文的研究有助于教師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日月潭課教案一等獎篇一

一、第三單元主題揭示:

2、這兩句我們一起讀。第三單元就是以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為主題。我們的祖國地域廣闊,山河壯美。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進祖國的臺灣省,去欣賞日月潭的風光。請大家跟老師書空課題。

二、初讀,了解課文大意。

1、明確日月潭的位置。

從這句中你還了解到什么?最大:說明它面積很大(2)往下讀你能了解得更多。它在臺中附近的高山上。

臺中是臺灣中部的一座城市,日月潭就在它附近。日月潭是個怎樣的地方呢?

2、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

3、誰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師正音。

誰能說說日月潭是個怎樣的地方?課文中也有一個詞語表達了日月潭的美?!L光秀麗。

4、讀這句——最后一段。

這些中外游客都來自于哪些地方?從這個詞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是啊,游客們不遠萬里,慕名而來(日月潭是個令人著迷的地方,你想去嗎?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感受一下日月潭的無限風光。

三、細讀第一段。

1、誰來讀讀第一段。這句生字很多,誰能讀?

2、“群山環(huán)繞”,這個詞誰來讀?

怎樣記住“環(huán)繞”兩個字?繞:和繞的右半部分相同的還有哪些字?這些字的頭上都沒有點。

圖示:孩子們請看,這群山環(huán)繞著誰呢?能給“環(huán)繞”換個詞嗎?的確就是包圍的意思,但環(huán)繞和包圍哪個詞更美?一個“群”字,說明山怎樣?非常多。你看,日月潭多像一個嬰兒,依偎在大山媽媽懷中甜甜地睡著。一起讀讀這個詞。

3、日月潭邊不僅群山環(huán)繞,而且“樹木茂盛”。

4、日月潭邊不僅有自然風光,還有許多名勝古跡!

文武廟:這是文武廟,里面供奉著偉大教育家孔子,三國演義中最勇猛的大將關羽,文武廟因此而得名。

玄奘殿:為紀念唐僧西天取經而建的,里面供著唐僧法師的靈骨。慈恩塔:這是慈恩塔,塔頂海拔高度1000米,是日月潭最高點。

5、看到這些景象,你想說什么?把你的感受讀出來。(指2生)。

6、誰能背下第一段?試試看。背得準確極了,美極了。

日月潭周圍的景色是美麗的(板書:周圍),它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呢!

四、學習第二段。

1、誰來讀第二段。讀了這段你了解到日月潭的名字是怎樣來的?日潭的形狀是?(圓圓的)月潭的形狀是?(彎彎的)是啊,日月潭是根據(jù)它的形狀命名的。

地圖上看光華島非常小,它正好在日潭和月潭之間,吸收了日月的精華,所以叫“光華島”。它又像日月潭中一顆小小的珍珠,因此它還有個好聽名字叫“珠仔嶼”島嶼的嶼。多有趣?。?/p>

對照圖片我們再來說說它們的位置。

2、這句話誰來讀?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

碧綠的樹葉,碧綠的湖面,碧綠的草,碧綠的葉子,碧綠的玉。這句美美地讀一讀。

關于日月潭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感人的神話故事呢!想聽嗎?回家查資料吧,好好準備,下節(jié)課講大家聽。

五、學習三、四段。

孩子們,日月潭更像是位神奇的化妝師,她的容貌會千變萬化。

1、快速瀏覽三四段,看看作者都為我們介紹了日月潭什么時候的景色呢?(清晨、中午、下雨)。

2、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日月潭的美麗也不同。(1)清晨:

清晨的景色,誰來讀?

清晨的日月潭是種怎樣的美?哪個詞最能表現(xiàn)出來?隱約美。

這是清晨的日月潭,你感受到了什么?是啊,日月潭云霧繚繞,看不清,很模糊,隱隱約約就是這種感覺。

誰能讀出隱約的美?如詩如畫,你來讀。我們仿佛進入了一個夢幻的世界。(2)下雨。

日月潭的美總是這樣隱約、朦朧的嗎?太陽高照時,是種怎樣的美?清晰的美。

晰:誰能記住晰字。想想為什么是“日”字旁?再想想“朦朧”為什么是“月”?這兩個是對什么詞?清晰還和本課哪個詞語也是反義詞?——隱約。在陽光的照耀下,你能看到什么呢?看到這樣的美景,你又有怎樣的感受?這青山綠水,加上明麗的陽光,我們心情是多么爽朗。

3、配樂背。

日月潭的美真是千姿百態(tài),選擇你認為最美的時刻,背給大家聽。準備一下。指生讀。

六、拓展。

2、這是老師在雜志上摘的一段話:

夕陽灑落,日月潭上金碧輝煌;月亮探出頭來,尋找自己的影子,湖畔碼頭邊被燈光點綴得五彩繽紛;深夜時分,可以直接聽到夜鷺在呼喚;站在陽臺上可以清楚聽到魚兒劃開水面的聲音,這真的就在日月潭。

3、難怪有人發(fā)出這樣的贊嘆,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七、鞏固識字、寫字。

1、查資料。

2、鞏固識字。本課我們不僅領略了日月潭的美景,更認識了許多美麗的詞語。排火車讀。

3、寫字。這三個是本課要求會寫的詞語。茂盛的茂寫時注意什么?把“茂盛”寫一遍。

孩子們我們的祖國有960萬平方公里,她幅原遼闊,下節(jié)課,我們將走進新疆吐魯番的葡萄溝,去感受那里別樣的風土人情。

八、作業(yè)。

日月潭課教案一等獎篇二

本次授課的主體是小學二年級學生,具有下列認知特點:

1、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對他們身邊的事物充滿著無限好奇。而且基于他們已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他們不再局限于想弄明白“是什么”的問題,更像弄明白的是“為什么”及“怎么養(yǎng)”的問題。

2、該階段的學生的知識結構比較單一,受區(qū)域和年齡的限制,他們的知識帶有很大的局限性。認知能力缺乏,認知形式比較模糊。

3、最突出的特點是自主學習的意識淡薄,知識的獲得和補充大部分還依賴于傳統(tǒng)的“告知”模式。

4、這時的孩子正處在德育和智育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許多影響他們一生的習慣和觀點正逐漸形成。所以此時的教學要特別注意正確引導和良好影響.基于教學主體的以上特點,我個人認為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保質保量完成這次的教學客體是新課標通用版的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文《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最大的一個湖。它在臺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環(huán)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跡。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叫光化島。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譚: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譚。

清晨,湖面上飄著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星光,隱隱約約地倒影在湖水中。

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現(xiàn)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游客。

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任務以外,還應該補充中國地圖含義、功能、讀法的介紹,講述日月潭的由來,介紹日月潭的詳細情況等等。

二、教學目的。

1掌握大綱規(guī)定的新漢字,力求做到會讀、會寫、會靈活運用。

2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方面,可以領略漢字表達的魅力,提高漢語素養(yǎng)。另一方面,在對文章主要內容及其行文脈絡準確把握的前提下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文章所承載的作者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激發(fā)每一位同學的愛國情感,同時盡最大可能滲透保護環(huán)境、愛護家園的公民意思。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用字。“譚、碧、島、薄、霧、蒙、秀”

2、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行文脈絡、層次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情感升級。

四、教學過程(一)、激情導入。

和同學們一起回顧上節(jié)課學到的東西,同時利用幻燈片讓同學們回顧“日月潭”的美麗形象。

1、首先是自由讀,看看總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分別是什么意思,并梳理層次,找出語段的中心句。

師:通過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我們已經解決了其中的一個問題——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就像地圖上畫出了日月譚的位置一樣。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第二自然段又是寫日月潭的什么信息呢?接下來大家細致、輕聲地讀一讀。

師:作者真的很有心啊!能根據(jù)事物的外形的特點來給事物起名字。大家有沒有試過這樣去給你身邊的東西起個聽的名字呢?這樣做呢就會讓表達更生動、具體、準確、形象了。這就是你們將來要學到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比喻。他的作用呢就是把想要表達的東西表達地更形象、具體、生動。還有就是給名詞加一些修飾,使得你筆下的形象更清晰。

(2)湖面上飄著霧。

(3)校園外邊有棵樹。

(五)、師:好句子只有準確讀呢才能讀出感覺來,才能像早晨書上嘰嘰喳喳的鳥鳴一樣清脆、悅耳.接下來大家跟著播放器讀,仔細地聽一遍以后就試著跟讀。然后多讀幾遍就能像鳥兒一樣了.1、利用音箱播放優(yōu)美的句子、段落,并放映對應的幻燈片。讓大家沉浸在一定的氛圍中去體會文章的內容。

2、利用課件對比理解“清晰”和“朦朧”,并鼓勵學生積累這對反義詞。

指名讀。

寶島臺灣的日月潭風光秀麗,你喜歡嘛?我們把后兩段多讀幾遍,可以的話把你喜歡的句子背下來。

(六)、讀思結合、加深體會,深化感情,到處作者的心聲。

1、日月潭的風光真的是在是太美了!你們能用一個四字詞語來形容日月潭的風姿嘛?試試看!

5、孩子們!讓我們共同期待寶貝臺灣早日回到祖**親的懷抱,共同期待日月潭的美好明天吧!

五、教學反思。

日月譚真的很美!作者的筆墨雖然不多,但日月潭的優(yōu)美風姿卻已經呈現(xiàn)在每一位讀者的眼前。而且行文簡練,突出要點。很適合孩子們的口味。在本次教學過程中,我靈活運用了兩種新市的和舊式的教學模式,將傳統(tǒng)的講臺和新型的多媒體教學有機結合。并運用反復強化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讓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得到一定的沒得享受。在教學過程中,我同時滲透了學生愛國情感的激發(fā)和保護環(huán)境意識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課堂的主題。缺點是在對課文進行講解的時候,由于缺乏經驗,對知識的講解次序把握的不夠好。而且和學生的互動可能不是很和諧。不過我會盡力上好每一節(jié)課的。我相信只要用心去經營,課堂照樣能成為老師和學生的樂園。

日月潭課教案一等獎篇三

1、學會12個生字,掌握生詞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來的,練習默讀課文。

3、能聽寫課后作業(yè)中的詞語。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練習默讀課文,體會文中在描述中表達出的熱愛日月潭,熱愛寶島臺灣的感情。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準確背誦全文。

3課時。

教學責任。

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并練習默讀課文。

一、亮責任。

借助漢語拼音讀字音,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及它名字的'由來。

二、落實責任。

1、范讀課文,劃分段落。

2、指名讀第一段。

理解詞語:

樹木茂盛:樹木長得又多又壯。

群山環(huán)繞:本課說日月潭周圍都是山,潭水在群山懷抱之中。

名勝古跡:有優(yōu)美風景或古代遺跡的著名地方。古跡,多指古代流傳下來的建筑物。

3、默讀第二段。

問: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來的?

(提出默讀課文要求: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

4、齊讀第三段。

問:本段寫什么時候的景色?(清晨)。

晨星:清晨還未隱去的星星。

隱隱約約:本課指看起來不很清楚。

倒映:指天上的星星和岸上的燈光映在湖中。

5、問:這段寫了日月潭的哪些時候的景色?

(太陽高照和蒙蒙細雨中)。

清晰:非常清楚。和隱隱約約相對。

展現(xiàn):完全顯現(xiàn)出來,讓人看。

輕紗:輕飄飄的紗。本課比喻雨中日月潭的景象。

讀本段第二句:

問:拿什么比喻什么?

(1)拿輕沙比喻日月潭在雨中的景象。

(2)拿仙境比喻日月潭的周圍的景物。

指導。

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現(xiàn)在眼前。

6、由于風景優(yōu)美,許多中外游客都來游覽。

7、練習分段背誦。

三、驗收責任。

背誦課文。

教學責任。

熟讀課文,學會12個生字,掌握生詞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一、亮責任。

學會本課的生字及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并能熟練讀課文。

二、落實責任。

1、學生分段讀課文。

(讀清生字讀音,看準字形)。

2、復習舊字。

雀急勺健沙。

3、學習新字。

省隱約建紗。

左中右結構:附。

半包圍結構:跡。

左右結構:稱。

稱獨體字:升。

上下結構:秀筑照。

4、重點指導。

隱:注意右邊“彐”橫都不出頭。

建:注意“廴”的捺要出頭。秀:上部最后一筆為捺。

5、擴詞。

?。号_灣省省區(qū)省市。

附:附近附加附和。

跡:古跡跡象水跡。

稱:對稱稱職。

升:升起公升升旗。

隱:隱約隱藏隱蔽。

約:相約約束和約約定。

照:照相照片照顧。

建:建筑建設建國。

筑:筑壩泥筑。

紗:薄紗紗巾細紗。

秀:秀麗優(yōu)秀秀美。

6、指名讀詞。

三、驗收責任默寫生字。

教學責任通過課后練習,鞏固本課的所學知識。

一、亮責任通過課后的練習,鞏固本課的所學知識。

二、落實責任。

1、讀p47/2讀讀寫寫,理解每個詞的意思。

2、聽寫這些詞語。

3、讀句子。

4、抄在練習冊上。

5、指導背誦。

(1)分段背誦。

(2)連段分別背誦。

三、驗收責任檢查背誦。

板書設計。

日月潭課教案一等獎篇四

本文是由語文教案工作室上傳的:日月潭教學實錄。

(一)。

師:小朋友們喜歡旅游嗎?

生齊答:喜歡。

師: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一個地方去旅游。地名嘛,寫在黑板上,想去的小朋友大聲地把它讀出來。

生齊讀課題:日月潭。

師:請大家仔細想想這三個字的意思,猜猜看,這個地方為什么叫日月潭?

生:因為這個湖一半像太陽,一半像月亮,所以叫日月潭。

生:因為湖中央有個小島叫光華島,它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的一半像圓圓的太陽,就叫日潭;南邊的一半像彎彎的月亮,就叫月潭。日潭和月潭合起來就叫日月潭。

師:你知道得真詳細,誰告訴你的?

生:書本上看到的。

師:還有哪些小朋友也知道得和他一樣詳細,請舉一下手。

一半以上的學生舉手。

師:老師要表揚你們,因為你們都學會了用心預習課文。恭喜你們又學會了一項學習的本領。下面讓我們一起找出課文中的這句話,請剛才沒舉手的小朋友用心地讀一讀,舉手的小朋友認真地讀一讀。

(出示: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叫光華島。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生齊讀這段話。

師:你們想一想,想要很快記住這兩句話,先要記住哪幾個詞語才不會出錯?

生:太陽,月亮。

生:我覺得應該記住“北邊、太陽,南邊、月亮”。

生:我認為還要記住“光華島”。

(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這些詞語。)。

師:好,現(xiàn)在讓我們用心記住這些詞語。

生輕聲念詞語。

師:閉上眼睛,回憶一下剛才那兩句話,別忘了用上剛才記住的這些詞語。

師:不要睜開眼睛,記住了的同學站起來背一背。(大部分同學都站起來背這兩句話)。

(點評:讓學生利用已有經驗來猜一猜“日月潭”名字的來歷,同時又以學生在課外學習到的知識進行印證,體現(xiàn)了“相信學生、依靠學生”的執(zhí)教理念。)。

(二)。

師:想去日月潭旅游,你現(xiàn)在最想知道些什么?

師:哦,這個問題簡單,相信有很多小朋友能幫你解決,誰來告訴她?

生:在臺灣省。

生:在臺中附近的高山上。

師:你們兩個都說得不夠明白,誰能說更明白些?

生:日月潭在我國臺灣省臺中附近的高山上。

師:這下我聽明白了,肯定能找到了。不過,如果你把課文中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會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生找出文中的句子并自由讀。

師: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日月潭在臺中附近的高山上。

師:哦,這是很重要的一條信息,只是我們剛才已經說過了,還有別的嗎?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一條更有趣的信息,只是出了一點小毛病,誰能幫他改正?

生: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最大的一個湖。

師:對呀!范圍要明確,是臺灣省最大的湖,不是我國最大的湖。陳老師現(xiàn)在就給你們布置一個家庭作業(yè),回家后去調查一下,我國最大的湖是什么?明天一到校就輕聲告訴班長,說對的每人加一顆五角星。

(三)。

師:到日月潭去旅游,你還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那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

師:那是個湖泊,是自然風光。我想你想去的地方應該是娛樂場或兒童樂園吧!

生:那里的風景美嗎?

師:用心讀過課文的小朋友,你們的答案是——。

生大聲齊答:美。

師:那讓我們把課文中你認為風景很美的句子找出來,你找到后把它們劃出來,輕輕讀一讀。

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作記號。

師:下面讓我們來分享一下你找到的美景。先說說你認為最美的那一句吧。

生:清晨,湖面上飄著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

師:這句話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清晨的日月潭很美。

師板書“清晨”。

師:同樣認為這句很美的小朋友請舉手……你們還感受到了什么?

生:有薄薄的霧,應該是模模糊糊的,會很美。

生:隱隱約約。

師板書“隱隱約約”。

師:對。這個詞和“模模糊糊”意思差不多,可讀起來卻美多了。跟老師讀兩遍。

生齊讀。

生:我覺得要讀得輕一點。

師:那你讀給大家聽一聽。

生讀。

師:你們覺得她這樣讀好不好?

生齊答:好。

師:那你們也來讀讀,也許能比她讀得更美呢!

生齊讀。

生: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現(xiàn)在眼前。

師板書“中午”。

師:和他觀點相同的小朋友請舉起手來,談談你們的感受。

生:中午的日月潭很清晰。

師板書“清晰”。

師:你知道清晰什么意思嗎?

生:中午有太陽,可以把日月潭的美景都看得清清楚楚。

師:請大家把這個詞語讀兩遍,記住它。

生讀詞語。

師:根據(jù)你們的判斷,課本中的這幅圖應該是什么時候的日月潭?

生:中午。

師:你們在圖中看到了哪些美景?

生:有碧綠的湖水和小島。

生:島上的樹木長得很茂盛。

生:周圍的山上樹木很綠很綠,還有漂亮的.房子。

師:一下子看到這么多美麗的景色,我們的心情也放晴了,嗓音不知不覺地提高了。誰來讀讀這一句話。

生讀。(音調稍高。)。

師:我們大家都來感受一下日月潭晴天的美麗吧!

生齊讀這一句話。

師:晴天的日月潭這么討人喜歡,那雨天的日月潭你們喜歡嗎?

師板書“雨天”。

生齊答:喜歡。

師:那讓我們也來讀一讀吧!

生齊讀。

師: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了日月潭的另一種美麗?

生:輕紗。

師:見過輕紗嗎?

生:沒有。

師:那你們見過什么紗?

生:我只見過新娘子穿的婚紗。

師:新娘子穿婚紗美嗎?

生:美。

師:婚紗就是用輕紗做成的。新娘子穿婚紗很美,那日月潭披輕紗應該也很美。還有什么詞語讓你感受到了美。

生:仙境。

師:為什么?

生:神仙住的地方肯定是很美的。

師:還有哪個詞語讓你覺得美?

生:一片朦朧。

師板書“一片朦朧”。

師:誰來讀一讀,并說說這個詞語的意思。

生:一片朦朧,我想是模模糊糊的意思。

生:我覺得是有點看得清,又有點看不清的意思。

師:是呀,看得清清楚楚是一種美,模模糊糊,看不清楚也是一種美。要欣賞到美的事物,關鍵是要有一份美的心情。讓我們帶著美好的心情來讀讀這句話。

生自由讀。

(四)。

師:現(xiàn)在你能當個小導游,把日月潭介紹給大家聽嗎?

指名一個學生上臺講述。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基本上能當個小導游了。如果你想當個好導游,請把課文中那些美麗的詞語和句子再記一記,在筆記本上寫一寫。如果你想當個超級導游,請到網上去找找關于日月潭的傳說故事,有聲有色地講給大家聽,肯定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日月潭課教案一等獎篇五

語文姓語,語文課應該充滿語文的味道。教學《日月潭的傳說》一文,我就是本著這種教學思想,力圖體現(xiàn)自己對語文的認識,現(xiàn)將部分片段回顧如下:

讓學生充分地讀起來

語文課的語文味首先體現(xiàn)在讓學生充分地讀起來。我們首先要需要思考的是讀哪些。讀哪些?是不是每篇課文都要進行全文性的朗讀訓練?是不是每篇課文的每個段落都值得花大力氣進行朗讀訓練。我以為不是的,教師的主導地位就在于準備把握和挖掘值得進行朗讀訓練的段落,引導學生深度感悟、朗讀,培養(yǎng)其語感。譬如《日月潭的傳說》,真正值得去品讀的段落是課文的三四小節(jié),這樣,就避免了平均用力,刪繁就簡,訓練就得到了有效保證和落實。請看:

師:剛才大家讀了第三節(jié),第三小節(jié)中有兩個問號,誰能把這兩個問號讀好?

(學生自由練習。之后請學生讀,齊讀。)

師:現(xiàn)在,誰來讀這一小節(jié),相信一定能讀得更好了。

(學生朗讀。讀得很不錯,特別是〖ll〗兩個問句。學生讀到“就在人們一籌莫展的時候”,老師請學生停下來。)

師:聯(lián)系剛才的問號,誰知道“一籌莫展”的意思?

生:就是剛才的問題,想不出辦法來解決。

生:這里指的就是找不到水性特別好的人,也想不出辦法得到金斧頭和金剪刀。

師:請這位同學繼續(xù)往下讀。

(學生讀完后,教師板書“挺身而出”。)

師:大尖和水社“挺身而出”,會說些什么呢?

生:他們挺身而出會說:“我們愿意到阿里山拿回金斧頭和金剪刀,去降伏惡龍,為大家除害?!?/p>

生:他們挺身而出說:“鄉(xiāng)親們,我們水性好,我們去找金斧頭和金剪刀,去降伏惡龍,讓鄉(xiāng)親們過上平安幸福的生活!”

(教師提示學生怎樣說才是“挺身而出”的說。)

師:現(xiàn)在,大家再讀最后一節(jié),一定能讀得更好!

這是第三小節(jié)的朗讀訓練。再看第四小節(jié)的朗讀訓練:

師:第四小節(jié)是傳說寫得最精彩的地方,也是最難讀的地方,請大家自己一練,看誰不用老師輔導就能讀得不錯。

(學生自由讀后,再指名讀,教師作了充分的肯定后――)

師:其實,這一小節(jié)如果你能讀好〖ll〗這兩句話,就能更上一層樓。

(出示這兩句話:他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吃盡了千辛萬苦,終于從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頭和金剪刀。他倆又冒著生命危險,縱身潛入湖底,與兩條惡龍激戰(zhàn)了三天三夜。)(學生反復練讀,指名交流讀后――)

師:要讀好這二句話,關鍵要讀好四個詞語“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千辛萬苦、三天三夜”。學生再自讀自悟,讀得很有味道。

師:現(xiàn)在,大家一起來讀這段話,一定會很精彩!

有老師聽課后說這兩節(jié)的朗讀教學好,好在不同的朗讀內容用了不同的方法、手段,使學生讀得興趣盎然,而不是小和尚念經。由此我又想到,朗讀訓練在選定朗讀內容之后,我們還要依據(jù)不同的內容,預設不同的點撥、輔導,譬如,第三小節(jié)我是利用標點符號和詞語理解進行朗讀指導的,而第四小節(jié)我是用“從段到句、從句到詞”的方法進行朗讀訓練的。

讓學生充分地用起來

語文課的語文味還體現(xiàn)在讓學生積極地運用語言,內化語言。教學《日月潭的傳說》,我在兩個地方讓學生充分地運用語言,實踐語言,一是“說”,讓學生根據(jù)不同的對象,講這個故事:

師:同學們,聽了這個動人的傳說,你想把它講給誰聽?

(生有的說要講給媽媽聽,有的說要講給爸爸聽,有的說要講給弟弟聽……)

師:為了使大家能把這個故事講好,講得生動,吸引人,我們現(xiàn)在來一次模擬講故事。我們同桌合作,練一練。

(學生練習講故事。)

師:你回家想把故事講給誰聽?

生:我想講給幼兒園的妹妹聽。

師:那老師當你的妹妹(大家聽了都笑了),在講之前大家想提醒她什么?

生:聲音要響亮些!

生:不要緊張,要有順序,講清楚。

師:我們開始,你們聽的同學要聽仔細,如果她遇到什么困難大家需要幫助,大家可以隨時起來幫助。

(學生講故事時,聲音比較響亮,大概有些緊張,稍微有點停頓,講完后,同學們鼓掌?。┻@里的講故事,我創(chuàng)設了學生交際表達的情境,使學生說得主動,聽得有趣,在這樣生動活潑的形式下,學生的語言得到有效內化,特別是諸如“一籌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千辛萬苦”等詞語,學生在講故事時,都作了運用。

這課的第二個語言實踐是寫,請看:

(師出示最后兩節(jié),學生齊讀后――。)

師:大尖哥和水社姐與兩條惡龍搏斗,最后化作了青山。你們對這個結尾有沒有遺憾?

生:犧牲得太可惜了。

生:好人應該有好報??!

師:大家想得多好啊,老師從中看到了你們善良的心靈,可怎么辦呢?

生:我們把結尾改掉。

師:大家愿意嗎?

生(齊):愿意!

師:老師給大家提個醒。結尾的最后應該還是要回到“人們重視到光明。大尖哥和水社姐,把兩座山命名為大尖山和水社山,把這個潭叫做日月潭”,可以先討論一下,怎樣使大尖哥不犧牲,又要有二座山,然后再寫,看誰寫得結尾既合情合理,又不像原來的那么凄涼。

(附學生寫的結尾)……人們重又見到了光明。大尖哥和水社姐拖著兩條砍死的惡龍回到了村子。人們見了欣喜若狂,敲起鑼,打起鼓,載歌載舞,給兩位英雄舉行了慶功宴,大尖哥和水社姐胸前戴著大紅花幸福地笑了。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大尖哥和水社姐去世了。說也奇怪,就在他們去世的哪天晚上,潭邊突然聳起了兩座青山。人們?yōu)榱思o念這兩位為民除害的英雄,就把這兩座山命名為大尖山和水社姐,把這個潭叫做日月潭。)

師:你們喜歡這個新結尾,還是喜歡書上的結尾。

生:喜歡新結尾。

師:我也喜歡。因為這里有你們對善良和美好的追求!

這個“寫”的設計,是在準確把握學生心理的基礎上誕生的。就像作文訓練只有在學生“情動辭發(fā)”的基礎上進行一樣,閱讀教學中“寫”的介入,也應該是在學生有“寫”的愿望下展開。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敢于向教材挑戰(zhàn)的勇氣。

日月潭課教案一等獎篇六

《日月潭》是魯教版教材二年級下冊的一篇主體課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描寫景物的文章。作者以清晨、中午和雨中這三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其中,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適合學生閱讀積累;另外,本課還有要求學生認識的9個生字,要求會寫的12個生字,這些生字,大多是學生生活中的常用字。所以,本文難易適度,文質兼美,適合此年齡段的學生學習。

1、注重積累,綜合提高。

新課標明確提出“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彼员竟?jié)課,我讓學生在朗讀感悟的基礎上,積累優(yōu)美的詞語和句段,體會語言的魅力。

2、隨文識字提高認讀效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能夠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即達到了識字教學的要求,這里所說的語言環(huán)境,包括含有生字的詞語、句子、段落或短文?!彼^“語境識字”就是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境條件,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幫助學生輕輕松松識字,快快樂樂寫字。

如:我將文中要求會認的生字“隱”“筑”“茂”“境”等隨文識字。這種在語境中識字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通過多種方式感知含有生字的詞語、句子、段落或短文。學生在認讀生字時,生字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在一定的語境中,再配上背景中出示的日月潭風光的圖片,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起與生字的親切感,激發(fā)了學生認讀生字的興趣,降低了識字的難度。“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結合語言環(huán)境,學生既知字音、認字形,又能借助語言環(huán)境解字義、明用法,提高了識字的效率,對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容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3、運用多種方法巧記字形。

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了一年半的學習,掌握了一些識字的方法、記字的規(guī)律,教師應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梳理和歸納多樣的識字方法,并引導學生嘗試多種方法識字記形。在教學設計時,我預設引導學生充分運用已有的“熟字加偏旁”和“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記憶“環(huán)”的字形,并通過“熟字換偏旁”的方法將“繞”“燒”“澆”“曉”等形近字進行了分辨,學生還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地用有趣的字謎“森林里藏著舊城堡”來識記生字“茂”,既富童趣,又生動形象,直觀易記,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最后,讓學生將課文句子中含有生字的詞語進行替換,借助語言環(huán)境,引導學生用生字組成詞語,進一步理解了詞語中的字義。

根據(jù)課標要求、教材編寫意圖以該學段學生特點,我將課時目標確定為:

1、認識生字;理解“群山環(huán)繞”“樹木茂盛”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詞句。

3、理解描寫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體會那里的美麗。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課時教學目標清晰明了,讓教師教有方向,學生也能學有所獲。

1、欣賞導入,突破難點。我們都知道,一說“上課”,學生就進入了嚴肅、拘謹?shù)臓顟B(tài),學習起來就“有板有眼”了。我課前讓學生欣賞美麗的圖片使孩子們放松身心,自然進入一種聊天狀態(tài),也為我們的“無痕教學”打下基礎。

2、檢查預習環(huán)節(jié),我設計時采用多種方式檢查學生預習情況,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自主識字能力。

3、隨文識字環(huán)節(jié)意在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輕松快樂識字,在前面的方法簡述中我也提到。

4、交流是檢查學生與文本對話階段性成果的一種方式,也是生生互動的主要方式。在師生的交流反饋中,學生會不斷修正自己的認識與理解,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自主閱讀的樂趣。所以我設計了課堂練習的環(huán)節(jié)。同時也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

5、品讀積累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落實情感目標,熟讀成誦的過程也豐富了學生的積累。

6、寫字仍是本學段課堂教學的重點,指導學生觀察、書寫、評價的過程使學生養(yǎng)成養(yǎng)好的書寫習慣。

7、本節(jié)課的板書設計圖文并茂,即展示了學生的質疑(本課學習內容),又通過簡筆畫的形式讓學生知道日月潭的位置??傊?,板面設計簡潔、直觀、內容豐富。

日月潭課教案一等獎篇七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激發(fā)熱愛祖國寶島臺灣、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盼望祖國統(tǒng)一的情感。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會認會寫生字,理解課文內容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掛圖

一.導言引入課題:

二.師范讀課文,生看圖欣賞:

1.了解潭的意思?

2.聽后《日月潭》給你什么感覺?

三.自主初讀,識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圈出本課的生字,注意要讀準字音。

2.師生交流,檢查初讀效果。

3.讀含有生字的詞語,鞏固生字。

例:群山環(huán)繞樹木茂盛隱隱約約一片朦朧

建筑仙境

4.變換語言環(huán)境識字。讀詞語,找出生字:

花環(huán)、五環(huán)旗、圍繞、茂密、筑路、環(huán)境、明晰

5.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認識朦、朧、境。

6.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識字:壞--環(huán)鏡--境

整體感知:你感覺到日月潭哪些地方很美?

四.朗讀感悟:

1.自讀感悟,可圍繞以下幾個問題理解感悟,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想象。

(1)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來的?讀讀有關段落。

(2)你最喜歡日月潭什么時候的景色?多讀幾遍有關段落。

(3)讀課文,想想作者在這篇課文里想告訴我們什么?

2.合作交流,給小組同學讀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背自己喜歡的語句。

五.寫字指導:

1.鞏固讀音:

要求會寫的字中有六個翹舌音的字(展、紗、繞、勝、省、盛)

2.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同結構:六個字是左右結構,三個上下結構,三個半包圍結構。

同偏旁:紗繞約

新舊聯(lián)系:島--鳥紗--沙繞--燒、澆

偏旁比較:建--邁迷跡追

3.示范講解,提示易寫錯的字。

隱茂展省

六.實踐活動:

查找日月潭的資料,進一步了解日月潭,爭做最佳小導游。在給同學作介紹時,力爭用上積累的好詞佳句。

日月潭課教案一等獎篇八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培養(yǎng)學生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tǒng)一的情感。

一、情景導入

1、(出示課件)小朋友,看了這幅圖,你最想用哪個成語來形容?

2、這個美麗的地方叫日月潭。(出示課題)

3、讀課題

(通過課件,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整體感知

1、(過渡,今天,我們就走進日月潭,細細地瀏覽一番。等會兒,老師還要請大家當小導游呢!)

要求:1)朗讀課文,讀準生字并記住它。

2)你覺得寫最美的地方,請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課件),先讀生字再邊成詞,并理解“附近”的意思。

三、入境悟情

1)、日月潭在哪里?

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來的?

2、先讀課文,完成填空。再做小導游介紹。

3、指名填空(課件出示)。

4、現(xiàn)在請一位小朋友來做導游,老師做外國的游客。誰想做小導游?

師:hello

中國小朋友,你好!

生:hello

阿姨,您好!

師:你能給我介紹一下日月潭嗎?

生:能。(然后介紹填空內容)

師:謝謝你,介紹得真好,現(xiàn)在我更想去日月潭了,歡迎嗎?

生:熱烈歡迎您來日月潭觀光,祝您玩得愉快!

5、朋友,日月潭正是你們所介紹那樣嗎?看(出示課件)。

6、師介紹:這就是光華島,一座小小的山,卻長滿樹,綠綠的,就像是水中的一顆綠珠,把湖水分成兩半。我們看著圖一起來介紹。

7、生介紹。

8、小結: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真是“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

四、細讀品味

(一)、清晨

1、現(xiàn)在,我們就來看看清晨的日月潭。用我們以前學過的讀書方法來學。(找好詞、想畫面、美讀課文)

2、討論交流:

你覺得哪些詞特別好?(學生匯報交流)

3、理解“隱隱約約”.

1)讀句子,這樣的畫面你們能想象得出來嗎?

2)看課件,像這樣看起來不太清楚,不很明顯就叫“隱隱約約”。

3)讀好句子(輕輕地、慢慢地,讓人感覺清晨的沉寂)

4、指導朗讀(指讀――師范讀――指讀點評――齊讀――背誦)

(二)中午的日月潭

過渡:中午的日月潭有時太陽高照,有時細雨綿綿,你喜歡哪一種情景呢?――用剛才的方法選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1、自讀

2、匯報交流,隨機教學。

1)晴天的日月潭

a、找好詞(太陽高照、清晰、展現(xiàn))齊讀。

b、整個日月潭的美景會有哪些?想象一下你仿佛看見了什么?(湖水、湖面、游人、周圍會怎么樣?)

c、交流

d、課件出示陽光下的日月潭

e、朗誦指導

2)雨天的日月潭

a、下雨時的日月潭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課件出示)

b、找好詞,理解“朦朧”(從文中找反義詞:清晰;課件對比理解)

c、朗讀指導

3)男女生分讀晴天、雨天的日月潭感受不同的美。

4)小結:晴天的日月潭是那樣的明朗清晰,雨天的日月潭又是那樣的朦朧,富有詩意。這讓我想起了蘇軾贊美西湖的詩《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我想蘇軾要是到過日月潭,也會寫這樣一首詩來贊美它。

(三)總結朗讀

小朋友,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游客。它不僅是臺灣人民的驕傲,大陸同胞也它的奇景而自豪。讓我們再次走進日月潭的美景中,美美地讀一讀。

五、拓展升華

1、除了課文中描繪的清晨、中午、雨天的美景外,你還能想象出其他時候的日月潭美景嗎?(課件出示日月潭圖片:日出、月下、晚霞、春天……)

2、說一說、寫一寫。

日月潭課教案一等獎篇九

1、會認“環(huán)”等9個生字,會寫“島”等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日月潭的來歷,激發(fā)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tǒng)一的情感,同時滲透保護環(huán)境、愛護家園的公民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背誦自己喜歡的一部分。

2、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增加熱愛寶島臺灣的感情,樹立祖國統(tǒng)一的意識。

課前準備。

1、課件,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2、日月潭清晨、中午、下雨時的風光圖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

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課前交流。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都去過哪兒?誰來說一說?你覺得那里怎么樣?今天我們將學習第三組課文,一起去領略祖國的秀麗分光,現(xiàn)在我們就出發(fā)吧!你們準備好了嗎?好!上課!

二、激趣導入。

2、出道臺灣,你一定對眼前的景色非常驚艷,那里有很多著名的景色,有阿里山,日月潭等等,今天,老師當導游,帶領大家游玩日月潭,去欣賞優(yōu)美的風景。板書課題,齊讀課題,理解“潭”。

三、初讀課文,趣味識字。

1、日月潭是什么樣子呢?晴同學們自己去書中找答案吧,認真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讀了課文,大家想不想去欣賞一下日月潭的美麗風光呢,課時,觀賞景區(qū),要大家一起闖關成功來取得門票呢,加油!

(1)出示帶拼音生字,自由讀,指名讀,著重指導清晰的讀音。開火車讀,男女生賽讀。

(2)去拼音讀生字。(3)出示詞語。

3、重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美,互相讀一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朗讀感悟。

1、自讀課文,圍繞幾個問題來理解、感悟,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想象。(1)日月潭的的位置在哪里?它的名字是怎么來的?讀讀有關段落。(2)你最喜歡日月潭什么時候的景色?多讀幾遍有關的段落。(3)讀課文,說說你看到的日月潭的風光怎么樣?美在哪里?(4)合作交流,給你的同桌讀讀你認為美的地方。

五、寫字指導。

1、鞏固讀音。

2、出示同結構的三個字。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3、示范講解,并提示易寫錯的字。

六、布置作業(yè)。

畫一畫你學習到的日月潭。板書設計。

9、日月潭位置、名字、風光展、建、茂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至少兩個)。

2、了解日月潭名稱的由來和秀麗風光,激發(fā)學生熱愛寶島臺灣的思想感情。

3、會寫9個生字。重點難點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至少兩個)。

2、會寫9和生字。難點:

了解日月潭名稱的由來和秀麗風光,激發(fā)學生熱愛寶島臺灣的思想感情。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了解日月潭的哪些方面呢?

2、致命分段讀課文。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首先是自由讀,看看總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分別是什么意思,并梳理層次,找出語段的中心句。

2、指名分句讀,然后讓學生自己去理解。(結合課件,解釋“群山環(huán)繞”、“隱隱約約”、“風光秀麗”的真實景象。)。

師:通過第一自然段的學習:我們已經解決了其中的一個問題——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就像地圖上畫出了日月潭的位置一樣。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第二自然段又是寫日月潭的什么信息呢?接下來大家細致、輕聲地讀一讀。

2、利用課件出示以下句子比較感知,并朗讀:(1、北邊像太陽,叫日潭;南邊像月亮,叫月潭。

2、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師:請同學們讀一讀,想一想。同樣是描述日潭和月潭的句子,讀起來和聽起來有什么區(qū)別呢?(形象、生動、具體、準確)。

師:作者真的很有心??!能根據(jù)事物的外形的特點來給事物起名字。大家有沒有試過這樣去給你身邊的東西起個好聽的名字呢?這樣做呢就會讓表達更生動、具體、準確、形象了。這就是你們將來要學到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比喻。他的作用呢就是把想要表達的東西表達地更形象、具體、生動。還有就是給名詞加一些修飾,使得你筆下的形象更清晰。

3、大家知道怎么做才能和作者一樣,讓你的文字散發(fā)出清新的味道了嘛?老師相信你們!現(xiàn)在呢就給老師展現(xiàn)展現(xiàn)你們剛剛學到的本領吧!把下面的句子修改一下吧!

(1)湖中央有個小島。

(2)湖面上飄著霧。

(3)校園外邊有棵樹。

4、師:日月譚,好美的名字?。〈蠹铱隙ㄒ埠芟矚g吧?有哪位同學愿意站起來為大家讀出文章中更多的介紹日月潭的優(yōu)美語句。

四、默讀三、四自然段,畫出描寫時間的詞語,并做標記。同時思考一下這兩段分別介紹了日月潭什么時候的景色?!督處煱鍟?清晨、中午、晴天、雨天》師:大家是不是發(fā)現(xiàn)下面的句子很美呢?(指名讓學生邊讀邊感悟。)。

五、師:細讀第4自然段,利用課件對比理解“清晰”和“朦朧”,并鼓勵學生積累這對反義詞。

師:你喜歡什么時候的日月潭呢?請你讀出來和大家分享。

指名讀。

師:寶島臺灣的日月潭風光秀麗,你喜歡嗎?我們把后兩段多讀幾遍,可以的話把你喜歡的句子背下來。

六、讀思結合、加深體會,深化感情。

1、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大家能說說作者為什么會寫這篇文章呢?(出于對寶島臺灣的特殊感情,出于對日月潭的熱愛和眷戀,作者寫了這篇文章,表達他對日月譚的贊美和強烈的熱愛之情)。

2、師:臺灣是我們祖國的寶島,從遙遠的古代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里不僅風光怡人的日月潭,還有景色迷人的阿里山,可是現(xiàn)在,由于許多外界的原因,臺灣還不能回到祖**親的懷抱!孩子們,此時此刻,你想對臺灣的小朋友說些什么呢?孩子們!讓我們共同期待寶島臺灣早日回到祖**親的懷抱,共同期待日月潭的美好明天吧!

七、寫字指導。

1、出示其他9個生字,學生觀察字形、結構,找出特點。

2、教師范寫,學生練習。

八、作業(yè)布置。

板書設計。

日月潭課教案一等獎篇十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中的10個生字。

2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了解大尖和水社克服重重困難救出了太陽和月亮的動人故事,學習他們不畏強暴,舍己為人的精神。

教學準備:掛圖,生字卡。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了解日月潭的傳說嗎?知道的請你談一談。

學生交流資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讀課文。

2這篇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傳說?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3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請簡單談一談。

三、學習課文生字詞。

啟發(fā)學生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學生字。

小組學習,互幫互學。

種讀“zhong”吐讀“tu”第三聲。

“社”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示”的意思是“神”。“決”字是兩點水;“吞”字是上邊是一個天字,第一筆是橫,不要寫成撇;“獸”字下邊是口,不要寫成日字。

咔(ka)嚓(cha):象聲詞。

學生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課文內容。

1讀課文。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學習課文中需要想象的部分。

第八自然段惡龍終于被制服了。惡龍是怎樣被金斧頭和金鐮刀制服的,課文也沒具體寫出來。

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所提供的材料,把概括敘述的情節(jié)擴充得具體詳細些。

三、思考:

1、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想法?你認為尖和水社是什么樣的人?

2、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層次:

大尖和水社為什么要找回太陽和月亮?

他們是怎樣找回太陽和月亮的?

找回太陽和月亮后大尖和水社怎樣了?

3、學生按以上層次復述課文。

四、思考交流。

可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手段查找資料,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學生本身就喜歡讀神話傳說,所以我首先尊重學生的喜好,讓學生自讀課文,然后給他們質疑的空間。通過全班交流把疑問一一揭開。最后啟發(fā)學生想象練說。如:大尖和水社經歷了哪些磨難?他們是怎樣找到金斧頭和金剪刀的?他們是怎樣把惡龍打死的?課文都沒有講,讓學生把這些精彩的畫面想象出來,在組內交流,他們的興致頗高。

日月潭課教案一等獎篇十一

1、會認“環(huán)、繞”等9個字,會寫“島、展”等12個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能掌握課文出現(xiàn)的成語,有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

4、體會祖國山河的壯美,有熱愛祖國的情感。

有熱愛祖國,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的情感。

會認“環(huán)、繞”等9個字,會寫“島、展”等12個字。

一、導入:

那今天,老師就先帶小朋友們去看看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的日月潭。

二、新課教學:

1、打開課本翻到39頁,輕聲的讀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

2、小朋友都預習過課文了,那老師要看看哪個小朋友預習得最認真,老師手上有些生詞卡,哪組的小朋友可以來開火車讀讀。(環(huán)繞、茂盛、隱隱約約、建筑、清晰、朦朧,仙境)。

3、小朋友們,你們可以把這些詞從課文中找出來嗎,比比誰找得快。

4、同桌互讀詞語,比比誰讀得好。

5、那哪個小朋友知道這些詞是什么意思?

環(huán)繞:圍繞(造句)。

茂盛:(植物)長得多而且茁壯。

隱隱約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很清楚,感覺不很明顯。

建筑:建筑物,(舉例說)。

清晰:清楚。

朦朧:不清楚(說出反義詞:清晰,清楚)。

仙境:神仙居住的地方,多比喻景物優(yōu)美的地方。(課文中說哪里是仙境呢?)。

7、齊讀課文。

9、哪個小朋友愿意把這一自然段讀一讀?

10、小朋友你們認為他讀得這么樣子?誰愿意也來讀一讀和他比一比?

11、齊讀。

三、指導書寫。

四、小結。

一、復習導入:

1、課前我們來個搶答賽,小朋友想?yún)⒓訂幔?/p>

日月潭中美麗的小島叫什么?

課文中介紹了日月潭什么時候的景色?

二、新課教學:

1、課文介紹了日月潭清晨和中午時的美麗景色,小朋友你們想先去看看什么時候的日月潭呢?(以下第三、第四自然段的教學順序可根據(jù)情況調整)。

2、教學第三自然段:

a、請一名學生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b、清晨的日月潭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呢?

c、你們覺得它美嗎?那要怎么把日月潭的美讀出來?(輕聲,舒緩)。

d、4組比賽那組讀得棒。

3、教學第四自然段。

a、教師朗讀,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日月潭中午的景色。

b、說說自己的感受。

c、指名讀本段。

d、學生評。

4、日月潭美嗎?小朋友想不想動手來畫畫日月潭呢?

5、指名介紹自己的`畫。

6、四人小組交流自己的畫。

三、指導書寫。

一、復習導入。

1、老師手里有一些生詞卡,小朋友你們能讀好嗎?(課后讀讀記記)。

2、這些詞的意思你們知道嗎?

3、交流。

二、新課教學。

1、朋友你們自己先讀讀課文,看看有什么問題想問的?

2、交流。

3、小朋友喜歡這篇課文嗎?那你們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起來嗎?

4、自由背誦。

5、除了日月潭,你們還知道臺灣有哪些好地方嗎?

6、交流介紹。

7、介紹收集材料的方法。

《日月潭》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描寫景物的文章。作者以清晨、中午和雨中這三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朗讀課文,使他們不僅感受到日月潭的美麗,還大大激發(fā)了他們熱愛祖國寶島臺灣的情感。

二年級學生上學期學過《看雪》,對臺灣有一些了解,但是,他們很少有人去過臺灣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課外書或電視上對那里有所了解。因此,課前我布置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使文本的學習得以拓展,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增強學生對文本的感悟。

一、借助插圖,感悟美景。

《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的閱讀目標明確指出,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課堂上,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將抽象的文字轉化成直觀的畫面,讓學生在欣賞畫面中領悟詞句意思、感受日月潭的秀麗景色。如:理解日月潭周圍的環(huán)境時,學生對“群山環(huán)繞、樹木茂盛、名勝古跡”的理解,我結合文中的插圖,給學生直觀的印象;認識日月潭的位置、形狀時,也是圖文結合,感悟“圓圓的、彎彎的”等詞語意思,了解日月潭的名字是依照形狀命名的;欣賞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美景,利用直觀的畫面,圖文結合,幫助學生理解積累詞語,并在欣賞畫面中感受日月潭的美景。這樣,既避免了教師枯燥的講解,又避免了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學生自主地去感悟,真正實現(xiàn)了有效課堂。

二、同位合作、調動積極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p>

在課堂上,我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同位互幫互助,共同學習,共同成長。比如,認讀生詞時,讓同位互讀一遍,既能起到互相檢查的作用,同時又能起到互相監(jiān)督的作用,還調動同位的積極性,幫助同位讀正確,充分利用學習的資源;在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時,學生在朗讀感悟的基礎上,我又讓同位合作讀中午的景色,又一次給同位一個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機會。通過合作學習,變傳授為自學、變講為導,調動了學生課堂主體參與率,形成民主、和諧的探究氛圍。并請同位上臺展示朗讀,因此,同位有合作學習的成就感。

三、抓住機會,訓練交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痹趯W習第二段時,我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尤其是培養(yǎng)學生說話要有依據(jù),比如,為什么叫日月潭呢?讓學生通過讀課文,然后在交流時,要將依據(jù)說清楚,我讓學生上臺看著圖片說,學生有了閱讀,有了老師的提示,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說得有理有據(jù),我還進一步訓練學生運用“因為所以”來說。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能力。

課堂是一門不完美的藝術,我的課堂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如在理解日月潭在“霧中、雨中、早晨、中午”等不同情況下迷人景色時,我留給學生自讀自悟的機會不多,更沒有給學生留足充分的想像的時間,感覺課堂不夠生動,形式有些單調,應該讓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見解,敢于把課堂還給學生,才能更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朝著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方向發(fā)展。

日月潭課教案一等獎篇十二

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去讀書,課堂上,教師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氛圍促使學生主動地、專注地、饒有興趣地去讀,促使他們在讀中積極開展思維和情感活動,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體驗,對所學內容的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開門見山,直接揭示課題: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日月潭的傳說》。今天我們接著學習這一課。好故事,得讀出味來。想讀好它,你有什么好辦法?誰來出出主意?生交流:一邊讀一邊想像畫面,就像放電影一樣,讓大尖哥和水社姐在腦中活起來。這樣,調動了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交流讀故事的方法,讓學生有法可循,易于進入故工作節(jié)之中,提高讀書的效率。

在學生津津有味朗讀的過程中,教師巡視傾聽。緊接著,教師以“讀故事時,你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難受嗎?緊張過嗎?快樂過嗎?憤怒過嗎?來,一吐為快,有一說一?!闭垖W生暢談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心與人物同悲、同喜、同怒、同樂,置身于情境之中,達到忘我的境界。同時,這也是再次整體把握課文的過程,為下面人物形象的交流作了鋪墊。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走進文本的每一段,甚至每一句,深讀課文,沉浸其中,透過文中語言文字,與文本進行對話,把握文章主旨的過程。結合本篇課文,關鍵是把握段中重點詞句,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進入語言情境,從文本的語言文字中受到情感熏陶。

(一)提領而頓,百毛皆順。

如果“領”的設計合理、優(yōu)化,可以從根本上克服閱讀教學支離破碎、雞零狗碎的現(xiàn)象,同時也能較好地落實《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的精神。

學生了解了課文懂得主要內容,對大尖哥和水社姐降伏惡龍,救出日月的過程已基本掌握,所以沒必要再逐段(第3、4、5自然段)讀講。《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二學段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我認為,能抓住關鍵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朗讀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是這篇課文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向學生提出要求:“你認為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樣的人?請默讀第3、4、5自然段,找出重點的詞句來說說你的看法?!币源藶椤邦I”引導學生繼續(xù)挖掘文本資源。

(二)活化文本,深度體驗。

在整體默讀、圈畫的基礎上,學生進行交流。那這篇課文的每個段落是不是都值得花大力氣進行朗讀訓練。我以為不是的,教師的主導地位就在于把握和挖掘值得進行朗讀訓練的段落,引導學生深度感悟、朗讀,培養(yǎng)其語感。我認為真正值得去品讀的段落是課文的三四兩個自然段,這樣,就避免了平均用力,刪繁就簡,訓練就得到了有效保證和落實。

交流第一處:“就在人們一籌莫展的時候,年輕的漁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惡龍?!睆摹巴ι矶觥笨闯鏊麄兊膴^不顧身,見義勇為。

學生能夠找到這一最能體現(xiàn)人物形象的句子,但就此句講此句,對人物形象的突顯顯然分量是不夠的,而是要把這個放到具體的環(huán)境中去體會?!八麄兪窃谑裁礃拥那闆r下挺身而出的呢?”引導學生讀第三自然段,進而讀好兩個問句“可哪兒去找水性特別好的人呢?怎么才能得到阿里山的進斧頭和金剪刀呢?”聯(lián)系上文理解“一籌莫展”的意思,展開想像:“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會說些什么呢?”通過整體把握,上貫下聯(lián),使學生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實踐活動,感知大尖哥和水社姐救民于危難之中的高大形象,加深對中心的體會。

我在教學目標的制定時有講講這個故事這一項,為了降低難度,也為了幫助學生把故事講得生動精彩,能夠活化課文語言,加進自己獨特的感悟,我設計了看圖說話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跟大尖哥和水社姐同呼吸共命運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一幅幅生動又感人的畫面(出示四幅圖),這些畫面雖然沒有聲音,但這背后又有多少精彩呀!請同學們來給這些畫面配上畫外音,可以用課文中的句子,也可以自己展開想像?!?/p>

圍繞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形式,多媒體畫面的出示,把學生引入了遠古時代,為學生的口語表達創(chuàng)設了情境,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后自然有話可說。

應該說,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尖哥和水社姐歷經千辛萬苦后還沒過上幸福的生活,就化作兩座大山這樣的結尾是挺讓人遺憾的,孩子的心理也是這樣。于是我號召學生改一改故事的結尾,最后應該還是要回到“人們重視到光明。大尖哥和水社姐化作兩座青山,永遠地守衛(wèi)在潭的兩邊。人們?yōu)榱思o念這兩位為民造福的年輕英雄,就把兩座山命名為大尖山和水社山,把這個潭叫做日月潭?!痹鯓邮勾蠹飧绾退缃悴粻奚?,又要有二座山,看誰說的結尾既合情合理,又不像原來的那么凄涼。

這個說的設計是在準確把握學生心理的基礎上誕生的。就像作文訓練只有在學生“情動辭發(fā)”的基礎上進行一樣,閱讀教學中說一段話的介入,也應該是在學生有說的愿望下展開。

日月潭課教案一等獎篇十三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激發(fā)學生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同意的情感。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通過朗讀體會日月潭的美麗。

教學準備:臺灣地形圖、日月潭清晨、中午、下雨時的風光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臺灣地形圖和日月潭風景圖)同學們,這就是我們祖國的寶島--臺灣。臺灣省的中部群山環(huán)繞,樹木茂盛。在其中的一座高山上,有一個風光秀麗、景色宜人的湖,這個湖就是日月潭。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開火車朗讀課文,隨時糾正讀錯的字音。了解學生的預習態(tài)度及預習情況。

2、讀讀帶有生字的新詞,回答課文共有幾節(jié)。

3、默讀課文,想好后回答:課文講了什么?

三、細讀課文,感悟重點。

1、同學們愿意怎樣來學習這篇課文?(當小導游、朗讀比賽……)。

2、指名學生當導游,帶著大家去日月潭觀光游覽。

a、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讀懂,抓住重點,準備作介紹。

b、小導游注意要先做自我介紹,聲音洪亮,自然大方。]。

c、思考:導游是從哪些方面向我們介紹日月潭的?

d、對導游的介紹進行點評。

4、通過朗讀比賽,來體會到日月潭的美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字詞。

2、指名分段讀課文。

二、再讀質疑:

2、交流釋疑。

三、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讀一讀,并背下來。

四、鞏固識字,完成課后練習:讀讀背背。

五、總結課文,發(fā)散思維。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2、你還知道臺灣有哪些著名的景點?

六、指導書寫:

1、看“我會寫”中的生字詞,說說哪個字最容易寫錯,哪個字不容易寫好,應該注意什么。

2、學生書寫。

七、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給部分字擴詞。

3、完成《同步》。

板書:。

位置。

名字由來。

清晨薄霧隱隱約約。

(風光秀麗)下雨朦朧。

日月潭課教案一等獎篇十四

教學目標:

1、認識13生字會寫8個字。

2、能夠正確地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3、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要學習佳子孝敬老人,關心家人,心中充滿愛。

教學重點:

1、認識13生字,會寫8個字。

2、通過讀課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陽光的可愛。學習佳子孝敬老人。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最后一段奶奶的話的意思。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我們每天都可以走到陽光下,同學們可以快樂地來到陽光下享受著美好,晴朗,溫暖的陽光。而那些享受不到陽光的人又是多么遺憾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寫陽光的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

2、畫出生字。

3、了解課文大致內容。。

4、學生匯報。。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自主學習生字。

2、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測讀。

3、書寫生字。

出示生字。組詞。

4、講識記要訣。

5、學生書寫。

學生在"田"字格內書寫。

6、評比。

出示好的示范、不夠好的講評,指正。

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自由讀。

2、請幾個學生分段讀。

3、全班齊讀。

五、作業(yè)。

1、認讀,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日月潭課教案一等獎篇十五

教學目的:

1.學會12個生字,掌握生詞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理解詞語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朗讀感悟,體會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點:

1、學會生字。美觀書寫。

2、感悟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邊品讀邊想象那里的美麗景色。

教學難點:增強學生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tǒng)一的情感。

【教學設計說明】。

本課用優(yōu)美的文字描述了我國臺灣省日月潭的美麗的風景,介紹了日月潭的具體位置,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熱愛日月潭、熱愛祖國寶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真摯感情。

全文共五節(jié),按“總起——具體描述——總結”的順序寫成。

第一節(jié)交代日月潭是一個大湖。第二節(jié)寫了日月潭名字的來歷,第三節(jié)和第四節(jié)具體描寫了日月潭清晨、中午和下雨時的美麗景色,是課文的重點。第二節(jié)一共有三句話。第三句連用了兩個比喻,告訴大家日月潭的湖名和它的形狀有關:小島把湖分成兩半,一邊像圓圓的太陽,一邊像彎彎的月亮;第五節(jié)的兩個短句,是對課文意思的總結,也是作者喜愛日月潭、熱愛祖國臺灣寶島的真摯感情的抒發(fā)。

課文的語句簡潔、優(yōu)美。教學中,結合圖像,著力通過表情朗讀的訓練,來引導、幫助學生學習和領會語言文字。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12個生字,掌握生詞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理解詞語的意思。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來的。

4、練習書寫:繞茂隱島建省勝盛約環(huán)紗展。

5、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練習有感情地讀課文,體會文中在描述中表達出的熱愛日月潭,熱愛寶島臺灣的感情。

教學難點:

1.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我國臺灣省的日月潭是個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的寶島——臺灣。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激情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釋題:“日月潭”的“潭”就是水很深的池。

你們想和老師一起去日月潭旅游嗎?

二、情境體驗,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系好安全帶,我們的飛機馬上就要起飛了,本次航班的目的地就是臺灣省的日月潭。好,到了。(欣賞課件里范讀課文)。

2、日月潭,美嗎?它就在我們課本39頁,請同學們翻開書,自己小聲地讀一遍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在每一段的開頭標上序號。開始吧。

3、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標出自然段。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概括總結的能力]。

三、檢查學生讀書情況,引導學生邊讀課文邊識字。

1、說說本文有幾個自然段。

2、出示每一段課文,指導學生讀課文,從中學習各段中出現(xiàn)的生字。

3、檢查學生學習生字情況。(依次出示二類生字,邊讀邊說記憶方法,并會組詞。)。

4、多種形式的讀,指生讀、小組讀、開火車讀。并讓學生說出好方法幫助同學記牢生字。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識字。

5、做摘蘋果的識字游戲。(課件出示蘋果圖,讓學生讀出蘋果上的生字,就把蘋果摘下來送給他。)。

四、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學生讀,幫學生組詞。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寫法,注意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我們寫的時候應注意什么?

3、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區(qū)分不同結構的生字的寫法。注意建字旁和走之兒寫法的區(qū)別。范寫“建、繞、省”這三個生字。(重點指導:?。旱谝还P是豎,不是豎鉤。建:關鍵是建字旁上面不要多一點,繞:右上角別多寫一點。)。

4、學生書寫,體會字的結構和書寫規(guī)律。

5、教師巡視,展示學生作業(yè)。

五、鞏固深化。

齊讀全文。(生字寶寶都藏在課文里,你們還會讀嗎?請同學們把課文齊讀一遍。)。

六、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隨著課文到祖國的寶島臺灣去游覽了日月潭,在路上認識了許多生字寶寶。

七、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回去熟讀課文,把課文中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

第二課時。

日月潭課教案一等獎篇十六

師:孩子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去過哪些地方?(學生暢所欲言)。

師:先來看看,第一位新朋友是誰呢?原來是生字寶寶們。來,大家一起大聲把它們讀出來吧。(齊讀,男生,女生,指名想讀的都來。)。

師:男生檢驗一個,女生檢驗一個。比一比,誰先把第一個朋友送上飛機。師:第二個朋友是“詞語寶貝”

它們可調皮啦,要把它們帶到旅游的飛機上,得一個一個認才行,準備好了嗎?(出示一個讀一個)(男女生各三人一組,比賽一場,看哪一組最先登機。)出示飛機起飛圖。經過小朋友們的努力,終于把生字朋友和詞語朋友都帶到飛機上和我們一起去旅游啦。

三.用詞語練習說話。

日月潭還要一會兒才能到呢,我們先來跟詞語朋友玩一玩吧。誰能用上這里的詞語說一句話呢?四.進入文本。

(一)學習第一段。

看到大家這里熱情,老師就請我們的導游姐姐先給大家簡單說說日月潭吧。咦?怎么不見了?那就請所有女生來充當一回導游姐姐好不好?(齊讀第一段,請男生們坐穩(wěn)了。)。

女生們讀了這一段,請男孩子來回答問題。

(二)日月潭名字的由來。

師:昨天晚上,我們預習了課文,有沒有人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呢?(日月潭為什么叫這個名字?)請你到課文里找到相關的語句,用筆直的橫線畫出了吧。生再課文中找答案。

請一個人匯報答案。一起讀一遍這一段。

看,我們的飛機已經飛到日月潭的上空啦,你能看出來日潭,月潭,光華島分別是哪里嗎?(學生指認)。

(三)學習三、四自然段。

老師帶著大家玩了這么久了,現(xiàn)在,請你自由朗讀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想想這兩個問題。(你喜歡什么時候的景色,為什么。)。

學生交流匯報,并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出來。請男生回答,就請所有的男生一起再讀一遍,在請女生回答,讀一遍,請所有的女生和男生比一比,看誰讀得更美。(清晨和下蒙蒙細雨都比較安靜,所以朗讀的時候,聲音要輕柔一點,風景那么美,要笑著讀。)老師范讀一遍,學生再一起來讀。

(四)學習最后一段。

這里有起伏的群山,茂盛的樹木,古代留下來的遺跡和建筑物,不同的時候,還有不同的美景,這里真是個旅游的好地方,難怪說——(最后一段)好了,課文我們看完了,咱們終于可以好好欣賞日月潭的美景了,請看,(日月潭的美景圖片)。

(五)談一談,學了這篇課文,你想說點什么。

五、快速認讀生字詞,寫生字。

(一)寫字時注意寫字習慣。

1、書寫正確(筆畫要書寫正確)。

2、大小合適(漢字在田字格中要不能過大,不能過?。?。

3、字體端正(不歪不斜不倒)。

4、結構勻稱(各部分相處和諧)。

5、書面整潔(不添筆不描筆)。

(二)讀好詞語。

六、拓展延伸。

(一)讀一讀,說說你更喜歡那個句子。

(二)出示中國地圖,看看日月潭的具體位置。

日月潭課教案一等獎篇十七

新授課。

課題。

課時。

2課時。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請小朋友自由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感受日月潭的美注意把字音讀準。?生字詞反饋。(出示生字詞) (三)細細品讀,理解課文 品讀第一段1小聲自由讀,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美麗的景色?2指名交流:(1)體會1、2句。(板書:大湖高山)(2)體會第3句。聯(lián)系畫面理解“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跡”。用動作演示理解“群山環(huán)繞”1、引學生細細地“品”《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贊美都蘊含于文章之中,隱藏于文字之下。為讓學生欣賞到這里的秀麗風光,感悟到作者的贊美之情,我采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如品讀第一段的第三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這句話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卻說不出所以然。這時,我讓學生再讀,讀后看看圖和多媒體畫面,再來體會哪里美,學生就能感受到“樹木茂盛”很美、“群山環(huán)繞”很美、“許多名勝古跡”也很美。并且學生還能用動作演示的方法來理解“群山環(huán)繞”這個難點詞。這時再指導朗讀就使“品”得以深化。在“品”中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品”中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互助能力。除了引導學生品讀之外,還利用模具演示的方法指導讀。如第二段中對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的理解,就通過拼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2、讓學生真正地“活”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扮演小旅客去日月潭游玩,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活躍起來。一、導言引入課題: 祖國的第一祖國寶島臺灣,中國臺灣地理位置優(yōu)越,物產豐富,同學們請看圖:這就是中國臺灣的日月潭。板書課題。?二.師范讀課文,生看圖欣賞:1.了解"潭"的意思?2.聽后《日月潭》給你什么感覺?三.自主初讀,識記生字。1.自由讀課文,圈出本課的生字,注意要讀準字音。2.師生交流,檢查初讀效果。3.讀含有生字的詞語,鞏固生字。例:群山環(huán)繞樹木茂盛隱隱約約一片朦朧 建筑仙境4.變換語言環(huán)境識字。讀詞語,找出生字:花環(huán)、五環(huán)旗、圍繞、茂密、筑路、環(huán)境、明晰5.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認識"朦、朧、境"。6.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識字:壞--環(huán)鏡--境 整體感知:你感覺到日月潭哪些地方很美?四.朗讀感悟: 1.自讀感悟,可圍繞以下幾個問題理解感悟,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想象。

教學程序設計。

教學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3指導朗讀?!∑纷x第二段1自由小聲讀,想想你又看到了什么美?

偏旁比較:建--邁迷跡追3.示范講解,提示易寫錯的字。隱茂展省六.實踐活動: 查找日月潭的資料,進一步了解日月潭,爭做最佳"小導游"。在給同學作介紹時,力爭用上積累的好詞佳句。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讀“清晨的日月潭”這一部分時,學生起初只能通過“薄薄的”“隱隱約約”等詞語的表面感覺美,這也正是由于他們年齡較小,以形象思維為主。我想到只有直觀形象的情境教學才能使學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障礙,獲得感性知識,激發(fā)學習興趣,所以我借助課件通過讓學生看圖感受霧之薄,像隔著一層紗。之后我還設計了這樣一段導語“假使我們乘著小舟在這輕紗薄霧籠罩下的湖面上飄來蕩去,你們是什么心情呀?”通過移情讓孩子獲得心理愉悅進而體會日月潭這種朦朧的美。學生在這優(yōu)美的意境當中、欣賞著美麗的畫面領略了大自然的美景,學習興趣提高了。這時再指導朗讀就使“品”得以深化。

日月潭課教案一等獎篇十八

本學期所接任的班級轉眼進入三年級的學習中了,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已經是中年級的小學生了。和一二年級相比,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不少問題。三年級學生的年齡在九到十歲左右,生性活潑好動,喜歡直觀形象思維,對游戲、競賽、畫畫特別感興趣。課堂上要以表揚為主,因此在上課時,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鼓勵他們大膽說、積極做。

1、認識本課4個生字,寫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大尖和水社不畏強暴、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3、學會默讀課文,會講述這個故事。

1、學會本課的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內容。

1、借助工具書或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理解生詞意思。

2、運用多中手段查找資料,了解日月潭。

二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板書:傳說。

2、我們今天學的這篇課文寫的是關于哪一方面的傳說呢?(板書:日月潭的)(領讀“潭”,tan)

3、同學們,你們了解日月潭的傳說嗎?知道的請你談一談。

學生交流資料。

日月潭位于臺灣省中部南頭縣魚池鄉(xiāng),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潭中有一小島,將湖分為兩半。北面為日潭,南面為月潭,因為輪廓近似太陽和月亮而得名。周圍有水社山、大尖山等環(huán)抱,樹木蔥蘢,是臺灣著名的風景區(qū),也是旅游和療養(yǎng)的勝地。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讀課文。

2這篇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傳說?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3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請簡單談談。

三、小組討論學習課文中需要想象的部分

3、第八自然段惡龍終于被制服了。惡龍是怎樣被金斧頭和金鐮刀制服的?請同學們在小組中討論。

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所提供的材料,展開豐富的想象,把概括敘述的情節(jié)擴充得具體詳細些。

4、匯報交流。

四、拓展延伸。

1、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想法?你認為尖和水社是什么樣的人?

2、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層次:

大尖和水社為什么要找回太陽和月亮?

他們是怎樣找回太陽和月亮的?

找回太陽和月亮后大尖和水社怎樣了?

3、請按以上層次復述課文。

五、學習課文生字詞。

啟發(fā)學生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學生字。

小組學習,互幫互學。

“種”讀“zhong”第四聲?!巴隆弊x“tu”第三聲

“社”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笆尽钡囊馑际恰吧瘛薄!皼Q”字是兩點水;“吞”字是上邊是一個天字,第一筆是橫,不要寫成撇;“獸”字下邊是口,不要寫成日字。

咔(ka)嚓(cha):象聲詞。

學生書寫生字。

六、板書設計:

日月潭的傳說

大尖救太陽月亮水社

第二課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

2、用聯(lián)系上下文和展開想想的方法理解“一籌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千辛萬苦、為民造?!钡仍~語的意思。

3、能抓住關鍵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朗讀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體會他們舍生忘死、除邪懲惡、為民造福的高貴品質。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

2、能抓住關鍵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朗讀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體會他們舍生忘死、除邪懲惡、為民造福的高貴品質。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學生準備:閱讀有關描寫環(huán)境惡劣,困難重重的文章。

(課前播放背景音樂渲染氣氛)

一、激趣導入,以舊引新

1、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日月潭的傳說》(指題目,生讀題),這節(jié)課我們將再次跟隨課文一起走進寶島臺灣,走進日月潭,去欣賞那里別具風情的迷人風光,去讀讀那里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

2、學生“闖關”,舊知反饋

美讀詞語關:

青山環(huán)抱樹木蔥蘢漆黑一團

一籌莫展挺身而出為民造福

個別讀、齊讀

(第一行誰來讀?第二行呢?咱們一起來把這些詞語讀好。)

3、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初步讀了課文,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誰能用上其中的幾個詞語用一兩句話說說。

宣布闖關結果,認定閱讀權限

二、自由朗讀,整體把握

同學們,準備好了嗎?請捧起書來,挺直你們的小腰板,走進故事,走進人物,認真地讀讀這個故事。生自由讀,師巡視傾聽。

剛才,我們各自讀了這個故事,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個個讀得津津有味?,F(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用心地讀一讀這個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1027681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