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聲音聽課記錄缺點(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28 21:03:32
大自然的聲音聽課記錄缺點(三篇)
時間:2022-12-28 21:03:32     小編:zdfb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大自然的聲音聽課記錄缺點篇一

《課程標準》中第二學段要求學生“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教—學—評一體化教學策略與實踐》中有關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細化標準。

正確:讀準字音,讀準停頓,讀準重音,讀準節(jié)奏,讀準語調(diào);

流利:讀得連貫不指讀、不詞化,讀出速度不唱讀、不拖音;

有感情地朗讀: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通過語音、語調(diào)、語速的變化,表現(xiàn)出文中人物心理、態(tài)度、心情、精神、認識等方面的變化。

以上是整個基礎教育階段的朗讀要求以及細化,根據(jù)學段要求,第一學段要求做到讀準字音、不唱讀、不指讀;第二學段要做到讀準停頓、不詞化。

在《大自然的聲音》一課中,語言非常生動。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先布置了預習,課上小組內(nèi)檢測朗讀情況,只有一半的學生能夠熟讀課文。這樣一來,對課文的朗讀目標達成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我只能把課文分解,先進行第二自然段的熟讀成誦。

班里有三四個女生朗讀很好,讓她們范讀的時候,也出現(xiàn)了字音不準影響發(fā)揮的情況??磥?,預習的作業(yè)需要制定一個評價標準了。

其實三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理解基礎,他們知道“微風”“狂風”的區(qū)別,在朗讀的時候也會想要通過語調(diào)的變化來區(qū)別,只是大部分學生“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只能我?guī)е麄冏x。

先讓他們克服每個字的節(jié)奏一樣的問題,一句一句、一個詞一個詞帶著他們讀,我朗讀讓他們邊想象邊跟著我不出聲讀……反復幾遍之后,集體朗讀時已經(jīng)有了很大進步。

接著進行了5分鐘小組內(nèi)賽讀,看誰能背下來。5分鐘后,有13人學會背第二自然段,但是在背誦的時候,朗讀要求很明顯又降低了。

經(jīng)此一課,對于朗讀目標的落實有以下改進措施:

1、制定預習檢測標準,讓學生能自我監(jiān)測。

2、課堂上多領帶學生進行朗讀,把朗讀要求以及標準讓學生掌握熟練,知道自己要達到的目標。

3、多布置一些片段背誦,讓學生經(jīng)常練習,使背誦和朗讀達成一個水平。

大自然的聲音教學反思篇2

在課堂的一開始我就和學生相互強調(diào)了上課的規(guī)則,整堂課如果一次手都不舉那將會被扣操行分。舉手次數(shù)有一次或者兩次以及三次以上的分別將有不同程度的操行分加分。

上課時,由一段大自然的聲音來導入,請孩子們聽聽,從這些聲音當中,你聽到了哪些聲音?可能是因為課堂一開始的聲音導入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所以從一開始孩子們都在全神貫注地投入課堂。

在學習詞語的時候,我首先出示了兩排詞語。在請兩個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當中,我都對他們進行了鼓勵性的評價,并且在第一個學生教讀完成以后,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聲音非常的響亮,甚至有一些吵鬧,于是我就借助出示的詞語里面的三個詞語來提醒孩子們。這三個詞語分別是“溫柔”、“感受”、“激動”,我提醒孩子們讀的時候,不要太激動,聲音不用那么大,可以稍稍溫柔一些,學會用心去感受這些詞語。這讓我想到了李主任講的將課文內(nèi)容與自己的教學評價相結(jié)合。

在講到“琴”這個字的時候,出現(xiàn)的詞語是手風琴,我隨機抽問學生,你還知道哪些其它的琴類,學生一一列舉出了有小提琴、鋼琴、電子琴、胡琴、豎琴等等。這其實是在引導學生學會歸類組詞,這也是受李主任講到“花”這個字的時候的啟發(fā)。在講授給“花”組詞時,可以問學生你還知道哪些花,學生可能會答出玫瑰花、菊花、太陽花等等,教師再總結(jié)這些都是花的不同種類;接著問學生你見過哪些顏色的花,學生可能會答出紅花、白花、藍花等等,教師再總結(jié)這是不同顏色的花;還可以問學生花由哪些部分組成,有花瓣、花蕊、花籽等等;最后還可以問學生你在生活中知道哪些像花但不是花的東西,比如火花、水花、心花等等。引導學生學會歸類組詞其實也是對學生一種思維的訓練。

在講我會寫的生字的過程當中,我摒棄掉以前的我講學生聽這種方式,變化成了全部過程由學生自己來分享。首先讓學生觀察所有生字的結(jié)構(gòu),將生字的結(jié)構(gòu)搞清楚并進行歸類,然后讓學生自己仔細觀察哪些生字容易寫錯,并說說容易寫錯的地方在哪里,最后在我覺得有必要范寫的生字上引導全班學生一起進行書空。

在整堂課的過程當中,我感覺課堂氛圍非常的愉悅,整堂課上下來也很流暢,自我感覺很舒服。分析了一下原因,第一,學生一開始被我調(diào)動了興趣;第二,在整堂課的過程當中,我一直在對學生進行鼓勵性的評價,評價與也不再像以前一樣單調(diào);第三,整個過程完全是由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做引導。做得不好的地方就是對課文的讀還沒有進行一個基本的回顧。

大自然的聲音聽課記錄缺點篇二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字及相關詞語,認識5各1字。

2.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課文描寫的方法,想象課文中描述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4.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

1.詞語教學中重視象聲詞的教學,了解象聲詞的不同結(jié)構(gòu),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不同聲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課文重點是二至四自然段,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想象文中描述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難點:

1.對文中總起句,教師應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了解句子地內(nèi)容及在段落中地作用。

2.了解課文描寫地方法,體會作者地思想感情。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聽到了什么?(教師播放一些自然界地聲音)你們還想聽到哪些奇妙聲到課文中去找一找。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兩遍,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同座互讀,正音。

3.檢查自學生字情況,重點指導讀好”柔,訴,敲”,區(qū)別”呢,量”是多音字。

4.小組讀書比賽。

5.輕聲朗讀課文,看看課文中介紹了哪幾種大自然的聲音?

三、課堂練習

1.觀察字形,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2.師提示重點字的關鍵筆畫,學生練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回顧課文。

1、游戲:找朋友。

2、讀課文,說說課文描繪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聲音?

二、精讀課文主體感知。

1、再讀課文,想想你最喜歡大自然的那種聲音,為什么?

2、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讀書感受。

3、全班交流。

第二,三,四段構(gòu)段方式相同,可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一個段落重點指導,教師通過引讀,分小組讀等多種形式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聲音的特點,初步了解這種總分的構(gòu)段方式。其余兩段由扶到放。(注意象聲詞的讀法,邊讀邊想象描繪的意境。)

4、朗讀全文,嘗試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背誦。

5、在老師的引導下背誦相關段落。

三、拓展

走進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美妙地聲音,試著像書上這樣記錄下來。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大自然的聲音

可以再生

不可再生的;

生活的必需

①自然環(huán)境的構(gòu)成

②自然資源的分類

③生物的多樣性

大自然的聲音聽課記錄缺點篇三

這是一篇淺顯易懂、生動有趣的課文。我在教學時,引導學生入境、想象、美讀、感悟,讓學生真正地走進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發(fā)現(xiàn)大自然,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另外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我還注重指導學生了解這篇文章的寫作方法。這篇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段、總起段。學習完課文后,我提出問題:這篇文章哪些段落具體地寫了大自然的的聲音?學生一下就回答出:2—4自然段具體地寫了風、水、動物的聲音。我又繼續(xù)追問:那課文中的哪一段是概括地寫呢?學生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第一自然段。我啟發(fā)學生思考:第一自然段和2—4自然段是什么關系?學生想了一下便說:2—4自然段是圍繞第一自然段來寫的。

我相繼表揚他們很會動腦筋,并告訴他們,第一段就是這篇文章的餓中心段,而它又是第一段,在文章的開頭,所以它又叫總起段。接著我又告訴學生,這篇課文的2—4自然段中還出現(xiàn)了總起句和中心句,看看你們能不能找到。學生的求知欲被激發(fā)了,他們積極地讀著課文,思考著,一下就找到了中心句、總起句。

在教學這篇文章時,出現(xiàn)了很多不該出現(xiàn)的問題,導致這些問題的直接原因:

1、教師對教材鉆研不夠,對文章的熟悉程度不夠。

2、在備課方面沒有精心準備,在教學過程中很多過渡語過于生硬,不能起到引導作用。

3、上課教師語言不夠規(guī)范,嚴謹。

應對措施:

1、在平時上課時,注意語言的規(guī)范性。

2、上課前對教案多鉆研,設計教案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

3、備課時要注重細節(jié),過渡語設計符合本年級學生學情。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888502.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