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安妮日記閱讀心得(專業(yè)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7 08:14:08
最新安妮日記閱讀心得(專業(yè)13篇)
時間:2023-11-07 08:14:08     小編:雅蕊

生命中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總結(jié)一下,這樣才能更好地前進。寫一篇完美的總結(jié)需要有清晰的邏輯和合理的條理。下面是一些總結(jié)的寫作技巧和經(jīng)驗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安妮日記閱讀心得篇一

近段時間,我在看由法國佛蘭克寫的《安妮日記》。

這本日記是安妮遇難的前兩年寫的,可以說吉蒂(安妮給這本日記起的名字)是她在密室生活的兩年中唯一的情感來源,她在日記中吐露了她與母親不斷發(fā)生沖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在她樸實流暢的筆下,更帶著她對德國侵略軍的憎恨,所以這本書不僅是一名成長中的少女的內(nèi)心獨白,也是對德軍占領(lǐng)下的猶太人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

讀完這本書后,使我收獲頗豐,不僅學會了怎樣寫日記,而且有認識了一些書中的朋友,學會了一些知識。

我以后要好好學習,因為從書中我好像又看到了以前很懦弱的中國,被日本,美國等地方逼著簽喪權(quán)辱國協(xié)議,把原本屬于我們的土地讓出去,可現(xiàn)在不同了,我們中國正一點一點的強大起來,總有一天會把其他國家搶走我們的東西都討回來。

從此以后,讓我們向著夢想前進,努力學習,長大之后成為建設(shè)祖國的棟梁之才!

安妮日記閱讀心得篇二

讀完《安妮日記》,安妮,這個比我大幾歲的小姐姐,給了我太多的震撼。

為了躲避德國納粹的追殺,他們一家住進了狹小的“秘密后屋”。他們整天生活在恐懼之中,小心翼翼地活動在沒有陽光、沒有自由、沒有足夠食物的幾十平方米的小天地里,時刻擔心被人發(fā)現(xiàn),被納粹抓走。這樣的生活安妮足足過了25個月。面對這樣的生活,安妮從來沒有絕望過,她堅持讀書學習,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名記者和作家,盼望著有一天能在一個和平的世界里施展自己的才能,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我關(guān)掉燈,想象著我的小房間就是安妮曾經(jīng)呆過的“秘密后屋”,在這兒住上25個月,那該有多可怕!——我得整天面對恐懼,在黑暗中摸索著行走,不能大聲說話,甚至連上廁所沖水都要膽戰(zhàn)心驚……我每天都提心吊膽,死亡會隨時降臨。我渴望自由,渴望和平,渴望見到湛藍的天空,渴望美麗的大自然,可是,我都不能!我一定會絕望,我想我甚至會發(fā)瘋。

讓我們一起勇敢地面對困難,把自己磨練得更加堅強!有一天能為祖國的發(fā)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安妮,一個不曾絕望的女孩,一個永遠樂觀的女孩,一個不愿低頭的女孩,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不斷地激勵著我們。

一口氣讀完《安妮日記》,我的淚在眼眶中打滾,我被安妮身上閃爍的不屈的光芒深深吸引住了。無邊的黑暗擋不住燭焰的光輝,在二戰(zhàn)的殘酷環(huán)境中,小安妮沒有失去生活的勇氣和希望,讓人倍覺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1942—1944),戰(zhàn)爭境況對德國納粹來說越來越緊迫,同時,他們對猶太人的大肆屠殺也在不斷加劇。安妮·弗蘭克隨著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同時還有父親的朋友萬達安一家,隨后又來了一位猶太醫(yī)生。1942年7月,安妮剛剛過完13歲生日,他們就開始了躲藏生活,8個人在密室里生活了25個月之久。白天他們不能說話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動靜包括嚴禁上廁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們只能依靠父親公司的同事供給食品生活用品,和獲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長的25個月里,安妮用她的筆,用她要做個作家的夢想,支撐她記錄下頂樓內(nèi)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她思考戰(zhàn)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guān)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

“正當惡劣的環(huán)境像山一樣壓在人們頭上的時候,我們看到,特別是成年人,是立刻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想方設(shè)法順應環(huán)境,還是在這種調(diào)整中以環(huán)境壓力作為放棄理想與原則的借口?”就像萬達安先生在和平時期還能幫助初到荷蘭的弗蘭克先生,為什么在這種絕境下卻表現(xiàn)出極端的自私去偷孩子們的食物?人性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是那樣讓人不堪一擊。

而13歲的安妮面對死亡的陰影,她的心靈一直是平和與真摯的。安妮說:“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jié)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qū)崿F(xiàn)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并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nèi)心是善良而美好的?!?/p>

在安妮身上,我得到更多的是一種溫暖人心的東西,有一種歡快溫暖的種子縈繞在每一個角落,有一種不屈不撓的支柱矗立的在每個人的心中,有一種坦然樂觀的光芒洋溢在每個人的周圍。

戰(zhàn)爭在和平的年代似乎離我們很遠,但是我們的思考不會停止,即使身處無邊的黑暗,我們也一定要心懷不滅的理想,讓心中的燭焰發(fā)出最烈的光芒!

我是一個即將升入五年級的女孩,上學期語文第四單元中曾特寫過戰(zhàn)爭,而我暑假讀完的第二本書——《安妮日記》也是有關(guān)戰(zhàn)爭的。

它是由一名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寫的。這本書記載著1942年6月12日至1944年7月21日之間的66件事,從安妮13歲生日后不久便收到了蓋世太保給瑪戈特(安妮姐姐)的傳票,這使安妮一家不得不開始密室生活……安妮曾多次在日記中提到她渴望的藍圖:“很久都沒看到這么明媚的陽光了,湛藍色的天空是那么寧靜,迎面吹來的微風是多么涼爽宜人,就連窗臺前的小樹也努力地伸展著枝丫……”和“我渴望放學后迎著風,在草地上飛快地騎車;我渴望舞池里有靈活優(yōu)雅的舞步,每個人都陶醉的表情;我渴望有自由自在的生活”。

這都是我的一個個夢,一個個中國夢,一個個值得大家關(guān)心的中國夢!

安妮日記閱讀心得篇三

這幾天,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令我產(chǎn)生了許多想法。

這本書的大概內(nèi)容我先給大家講一講吧!

安妮是個出生在德國的猶太人,因為納粹上臺后,十分排擠猶太人,所以他們一家搬到了荷蘭。

之后德國法西斯侵略者占領(lǐng)了荷蘭,因此,他們的生活變得十分拘束,也失去了許多自由。接著安妮上了猶太人中學,她學習成績不錯,活潑開朗,善于交流,深受同學們的歡迎。

1942年7月,德國法西斯開始屠殺并囚禁猶太人。安妮一家在朋友的幫助下何4個猶太人一起住進了一個“秘密小屋”。

他們過著提心吊膽、見不得人的生活。

就這樣,他們在這個沒有光的秘密小屋里度過了大約910個日日夜夜。

這本書也寫了許多安妮對人生的感想,讓我也學到了很多。

安妮日記閱讀心得篇四

讀著此書時,想到這首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墒侨魶]有生命,又何談自由呢。

一個十四歲的女孩,正當青春爛漫的好年華,正是對萬事萬物好奇,好動而又貪玩的年紀,卻為了能夠在納粹的鐵蹄下存活,在密室里度過了兩年暗無天日的時光。不僅日常生活都受到限制,還得忍受著隨時被發(fā)現(xiàn)的恐懼。還好,安妮有著樂觀的心態(tài),她向往著美麗的大自然,享受著偶爾陽光的恩賜,憧憬著得到自由時的幸福生活。

雖然密室里的生活單調(diào)的乏味,但是安妮有書做陪,有日記這個不離不棄的好朋友相伴,以致她的每一天不那么死板而苦悶,還有彼德——這個似朋友又似戀人的相知相守,讓失去自由的她偶爾能夠開心快樂。

一場沒來由的戰(zhàn)爭,讓很多無辜的猶太人失去了自由和生命。對活著的向往讓他們?nèi)淌苤侨说纳詈驼勰?,卻也難保的住生命。

眼看解放在望,安妮和她的親人還是失去了她們寶貴的生命。

人類的野心和欲望一旦膨脹,得多少人的生命付出代價,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人有權(quán)利去剝奪別人的生命。

但愿人世間不再風起云涌,永保太平,永少殺戮。

安妮日記閱讀心得篇五

《安妮日記》的作者是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這本書記敘了在荷蘭被德國納粹占領(lǐng)的兩年中,13歲的猶太少女安妮一家躲進狹小的密室中,他們猶如坐在一個即將噴發(fā)的火山口上,腳下是滾燙的巖漿,火山隨時都有噴發(fā)的可能,憤怒、恐懼、絕望、悲傷、甚至瀕臨崩潰,就是在這樣一個極端與特殊的環(huán)境下,安妮從沒有絕望!

一回到家,我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了。書中安妮的命運是那樣的悲慘,因為當時德國人的占領(lǐng)使荷蘭這個國家雞犬不寧,蓋世太保下令抓走所有的猶太人,安妮一家逃到了她爸爸工作的地方。不久父親的好朋友范達恩一家也搬了過來。兩家人在這里一起躲避災難。之后又來了一位避難者牙科醫(yī)生迪賽爾,八個人在“秘密后屋”里度過兩年難熬的歲月。雖然忠誠的朋友們幫忙,但是整天還是生活在恐懼之中。為了不讓庫房的工人知道,他們每天說話輕聲細語,走路都要輕輕地,只能等下面的人開始吃午飯時,才能洗浴,開水等。在“秘密后屋”的那些日子里,他們一個個整天擔心受怕,就怕一個不小心,就去天堂做客。可是,他們最后還是被一個工人給舉報了。于是,在1944年8月4日,她們落入納粹的魔爪。在臭名昭著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安妮的母親絕食而亡,范達恩先生在毒氣室中喪命,范達恩夫婦的兒子彼得在俄國軍隊逼近時,被逃竄的德國黨衛(wèi)軍帶走了,不知死于何處。牙科醫(yī)生迪賽爾被轉(zhuǎn)到德國,死在諾恩梅集中營。被剃光了頭發(fā)、手臂上烙上號碼的安妮、瑪格特、范達恩太太被送往德國的貝爾森集中營,三人都在這里奪去了生命。整篇文章看完后,我不禁流下了眼淚,安妮那可憐的命運一直牽著我的心。

看完后的我,總是記著這樣一個情節(jié):親愛的姬蒂,昨天晚上,我快要進入夢鄉(xiāng)的時候,眼前忽然朦朧地出現(xiàn)了菜絲的身影。我看到菜絲衣衫襤褸、面黃肌瘦、憔悴不堪。她的眼睛顯得很大,她哀怒地看著我,仿佛在說“哦,安妮,你為什么不管我,快把我從人間地獄中救出來吧!”菜絲,對不起,我無能為力,我真希望能解救你,真希望我能夠讓你分享我所有的一切。然而我將永遠不會忘記她,我會為她祈禱的。你瞧,安妮多善良啊,可是,她的人生卻太凄慘了,她曾說過:我希望即使自己死后仍然繼續(xù)活著。她的日記讓她實現(xiàn)了這愿望。

安妮經(jīng)歷了快樂,期望,隱匿,抑郁,意欲,悲憤,掙扎,死亡的人生歷程。安妮在日記中如實記錄了兩年間隱秘、艱苦的生活狀況,自己的寂寞、苦悶,對現(xiàn)實的恐懼、憎惡,對生的追求和期盼,對未來的向往和祝愿,對戰(zhàn)爭、人性的深入思考。她渴望用年輕的激情、勇氣和天性的善良擁抱自然,擁抱世界,但是戰(zhàn)爭回報給她的卻是苦難和死亡。安妮在寫日記的兩年多里,生活困窘,她多次寫到阿姆斯特丹的被轟炸所造成的恐懼,也不斷譴責種族歧視,而藏匿又充滿了恐怖的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深深地打動著人心。她在見證著戰(zhàn)爭與迫害。1947年,幸免遇難的安妮的父親,將安妮的日記整理后出版。迄今為止,日記已被譯成55種文字在全球發(fā)行三千萬冊,成為一筆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chǎn)。安妮真正地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繼續(xù)活著?!薄白呷胧澜?,為人類盡一份力量?!?/p>

安妮日記閱讀心得篇六

讀了這本《安妮日記》,它真的是一本日記,還是一位處于青春期的少女的日記。

安妮是一位德籍猶太人,這本日記記錄了安妮和家人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她本人的諸多情感和思想。看到「德籍」、「猶太人」和「密室」,你可能已經(jīng)猜到了安妮的命運以及他們藏身的原因,定然是跟納粹有關(guān)系,不過我不太想介紹這段歷史,這些信息很容易獲取到。

我只是寫寫讀后感而已。

不過為了更好的敘述,還是得簡單介紹一下背景。因為_發(fā)起的戰(zhàn)爭和反猶主義,安妮和家人被迫藏身密室,除了安妮一家,也有另外幾位猶太人。日記的時間跨度是13歲到15歲。

因為這是一本真實的日記,作為男生去窺探一位13歲少女的日記,有一種很微妙的感覺。13歲的安妮和其他少女的心智其實是差不多的,雖然她自己自以為很有主見和想法(和年輕時候的我們是一樣的),這也在后來被她在日記中親口承認。那時的安妮會寫下她認識的人的性格,哪些人她喜歡,哪些人她討厭,哪些人在追求她等等,她寫她沒有真正的朋友,她說紙比人有耐心。她的日記多是些瑣碎的話題,也是些熟悉的話題,有家人相處的矛盾和抱怨,有青春萌動的情愛,也有自己對外界的見解和評論,思想上看起來還是有些簡單和膚淺。在日記的后10%會看到成熟一點的文字,開始對自我有一些反思和分析,相較之前,心智明顯有成長。

這樣一本書和二戰(zhàn)拉上關(guān)系,完全是因為安妮的境遇,我很同情安妮及其他猶太人的遭遇,不過我的側(cè)重點是從安妮身上,能看到我們過去青春的影子。

有一個年紀我們也是這樣,覺得自己很孤單,對世界有許多「獨特」的看法,喜歡記錄傷感的句子,喜歡念矯情的詩,對世界充滿希望,對自由無比看重。我們總覺得自己比大人們聰明,覺得自己活得更通透,還會嘆息人們被物欲壓彎了腰。里可能常??吹健霸谶@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如今看這些就有些幼稚了,幼稚的不是觀點,而是說話時的思考深度。我有時候羨慕年少的自己,因為他在認真地感受世界,不過那時的他是膚淺的。正如安妮說,那時的安妮是快樂的,但卻是膚淺的。兩者是一樣的。

不同時期去審視相同的事物,會得到完全的不同感受,但可能觀點卻是一致的。這也是看書過程中,感受比較強烈的一點,因為就像在看過去的自己嘛。我還想了一個比喻,人的成長就像是壁畫,畫完第一層,抹白,畫第二層,再抹白,畫第三層。每一次都會推翻過去,但畫的內(nèi)容和主題可能并不會有多大變化,越到后面越懷念前面的畫,也就是所謂的赤子之心,內(nèi)容和主題沒變,但是厚度增加了不少。某種程度上來講,我還是喜歡那個膚淺的自己,因為他很簡單,成年人不得不面對復雜,想要回歸簡單,不知需要多少心性的修煉。

安妮日記閱讀心得篇七

當我在新華書店尋找書來寫讀后感時,第一眼我就被《安妮日記》所吸引。曾經(jīng)我不知在哪里聽說過,《安妮日記》主要是講述了一個名叫安妮的猶太少女在二戰(zhàn)期間所寫的日記,但是具體的內(nèi)容我并不清楚。于是借著這次“品味書香,誦讀經(jīng)典”活動的機會,我決定就通過閱讀這本書來寫讀后感。

簡介:《安妮日記》是以猶太小女孩安妮的視角記述二戰(zhàn)期間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實錄。安妮原本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后隨家人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她收到一個日記本作為生日禮物,從此開始寫日記。在漫長的25個月內(nèi),她用她的筆記錄了她在密室里的每一天的成長經(jīng)歷,并對戰(zhàn)爭、反猶太人主義、與父母的關(guān)系、自然、性、宗教等問題進行了反思。

在我讀了《安妮日記》之后,安妮作為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她在日記中吐露了與母親不斷發(fā)生沖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同時,對于藏匿且充滿恐怖的25個月的密室生活的記錄,對我的感觸頗深。在我查閱了資料后,我深刻的知道:在二戰(zhàn)中,法西斯德國對猶太人實行了種族滅絕政策,這是一場堪比南京大屠殺的惡行。

對安妮,我是同情的。作為一位花季少女,沒有在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與同學朋友嬉戲玩樂,盡情享受生活的快樂。而是相反的,生活在充滿恐怖的密室之中,心情抑郁----“星期天的時候,我的精神狀態(tài)最不好。這時屋子里的人們情緒都很壓抑,氣氛郁悶得令人窒息。我們聽不見外邊的一點聲音,屋子里這種死一般的寂靜籠罩著我,拖曳著我,好像要把我拖到地獄的最底層……我覺得自己像一只被關(guān)在籠子的小鳥,被剪去了翅膀,在黑暗中往籠子的欄桿上撞擊。“放我出去!”我心中在哭喊,“放我到有新鮮空氣、有歡笑的地方去!”

對安妮,我是敬佩的。作為一名少女,在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中,不屈不撓,最終完成了這本偉大的著作,迄今為止,《安妮日記》已經(jīng)被翻譯成65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出版了3000多萬冊,并且該書已被作為二次大戰(zhàn)期間納粹消滅猶太人的最佳見證。

作為21世紀的小學生,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國之棟梁,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力。

安妮日記閱讀心得篇八

今天,我讀了冰心的作品《小橘燈》。

我心里非常欽佩文章的主人公,她是個地下黨員的女兒,非常勇敢鎮(zhèn)定,也很樂觀。

當反動派殘酷地鎮(zhèn)壓革命黨員時,小女孩才八,九歲左右,情緒卻十分鎮(zhèn)定,雖然爸爸離開了家,媽媽被毆打,她躲在一邊躲了過去。她不像別人那樣害怕,而且還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當讀到小女孩獨自一人上山去請大夫,遇到作者后,平靜回答了作者的問題,我感到她很勇敢,因為她相信總有一天革命會成功,爸爸會回來的,生活也會好起來的。

在過年的時候,她家吃的是紅薯稀飯,而我們卻吃好的用好的,她卻一樣也沒有,可是她仍然很樂觀堅強,多么了不起啊!

讀過《小橘燈》后,我應該努力學習,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

安妮日記閱讀心得篇九

《安妮。

日記。

》作為以二戰(zhàn)反法西斯為題材的世界經(jīng)典名著,自1952年被皆藤幸藏譯成日語后,在日本一度成為暢銷書。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準備的讀安妮日記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我非常喜歡看課外書,特別是青少版的美繪本《安妮日記》。內(nèi)容是德國人殺猶太人,一提到這里,我覺得奇怪了,德國人為什么要殺猶太人?我一查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德國納粹覺得日耳曼人是高貴的種族卻沒有應得的財富,猶太人的血統(tǒng)低劣卻掌握了太多的財富。我認為他們這樣做是不對的,世界應該是和平的,沒有戰(zhàn)爭的,請不要傷害自己的同類。

日記中的小女孩是一個心地善良,活潑可愛,個性率直,同時又多愁善感。她有主見,愛思考,不會輕易受別人影響;她堅強,有毅力,在受到責備和委屈后,仍以微笑面對生活。她是我學習的好榜樣,我應該向她學習。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這句話是讓我們互相關(guān)愛,可我卻從《安妮日記》中讀出了痛苦,但又發(fā)現(xiàn)了痛苦中的一絲微笑。雖然那微笑多么渺小,但卻給猶太人帶來希望。

所以說,我們是幸福的,是幸運的,可是當今世界上,能像安妮一樣樂觀的人又會有幾個呢?可是我就比較樂觀,為什么呢?事情是這樣的:

總之,《安妮日記》里的安妮是個永不放棄的女孩,她堅定的微笑讓我明白了生命的含義,就是:痛苦像雪球,你越想遠離它,它就越滾越大,把你壓迫。只有陽光能融化它,這道陽光就是——微笑。

安妮是一個猶太小姑娘。再大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安妮寫了兩年多的日記,從13歲寫到15歲。安妮父親經(jīng)商,母親是家庭主婦,家里還有一個大她三歲的姐姐——瑪格特。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全面推行獨裁統(tǒng)治,猖狂迫害猶太人。安妮一家在1933年前往荷蘭避難,可是德國軍隊入侵荷蘭。希特勒視猶太人為劣等民族,想要將猶太人趕凈殺絕。八個人在秘密后屋里度過了兩年難熬的時間。雖然有朋友們的幫助,但他們每天還是生活在恐懼中。秘密后屋里本來善良的人變得自私,外面原本忠厚的人也被逼的去偷去搶。然而有人告密,八人中除她父親外均遭不幸,安妮和姐姐瑪格特最終被轉(zhuǎn)移到伯根-伯森集中營,在1945年3月初(被解放的幾周前)因傷寒而死。

安妮的遭遇我十分同情,她寫日記的時候和我一樣大小,她當時在秘密后屋的生活艱難。我和她比真是天壤之別!安妮在日記中如實記錄了兩年間隱秘、艱苦的生活狀況,自己的寂寞、苦悶,對現(xiàn)實的恐懼、憎惡,對生的追求和期盼,對未來的向往和祝愿,對戰(zhàn)爭、人性的深入思考,但是戰(zhàn)爭回報給她的卻是苦難和死亡。想想現(xiàn)在的生活,回憶安妮的生活,你就知道現(xiàn)在有多幸福,多快樂!安妮在秘密后屋里并沒有絕望,她堅持讀書,寫日記,希望在一個和平的世界里當一位作家和記者,施展自己的才能,能為社會做出貢獻。安妮在日記中寫下了她對友誼,對種族,對軍事等等的看法。在幾十平方的小天地里,大家時刻擔心被發(fā)現(xiàn),被抓走。他們經(jīng)常空襲警報的驚嚇,飛機轟炸的威脅……安妮在日記中觀察仔細,文章通暢,描寫生動,著實讓人感到可驚可嘆!

戰(zhàn)爭只能說是一種悲劇,它會摧毀我們在生活中美好的東西,安妮對漫長的和平而痛苦的等待,換來的只是苦難和死亡。像安妮一樣苦苦等待和平的不止一個,讓我們大聲說出:“和平萬歲!團結(jié)萬歲!”

安妮日記閱讀心得篇十

當我在新華書店尋找書來寫讀后感時,第一眼我就被《安妮日記》所吸引。曾經(jīng)我不知在哪里聽說過,《安妮日記》主要是講述了一個名叫安妮的猶太少女在二戰(zhàn)期間所寫的日記,但是具體的內(nèi)容我并不清楚。于是借著這次“品味書香,誦讀經(jīng)典”活動的機會,我決定就通過閱讀這本書來寫讀后感。

簡介:《安妮日記》是以猶太小女孩安妮的視角記述二戰(zhàn)期間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實錄。安妮原本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后隨家人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她收到一個日記本作為生日禮物,從此開始寫日記。在漫長的25個月內(nèi),她用她的筆記錄了她在密室里的每一天的成長經(jīng)歷,并對戰(zhàn)爭、反猶太人主義、與父母的關(guān)系、自然、性、宗教等問題進行了反思。

在我讀了《安妮日記》之后,安妮作為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她在日記中吐露了與母親不斷發(fā)生沖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同時,對于藏匿且充滿恐怖的25個月的密室生活的記錄,對我的感觸頗深。在我查閱了資料后,我深刻的知道:在二戰(zhàn)中,法西斯德國對猶太人實行了種族滅絕政策,這是一場堪比南京大屠殺的惡行。

對安妮,我是同情的。作為一位花季少女,沒有在明亮的教室里學習,與同學朋友嬉戲玩樂,盡情享受生活的快樂。而是相反的,生活在充滿恐怖的密室之中,心情抑郁----“星期天的時候,我的精神狀態(tài)最不好。這時屋子里的人們情緒都很壓抑,氣氛郁悶得令人窒息。我們聽不見外邊的一點聲音,屋子里這種死一般的寂靜籠罩著我,拖曳著我,好像要把我拖到地獄的最底層……我覺得自己像一只被關(guān)在籠子的小鳥,被剪去了翅膀,在黑暗中往籠子的欄桿上撞擊。“放我出去!”我心中在哭喊,“放我到有新鮮空氣、有歡笑的地方去!”

對安妮,我是敬佩的。作為一名少女,在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中,不屈不撓,最終完成了這本偉大的著作,迄今為止,《安妮日記》已經(jīng)被翻譯成65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出版了3000多萬冊,并且該書已被作為二次大戰(zhàn)期間納粹消滅猶太人的最佳見證。

作為21世紀的小學生,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國之棟梁,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力。

安妮是一個猶太小姑娘。再大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安妮寫了兩年多的日記,從13歲寫到15歲。安妮父親經(jīng)商,母親是家庭主婦,家里還有一個大她三歲的姐姐——瑪格特。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全面推行獨裁統(tǒng)治,猖狂迫害猶太人。安妮一家在1933年前往荷蘭避難,可是德國軍隊入侵荷蘭。希特勒視猶太人為劣等民族,想要將猶太人趕凈殺絕。八個人在秘密后屋里度過了兩年難熬的時間。雖然有朋友們的幫助,但他們每天還是生活在恐懼中。秘密后屋里本來善良的人變得自私,外面原本忠厚的人也被逼的去偷去搶。然而有人告密,八人中除她父親外均遭不幸,安妮和姐姐瑪格特最終被轉(zhuǎn)移到伯根_伯森集中營,在1945年3月初(被解放的幾周前)因傷寒而死。

安妮的遭遇我十分同情,她寫日記的時候和我一樣大小,她當時在秘密后屋的生活艱難。我和她比真是天壤之別!安妮在日記中如實記錄了兩年間隱秘、艱苦的生活狀況,自己的寂寞、苦悶,對現(xiàn)實的恐懼、憎惡,對生的追求和期盼,對未來的向往和祝愿,對戰(zhàn)爭、人性的深入思考,但是戰(zhàn)爭回報給她的卻是苦難和死亡。想想現(xiàn)在的生活,回憶安妮的生活,你就知道現(xiàn)在有多幸福,多快樂!安妮在秘密后屋里并沒有絕望,她堅持讀書,寫日記,希望在一個和平的世界里當一位作家和記者,施展自己的才能,能為社會做出貢獻。安妮在日記中寫下了她對友誼,對種族,對軍事等等的看法。在幾十平方的小天地里,大家時刻擔心被發(fā)現(xiàn),被抓走。他們經(jīng)常空襲警報的驚嚇,飛機轟炸的威脅……安妮在日記中觀察仔細,文章通暢,描寫生動,著實讓人感到可驚可嘆!

戰(zhàn)爭只能說是一種悲劇,它會摧毀我們在生活中美好的東西,安妮對漫長的和平而痛苦的等待,換來的只是苦難和死亡。像安妮一樣苦苦等待和平的不止一個,讓我們大聲說出:“和平萬歲!團結(jié)萬歲!”

《安妮日記》是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記述二戰(zhàn)期間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實錄.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戰(zhàn)爭境況對德國納粹來說越來越緊迫,同時,他們對猶太人的大肆屠殺也在不斷加劇.安妮?弗蘭克隨著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同時還有父親的朋友萬達安一家,隨后又來了一位猶太醫(yī)生.1942年7月,安妮剛剛過完13歲生日,他們就開始了躲藏生活,8個人在密室里生活了25個月之久.白天他們不能說話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動靜包括嚴禁上廁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們只能依靠父親公司的同事供給食品生活用品,和獲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長的25個月里,安妮用她的筆,用她要做個作家的夢想,支撐她記錄下頂樓內(nèi)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她思考戰(zhàn)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guān)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逐漸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為突然處于狹小的空間,突然面對每天被發(fā)現(xiàn)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8個個性不一的人,對于繼續(xù)生存的希望有形形色色的表現(xiàn),人在困境下的真實的表現(xiàn)———這種真實本身所傳達出的信息與意義就能讓所有人感受到一種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終被發(fā)現(xiàn)被逮捕送往納粹集中營.

在閱讀《安妮日記》時,在大的戰(zhàn)爭背景下,我們得到更多的是一種溫暖人心的東西.有一種歡快溫暖的種子縈繞在每一個角落,是安妮帶給周圍的每一個人的.她說:“我必須承認,坐在天窗下面,感覺到陽光照在你的面頰上,擁抱著一個可愛的男孩,有什么比這更愉快嗎?”安妮說:“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抬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jié)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qū)崿F(xiàn)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記者并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nèi)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安妮,她活在整個世界整個人類最柔軟的那個角落,有她在,人類寒冷的時候會看見篝火,有她在,人類沮喪的時候會看見星光,有她在,人類絕望的時候會看見朝陽.

安妮從13歲生日寫起,一直寫到1944年8月4日他們的隱居地被德國黨衛(wèi)軍查抄后不久.

少女的日記、本該是紀念日常的奇想、情竇初開的悸動.平凡而快樂的“流水帳”常是這年紀的文筆產(chǎn)品.但你見過這樣的時刻處在死亡的威脅下的‘密室’里的少女的日記嗎?《安妮日記》就是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記述二戰(zhàn)期間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實錄.《安妮日記》告訴我們的,就是一個成長期的少女如何面對戰(zhàn)爭、種族迫害、自我成長與定位,以及男女角色等問題.《安妮日記》的內(nèi)容是:恐懼、不安、奴役與饑寒交迫.一個十六歲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有一名記者和作家,卻因為希特勒發(fā)動的一場邪惡的戰(zhàn)爭,于花季之齡死與納粹集中營,陰冷、黑暗的集中營成為她生命的終點,真摯的情感與卑微的希望,貫通整本日記.寫作時的孤獨與秘密的保存,卻轉(zhuǎn)為世人的廣大回響.善良、正直畢竟才是普世價值.《安妮日記》不僅僅是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心靈世界的獨白,更是德軍占領(lǐng)下的任命苦難生活的報道.

戰(zhàn)爭的殘酷遠非我等未曾經(jīng)歷的日能想象.我曾有一陣子期盼戰(zhàn)爭,以為那可以是我們現(xiàn)在的“痛苦”的結(jié)束.但事實上,如果真的爆發(fā)戰(zhàn)爭,那將是更痛苦的深淵.

戰(zhàn)爭就是一種悲劇,它會摧毀我們在生活中早已熟悉和習以為常的美好的東西.或許,在戰(zhàn)爭開始的時候,會是激動人心的,但興奮過后,將是對和平的漫長而痛苦的等待.

安妮日記閱讀心得篇十一

《安妮日記》不僅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日記,它就像是一個問題的闡述,引起人們的思考,思考戰(zhàn)爭、思考生命、思考和平!它就像是安妮控訴的手臂,聲討著戰(zhàn)爭,聲討著那些打破她原本美好生活的人。

戰(zhàn)爭是殘酷的,得到利益的永遠是少數(shù)人,而受難的永遠是無辜的人民!

伊拉克戰(zhàn)爭就是二戰(zhàn)的翻版!美國政府為了自己的石油利益而侵占了伊拉克,這位“無私的母親”將本國千萬母親的孩子送上了戰(zhàn)場,又將數(shù)千孩子的墓碑送還給了他們的母親,再將數(shù)千母親的孩子、孩子的父親送上戰(zhàn)場,而這一過程又顯得多么的自;而在伊拉克,則有更多的母親失去孩子、更多的孩子失去父母、數(shù)以萬計的人們失去家園,伊拉克人民原本安靜祥和的生活就此不復存在,而這一切都源于個別人的貪婪。

和平鴿的嘴里因該銜著橄欖枝,而不是品著血紅的淚!

她做到了!1947年,幸免遇難的安妮的父親,將安妮的日記整理后出版。迄今為止,日記已被譯成55種文字在全球發(fā)行三千萬冊,成為一筆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chǎn)。也許,在法西斯的瘋狂怒吼中,還有許多孩子在微笑著說:“我相信善良。”

我不敢去想象當時的情景,也無法可想,但日記里自始至終滲透出的一份溫暖卻讓我無法忘記。戰(zhàn)爭能摧毀一切,但它無法摧毀人的心靈,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安妮日記》,它寄托了一個少女的美好愿望,記錄她對自己和社會的思考,感動和啟迪著我和更多人。

愿安妮能將這溫暖永遠留在人世。

安妮日記閱讀心得篇十二

近段時間,我在看由法國佛蘭克寫的《安妮日記》。

這本日記是安妮遇難的前兩年寫的,可以說吉蒂(安妮給這本日記起的名字)是她在密室生活的兩年中的情感來源,她在日記中吐露了她與母親不斷發(fā)生沖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在她樸實流暢的筆下,更帶著她對德國侵略軍的憎恨,所以這本書不僅是一名成長中的少女的內(nèi)心獨白,也是對德軍占領(lǐng)下的猶太人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

讀完這本書后,使我收獲頗豐,不僅學會了怎樣寫日記,而且有認識了一些書中的朋友,學會了一些知識。

我以后要好好學習,因為從書中我好像又看到了以前的中國:很懦弱,被日本,美國等地方逼著簽喪權(quán)辱國協(xié)議,把原本屬于我們的土地讓出去,可現(xiàn)在不同了,我們中國正一點一點的強大起來,總有一天會把其他國家搶走我們的東西都討回來。

從此以后,讓我們向著夢想前進,努力學習,長大之后成為建設(shè)祖國的棟梁之才!

安妮日記閱讀心得篇十三

記得,是很小的時候,有過一套世界文學名著,兒童讀本。那時候,第一次看了這個故事。那時候,正處于即將進入青春期的邊緣,因為我比安妮更早熟,所以,我覺得,她所寫的,是我心中的吶喊。父母的不理解,誤會,漠視,或者是完全不平等甚至不愿意聽我講話的相處模式,讓我疲憊跟惱火。況且,我是在中國,沒有安妮的爸爸那種可以聆聽我說話的人。于是,我更壓抑自己,更容易叛逆。所以,我壓抑著的叛逆需要盡快的找到一個出口發(fā)泄:寫作。

像安妮一樣,我開始寫日記,甚至寫給我認為可以理解我的人。那是,跟我相同感受的人不多,最后,我真的只有寫給我的“日記”,也就是,我自己。那是的我,多么渴望有人的理解,多么渴望我也有一個彼得配載我的身邊。

現(xiàn)在,我長大了,不是是那個懵懵懂懂渴望別人理解的小女孩了?,F(xiàn)在的我,看這部電影,突然明白了許多。

以前的我,那么的不懂事,以為我是全世界最可憐、最值得悲憫的人,殊不知,那些傷人的話,足以讓我最最親愛的父母無限難過。我寫過一封跟安妮寫給爸爸類似的信,我現(xiàn)在才知道,或是說,我突然驚覺,那封信,讓媽媽多么傷心難過。

是時候,給媽媽打個電話了。

嗯,就這樣。

以上。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8740780.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