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一種表達自己思想的方式,可以激發(fā)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思辨能力。寫讀后感時,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觀點,展開對書中情節(jié)和人物的評述和思考。推薦這幾篇讀后感,或許能給你帶來新的思考和啟發(fā)。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一
黛玉去見賈赦、賈政,作者對此二人采用了虛寫,因為這二人并未正面出場。這樣處理,避免了敘述上的重復。
最后是寶玉出場,在寶玉出場前,作者已對其進行了側(cè)面描寫,通過王夫人和林黛玉母親的描述先點出眾人眼中寶玉的特點“混世魔王”、“頑劣非?!?,然后寶玉正式登場,作者再鋪排描述寶玉的衣著及容貌,點出黛玉眼中的寶玉“最是極好”,表現(xiàn)了寶玉與黛玉之間惺惺相惜,此一見面,黛玉便將前番聽眾人所述的寶玉其人的特點徹底推翻。
《紅樓夢》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古代小說,選入中學課本的《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是小說的第三回--《賈雨村夤緣復舊職林黛玉拋父進京都》的節(jié)選。我們可以對比的方法來學習這篇課文,一窺紅樓夢的偉大成就。
王熙鳳和眾人之比王熙鳳出場時,作者采用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寫作手法,正當賈母說多配一料丸藥時,“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有曾迎接遠客!’”。而其它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在林黛玉看來,此人實在是放誕無禮。但這恰恰突出了王熙鳳在賈府中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刻劃出她性格中潑辣的一面。她深受賈母的寵信,除了賈寶玉,合府再無一人敢在賈母面前如此說笑。正因為萬千寵愛集一身,所以才敢如此恣行無忌。
王熙鳳和賈氏三姐妹之比賈氏三姐妹出場時,只有輪廓描寫:“第一個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第二個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倍跷貘P呢,“這個人的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慶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一略一詳,一簡潔一鋪陳,一高貴一庸俗,寫出了賈氏三姐妹的神韻和高貴氣質(zhì),暗示了王熙鳳的貪婪及俗氣,側(cè)面反映出她內(nèi)心世界的空虛。
王熙鳳和王夫人之比黛玉去拜見賈政時,“王夫人再四攜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到了吃飯時,“賈母正面榻上獨坐,兩邊四張空椅,熙鳳忙拉了黛玉在左邊第一張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讓”。一“攜”一“拉”,一親切一熱情,一穩(wěn)重一猛浪。作者在這里突現(xiàn)了王熙鳳的熱情,而這種熱情無非是一種表演,是以取悅賈母為最終目的的,體現(xiàn)了王熙鳳的精明和狡詐。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二
中學時代,聽別人說紅樓故事,寶玉和黛玉傾情相戀卻終未能結(jié)成眷屬,深感惋惜,特別不能接受的就是黛玉的早逝,黛玉之死——完美的安排。黛玉她冰清玉潔,才貌雙全,卻偏偏命薄如斯,老天何其不公!
后來借到一本《紅樓夢》,如饑似渴地捧讀,有關寶黛的章節(jié)片段更是百讀不厭,為他們的笑而笑,為他們的悲而悲,為他們的相聚而歡欣,為他們的生離死別而痛斷肝腸??吹綄氂癯黾?,則為寶釵的獨守空房而幸災樂禍,總認為寶黛未能結(jié)合,全是多了她一人。她出身皇商,家富勢豪,母親又與王夫人有親,與她相比,早孤無依,寄人籬下的黛玉自然不占優(yōu)勢,不能成為賈府當權派的考慮對象了。
再后來終于有了一本《紅樓夢》,空閑之余,常常玩索,發(fā)現(xiàn)以前僅從感情這一方面來看黛玉的愛情與命運有些幼稚,有些單純,但是對黛玉的喜愛之情有增無減,對她的愛情與命運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情她父母雙亡,寄人籬下;憐惜她自尊自愛,敏感多愁;痛惜她才高命薄,含恨而逝。她客居賈府,自然在意自己“憑空多出的主子”的身份,在下人面前偶爾言語尖刻,也只是爭取和三春一樣的待遇。她時時衡量揣測自己在下人眼中的地位——一個薄宦的千金小姐在名震天下的公侯之門,勢利卑俗、明爭暗斗的集中營,處處風刀霜劍,爾虞我詐,她不涉一端,潔身自好,結(jié)果卻是不和任何一端為友就是與全部的派別為敵。在下人眼中,她是一個“零余的主子”,在王夫人、鳳姐等人眼里,她只是一個寄食者,賈母的寵愛也不能為她支撐起全部的藍天。黛玉的心倍受煎熬,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她不明白,也不屑明白,不想明白,但是她的自尊又不容許別人的輕視,于是,保持這種與賈府眾人的微妙關系而不使之惡化,對她來說,是一件費心傷神的事情。她的全部精神,就投注在兩件事情上,一件是與賈府眾人的關系,另一件就是經(jīng)營與寶玉的愛情。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三
黛玉是善良的。這善良里包含著太多——聰慧,才情,善解人意。她因聰慧而知人冷暖,她因有才而“花草總關情”;她因善解人意而樂于向地位低下者予以真情。于是,她真誠地教苦心學詩的香菱作詩,在寶釵勸香菱“你本呆頭呆腦的,再添上這個,越發(fā)弄得成個呆子了”時,她卻笑著鼓勵:“意思卻有,只是措辭不雅”于是她悲吟五美,為她們贊歌為她們嘆息;于是她傷懷落紅,為它們的歸所思慮,苦心護其“還潔去”,不使其“污淖陷溝渠”。難免的,每分善良都伴著十分善感。黛玉的善良有時也更多地出于悲己,轉(zhuǎn)而將這種自憐轉(zhuǎn)化為憐憫他人他物。但這又何妨呢?正是因此,她的善良才顯得更真,更無須造作。
黛玉更是癡情的。她渴望愛,因而遇見了寶玉便傾其所有地去愛。然而她又有什么呢?無非是生命與血淚。前世便下定的決心,她是為淚而生的;可這淚便是她生命的源頭??!日日夜夜的思念,青燈照壁,冷雨敲窗,閨中人的淚不盡,滾滾沾袖漬,一滴一滴可是在燃她的生命??!于是寶玉的病榻前,她無聲抽泣;于是在寶玉與其他姐妹嬉玩時,她只是獨自飲啜;一次次地,心為他所傷,淚直流,卻總不變癡心;一遍遍地,病由他而生,卻只有掩門自忍。“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閑拋卻為誰?”終于一日,淚已盡,生命的源泉亦枯竭。我以心相許,你卻最終棄我而去,錯錯錯!只有在香魂歸天一刻突出一句帶血的悲喚——“寶玉、寶玉,你好……”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
黛玉去了,大觀園里少了一位才女,仙境重歸一位花神。她的淚已還盡,卻引人淚流無數(shù)。為你癡、為你醉,你的才思,你的癡情,只蓄我滿心話,說不出。夢已醒,唯有長嘆你芳名——黛玉!黛玉!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四
可嘆停機德,誰堪詠絮才。玉帶林中玉,金簪雪里埋。
黛玉每燒一張詩稿都會想起往日的種種。從自己剛到賈府時受到眾人寵愛,與寶玉的第一次邂逅。“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薄胺采酱ㄈ赵轮阒荤娕c女兒,須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弊约翰徽且驗閷氂裨谌缃衲凶鹋暗纳鐣凶鹬嘏远矚g寶玉的嗎?后來又隨眾人一起入住大觀園??烧l又知道在世人眼中“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xiāng)?!钡拇笥^園,其實是一個“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钡膱鲟l(xiāng)。在瀟湘館中過的是“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钡娜兆印_@樣的生活多虧有寶玉相伴才能度過。想到曾與寶玉鬧過別扭而難過;為寶玉為討好自己而對自己說過的甜言蜜語而高興;為寶玉對自己說過的海誓山盟而害羞。
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寶玉會這么狠。難道女人就不能擁有自己的幸福嗎?難道女人的地位就這么低下,不能尋找自己的愛情嗎?難道就沒有一個男女平等的社會嗎?我不甘心,不甘心啊!
這時她忽然感覺自己來到了一個幻境,黛玉走到一個石碑坊前,碑坊上四個大字“太虛幻境”兩邊有一副對聯(lián)“假作真時真亦假,無有處有出無”石碑坊旁有一塊石頭名曰“前生石”黛玉來到石前。突然,她眼前出現(xiàn)了一幅幅畫面:西方靈河畔上有一塊三生石,三生石旁有一棵絳珠草,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得以久延歲月。后受天地精華修成女體,后乘昌明太平盛世下凡造歷還恩。
黛玉明白畫中的三生石便是寶玉,絳珠草就是自己。自己今生乃是來報寶玉的甘露之惠。黛玉喃喃曰“今生我淚已為一人流盡,債已還,情以了。”說罷走進幻境。
回到大觀園的瀟湘館,紫鵑見黛玉把詩稿燒完后便暈倒了許久不醒就上前探了探氣,發(fā)現(xiàn)黛玉已經(jīng)斷氣。紫鵑趕忙去稟報與賈母?!跋慊暌豢|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
試看春殘花漸落,
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
花落人亡兩不知。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五
讀了“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息!
在這篇課文中讓我最最忘不掉的就是原名為王熙鳳的這個人,她給我最初的印像是她很美!恍若神仙妃仙子!后類有連續(xù)讀了好幾遍之后才發(fā)現(xiàn)她關照林黛玉其實是為了討好賈母。媽媽告訴我說:“王熙鳳是個心機很重的女人,以后可不能學她!”開始我還不相信,以為媽媽錯怪了她,覺得她很可憐!直到今天,老師講解了后的今天,我才真正承認王熙鳳的確是一個心機很重、阿諛奉承、八面玲瓏、炫耀權利、虛偽的一個人。但是呢,我覺得她還是有一定的優(yōu)點的,比如說賈府這么大的一個家庭全由她一個人掌管著,還弄得這么輝煌,的確是很不容易了!有此可以看出她的能力很強,這一點我覺得我們?nèi)W習!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六
林黛玉和賈寶玉之比寶黛相見時,兩人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镑煊褚灰?,便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Z母笑道:‘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寶玉笑道:‘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心里就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重逢。亦未為不可?!币粋€是寄人籬下,一個是混世魔王;一個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一個是率性而為,心直口快。所以盡管感覺相同,但一個只是深隱內(nèi)心,另一個則是赤裸裸地表達出來。這樣的描寫,使環(huán)境和人物達到了完美的融合。
林黛玉對賈寶玉認識之比林黛玉從王夫人口中得知賈寶玉是一個孽胎禍根,是一個混世魔王,一時甜言蜜語,一時有天無日,一時又瘋瘋傻傻,所以不知是怎生個憊懶人物,懵懂頑童,心想倒不見那蠢物也罷了。結(jié)果一見之下,卻是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雖怒時而若笑,即嗔視而有情。何等眼熟到如此!心有靈犀,立即站到了賈寶玉一邊。成為背叛封建家長、背叛封建社會的堅定同盟者。欲揚先抑,突出了林黛玉對賈寶玉的認同感。
賈寶玉和封建學士之比文中說“黛玉亦常聽得母親說過,二舅母生的有個表兄,乃銜玉而誕,頑劣非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nèi)幃廝混”,這在眾封建學士看來實在是荒唐之舉,所以西江月中批道: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nèi)原來草莽。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湛肖無雙。寶玉無意于功名利祿,厭《四書》而喜《西廂》,避功名而趨閨房,自為封建家長所不容,也必遭封建統(tǒng)治者所唾棄,所以才會屢屢遭賈政責打。西江月似貶實裹,卻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封建統(tǒng)治階級叛逆者的光輝形象。
通過對比,我們能一窺賈府敗落的原因;通過對比,我們能一睹人物的風采,黛玉的細心謹慎、嬌弱風流,寶玉的似傻如狂、離經(jīng)叛道,鳳姐的庸俗潑辣、張狂精明;通過對比,我們可一嘆曹雪芹的筆力,人物的出場,先后適宜,詳略得當,虛實兼用,不但筆法變化多姿,而且在眾多人物中可使描寫的重點突出。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加深對紅樓夢的了解。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七
一個孤苦無依的弱女子,表現(xiàn)出來多少堅強,就映現(xiàn)出內(nèi)心的多少脆弱,而堅強與脆弱的矛盾結(jié)合,就產(chǎn)生了痛苦。生活在痛苦中,若沒有期盼,沒有精神支柱,沒有慰藉和希望,恐怕鐵打的人也會被這痛苦銷蝕。那么寶玉就是支撐黛玉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八
毛澤東同志曾說,不五讀紅樓夢,不要作評論。如此說來,我是沒有評論的底氣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最近的拜讀,心里還是有些寫文字的沖動,還是寫出來罷,免得憋壞了自己。且不作為什么評論,只當是自己的一些看法吧。作為封建時代的產(chǎn)物,宿命總是難免要摻和一下。古代的愛情也好,美也罷,似乎都有離合,悲歡,都有殘缺,但一切,都難逃宿命。西廂房的張生與鶯鶯,約出了,梁祝的十八里相送,送出了千古傳誦。
紅樓夢本來就是一部不完整的社會百科,這種不完整,結(jié)局不免撲朔迷離,于是有紅學諸位的爭論。但在判詞中,又似乎都有宿命的交待。紅樓夢中人,有人說最漂亮的是秦可卿,但最牽人心弦的,無疑是黛玉。這個“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的癡情女子,無時無刻,不讓人為之動容?!皟蓮澦契痉酋玖I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币皇自~將黛玉迷離、夢幻、病態(tài)、柔弱勝西施的姿容刻畫的淋漓盡致。寶玉見到林妹妹時,“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的比喻更是讓人對林妹妹柔弱的嬌美以無限想象,。林黛玉非但外表秀美,她才華橫溢,對詩對詞無不讓人欽佩,《葬花吟》以及同史湘云對的“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尤為經(jīng)典,在對菊花詩中,一句“滿紙自憐題素愿,片言誰解訴秋心”,于菊于人,林妹妹的高潔與苦楚都在其中。同時她還坦然,遇事有一說一,而且分寸得體,但寄人籬下的她善感、多愁,無時無刻不為自己的身世遭遇感傷,有時不免還語中帶刺、有點刻薄。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正是林妹妹不計較功名、深感世態(tài)炎涼的寫照。然而,黛玉的淚與病是最讓人心生愛憐的。其因離家投親而母親囑其“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而倍加善感,開始她為寶玉的不理解而惱,后又為一些誤會而惱。而這些惱,皆因她對“潔”之追求,她追求愛情的潔,但寶玉青春年少,雖然對林妹妹情有獨鐘,但不拘一格貪玩博愛,讓林妹妹心生蒙影;她追求心與心的潔,但賈府上下許多人都城府甚深;“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就連花開花落,她也追求潔,生恐“污淖陷渠溝”。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九
《林黛玉進賈府》向我們第一次展現(xiàn)了賈府。賈府的環(huán)境,有著豐富文化內(nèi)涵,通過院落建筑與服飾儀節(jié),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了賈府的特點,像賈母在賈府至高無上一樣,賈府透示給黛玉的是骨子里的王尊王貴,它是封建大家庭的一個樣板,是一個封建上層統(tǒng)治者的生活寫照。
對黛玉的描寫,處處表現(xiàn)她的“步步留心時時在意”,謹小慎微的態(tài)度表現(xiàn)她“寄人籬下”的心境,黛玉“上無親母教養(yǎng),下無姊妹兄弟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她有很強的自尊心,也有很強的自卑感。
鳳姐一出場,滿屋子全是她一個人在說話,別人都成了陪襯,她夸黛玉標致,嘆黛玉命苦,對黛玉關懷備至,一切都依著賈母的心思行事,一切為了討得賈母的歡心。她善解人意,巧手逢迎,乖巧機靈的性格和在賈府的實權地位都表現(xiàn)出來了。
賈寶玉生活在封建貴族家庭,處在封建正統(tǒng)勢力的重重包圍之中,這個家庭使他“留意于孔孟之間,委身于經(jīng)濟之道”這對賈寶玉是沉重的壓力,他的“愁”和“恨”正是欲求擺脫而不得的苦悶心情的表現(xiàn),他的“傻”和“狂”正是在痛苦中尋求新的生活和理想,卻又找不到出路。以致陷于失望和迷惘的精神狀態(tài)。
最后,我們要感謝作者曹雪芹,是他一手策劃了我們這次穿越時間隧道的“故園神游”。
雖是短短幾頁課文,卻讓我們得出了一個答案:《紅樓夢》的:“千紅一哭(窟),萬艷同悲(杯)”昭示著封建制度的必然衰敗,它的成功也不僅僅在于其文學價值。
想著曾在哪一回中所見的文字,我空吟著“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鴻蒙太空,吾誰與逝,與吾從,渺涉茫茫,歸彼大荒?!蔽也辉僦蛔硇挠谠~句的優(yōu)美了,而是對那個時代的悲哀有了重新認識。
了解了顰兒“孤高自許,目下無塵”背后的無奈,漸漸了解了寶玉“富貴閑人”中隱藏的叛逆。了解了那個終日以淚洗面,輸?shù)袅蒜O黛之爭,在凄涼中香消玉殞的黛玉,如果說悲愁是東方古典女性的特點,那么黛玉無疑是悲秋的集大成者。
穿越了時空,打破了歷史的界限,似乎見了她初到賈府的處處小心,步步留神,似乎望到了那個削瘦背影整日封存在那些封建禮教與各種人際的`束縛中,無法理解,無法承受,盡力的躲避與應付。
她也承載了,搭上了這賈府的列車,開向了前方,不知到下一次在拿起你時,不知你是否還在前行。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十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軟系飄香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夢里,誰的輕吟?循聲而去,我想要追尋,卻見冷月移墻,浮香暗影,那花下的歌者,不見了蹤影。
我于是黯然,坐下。又有一片柳絮飛落,在我眼前飄蕩,像是詢問。我低下頭,想你。黛玉、黛玉。
黛玉是美的。“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薄伴e靜時如嬌花照月,行動處似弱柳扶風。”曹雪芹定是最鐘愛黛玉的,才有了花神一般的黛玉。絳珠草為何物,不知,但若能幻化成此般美人的,恐怕也是絕美的植物。正是這種美,集萬千愛憐于她一身,這美給了她愛,給了她自憐的情思,卻也是因著這美,“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絕美與悲劇往往相生相伴。我們今天說這美往往就懷著一種哀嘆的情感,仿佛若不是這愁,此美便寡淡無味了。
黛玉是孤獨的。先是由她的身世所致——幼年喪母,寄人籬下時父親又去世,她的多愁與孤寂是自然而然的。然而正是在此般伶仃之境下,小小的她就因喪失了至親,蒙受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她的老師賈雨村說她“不與凡女子相同”,不語但靜思,才思敏捷??蛇@樣深深藏匿自己于靜默深處,不正是她受命運傷害的自我防御嗎?失去了的痛苦叫她多疑,于是她更加孤獨,縱使大觀園內(nèi)姐妹成群,長輩們寵愛有加,而她卻只將萬縷情絲深埋心底,旁人一句不慎便觸及痛處;她是那么渴望著愛,渴望著陪伴。所以縱使對寶釵疑心重重,只經(jīng)釵大道理一勸,便視為姐妹,肝膽相照,袒露心扉。雖然在人群里她嬉笑玩鬧,卻終究是習慣獨自一人,獨自掃花、獨自吟花,獨自傷痛、獨自落淚。
黛玉是叛逆的。這也正與她的孤獨相連。她的叛逆,在大觀園里或許是一種乖張;但放在歷史背景下,這便是一種勇敢,一種反抗。她明白寶玉與自己有著相似之處——不愿為世俗所羈、不屑被功名所累。于是她與寶玉的愛情有著精神上互通的支柱,綿長而沒有決裂的可能;于是寶玉引其為知己,在寶釵、襲人等勸其了解“經(jīng)濟學”交涉官場時,他憤然地說“林妹妹不曾說過這混賬話!”也正是因此,黛玉的孤獨升華至一個更加崇高而又永恒的位置——這是在傳統(tǒng)思想里與歷史決裂的孤獨,這是對封建思想無所不在、肆虐人心的反抗,而這就注定了她的悲劇、她的不遂人意,她的苦淚及她所受的折磨。但卻正是這種叛逆,給了黛玉對立于“病西施”的一面——她的頑強、她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執(zhí)著倔強,她的力量。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十一
黛玉母親去世,拋父進京,《林黛玉進賈府》即通過黛玉的眼睛觀察到賈府方方面面的人物。
首先出場的自然是林黛玉。作者對黛玉容貌的描寫共有三處:黛玉進府后,眾人眼中的黛玉體弱、有自然的風流態(tài)度;王熙鳳夸她“標致、氣派”;寶玉眼中的黛玉美貌多情。
棄舟登岸后,黛玉乘轎來到榮國府,先到賈母房中拜見,此時賈母登場。賈母是寧榮二府備份最高的老人,因此首先介紹。之后見了邢夫人、王夫人、李紈,這幾人都是略寫。之后在賈母的吩咐下,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登場,作者介紹了這三人的容貌,然而因不是主要人物,故也是略寫,而且是群體描寫。
之后出場的是本回的主要人物--王熙鳳。作者為王熙鳳的出場精心設計,巧妙安排。首先,在王熙鳳出場之前,黛玉已經(jīng)和眾人見過了面,知道賈母身邊人物的狀態(tài),即“恭肅嚴整”,之后王熙鳳“大笑”著出場,一下子烘托出王熙鳳在賈母面前的特殊地位。正因為她地位高,身份特殊,所以敢采用這種“放誕無禮”的出場方式。之后作者不惜筆墨,鋪排形容王熙鳳的衣著和容貌。王熙鳳穿金戴銀,珠光寶氣,反映了她精神上追求不高,俗不可耐,不懂高雅;喜歡聚財斂財,人前炫耀。外貌描寫中最能體現(xiàn)作者對王熙鳳性格定位的便是“丹鳳三角眼,柳葉吊稍眉”。因為在麻衣相法中,“三角眼”、“吊稍眉”是“刁鉆”、“狡猾”、“淫邪”之人的特點,作者故意這樣寫,恰恰是為體現(xiàn)王熙鳳刁鉆、狡猾的性格。之后王熙鳳對黛玉的語言描寫體現(xiàn)了她的機變逢迎,表面上夸贊黛玉,實際上又阿諛了賈母,安慰了迎春三姐妹。她的又哭又笑也反映了她見風使舵的特點。回王夫人的語言描寫,體現(xiàn)了她的精明能干。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十二
童話中成為王子的愛人的灰姑娘,為多少世人所羨慕?;夜媚锱c王子攜手后,在現(xiàn)實中真的能得到幸福嗎?張恨水的《金粉世家》給了我們一個回答。小家碧玉冷清秋滿心歡喜地嫁給摯愛,丈夫的第一句話卻是:你別想限制我的自由!他婚前的曲意承歡、柔情蜜意蕩然無存。金燕西作為豪門之子,娶妻卻形同未娶,依然流連于脂粉叢中。冷清秋為了愛情而來,但是自從她嫁入金家,愛情便遁于無形,她愛的人“愛”別人!可是冷清秋自此不得安寧——婆婆寵愛,卻不得不忍受各房兄嫂的排斥與算計。她惶惑,失望,終至于絕望,這個淡泊名利心地善良的女子只好把自己鎖入閣樓,長伴青燈,奉佛讀經(jīng)。金家敗落,一場大火燒斷了她與豪門的重重牽絆,攜幼子悄然離去,隱名埋姓,賣字為生,說不盡的坎坷與辛酸。讀完這部小說,掩卷長思,才發(fā)現(xiàn)曹雪芹安排黛玉早亡實是一種苦心,一種悲憫,此乃高明之舉,我甚至為此深感慶幸,黛玉之早逝,和冷清秋相比,實在是一種幸福。
寶玉之待黛玉的那種情分,自不必說。假如寶黛二人在賈母的主持下成婚,兩人的感情自然不容置疑,但是從現(xiàn)實的角度來考慮,寶玉肩負著維持賈府局面的責任,免不了時常參與到各種世俗活動之中,他本不愿與世俗交接,此時會不會向黛玉訴苦?不屑世俗的黛玉又能否理解他的苦衷?黛玉以愛情為生命,會不會因為寶玉的不時缺席而精神空虛?這一層暫且不說;做個合格的主母,把賈府上上下下打理得井井有條,好強爭勝的鳳姐尚且因此累垮,體弱的黛玉是否又有這份精神和體力?這一層也暫且不說;后來賈府獲罪被抄,一向錦衣玉食的黛玉能承受得了這個打擊嗎?一場驚嚇,恐怕此時的賈府眾人如何也湊不出買幾兩人參的銀子來。作者早有主見,唯美的黛玉是不能也不應該經(jīng)歷這樣的現(xiàn)實的,如果經(jīng)歷了,她的唯美便會減色,黛玉便不成黛玉了。她是作者心中一塊無暇的美玉,從幼時到少年,從情竇初開到執(zhí)著于愛情,這塊由種種苦痛雕琢出來的美玉發(fā)出了奪目的光彩,雕刻已達最佳狀態(tài),減一分未成,增一分有損。
黛玉早逝,但寶玉仍在濁世,賈府的事情還未完,二號女主角寶釵便上升到一號女主角的位置,承受一系列現(xiàn)實的厄運,在賈府支撐殘局——這對寶釵并不公平,我以為——但是也只能是寶釵,她是那個社會培養(yǎng)出來的賢淑女子,自然只能由她來承擔那個社會所特有的苦難。至此,我們更可見作家對黛玉的偏愛與維護了。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十三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林黛玉是紅樓夢故事中一個備受關注和爭議的人物。她以其獨特的個性和卓越的才情贏得了人們的喜愛,同時,她也成為了讀者們心中的女神。我是一個熱愛文學的人,這部經(jīng)典之作也不例外,下面我將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從五個方面談一談林黛玉給我?guī)淼男牡皿w會。
首先,林黛玉是一個非常純真和敏感的人。她的心靈純凈如玉,像一顆嬌嫩的花朵,容不得一絲塵埃。她盡管身處榮府的壓力之中,卻從未喪失自己的淳樸和真誠。她真實地展示了自己內(nèi)心的矛盾和堅持。她堅守自己的原則,她的信仰。我從她的性格中看到了一個無私和堅定的人,她的一舉一動都讓人感到她與眾不同,與眾不同的是她擁有真正的情感,那種真實的感覺是純凈的。
其次,林黛玉的聰明才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她是一個女子,但是她的聰明才智絕不亞于任何男性。在紅樓夢中,林黛玉對情感的理解,對人性的洞察力以及她的才華和文思泉涌,都讓人欽佩不已。她在與賈寶玉的親密關系中展現(xiàn)了自己的機智和敏銳,她的豐富的情感世界和出色的才華,使她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人物。
第三,林黛玉是一個愛情的執(zhí)著者。在紅樓夢中,林黛玉和賈寶玉之間的感情是故事的重要線索之一。她為賈寶玉傾盡了自己的心血,她的深情厚意感動了許多讀者。她對愛情的堅持和執(zhí)著,源于自己對純真愛情的追求和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叫做真愛無悔,她的堅守和執(zhí)著讓人們感受到了愛情的力量和美好。
第四,林黛玉的命運是一個悲劇的縮影。在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命運十分悲慘。她是一個活在世俗規(guī)則中的人,但又不甘心受制于世俗的束縛。她的命運經(jīng)歷了許多不幸和痛苦,她的高貴出生使她承受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她不僅面對著社會的偏見和嘲笑,還要面對親人的冷漠和背叛。她的命運使我產(chǎn)生了一種共鳴,我發(fā)現(xiàn)人生有時候并不公平,但我們不能被命運所擺弄,我們要積極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最后,林黛玉是一個直面生死的人。在紅樓夢中,林黛玉的生命經(jīng)歷了許多挫折和磨難,她始終保持著不屈的斗志。她的才情和美貌讓她在精神上受到諸多侵擾和折磨,但她從未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她對生命的態(tài)度和她的堅韌精神令我深感敬佩。面對一切不如意、挫折和困難,我們應該像林黛玉一樣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勇敢地面對生活。
總之,林黛玉是紅樓夢中一個充滿魅力和魅力的人物。她的純真、聰明才智、執(zhí)著愛情、悲劇命運和直面生死的精神給了我許多啟示和思考。她的形象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一舉一動都值得我們?nèi)テ肺逗托蕾p。通過林黛玉這個角色,我學到了許多人生道理和智慧,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會努力把這些品質(zhì)落實到自己的生活中,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十四
林黛玉,一字顰顰,別號瀟湘妃子,這一字一號正說明了黛玉「蹙眉」的神態(tài)以及愛哭的性情。
林黛玉的性格是憂愁的,「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這是黛玉初到賈府時,給寶玉的印象,由此即顯現(xiàn)出黛玉整日凝眉的憂愁形態(tài),所以當時寶玉送她的「顰顰」字號可說是恰至妙極。的確,黛玉是憂郁的,多愁善感的,而她對身世的飄零無依感正是造成她如此的主因,她時常獨自一人思念雙親,孤芳自憐,二十七回的《葬花詞》中,她曾道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來表達寄人籬下孤苦伶仃之感,她藉由花兒受到風摧雨殘,映照出自己有如風刀霜劍逼迫的凄境。而六十七回的「見土儀顰卿思故里」又見黛玉睹物傷情,思念逝去的雙親:「想起父母雙亡,又無兄弟,寄居親戚家中……想到這里,不覺的又傷起心來了。」黛玉也因為幼年即遭受離喪,所以詩作多有傷悼雙親的哀嘆,在七十回中寶玉何以能斷定桃花詞乃黛玉之作,就是因為「林妹妹曾經(jīng)離喪,作此哀音?!褂谕换刂?,黛玉也曾作「漂泊亦如人命運」,由此喻指自己的一生,就像那漂泊的柳絮一般,無依無靠。這在在都寫出了黛玉失怙失恃、凄惋哀愁的命運。
黛玉的多愁善感并不僅僅只為身世不幸,面對花草樹木時,她亦有著一份感傷,比如遇見花兒凋謝、落花逝水等景物,則又會使多情的黛玉沈溺于哀感之中,感嘆不已,二十八回中即有一段敘述:「次日又可巧遇見餞花之期,正是一腔無明正未發(fā)泄,又勾起傷春愁思,因把些殘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傷己,哭了幾聲,便隨口念了幾句?!褂纱丝煽闯觯鎸θf物的消散、生命的短暫,黛玉能夠細膩地體會它們的命運,獨自一人悄然掩埋落花,一行淚一行歌地唱出愁緒滿腔的悲曲:「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等令人心醉神搖的千古名句。
沒有淚,就沒有了林黛玉,整部《紅樓夢》巨作中,處處可聞黛玉的哭泣,處處可尋黛玉的淚痕。
以當她再無一滴淚水可灑時,只有淚盡夭亡,香魂逝去,結(jié)束她凄情的一生。
歷來論及黛玉性格特征時,少不了都會提起她敏感多疑的特性,黛玉的「小心眼兒」向來是頗為出名,她的挑剔、過于敏感,我們從一些細微末節(jié)上便可看出端倪,好比有一次「周瑞家的分送宮花」(七回),當時收到的人無不謝過收下,唯獨送到黛玉這兒時,黛玉開口發(fā)問:「還是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周瑞家的答道:「各位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的了?!褂谑趋煊癖憷湫Φ溃?/p>
天真爛漫的湘云也曾對她說:「我也和你一樣(處境),我就不似你這樣心窄。」。
而三十二回寶釵說黛玉「素習猜忌,好弄小性兒的。」就連她的寶玉哥哥都說:「林妹妹是個多心的人?!箍梢?,上至公子小姐,下至奴婢丫環(huán),眾人對她的心性多是以「過于敏感」看待。然若進一步細思,便可體會黛玉的心細敏感,其實是本于對寶玉的深厚情感以及對自己寄人籬下的那份無依不安,試想:若不是對寶玉如此在意,黛玉何以處處多疑?她那十足的酸意,不正是拐彎抹__________角地表露她的深情?而黛玉的心窄、小心,其實也可追溯至她剛進賈府的時候,當她一進到賈府,便想起母親的先前曾囑咐的遺言:「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挂驗檫@份叮嚀,所以黛玉表現(xiàn)出「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惯@全是生恐被人恥笑罷了!
有讀書識字的學問背景,而另有一番高清雅謔,就如對于那位既聰明又似愚蠢的劉姥姥,正當眾人苦于無以名之的時候,只有黛玉口出妙語,戲稱她作「母蝗蟲」,難怪寶玉會于三十五回說:「若是單會說話的可疼,這些姊妹里頭也只是鳳姐姐和林妹妹可疼了?!埂?/p>
雖說黛玉善于解頤妙語,但是有時她的伶俐超絕,卻失之于尖銳刻薄,她不懂得委婉柔勸,經(jīng)常是一語道破、一針見血,因此使得她的出言率爾,常得罪了他人,惹人心里不快。其實細想黛玉的口德也未必是全然刻薄的,若要說她言語傷人,不就是因為世人皆不喜聽刺耳的真心話罷了,她的真心快語,少了一份圓滑迎媚,所以遭來「刻薄」、「尖銳」的批評,但也因為如此,更使人體會到黛玉的「真」,就連脂評對于黛玉的口才,也都是多有欣賞而絕少批判,其言黛玉「以蘭為心,以玉為骨,以蓮為舌,以冰為神」,其不忍責備黛玉的尖利唇舌,原因就在于黛玉是一份真性真心,雖為可恨,卻是可愛。
「鳳尾森森,龍吟細細」,走至瀟湘館前,眼前呈現(xiàn)的景致便是這般幽美,這里「湘簾垂地,悄無人聲」,又有「一縷幽香從碧紗窗中暗暗透出」,不消明講,任誰也知這里的主人一定是幽僻絕塵的黛玉姑娘了。
黛玉平日經(jīng)營的生活,便帶有十分詩化的意境,從日?,嵤碌睦颖憧煽闯觯缭诙呋刂?,有一段敘寫黛玉臨出門前向紫鵑交代的話:「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紗屜,看那大燕子回來,把簾子放下來,拿獅子倚住,燒了香,就把爐罩上。」太愚先生曾對此段評語:「我們看了這幾句話,就想到黛玉平日所過的是一種情懷高渺的詩境生活了?!褂纱丝梢姡煊裼蓚€人性情至生活居所,已然融合了藝術,將生活升化至極具詩蘊的高渺層次。
的詩情因為敏慧善感而具高華風流,她婉轉(zhuǎn)悱惻的詩風總是格外的風流靈巧,因此,我們能看到黛玉的詩詞中,曾多次提及「風流」一詞,且看葬花詞中的「一抔凈土掩風流」,以及《唐多令》中的「空繾綣,說風流」等,黛玉的詩是以情為本質(zhì),所以總令寶玉為其情韻所傾倒折服。
雖說寶釵之稿曾多次奪魁,看似與黛玉詩作同驅(qū)并馳,但是,黛玉的風流唯美永遠是獨領風騷,是大觀園里的眾兒女所不及的,原因就在于黛玉詩中所賦予的是多情幽愁且高潔絕塵的詩魂,而這絕塵的性格特征,正是黛玉之所以為黛玉的要素。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十五
《紅樓夢》中的人物隨著時間的流逝依然在散發(fā)著奪目的光彩,人們習慣性地在他們的名字前冠以褒義詞。今天本人冒著被退稿的危險,來談談這位大觀園中的瀟湘妃子——林黛玉。
如假包換的美才女——若是說到金陵十二釵中的美女,那可就非黛玉、寶釵莫屬了。然而寶釵美得規(guī)矩,黛玉則美得純凈。美則美矣,但若是沒有才,也就沒有了吸引寶玉的資本,所以她理所當然地要有才氣,但又不同于寶釵那種飽讀詩書、高高在上的俗才??梢哉f林黛玉是擁有缺陷美的女子,她的缺陷就是她的冷傲、乖僻,甚至是她的小性子。
孤獨的人——若說林黛玉是自認清高,多多少少有些偏離事實,還不如說她是個孤獨又不愿讓人看扁的姑娘。曾記得有這樣的情節(jié):黛玉初進榮國府,自己暗地自語“要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要多說一句話”,可見她是個自尊心極強的人;冷待送來的宮花,只因為那是最后一朵;哭鬧了半天,只是因為被人開玩笑比作戲子……太多太多的自尊心形成了令人討厭的小性子,至少我不喜歡。
淚壇子——黛玉對哭可算是情有獨鐘,甚至有一些癡狂。相對古代婦女一哭二鬧三上吊,黛玉還算是優(yōu)雅多了。但是從這能看到她對待事情的軟弱:面對困境是哭,面對病痛是以淚當藥,甚至在面對婚姻的抉擇時依舊是嗚嗚咽咽……無數(shù)的哭聲中我感到了她對自己命運、婚姻的無法掌握的無奈,但又仿佛聽到了她對封建制度說出強有力的“不”字。
淑女的浪漫情結(jié)——寶黛的愛情故事最終成為中國愛情史上的經(jīng)典,與黛玉的淑女浪漫情結(jié)是分不開的。還記得,黛玉滿腹愁腸地邊吟著詩邊將飄落的花瓣掩于泥土之中;還記得,寶黛坐在花陰下,細細地品讀《西廂記》;還記得,黛玉撫琴悲往事,焚稿斷癡情……這凄美的浪漫,這淑女的癡情是人們望所不及的。
多重的性格——她那或使人愛憐,或使人厭煩的多重性格混合在一起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她的美。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她擁有如此錯雜的性格呢?是雙親早亡的悲苦身世,還是她身在的那個封建的年代,還是與寶玉難續(xù)的情緣,造就了她軟弱而又剛強的叛逆性格?我不愿妄加評論,只是覺得這多重的性格使她在我眼前成為一個有血有肉豐滿可感的人。
是犧牲品,還是英雄?——黛王因為封建制度而死,她是犧牲品嗎?我不認為,在那種包辦婚姻的年代,能夠鼓起勇氣去自由戀愛的已經(jīng)很少,并且因情而死的,恐怕更是廖廖無幾,她區(qū)區(qū)一個柔弱女子竟會為此付出那么多,豈不是指引當時女性走向光明大道的英雄?即使是現(xiàn)在,她仍是活在女性心中的英雄!
悲歡離合,黛玉短暫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些什么呢?人生幾何,對于一個悲劇性人物來說,她的魅力是無窮的。不過,盡管黛王如此的令人神往,但我不希望有黛玉二世的出現(xiàn),畢竟有情人終成眷屬才是圓滿的結(jié)局。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十六
在通篇《紅樓夢》中,作者對林黛玉的外在美描寫并未花費太多筆墨。然而就是那著墨不多的描寫卻給人留下了極其美麗形象。我們可從開篇的“絳珠仙草”得“受天地之精華,復得甘露滋養(yǎng),遂脫了草木之胎,換得人形”,這些句中體會到“仙草化身”一種超凡脫俗,得天地精華的清秀非凡之美。一切自然造化都是美的,一草一木俱是,更何況是一株得受天地精華,甘露滋養(yǎng)的“仙草”了!此時作者雖然尚未直接描述黛玉之美,但在讀者心里,早已對這株“仙草修成的女體”心儀已久了。到此作者已經(jīng)成功塑造了黛玉一種“清秀靈幻”的美麗形象。
黛玉初進賈府,作者也未直接著墨來描寫她的外在美,而是巧借鳳姐的嘴及寶玉的眼來看出林黛玉的美。心直口快的鳳姐一見黛玉即驚嘆:“天下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見了!”這話雖未直接寫出黛玉的美麗,卻給讀者在心里留下了一個“絕美”的形象。我們再從寶玉的眼來看看黛玉的形象:“兩灣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睂氂窬狗Q她為“神仙似的妹妹”。筆至此處,一個活生生的“絕美”黛玉已躍然紙上。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美”。然而她的“外在美”是“嬌襲一身之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病態(tài)的美,就象是個“捧心西子”。
在這里,“惟恐被人恥笑去了”的自尊,已經(jīng)變成了“惟恐被人小看了他去”的自衛(wèi)。這種自衛(wèi),是環(huán)境變遷與門第差異在黛玉心靈深處的細微折射。從形景看,不是單沖著周瑞家的,實質(zhì)是也是沖著薛姨媽與賈府的,她要借送宮花這件小事,稱一稱自己在皇室與侯門家庭稱盤上的份量。這就是問題的實質(zhì)。
脂硯齋在批這一段時道:“今又到顰兒一段,卻又將阿顰天性從骨中一寫,方知亦系顰兒正傳?!薄疤煨浴痹圃?,就是指這種偏執(zhí)得令別人有點受不了的自尊。最受不得別人傷害的黛玉,卻最肆無忌憚的傷害著別人。然而這位貴族小姐卻萬萬沒有想到,沖著周瑞家的這個奴仆發(fā)泄,顯然是有失身份的表現(xiàn),她想得到的卻恰恰是失掉的,這個細節(jié)無疑是黛玉性格底色的點睛之筆,所以脂硯齋才鄭重指出“從骨中一寫”。
人當然不能沒有自尊,但她自尊心太強了,便會發(fā)展成為小心眼。等到史湘云說唱小旦的戲子有點像她的時候,林姑娘的微嗔薄譏就變成了雷霆震怒了。不過,她這一次注意到了身份,當時并沒有發(fā)作出來,回到住處才連珠炮式地向情人傾泄:“我原是給你們?nèi)⌒Φ摹梦冶葢蜃尤⌒??”“這一節(jié)還怒得。再你為什么又和云兒使眼色?你安得什么心?莫不是她和我頑,她就自輕自賤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平民的丫頭,他和我頑,設若我回了口,豈不他自惹人輕賤呢。是這主意不是?這卻也你的好心,只是那個偏又不領你的這個好情,一般也惱了。你又拿我作情,倒說我小性兒,行動肯惱,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惱他,與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與你何干?”(第22回)在這里,林姑娘把人格價值與門第價值以及兩者之間關系說得再也清楚不過了。比作戲子猶可恕,而把湘云看得比她高貴則是不可忍的。雖然這只是她的分析,寶玉并非此意。不過我們不要被黛玉的強詞奪理所迷惑,其實最不可恕的還是把他比作戲子。她覺得自己的身份受到了恥辱,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所以才發(fā)泄了這么一大堆,這也正是她維護自尊心的一種鮮明的表現(xiàn)。
其實,對林黛玉來說,自尊與自卑原不過是一對孿生姐妹。前者是后者的外化,后者是前者的內(nèi)涵。與賈府門第差異,又寄人籬下,使她產(chǎn)生了深深的自卑,她所以要時時刻刻在人前要極力維護她的自尊,是為了用自尊掩蔽飾她內(nèi)心的自卑。
黛玉的小心眼似乎人人皆知,然而還應看到,她的小心眼背后有坦誠。
林黛玉在沒有與賈寶玉定情之前,她對兩個情敵——薛寶釵、史湘云有些“小性兒”“見一個打趣一個”,有時簡直到了不太近情理的地步。如薛寶釵生病,賈寶玉去看她,本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而黛玉見了,心中不悅,竟說出“哎喲,我來得不巧了!”“早知道他來,我就不來了”。這樣帶刺的話,使薛寶釵和賈寶玉都下不了臺。
然而真率的林黛玉,在她幾乎毫無遮掩地表露著自己的缺點的同時,也在向人們敞開了她那純真無邪的心扉。在她眼中心中,容不得微塵,也不記得微嫌。當她對某人某事有看法時,可以鋒芒畢露地直陳己見,但這只是就事論事,論過陳過之后也就丟在了一邊。正是憑這種待人以誠的直率,她贏得了姐妹們的友情,誰也沒有將“行動愛惱人”的林妹妹當外人。如果什么時候缺了她,大家也同樣感到空虛與寂寞。她畢竟有一顆晶亮的靈魂。小性兒,尖酸刻薄,只不過是美玉上的小瑕微疵罷了。
在大觀園里,她似乎只有與薛寶釵結(jié)怨太深了,那是因為她曾一度將寶釵當自己的情敵。但正是她們后來又“互剖金蘭語”,結(jié)成“金蘭契”,譜成了友情中最動人的篇章。她被寶釵善意的批評所感動了,深情地說:“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只當你心里藏奸,從前日你說看雜書不好,又勸我那些好話,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細細算來,我母親去世的早,又無姐妹兄弟,我長了今年十五歲,竟沒一個人象你前日的話教于我。怨不得云丫頭說你好,我往日見他贊你,我還不受用,昨兒我親自經(jīng)過,才知道了。比如若是你說了那個,我再不輕放過你;你竟不介意,反勸我那些話,可知我竟自誤了……”她向?qū)氣O說的一番話,就如一篇深刻的自我反省。說明她往日所以容不得別人的缺點,是因為還沒有認識到自己的缺點;所以聽不得別人贊寶釵,是因為他始終以為寶釵“心里藏奸”。在這里,我們看到這位少女自尊得有點偏執(zhí)的內(nèi)心世界,又變得虛懷若谷、率真坦誠了。
林黛玉在賈府十分孤立無援,她惟一的知己是賈寶玉。對賈寶玉的愛情,是她生命之火,一旦失卻這愛情,生命也就終結(jié)。
電視劇《紅樓夢》中林黛玉與賈寶玉瀾,這使林黛玉無法容忍,她直率地對賈寶玉說:“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見了‘姐姐’,就把‘妹妹’給忘了?!?/p>
林黛玉執(zhí)著地追求愛情,但是當賈寶玉借《西廂記》詞語,真正向她表示愛情的時候,她反而要嗔怪他。第一次,林黛玉與賈寶玉共讀《西廂記》,她“越看越愛看,不到一頓飯工夫,將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覺詞藻警人,余香滿口。雖看完了書,卻只管出神,心內(nèi)還默默記誦”。賈寶玉趁機向她表示:“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林黛玉卻氣得“帶腮臉兒通紅,登時直豎起兩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兩只似睜非睜的眼,微腮帶怒,薄面含嗔,指寶玉道:“你這該死的胡說,好好的.把這淫詞艷曲弄來了,還學了這些混帳話來欺負我。我告訴舅舅舅媽去?!钡诙危Z寶玉又借《西廂記》中張生對紅娘說的一句話對紫鵑說:“好丫頭,‘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鴛帳,怎舍得疊被鋪床?’”再次向林黛玉表示愛情。而林黛玉呢,“登時撂下臉來”哭道:“你這該死的胡說,好好的把這淫詞艷曲弄來了,看了混帳書,還學了這,也來拿我取笑兒,我成爺們解悶的。”并且立即“往外走”。林黛玉這些言行又是多么的矛盾呀!她天天纏著賈寶玉,為得不到賈寶玉的愛情日夜受著痛苦的煎熬,弄了一身的病。但賈寶玉一旦有了表示,她又擺出一個貴族小姐的架式,把內(nèi)心也認為是“好文章”的《西廂記》,斥之為“淫詞艷曲”、“混帳書”,并不惜搬出賈寶玉最害怕的緊箍咒——賈政的權威來壓賈寶玉,這不是太“乖張”了嗎?其實不然,賈寶玉是貴族公子,身上多少沾染了貴族的壞習氣,林黛玉沒有看到他的真心以前,是保持著警惕性的。林黛玉所以不能接受賈寶玉逢場作戲式的表達愛情方式,因為她追求的是真愛。
賈寶玉在林黛玉真摯愛情熏陶下,不僅在史湘云面前稱贊林黛玉不說仕途經(jīng)濟的混帳話,而且勇敢地對林黛玉獻上他的心,并送上定情的信物——兩條舊手娟。這時林黛玉已經(jīng)確證賈寶玉對她是真愛,從此以后,賈寶玉與林黛玉之間再也沒有發(fā)生過大的口角,林黛玉對薛寶釵、史湘云的譏諷也少多了。
林黛玉畢竟是單純天真的少女,她幻想著與賈寶玉的愛情有朝一日獲得統(tǒng)治階級的認可,配上一個合乎封建禮教的形式,成為合理的存在。但美好的幻想無所附麗,結(jié)局如何,林黛玉沒有賈寶玉那樣樂觀自信。她擔心著“不知將來如何”,更多的是預感到這愛情的悲劇結(jié)局。沒有婚姻的愛情是不完整的,林黛玉正是在將愛情發(fā)展成為婚姻上碰到了更大的威脅,也更加顯得無能為力。
事實是確實有一團不祥的烏云籠罩在寶黛愛情上空,而烏云的制作者就是賈府的最高統(tǒng)治者賈母。賈母對她的“心肝”寶玉的配偶的選擇,是長期縈繞于心的重要問題,賈母對此早已關注,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寶玉的妾的候選人,賈母就選中了晴雯,并把晴雯給了寶玉當丫頭,說:“晴雯那丫頭我看他甚好”,別的丫頭“模樣爽利言談針線多不及他,將來只他還可以給寶玉使喚得”。賈母對寶玉的妾尚且這樣用心,對他妻子的要求就更高了,選擇自然更加慎重了。
林黛玉的小心眼兒,尖齒利牙,得罪了周圍好多人,失去了友軍。除了寶玉和貼身丫頭紫鵑之外,賈府上下沒有人關心她,也沒有誰替她著想。她還處處不饒人,別人不敢說的話,她偏說。如寶玉和襲人的曖昧關系,大觀園中無人不知,但誰也怕捅破這層紙,只有黛玉敢一語道破,對襲人說:“你說你是丫頭,我只拿你當嫂子待?!彼男愿窆掳?,如他對王夫人的心腹、怡紅院中的內(nèi)奸,竟一點也不顧忌,直率的驚人。封建蒙昧主義最野蠻的地方,往往對人的個性施以暴虐和殘害,人性發(fā)展加以束縛。在這里,真實的個性存在本身就是叛逆。
曾經(jīng)一度視黛玉為掌上明珠的賈母,在意識到黛玉的心事后,明確表示不能將她許配給寶玉,并在薛林兩人比較后明顯傾向于薛寶釵。王熙鳳在賈母的態(tài)度明朗后,便使出了“偷梁換柱”之計,對寶玉說給他娶林妹妹而實際上給他娶的是薛寶釵。“風刀霜劍嚴相逼”,林黛玉在絕望中一病不起,臨終前在絕望悲憤之中,焚燒了象征著她與寶玉純潔愛情的詩帕和記載著她心聲的詩稿。
林黛玉性格上的缺陷掩蓋不了她叛逆思想的光芒。當她的愛情幸福被扼殺時,表現(xiàn)得那樣的勇敢、決絕,她以死向黑暗的社會表示強烈的反抗。至此,她的叛逆性格到了高峰。一個美麗、柔弱、勇敢、決絕的悲劇形象,便深深銘刻在讀者心中,屹立在中國文學史上。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十七
黛玉,金陵十二釵之首,本就是栙珠仙草轉(zhuǎn)世,注定要用一生的眼淚來償還。她,原本是富貴人家的女兒,可是自小喪母,10歲喪父,小小年紀就如此悲慘,雖然得到祖母的照顧,但是她的內(nèi)心是孤獨的,因為她失去了父母的愛和溫暖。在我看來,她孤標傲世的性格其實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掩蓋自己的孤獨、自卑和悲哀。
她是孤獨的,經(jīng)典的“黛玉葬花”中的場景,黛玉把花用布袋裝起來,用土掩埋,一邊落淚,一邊埋葬?!耙怀罕M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她覺得那落花就是自己,孤孤單單的來到這個人世,孤孤單單的落下,孤孤單單的埋葬,孤孤單單的消失在這個世上,沒有人會為自己哭泣。她的悲,又有誰能理解?很多人喜歡薛寶釵的處事風格,大氣圓滑,而黛玉卻心思細膩,敏感多疑??墒牵齻兊娜松?jīng)歷不同,所以黛玉才會如此,總是獨自流淚。
文中有一處細節(jié),描寫黛玉在薛寶釵處,薛寶釵一進門就奔向在媽媽的懷里,黛玉看了看,獨自落寞的低下頭。雖然寶釵很快發(fā)現(xiàn)了,化解了黛玉的自卑,可見黛玉多渴望能有父母的溫暖和愛。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十八
夜深了,瀟湘館窗外的竹林曳曳,萬葉千聲皆是恨。天階的秋色涼如水,月洞上籠著薄紗。是誰獨坐在綠窗下對著題詩的舊帕,久久不愿入睡?那人“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那人里里外外有著一段自然地風流態(tài)度;那人便是林黛玉。
女子如花,美麗動人;女子如水,清純可愛。西施有浣紗的沉魚之色,楊妃有回眸的流慧嫵媚,貂蟬更有羞花的風情萬種;而黛玉則有自然的風流別致?!皟蓮澦契痉酋玖I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然而她的令人心醉,不僅僅是絕色的容貌,更因為她有一顆冰雪聰明的玲瓏心。還有她滿腹的詩情,純潔的靈魂。
悄悄地推開半掩的門簾“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薄巴祦砝嫒锶职祝璧妹坊ㄒ豢|魂?!蹦惚3种撩返母邼嵲诘却?。嫦娥在清冷的月窟縫制白衣,這是多么的孤獨凄涼!多病的孤女在秋天的深閨你悄悄灑淚,又是多么的可憐哀傷!“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日已昏。”蕭蕭的涼風,凄凄的落葉,無奈的送走一個又一個寂寞的黃昏,眼前的景象是何等的令人肝腸寸斷??!這哪里是在詠白海棠,這分明是黛玉的自白??!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蹦鞘俏羧盏臅r光。落英繽紛的季節(jié)已悄然離去,如今花兒枯萎凋謝,褪盡了鮮艷的色彩,散盡了誘人的芬芳?!盎ㄖx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滿懷憂郁惆悵的你面對這暮春的殘紅是多么惋惜呵!飄落了一地,怎忍踏著花瓣來往行走?!耙荒耆倭眨L刀霜劍嚴相逼?!比说朗谴笥^園四季絢麗,但在你眼中不過是愁城一座。牡丹謝,桃花落,楊柳帶愁,芍藥含恨。你感傷,與花兒惺惺憐同命,于是就做了階前的葬花人。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蹦愕臏I珠,隨著秋花秋雨一起飄灑,說不盡的離愁別緒。女兒情,情深似海;女兒情,情絲萬縷……愁云慘淡,雨打芭蕉。羅衾怎奈得秋風五更寒,滴滴漏聲,秋雨急促。不忍入眠,轉(zhuǎn)過畫屏看孤燈。蠟炬有心還惜別,伴著離人共泣。悲嘆:“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孤世的瀟湘妃子哭碎了那顆多愁多病的秋心。
燕去燕來春幾度,琴韻慢,嘆花紅。梨花漫疏,溶溶月。索琴一曲,一枚詞句從你唇邊輕輕吟出。那樣的不經(jīng)意間,醉了詩意的芳菲,也觸動了你苦楚的柔腸。琴聲如訴,你的心事盡在音律之中,而知音卻寥寥。
你是一個真性的詩人。侯門深似海,它滋生了黑暗,遮住了陽光。它憔悴了容顏,毀滅了青春。但卻無法扼殺你的靈性。也扼殺不了你的個性。
人們在注意你的性格時,總說你“小性兒”,話語尖酸刻薄。但我知道在這一切的背后,藏著的是你那顆強烈的自尊心。所以你敏感于閑言碎語,你像一根緊繃的弦,稍有撥動便驚顫了起來。實則你的“小性兒”正是追求愛情的專一,對人格尊嚴的維護。再說,人們在責備你“小性兒”時,是否還該看到你不似寶釵圓滑世故,卻具有的單純;不似妙玉怪癖冷淡,卻具有的寬容;不似鳳姐精細過人,卻具有的率直。
寄人籬下的你雖是個弱女子,當你卻選擇了“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钡娜松缆?,你那“比刀子還厲害的言語”正是對貴族家庭種種黑暗的揭露,對封建禮教的反抗?。?/p>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十九
她,便是林黛玉。
她悲,為身世而悲,為母親之死而悲,為任何生命之物而悲。悲情,似乎釀就了她的一生命運。她,是三生石畔的絳珠仙草——她,是純凈的,一塵不染,但性格里卻有孤僻,她,喜歡寂靜,在寂靜之中獨自感傷。有時,她又有些一意孤行,誰也摸不準她的心思。他的言語,她的口氣,流露出對世俗的不屑一顧。我認為,她是善良堅貞的,要不,怎會在桃花樹下,低吟淺唱那《葬花吟》?雖然她悲,但她不俗,她的一蹙眉,一抹淚,讓多少人為之心碎?她柔,是體表的柔,體格苗條,臉龐削瘦,淡淡的粉底,透出女子的柔情,讓人感覺她是無助的,似乎隨時都會化作一縷輕煙,隨風而散。柔,是內(nèi)心的柔,事物都能觸動她的心弦,正是她的柔,她才和眾姐妹不同,有一股凌厲,像荷花,獨自欣賞,在湖心看著自己的'倒影。她的柔,讓她真情真意去感受世間的情,體會人間的詩意。她是人間難得的一朵花,只可惜人生短暫,讓她不得不帶著一縷憂傷,帶著對感情的流連,脆弱的離開了。
這就是林黛玉,這就是她的一生,在悲傷中用淚澆灌心靈,在柔情中透出凌厲,在柔弱中用詩譜寫篇章,終在怨恨之中離去,她只是一個形象,但這個形象在我心中永遠不可磨滅。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二十
形象:美貌多情、體弱多病、心態(tài)復雜、知書達理、有教養(yǎng)、為人處處小心謹慎的少女形象。
幼小失怙,寄人籬下的林黛玉過的是一種繁華中的蒼涼生活。她沒有真正貼心依靠的人,也沒有什么屬于自已的財產(chǎn),絕頂?shù)穆斆骱蜐M腹的才華害了她,成就了她多思多慮,多愁善感的個性。同時孱弱的身體加劇了她對生命的幻滅感,縹渺無望的愛情煎熬著她易傷的心。在欲與物欲橫流的賈府她是個弱者,是個無關緊要的寄食者,她的心理無法承受這樣的事實,只有用清高孤傲來防衛(wèi)自已,表現(xiàn)得日益尖刻與小心眼。她,是一朵帶刺的玫瑰。刺是她唯一的堅強,掩蓋在這脆弱的堅強下面的,是她那深深的自卑情結(jié)。
她焉能不自卑呢?她唯一能夠憑以驕人自傲的美貌和才學,在寶姐姐來了以后,就有了勢均力敵的對手。與薛寶釵初次相見的那一瞬間,她最后的自信,她愛情的堡壘就開始搖搖欲墜了。。。。。。
既然有木石前盟,又何來金玉姻緣?說明白了就是“既生瑜,何生亮?”黛玉的自卑感使她總是疑心重重,對寶玉的愛沒有信心。以至于不斷地折磨他的感情為樂??此麄恕⒖蘖?、病了、表白了,她才放心了、笑了、憐惜了、后悔了。池莉在小說《來來往往》中提到“男女私情是千萬揉搓不得的。”而寶玉就是在林黛玉的這一小性子下,被弄得柔腸百轉(zhuǎn),不能自持,看客們也無不心思萌動,一至叫囂要找個黛玉做情人,才不枉負平生。與她相比,寶相莊嚴的薛寶釵就有點可親可敬不夠可愛了。
黛玉的尖銳與《金鎖記》中的曹七巧有共同的根源,都是因為愛的缺乏,對外界的不信任,沒有信心和骨子里的反抗精神。雖然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難掩內(nèi)心深處的悲涼。
黛玉常常提到死這個字眼,仿佛跟喝杯咖啡一樣容易。死是她對于生活的最后反抗。現(xiàn)在小資們對于死亡的迷戀,不知與黛玉有沒有關系,但不能不說,死亡確是她的生命中最精采的一筆。在凄艷奪人的高潮,一個美麗的生命戛然而止,就象櫻花因它的易落而美麗一樣,從此,她永遠停留在了她如花般的歲月,在讀者心目中成了永恒。如果曹雪芹不讓她死,讓她滿臉皺紋地老去,和寶玉柱著拐杖坐在墻角昏昏欲睡曬太陽。或者嫁給別人,成了黃皮寡瘦,咽淚裝歡的怨婦,那估計,沒有多少人會象現(xiàn)在這樣愛她的。
在書中她對于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的尖刻嘲諷,一直是我困惑不解的事。當然,對于她這樣封建社會中的貴族小姐,不能希望她對普通老百姓有我們現(xiàn)在的共產(chǎn)主義覺悟。但這樣一位小姐出風頭罵農(nóng)婦也未免有點可厭。主要原因我以為,劉姥姥進賈府是為了乞得物質(zhì)上的幫助,其動機市儈,謅媚粗鄙。黛玉在賈府,也是一個乞食者,劉姥姥的.出現(xiàn)與作為刺傷了她敏感的神經(jīng),她的嘲罵,似乎是想徹底劃分開她與她的不同之處,本質(zhì)上是對乞食這一行為的厭惡和無奈。
再看她葬花時的吟唱: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她的過分夸張的痛苦體驗,她厭世的頹廢思想,她對愛情只是呻吟,從不爭取主動的消極態(tài)度,不能不說,其中都有自卑感徘徊不去的鬼影。平常的人物分析中,總是把她當做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我一直不解她逆在何處。如果說表現(xiàn)在她對愛情的追求上,那她遠沒有尤三姐的大膽,也沒有薛寶釵的主動運用手段。她是方式是隱晦的,被動的,溫文的。。。。。。而從來不是叛逆的,因為相愛是每個男人女人都會有的正常心理需求,算不上叛逆。她因為自卑而過分自尊,她因為自尊而易受傷害,因為傷害而憂愁。憂愁,是她美麗的一部分。戴望舒《雨巷》詩中那是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是誰呢?就是林黛玉。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注定,她是薄命的,“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她丁香般的惆悵。。。。。。?!弊⒍?,在被她淚水織成的雨巷中“她靜默地遠了,遠了。到了頹圯的籬墻,走盡這雨巷。”
林黛玉的自卑情結(jié)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她病態(tài)的美,被曹雪芹描摹到了極致。讓人如何不愛她。。。。。。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二十一
陳曉旭飾林黛玉(87版紅樓夢劇照)10歲時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tài)度。[1]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似姣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1]秉絕代姿容,具稀世俊美,詩云“顰兒才貌世應稀”。
林黛玉本貫姑蘇人氏,五歲時因父做官遷居揚州。母親賈敏是賈母最小的女兒,父親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升至蘭臺寺大夫,欽點出為巡鹽御史。林家雖是富貴之家,卻亦是書香門第。林黛玉曾有小一歲的幼弟,養(yǎng)到三歲死了。所以父母對她愛如珍寶,見她聰明清秀,便請了賈雨村做家庭教師,教她讀書習字,假充養(yǎng)子之意[6]。林黛玉六七歲,母親一病而終。
幼小失怙,寄人籬下的林黛玉過的是一種繁華中的蒼涼生活。她沒有真正貼心依靠的人,也沒有什么屬于自已的財產(chǎn),絕頂?shù)穆斆骱蜐M腹的才華害了她,成就了她多思多慮,多愁善感的個性。同時孱弱的身體加劇了她對生命的幻滅感,縹渺無望的愛情煎熬著她易傷的心。在與物欲橫流的賈府她是個弱者,是個無關緊要的寄食者,她的心理無法承受這樣的事實,只有用清高孤傲來防衛(wèi)自已,表現(xiàn)得日益尖刻與小心眼。她,是一朵帶刺的玫瑰。刺是她唯一的堅強,掩蓋在這脆弱的堅強下面的,是她那深深的自卑情結(jié)。
她焉能不自卑呢?她唯一能夠憑以驕人自傲的美貌和才學,在寶姐姐來了以后,就有了勢均力敵的對手。與薛寶釵初次相見的那一瞬間,她最后的自信,她愛情的堡壘就開始搖搖欲墜了。。。。。。
既然有木石前盟,又何來金玉姻緣?說明白了就是“既生瑜,何生亮?”黛玉的自卑感使她總是疑心重重,對寶玉的愛沒有信心。以至于不斷地折磨他的`感情為樂??此麄?、哭了、病了、表白了,她才放心了、笑了、憐惜了、后悔了。池莉在小說《來來往往》中提到“男女私情是千萬揉搓不得的。”而寶玉就是在林黛玉的這一小性子下,被弄得柔腸百轉(zhuǎn),不能自持,看客們也無不心思萌動,一至叫囂要找個黛玉做情人,才不枉負平生。與她相比,寶相莊嚴的薛寶釵就有點可親可敬不夠可愛了。
黛玉的尖銳與《金鎖記》中的曹七巧有共同的根源,都是因為愛的缺乏,對外界的不信任,沒有信心和骨子里的反抗精神。雖然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難掩內(nèi)心深處的悲涼。
黛玉常常提到死這個字眼,仿佛跟喝杯咖啡一樣容易。死是她對于生活的最后反抗。現(xiàn)在小資們對于死亡的迷戀,不知與黛玉有沒有關系,但不能不說,死亡確是她的生命中最精采的一筆。在凄艷奪人的高潮,一個美麗的生命戛然而止,就象櫻花因它的易落而美麗一樣,從此,她永遠停留在了她如花般的歲月,在讀者心目中成了永恒。如果曹雪芹不讓她死,讓她滿臉皺紋地老去,和寶玉柱著拐杖坐在墻角昏昏欲睡曬太陽?;蛘呒藿o別人,成了黃皮寡瘦,咽淚裝歡的怨婦,那估計,沒有多少人會象現(xiàn)在這樣愛她的。
在書中她對于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的尖刻嘲諷,一直是我困惑不解的事。當然,對于她這樣封建社會中的貴族小姐,不能希望她對普通老百姓有我們現(xiàn)在的共產(chǎn)主義覺悟。但這樣一位小姐出風頭罵農(nóng)婦也未免有點可厭。主要原因我以為,劉姥姥進賈府是為了乞得物質(zhì)上的幫助,其動機市儈,謅媚粗鄙。黛玉在賈府,也是一個乞食者,劉姥姥的出現(xiàn)與作為刺傷了她敏感的神經(jīng),她的嘲罵,似乎是想徹底劃分開她與她的不同之處,本質(zhì)上是對乞食這一行為的厭惡和無奈。
再看她葬花時的吟唱: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她的過分夸張的痛苦體驗,她厭世的頹廢思想,她對愛情只是呻吟,從不爭取主動的消極態(tài)度,不能不說,其中都有自卑感徘徊不去的鬼影。平常的人物分析中,總是把她當做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我一直不解她逆在何處。如果說表現(xiàn)在她對愛情的追求上,那她遠沒有尤三姐的大膽,也沒有薛寶釵的主動運用手段。她是方式是隱晦的,被動的,溫文的。。。。。。而從來不是叛逆的,因為相愛是每個男人女人都會有的正常心理需求,算不上叛逆。她因為自卑而過分自尊,她因為自尊而易受傷害,因為傷害而憂愁。憂愁,是她美麗的一部分。戴望舒《雨巷》詩中那是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是誰呢?就是林黛玉。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注定,她是薄命的,“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她丁香般的惆悵。。。。。。。”注定,在被她淚水織成的雨巷中“她靜默地遠了,遠了。到了頹圯的籬墻,走盡這雨巷?!?/p>
林黛玉的自卑情結(jié)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她病態(tài)的美,被曹雪芹描摹到了極致。讓人如何不愛她。。。。。。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二十二
夜深了,瀟湘館窗外的竹林曳曳,萬葉千聲皆是恨。
天階的秋色涼如水,月洞上籠著薄紗。是誰獨坐在綠窗下對著題詩的舊帕,久久不愿入睡?那人“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蹦侨死锢锿馔庥兄欢巫匀坏仫L流態(tài)度;那人便是林黛玉。女子如花,美麗動人;女子如水,清純可愛。西施有浣紗的沉魚之色,楊妃有回眸的流慧嫵媚,貂蟬更有羞花的風情萬種;而黛玉則有自然的風流別致?!皟蓮澦契痉酋玖I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然而她的令人心醉,不僅僅是絕色的容貌,更因為她有一顆冰雪聰明的玲瓏心。還有她滿腹的詩情,純潔的靈魂。悄悄地推開半掩的門簾“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薄巴祦砝嫒锶职?,借得梅花一縷魂?!蹦惚3种撩返母邼嵲诘却f隙鹪谇謇涞脑驴呖p制白衣,這是多么的孤獨凄涼!多病的孤女在秋天的深閨你悄悄灑淚,又是多么的可憐哀傷!“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日已昏?!笔捠挼臎鲲L,凄凄的落葉,無奈的送走一個又一個寂寞的黃昏,眼前的景象是何等的令人肝腸寸斷啊!這哪里是在詠白海棠,這分明是黛玉的自白?。 疤抑藏?,灼灼其華?!蹦鞘俏羧盏臅r光。落英繽紛的季節(jié)已悄然離去,如今花兒枯萎凋謝,褪盡了鮮艷的色彩,散盡了誘人的芬芳?!盎ㄖx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滿懷憂郁惆悵的你面對這暮春的`殘紅是多么惋惜呵!飄落了一地,怎忍踏著花瓣來往行走。“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比说朗谴笥^園四季絢麗,但在你眼中不過是愁城一座。牡丹謝,桃花落,楊柳帶愁,芍藥含恨。
你感傷,與花兒惺惺憐同命,于是就做了階前的葬花人?!拔嗤洌?,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蹦愕臏I珠,隨著秋花秋雨一起飄灑,說不盡的離愁別緒。女兒情,情深似海;女兒情,情絲萬縷……愁云慘淡,雨打芭蕉。羅衾怎奈得秋風五更寒,滴滴漏聲,秋雨急促。不忍入眠,轉(zhuǎn)過畫屏看孤燈。蠟炬有心還惜別,伴著離人共泣。悲嘆:“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孤世的瀟湘妃子哭碎了那顆多愁多病的秋心。燕去燕來春幾度,琴韻慢,嘆花紅。梨花漫疏,溶溶月。索琴一曲,一枚詞句從你唇邊輕輕吟出。那樣的不經(jīng)意間,醉了詩意的芳菲,也觸動了你苦楚的柔腸。琴聲如訴,你的心事盡在音律之中,而知音卻寥寥。你是一個真性的詩人。侯門深似海,它滋生了黑暗,遮住了陽光。它憔悴了容顏,毀滅了青春。但卻無法扼殺你的靈性。也扼殺不了你的個性。人們在注意你的性格時,總說你“小性兒”,話語尖酸刻薄。但我知道在這一切的背后,藏著的是你那顆強烈的自尊心。所以你敏感于閑言碎語,你像一根緊繃的弦,稍有撥動便驚顫了起來。
紅樓夢人物讀后感林黛玉篇二十三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初到時雖仔細觀察著旁人的舉動,模仿生怕有紕漏被人笑話。但賈府重重規(guī)矩也困不住你那天性,你可以在送來花時,不滿是被人挑盡的。雖是敏感的可憐,卻又有些可愛與單純,反對頑固思想,自由,又無拘無束。不會也不必似寶釵,圓潤懂事,獲得一片贊許與他人喜愛,最終也算不清得了什么,又失了什么。有些愛使小性子,卻因此令人更生憐愛。
何曾幾時,你也被自己束縛起來?;ㄖx花飛香滿天,怎樣都沖不破困住自己的網(wǎng),被縛的哀傷,哀傷,終日漸消沉。終一日聽到寶玉要娶寶釵的消息,腳下如踩了棉花般軟綿綿的,昏了過去,醒來后,望看空洞的天,不禁淚下,美好昔日化為泡影,夢再強大,也敵不過現(xiàn)實,被砸個粉碎,究竟活了些什么,又留下些什么。
你終沒走出,被束縛至死,焚稿斷癡情,看似幼稚的妄圖證明自己已走出,重回自由的自己,實質(zhì)卻是給自己更添了一份傷心罷了。你想說的,是無情,是原諒,還是感謝。曲終人盡散,黛玉已走,賈府,不復從前,此聚一場,終空。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7839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