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電影或者活動之后都喜歡寫一些觀后感,這樣能夠讓我們對這些電影和活動有著更加深刻的內(nèi)容感悟。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yōu)秀的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一
別看這女孩兒才4歲,卻道出了“孝”字的真正含義:自己樂意孝敬父母,并且讓父母高興,才是真孝。
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傳承這種美德,需要大智慧。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理解父母的心,才會“因孝而笑”。
第一個上場的“核桃妹妹”,立刻用她最美的笑臉,征服了所有觀眾的心。
13歲的女孩李新穎住在陜西宜君縣大山深處,平時只能和待在輪椅上父親相依為命,她深知:父親的內(nèi)心,不忍看女兒一人辛苦,他一直渴望用自己的勞動做點什么,幫襯這個家。新穎理解父親,她不畏蚊蟲、毒蛇咬傷,漫山遍野去找核桃,讓爸爸用核桃做些手工藝品去賣,讓久病的父親有了成就感,看到了自己的價值。
“鉆石妹妹”是我送給遼寧法庫縣的周雨杉的美稱。雨杉10歲時,媽媽患上紅斑狼瘡的疾病,由于股骨頭壞死,無法行走,后又查出甲狀腺癌,媽媽一度十分消沉,甚至想放棄生命。雨杉每天變著法兒地哄媽媽開心,還和媽媽一起做起珍珠畫去小攤賣,媽媽看到了希望,下決心不論多難也要和女兒一起堅持下去,娘倆永遠不分開。在會場上,當雨杉展示出她們幾米長的“鉆石畫”時,全場掌聲雷動。
二、懂得父母的痛,才會“因孝而笑”。
吳昊澤是黑龍江海豐鎮(zhèn)五年級學生。從他的笑臉中,你根本就看不到任何的苦難與不幸。原本他生活在一個不富裕的五口之家,但各種變故接踵而來:媽媽摔傷致殘、臥床不起,幾個月后,爸爸不幸去世,爺爺奶奶都是聾啞人,而且體弱多病,全家的重擔都壓在10歲的吳昊澤身上。在困難面前,吳昊澤沒被嚇倒,反而更加陽光起來。媽媽情緒一直很低落,昊澤干完家務(wù),就推媽媽到外面曬太陽,讓媽媽心情變得愉悅;為了讓爺爺奶奶早點走出喪子之痛,昊澤一有空就和爺爺奶奶做游戲,他說雖然生活很艱辛,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陪他長大,他就是最幸福的人,他的幸福正是來自為解除媽媽、爺爺、奶奶心頭之痛所做的一切。
拄著雙拐的10歲男孩霍培鑫家在山西晉中胡橋村,父母都是農(nóng)民。8歲那年,他被查出股骨頭壞死,初期被醫(yī)生認定終身要以輪椅為伴。培鑫深知爸爸媽媽的痛,他們可不希望兒子在輪椅上度過一生。培鑫堅持康復(fù)訓練,終于可以拄雙拐走路了。因為給他看病,家里負債累累,但是讓父母欣慰的是,鑫鑫懂事孝順,不僅補上了落下的功課,還拄著雙拐到媽媽開的蛋糕店里,幫忙賣蛋糕,洗蛋糕模具,唱歌給媽媽緩解壓力。與生俱來的陽光性格,幫助他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
三、體驗父母的難,才會“因孝而笑”。
包鋼九中的高梓淵最知媽媽的心。他9歲時,媽媽患了白血病,舅舅為媽媽做了骨髓配型。手術(shù)后,梓淵不僅學會做飯,陪媽媽鍛煉身體,還深知,這種病必須保持家里無菌的狀態(tài)。為此,他學會如何使用消毒柜,每天都將家里消毒得干干凈凈。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感情,梓淵從小喜歡依賴在媽媽身邊,但為了媽媽的健康,他愿意這樣隔著空氣擁抱媽媽。兒子的體貼,讓媽媽十分欣慰。
四、感恩長輩的情,才會“因笑而孝”。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人有感恩之心。四川儀隴山區(qū)女孩兒李小燕,爸爸因為工傷,右腿高位截肢,媽媽患有癲癇,小燕從14歲開始,背著重病的婆婆從家到鎮(zhèn)上看病,整整三年。她無怨無悔。她說:“小的時候,婆婆走到哪里都把我背上,現(xiàn)在她老了,走不動了,我就應(yīng)該背著她。”17歲花季的年齡,當別人都在談?wù)撛姾瓦h方的時候,她卻更關(guān)注腳下的路,希望從村里到鎮(zhèn)醫(yī)院的這條路再平一些。17歲的小燕,用自己辛勤的勞動撫慰著全家人的心,她覺得最快樂的事,就是家里每個人都健康。感恩的心就有這樣巨大的力量,讓這個17歲的女孩,笑著撐起這個天。
“世界那么大,我想帶爸爸去看看?!闭f這話的是河南漯河小女孩李婧源。這美麗的愿望,對婧源來說,實現(xiàn)起來有多艱難,你是想象不到的。因為婧源的爸爸是個“植物人”,媽媽外出打工,很少回家。爸爸不會說話,像嬰兒一樣躺在床上,婧源每天把做好的糊狀物,一勺一勺喂給爸爸,她給爸爸唱歌、擦洗身體,陪爸爸說話……她堅信,自己的陪伴和照顧能換來奇跡。她保持著全班第一的成績,她心中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考上大學,等自己有能力了,把爸爸送到最好的醫(yī)院。
五、舍得為父母付出,才會“因笑而孝”。
5年前,媽媽重物砸傷頭部,變成植物人。河南年僅5歲的姐姐陳坤陽、2歲的弟弟陳宗陽,每天都在媽媽身邊呼喚。在兒女的呼喚聲中,昏迷了兩年的媽媽,竟然奇跡般的醒了。但醒來的媽媽喪失了記憶力和語言能力。姐弟倆當上老師,一個教媽媽數(shù)學,一個教媽媽語文,媽媽漸漸恢復(fù)了記憶,可以和人簡單交流了。不幸的是,就在這雙兒女來中央電視臺領(lǐng)獎時,媽媽因感冒而去世。姐弟倆雖然痛苦萬分,但他們沒有留下遺憾,因為他們已經(jīng)盡力。“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孝敬老人要趁早,晚了就來不及了。
在10位“最美孝心少年”中,有兩個孩子為母親捐獻造血干細胞。
女孩都愛美,都希望保持苗條的身材,可來自湖北荊州松滋的覃可欣,卻拼命吃飯增重,原來她體重只有84斤,5個月的時間增重18斤。她為什么要這樣呢?原來,她的媽媽患急性髓性白血病,急需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可欣希望用自己的造血干細胞救媽媽。今年3月,可欣成功進行了造血干細胞采集,她把希望的種子移植到媽媽體內(nèi)會,帶來媽媽的平安和健康,再疼她都忍了,笑容從未離開過她的臉。
同樣,在大城市上海,14歲的中學生隋翼遠兩次捐獻造血干細胞救母,頑強的忍受住捐髓過程中的巨大痛苦,有時難受得想哭,但面對親人,他只字不提,永遠都是微笑著面對。媽媽說,她要為兒子的付出,努力堅強地與病魔斗爭;爸爸說,隋翼遠就像照進家里的一縷陽光,他讓感覺溫暖而有希望。
“最美孝心少年”個個都像一個小太陽,讓病魔籠罩的家充滿陽光;讓失去希望的父母,再次揚起生命的風帆!這就是孝心的力量,這就是微笑的力量。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二
人之有孝心方為人,無孝心則?!鞍偕菩橄取?,孝是中國儒釋道文化的根本品德,是人人必須具備的品德之一。
一首優(yōu)美的《孝心最美》拉開了這次頒獎典禮的帷幕?!疤斓馗改笧榇?,日月星辰同輝。”靜靜地聽著這首歌,一個個外表稚嫩而內(nèi)心卻十分成熟的兒童,那勇敢堅定的面龐,在我眼前不斷浮現(xiàn)……
他們承受了他們這個年紀所不該承受的許多,他們的心智也不該是如此成熟。是他們成長的是什么呢是家中的變故,是他們對長輩們的那份孝心。他們的故事使我們動容,而有的人卻不以為然,那么就請你捫心自問,如果你就是他們,你也許連他們的萬分之一都不及吧!既然如此,你有什么資格不以為然!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值得我們?nèi)プ鹁?,我們要向他們看齊。
“孝”這一字看似簡單如數(shù)數(shù),其實要真正做到卻難于上青天。
高梓淵,一個13歲的少年。13歲這個年紀本應(yīng)當是花朵一樣綻放的最好的年紀?!軌蚝屯瑢W、朋友們在外面玩耍,放肆張揚??伤麉s因媽媽得了白血病,放棄了這些。當別人家的孩子在瘋玩,他只是在家中一絲不茍地打掃著衛(wèi)生,直到把家中打掃的干干凈凈,一塵不染。他從不會抱怨,因為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有的“孝”。媽媽怕灰塵中的病菌,他便用消毒水清洗全家。每一天三次的消毒窗簾,兩次拖地,這樣的毅力,敢問有多少人能做到我想,恐怕沒有幾個吧……
父母為我們操勞了半輩子了,他們臉上的皺紋,逐漸變得粗糙的手,哪一個不是因為我們難道我們要讓他們的下半輩子也如此辛勞嗎所以我們要學會這一個“孝”字,盡孝在當下。從此刻開始,我們就應(yīng)當用行動表達孝敬之心:尊敬、傾聽和感恩。
我們要為父母做我們自我力所能及的事,就像他們?yōu)槲覀儍A盡心力操碎了心一樣。我們的生命,我們的一切都是父母給的。他們的白發(fā)銀絲因我們漸漸布滿頭,這些我們不能忘。他們?yōu)槲覀兏冻隽四敲炊?,我們?yōu)槭裁床荒鼙M兒女應(yīng)有的孝順呢先不必說做到像最美孝心少年李新穎那樣,每一天早早上山撿核桃,給父親做工藝品,先把掙來的錢給爸爸當醫(yī)療費,自我的病卻拖著;也不必說像覃可欣那樣為了給媽媽治療,放棄了自我堅持了許久的夢想。單是給父母幾句再簡單可是的問候或關(guān)心也好??!他們?yōu)槲覀兏冻隽四敲炊?,我們難道連最基礎(chǔ)的孝都不能做到嗎。
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作為炎黃子孫難道能不傳承嗎?
《時間都去哪了》一曲,告訴我們光陰的流逝飛快,我們要讓父母的下半輩子不再操勞,盡我們自我應(yīng)盡的孝道!“孝”這一字有千金重。
百善孝為先……
尋找最美孝心少年觀后感篇三
“家有了好兒女,安寧就住在父母的心里面?!币磺洞刃⑷羟缣臁烦隽嗽S多父母的心聲。孝行長存,感動常在。又一年的尋覓,又一年的感動如期而至。央視“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日前完美收官。12名“最美孝心少年”登上央視總部1號演播廳的舞臺,接受全社會的禮贊與致敬。
節(jié)目播出后,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在媒體上發(fā)酵,在網(wǎng)絡(luò)上熱傳,在人們口中熱議。同時,央視堅持用公益事業(yè)引領(lǐng)社會風尚的義舉也給業(yè)界帶來一陣清風。
孝行善舉潤心田
“從小,媽媽就是一句句教我說話的,我不管用多長時間,教媽媽多少次,一定要讓媽媽開口說話!”根據(jù)“最美孝心少年”徐煜岑的事跡改編的情景劇《加油,媽媽》,生動再現(xiàn)了小煜岑在媽媽患病喪失語言能力后,從吐字發(fā)音開始,一步步幫助媽媽重新開口說話的過程。
12位“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讓現(xiàn)場觀眾頻頻抹淚。今年10歲的王薺悅,從小就是父母的眼睛。4歲時她就學會了乘坐公交車,6歲時就學會了洗衣服、做家務(wù)。小手牽大手,一家人在坎坷的生活道路上收獲了別樣的風景。一雙眼睛,帶給三個人光明。大個子男孩王帥康患有“馬凡氏綜合征”,雖然備受疾病折磨,卻是爺爺奶奶的貼心棉襖,不僅洗衣做飯很在行,視力有限的他,還得幫助爺爺撿瓶子,給奶奶喂藥、洗腳、按摩。他相信,只要能和家人相互支撐,苦難就一定會過去。
面對人生的陰霾,“最美孝心少年”們沒有選擇退縮到大人的羽翼下,而是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孝心”,更用堅強意志詮釋了什么是“最美”。艱辛的生活錘煉了他們的品格,也讓他們的生活綻放出別樣的光彩。
歌手平安演唱以“陪伴不孤單”為主題的歌曲《星星不眨眼》,現(xiàn)場屏幕配上以“父母養(yǎng)育與子女反哺”主題的沙畫表演,讓人感動不已。這些少年完全褪去了同齡人身上的嬌氣和稚氣,也許他們的語言還稍顯稚嫩,他們的身體還不強壯,但他們的擔當遠遠超出同齡人。
頒獎典禮樸實無華,但又高潮迭起,整場晚會完全是用“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來打動人心。如今,為了收視率,有的電視節(jié)目在制作包裝上苦心經(jīng)營,一些選秀節(jié)目不惜虛構(gòu)故事來博取眼球,時間一長,難免被觀眾看出底細,受到詬病。其實,真實本身最有力量?,F(xiàn)場“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時時激蕩著觀眾的靈魂,這是向壁虛構(gòu)的故事所無法達到的效果。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努力創(chuàng)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觀眾究竟需要什么樣的電視節(jié)目?我們應(yīng)該如何引導觀眾?這臺晚會給廣大電視工作者帶來了很多啟示。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418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