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播音專業(yè)練聲札記優(yōu)秀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2-10 17:51:42
2022年播音專業(yè)練聲札記優(yōu)秀
時間:2022-12-10 17:51:42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播音專業(yè)練聲札記篇一

大多數(shù)人都將練聲的時間放在早晨,迎著清晨的陽光,呼吸新鮮的空氣進行練聲的確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也值得提倡。但是,有一些上進心強,急于進步的同學,專門設(shè)定了鬧鐘在很早的時間,甚至天還未亮,睡眼惺忪就起來練聲。這樣的精神非常值得贊揚,但是這樣的做法卻有一些值得商榷。

練聲這樣的方式最早是起源于古代戲曲,戲曲藝人為達到精湛的演技必須不斷錘煉自己的聲音,而且大部分唱段都是來源于師父的口傳心授,沒有教科書作為依據(jù),這也要求他們在每天的練習當中苦背唱詞,過去的教戲師父可不像現(xiàn)在的播音老師這般慈眉善目,一有錯誤便會被師父喝斥鞭打,這一代代的名角都是被“打”出來的,學員每天也不是以學習為主,更多的是要打下手,干雜活?!霸缙鹁毬暋边@一習慣便是從那時流傳下來的。

那么古代藝人為什么要選擇早起練聲呢?因為唱戲?qū)τ谒麄儊碚f是養(yǎng)家糊口的工具,白天或者晚上的時間,是這些藝人們跑堂口、唱廟會掙錢的時候,這當中絕對沒有多余的時間讓他們?nèi)ァ熬毬暋?,而是在登臺之后那第一嗓子就必須先聲奪人,唱一個滿堂彩,不然就砸了飯碗。而對于今天的同學們而言,并沒有這樣的生活壓力,也沒有那樣惡劣的學習環(huán)境。我們并沒有必要強迫自己在一個非常早的時間起來練聲。

因為這樣做非但不能達到預(yù)期目的,而且對嗓子也是有害的。我們的嗓子需要保養(yǎng),而保養(yǎng)嗓子最好的方式有三個:充足的睡眠,科學的用聲,飲水。聲帶在沒有得到充分休息的情況之下,被強行喚醒進行工作,長此以往,會造成聲帶的損傷。所以先保證充足的睡眠,再進行練聲,也是磨刀不誤砍柴工。至于時間,其實早、中、晚均可,重要的是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

筆者曾有幸與一位播音大師交流練聲。他說:“我從不天天練聲?!痹谖毅等恢H,他說道:“我時時練聲,分分練聲,秒秒練聲?!边@句話的意思在于,他在平時都是運用科學的用聲方式在進行語言表達,是“帶著功”在說話,這樣,高規(guī)格的用聲方式和語言表達便成為了一種生活常態(tài),語言時時都在被錘煉。

當然這是在他本人的語言功力原本就已爐火純青的前提之下。初學者或者年輕的同學在平時科學用聲的前提之下還是應(yīng)當堅持專門練聲。

練聲的作用

關(guān)于練聲的作用大體有兩種論調(diào),即“練聲無用論”和“練聲萬能論”。練聲無用論主要是來自于一些非播音專業(yè)出身的主持人,因為他們自己原本就未接受過系統(tǒng)的播音訓練,而自己卻已經(jīng)在播音的崗位上工作,有的做的還不錯,所以覺得聲音沒有必要進行特殊訓練,語言表達“不學而能”。練聲萬能論主要來自一些初學播音的年輕學員,他們往往對播音藝術(shù)充滿向往,并且有著崇高的理想與目標,所以希望通過練聲的方式來使自己的聲音不斷完善,或者達到某一個自己心目中偶像的聲音。這兩種論調(diào)都是有失偏頗的。

練聲既不像一些人認為地那樣一無是處,也不是另一些人認為的靈丹妙藥。但它確有其極大的作用。對于成熟的播音員來說,練聲的作用在于喚醒發(fā)聲器官,保持聲音狀態(tài)。每一個人每天醒來之后,身上的各個器官都是漸次蘇醒的,人在剛睡醒的時候,勢必從事不了過于激烈的運動,因為身體并不在最積極的狀態(tài)。聲帶也是一樣,所以通過練聲,對聲帶進行喚醒,有助于一天都保持一個良好的聲音狀態(tài)。對于初學者來說,練聲的作用在于鞏固正確的用聲方式,同時對聲音起到一定程度的美化作用。要注意的是,這里說的美化,絕不是改變一個人的聲音。一些初學者總是希冀通過練習達到某一種聲音,這樣的說法是缺乏科學依據(jù)的。人的語音由四要素組成:音高、音長、音強、音質(zhì)。音質(zhì)就是一個人的音色,是一個人之所以區(qū)別于他人的聲音特征,除了進行外科手術(shù)之外,它是無法改變的,因為它是由聲帶的長短、厚薄、寬窄來決定的,它是“天賦”的。所以有人說播音專業(yè)“三分在練習,七分在天賦”并非沒有道理。這也是很多練聲無用論者的一個“論據(jù)”。然而他們卻忽視了,語音四要素當中,另外三個要素音高、音長、音強卻是完全能夠通過練習去改善的。聲音作為語言表達的載體,并不是非得要“天籟之音”,關(guān)鍵是要有聲音彈性,這樣才能能承載感情,我國播音界許多優(yōu)秀的播音員本身的音質(zhì)并不是太好,但是卻播出了無數(shù)膾炙人口、感人至深的作品,他們的語言表達應(yīng)當是我們學習和模仿的楷模,而絕不是聲音。

練聲的方法

練聲的方法有很多種,不同的學校,練習的手段以及練習的材料應(yīng)該都不太一樣,但是方法再千差萬別,核心思想?yún)s應(yīng)當是一樣的。有一種非常不好的練習方法就是練聲過程當中過于重視吐字和發(fā)音的機械練習,而忽略了情感的表達,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qū)!

練聲僅僅是一種手段,它的終極目的是幫助練習者完善今后的語言表達。而一個人的語言表達只有真摯、鮮活、充滿情感,才能夠被別人所接受和喜愛。如果在練習過程當中就只有固定腔調(diào)和機械念字,那如何保證之后的語言表達能夠豐富多彩?

播音要以“情”字為核心,練聲也是如此。面無表情地念“祖國偉大,山河壯麗”或者微笑著念“暴跳如雷,怒發(fā)沖冠”都是違反語言表達規(guī)律的,即便這幾個音發(fā)得再標準,氣息用得再足,也是無法達到“音準”這個標準的。所以,我們提倡在練聲當中運用“暖聲”,就是時時刻刻都是帶有情感,要見字生情,將文字的“色彩”表現(xiàn)出來。即便是練習的時候數(shù)數(shù),也是可以念出感情來的。

“鬼子來了,一、二、三、四……”

“解放軍打鬼子了,一、二、三、四……”

這樣兩種場景,在數(shù)數(shù)的時候應(yīng)該是完全不同的情感表達。

如此,在練聲當中,既練了吐字發(fā)音,又練了語言表達,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練聲方式。

ps:補充一點,有人把練聲說得神乎其神,一些稀奇古怪的練聲方式特別容易誤導年輕的同學。再次提醒,任何與正常呼吸與說話相去甚遠的播音練聲方式,都是不太可取的??偠灾?,播音是話筒前弱控制的語言藝術(shù)形式,咱們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情”上,聲隨情動,氣隨請走。

播音專業(yè)練聲札記篇二

氣、聲、字的練習

戲曲演員尤其京劇演員包括戲曲愛好者在喊嗓練聲上容易犯急于求成的毛病,恨不能很快地就能喊出又高又亮的嗓音來,急著喊高音,猛喊甚至瞎喊亂喊,這往往是事與愿違的。我們在研究喊嗓練聲時,有意地先練氣息不急于發(fā)聲,是利于發(fā)聲練習,要大家明確一個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在這第三階段,我們建議還是不急于爬音階喊高音,而從氣、聲、字結(jié)合練起。這三者關(guān)系應(yīng)排成這樣一個順序:氣為音服務(wù),音為腔服務(wù),腔為字服務(wù),字為詞服務(wù),詞為情服務(wù)。從這個順序中,我們可以看到字的位置居于中心,前面牽著“音”和“腔”,后面聯(lián)著“詞”與“情”。當中一塌,滿盤皆輸。字音的真切,決定著聲音的圓潤,“以字行腔”正是這個理兒。在喊嗓練聲中的字、音、氣的關(guān)系,應(yīng)是托足了“氣”,找準了“音”,咬真了“字”。具體方法是:用漢語拼音的方法把字頭、字腹、字尾放大放緩,以字練聲,然后加快,同時練嘴皮子和唇齒牙舌喉的靈活性。

①唇音練習:(先放慢,放大念一遍逐漸加快到念繞口令) 八一百一標一兵一奔—北一坡 北一坡一炮一兵一并一排一跑— 炮一兵一怕一把一標一兵一碰一 標一兵一怕一碰一炮一兵一炮一

②齒音練習(方法同上) 四——是四, 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 四十——是——四十, 不要把十四——說——四十, 也不要把四十——說——十四。

③舌音練習(方法同上) 六十六歲劉老六,推著六十, 六只大油簍, 六十六枝垂楊柳, 拴著六十六只大馬猴。

④喉音練習(方法同上) 山前有只虎, 山下有只猴, 虎攆猴,猴斗虎, 虎攆不上猴, 猴也斗不了虎。

⑤舌音牙音練習(方法同上) 街南來了個瘸子,右手拿著個碟子,左手拿個茄子;街上有個撅子,橛子絆倒了瘸子,右手摔了碟子,左手扔了茄子

⑥十三道轍字音練習 風(中東)一催(灰堆)一暑(姑蘇)一去(一七)一荷(波梭)一花(發(fā)花)一謝(乜斜) 秋(由求)一爽(江陽)一云(人辰)一高(遙條)一雁(言前)一自(支思)一來(懷來) 俏(遙條)一佳(發(fā)花)一人(人辰)一扭(由求)一捏(乜斜)一出(姑蘇)一房(江陽)一來(懷來) 東(中東)一西(一七)一南(言前)一北(灰堆)一坐(波梭) 第三階段:吟詩、吟唱練習 把吟詩、吟唱放在第四階段目的是練習和挖掘“低音寬厚,中音圓潤,高音堅韌"的嗓音素質(zhì),不盲目拔高、爬高,而是鞏固中音、低音,使其音色華美、音質(zhì)純正,保住一條好聽好用的嗓子,同時鍛煉高音的堅韌有彈性。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369248.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