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十年后字(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5:22:23
2023年二十年后字(四篇)
時間:2023-06-06 15:22:23     小編:文友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二十年后字篇一

20xx年的一天,我回到了久違的故鄉(xiāng),我此行的目的是:參加小學同學聚會。剛踏上故鄉(xiāng)的土地,我就情不自禁地感到眼前一亮:我的家鄉(xiāng)——金光農(nóng)場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故鄉(xiāng)的樹不是很多,現(xiàn)在故鄉(xiāng)的樹更稱得上是綠樹成蔭。更新奇的是,這些樹木可以自動調(diào)節(jié)溫度。夏天時,樹木會放出冷氣;冬天時,樹木會放出暖氣。

糖廠排放出的黑煙是污染環(huán)境的一大惡魔??扇缃?,科學家發(fā)明了一種特殊裝置,這種裝置把糖廠要排放出的廢氣經(jīng)過許多種步驟轉(zhuǎn)換成了可以用來煮飯菜的天然氣,讓天空姑娘脫掉了黑外套,穿上了蔚藍色的襯衫。

故鄉(xiāng)以前的小商店、小超市都變成了現(xiàn)在的大商城、大購物廣場。我走進了一家大商城,一輛購物車向我開來。咦,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我們只需要按一下購物車上液晶屏的按鈕,就可以瞬間到達我們想去的購物區(qū)。付錢時,只要把購物車推進一個機器內(nèi),再按機器上顯示出的數(shù)字把錢放入投幣口內(nèi),或者在刷卡機上刷卡就行了。做完這些,你購買的東西就會被打包好,然后從機器的出口傳送出來。

第二天早上,我回到了我的母校——金光小學。剛進校門,我就發(fā)現(xiàn)我們可愛的校園比以前更美了——更綠、更寬、更凈了。走進教室,我看到以前的木課桌已經(jīng)換成了現(xiàn)在的電子課桌,它代替了書本和書包。上電腦課時,同學們也不用再去電腦室了,因為只要老師輸入密碼,課桌就會變成一臺電腦,黑板也變成了一個超大屏幕。同學們上課就像在看一場3d電影。

二十年后字篇二

二十年后,我乘坐宇宙飛船在宇宙中四處飛行。把貧瘠的星球改造成像地球一樣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讓地球上的人遷移到這些星球。突然有一天,住在我家鄉(xiāng)的同學袁打電話給我:李銀河,我20年沒見你了。今天,我邀請所有的同學回來看學校。請快回來。

我駕駛宇宙飛船在20xx年的風中以每秒310萬光年的速度到達地球。在地球的上空,迎接你的是一望無際的河流、郁郁蔥蔥的樹木、美麗的風景和隨處可見的鮮花。以前的沙漠已經(jīng)消失了。

我來到紫光公園。看到紫光公園的景色更加宜人,噴泉邊噴邊奏出美妙的音樂。從路人那里聽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旅游勝地。

當我走到學校時,袁、任博文、董、戴雪熱情地迎接了我。我們互相擁抱和問候。接下來,袁校長給我們展示了小學的風景。我們過去稱之為爛山的垃圾場,現(xiàn)在變成了垃圾轉(zhuǎn)換器。把垃圾放進去,你會做一些學習用品。每個老師都有一臺主電腦和一臺學生輔助電腦,方便教學指導。

我們邊走邊笑,時間過得真快!我們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家。我們含淚道別,不知道什么時候再見面。

二十年后字篇三

我的家鄉(xiāng)在建德的一個小山村和村村。四面環(huán)山,依山傍水,非常清秀。

20年后的家鄉(xiāng),河水清澈見底,到處是小魚小蝦。而且人們非常喜歡小動物,小貓,小狗,小雞被人們養(yǎng)的胖乎乎的。

抬頭一眼望去周圍一片緑色,山上的樹木密密麻麻,郁郁蔥蔥。路邊種著各種各樣的花朵兒和小草。大家的車子都是自行車或環(huán)保的車子。人們空閑的時候就跳跳廣場舞,種.種樹或給花澆澆水。而且田地里蔬菜都是很好的所以吃的放心,大米也是自己種的無公害大米。

房子都是別墅洋房帶有花園。路上干凈整潔。忽然眼前一亮,一群蝴蝶往花園飛去,只見一只五彩斑斕的大彩蝶正停在一朵紅色的牡丹花上。輕輕的煽動著翅膀。我陶醉了。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民風淳樸環(huán)境優(yōu)美。

晚上,每棟房子都亮起了彩燈,路燈也是各式各樣,五顏六色,遠遠望去像天上的彩色銀河。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一個讓人魂牽夢繞的小村莊。這里有我太多童年美好的回憶,我愛我的家鄉(xiāng)。

二十年后字篇四

課文《二十年后》選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級第一冊的課本,第八單元:外國短篇小說選讀。本單元所選的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的作品,這三位作家都擅長描寫小人物的故事。單元目標為初步了解19世紀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的創(chuàng)作特點,對歐洲18、19世紀的社會有一個粗淺的認識。課文表現(xiàn)了歐亨利小說的特色:出乎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的結尾。

根據(jù)教材的單元目標,我確定了兩個教學目標,一是品味語言,抓住人物描寫的語句感知人物形象。二是體會“”——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巧妙。教學重點和難點還是把握人物的特點和體會“歐亨利式結尾”的巧妙。

這類外國短篇小說,八年級的學生第一次接觸,學生在閱讀小說時更注重的是故事情節(jié),而在一堂課中要進行接近4000字的大閱讀量,感知人物形象要理解體會體會“歐亨利式結尾”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的巧妙有一定的難度。

課文的前面有一段有一段20xx字左右的關于歐亨利的介紹性文字,編者的目的是讓學生對歐亨利這樣一個短篇小說家的生平與寫作特點、代表作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但是學生一般都是草草掃過,將注意力都放在小說的情節(jié)上。那么如何充分利用這段文字呢?我在導入部分設計了“走近作者”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己概括作家的特點,引出“歐亨利式的結尾”。一般我們在設計教案的時候都是順著課文的思路,先感知課文內(nèi)容,再分析人物形象,最后才強調(diào)結尾的意味深長。但,因為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是體會歐亨利式結尾的巧妙,我借鑒了數(shù)學上的逆推法。在學生概括出歐亨利小說結尾的特點時,讓學生朗讀結尾,并思考結尾為我們解答了那些閱讀中產(chǎn)生的疑問。為整堂課的展開打開了一扇窗戶,即——結尾意料之外的是什么?為什么“鮑勃前來踐約卻被逮捕”是情理之中呢?這樣2個主問題串起了整堂課。小說的寫作背景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重要依據(jù),那么何時介紹當時美國西部開發(fā)時的社會環(huán)境呢?是課堂討論展開前還是討論中?何時更合適?在學生討論進行到“找到鮑勃是個通緝犯的依據(jù)”時,再向?qū)W生展示鮑勃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幫助學生理解為什么鮑勃這樣一個不甘平凡的聰明人20年后成為一個不法之徒的社會原因。作業(yè)我設計了一個三選一的題目,讓學生更深入的揣摩鮑勃的內(nèi)心世界。

八年級的學生不太喜歡舉手發(fā)言,一方面是不夠自信,另一方面是的確回答不出來,所以我采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模式展開。全班分為四大組,相互討論交流。學生舉手熱烈,相互補充,課堂討論氣氛濃烈。

有了課前充分的備課與預設,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解決了教學重點和難點。

成功之處:能將白板技術為語文課堂所用,白板是為課堂,為學生服務的。課件不復雜,但白板技術運用卻是課堂順利展開的保障。

不足之處:由于課的一開始學生閱讀作者的介紹部分篩選有價值信息時還沒有進入狀態(tài),課的行進節(jié)奏有點慢,所以造成整堂課的時間把握有點緊。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309128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