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fā)揮,應以寫“體會”為主??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活著的讀后感作文篇一
一個人,一場
故事
,一世遭遇,成就了《活著》。富貴的苦難,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從一個富家少爺,淪落到貧苦農民;他氣死他爹,輸光財產;他的兒女死了,妻子死了,女婿死了,外孫也死了,可他卻還活著,孤零零的活著。當在黃昏的田野上,富貴和他那頭老牛耕耘在田地里,富貴對牛叨絮的那席話差點讓我憐憫的掉下淚來。我覺到了余華的殘忍,他為什么要讓富貴活著?沒有了親人,沒有了愛,只有大半輩子數不盡的苦難,富貴活著的意義何在?人到底為什么而活著?
當福貴看到賭的傾家蕩產的龍二被斃掉的那一刻,慶幸的是福貴,后怕的也是福貴。他慶幸,是因為被斃掉的人不是自己。他后怕,是因為被斃掉的人本該是自己。命運是未卜的,生命是脆弱的。敗家子的自己氣死了爹,他知道,自己害死了一個生命;當被抓去拉大炮的自己回來沒有看到娘的最后一眼,他明白,生命原來如此脆弱;當他的家人一個個死去的時候,他懂得,活著不易,活著有多好!
種地的艱辛,讓他體會到活著的不易;公社的磨難,讓他感受到活著的美好。活著就幸福,再艱難,只要活著那也是幸福;死亡是痛苦的,再好的墓葬,那也是痛苦。當富貴的家人一個個離自己而去的時候,有痛苦,但更多的是珍惜,珍惜自己現在還具有的生命,他知道,活著有多好。
余華《活著》的自序:“作為一個詞‘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叫喊,也不是來自于攻擊,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边@里有一個關鍵詞時“忍受”??梢娪嗳A筆下的富貴面對生命的苦難與絕望只是忍受,沒有反抗,更不用說蔑視。也許有人不怕死,但他一定不想死;也許有人想要死,但他一定不愿意死。生命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一筆財富,比金錢還重要的財富。一個人富貴,他想維持富貴,一個人貧窮,他在抱怨貧窮,但沒有一個人會把這些和活著聯系在一起,因為活著跟它們不在一個地位上,活著最重要。
人不喜歡寂寞,不想一個人孤零零地活著,他想有個伴兒,有一個熟悉的生命在自己面前,也照耀了自己的生命。富貴的那個富貴——他的那頭牛,也就是這么到了他的身邊,他救下了它,它感到幸福,他也感到幸福。兩個富貴在一起,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新生活。兩個活著的生命在一起,照耀了生命的光輝。
他們熱愛生命,所以他們喜歡活著;他們珍惜生命,所以他們一直活著。兩個“老人”在田間“玩耍”,兩個“老人”在犁上
唱歌
,兩個“老人”,在樹蔭下想象,講述著他們的故事,暢想著他們的未來。也許他們過去坎坷,也許他們現在平庸,但他們現在幸福,以后也會幸福。因為他們活著,他們是兩個充滿活力的生命,因為活著,他們幸福。一個人再好不過活著了,活著就能找到幸福,死了就一定不會有幸福。兩個富貴再貧窮,他們也幸福著,富貴的龍二再幸福,到了那個世界也一無所有。幸福不等于金錢,幸福等于生命。生活于他而言既不是荒漠,既不是沃土,他活著的本生就足以使他心里感到充實。
活著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故事;活著是一道風景,也是一筆財富。擁有這筆財富的人,要珍惜這筆財富,它是我們在擁有美好生活道路上的曙光,它照耀了一切,有了它才有了希望。
一個人,一個故事,講述著《活著》。一個故事,就是一個真理,告誡著人們。迷途的人啊,快醒一醒吧,不要再想那個世界啦,好好活著,我們尋找幸福。
活著的讀后感作文篇二
我得為余華的《活著》寫一篇讀后感。有哪本書比《活著》更有意義,能更好地有感而發(fā)呢?是《青春之歌》,是《兄弟》還是《冷山》?《活著》,一個悲慘的故事。雖然不會像看郭敬明的《夢里花落知多少》時哭得稀里嘩啦的,但看《活著》會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一種不膚淺的感覺,一種看了讓人深感悲涼凄慘的感覺。這書看過很久了,但余華那淡淡的文字,平凡的故事,還是令我難忘:一個小村,一座小城。還有主人公福貴。
這故事講述了福貴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兒子,娶了城里一個有錢人的女兒,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每天都進城里的賭館賭錢。賺得不多,輸了的不少。終于有一天賭光了家業(yè)一貧如洗。一次福貴爸上茅廁時死了。也許這是報應,他是地主,是敗家子。地主位置被一個以前經常借錢給福貴賭博的人坐了。一貧如洗的福貴因為為救母病去城里抓藥,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拉去當兵。在戰(zhàn)場上九死一生,當他幸運歸家時,女兒卻已經成了啞巴,母親死了,家里一窮二白。福貴的兒子意外身亡;后來女兒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卻因產后失血過多而亡;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時被板車壓死了;外孫子吃豆子時死了。福貴老了,故事結束了。
福貴經歷了人生最大的痛苦,當他看著親人離自己而去時,心底那時就像在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痛在全身,鮮血都流出來了……但他卻奇跡般地挺了過來,依然樂觀豁達地面對人生。到風燭殘年之時,依然牽著一頭老牛做伴過日子。
他沒有因為親人的離去而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活著是為了讓死去的人安心。其實福貴并不知道什么是活著,他只知道人活著就是這樣,經歷一下酸甜苦辣,有錢就賭一賭,沒錢就種.種田。活著就是這么簡單。
人活著為了什么?人活著不為什么,只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而世上卻有成千上萬的人始終不明白,他們總以為活著只是為了幸福,只為了愛情,只為了養(yǎng)家,只為了金錢,只為了做官,只為了別人。當他們達不到目的時就跑去結束自己的生命。
有些人覺得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對自己前途不懷有任何希望,于是他們也選擇了在這個世界上消失。
亦有些人,在碰到丁點兒大的困難時,選擇了后退,后來他們覺得退縮也不是解決
方法
時,于是他們也與世界說了聲再見,然后揮手而去了。小時候,我曾想過自殺。自殺,現在一想,咳!一個驚心動魄的詞語!
那是小學時,我的數學糟透了,每天都要被數學老師罰留堂。我寫的作文在語文老師的眼里永遠都是次等貨。那段日子真令我活得心驚膽戰(zhàn)的,每天都期待著可愛的老師們不要當著全班五十多位同學的面對我一個人實行鞭策,但老師們還是這樣做了。我沒了面子,沒了自信心,沒了立足之地,沒了表現自己的機會,沒了一切。世界沒有了任何色彩。但我還有一條生命,活生生的。我想結束她,結束了她我就可以逃開一切。但當我站在家里陽臺向下望時,當我一步一步爬上長城時,我突然發(fā)覺,我并不想死。若我想死,我早就可以跨出陽臺上的欄桿一躍而下,在長城上可以將扶緊欄桿的兩手松開,往后一躺……那是多么觸目驚心哪!我不想死了。
后來我找回了自信心,找回了面子,有了立足之地,大家對我有了幾分羨慕,自然有了表現自我的機會。我的心情如同擁有了一切一樣興奮。慶幸當初我沒有做愚蠢事兒啊!
是啊,人只要活著,就有希望。人只要活著就是一種勝利。沒有比活著更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難的事!生不可選,死不該選,惟有硬著頭皮活著!
活著的讀后感作文篇三
以前酷愛室外活動,打
乒乓球
,羽毛球
,唱歌呀,可是因懷孕的緣故,現在只能選擇做一些比較安靜的事情來打發(fā)時間了。于是看小說便成了我的茶余飯后的主要消遣。余華的《活著》這本書其實是老公很早就推薦我看的,他對我說這本書靠情節(jié)制勝,能給人心靈巨大的震撼。起初我一直不大相信,直到上周自己百無聊賴的時候突然想,我到要看看這個讓無數人或者嘆服或者痛斥的書到底有多大的魅力,那時我剛看完楊絳的‘洗澡’和‘十面埋伏’(作者的名字忘了)。
作者在此書中講述了,地主少爺富貴嗜賭成性,終于賭光了家業(yè)一貧如洗,窮困之中富貴的富貴因為母親生病前去求醫(y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抓了壯丁,等他再回到家,女兒已經成了啞巴,母親也病了,家里一點吃的也沒有。命運就是這樣的作弄人,這樣的令人無法琢磨,令人尷尬的無奈著,痛苦著。一次又一次戰(zhàn)亂和動蕩,這個家庭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新中國成立,在大躍進運動中,饑荒餓得福貴的妻子家珍駝了背。鄰居們?yōu)闋帗屖S嗟陌l(fā)了霉的紅薯大打出手,福貴的兒子為救學校校長的老婆產后大出血,踴躍獻血,忙亂中被抽多了血,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每看幾頁,我都會覺得心情很壓抑,壞事情為什么總是一件接著一件地降臨到福貴的頭上,在小說的最后,悲劇和不幸則是越來越多,小說不長,但是我卻不愿一口氣把它看完,因為我做不到像主人公那樣承受那么多接踵而至的不幸,也不愿意!!
我當時就在想作者為什么一定要把人家弄那么悲慘,那么肆意的折騰讀者的感情,真是太沒人道了,不過,我不得不承認,這本書真的讓我的心靈感到了強大震顫感。我也因此想到了美國短篇小說作家艾米麗·卡特對中國著名作家余華的長篇小說《活著》的評價,艾米麗對《活著》的語言、情節(jié),娓娓道來的敘述方法,簡樸優(yōu)美,未曾雕飾的魅力及小說中關于生、死、命運的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艾米麗寫道:“如果現在要讀一些東西,顯然你應該讀一些永恒的東西?!痘钪肪褪沁@樣一流的作品”。
余華在書中說“活著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叫喊,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比淌埽淌苌钯x予的快樂和痛苦、幸福和不幸、悲傷和高興以及興奮和無奈等等……哪怕生命里難得的溫情將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也要堅強的忍受,這個就是書的本意嗎?
“老人和牛漸漸遠去,我聽到老人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在遠處傳來,他的歌聲在空曠的傍晚像風一樣飄揚,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蕩,
中年去掘藏,
老年做和尚?!?/p>
書的最后似乎沒有忘記又留下的講述者自己在慢慢降臨下來的夜幕中說的一句令人回味的話,“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tài),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p>
生命的意義是什么?活著的價值又是什么?恐怕人們一直在不斷追尋,探究活著的本質,說實在的,我現在也沒有真正的想清楚這個問題。不過我知道我現在正在孕育著一個生命,在這個過程中,我真正地感受到了母親孕育生命的不易,也能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頑強……
活著的讀后感作文篇四
初讀《活著》對于余華樸實無華的語言并不是很感興趣,可看著看著卻被那富貴那跌宕曲折的人生所吸引。
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地主家的少爺富貴的悲慘人生。富貴嗜賭成性,敗盡家產。父親被他活活的氣死,而他的妻子帶著孩子回了娘家,自己則被抓去參軍。即使到后來一家團聚,可生活的壓迫促使母親去世,兒子友慶因輸血過多而死,女兒鳳霞因產后流血過多而死,妻子家珍因病離世,女婿因工作意外死去,而外孫苦根也因吃豆豆噎死,唯一剩下的只有一頭老牛與他相依為命。
讀完《活著》不禁令我深思?!叭藶槭裁匆钪?”余華給出了答案:“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痹谖铱磥恚钪褪腔钪?,可也要活得有意義。不論你是窮人、富人,是幸福的或是不幸福的,只有活著,才有機會去改變命運,才能感受世界的美好?;钪?,就要用行動去創(chuàng)造生命的價值,展示生命的意義。
堅持
富貴在參軍時經歷了九死一生,可他為了活著,旅途艱苦還是堅持回到家鄉(xiāng)。面對親人的相繼離去,他也沒有輕易地放棄生命,而是堅強的活著。因為他看透了生死,他懂得生命的可貴,不論怎樣生命不止,生活仍然要繼續(xù)。生活有痛苦,有幸福。痛苦的你需要有堅持的信念,堅持也惡運斗爭,才能迎來美好的未來。而幸福的你則要有堅持的精神,不斷進步,堅持不懈的追求完美,才能迎來更美好的生活。一切的一切,只因活著才變的更美好。
奉獻
富貴的兒子友慶,是個乖巧,善良的孩子。學校帶著同學們去醫(yī)院給縣長的妻子輸血,友慶也高高興興的去了,等待輸血是因怕不能輸血而著急。他的善良救活了縣長的妻子,可他卻與世長辭。他用自己的生命救活了一對妻兒,他的無私值得我們的贊頌和學習。友慶雖然死了,可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他的精神永遠的活著。
陪伴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話不假,一直到最后,富貴只有一頭老牛陪著,也許正是有了老牛的陪伴,富貴才有活著的勇氣。在生活中,天空有鳥兒相伴,花兒有綠葉相依,大海有魚兒相隨。而我們有親人朋友的陪伴,有了他們的陪伴,我們才不會顯得那么的孤獨;有了他們的陪伴,我們的生活才更精彩;有了他們的陪伴,我們的生命才有意義。
因為活著,我們有了選擇美好的權利。也許生活會曲折坎坷,可我們要有堅持的信念,堅持不懈的努力,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平坦道路。在生活中無私奉獻和自私自利并不是本性,我們需要做出選擇,自私的你會被世人指責,我想沒人愿意如此活著。我們應該懂得奉獻,無私的幫助他人,回饋社會。我們的生命中少不了的是陪伴,生活因擁有他人的陪伴而美好,而我們也要學會陪伴他人,給予他人安慰,這樣我們的生命才沒有遺憾。也許我們的生活中不只這些,但我們所做的事都是為了活得有意義。
活著是為了活著,可要活得有意義。只要活著就會有希望,只要有希望就能活得有意義。
活著的讀后感作文篇五
近日得友人贈書一本 ,看著那醒目的題目,我忍不住開始猜測其。活著?這兩個字意味著什么?難道只是簡單的表示一種存在一種生活嗎?帶著疑惑我懷著虔誠的心閱讀下去,才發(fā)現書的沒有我想的那么膚淺,從書中我感受到的是:活著不易,生活不易,盡管不易,但依然要活下去。
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活著就是勝利。
這是一本從舊時代中國地主時期跨越到改革開放的艱難時期,主人公的命運伴隨著這一大段艱難的歷史時期曲折變化,中間跨越了很多異常艱難的歷史時期。主人公徐福貴是個嗜賭如命的地主家少爺,被人下套把家產賭光了,不敢回家,想在外邊吊死。但一想在外邊死還不如回家被老爹打死呢,就回去了。我覺得這一情節(jié)還是體現了活著的重要性,再大的打擊還是要堅定的面對,就算前方的路有財狼虎豹,會生吞活剝了你也要頑強走下去。
書的開端是一個叫福貴的老人對著他的老牛說話引起了“我”的好奇。書中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很令我感到溫暖。福貴賭光了家產,以為他老爹徐老爺會打斷他的腿,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的躲在房子里,他的女兒鳳霞拉著他說:“爹,你快躲起來,爺爺要來揍你了。”女兒很小就知道護著他爹,這是父女之情。“
福貴啊,賭債也是債,自古以來沒有不還債的道理,我把一百多畝地還有這房子都抵押出去了,明天他們就會送銅錢來,我老了,你自己挑去還債吧。”這是徐老爺在福貴賭輸了家產后對福貴說的話。大多數父母是很愛子女的,雖然有時候他們很兇很嚴厲。這是父子之情。輸光家產后老丈人敲鑼打鼓的來接妻子回去。福貴心里很難受,福貴母親說:“家珍是你的女人,不是別人的,誰也搶不走?!边@句話完美的概括了夫妻之情,果然,不久,家珍就抱著兒子回來了。這是夫妻之情。兒子有慶一天天長大,家里也有了兩頭羊,有慶很喜歡那兩頭羊,天天都跑去割草了之后才去上學,后來有了人民公社,羊充了公,有慶依然風雨無阻的喂草。這是人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感情。
這些感情是書的精髓,全書都在圍繞一個“情”字,一個“情”字表現了活著的意義,活著就是為了一個“情”字,有了“情”活著才更有意義。為了“情”才會努力的活下去。這是相輔相成的,我想這應該就是《活著》想要表達的意義。
跨越了幾個歷史時期,就注定了平凡人的平凡日子終究會變得不再平凡。這就出現了福貴的生活有著這樣的現象:看似即將會幸福起來的生活會一波三折,等待幸福的心變得支離破碎。一個個看似即將步入幸福殿堂實際背后藏著人生悲劇的劇幕,蒼老了福貴那顆顫抖的心。盡管悲劇但也有歡喜。本以為妻子家珍得了軟骨,即將要離自己和女兒而去,因為妻子說話已經不太能被聽到了,要靠她很近才聽得到,昏睡的時間越來越久。棺材都已經打好了,但家珍又重新坐起來了,活到能抱外孫才因為女兒難產傷心過度而離去。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這體現了活著的意義,生命如此脆弱,但一顆想要活著的頑強的心是多么的強大,強大到從死神手里奪回了一點又一點的時間。
先是老爹的離去,然后是母親的離去,然后是兒子的離去,然后是女兒的離去,然后是妻子的離去,只剩女婿外孫子和他,但是悲劇還沒有停止,女婿在工地上離去,外孫子因為吃多了豆撐死了……身邊的人都死了,正如福貴自己說的:“我認識的人一個挨一個死去,我還活著。”這句話是多么的悲涼和孤獨,他的心該是有多么的冰冷和寂寞?!凹依锶巳俏宜偷脑?,全是我親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擔心誰了?!边@句平靜的自我安慰的話下隱藏著多少血淚和悲痛。
福貴平靜地說完了他的故事,領著他的老牛走了,老人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在遠處傳來。
那個年代活著不易,但那個年代的人們依然頑強的活著,更何況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平和的年代呢?還是要好好活著。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276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