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風味小吃作文400字(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5:22:58
家鄉(xiāng)的風味小吃作文400字(4篇)
時間:2023-06-06 15:22:58     小編:zdfb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家鄉(xiāng)的風味小吃家鄉(xiāng)的風味小吃篇一

六(1)班

陳曉旭

我的家鄉(xiāng)位于海峽西岸最北部——福建省,浦城縣。家鄉(xiāng)有很多風味小吃,什么豆腐丸,燈盞糕,桂花茶燈,我都愛吃。不過這么多小吃中,我最喜歡吃的還是麻糍,每到立冬那天,我們一家子都去二姨夫家,因為家鄉(xiāng)有一傳統(tǒng)風俗,立冬這天每家都得吃麻糍,古人有“麻糍補冬”的說法,二姨夫家照例年年立冬都會做麻糍吃,麻糍好吃,做法還挺有趣的呢!

姨夫先把糯米洗好,倒入蒸籠中蒸熟,然后把蒸好的米倒進一個大師臼里,接著,姨夫用木頭的舂槌“啪嗒”地錘糯米飯,爸爸就用占了水的手不停地翻轉著糯米飯,這一打,一翻······便有了節(jié)奏,爸爸和姨夫像是在演奏一曲優(yōu)美的打擊樂呢。他們邊錘邊打地輕輕哼著調子。那有力而又有節(jié)奏的“啪嗒,啪嗒”聲不時傳出,與村子里各家各戶不時響起的錘擊聲形成優(yōu)美的旋律。

經過兩個成年男人汗流浹背的捶打,糯米飯成了粘稠的糯米團,到了做麻糍最后一個步驟了,就是把早已炒熟的芝麻磨成的粉和白糖攪拌均勻,制成芝麻粉把糯米團捏成一個雞蛋大小的小團,在芝麻里滾幾下,就成了香氣撲鼻的麻糍了,剛做好的麻糍透著糯米和芝麻的香氣,聞著就叫人流口水啊!趕緊的,快動手吃啊!我一下子吃了兩大碗,我明知麻糍吃多了會脹肚,我可顧不了那么多了,我現(xiàn)在只管吃。

家鄉(xiāng)的習俗是:這天不僅人要吃麻糍,耕牛也要吃麻糍,據說也是讓牛補冬,以備來年有力氣下田干活。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小吃,我愛吃麻糍!如果你有機會來到浦城,我?guī)闳コ浴?/p>

家鄉(xiāng)的風味小吃家鄉(xiāng)的風味小吃篇二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說起我家鄉(xiāng)的美食,那可是數(shù)不勝數(shù),但說起最美的食物,我可要推薦我們家鄉(xiāng)的脆皮炸蠔了。脆皮炸蠔是茂名市著名的一道風味小吃,在酒店,在大排擋里,在海鮮城里,都頻受人們的喜愛。

生蠔是從海里捕撈上來的,又名牡蠣,綠色的凹凸不平的蠔殼里躺著晶瑩柔嫩的蠔肉。

熟后的炸蠔表面呈金黃色的,讓人垂涎欲滴。

今年寒假,爸爸媽媽帶我來到電城嘗美食,特地點了脆皮炸蠔。盤里的蠔粘著一層糊,金黃色里隱隱約約地閃著油星。我忙用筷子趁熱夾起一個咬一口。哇!真好吃??!脆脆的、香氣撲鼻、里面的蠔軟軟的。別急,爸爸說,看好了!只見他從旁邊的籃子里挑了快生青菜葉,再用筷子炸蠔夾起放在菜葉上,接著熟練地把炸蠔包緊,在我眼前搖一搖,表示可以吃了。我也學著樣子做了一遍,再大咬一口。更好吃了!這樣一來,吃得再多也不會膩了。

可是,這么好吃的脆皮炸蠔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我懷著好奇心溜進了飯店廚房,一位師傅正在做這道菜。只見他把生蠔洗凈抹干水,加鹽、味精、胡椒粉腌幾分鐘。然后把生粉、面粉加清水調成漿,下入生蠔掛上糊。最后,燒鍋下油,油熱后放入掛上漿的生蠔炸至金黃。

剛撈起滾燙的脆皮炸蠔便讓服務生端走了。

怎么樣?聽了我們家鄉(xiāng)的脆皮炸蠔,你一定直流口水,那就快來茂名嘗嘗脆皮炸蠔吧。

廣東省茂名市蓓蕾雙語小學六年級:吳越

家鄉(xiāng)的風味小吃家鄉(xiāng)的風味小吃篇三

家鄉(xiāng)的風味小吃數(shù)不勝數(shù),但我介紹的是家鄉(xiāng)的“安寧八街涼卷粉”,在昆明市安寧市及其周邊范圍內,“八街涼卷粉”幾乎是人人喜愛的一道傳統(tǒng)美食,可以說是小有名氣。

據了解,卷粉起源于廣東西關地區(qū)的漢族特色小吃,其中以西關布拉腸最為出名,早在清代末期,廣州街頭上就已經聽到賣卷粉的叫賣聲。那時候,卷粉分咸、甜兩種,咸腸粉的餡料主要有豬肉、牛肉、蝦仁、豬肝等,而甜腸粉的餡料則主要是糖浸的蔬果,再拌上炒香芝麻。卷粉又叫布拉蒸腸粉,是一種米制品,亦稱拉粉、布拉腸粉、捆粄、拉腸、豬腸粉(因卷粉形似豬腸)。因為早市銷量大,多數(shù)店家又供不應求,人們常常是排隊候吃,因此又被戲稱為“搶粉”。(潮汕地區(qū)腸粉和傳統(tǒng)廣式拉腸不同,潮汕拉腸餡料多配料多,傳統(tǒng)廣式拉腸往往只有一兩種餡料且僅蘸醬油食用,味道較清、純。)出品時以“白如雪,薄如紙,油光閃亮,香滑可口”著稱。在廣東,卷粉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街坊美食,它價廉、美味,老少皆宜,婦孺皆知。從不起眼的食肆茶市,到五星級的高級酒店,幾乎都有供應。

關于卷粉的起源,眾說紛紜,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有人說“最早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由泮塘荷仙館創(chuàng)制?!庇钟腥苏f“卷粉起源于廣東,早在清代末期,廣州街頭上就已經聽到賣卷粉的叫賣聲”。也有傳說是乾隆皇帝游江南那會兒,受了吃客大臣紀曉嵐的蠱惑,專門拐去粵西吃卷粉。當吃到這種“夠爽、夠嫩、夠滑”的東西時,乾隆贊不絕口,并乘興說:“這米粉有點像豬腸子”。卷粉在廣東是最為普遍的早餐,看起來粉皮白如雪花、薄如蟬翼、晶瑩剔透,吃起來鮮香滿口、細膩爽滑、還有一點點韌勁,讓人一吃難忘。

各地卷粉的做法都不相同,在香港廣佛等地,多配以生抽加花生油或豬油。潮汕地區(qū)多用花生醬或沙茶醬等地方特色醬料,而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區(qū)則多加添芝麻以及甜醬,雖然做法和吃飯都不相同,但是都有不錯的地方特色。

“安寧八街涼卷粉”很遠便能聞見它的香味,令人垂?jié)i欲滴!松軟的卷粉浸在褐色的湯料里,在上面撒上蔥,香菜和花生面,使得“八街涼卷粉”的賣相非常好。

“八街涼卷粉”做法十分講究,涼卷粉首先精心選用上好大米,放在井水中浸泡兩個小時,在放在石磨上磨成細膩的米漿,用水將其中雜質洗凈,然后均勻的放入大鍋里,掌握火候蒸透,制涼,然后提取薄如面紗的涼卷粉。將卷粉切細成條,澆上花椒油,特制的“油辣子”,特制的香香的醬料,芝麻油,醬油,酸醋等十多種醬料,再加上白糖和切碎的蔥,姜,蒜,最后在撒上花生面和香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配料的量的掌握,各種佐料的量配好了,那么一份色香味俱全的“八街涼卷粉”才算是做好了?!鞍私譀鼍矸邸钡奈兜廓毺卦谟谙阒袔Ю?,辣中帶酸,酸中帶甜,令人回味無窮,一吃難忘。

家鄉(xiāng)的風味小吃家鄉(xiāng)的風味小吃篇四

一說起瓜丁,我就會垂涎欲滴,它可是我們家鄉(xiāng)響當當?shù)拿?,是潮汕地區(qū)最有名的一道小吃。

瓜丁清香可口,甜而不膩,有排毒去火的藥效,是居家旅行的必備佳品。下面我就想大家介紹瓜丁的制作過程吧。

首先,要挑出上好的冬瓜,把冬瓜皮削掉,把冬瓜肉切成小長方體,再把切好的冬瓜丁放進熱水里洗個熱水澡后出水瀝干,再把冬瓜丁裝在竹筐里,在清涼的泉水里浸泡上三天三夜,再瀝干,接著就是敷糖水了,把上等的甘蔗糖和薄荷葉熬成水狀,把瀝干的冬瓜丁倒進糖水里,均勻地著糖,最后放在竹匾上晾干,就大功告成了。成品后的瓜丁白中泛青,晶瑩剔透,像一個個精美的翡翠,令人愛不釋手,拿上一塊,輕輕一咬,清脆爽口,一股清香令人回味無窮。

由于家鄉(xiāng)的瓜丁是原生態(tài)的綠色食品,所以深得海內外朋友們的喜愛,現(xiàn)在的瓜丁,不但暢銷全國各地,而且走出了國門,一塊小小的瓜丁,凝聚著潮汕人民的智慧和熱情,一塊小小的瓜丁,傳遞著濃濃的鄉(xiāng)音鄉(xiāng)情。我愛你,家鄉(xiāng)的瓜丁。

六年級:告別夏末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269890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