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荷花教學反思不足篇一
1、默讀三遍,在自己有感悟的地方做上勾畫、批注。
2、讀作者葉圣陶的生平、事跡。
3、讀葉圣陶寫景的其他文章,了解他的寫作風格。
4、熟讀成誦。
5、讀教參和本年段的課程標準,對比自己確定的教學重難點與教參的差異,確定教學目標。
1、根據(jù)前面對文本的解讀,自己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
2、閱讀網(wǎng)站上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反思。
3、第二次對自己的教學設計做修改。
根據(jù)制定的教學方案,量身定做課件,力求突破重難點。
(一)成功之處:
1、對文本整理把握較好,使學生對文章脈絡清楚,無形中熏陶了學生對習作時材料的選取與安排。
2、描寫荷花姿勢的段落運用豐富的荷花圖片,和動作輔助理解,學生當堂就能有感情朗讀并背誦。
3、進步最到的.就是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很及時,有了實效性。
(二)不足之處:
1、由于急于解決本班學生習作基礎較差的現(xiàn)狀,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加強了寫法的指導,顯得講解過細,讀的不過多,不過到位。
如:描寫荷葉和荷花的第二自然段,指導了孩子們按從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但是在體會“冒”時,就顯得引導得不夠。
同伴建議:
先學習荷花的三鐘姿勢,再出示帶“百荷花在這些荷葉之間冒出來”這個句子,提問:這個句子中你覺得哪個詞用的最好?為什么?然后在引導孩子聯(lián)系描寫荷葉的句子去理解,去體會。之后反復聯(lián)系朗讀。
2、文本解讀還有不到位的地方:
(1)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對于“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在利用動作輔助理解背誦的時候,忽略了手型要突出“飽脹”,致使學生對這種含苞欲放的姿態(tài)體會不夠。
(2)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在我解讀文本的時候我只解讀出了,“活的畫”就是指這一池的荷花,而沒有從充滿生命力這個方面去解讀。
(三)讀寫結合課型以后的上法
1、前面的課時已品讀感悟位重心,不在寫法上占據(jù)太多時間。
2、在回憶、總結課文時在加入學習作者寫作方法的指導。
3、在文本解讀上還要在下功夫,收集不同教師對同一文本的解讀。
荷花教學反思不足篇二
《荷花》是一篇寫景的記敘文。作者用第一人稱描繪了公園里滿池荷花的美麗景色和“我”看荷花時的感受。贊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機盎然的美。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課文的教學重點我放在引導學生理解和欣賞滿池荷花的靜態(tài)美。為此,第一課時,我沒有像以往一樣讀文、學生字。而是通過觀察圖畫,讀文體會。在讀中自悟。抓住第二段讓學生多讀,反復讀。體會用詞之巧妙。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本想用課件比圖效果要好些??墒桥侣闊]有用課件。相信用課件,學生觀看錄像后更能感受到荷花的美。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白荷花的幾種姿態(tài),我用前年教這一課時的方法:讓學生用手來演示出荷花的幾種姿態(tài),幫助理解背誦。學生興奮得不得了,不停地用小手來表達他們心里荷花美麗的姿態(tài)。不到五分鐘,每個同學這三句話都會背誦了。更可喜的是有些同學把花骨朵飽脹得要破裂似的演示得維妙維肖。講到“白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边@句時,不少學生情不自禁把自己當做了荷花邊讀句子,邊迅速從座位上站起來,猶如朵朵荷花冒出水面。教室里這邊冒出幾個,那邊冒出幾個。我趁機看看這個看看那個,說:“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纯催@一朵,很美??纯茨且欢洌埠苊??!庇纱宋矣謫枺骸斑@滿池美麗的荷花是誰創(chuàng)造的?”話音剛落,就有十幾位同學說:“大自然?!蔽姨泽@了。教幾年了,以往問學生時,學生們總是回答葉圣陶、畫家等等。甚至有人說園丁??山衲甑膶W生回答如此肯定,如此迅速。讓我著實意外。
感嘆一:學生越來越聰明了?,F(xiàn)在的孩子看得多,接觸得多,懂得也多。
感嘆二:新教材單元之前的主題讓學生明白了本單元的主題。使學生有的放矢。
感嘆三:新課改中我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充分動口、動手、動腦。把學生的大腦調(diào)控到了興奮的狀態(tài)。所以學生才能思路敏捷,對答如流。
由這節(jié)課,我想到了。我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應該保證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讀、去思、去做、去說。保證學生在課堂上自始自終過著愉快的精神生活,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zhì)量。
荷花教學反思不足篇三
1.今天講課內(nèi)容忘記錄音,基本上回憶的內(nèi)容差不多。在今天的課堂教學中,感覺還是不夠完美,首先是ppt,已經(jīng)講到了荷花,但是忘記播放前面荷葉的ppt,只能再返回,做一個回顧。
2.第二個是在講“冒”這個字,之前在四班試講的時候,因為四班的課提前講過這篇課文,所以在四班講課的時候這個字的講解比較順暢。因為五班的孩子沒有提前講過,所以在這個字的講解中需要多一些的引導。
3.最重要的這幾課的講解沒有完全講完。后面設置的內(nèi)容是古詩詞積累、配樂朗誦。總結是在第二自然段的講讀中過多。隨文識字,講了一個“蓬”這個字,不夠細致。
4.總而言之,在講公開課的過程中,課堂的生成非常的重要,雖然在備課的過程中,已經(jīng)設想到學生的部分內(nèi)容,但是學生在課堂上還是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說備課十分的重要。對于教材的解讀也是十分重要,解讀教材對教材的熟悉度了如指掌,學生的任何一個意外的回答,都能夠不漏痕跡的處理化解,這樣的課才是真正的好課。
5.他人反饋:瑞琴老師說,這節(jié)課比上節(jié)課成功,雖然結尾沒有講完,但自然結束,不突兀。準備明天再去向她請教;文娟是同事了兩年的同事,她覺得我這節(jié)課設計的很完整,講的也比較出彩,和之前的課堂上講的內(nèi)容相比,進步很大。三個新老師肯定了班里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水平,同時肯定了班里學生的紀律??蠋熣f這節(jié)課特別穩(wěn)。
下周還有可能講區(qū)里的示范課,我覺得自己還得再備一備課,做到更完美。同時我也覺得明天要去問一問其他老師聽完我的課的內(nèi)容,這樣才能促進自己的不斷進步!
荷花教學反思不足篇四
教學目的
一、認識白洋淀地區(qū)人民的抗日斗爭生活,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忱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二、理解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和傳神的對話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
三、培養(yǎng)學生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閱讀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教學設想
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景物描寫和人物對話的作用。
難點:以充分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為突破口,提高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二、本文是課內(nèi)自讀課,要求學生掌握學習小說的一般方法,即根據(jù)小說的特點,從環(huán)境描寫、故事情節(jié)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進而理解小說所揭示的主題。
三、本文確定為“文學鑒賞課”,采用“引疑——議疑——釋疑”的基本方式進行師生雙向交流。
四、因教學時間限制,僅就“夫妻話別”前的景物描寫和“夫妻話別”時的對話描寫進行鑒賞討論。其他景物描寫和對話描寫,只能靠以練代講,“舉一反三”。
教學時數(shù) 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布置課前預習。
1.全文已空行標明是三部分,用簡潔、含蓄、連貫的語言給各部分加個恰當?shù)男祟}。
2.簡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百字左右)。
3.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有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這篇小說的`三個部分各屬于哪個階段?
二、上課開始時提示本課主要教學目標 :
1.認識白洋淀地區(qū)人民的抗日斗爭生活和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精神。
2.掌握學習小說的一般方法。
3.理解景物描寫和人物對話的作用。
4.充分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三、檢查預習。
1.全文三部分的標題:
(1)夫妻話別(2)探夫遇敵(3)助夫殺敵
2.簡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節(jié):
水生嫂探知丈夫參軍,跟丈夫話別。她和幾個青年婦女去馬莊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敵船,她們躲進荷花淀,無意中把敵人引進伏擊圈,為游擊隊伏擊敵人的勝利創(chuàng)造條件,她們從此迅速成長起來,成為抗日游擊戰(zhàn)士。
3.夫妻話別(開端)
探夫遇敵(發(fā)展)
助夫殺敵(高潮、結局、尾聲)
荷花教學反思不足篇五
《荷花》是葉圣陶先生筆下一篇精美的寫景散文,讓我們領略到荷花婀娜多姿的神韻,感悟到大自然力量的神奇。文章語句優(yōu)美,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荷花的喜愛贊美之情。
教學時,我注重朗讀感悟,增強學生感受語言的機會,通過口誦心記達到深化理解的目的。文章的第二、三段寫出了生機勃勃的荷葉及不同姿態(tài)的白荷花,展示了荷花茂盛的生命力。通過“挨挨擠擠、碧綠的大圓盤、冒、有的… …有的.… …有的… …”讓學生在解詞、析句、悟情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更使學生認識逐漸深化,感情逐漸深入。我采用了繪圖的方法,在學生解說的同時把一幅亭亭玉立的荷花圖形象直觀的展現(xiàn)在眼前。
第四、五段是作者想象的部分,我采用了配樂朗讀與舞蹈表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意境中感受到荷花的美?!叭绻憔褪沁@荷花池中的那朵白荷花。你覺得自己美嗎?”我熱情滿懷的說。“美!”學生異口同聲。我抓住時機,“好!那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一池荷花中的一朵,讓我們一起來釋放自己美的感受吧!”音樂響起,我們大聲誦讀,翩翩起舞又姿態(tài)不一,一時間教室似乎就是一個舞臺,把“我”看到荷花展開的美妙想象再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課外延伸部分,多媒體出示學生平時常見的鮮花圖片,按照《荷花》的方法口頭作文,效果真是出人意料。
本節(jié)教學我最滿意的是學生學會了寫景文章抓住事物特點進行
觀察和表達的方法:細心觀察+豐富想象+細致描寫=精美的文章。在以后教學中應該把這種從文本學習到挖掘文本外資源重新生成的方法加以斟酌、使用,真正實現(xiàn)教育的目標:學以致用。不知之處是,在展現(xiàn)荷花美時,荷花圖應該讓學生上臺畫出學生自己文中筆下的荷花,這樣就能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從學生的興趣、需要出發(fā)了。
荷花教學反思不足篇六
《荷花》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描寫了夏日公園里一池美麗的荷花盛開的情形,以及“我”沉浸其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在設計教學過程中,我著重于引導學生通過直觀感知、朗讀感受、想象感悟等手段使學生感受荷花的美麗,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前,我布置學生們?nèi)チ私夂苫ǖ馁Y料,并在課堂上與大家一起交流,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資料的能力。課上,出示荷花的一系列圖片,讓學生們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視覺享受,蒼翠欲滴的荷葉、含苞待放的荷花??學生們談到自己的感受時,心情也是非常愉快的,仿佛已經(jīng)聞到了那一陣陣淡淡的荷葉香,悠悠的荷花味。
但是,由于農(nóng)村的孩子課外知識比較貧乏,也沒有電腦網(wǎng)絡等途徑去了解信息,因此還是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進行資料的收集,課堂氣氛不夠活躍。但是,在配樂欣賞完荷花之后,學生們似乎進入了狀態(tài),也緩解了之前的尷尬。
葉圣陶筆下的荷花千姿百態(tài),各有各有的風采。當講到“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時,由于已經(jīng)理解了荷葉碧綠如圓盤,因此,對于“冒”字的理解,學生們各抒已見:“冒”字把荷花當作人來寫了,真形象;在那么多荷葉中白荷花“冒”出來,真是特別??一個“冒”字,學生們已經(jīng)讀出了荷花的`美麗,讀出了自己的味道。
文中描寫各種荷花開放時的姿態(tài)采用了“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使學生體會到了不同荷花綻放時的狀態(tài),既形象又生動。但是,一池荷花又怎么會只有這三種姿態(tài)呢?于是,我進行了拓展,讓學生們也學著課文的寫法來說一說還會有哪些荷花開放的姿態(tài),由于欣賞圖片時有了一定的印象,因此交流的時候,學生們也有內(nèi)容可說。
但是課堂上,一個學生基本上只能說出一種,于是我就設計了四人一小組進行合作學習,也豐富了說話的內(nèi)容。
我們說,語文學習能夠讓心靈旅行,應該說,本堂課的重點在于讓學生們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荷花的美麗,但是,一堂如此美好的語文課又怎么能夠以一節(jié)課的結束為終點呢?
于是,在學完了荷花的各種姿態(tài)之后,我以這樣的一段話作為小結:“是啊,今天我們領略的是荷花的別樣美,此時此刻,如果你是那池中的一朵荷花,你是怎么樣的心情呢?下節(jié)課,就請你來談談你的感受吧!”讓學生們帶著一種對下節(jié)課的期待走出課堂,走出這一池荷花,但是心中念念不忘的依然是那淡淡的荷香,以及難以忘懷的荷花。
另外,在學生們談到自己的感受時,語言較為貧乏,而我也沒有做到及時點評,使得教學過程流于形式,而且沒有把握好時間,生字教學花費了較多時間,因此最后的寫字環(huán)節(jié)只剩下短短5分鐘,較為可惜。
荷花教學反思不足篇七
本來早上并未打算講《荷花》的,想著周五了,把第4課的閱讀課講了吧?;剞k公室途中,看到師傅再講第3課,遂決定走進去仔細聽一節(jié)。
本是自己設計了板書的,看了程姐的板書就改用程姐的,因為師傅的板書條理清晰,內(nèi)容涵蓋豐富。真真的好極了。第一節(jié)課聽完,第三節(jié)課乘著熱乎勁回班就講。
“想到春天就想到燕子,看到池塘就會想到什么植物?”生:“荷花”“好,現(xiàn)在請同學們打開書。想象你就是文中的我,走,去荷花池那游一游?!?/p>
找生讀第一段后再找生讀第二段,“讀完這一段,你看到了什么樣的荷花?”生:“葉子很多“,”哪看出來的?生:“挨挨擠擠的”“還有圓、大。他說是碧綠的大圓盤?!昂苫ㄟ€很美。黃色的、花骨朵、小蓮蓬?!薄巴瑢W生說的都對。第二段分別從荷花的樣子、姿態(tài)描寫出荷花的多和美。(板書)“同學們看,泡泡里說冒字用得好。哪好?體會出什么了?”生:“冒說明荷花出現(xiàn)的突然,而且葉子很多,荷花從葉子中長出來?!钡诙沃v了荷花的靜態(tài)美,第四段荷花隨風起舞了,那是“動態(tài)美。”
為什么一池荷花成了一大幅活的畫?孩子們的答案更是出奇,“因為荷花很美,而且荷花還具有動態(tài)美。非常有生命力,所以說他像一大幅活的畫?!?/p>
第四段作者加入了自己的想象。生“他把自己當成了荷花。”如果你是荷花你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聞到什么?會和誰聊天?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大膽假設。
最后,作者有感而發(fā),表達了自己的感想。為什么我忘記了自己在看荷花?生“因為我陶醉在荷花里了,荷花太美了?!?/p>
一節(jié)課學生思維很活躍,各種我以為比較難的點,在他們看來都成了小菜一碟了。只是“冒”這個字孩子們體會出了生長的突然,并未感受到荷葉的多,這是花與葉對比而來的??雌饋砩詮碗s一點。課后練筆處理的倉促,下次改進,調(diào)節(jié)時間。整篇文章先從荷花的樣子、姿態(tài)。描寫出荷花的靜態(tài)、動態(tài)美。然后加入想象與感想。情景交融,美不勝收。
荷花教學反思不足篇八
《荷花》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蔽以谝龑W生理解時預設了這幾個問題:為什么說這是一大幅活的畫?誰是畫家?為什么說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通過回顧前文內(nèi)容、討論交流,學生不但體會到了作者想像的精妙,而且領悟到了作者對 荷花、對大自然的由衷贊美和熱愛之情。
根據(jù)預設的教學流程,我正準備引導學生學習下文,田雙陽忽然舉手發(fā)言:“老師,作者由美麗的荷花想到了畫。我也有自己的想法??”“說吧,想到什么了?”“我想到了詩,想到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想得不錯!”我稱贊了一句,準備轉(zhuǎn)入下文的學習,這時又舉起了幾只小手,有的還一邊擺動著手一邊急切地說:“我也想到了詩??”我疑慮了,照這樣下去,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豈不難以完成了?如果是在上公開課,這種“教學意外”不但 會占用不少時間,有時甚至會讓老師無法應對,非常尷尬。
然而,我又想到,“新課標”提出:語文教學應該“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該“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學生如此強烈的參與意識和自主精神怎能視而不見呢?給時間讓他們自由言說吧。于是孩子們爭先恐后發(fā)言了,張星悅說:“老師,我想到了‘出淤泥而不染’。”易金童說:“我想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崩钕寮t說:“我想到了‘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孩子們各抒己見,眾說紛紜。其他學生有的說課后要去收集寫荷花的詩歌,有的說要用彩筆畫荷花,還有的說要查找其他作家寫荷花的美文??真是一石激起千層 浪。說得多好啊!實在令人欣喜。
課后,我反思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得到了幾點啟發(fā)。
其一,如果說作者看到荷花感到的是“畫意”,而學生們感悟到的既有“畫意”,又有“詩情”。這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課文傳遞給我們的不正是詩情畫意嗎?學生的聯(lián)想仿佛偏離了教師的預設。簡直成了自由發(fā)言。其實,這自由發(fā)言正是學生獨特感受的流露;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表現(xiàn);是來自“童心世界”的值得百般珍視的課程資源??如果說這是一個“教學意外”,那也稱得上是個“喜出 望外”,因為,這是學生“潛心會文本”的直接體現(xiàn)。
其二,語文教學的“預設”是必須的,但要有彈性和留白;“生成”則更為重要,它是語文課程的活力所在。教師應該接納和珍視教學中的`“意外”,并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化選擇出發(fā)去拓深、拓寬語文課程的內(nèi)涵和外延。這樣教學就不會局限在“認知維度”一隅了。在課堂教學中,把“教學意外”建構生成為“高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語文教學就會出現(xiàn)“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 一村”的喜出望外的意境。
一段美的情境會省去我們教者多少繁瑣的分析講解。本節(jié)課中設計的就是讓學生在情境中理解課文,升華情感。比如:配樂范讀,創(chuàng)設并引學生入情境。(師配樂朗讀有關課文,學生閉目體會荷花池的美景)“同學們,你們似乎看到了什么?”深入情境(出示課件)“荷花真美!讓我們起立,像作者那樣久久地、 深情地看著它們!”(停頓片刻)(學生變換角色描述)這些情境地創(chuàng)設顯然大大優(yōu)化了教學,節(jié)約了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用于閱讀、感悟、積累語言文字。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2424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