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六年級讀后感450字(匯總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7 13:54:34
2023年六年級讀后感450字(匯總三篇)
時間:2023-04-07 13:54:34     小編:zdfb

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jié)目的觀看得出總結后寫出來。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六年級讀后感450字篇一

總能讓我們歡欣鼓舞

就像飛向火光的灰蛾

甘愿做烈焰的俘虜

擺動著的是你不停的腳步

飛旋著的是你美麗的流蘇

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誰能說得清

什么是甜什么是苦

只知道確定了就義無返顧

要輸就輸給追求

要嫁就嫁給幸福讀后感:汪國真先生的這首小詩,與其說是一首抒情詩,還不如說是一首哲理詩。字里行間透露出來的是一種人生的啟迪,和睿智的詩性,我想這就是這首詩歌最大的魅力所在。最讓我感觸頗深的莫過于最后三句:確定了就義無反顧,要輸就輸給追求,要嫁就嫁給幸福。這應該算是追求生命價值的過程中,最浪漫的宣言,也應該算是體現生命價值的過程中,最詩意的感悟了。我想,在這個現實社會當中,我們大多數人迫切需要那種“義無反顧”的精神,然而,在“改造”出這樣的人之前,社會和教育需要做的(特別是語文課堂),就是去呼喚兒童內心的一個詩性品格時代的到來。記得王崧舟先生提出過“詩意語文”這個觀點,在他的這個教育思想的基礎上,我覺得語文課堂在啟迪詩性這一塊,還有更大的挖掘空間。最后,希望我們的語文課堂,能夠多點詩性,少點教條,多點內涵,少點刻板。

六年級讀后感450字篇二

固然我曾經把《青銅葵花》這本小說讀了許多遍,但在閑暇時還是忍不住拿出來翻一翻。第一次讀這本書是二年級,那時不懂事,認識字也少,所以也讀不出什么。如今是六年級,再翻開它時,眼睛總是潮濕的。

來自七歲女孩葵花,到了青銅這一農戶家:祖孫三代都極潔凈,不只是表面,更是內心的圣潔高尚、明澈透明,為了應對貧窮和打敗災難,他們相親相愛,各盡所能。

《青銅葵花》就是愛的故事。青銅的變法戲讓葵花上了學;為了讓葵花能照相,他冒著風雪站在街頭賣蘆花鞋;為葵花夜里能夠讀書,他點亮螢火蟲南瓜燈;為葵花補充營養(yǎng),他站在水邊守了一整天,捕到了一只野鴨;為葵花在舞臺上更耀眼,他制造了能發(fā)出美麗純潔、神秘而華貴光亮的冰項鏈......

青銅一家很了不起。他們收養(yǎng)了葵花,讓本來貧窮的生活雪上加霜。但他們一家老小相濡以沫,各自為這個家盡了一份力,支撐著它,他們用愛心暖和這個已失去父母的女孩兒,讓她的第一天都在快樂中渡過。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愛的真理,領會到了過去的痛苦,懂得了付出的艱苦與美妙。

六年級讀后感450字篇三

依賴,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的天賦,但太過依賴他人,自己也會嘗到必要的苦頭。

《牧師的忠告》說的是伍德養(yǎng)了100只鵝,有一天突然死了20只,他去找牧師請教,牧師給了他些建議,伍德謝過便走了;然后他又死了20只,又來找牧師,牧師又說了些忠告,連著幾天伍德都連續(xù)死20只鵝,終于他的鵝死光了,牧師感嘆一聲,他還有好多忠告沒有說!

從這個小故事中我明白了不要過分地依賴他人,要多靠自己動腦筋,腦筋只會越動才會越靈活,而依賴其他人,就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誤的認識:無論做什么事都不需要親自動手,自然會有人幫我來做,何必自己花費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呢?

有了這種錯誤的認識,就會慢慢形成錯誤的心理,那必定會越來越懶惰,什么事都要依靠別人的力量才能完成,什么事都沒有自己的思想,那么長大后必定一事無成而荒廢與此,最后走投無路的人極可能成為人類最痛恨的人——小偷,。

只有在困難中才能成長,只有在坎坷中才能獲得度過后的快樂,這才是生活,這才是人生。嘗過先苦后甜滋味的人才能得到上帝的眷戀,熬過一時的苦,接下來就是一生的甜,苦盡甘來,這是一輩子的真理。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240604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