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xué)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高考語文古詩詞背誦方法及技巧篇一
(一)形象鑒賞
形象鑒賞一般包括對人物形象和詩歌中自然形象的鑒賞。一般說來,對人物的鑒賞要注意詩句中一個動作、一個神態(tài)、一個笑容、一個微妙的心理變化,或是一組人物的語言、聲音,或者典型的細節(jié)等方面的刻畫和描寫,如柳永“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另外還要特別注意知人論世,關(guān)注背景。對詩歌中自然形象的鑒賞要注意自然形象特征,特別是要領(lǐng)會自然形象的深刻含義。
提問方式:詩歌的某一句(或某一聯(lián))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提問變體①:試說說這首詩中的形象特點。
變體②:詩歌的某一句(或某一聯(lián))對人物形象的刻畫生動逼真,請作簡要賞析。
變體③:從整體來看,詩歌中的形象具有什么特點?結(jié)合詩句作簡要分析。
解答分析:詩中形象傾注了詩人的思想,蘊含著詩人的情感,因此,形象應(yīng)是融注詩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詩歌形象要根據(jù)詩歌描寫的具體物象和畫面識別其性質(zhì),在讀懂詩歌的基礎(chǔ)上概括出詩歌的象征意義和社會意義。要做好這類試題,可以從詩句中人物的一言一行、神態(tài)變化等方面入手,注意體會人物形象性格特征,抓準詩句中能夠表達詩人情感或表示情感變化的詞語等方面。一般說來,要注意四個方面:(1)找到詩人所描繪形象的有關(guān)詩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義,(3)結(jié)合文章主旨分析詩人為什么要寫這一形象,(4)指出描繪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答題步驟:(1)什么形象及形象的基本特征;(2)刻畫形象的方法;(3)形象的意義。
答題套路:這首詩描繪(塑造)了一個()的景象(形象)(步驟一),運用()的方法進行描繪(刻畫)(步驟二),表達了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步驟三)。
(二)意境鑒賞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
分析詩歌意境要抓住三方面的內(nèi)容:一要描摹詩歌圖景,二要概括意境特點,三要剖析作者思想。
答題步驟:
(1)考生應(yīng)該用自己的語言把詩歌所營造的意境描摹出來。不必每句、每個景物都寫到,但要寫到主要的景物,語言力求優(yōu)美。
(2)簡要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情境的氛圍特點,或幽靜,或蕭瑟,或生機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渾壯麗,或沉郁憂愁,或和諧靜謐,或開闊蒼涼,或高遠遼闊,等等。
(3)根據(jù)這首詩的情境氛圍特點分析詩人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得具體。
答題套路: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的畫面,營造了一種()的氛圍,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二、鑒賞詩歌的語言
(一)煉字型
煉字就是“錘煉詞語”,指詩人為表達某種情感、某個觀點或是描繪某一景物(或事物),經(jīng)過反復(fù)琢磨,從詞匯寶庫中挑選出最貼切、最精確、最形象生動的詞語的過程。對該類題目的解答,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詞語所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為形象生動的效果。在解答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分析,一定要放在句中,并結(jié)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理解分析。
提高方式:某句(或某聯(lián))中的最生動傳神的是哪一個字?為什么?
提問變體:某句(或某聯(lián))中的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答題步驟:
(1)寫出你認為符合答案要求的某個字并對該字在句中(或詩中)的含義進行解釋;
(2)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詩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托了什么意境、營造了什么氛圍,或表達了什么感情。
(二)一詞領(lǐng)全詩型
古詩非常講究構(gòu)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gòu)成全詩的綱領(lǐng),奠定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提問方式:某詞是全詩的關(guān)鍵,為什么?
答題步驟:
(1)描繪景象(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2)分析效果(該詞在主旨和結(jié)構(gòu)上所起的作用);
(3)點明情境(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三)分析語言特色
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求品味整首詩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diào)婉約、簡練生動……
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①: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
變體②:談?wù)劥嗽姷恼Z言藝術(shù)。
答題步驟:
(1)點明特色(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2)結(jié)合原詩分析(用詩中有關(guān)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分析感情(指出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套路:這首詩的語言特點是(),如(),這種風格很好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三、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
(一)鑒賞技巧型
鑒賞技巧型的題目就是在試題中明確要求考生對詩歌的某一表達技巧進行識別、鑒賞。該類題目考查的重點往往不在于辨識作品運用了哪些技巧,而在于分析、評述作者運用這些表達技巧所產(chǎn)生的表達作用和效果。即要求在解答時要將該種表達技巧與詩歌中具體詩句結(jié)合起來鑒賞。
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表達詩人情感的?
提問變體①: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xiàn)技巧(或藝術(shù)手法,或手法)?
變體②:詩人是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
變體③:詩中運用了什么手法來描寫景物的?
答題步驟:
(1)亮出觀點,即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要明確);(2)結(jié)合詩句闡釋為什么是用了這種手法(要具體);(3)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或有什么表達效果(要具體)。
答題套路:這首詩運用(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技巧,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或: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表達了(某某)思想感情。
(二)鑒賞結(jié)構(gòu)型
提問方式:本詩的某一句在寫法上與其他詩句有何不同?
提問變體①:詩歌中的某一句的寫法與其他詩句不同,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變體②:這首詩在布局謀篇上有哪些特點?結(jié)合詩句進行簡要賞析。
解答分析:解答這類題,可采取對比的方式,在解答時注意從以下角度思考分析:首先,注意前后表達技巧是否一致;第二,注意詩歌前后內(nèi)容是否一致;第三,注意所寫景物與情感抒發(fā)是否一致;第四,注意詩句前后抒發(fā)情感是否一致。
答題步驟:
(1)指出不同之處(重在寫景或重在抒情、描寫角度、抒發(fā)情感等等);
(2)具體分析該句的特點(注意結(jié)合詩句的內(nèi)容、情感、技巧等方面);
(3)利用術(shù)語寫出好處(如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yōu)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
四、鑒賞詩歌的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提問方式: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提問變體①:請分析這首詩的主旨或?qū)τ诒驹妰?nèi)涵,你是如何理解的?
變體②:結(jié)合詩句分析詩歌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
變體③:詩歌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趣?
變體④:結(jié)合詩句分析詩歌的主旨。
解答分析:這種題型要品味整首詩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或某句詩的含義(特殊含義、深層含義,如語境含義、意境含義)。首先必須明確詩歌的表層意思與深刻意義,把握詩歌的主旨和思想傾向,立足于對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的賞析之上,做到全面、準確、深入、客觀、恰如其分的分析評價。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現(xiàn)言不及意、似是而非的問題,努力忠于原詩,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據(jù)。答題要點應(yīng)包括三點: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義。在具體操作中,我們往往用“描繪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抒發(fā)了詩人……的情感,歌頌了……的品質(zhì),批判了……的觀點”等句式。
答題步驟:
(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思想情感。
(2)用詩中有關(guān)語句具體分析作者這種感情。
答題套路:
(1)抒發(fā)感情:通過(),抒發(fā)(寄寓/揭露)()感情。
(2)概括詩歌主旨:這是一首()樣的詩,詩歌各句分別寫了(),通過()手法,抒發(fā)了()的感情(進行評價)。
高考語文古詩詞背誦方法及技巧篇二
(1)“詩眼”或“煉字”型題
設(shè)問方式:
①對詩中某句某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么?
②從某兩句中分別找最能體現(xiàn)詩人感情的一個字。
③此詩某聯(lián)某句中的哪個字音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覺得:這兩個字中
哪個更好?為什么?
④某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提示:古人作詩常追求一字傳神。設(shè)計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出這些經(jīng)古人錘煉出的字,妙在何處。回答問題時,不能就字論字,應(yīng)放回句中,結(jié)合全詩的意境、題旨和詩人的感情來分析。
答題要點: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個更好;
②解釋該字在句中的語表義和語里義;
③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把這個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句中描述景象;
④點出該字表達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樣的意境。
示例:如王灣《次北固山下》第三句“湖平兩岸失”的“失”字,與“湖平兩岸闊”的“闊”字,哪個更好?
[答]①“闊”字更好。②闊是空闊、開闊之意(這一步有時可并入一點來說)。③春潮把江面變得渺遠無際,兩岸顯得格外寬闊。④“闊”字,直接抒發(fā)了詩人視野更加開闊的強烈感受。(此題只答“闊”字好,不作具體分析不給分。卷面回答時,一般可省去序號,這里分點列出,提示不要漏掉一些步驟或要點。下同。)
(2)句意型題
設(shè)問方式:
①最后兩句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②結(jié)合全詩談?wù)勀銓Φ谒穆?lián)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賞析。
解答提示:解釋詩句的意思要注意兩層:語表義和語里義,并結(jié)合全詩,指出它的作用,或表達了什么感情和思想觀點。
答題要點:①闡明語表義,有時要發(fā)掘它的深層意思。
②指出詩句的描寫作用,或表達了什么感情和旨趣。
示例:談?wù)剬畎住堵犑裆鍙椙佟返谒穆?lián)“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的理解。
[答]①寫出了曲終時的景色,和詩人沉醉于琴聲之中的狀態(tài)。②側(cè)面描寫了琴聲的魅力。
(3)意境型題
設(shè)問方式:
①詩中哪兩聯(lián)寫了什么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②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chǔ)上,簡要分析詩人在某兩句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
③解釋某一聯(lián)的意思,并分析其情與景的關(guān)系。
解答提示:意境是指詩人主觀情意和觀事物的形、神水乳交融后所產(chǎn)生的藝術(shù)境界。由于這種藝術(shù)境界所展示的美的意味,往往超出了詩作的原意,它既體現(xiàn)了詩“言在此、意在彼”的基本特點,又具有“言盡而意無窮”的藝術(shù)效果,故而意境也就成了詩詞鑒賞中的核心問題。
答題要點:
①找出詩中的意象。
②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圖景畫面。
③點明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能用兩個雙音節(jié)形容詞概括出來,如:雄渾壯闊、恬靜優(yōu)美、孤寂冷清、蕭瑟凄愴等。
④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如歡快、愉悅、激動、哀傷、悲憤、沉痛,或惜別之情、依戀之情、贊美之情、仰慕之情、豪邁之情、閑適恬淡之情,或給人什么樣的啟示和思考,并指出為什么。
示例:問杜甫《江漢》“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痹娭卸?、三聯(lián)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風”幾個意象.請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表達了一種什么感情?
答:①第二聯(lián)中的“片云”.以遠浮天邊,喻詩人漂泊他鄉(xiāng);永夜的“孤月”,喻詩人與月共遠同孤。第三聯(lián)中用“落日”喻暮年;“秋風”是實景。②兩聯(lián)情景交融,營造了一個天高道遠、孤月獨照的孤寂冷清的意境。③詩中提到“心猶壯”、“病欲蘇”、“存老馬”等.從中可看出詩人不服老、不怕病.洋溢著一種自強不息.積極用世的精神;同時從尾聯(lián)看,詩人有一種老當益壯的情懷.但一生漂泊,終被遺棄,大有連一匹老馬都不如的怨憤之情。
(4)形象型題
設(shè)問方式:
①這首詩以什么為詩歌的主要意像或刻畫了什么形象。
②刻畫形象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③形象的具體特征是什么。
④形象所表現(xiàn)的情感特點有哪些等。
解答提示:古詩詞的形象,一般指主人公形象、詩人“我”的形象和景物的形象,分析詩詞的形象,要根據(jù)詩詞描繪的具體物象或畫面識別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與景的交融,進而理解詩人寄托的思想感情,體會形象蘊涵的哲理。通常從形象的色彩、指向、強度、虛實、動靜等角度進行分析。
答題思路可以先概括形象的總體特征和意義,并以此為“中心論點”,抓住形象的具體特點或個性特征,結(jié)合詩句內(nèi)容對這個中心論點進行分析論證。
答題要點:
①什么樣的形象。
②形象的基本特征。
③形象的意義(詩人寄托的思想情感和蘊涵的哲理。)
示例:問:杜牧《齊安郡中偶題》:“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與楊萬里《暮熱游荷池上》:“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頭深藏碧傘中。”兩詩都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刻畫“荷”的形象?試簡析兩詩中“荷”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的情感特點。
[答]擬人表現(xiàn)手法。杜詩的“綠荷”因“恨”而“背西風”,含有詩人之恨,表露了傷感不平之情,基調(diào)凄怨低沉;而楊詩的“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于荷葉之中,似是“愁熱”,卻呈現(xiàn)嬌羞之態(tài),表露了作者的憐愛喜悅之情,基調(diào)活潑有趣。
(5)語言特色型題
設(shè)題方式:
①談?wù)勥@首詩的語言特色。
②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或語言藝術(shù)。
解題提示:這類題,不重在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重在對整首詩語言風格的品味。因此要學(xué)會運用本編“一(二)古代詩詞的語言”中所介紹的答題用語。
答題要求:
①用一兩點或一二句式,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②結(jié)合詩中有關(guān)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③闡述詩中用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示例:請分析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荊吳相接水為鄉(xiāng),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這首詩的語言持色。
[答]此詩的語言如行云流水,沖和而不平淡,情深而不直露。首句點明“荊吳”比鄰,先說寬慰話;次句寫眼前景點,寫出了詩人心中的茫然,前兩句平和含蓄,情不外露。三句承上句的“渺?!?,十分自然;“何處泊”一詞,含說不盡的殷切之意和關(guān)懷之情。結(jié)句恰如巨閘頓開,將惜別之情推上頂峰??羁钌钋椋瑵鉂鈩e意,盡在“天涯一望”之中,“斷人腸”抒了離情又不直露,言有盡而意無窮矣。
(6)主旨型題
設(shè)問方式:
①關(guān)于這首詩詞的內(nèi)容,有人認為是這樣,有人認為是那樣,也有人認為是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請簡要說明理由。
②這首詞明寫眼前實景,暗寓歷史的滄桑。就詞中有關(guān)詩句,結(jié)合全詩加以賞析。
解答提示:詩言志,總是抒發(fā)一定的思想感情、一定的志向追求。認定詩詞的內(nèi)容,應(yīng)分析詩句的具體內(nèi)容,并與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和作品主題的社會意義相聯(lián)系。
答題要點:
①分析具體詩句寫了什么。
②抒發(fā)或寄托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示例:指明五代·歐陽炯《江城子》一詞明寫眼前實景,暗寓歷史滄桑。試結(jié)合全詩加以賞析。
[答]“水無情”明寫落日余暉中金陵城外長江浩蕩東去的景色;暗指六朝皇帝被歷史無情淘汰,他們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復(fù)返。“空有姑蘇臺上月”明寫六朝繁華已去,只剩下月亮高掛了;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六朝的覆轍了。
(7)技巧型題
設(shè)問方式:
①這首詩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
②這首詩運用了什么藝術(shù)手法(表現(xiàn)技巧),是怎樣抒發(fā)詩人的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解答提示:表現(xiàn)技巧是詩人用來抒發(fā)情感、表達題旨的一種手段、方法,要準確回答就要熟悉面前說過的一些表現(xiàn)方法。
①明辨抒情方式。分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而間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種。
②辨明表現(xiàn)手法。a.襯托(正襯和反襯),反襯又有動靜襯、聲寂襯、樂景襯哀情三種;b.象征;c.烘托;d.白描;e.虛實結(jié)合;f.動靜結(jié)合;g.點面、抑揚、正側(cè)面結(jié)合等。
③審清修辭手法。對比、比喻、擬人、夸張、雙關(guān)、用典、設(shè)問、反問、頂針、互文等。
答題要求:①準確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②結(jié)合詩句分析,何以見得是用了這種手法。③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或旨意。
示例一: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贝嗽娛廊嗽u它“善于變平凡為新穎,化腐朽為神奇”,在表現(xiàn)形式上有過人之處,請品析之。
[答]這首詩確有過人之處:一是前幅句間工于對仗,首句寫水光、晴日,次句寫山色、雨天,顯示出一種對稱美。二是句中情景交融,句間情景相對;“水光瀲滟”、“山色空蒙”描其態(tài),“晴方好”、“雨亦奇”抒其情;景是交換、對應(yīng)之景,情是廣泛、豪宕之情,西湖之美概寫無余,詩人之情表現(xiàn)無遺。
后幅的形象比喻和總體評價更是喻人之所不能喻,道人之所未能道;詩人跨越人與物的界線,把西施不同打扮與西湖的不同風光聯(lián)系起來,西湖正是這樣一位美人,湖光、山色、晴天、雨中都“總相宜”,各有一番風韻。詩人借尋常事作驚人語的藝術(shù)技巧,實是變平凡為新穎,化腐朽為神奇。
示例二:閱讀劉分攵《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更作荷心萬點聲?!雹俸單鲞@首詩是怎樣表現(xiàn)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的。②試從“靜”和“動”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
[答]①水面如同輕輕磨過的明鏡一樣,倒映出池塘邊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現(xiàn)雨后水面的平靜。②一、二兩句以“水面平”、“明鏡”、“照檐楹”等寫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靜態(tài),三、四句用“風忽起”、“垂楊舞”及垂楊葉上的雨滴被風吹到荷葉上發(fā)出“萬點”聲響等,表現(xiàn)了雨后池上的一種動態(tài)美。詩既寫出了靜態(tài),又寫出了動態(tài),以靜顯動,又以動襯靜,動靜結(jié)合,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圖。
高考語文古詩詞背誦方法及技巧篇三
1.限定時間背誦
要求在規(guī)定的某個時間段內(nèi)完成對某些內(nèi)容的快速記憶。如果能夠配合適當?shù)臋z查就會強化背誦的效果,例如背誦之后的即時檢測。在學(xué)校里,教師采用這種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強制記憶。
2.形象化背誦
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意境是一首好詩的標志。因此,如果我們能在理解詩意的過程中展開豐富的想象,使一首詩所反映的畫面在頭腦中再現(xiàn)出來,記憶就會更加牢靠,背誦時就會流暢自如。
3.回憶背誦
朗讀有助于背誦,但若一遍又一遍地單純重復(fù),記憶效果還是欠佳的,的辦法是在朗讀到一定程度后,合上書試背,嘗試對記憶內(nèi)容進行回憶,這樣能增強背誦的效果。這種嘗試回憶的方法還可在更廣泛的時間、場合中運用。
4.抓頭字背誦
背誦時常有這種情況,一些本來記得很熟的詩,突然在某個環(huán)節(jié)上卡殼。這時如果有人提示一下領(lǐng)頭字(或詞),就會很快地接上。這說明每句詩的領(lǐng)頭字,都具有誘發(fā)思維、幫助記憶的作用。所以,要下功夫盡可能將它記牢。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2319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