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千年一嘆 讀后感篇一
閱讀《千年一嘆》,作者余秋雨帶我們一起領(lǐng)略文明古國的遺址,慨嘆人類文明的精華,感受異國的風(fēng)土人情,其中既有歡愉和敬仰,同時也承受著這些輝煌文明不同程度衰落所帶來的震撼。從古至今,希臘有著濃厚的文化氣息,遺憾的是,作者看到并記錄了希臘的狹小、陳舊和人民的閑散,談到希臘的文化正在一步步走向衰亡、沒落,并分析衰落的原因:一是雅典斯巴達人曠日持久的內(nèi)耗;二是內(nèi)憂外患,又不斷遠征,希臘始終沒有成立一個統(tǒng)一的集權(quán)國家。埃及昔日的輝煌,幾經(jīng)割斷,作者痛心古文字現(xiàn)已無人能識,導(dǎo)致珍貴古文獻也無人能懂,對金字塔充滿了疑問!作者惋惜古巴比倫鏟平重建古城遺址,同時也將那份強烈的歷史滄桑感和厚重感也給泯滅了。文明的衰敗也直接導(dǎo)致了當(dāng)?shù)厝嗣竦呢毨?,在伊拉克,祖先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文字的人,但作者看到的現(xiàn)實是太多太多的兒童失學(xué)、衣衫襤褸在街上勞作,即使在最好的小學(xué),孩子們上體育課踢的球也是完全沒彈力、裂了縫的硬塑料球;在兒童醫(yī)院缺醫(yī)少藥……在印度孕育古文明、被譽為母親河的恒河邊,作者再次被“恒河晨浴”所震驚,無數(shù)黑乎乎的人全都泡在河水里,因寒冷而顫抖,以為這樣就可以將病痛治愈,還有在河邊等死的人,因為這樣他們死后免費被火化、自己的骨灰被撒入恒河;岸邊的焚燒惡臭撲鼻。
在文末,作者到達了尼泊爾,感嘆世界各國的文明人都喜歡來這里,不是為尋訪古跡,而是來沉浸自然;并總結(jié)到中國文化在最高層面上是一種做減法的'文化,是一種向往簡單和自然的文化。
作者考察了那么多古文明遺址,一直在與中華文化對比,在所有的古文明中,至今唯一沒有中斷和湮滅的,只有中華文明,概括有五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仰仗于地理環(huán)境的阻隔,避開了古文明之間的互征互毀;二是仰仗于文明的體量,避免了小體量文明的吞食,也避免了自身枯窘;三是仰仗于統(tǒng)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統(tǒng),避免了解讀的分割、封閉和中斷;四是仰仗于實用理性和中庸之道,避免了宗教極端主義;五是仰仗于科舉制度,既避免了社會失序,又避免了文化失記。
《千年一嘆》讀后久久不能平靜,更加為中華文明而自豪,也更加理性思考和珍惜當(dāng)下的和平與發(fā)展。
千年一嘆 讀后感篇二
執(zhí)筆于最恐怖地區(qū),問道于數(shù)萬里荒原,反思于尼泊爾山麓,驚悚于古禮貌遺言。
這幾天熱極了,大家都說是在過桑拿日子,我也不例外,我也是怕熱,不敢出門。在家里蝸居,看書、回帖子、寫點筆記?;仡^看看,還真是收獲不小。這幾天又拜讀了余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嘆》,此書新版于20xx年,雖然差不多十年,但書中所描述的古代禮貌遺跡是但是時的。先前,我讀過先生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個性是《文化苦旅》給我啟發(fā)很大,也受益很大??偢杏X大師級的水平就是高。
這天讀來千年一嘆,更是耳目一新,本書使我從國內(nèi)走到了國外,對于國外部分古禮貌史跡有了新的了解,作者行程數(shù)萬公里考察世界各大禮貌古跡,這就應(yīng)說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在尋找人類古代禮貌的路基時,卻發(fā)現(xiàn)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離、戰(zhàn)壕密布、盜匪出沒。吉普車的車車輪緊貼著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過去,完全不明白下一公里會遇到什么,所明白的只是一串串真實的恐怖故事:那里,宗教極端主義分子在幾分鐘內(nèi)就射殺了數(shù)十名外國旅行者;那里,近兩個月就有三批外國人質(zhì)被反政府武裝綁架;再往前,三十幾名警察剛剛被販毒集團殺害……
讀著,讀著,感覺著恐怖滿眼;讀著,讀著,感覺著危險又危險;這是在探險,這是在玩命;文化苦旅不僅僅限于苦了,到達了玩命的地步;時刻都潛在著危機,時刻都經(jīng)受著考驗;在經(jīng)過了這漫長的苦旅歲月之后,留給我們的是深深的反思。任何一項禮貌成果的發(fā)布,都是在經(jīng)過了幾番寒徹苦之后才會得來,明白這些我們才會去珍惜的。明白后才曉得天上不會掉餡餅的,如果有也是有毒的。
千年一嘆,是對新世紀的獻禮,也是對逝去的舊世紀的挑戰(zhàn)。是對世界禮貌史的探索,也是對世界禮貌史的發(fā)展。余老師從1999年9月27日開始行程,第一站就是哀希臘,最后一站是山西平遙古城,時間是20xx年2月2日,歷時5個月的行程,完成了千年走一回。
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長。車輪滾滾塵飛揚,祖先托我來拜訪。我是昆侖的云,我是黃河的浪,我是涅的鳳凰再飛翔。法老的陵墓,巴比倫的墻,希臘海濱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風(fēng)涼。我是廢墟的淚,我是隔代的傷,恒河邊的梵鐘在何方
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長。東方有人長相憶,祖先托我來拜訪。我是屈原的夢,我是李白的唱,我是涅的鳳凰再飛翔!
千年一嘆 讀后感篇三
大的有三座,小的若干座,還有那尊人面獅身的斯芬克斯雕像。所有這一切全都是純凈的褐黃色,只有日光云影勾畫出一層層明暗韻律……
埃及,心中覺得最神秘的地方,有著神秘的金字塔,有著神秘的木乃伊,有著神秘的文字……林清玄先生向往的神秘國度,曾經(jīng)的我認為神秘而不可觸碰的地方。
然而,當(dāng)我隨著余秋雨先生的文字走進那神秘的國度,我看到的卻是眼前的荒涼,沒有新鮮的色彩,沒有繁華的景象,只有鼎盛一時如今卻衰落得如此徹底的古代文明。
埃及,曾經(jīng)繁華文明因過度奢靡,現(xiàn)在已體力不支而蕩然無存。
當(dāng)作者及其工作人員來到所謂的四星級旅館,房間竟沒地寫作,衛(wèi)生間也不能洗澡,最后連吃飯都成了問題。也難怪余秋雨在文章中寫到:“雅典已經(jīng)夠讓人失望的了,但到了開羅,雅典就成了一個讓人懷念的文明世界!”
金字塔,這個一來就寫成熟,臨走還是他的古文明,肩負了太多的歷史包袱,存在了太多的歷史疑難,而又終無解讀,也無法追根溯源,只能根據(jù)古學(xué)家在廢墟間爬剃的冰山一角去講述,只能去等待更遙遠的后人去解讀。
如同余秋雨所感慨:“我只知道它如何衰落,卻不知道它如何構(gòu)建;我只知道它如何離開,卻不知道它如何到來?!苯鹱炙?,這個神奇又神秘的塔,古人是怎樣的聰慧才能建造出來的,連我們現(xiàn)代化的設(shè)備都不能把它建造出來,但幾千年前的古人他們做到了,真令人嘆為觀止!
“無法解讀是埃及文明的悲劇,而最大的不幸是失去對其文字的理解的能力?!?/p>
象形文字、金字塔、木乃伊等,在一次次文化浩劫之后,埃及文明中斷了,而中華民族卻統(tǒng)一了文字,建立了一種覆蓋神州大地的“通碼”,使中國古代任何區(qū)域的歷史不會因文字的無人解讀而泯滅,使得中華文明得以延續(xù)。
而埃及的文字呢,現(xiàn)在已無人通曉,面對著那些奇怪而神秘的符號,沒人懂得它在傳遞給我們什么樣的訊息。我們只得遠遠的觀望著這些屬于古代埃及人的文明而無法欣賞。
心隨著書中文明的興衰而涌起,讓我真切的感受到我們在萬物之中是多么渺小的。
他們來到阿拉伯沙漠時,一切都停止了,沒有古代和現(xiàn)代,沒有文明和野蠻,只剩下一種驚訝。原來人類只活動在那么狹小的空間,原來我們的歷史只是游絲一縷,在赤地荒日的夾縫中飄蕩著。
偶爾會出現(xiàn)一個奇跡;在寸草不生的沙粒中突然出現(xiàn)一棵樹,亭亭如蓋,碧綠無暇,連一片葉子也沒有枯黃。
文明已經(jīng)衰弱了,歷史也開始褪色,輕聲一嘆,人類又投身于新的歷史。
或許千年以后,后人也會對我們的歷史千年一嘆。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2305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