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一年級(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5 06:29:19
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一年級(四篇)
時間:2023-04-05 06:29:19     小編:zdfb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一起對今后的學習做個計劃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計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計劃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一年級篇一

一、教學分析:

本學期在上課同時我要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新課程要求、學段目標及教材特點等;教材中的律動和舞蹈動作比較多,應注意引導學生自編動作、節(jié)奏甚至歌詞。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tǒng)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愿學。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學生應用不同教法,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fā)展舞蹈、律動和器樂的學習。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xié)調性、節(jié)奏感。

三、教學總目標

激發(fā)和培養(yǎng)對音樂的興趣。開發(fā)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演出,參與其他音樂表現(xiàn)和即興創(chuàng)編活動。

四、教學進度的安排:

1、重點開展課堂紀律訓練,讓學生能夠牢記上音樂課的紀律,注意安全的意識。

2、學唱《國歌》、《校歌》通過歌曲的學習,提高學生愛國、愛校的思想。

3、學習知識點:學習音名、音的唱名、寫法、聲音的強弱、聲音的長短、發(fā)聲練習、換氣記號、打擊樂器的分類及打擊樂器的打法。

4、學習唱譜、學習音符和休止符。

5、學習朗讀歌詞,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并通過對歌詞有節(jié)奏的朗讀伴隨著音樂按節(jié)奏走步。

6、學習歌曲、學唱歌曲。學唱歌曲是培養(yǎng)學生對聲音的感受能力,模仿各種聲音,尋找生活中的聲音,進而能創(chuàng)造聲音。通過歌曲的學習體驗歌曲的歡快情緒。

7、培養(yǎng)學生欣賞歌曲、欣賞樂曲的習慣。培養(yǎng)兒童聽音樂的習慣和興趣,在欣賞歌曲的過程中,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安靜聽音樂的習慣,激發(fā)和培養(yǎng)小朋友對音樂的興趣。通過歌唱,欣賞和音樂實踐活動使小朋友感受到音樂的好。

8、教學生的律動和舞蹈,分組做游戲,是小朋友在活動中感受對音樂的認識,通過游戲、模仿、歌唱、繪畫等教學,培養(yǎng)小朋友感知能力;和音樂感受力。培養(yǎng)小朋友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和團結友愛的合作精神。

9、學習創(chuàng)編與活動:通過用打擊樂為樂曲伴奏,進一步熟悉打擊樂器的演奏,啟發(fā)小朋友對樂器的興趣。

10、通過歌曲的復習,學生達到背唱所學歌曲。把所學過的歌曲同過表演唱的形式進行考試,并把所學的歌曲回家唱給家人聽。

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一年級篇二

一年級有四個教學班,共有200多人。通過半年的課堂訓練,全年級學生能夠用聽唱法學唱歌曲,有一定的節(jié)奏感和樂感,能夠隨音樂做簡單的律動動作及歌表演。

1本冊教材教學內容分為唱歌、唱游、器樂、欣賞、讀譜知識和視唱聽音等,教材的編寫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創(chuàng)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于始終。本教材的曲目選擇,在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基礎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兼顧時代,以圖為主,教材生動活潑。

2、教材重點:

(1)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養(yǎng)成良好的唱歌習慣。

(2)能隨音樂的不同情緒、節(jié)奏、節(jié)拍的變化,有表情地進行律動、模仿動作和即興動作。

3、教學難點:

(1)學習簡單的讀譜知識。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能夠用優(yōu)美的動作表演歌曲。

1、總體目標:

(1)通過音樂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與愛好。

(2)進一步學習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3)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陶冶情操,進行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

2、教學任務:

(1)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練聲的興趣;歌唱姿勢要正確;發(fā)聲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輕聲歌唱;按教師的手勢,整齊地歌唱;用正確的口形,唱好a、i韻母。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長短;知道音有強弱。

(2)感受與鑒賞:培養(yǎng)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和良好的欣賞習慣。在欣賞中感受音樂的優(yōu)美、悅耳,產生愉快的感覺。逐步體會旋律、節(jié)奏、速度、力度、音區(qū)、音色等表現(xiàn)手段在音樂中的作用。能辨別音樂作品中輕快、熱烈、活潑、優(yōu)美、雄壯、莊嚴、詼諧等情緒。能感受進行曲、舞曲、搖籃曲等常見體裁的特征。

(1)寓思想教育于音樂教學之中,注重音樂知識的教學、音樂能力的培養(yǎng)及思想教育的配合。

(2)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利用電教媒體進行教學,并注重情感在教學中的滲透,真正讓學生在美中學,在學中美。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4)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知識與技能的指標,考察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有效性;

(5)對學生的評價采用自評的方式,以描述性評價和鼓勵性評價為主。對學生評價的重點應放在自我發(fā)展的縱向比較上;

(6)善于在動態(tài)的教學過程中利用評價起到促進學生發(fā)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完善教學管理的作用。

周次

教學內容

1

校園升旗

2

接媽媽

3

農場的早晨

4

小雨沙沙

5

玩具音樂會

6

飛呀飛

7

望月亮

8

山谷回聲

9

我們愛勞動

10

龜兔賽跑

11

好房子

12

小樂手

13

小動物回家

14

音樂戲劇表演;音樂游戲

15

倫敦橋

16

音樂夏令營

17

選唱、選聽

18

復習

19

期末測試

20

如何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做到“以趣為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音樂教學效果?

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一年級篇三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fā)展,音樂課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在歌唱和感受音樂的能力,通過音樂的藝術形象,培養(yǎng)學生的遠大理想,陶冶情操,啟迪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的發(fā)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選就一代社會主義新人發(fā)揮重要作用。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著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tài)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同類型的女聲和男聲。知道常見的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并能聽辨其音色。

3、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4、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夠隨著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5、能夠區(qū)別齊唱與合唱、齊奏與合奏。

教學重點:以審美體驗為核心,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

教學難點:審美情操的培養(yǎng),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1、中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對音樂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樂課都被他們期待著。

2、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于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小學生守則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課的時候他們都比剛來時做的更好了。

3、在唱歌、視唱和聽音練習方面,大部分同學都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每班還有四五個音樂上的后進生五音不全,我們要多給這些同學一些關心和愛心,使他們盡快的喜歡起音樂來,讓他們高興起來,盡快脫掉“樂盲”的帽子。

4、在欣賞方面,大多數(shù)學生圖個熱鬧,而對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學生不知道音樂美在哪,就很難激發(fā)學生欣賞音樂的情緒,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學生先熟悉旋律,再做欣賞。

1、認真?zhèn)湔n,認真學習音樂教學大綱,全面了解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2、認真上課,課堂使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陣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手段,課堂教學力求思路清晰,結構嚴謹,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教學生動形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積極參加組里的教研活動,多聽同行老師們的課,吸取他們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和教學能力。

4、積極大膽的使用現(xiàn)代化的電教設備,加大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密切聯(lián)系學生,經常征求學生對老師的意見,不斷改進教法,提高教學效果,爭取大面積的豐收。

6、把每個學生的發(fā)展擺在第一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多唱、多聽、多動、多想、多說,在音樂實踐中獲得學習音樂的愉悅和能力。

7、要積極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營造音樂學習的良好氛圍,讓他們在感受、鑒賞、表現(xiàn)、創(chuàng)造音樂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

8、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長處,用欣賞的眼光看待瀉,讓他們在鼓勵和贊揚聲中享受成功,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9、因地制宜地設計、組織音樂教學,積極探索,勇于開拓,努力實踐音樂課程標準的新理念。

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一年級篇四

我教授的本屆六年級,學生的演唱素養(yǎng)已初步形成,但多聲部的演唱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豎笛演奏不如演唱,可能與學習、練習的時間有關,我將在這一學期加強。聆聽、欣賞水平還需從質量、數(shù)量上著手。

本冊教材共六個單元分別是:第一課《青春放歌》;第二課《亞洲弦歌》;第三課《doremi》;第四課《黃河之濱》;第五課《火車印象》;第六課《美妙的音樂》。

領域感受與鑒賞

(一)音樂表現(xiàn)要素

1、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著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tài)上作出反應。

2、能聽辨不同類型的女聲和男聲。聽辨常見的西洋樂器和民族樂器的音色。

3、在感知音樂節(jié)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jié)拍的不同,能聽辨旋律的高低、強弱、快慢。

(二)音樂情緒與情感

1、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2、能夠體驗并簡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三)音樂體裁與形式

1、聆聽少年兒童歌曲、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藝術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種體裁和類別的歌曲,能隨著歌曲輕聲哼唱或默唱。

2、聆聽不同體裁和類別的器樂曲,能通過律動或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

3、能夠區(qū)別齊唱與合唱、齊奏與合奏

4、能夠初步分辨小型的音樂體裁與形式,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1-2首。

(四)音樂風格與流派

1、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一些有代表性地區(qū)和民族的民歌、歌舞、民間器樂曲、等音樂,了解其不同風格。

2、聆聽世界各國民族民間音樂,感受一些國家和民族音樂的不同風格。

領域表現(xiàn)

(一)演唱

1、樂于參加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及呼吸方法,能在實踐中逐步掌握和運用。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恰當?shù)姆磻?/p>

3、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jié)奏和音調有表情的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

4、能簡單評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背唱2-3首歌曲。

(二)演奏

樂于參加各種演奏活動;學習課堂樂器的演奏方法,參與歌曲、樂曲的表現(xiàn);能夠選擇適當?shù)难葑喾椒ū憩F(xiàn)樂曲的情緒,并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奏進行簡單評論;學會1-2首。

(三)綜合性藝術表演

能主動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擔當一個角色;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評論。

(四)識讀樂譜

能用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識讀簡單樂譜;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常用記號。

領域創(chuàng)造

(一)探索音響與音樂能自制簡易樂器,運用人聲、樂器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現(xiàn)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二)即興創(chuàng)造能夠即興創(chuàng)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并參與表演;能即興創(chuàng)編音樂故事、音樂游戲并參與表演。

(三)創(chuàng)作實踐創(chuàng)作2-4小節(jié)的節(jié)奏短句、旋律。

領域音樂與相關文化

(一)音樂與社會生活

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從廣播、電視、磁帶、vcd等傳播媒體中收集音樂材料并經常聆聽;主動參與社區(qū)音樂活動,同他人進行音樂交流。樂于聽音樂會或當?shù)孛袼谆顒又械囊魳繁硌荨?/p>

(二)音樂與姐妹藝術

接觸了解戲劇、舞蹈等藝術表演形式,認識音樂在其中的作用;能夠結合所熟悉的影視片,簡單描述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三)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

能選用合適的背景音樂為兒歌、故事、詩朗誦配樂;知道一些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和國家的代表性兒童歌曲。

重點:能夠有感情、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能自己設計不同形式的演唱活動,并參與表演,同時加強豎笛吹奏的練習。

難點:對音樂藝術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

1、演唱:

歌唱技能的練習,將結合演唱實踐活動進行。創(chuàng)設與歌曲表現(xiàn)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帶聲,聲情并茂。提醒學生變聲期的嗓音保護,避免喊唱。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xiàn)力,逐步建立與他人合作演唱的經驗,培養(yǎng)群體意識及協(xié)調、合作能力。

2、感受與鑒賞:

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將注意以音樂為本,從音響出發(fā),以聽賞為主。講解、提示,力求簡明、生動,富有啟發(fā)性。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引發(fā)想像和聯(lián)想。激發(fā)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逐步養(yǎng)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積累感受與鑒賞音樂的經驗。

3、演奏:

這一部分的教學將與唱歌、鑒賞、創(chuàng)造等教學內容密切結合??捎脴菲鳛楦璩霭樽?,演奏欣賞曲的主題音調等??刹捎酶鞣N演奏形式,以學生普遍學習樂器的合奏為主,鼓勵學生從實際條件和各自的興趣愛好出發(fā),在普遍參與中發(fā)展自己的特長。

1、進出音樂教室禮貌而有序。

2、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唱歌習慣,唱歌時身體直立,用正確的方法演唱歌曲。

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安靜聆聽他人發(fā)言的良好習慣。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228806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