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描寫種菜的文章(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4 10:52:59
最新描寫種菜的文章(3篇)
時間:2023-04-04 10:52:59     小編:zdfb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描寫種菜的文章篇一

首先我們小記者團的先排成兩排,由團長進行分組分片,統(tǒng)一分發(fā)菜種,我分到的是小油菜種子,我用帶來的一把小鏟子松起土來,媽媽找來個镢頭來幫我給土地松土,才干了一會,我就累得大口大口喘著粗氣,滿頭大汗,于是坐下來休息了一會兒又繼續(xù)松土。過了一會兒,土被我們松好了,然后把土地均勻地撥成一壟一壟的七八厘米深的土溝,由“地主”(農(nóng)民伯伯)教給我們把菜種均勻地撒在土溝里,埋上土,把土地整平,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的辛勤勞動,終于把菜種好了,望著我們自己的成果,心想,小菜種你一定要好好生長,過一陣子我會來看你的,我要和你一起生長。

我一看帶來的水桶怎么沒用上呢?壞了,忘記澆水了,這可怎么辦呢?于是我趕緊去問咨詢了“地主”(農(nóng)民伯伯),他說現(xiàn)在土地的濕度完全符合菜種的生長條件,不用澆水,于是我那一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

團長說,由于我們離樂博生態(tài)園比較遠,平時由這里的農(nóng)民伯伯幫忙照顧,等蔬菜成熟時,我們會再來采摘的。

經(jīng)過這次的勞動,我深深地感受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其中的道理。連種一顆小青菜都那么麻煩,那農(nóng)民伯伯每天都要頂著烈日,種那么多莊稼、蔬菜、水果等等,豈不是更辛苦?我倡議,節(jié)約是一個人的美德,一定要讓“節(jié)約”成為每一個人的習慣!

“節(jié)約”從我做起。

描寫種菜的文章篇二

星期二那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蔚藍的天空中飄著幾朵白云,正是種菜的好天氣。

我們大家上操回來,剛剛到教室門口,就被宋老師叫住了。大家一聽說去種菜,別提多開心了!

我們迫不及待地想種菜,于是我們連跑帶顛兒地紛紛來到了學校西南角的一塊空地——勞動基地。

教我們種菜的是從村里請來的李師傅,大家按照他的吩咐,往挖好的坑里播種,澆水,最后埋土。同學們個個充滿了干勁。平時自己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從不干活,更別說種菜了。不過,第一次種菜,到是充滿了樂趣。

我們大家齊心協(xié)力,共同種菜,合理分工。盧盛和賀璇負責播種,李師傅刨好一個坑,他們就在那個坑里播種。當他們把一粒粒種子播撒進坑里時,楊楚玉負責灑水,過一會兒就可以埋土了,在李師傅的指導下我小心翼翼地用腳埋土,然后再輕輕的踩一踩,好像生怕把種子才壞似的。不一會兒,我們在宋老師和李師傅的指導下就把菜種好了。望著種好的菜地,甜蜜的笑容洋溢在我們每個人的臉上。心里充滿了一種自豪感,因為我們用自己的手為勞動基地添了光彩。

多么有意義的活動呀!在這里我們不僅享受到了種菜的樂趣,而且我們也深深體會到了種菜的辛勞。

描寫種菜的文章篇三

很多年沒有種過菜了,今年春天得暇重操舊業(yè)。緣由呢?一是因為經(jīng)常下鄉(xiāng)小住,為了打發(fā)富余的時間,充實生活;二是為了活動活動手腳,讓坐辦公室的身子得到鍛煉,不至于落下“三高”之類的疾病,就像跳銜舞的人們一樣為的是健康效益;三是農(nóng)村出生的人,對土地骨子里總有份難舍的情結(jié),經(jīng)常在地壟里倒弄倒弄、接接地氣心里才有份踏實感,就充滿著回歸自然的暢快。

菜園不大,只有一分地不到的面積。但真的侍弄起來,卻并非易事。我和妻先將菜園翻挖過來,再整理成一畦畦的小塊,拾掇得像棋盤的方格一樣,然后,才著手種菜。豆角、玉米是直播的;辣椒、茄子、黃瓜是買秧苗來栽下的。菜栽種下后,并不能一帆風順的生長,除要澆水施肥外,那些蟲子、小草就叫人忙得夠嗆。先是一種叫“地老虎”的蟲子像是早就在地下候著,辣椒、茄子剛一扎下根成活,它們就晚上偷偷地從地里爬出來,從菜蔸下把苗給咬斷,不吃也不拖走,好像就專門跟人過不去,害得你不得不清早起來在菜蔸旁挖出它們,消滅之,接著補上缺蔸的菜苗。豆角、黃瓜防蟲同樣費工夫,它們剛伸展出幾片小小的葉子,飛的蟲子,爬的蟲子都來糟蹋了,將嫩嫩的葉子咬得豁豁牙牙的,叫人心痛。我們先是打藥對付它們,然后對大的蟲子就手捉腳踩,忙得不亦樂乎。在對付蟲子的時候,那些小草也從地里鉆了出來,密密集集地鋪滿了菜地,呈現(xiàn)出旺盛的生命力,大有搶奪天下之勢。我們就晴天鋤,雨天扯,繡花般把富余的時間都花在菜園里,直到草盡菜現(xiàn)才緩口氣。滅了蟲,除了草,菜們還看不出要長的樣子,它們一棵都縮在那兒,仍是無精打采地神態(tài),就像犯了感冒的雞仔,病懨懨地伏在地上,沒有精神,任你怎樣著急,就是不見它們顯朝氣有動靜。但過不了多長時間,地溫度上來了,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吸收陽光雨露,菜們開始發(fā)力生長了,辣椒、茄子、玉米一天天看似長高,葉子一天天伸展膨大起來,相互交織著,將地面遮得嚴嚴實實,再也不給小草留下生長的空間和陽光雨露;豆角、黃瓜也開始扯蔓了,而且一旦扯蔓,勢頭就不可遏制,像孩子在原野上瘋跑一樣,生長得相當?shù)目?。尤其是黃瓜,手掌大的葉子層層疊疊,擠擠挨挨,高低錯落,遮得地下一片濃蔭。它們都知道將藤往搭好的架子上攀爬,將彈簧一樣的卷須“抓”住生命得以健旺生長的架子,但有些爬到了一定的高度時,卻顯出乖張的性格,并不按人的意愿來。它們按說應(yīng)該是向上攀爬的。我們早就在它們的上方牽好了繩子,但它們并不往繩索上攀附,懸在半空,耷拉著腦袋,像在尋思著找新的攀附物,找到它們理想的生存空間。我們將那藤的頭輕輕地牽到繩子上,可它們并不領(lǐng)情,過一天時間去看,那藤頭還是有意偏離了繩子,在空中低頭晃腦地游弋,擺開一副天馬行空的架式,叫人哭笑不得。

一天,一場所暴雨不期而至,風助雨勢,雨借風威,瘋狂夾著暴雨肆虐大地。風雨中我最擔心的是那些剛剛長起來的菜們,不知它們的嬌嫩是否經(jīng)得住狂風暴雨的摧殘。雨過天晴,我急切地走進菜園,看到菜們大多數(shù)被風吹得東倒西歪,藤菜的架子也傾斜了許多,但整體上沒有想象中的狼藉,那片綠色依然,似乎經(jīng)過風雨的洗禮還更加鮮嫩水淋。菜們經(jīng)過風雨的襲擊,依靠得更緊,肩并著肩,枝交著枝,并以葉為手相互支撐、撫摸,結(jié)成一個緊密的整體,也許這是它們沒有完全倒伏的原困。有趣地是那些乖張黃瓜的藤蔓經(jīng)過一場暴雨沖刷后,不再游弋在空中,它們已牢牢地“抓”住了繩索,有的相互“牽手”,早已收斂了顯擺天馬行空的悠然,形成了抵卸風暴的合力。看來菜們在遇到自然災(zāi)害的時候同人類一樣也知道團結(jié)一致,形成合力,共度難關(guān)。

到了仲夏,菜園進入了收獲的季節(jié),走進菜園,心中就充滿豐收果實帶來的喜悅。你看,辣椒結(jié)得密密層層的,就像倒掛的小小牛角,綠得似翡翠,把枝都壓得沉沉的;茄子結(jié)得就像渾園的棒槌,散發(fā)出幽幽的誘人的紫色光澤,有的沉得借助地面的力量支撐;豆角一根足有一尺多長,一掛一掛結(jié)在那兒就像天上落下的流星雨一樣密集,多得讓人不得不考慮如何處理它們;黃瓜是結(jié)得又大又多,看到它們就會從內(nèi)心感激大地回饋的豐厚,佩服那架子的承受能力;只有那玉米還沒成熟,伸展著一片片寬大的葉子,還在做著綠色的夢。

看到豐收的果實,妻心里充滿甜密,便差三隔五地往菜園里跑。作為種菜的積極參與者,她是有資格為收獲而驕傲的。她除了將菜弄上餐桌讓一家人享口福外,還樂此不疲地將吃不完的菜送給親朋好友享用。

我呢,只要有時間,就到菜園里走走看看,除做些后期管理的勞動外,更多的時間是在菜園里散心、欣賞,呼吸清新的空氣,感受勞動成果帶來的快樂,讓那累累的豐收果實洗去心里的塵念和浮躁。

生活需要細小事情的充實,當小小的有趣的細小事情串聯(lián)起來展開生活的畫頁,心湖中就會不知不覺地蕩起一圈圈幸福、快樂的漣漪,在一層層漣漪緩緩漾開的時光中,單調(diào)、枯燥、乏味的生活就會變得多姿多彩,就會充滿希望和情趣。其實,生活中帶給我們喜悅的往往不是奢華的東西,而是能充實人生的細小事情。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223993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