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級語文下冊《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及反思(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2 13:50:03
2023年三年級語文下冊《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及反思(5篇)
時間:2023-04-02 13:50:03     小編:admin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三年級語文下冊《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一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2.學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

2.繼續(xù)學習連接每段的方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按預習要求想想小男孩是怎樣獻血的,畫出描寫小男孩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的句子,初步體會小男孩獻血時的復雜感情。

(二)通過查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新出現的字詞。

(三)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對話形式的自然段適當歸并),劃分段落,歸納段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以相關的自然段意的歸并劃分段落,再連接、綜合為課文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自由讀或默讀課文,按“預習”要求想想小男孩怎樣獻血的,畫出描寫小男孩獻血時神情、動作的句子,初步體會小男孩獻血時的復雜心情。

(二)指名讀課文,正音正字,并把不理解的詞語畫出來以備質疑問難。

1.讀準本課出現帶“血”字的詞。書面語(一般為固定詞語)讀“(xu8)”,口語(一般單獨出現)讀(xi7):“輸血”、“流血”、“血管”,應讀書面語;“獻血”、“抽血”、“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這句話里的“血”和“小姑娘失去的血”中的“血”應讀口語。

2.“胳膊(bo)”的“膊,“消息(xi)”的“息”應讀輕聲。

3.注意以下生字字形:

“迫在眉睫”的“睫”與眼睛有關,左邊是“目”旁;“草墊”的“墊”的右上部是“丸”,不要少寫一點;“擦拭”的“拭”的右半部不要多一撇;“名字”的“字”不要丟掉“宀”,寫成“子”。

4.通過查工具書并聯(lián)系上下文,初步了解生詞的意思: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臨近眼前,十分緊迫。課文指小姑娘流血過多,急需輸血搶救。

帶“泣”(q@)的詞語較多,應初步了解它們的不同含義。(在閱讀課文時,結合人物感情的變化再深入理解。)

啜(chu^)泣——抽抽搭搭地哭。

哭泣——輕聲哭。

抽泣——同“啜泣”。

嗚咽(y8)——低聲哭泣。

(三)按自然段讀課文,概括出自然段的段意(對話形式的自然段可適當合并),再以相關自然段合并方法劃分段落。最后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1.概括自然段段意(對話形式可適當合并):

第1自然段:我聽說的一件事。

第2自然段:炮彈炸死炸傷幾名兒童。

第3自然段:一個小姑娘傷重,要立刻搶救。

第4自然段:女醫(yī)生問誰愿意獻血。

第5~7自然段:阮恒舉起小手表示愿意。

第8自然段:阮恒躺下,醫(yī)生抽他的血。

第9自然段:阮恒緊張、痛苦地嗚咽起來。

第10自然段:阮恒竭力制止抽泣。

第11自然段:醫(yī)生安慰,阮恒才停止了哭泣。

第12自然段:阮恒以為自己要死了,好讓小姑娘活下來。

第13、14自然段:小男孩愿意這樣做,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2.討論相關的自然段歸并為一個段落,為課文分段,并提示以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劃分段落,再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4自然段):幾名兒童在炮彈爆炸中死傷,一個小姑娘傷重,急需搶救輸血。

第二段(第5~11自然段):阮恒愿意,醫(yī)生抽了他的血。

第三段(第12~14自然段):阮恒表示,獻血是為了朋友。

討論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一個小姑娘在戰(zhàn)爭的炮彈爆炸中受傷,急需輸血。小男孩阮恒愿意獻血,醫(yī)生抽了他的血。他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朋友。

比較歸納后的主要內容和三個段落大意的原封連接有什么區(qū)別。由此應注意語言的簡潔,避免重復。

(三)自由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深入閱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某些語句的分析和理解,體會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的動作、表情的語句,體會他當時的復雜心情。

三、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課文主要內容的歸納。提問:《她是我的朋友》這篇課文記述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記述了一個小姑娘在戰(zhàn)爭的炮彈爆炸中受傷,急需輸血。小男孩阮恒愿意獻血,醫(yī)生抽了他的血,他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朋友。)

(二)閱讀、分析課文第一段。

故事是怎樣發(fā)生的?讀第一段,進一步了解事情的起因。

(一個小姑娘在炮彈中受了重傷,輸血搶救迫在眉睫。這就是事情的起因,也是這一段的段意。)

在議論事情起因的同時,順便了解“確認”、“休克”、“血型”和“未受傷”的“未”,“是否”的“否”兩個反義詞的意思??梢栽谧h論中自行解答,但要大家認同:

“確認”,明確承認小姑娘傷勢嚴重。

“血型”,血液的類型,分成四種。輸血時,除o型可輸給任何型,ab型可以接受任何型外,其它血型輸血時必須用同型的血。

“未”,沒的意思。

“否”,不的意思?!笆欠瘛保褪恰笆遣皇恰?。

再解釋“迫在眉睫”(答案見“第一課時”)

(三)讀第二段,邊讀邊思考:

阮恒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為那位受傷的小姑娘獻血的?獻血時,他有哪些動作和表情?這些動作和表情反映了什么復雜的心情?

1.讀第5自然段: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p>

想一想,再解答:當女醫(yī)生問孩子們誰愿意獻血的時候,出現了“一陣沉默”。“一陣沉默”表明了什么?

(表明了幾個沒有受傷的孩子都在思考,是獻還是不獻,拿不定主意。)

就在大家“一陣沉默之后”,阮恒的“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比詈闩e手的時候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這一“舉”一“放”,又一“舉”,反映了什么內心活動?

(阮恒的小手舉起來“顫抖”,說明他愿意獻血,但由于情緒激動、緊張,小手不由地抖動起來。一“舉”一“放”又一“舉”,反映他先愿意獻;因為緊張、害怕,又不愿意獻了;接著想到為了朋友,還是要獻的。說明內心獻與不獻的思想斗爭很激烈。)

2.默讀第二段第8~11自然段,描寫抽血過程中阮恒的表情、動作,體會他當時的心情是怎樣激動的?

提示:注意第8自然段,第9、10自然段,第11自然段,所寫三個階段阮恒的表情、動作是截然不同的,是有很大變化和起伏的??纯从心男┳兓推鸱??

(第8自然段是寫醫(yī)生抽阮恒的血的。從躺在草墊上“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看出這時的心情還是平靜的。)

3.再讀第9、10自然段,阮恒的心情還平靜嗎?從阮恒的不同的表情、動作,不難看出他情緒是非常激動的,內心活動的變化是激烈的。

大家議一議,把情緒變化的詞語和句子找出來,歸納、整理,用下面的表格說明。學生邊說,老師邊填寫:

這里,“一只手捂住臉”和“用手掩蓋他的痛苦”兩個動作一樣不一樣?

(一樣。)

“掩蓋”是什么意思?

(遮蓋。)

跟前邊哪個詞的作用一樣?

(跟“捂”的作用一樣。)

小結:從這兩個自然段的描寫不難看出,阮恒在獻血的過程中,內心是非常激動的。從平靜到緊張,再從緊張到痛苦,失望。但這種緊張、痛苦和失望不肯表露出來,同時,又沒法掩蓋、制止。

4.這兩段描寫用了不少描寫“哭”的詞:“啜泣”、“哭泣”、“抽泣”、“嗚咽”,想一想,它們的意思各是什么?為什么用表示不同的哭的詞?

(“啜泣”和“抽泣”是抽抽搭搭地哭;“哭泣”和“嗚咽”是低聲哭。后兩個較前兩個哭得厲害些。哭的情形不一樣,要表現得準確就要選擇最準確的詞語,還可以避免用詞重復單調。)

5.阮恒在獻血時這樣緊張、痛苦,是因為針刺痛了嗎?讀一讀第11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打破這個疑問。

“醫(y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他?!比詈恪傲⒖掏V沽丝奁?,好像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一樣?!边@里,沒有說明醫(yī)生安慰他的內容,能不能猜測出醫(yī)生安慰阮恒的話是什么?假如你是醫(yī)生,怎樣用輕柔的聲音安慰小男孩?試試看。

(醫(yī)生會告訴小男孩:“阮恒。輸血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更不會有生命危險,只會用你的一小部分血,救活你的伙伴。你放心好了,勇敢的孩子!”)

6.寫阮恒獻血時感情的激動和變化,集中在第8~11四個自然段。從開始平靜得“一動不動、一句話不說”到“痛苦”到“持續(xù)不斷的哭泣”,最后,好像“什么事也沒發(fā)生一樣”。生動地表現出阮恒復雜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注意表現這種復雜的思想感情。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閱讀分析課文第三段,明確阮恒為小伙伴獻血表現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讀讀寫寫“思考·練習”第4題中的詞語。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阮恒無私奉獻的精神,并能受到啟發(fā)和教育,說出自己的感受。

三、教學過程

(一)閱讀第三段。

1.提問,思考并議論解答:

事后,醫(yī)生對周圍的人說,“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的想法是在什么時候產生的?

(是在醫(yī)生問是否有人獻血,一陣沉默之后,阮恒的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的時候就產生了。之后,阮恒獻血過程中“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一直到“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竭力制止抽泣”為止,這一段時間,這種想法始終在困擾威脅著他。也就是在課文第9、10兩個自然段所描寫的情節(jié)之中。)

2.由此可見,阮恒在獻血過程中表現出的痛苦,不是因為針刺痛了他,而是以為自己怎樣了?

(以為自己就要死了。)

阮恒獻血時“以為自己就要死了”,盡管他很痛苦,為什么還堅持讓醫(yī)生抽自己的血呢?

(“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保?/p>

阮恒為什么以為自己就要死了,可是還愿意這樣做呢?

(用他自己的話說,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3.總結:

小男孩阮恒以為獻了血,自己就會死的,可是為了救活自己的好朋友,還是愿意這樣做的。盡管獻血過程中,由于思想斗爭的激烈而感到很痛苦。這種行為是一種高尚的品格,一種可貴的精神。是什么高尚的品格,可貴的精神呢?讓我們議一議。

(感受中應肯定高尚的品格是無私奉獻,可貴的精神是舍己救人。)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讀讀寫寫以下詞語:

休克 輸血 顫抖 草墊 擦拭 孤兒院 捂住 掩蓋 嗚咽 抽泣 竭力 輕柔 制止 迫在眉睫 持續(xù)不斷

三年級語文下冊《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二

1、簡簡單單教語文,輕輕松松學語文,力求實現教學目標簡明,教學環(huán)節(jié)簡單,教學內容簡潔。

2、課內外有機結合,實踐大語文觀。課前布置學生閱讀表達真情的文章,為課內學習打下基礎;課中教給學生閱讀理解的方法;課后拓展延伸激發(fā)閱讀興趣,形成閱讀能力。

3、注重學法滲透,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能閱讀的能力。課文是藍本,是范例,教是為了達到不教這一目的。在課文學習中不斷總結方法,逐步滲透學法,提高學生自能閱讀能力。

1、感情朗讀課文。理解并積累“迫在眉睫、啜泣、嗚咽、抽泣”等詞語。

2、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tài)、語言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和情感,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能閱讀的能力。

3、引導學生從小男孩為了挽救同伴垂危的生命,毅然獻出自己鮮血的行動中體味真情。

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神態(tài)的語句,了解他當時復雜的內心活動。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二、復習課文,整體感知。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課題中的“她”指誰? (師板書:小姑娘)“我”指誰?(師板書:阮恒)

2、誰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生匯報)

3、過渡: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三、抓關鍵詞,感受“危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3、4自然,把描寫小姑娘傷得很重的兩個句子畫出來,讀一讀。(生自由讀課文)

2、誰來讀讀你畫出來的句子。(生讀)(“經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一位女醫(y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3、情況多危急呀!書上用了一個詞說明了輸血的緊迫性,是哪個詞? (迫在眉睫)

4、“迫在眉睫”怎么理解呢?(迫,緊急,緊迫;眉,眉毛;睫,睫毛。事情很緊急,都來到眼前了,需要馬上解決) 文中說什么事情迫在眉睫?(輸血)

5、讓我們一起讀讀具體描寫輸血迫在眉睫的兩個句子。(指導學生朗讀描寫小姑娘傷得很重的兩個句子)

小結:剛才我們運用了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迫在眉睫”這個詞語。這種理解詞語的方法真好!我們今后要注意運用。

四、抓重點句,感悟真情。

(一)感悟顫抖句,體會矛盾心理。

1、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就在這迫在眉睫的關頭,一個小男孩出現了,他是誰?(阮恒)誰愿意把文章的第5自然段讀給大家聽。(生讀)

2、讀完這段話后你能感受到什么?(阮恒很害怕;舉手很猶豫。)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從“顫抖”可以看出他害怕。從“手舉起有放下……”可以看出猶豫。)(生交流)

3、聯(lián)系前面的內容想想,阮恒和小姑娘都是孤兒院一起長大的孤兒,他們朝夕相處,沒有其他的親人,孤兒院的朋友是他們最親的人啊。

4、是啊,阮恒害怕輸血,因為他畢竟是個小孩兒??墒?,猶豫過后,他還是舉起了手。因為——(指課題,示意學生齊讀)——她是我的朋友!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體會這個純潔、無私的小男孩當時復雜的心情,體會同伴間的真情!

(二)感悟哭泣句,體會內心真情。

1、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也不動,一句話也不說,他多勇敢呀,可是后來他卻哭了。九、十、十一這三個自然段中有幾個描寫阮恒哭的詞,找出來,畫一畫。(生自由讀九——十一自然段,邊讀邊畫。)

3、你畫了什么詞語?(啜泣、嗚咽、抽泣) 這三個詞都是形容什么的?(生交流) 同樣是哭,這三個詞表達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嗎? (一次比一次哭得厲害。)

4、把這三個詞所在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看看阮恒當時還有哪些動作,體會一下阮恒當時的心情。( 生自由讀找、體會。)

5、理解“啜泣”句。

誰來讀讀帶有“啜泣”的句子。

(1)(課件出示)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

(2)讀了這句話,你感覺阮恒當時心情怎樣?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談體會,再讀書)誰愿意再來讀讀這句話。

(3)我們大家一齊來讀一讀這句話,體會一下他當時害怕的心情。( 生齊讀 )

6、理解“嗚咽”句。

誰來讀讀帶有“嗚咽”的句子。

(1)(課件出示)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2)阮恒此時心情怎樣? (害怕,痛苦)害怕、痛苦是因為疼嗎?從哪里看出來的?(醫(yī)生問他疼嗎?阮恒搖搖頭。) 同學們,咱們一起再讀讀這段話,體會一下阮恒當時的心情,你們讀描寫阮恒的句子,老師讀描寫醫(yī)生的句子。

師生合作讀第9自然段。

(3)阮恒不是因為針刺痛了他而哭,可是他卻哭的更厲害了,誰來把下一段讀一讀。(生讀。)

(課件出示課文插圖)

7、同學們請看圖片,這是咱們書上的插圖,圖上畫的正是本段的內容。請同學們看看圖上阮恒是什么樣的表情、動作? (生匯報,交流)

8、理解“低聲哭泣”句。

他由啜泣變成持續(xù)不斷的低聲哭泣,哭得越來越厲害了,那咱們來一起讀讀這段話,體會阮恒更加痛苦的心情。(生齊讀)

9、我們回過頭來再看這三個詞,充分地寫出了阮恒當時的心理活動,用得多準確呀!我們平時也要注意恰當用詞。

10、阮恒越來越痛苦,醫(y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他,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么事也沒發(fā)生過一樣。聯(lián)系上下文,好好想想,醫(yī)生會對他說些什么呢?如果你是醫(yī)生你會怎樣安慰阮恒呢?

11、的確,人體向外輸出適量的血液不會有生命危險,但阮恒當時并不知道這些,他以為自己會死,那他為什么還愿意這樣做呢? 請同學們齊讀文章的最后一自然段。

(醫(yī)生轉過身向那個小男孩提出同樣的問題。小男孩回答說:“她是我的朋友?!保?/p>

12、小結。

同學們,輸血阮恒猶豫再三卻又堅定地舉起了手,輸血過程中又這樣害怕,但是,他堅持下來了。因為,他想救――小姑娘, 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這讓我們又一次感受到伙伴之間的真情!

五、拓展延伸,介紹名言,推薦文章。

1、 在眾多的中外名言警句中,有很多都在歌頌朋友間的真情,老師從中選出了幾句送給大家。(出示)音樂聲中學生熟讀名言。

患難識朋友。

人在危難時,朋友最可貴。

人生沒有朋友,猶如生活沒有太陽。

友情最重要的不是接受,而是奉獻愛。

2、最后老師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愛的教育》,當中的兩篇文章《災難》,《客船失事》,希望課后好好讀讀。

板書:

她是我的朋友

三年級語文下冊《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三

把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指導學生在初讀課文、讀通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出可供學生深入探究的一兩個問題情景,放手讓學生去自讀自探、合作交流,有所感悟。

以讀為主,以疑導讀,讀中釋疑,讀有所得。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描寫人物動作、神情的語句中,體會人物當時的內心活動。

3、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誼,培養(yǎng)待人真誠、無私奉獻的品質。

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地探究人物的內心世界,從中感受阮恒的高尚品質。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根據預習要求自讀課文。

2、檢查自讀情況。

3、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1、學生根據教師提示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2、分段讀課文。

3、用輪讀、小組讀、同桌互讀等方式把課文讀熟。

四、讀思結合,引導質疑

1、默讀課文,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2、教師指導質疑的方法。

3、自己嘗試提問并解決提出的問題。

一、復習引入

1、回憶上節(jié)課學了哪些提問的方法。

2、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提問的方法。

二、自讀質疑

1、默讀課文,把你的問題依次寫在練習本上。

2、提示學生留意阮恒獻血時的神態(tài)、動作的變化。

三、確定重點探究的問題

1、分組交流,互相幫助,盡可能解決一些問題,較難的全班交流。

2、教師將各組剩下的問題歸納匯總,選擇兩個有價值的問題全班深入探究(把問題寫在小黑板上)。

a、為什么要給小姑娘輸血?

b、阮恒為什么愿意這樣做?

四、合作交流,共同釋疑

1、探究問題a

①學生速讀課文1~4小節(jié),盡可能從文中找到答案。

②“迫在眉睫”說明了什么?還可用哪些詞語來形容情勢危急?

③學生試著感情朗讀,教師評議指導。

④試想一下,如果你當時在場會怎樣做?(啟發(fā)學生想象,進行說話訓練)

2、探究問題b

過渡:你們都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我們來看小姑娘的朋友—阮恒是怎樣做的?

①速讀課文二、三部分,說說阮恒主動獻血的原因。(目的在于讓學生從書中找出阮恒獻血的表面原因,即為救朋友而獻血)

②阮恒獻血時神態(tài)、動作有何變化?找出這些句子讀一讀,想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③畫出表示哭的意思的四個詞。比較理解,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體會到阮恒哭聲越來越大,越哭越傷心)

④阮恒為什么越哭越傷心呢?(他誤認為會把所有的血獻出來,自己也會死去)

⑤讀到這里,你認為阮恒是一個怎樣的人?(目的在于讓學生探究阮恒獻血的深層次原因,即他對朋友的真誠無私)

教師小結: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阮恒為了救朋友死也愿意,他把友情看得比生命還重要,這是多么可貴的品質。

⑥反復讀12小節(jié)醫(yī)生轉述的話,從中感受阮恒的真誠無私。

⑦教師指導有感情地朗讀9、10小節(jié)。

五、利用空白,啟發(fā)想象

1、指名讀11小節(jié)。醫(y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阮恒,阮恒立即停止了哭泣。聯(lián)系上下文,想象醫(yī)生當時會怎么說。

2、學生思考后寫在練習本上。

3、全班交流。

六、課外作業(yè)

學唱周華健或臧天朔的歌曲《朋友》。

板書設計:xxxxx

三年級語文下冊《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四

1、學習理解課文的生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抓住動作、神態(tài)體會人物心理的能力。

3、感受阮恒的美好心靈,理解朋友的真正含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心理。

理解朋友的真正含義。

cai課件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我們生活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里,每個人都有朋友。有人說:“朋友是一種財富。”有人唱:“朋友多了路好走。”老師想問同學們,你們有朋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朋友之間真摯友情的課文。

2、揭示課題:27、她是我的朋友

(二)引導學生交流初步的閱讀感受,并質疑問難

1、課前,老師讓大家預習了課文,誰能說說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

2、小女孩傷勢嚴重,輸血迫在眉睫,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想想還有什么疑問,把你最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

&nbsp&nbsp&nbsp&nbsp(三)探究小男孩獻血時的心理活動

1、快速瀏覽課文,把描寫阮恒動作、神情和語言的句子用自己喜歡的記號標出來,讀一讀,想一想,體會體會。

2、出示句子:“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p>

(1)齊讀句子,一邊讀一邊模仿阮恒的動作。

(2)讀了這句話,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有什么疑問?

(3)想一想,阮恒當時是怎么想的。

(4)指導朗讀。

3、指導學法,學習重點句2、3、4。

4、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5、感情朗讀

6、小結:阮恒在獻血過程中,從啜泣了一下到又開始嗚咽,到持續(xù)不斷地低聲哭泣,這說明了什么?但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飾自己的害怕和痛苦,又說明了什么?

你能用關聯(lián)詞將這兩句話連接起來嗎?但是在朋友和生命之間,阮恒毅然選擇了朋友,你覺得阮恒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7、學到這里,老師有個疑問,阮恒為什么在獻血時怕失去生命?

8、書上有句話是這樣說的:“醫(y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阮恒,阮恒立即停止了哭泣。”請同學們想象一下,醫(yī)生會說些什么呢?

(四)總結全文

阮恒在擔心自己會死的情況下毅然舉起了小手,在極度難過中一動不動地讓針頭插進自己的血管。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同學們能用書上的話回答老師嗎?是啊,阮恒的這句話回答了所有的問題。那么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同學們,你們也有朋友,此時,你想對你的朋友說些什么呢?

(五)拓展延伸

老師想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今天把這個故事奉獻給同學們,也奉獻給所有珍重友誼的人。

課文學完了,我們每個人都被深深地感動,你也一定有許多話想對阮恒說,課后把它寫在日記本上。

三年級語文下冊《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五

把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指導學生在初讀課文、讀通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出可供學生深入探究的一兩個問題情景,放手讓學生去自讀自探、合作交流,有所感悟。

以讀為主,以疑導讀,讀中釋疑,讀有所得。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描寫人物動作、神情的語句中,體會人物當時的內心活動。

3、感受朋友之間的真摯友誼,培養(yǎng)待人真誠、無私奉獻的品質。

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地探究人物的內心世界,從中感受阮恒的高尚品質。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根據預習要求自讀課文。

2、檢查自讀情況。

3、了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1、學生根據教師提示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2、分段讀課文。

3、用輪讀、小組讀、同桌互讀等方式把課文讀熟。

四、讀思結合,引導質疑

1、默讀課文,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2、教師指導質疑的方法。

3、自己嘗試提問并解決提出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回憶上節(jié)課學了哪些提問的方法。

2、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提問的方法。

二、自讀質疑

1、默讀課文,把你的問題依次寫在練習本上。

2、提示學生留意阮恒獻血時的神態(tài)、動作的變化。

三、確定重點探究的問題

1、分組交流,互相幫助,盡可能解決一些問題,較難的全班交流。

2、教師將各組剩下的問題歸納匯總,選擇兩個有價值的問題全班深入探究(把問題寫在小黑板上)。

a、為什么要給小姑娘輸血?

b、阮恒為什么愿意這樣做?

四、合作交流,共同釋疑

1、探究問題a

①學生速讀課文1~4小節(jié),盡可能從文中找到答案。

②“迫在眉睫”說明了什么?還可用哪些詞語來形容情勢危急?

③學生試著感情朗讀,教師評議指導。

④試想一下,如果你當時在場會怎樣做?(啟發(fā)學生想象,進行說話訓練)

2、探究問題b

過渡:你們都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我們來看小姑娘的朋友—阮恒是怎樣做的?

①速讀課文二、三部分,說說阮恒主動獻血的原因。(目的在于讓學生從書中找出阮恒獻血的表面原因,即為救朋友而獻血)

②阮恒獻血時神態(tài)、動作有何變化?找出這些句子讀一讀,想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③畫出表示哭的意思的四個詞。比較理解,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體會到阮恒哭聲越來越大,越哭越傷心)

④阮恒為什么越哭越傷心呢?(他誤認為會把所有的血獻出來,自己也會死去)

⑤讀到這里,你認為阮恒是一個怎樣的人?(目的在于讓學生探究阮恒獻血的深層次原因,即他對朋友的真誠無私)

教師小結: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阮恒為了救朋友死也愿意,他把友情看得比生命還重要,這是多么可貴的品質。

⑥反復讀12小節(jié)醫(yī)生轉述的話,從中感受阮恒的真誠無私。

⑦教師指導有感情地朗讀9、10小節(jié)。

五、利用空白,啟發(fā)想象

1、指名讀11小節(jié)。醫(y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阮恒,阮恒立即停止了哭泣。聯(lián)系上下文,想象醫(yī)生當時會怎么說。

2、學生思考后寫在練習本上。

3、全班交流。

六、課外作業(yè)

學唱周華健或臧天朔的歌曲《朋友》。

板書設計: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214530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