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數(shù)學教學計劃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30 11:01:58
2023年數(shù)學教學計劃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四篇)
時間:2023-03-30 11:01:58     小編:zdfb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成績已屬于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寫好計劃才不會讓我們努力的時候迷失方向哦。怎樣寫計劃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計劃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作計劃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shù)學教學計劃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篇一

內容

課時

備注

第1周

(2月29日3月4日)

第一章常用邏輯用語

1.1命題及其關系

2

政治學習三天

第2周

(3月7日3月11日)

1.2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

1.3簡單邏輯聯(lián)結詞

1.4全稱量詞與存在量詞

小結

2

2

1

1

第3周

(3月14日3月18日)

單元小測

第二章圓錐曲線與方程

2.1曲線與方程

2.2橢圓

2.3雙曲線

1

1

3

1

第4周

(3月21日3月25日)

2.3雙曲線

2.4拋物線

2

4

第5周

(3月28日4月1日)

小結

單元小測

第三章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

3.1空間向量及其運算

1

1

4

第6周

(4月4日4月8日)

3.1空間向量及其運算

3.2立體幾何中的向量方法

2

4

清明節(jié)

休一天

第7周

(4月11日4月15日)

3.2立體幾何中的向量方法

小結

單元小測

第一章導數(shù)及其應用

1.1變化率與導數(shù)

1.2導數(shù)的計算

1

1

1

2

1

第8周

(4月18日4月22日)

1.2導數(shù)的計算

期中考試

3

3

第9周

(4月25日4月29日)

1.3導數(shù)在研究函數(shù)中的應用

1.4生活中的優(yōu)化問題舉例

1.5定積分的概念

2

3

1

第10周

(5月2日5月6日)

1.6微積分基本定理

1.7定積分的簡單應用

小結

單元小測

2

2

1

1

五一

第11周

(5月9日5月13日)

第二章推理與證明

2.1合情推理與演繹推理

2.2直接證明與間接證明

3

3

第12周

(5月16日5月20日)

2.3數(shù)學歸納法

第三章數(shù)系的擴充與復數(shù)的引入

3.1數(shù)系的擴充與復數(shù)的概念

3.2復數(shù)代數(shù)形式的四則運算

2

2

2

第13周

(5月23日5月27日)

第一章計數(shù)原理

1.1分類加法計數(shù)原理與

分布乘法計數(shù)原理

1.2排列與組合

2

4

第14周

(5月30日6月3日)

1.3二項式定理

2.1離散型隨機變量及其分布列

3

3

第15周

(6月6日6月10日)

2.2二項分布及其應用

2.3離散型隨機變量的均值與方差

2.4正態(tài)分布

2

3

1

第16周

(6月13日6月17日)

復習考試

6

第17周

(6月20日6月24日)

期末考試

第18周

(6月27日7月1日)

成績分析

數(shù)學教學計劃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篇二

我所任教的五年級班共有學生26人。一部分的學生學習態(tài)度端正,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空間觀念較強。上課時都能積極思考,主動、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學習。但從上學年的知識質量驗收的情況看,學生的存在明顯的兩極分化,后進生的面還是大,針對這些情況,本學年在重點抓好基礎知識教學的時,加強后進生的輔導和優(yōu)等生的指導工作,全面提高兩班的合格率和優(yōu)秀率。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小數(shù)的乘法和除法;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多邊形面積的計算;簡易方程四個部分。

(一)小數(shù)的乘法和除法

本單元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shù)的四則運算、小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小數(shù)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這部分的知識在本冊乃至于整個小學階段中取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單元的應用題主要是復習已學過的兩、三步應用題,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分析和推理能力,為下一單元學習新的應用題作準備。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理解、掌握小數(shù)乘、除法的意義及計算法則;難點:小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關鍵:小數(shù)點的處理。

(二)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

本單元包括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兩節(jié)。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是在學生已掌握整數(shù)混合運算和小數(shù)四則運算的基礎上,對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進行概括的總結和提高。應用題前一部分是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整理總結解應用題的一般方法和步驟,擴展一般應用題的范圍,后一部分是教學以反應兩個物體運動為內容的一些行程應用題。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掌握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熟練進行計算;難點:列綜合算式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關鍵:掌握列綜合算式解答文字題。

(三)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以及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這是今后學習圓面積和立體圖形面積的基礎。

這單元的教學重點:計算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難點:多邊形面積公式的應用;關鍵:公式的推導過程。

(四)簡易方程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學了一定的算術知識,已初步接觸了一些代數(shù)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解簡易方程和方程解應用題等代數(shù)初步知識,比和比例等內容良好基礎。

教學重點: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簡易方程;難點:初步學會列方程解兩、三步計算的應用題;關鍵:用字母表示數(shù),表示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

1、使學生在理解小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shù)乘法和小數(shù)除法的筆算和簡算、口算。

2、使學生認識中括號,能夠正確地進行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不超過四步)。

3、使學生掌握應用題的一般步驟,會分析、會列綜合算式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以及相遇的行程問題,能夠初步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使學生學會用字母表示數(shù),表示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義,會解簡易方程。

5、使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會計算它們的面積。

6、使學生在掌握用算術方法解應用題的基礎上,初步學會列方程兩、三步計算的應用題,初步能根據(jù)應用題的具體情況靈活地選用算術解法和方程解法。

7、進步培養(yǎng)學生檢驗地習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唯物辯證觀點的啟蒙教育。

(一)、小數(shù)的乘法和除法(22課時左右)

1、小數(shù)乘法——9課時

2、小數(shù)除法12課時整理和復習2課時 機動3課時

(二)、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和應用題(13課時)

1、整數(shù)、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3課時

2、應用題…7課時

3、整理和復習…2課時

4、實踐活動:節(jié)約能源…1課時 機動5課時

(三)、多邊形面積的計算(10課時左右)

1、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2課時

2、三角形面積的計算…2課時

3、梯形面積的計算…3課時

4、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1課時

5、整理和復習…2課時

6、實踐活動;綠化校園…1課時 機動3課時

(四)、總復習…6課時

數(shù)學教學計劃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篇三

一、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應只是接受、記憶、模仿、練習,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動手操作、閱讀自學,應注重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注重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

二、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選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課書》必修1,第一章1.1.2集合間的基本關系。集合是數(shù)學的基本和重要語言之一,在數(shù)學以及其他的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用集合及對應的語言來描述函數(shù),是高中階段的一個難點也是重點,因此集合語言作為一種研究工具,它的學習非常重要。本節(jié)內容主要是集合間基本關系的學習,重在讓學生類比實數(shù)間的關系,來進行探究,同時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符號語言,圖形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讓學生在直觀的基礎上,理解抽象的概念,同時它也是后續(xù)學習集合運算的知識儲備,因此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學情分析

【年齡特點】:

假設本次的授課對象是普通高中高一學生,高一的學生求知欲強,精力旺盛,思維活躍,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分析、歸納能力,能夠很好的配合教師開展教學活動。

【認知優(yōu)點】

一方面學生已經學習了集合的概念,初步掌握了集合的三種表示法,對于本節(jié)課的學習有利一定的認知基礎。

【學習難點】

但是,本節(jié)課這種類比實數(shù)關系研究集合間的關系,這種類比學習對于學生來說還有一定的難度。

四、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

1. 理解子集、v圖、真子集、空集的概念。

2. 掌握用數(shù)學符號語言以及v圖語言表示集合間的基本關系。

3. 能夠區(qū)分集合間的包含關系與元素與集合的屬于關系。

?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類比實數(shù)間的關系,研究集合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類比、觀察、

分析、歸納的能力。

2. 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符號語言、圖形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

?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圖形、符號所帶來的魅力。

2.感悟數(shù)學知識間的聯(lián)系,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及數(shù)學品質。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

集合間基本關系。

難點:

類比實數(shù)間的關系研究集合間的關系。

六、教學手段

ppt輔助教學

七、教法、學法

? 教法:

探究式教學、講練式教學

遵循“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地位相結合的”教學規(guī)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類比實數(shù)間關系,來研究集合間的關系,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

? 學法:

自主探究、類比學習、合作交流

教師的“教”其本質是為了“不教”,教師除了讓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解題能力,還應該讓學生學會學習,樂于學習,充分體現(xiàn)“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通過引導學生類比學習,同學間的合作交流,讓學生更好的學習集合的知識。

八、課型、課時

課型:新授課

課時:一課時

九、教學過程

(一)教學流程圖

(二)教學詳細過程

1..回顧就知,引出新知

問題一:實數(shù)間有相等、不等的關系,例如5=5,3﹤7,那么集合之間會有什么關系呢?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問題二:大家來仔細觀察下面幾個例子,你能發(fā)現(xiàn)集合間的關系嗎?

(1)a={1,2,3},b={1,2,3,4,5};

(2)設a為新華中學高一(2)班女生的全體組成集合;b為這個班學生的全體組成集合;

(3)設c={x∣x是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d={x∣x是等腰三角形}

【師生活動】:學生觀察例子后,得出結論,在(1)中集合a中的任何一個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教師總結,這時我們說集合a與集合b 有包含關系。(2)中的集合也是這種關一般地,對于兩個集合a,b,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個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們就說這兩集合有包含關系,稱集合a為集合b 的子集,記作:a?b(b?a),讀作a含于b或者b包含a.

在數(shù)學中我們經常用平面上封閉的曲線內部代表集合,這樣上述集合a與集合b的包含關系,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問題三:你能舉出幾個集合,并說出它們之間的包含關系嗎?

【師生活動】:學生自己舉出些例子,并加以說明,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

問題四:對于題目中的第3小題中的集合,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師生活動1】:在(3)由于兩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因此集合c,d都是所有等腰三角形的集合,集合c中任意一個元素都是集合d的元素 ,同時集合d任意一個元素都是集合c的元素,因此集合c與集合d相等,記作:c=d。

用集合的概念對相等做進一步的描述:

如果集合a是集合b 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此時集合a與集合b的.元素一樣,因此集合a與集合b 相等,記作a=b。

強調:如果集合a?b,但存在元素x∈b, 且x?a,我們稱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記作:a?b

【師生活動2】:教師引導學生以(1)為例,指出a?b,但4∈b, 4?a,教師總結所以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師生活動】?,并規(guī)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

4.思維拓展,討論新知

問題六:包含關系{a}?a與屬于關系a∈a有什么區(qū)別?請大家用具體例子來說明

【師生活動1】:學生以(1)為例{1,2}?a,2∈a,說明前者是集合之間的關系,后者是

問題七:經過以上集合之間關系的學習,你有什么結論?

【師生活動】:師生討論得出結論:

(1)任何一個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

5.練習反饋,培養(yǎng)能力

例1寫出集合{a,b}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真子集

例2用適當?shù)姆柼羁?/p>

(1)a_{a,b,c}

(2){0,1}_n

(3){2,1}_{x∣x2-3x+2=0}

6.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小結 知識上:

能力上:

情感上:

作業(yè):必做題:p8,3

思考題:實數(shù)間有運算,那集合呢?

十、板書設計

十一、教學反思

數(shù)學教學計劃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篇四

一、目標要求

1.深入鉆練教材,在借鑒她校課件基礎上,結合所教學生實際,確定好每節(jié)課所教內容,及所采用的教學手段、方法。

2.本期還要幫助學生搞好《數(shù)學》必修內容的復習,一是為學生學業(yè)水平檢測作準備,二是為高三復習打基礎。

3.本期的專題選講務求實效。

4.繼續(xù)培養(yǎng)學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解決好學習教學中的困難,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

5.本期重點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概括、歸納、整理、類比、相互轉化、數(shù)形結合等能力,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二、教學措施:

1、認真落實,搞好集體備課。每周至少進行一次集體備課,每位老師都要提前一周進行單元式的備課,集體備課時,由一名老師作主要發(fā)言人,對下一周的教材內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討論其中的重點、難點、教學方法等。在星期一的集合備課中,主要是對上周備課中的情況作補充。每次備課都要用一定的時間交流一下前一段的教學情況,進度、學生掌握情況等。

2、詳細計劃,保證練習質量。教學中用配備資料是《高中數(shù)學新新學案》,要求學生按教學進度完成相應的習題,老師要給予檢查和必要的講評,老師要提前向學生指出不做的題,以免影響學生的學習。每周以內容滾動式編一份練習試卷,星期五發(fā)給學生帶回家完成,星期一交,老師要進行批改,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最好安排時間講評。試題量控制為10道選擇題(4舊6新)、4道填空題(1舊3新)、4道解答題。

3、抓好第二課堂,穩(wěn)定數(shù)學優(yōu)生,培養(yǎng)數(shù)學能力興趣。本學期第二課堂與數(shù)學競賽準備班繼續(xù)分開進行輔導。平常意義上的第二課堂輔導學生,主要是以興趣班的形式,以復習鞏固課堂教學的同步內容為主,一般只選用常規(guī)題為例題和練習,難度低于高考接近高考,用專題講授為主要形式開展輔導工作。

4、加強輔導工作。對已經出現(xiàn)數(shù)學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的下班輔導十分重要,所以每位老師必須重視搞好輔導工作。教師教學中,要盡快掌握班上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工作,既要注意照顧好班上優(yōu)生層,更不能忽視班上的困難學生。

以上就是下學期高二必修數(shù)學教學計劃,希望對您的教學有所幫助。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197627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