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通用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28 06:42:02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通用8篇)
時間:2023-12-28 06:42:02     小編:FS文字使者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感悟,通過寫心得感悟,可以幫助我們總結(jié)積累經(jīng)驗。那么我們寫心得感悟要注意的內(nèi)容有什么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zhì)的心得感悟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一

我不敢讀老舍先生的這部作品,不是因為他寫得不好,恰恰是因為寫得真是,動心,動情,將歷史的、現(xiàn)實的故事寫出來,將真實的人性寫出來,一草一木皆有情,我常常不敢看關(guān)于那段戰(zhàn)爭的文字,每每以淚結(jié)束,我常常不敢看剖析人性的故事,每每以血的代價結(jié)束,這不僅僅是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恰恰是真實的人生。所以,看老舍的文章,需要勇氣,需要耐心,需要博愛的胸膛,需要冷靜的沉思。今天,就以一點點筆觸,說說《四世同堂》給我的感受。

在《四世同堂》里,我們看到了像祁老大爺這樣正直,懂得民族大義與國家榮辱的令人肅然起敬的長者;我們看到了不屈不撓、深明大義的祁瑞宣;也看到了賣國求榮、貪圖安逸的祁瑞豐;更看到了熱血青年祁瑞全。一切不一樣人物的描述都深刻地反映出了那個動蕩年代下的人物、社會的縮影,或英勇不屈、忠貞報國,或茍且偷生、賣國求榮。在《四世同堂》里發(fā)生的一切,作者無非是在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一個民族的落后將會遭遇怎樣的結(jié)局。

國破家必破。這個是我在《四世同堂》里看到的一個道理。小羊圈胡同的每個人都是一類人的代表,是一個社會的縮影!祁老一家是一類,錢老,李四等等,不同的職業(yè),不同的性格,就是我們社會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祁老太爺家四代人,三個兒子,一個隱忍,一個背叛,一個改變,敢于奮斗,就是典型的戰(zhàn)爭背景下人物的命運!天佑用生命書寫清白,未嘗不是一種氣節(jié),瑞宣有痛苦,卻始終不忘記國家,瑞全去改變!在茍且的生活里,老舍先生給了希望!

四世同堂本來說一個家族的興盛于榮耀,而在老舍的筆下,它成為國家命運的一個小小的縮影,家族的覆滅,因為有戰(zhàn)爭的發(fā)生,戰(zhàn)爭則是因為沒有強大的國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想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尚且如此,在戰(zhàn)爭中走向了瓦解,更何況那些千千萬萬的小家和小我呢?弱國無強家,只有把個人的榮辱和家族的興衰和國家的命運系在一齊,才能真正的求得生存之道,才能得到全面的升華。

戰(zhàn)爭永遠都是可怕的,它是對人性的一個全面的考驗和挖掘,在生死的較量中我們往往最容易迷失了自我,做出錯誤的決定。而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像祁瑞宣、祁瑞全這樣的剛正不阿?還是像祁瑞豐這樣淪為走狗,出賣自我的國家、出賣自我的民族只為保全生命的完整?《四世同堂》為我們揭示的社會和生命太深刻也太沉重了,我們永遠不敢設(shè)身處地的去想象,永遠不敢應(yīng)對在那種環(huán)境下的真實的自我掙扎。

然而這就是老舍,一個飽經(jīng)滄桑的偉大作家,他用有力的一支筆為我們刻畫出一個如此沉重的世界,絕對值得我們用心去體會和品讀。

所以,年輕的一代覺醒,開始奮斗,這是他們的選擇與付出,他們是愛國的一代人。這也是老舍在小說里給我們的希望,不僅僅是生活的茍且,還有希望,還有詩和遠方。

少年強則國強,青年興則國興,再讓我說一句俗話吧,我們是年輕的一代,我們教育的是年輕的一代,讓我們和我們教育的這些孩子們,都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和平年代!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二

戰(zhàn)爭是一個人肉收割機,戰(zhàn)場上血肉橫飛,淪陷區(qū)哀鴻遍野。老舍先生《四世同堂》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北平并沒有因名字中有個“平”而得“平”,北平不平。

然而,七七事變的槍聲驚破了小羊圈胡同的寧靜,地處僻靜的小羊圈胡同在這場戰(zhàn)爭的浩劫中也是血淚斑斑,平民的命在戰(zhàn)爭的洪流里就是一粒草芥,隨時可能被湮滅。無辜的小崔不明不白挨了槍子兒,清白正直的祁掌柜被羞辱而投河自盡,骨子里有貴族氣的小文夫婦壯烈殉國,家鄉(xiāng)早已淪喪的東北苦命女子尤桐芳身赴國難,熱心鄰里一輩子的李四爺被鬼子兵毆打致死,懵懂不知事的小妞子因為吃共和面也喪了命。他們或死得壯烈,或死得冤屈,他們的血無一不在控訴著侵略戰(zhàn)爭的罪惡。

在那場漫長的.罪惡里,善良人的善良隨時可能被踐踏,有良知的中國人終于選擇了奮起反抗,以血還血。善良的錢詩人被日本人抓去施以酷刑,但酷刑摧殘了他的身體,沒有改變他的中國心,昔日柔弱的詩人經(jīng)過酷刑的洗禮,涅槃重生成了一名勇敢無畏的戰(zhàn)士。血性的瑞全和劉棚匠選擇了出城投軍,因為他們認為在國旗下吃糞,也比在太陽旗下吃肉強。擔負家庭責任的祁瑞宣,忍辱負重,為戰(zhàn)敗而憂,為戰(zhàn)勝而喜,內(nèi)心守著一點不滅的信念,和大多數(shù)北平人一樣苦熬著期待最后的勝利,苦熬著在枷鎖加身的時候不易其節(jié)。

在《四世同堂》的文字間游走,時而對侵略者刻骨的恨燃燒著胸膛,時而被淪陷時那一個個普普通通的北平人普普通通的愛國心所感動,時而對漢奸走狗的行為齒冷,時而又為那些在戰(zhàn)爭中死難的人而流淚。一句話,讓我們把仇恨給敵人,把眼淚給同胞,把信念深埋心底。昂起頭來,挺起胸膛,戰(zhàn)爭年代就勇敢地向前,哪怕赴湯蹈火,和平年代就踏實地做最好的自己,億萬個最好的自己加起來就是一個強大的國家。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三

今天讀完《四世同堂》這本書,我感覺置身于那戰(zhàn)雨紛飛的地方。

老舍這部書中以一種樸實無華的敘述手法,展示了北平淪陷區(qū)一群普通人特別是祁家四代人的生活。通過祁老人、瑞豐、瑞宣、韻梅、錢詩人、小文夫婦、李四爺、白巡長、孫七、小崔、馬老太太、常二爺、小妞妞以及大赤包、招弟等性格迥異、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表現(xiàn)出民族存亡之際,真善美與假惡丑的斗爭,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和茍且偷安、助紂為虐、賣國求榮的鮮明對照。

本書讓我們看見了北平被日軍占領(lǐng)后的人間百態(tài):有的人革命了,犧牲了,有的人背叛了,慘死了。其實日軍占領(lǐng)北平后,客觀地說,并沒有什么令人發(fā)指的罪行。沒燒圓明園,也沒搶故宮,也沒有大面積的屠殺等等。但是,他們殘害了南京的人民,作為同胞,我們當然非常憤恨,這是正常的,所以看玩四世同堂,我更加確信了對日本人的恨。

隨著整本書臨近尾聲,心中不禁感嘆人的本性在那樣一個年代,承受如此多的磨練后,展現(xiàn)得如此真實,區(qū)區(qū)一個小羊胡同,形形色色的人物卻已代表了當時千千萬萬不同心態(tài)的中國人,已成為了那個年代整個中國的一個縮影。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四

戰(zhàn)爭是一個人肉收割機,戰(zhàn)場上血肉橫飛,淪陷區(qū)哀鴻遍野。老舍先生《四世同堂》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北平并沒有因名字中有個“平”而得“平”,北平不平。

如果沒有日軍侵華,北平城小羊圈胡同里人們的生活將那么平淡地過下去:孩子們在大槐樹下玩鬧,大人們在大槐樹下聊天。錢詩人自去做他的詩養(yǎng)他的花,小崔自去拉他的車,長順兒自去放他的話匣子,黑毛方六自去說他的相聲,劉棚匠自去舞獅子糊頂棚,李四爺自去給人跑腿幫人發(fā)喪,祁老人自去養(yǎng)養(yǎng)花逛逛護國寺享受他四世同堂的天倫之樂,祁掌柜自去布鋪整天忙生意,祁瑞宣自去上他的課,瑞全自會畢業(yè)謀職,瑞豐繼續(xù)當他的庶務(wù)主任,韻梅則繼續(xù)當她的家庭主婦......

然而,七七事變的槍聲驚破了小羊圈胡同的寧靜,地處僻靜的小羊圈胡同在這場戰(zhàn)爭的浩劫中也是血淚斑斑,平民的命在戰(zhàn)爭的洪流里就是一粒草芥,隨時可能被湮滅。無辜的小崔不明不白挨了槍子兒,清白正直的祁掌柜被羞辱而投河自盡,骨子里有貴族氣的小文夫婦壯烈殉國,家鄉(xiāng)早已淪喪的東北苦命女子尤桐芳身赴國難,熱心鄰里一輩子的李四爺被鬼子兵毆打致死,懵懂不知事的小妞子因為吃共和面也喪了命。他們或死得壯烈,或死得冤屈,他們的血無一不在控訴著侵略戰(zhàn)爭的罪惡。

在那場漫長的罪惡里,善良人的善良隨時可能被踐踏,有良知的中國人最終選擇了奮起反抗,以血還血。善良的錢詩人被日本人抓去施以酷刑,但酷刑摧殘了他的`身體,沒有改變他的中國心,昔日柔弱的詩人經(jīng)過酷刑的洗禮,涅槃重生成了一名勇敢無畏的戰(zhàn)士。血性的瑞全和劉棚匠選擇了出城投軍,讀后感-;因為他們認為在國旗下吃糞,也比在太陽旗下吃肉強。擔負家庭職責的祁瑞宣,忍辱負重,為戰(zhàn)敗而憂,為戰(zhàn)勝而喜,內(nèi)心守著一點不滅的信念,和大多數(shù)北平人一樣苦熬著期待最終的勝利,苦熬著在枷鎖加身的時候不易其節(jié)。

在《四世同堂》的文字間游走,時而對侵略者刻骨的恨燃燒著胸膛,時而被淪陷時那一個個普普通通的北平人普普通通的愛國心所感動,時而對漢奸走狗的行為齒冷,時而又為那些在戰(zhàn)爭中死難的人而流淚。一句話,讓我們把仇恨給敵人,把眼淚給同胞,把信念深埋心底。昂起頭來,挺起胸膛,戰(zhàn)爭年代就勇敢地向前,哪怕赴湯蹈火,和平年代就踏實地做最好的自我,億萬個最好的自我加起來就是一個強大的國家。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五

《四世同堂》是一部中國現(xiàn)代長篇小說,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輔以小羊圈中各色人物的榮辱沉浮,讀后,一個陷落的城市深深的刻畫在腦海中,它揭示了日本侵略者殘酷的暴行,表現(xiàn)了安于現(xiàn)狀的人們心靈的震撼起伏和普通民眾通過反抗傳達出來的濃濃的愛國之情。

在這么多的人物中,我最受感動的是錢先生。他的家人接二連三的被日本人殺害,連自己也被日本人打的奄奄一息,但這些卻沒有使他絲毫的退縮,撇開他的政治觀點不說,單單他的堅強勇敢,就足以是全書一抹不容忽視的風景。另一方面,作者也沒有全盤否定日本人民,這從書中小羊胡同1號門的一位日本老婦的言行舉止便可看出??梢姡瑢τ谌毡救?,作者還是很理智的。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六

中華民族不是普多米修斯般竊取天神火種,而是憑雙手創(chuàng)造光明;中華民族不是沙皇滿是琉璃瓦虛張聲勢的丹墀金鑾,而是紅磚金瓦的謙遜而不張揚?,F(xiàn)如今,早已春暖花開,處處嬌鳥啼鳴。

這本書里面,我最喜歡老三祁瑞全。當是時,中華大地慘遭日本侵略者肆意蹂躪,長夜難明,尸橫遍野,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瑞全沒有家室的牽絆,在聽到日本人的鐵蹄踐踏這片鮮活的土地時,他怒發(fā)沖冠,憑著青年的一股熱氣,決定離開家離開北平,舍小家為大家,胸中懷有魏巍泰山那俯瞰山河的氣勢,他到硝煙四起的西安抗戰(zhàn),奮不顧身地投入到抗戰(zhàn)的大海中。有青年之奮不顧身,才有國家之云銷雨霽。

除此之外,我還很欣賞錢先生。他,原本整日花鳥書畫琴棋,是從唐詩宋詞中跋山涉水而來的詩人,也是萋萋芳草,依依楊柳,欲缺未缺的明月下對酒當歌的文人。他獨處一隅,身上滿是書卷氣。原以為不招惹日本人就能相安無事,可日本人卻主動找上門來把他抓進大牢施以酷刑。這位博學老實的錢先生出獄后一心念著復(fù)仇。他的目光不再柔和如旭日暖陽,卻堅毅地像——冰冷的刀刃。他從遠離世俗無憂無慮的三徑之士變成了——握吳鉤于手,懷仇恨于心的劍客。

有善必有惡。當然,其中也涌現(xiàn)了許多漢奸,他們賣國求榮,活在當下,舒服一天是一天,還是——見風使舵的墻頭草??匆娬l有勢力就獻殷勤送禮,誰下臺就用他們堅硬的蹄子狠狠地踩,例如大赤包,冠曉荷(虧我第一眼看到這個名字還覺得很好聽很文氣結(jié)果是這么個八面玲瓏的貨色。),祁瑞豐,藍東陽。祁瑞豐,可憐可悲可恨,告發(fā)了錢先生的兒子使錢先生受牢獄之災(zāi)。祁瑞豐,一天到晚吃喝玩樂不干正經(jīng)事,回家就是要錢蹭飯,對父親的死卻想著:“又可以白吃一頓美餐了,還能和親戚們炫耀我的口才。”還對他大哥的受困視而不見漠不關(guān)心??吹臅r候,真的是恨的牙癢癢??蓱z他們,沒有錚錚鐵骨,他們奴顏婢膝,不斷向日本人獻媚,發(fā)現(xiàn)風頭不對就改換門庭,心中沒有國家,沒有民族,個人利益為上,冠曉荷到死都不知道——他錯哪兒了,明明他對日本人畢恭畢敬點頭哈腰,是天字一號大良民。

里面的人,小文,錢先生,祁瑞宣,李四爺,他們從低頭服從轉(zhuǎn)變?yōu)樘ь^反抗,原像一頭只知道順從,一直低頭向前吃力地爬去,反應(yīng)慢的老牛,在沒日沒夜無數(shù)鐵鞭的抽打下,它原是忍著,嘆著,終于有一天它含著淚咬著牙踢翻了鞭子直向那個馴服者沖去。馴服者驚了,他倒在地上奄奄一息,他想不到如此老實聽話的牛也會反抗。

可憐河邊骨。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幸有千萬英烈,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勇戰(zhàn)沙場,英姿執(zhí)槍,血染黃河。終于,日本…投降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七

今天讀完了《四世同堂》,讀到結(jié)尾,有一些遺憾?,F(xiàn)在《四世同堂》有兩個版本,一個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版本,前87段為中文原稿,后13段是英文版的翻譯。另一個版本是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是英文節(jié)譯本的中文本。后者結(jié)構(gòu)完整,但內(nèi)容不足,老舍先生翻譯的時候有大量刪減,之后又在出版的時候出版商為了減小書的體積完整地刪去了一個人物(應(yīng)該是常二爺),所以與前者相比少了大約35萬字。而我讀的就是后者,后者的閱讀價值很高,不過就閱讀喜好來說,我更想讀前者,這是有些遺憾的原因,希望以后有機會能讀較為完整地版本吧!
《四世同堂》很長,不便于詳細概括,簡單來說就是記錄了北京小羊圈胡同在日本侵華的八年里所發(fā)生的事。如果想了解詳情的話還是希望能去讀一下。
《四世同堂》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簡單分類,老一輩的,以和為貴,能忍則忍,以祁老人為代表;中年一輩的,有賣國求榮,以大赤包為代表,有為家庭所束縛,以瑞宣為代表:年輕一輩的,出走,抗日,以瑞全為代表;小一輩,愛國,但做不了什么,但要遭受戰(zhàn)爭帶來苦難的,以妞子為代表。
想聊三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錢默吟,胖菊子,妞子。
錢默吟,像個清朝人,老一輩的人,是個詩人,愛養(yǎng)花,愛作詩,是個隱士,愛國,有氣節(jié),有風骨。后來因為冠曉荷的舉報被下獄,受盡折磨,堅貞不屈,最后被放出,可妻子和兒子卻因此而死,出獄之后一心想報仇,開始與日本人斗爭,后來結(jié)識明月和尚,受明月和尚的佛性感染,思想成長,開始放棄報仇,堅持斗爭,渴望和平。錢先生象征了中國斗爭的轉(zhuǎn)變或者崛起。
胖菊子,祁瑞豐的妻子,極愛權(quán)勢,后因祁瑞豐科長職位被免,與祁瑞豐離婚,嫁于藍東陽,做起處長太太,極有野心,相比于冠曉荷和藍東陽,對日本人沒有那么卑微(雖然認為日本的一切都是好的),后來被瑞豐威脅,攜款跑到天津,渴望獲得地位,可財產(chǎn)被日本人沒收,最后去了天津最下等的窯子,靠出賣一身肥肉生活,據(jù)瑞全所說,最后一身膿瘡,手腳流膿,后文沒再提及過她,估計是死了。
妞子,女孩子,祁老人的重孫女,乖巧,在苦難歲月雖然遭受痛苦,但總是笑瞇瞇的,怕叫大人操心,因不想吃共和面(侵華戰(zhàn)爭后期因糧食緊缺,實行糧食配給,所發(fā)放的面)而消瘦,后來吃共和面又患上闌尾炎,疼痛讓她出汗又流淚,然后死去(主要是餓死)。
《四世同堂》這本書的出彩之處是描寫了小羊圈胡同的日常,沒有寫戰(zhàn)爭中戰(zhàn)場上的殘酷。百姓的生活最能體現(xiàn)戰(zhàn)爭的荒誕。書中描寫了兩件事,一件事是小羊圈胡同一號的日本人,兩個日本男人上了戰(zhàn)場,回來的是骨灰,他們的女人卻做了營妓,相當?shù)闹S刺;還有一件是祁天佑的死,因漢奸的疏忽,讓他背了黑鍋,受辱之后自盡而死,可悲可憐。
戰(zhàn)爭的殘酷在于死亡,有罪的人死,無辜的人死,大人死,孩子死,老人死,男人死,女人死。如果是一瞬間的死那么戰(zhàn)爭中的人就不會那么痛苦,戰(zhàn)爭中的人在遭受了長時間的侮辱之后沒有尊嚴地死很痛苦。
最后三件事,以孩子的死最容易折射戰(zhàn)爭的殘酷;中國當時一些古板的文化讓人們不反抗,一直忍;人們在侵華戰(zhàn)爭時期十分害怕日本人,可是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人們又想殺了日本人,(那時人們最明顯的表現(xiàn)是要打一個善良的日本老太婆,這個老太婆人不錯)這個值得咂摸一下。
在插個題外話,想起一個電視劇《我的兄弟叫順溜》,順溜當時接到任務(wù)去暗殺日本一個將軍,他埋伏在姐姐家附近,這時有個日本軍官來到他姐姐家殺了他姐夫,強奸了她姐姐,他不能暴露,只能眼睜睜看著,最后成功暗殺了日本將軍,可他姐姐跳井自盡,軍官也跑了??箲?zhàn)勝利以后,不能殺害日本士兵,他遵守紀律,一槍打爆日本將軍的骨灰罐,那個軍官因不能保護好骨灰罐自責切腹自盡,也算報仇了吧,然后順溜引爆手榴彈自盡。這算是戰(zhàn)場的殘酷和百姓生活的殘酷結(jié)合之后表現(xiàn)出來了吧。
戰(zhàn)爭總會帶來死亡和深思,戰(zhàn)爭不是人類道德所能接受的。
《四世同堂》,我體會到一點中國人的魂和中國歷史的厚重。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篇八

終于看完了,但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復(fù)。
“患難是最實際的,無可幸免的;但是,一個人想活下去,就不能不去設(shè)法在患難中找縫子,逃了出去——盡人事,聽天命?!?br/>最初在語文資料上看到節(jié)選的部分,知道常二爺、祁老人、天佑太太等角色,對小說也很感興趣。我以為“四世同堂”只是講那一家人平凡而簡單的生活,可當我開始讀后,慢慢地,我才發(fā)現(xiàn),這不僅僅是在寫一個家庭,這一切都不平凡,這展現(xiàn)的是中國在抗戰(zhàn)時期北平百姓生活的縮影。
小羊圈是個小胡同,住著好幾戶人家。在太平年月,北平一切都很美麗很喜人??善趹?zhàn)爭年代,日本人入侵了。人人都想生,人人都在為生活而努力。有的人,像大赤包、冠曉荷、藍東陽、祁瑞豐等人,為了生活下去,選擇當漢奸,把當時的侵略者當作爸爸,茍且偷生,最終還是遭到了報應(yīng)。有的人,像祁瑞宣、祁瑞全、錢默吟先生、劉師傅等人,不甘當亡國奴,一些出走,一些不食周粟,一些努力激勵青年,為國家貢獻著一點點星光。祁老人呢,最在乎自己的四世同堂,然而卻總得不到安寧。老大天佑的自盡,二孫瑞豐的被殺,老三的出走,以及一家老小面臨著恐怖的饑荒……
小說的結(jié)尾戰(zhàn)爭還在繼續(xù)。我以為所有的故事都會有一個完美的結(jié)局,因為畢竟這是人寫出來的,應(yīng)當給它些美好。但是這部小說并沒有,遺失了十三段??吹阶髡咛妥髡邇鹤用枋龀鰜淼母爬?,真的好讓人難過:錢先生被捕、小妞子餓死……
看此書時,時而憤怒,時而難受,時而同情那個年代的人,時而想打死那些漢奸走狗。那些人物,像都是活生生的,個個鮮活,在我跟前,似乎都是我認識的人。我知道他們的模樣,他們各自的性格,他們的抱負。我又想,要是我生在當時,我會怎么辦?我能做些什么?
歷史永不可被遺忘。在這和平年代,我們更應(yīng)當勿忘國恥,緬懷先烈。我想,這也是老舍先生寫此書的一大目的吧。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19759190.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