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xù)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七年級讀后感300字篇一
貝多芬出生在德國一個貧困的家庭,相貌丑陋。他的父親一心想成為一個“神童”的父親,所以在貝多芬四歲的時候,就逼著他練習小提琴,這幾乎讓他對音樂產生了厭煩。但他還是從此踏上了音樂之路。
11歲,貝多芬加入了樂隊,13歲他當上了管風琴樂手。1787年,他最愛的母親去世了,他也患上了憂郁癥。在他25歲的時候,他已經創(chuàng)作了許多歌頌革命的曲目,雖然那時他疾病纏身,但他卻立下了“用才華戰(zhàn)勝一切”的愿望。
貝多芬的雙耳幾乎失聰,使他過著凄慘的生活,在這種痛苦下,他創(chuàng)作了《悲愴奏鳴曲》;他那么需要快樂,因此創(chuàng)作出了充滿歡樂的《七重奏》,以此來調試痛苦;他墜入愛河,靈感使他創(chuàng)作出了的《月光奏鳴曲》。
他經濟上潦倒,雙耳失聰,親人們相續(xù)離逝。他的生活如此苦難,卻并沒有另他屈服,反而以他的創(chuàng)作風格扭轉了維也納當時的輕飄的曲風。
貝多芬享年57歲。他的一生是短暫的,卻是不平凡的一生。他留下了不計其數的偉大的作品。他以百折不撓的精神面對病魔,以及無數的苦難,最終成為了一代偉大的音樂大師!
我為貝多芬的偉大震撼、感動,不禁問自己:你也想成功嗎?你具有貝多芬的勇氣和堅持嗎?當苦難降臨,你是會勇敢面對還是一味退縮?好好反省一下,我們該跟偉人學習哪些,我們又能做到哪些?
七年級讀后感300字篇二
剛開學時,老師讓我們讀一本叫《海底兩萬里》的書。我看著看著,不禁喜歡上了這本書,下面我給大家講一講我的讀后感。
書中的故事發(fā)生在1866年,法國人阿羅納克斯,一位生物學家,應邀赴英參加一項科學考察活動。這時,海上出了個怪物,在全世界鬧得沸沸揚揚。科考活動結束之后,生物學家正準備束裝就道,返回法國。他登上了一艘驅逐艦,參與《把那個怪物從海洋中清除出去》的活動。
經過了千辛萬苦,怪物未被清除,驅逐艦反被“怪物”重撞,生物學家和他的仆人以及清除“怪物”被特意請到驅逐艦上來的一名捕鯨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虜!結果發(fā)現“怪物”是一艘尚不為世人所知的潛水艇,名“鸚鵡螺”號。
潛艇對俘虜倒也優(yōu)待,只是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潛艇艇長尼摩從此永遠不許他們離開。阿羅納克斯一行別無選擇,只能跟著潛水艇周游各大洋。十個月之后,這三個人終于在極其險惡的情況下逃脫,生物學家才得以把這件海底秘密公諸于世。
作家凡爾納以第一人稱的寫法寫了法國生物學家阿羅納克斯和仆人康賽爾、加拿大人尼德蘭誤入“鸚鵡螺”號后的種種經歷。盡管凡爾納沒有下過海,但是在他的文章里絲毫看不出虛假的痕跡,反而讓我感到十分的驚險。
我以后一定要學習這種寫作手法,使我的作文內容更通順、更生動、更活潑、更精彩!
七年級讀后感300字篇三
讀了《筑夢路上》這本書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前世今生》這篇文章,我越發(fā)覺得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遵守自然規(guī)律有多么重要。
文中的海寧是一個用了3年時間和大量資金來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城市,海寧市民們的所作所為使那里的環(huán)境變得非常好——市民們總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氣,看到的街道都是一望無際的綠。讀到這里,我的腦海里仿佛看到了海寧的景象:綠色植物隨處可見,湖水碧綠,空中不飄有一點雜質,那可真令我向往。
相比之下,文中的浦一江一就沒有那么好的環(huán)境了。原本浦一江一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挺好,但由于開發(fā)了水晶,工作垃圾增多,許多浦一江一市民大肆將垃圾扔到水中,原本澄澈干凈的湖,不久就成了垃圾湖。這里我看的十分憤怒:原本那么美麗的城市,居然有人忍心將垃圾丟到湖中,就只是為了方便處理垃圾而已,難怪后來浦一江一的環(huán)境會那么差。懷著這樣的心情,我又繼續(xù)讀了下去。浦一江一的人們意識到了環(huán)境污染嚴重,并實施了“五水共治”,這項計劃實施不久,浦一江一的水又變回了原本的碧綠。
看到文中的兩個例子,我對比了一下我所處在的杭州市的環(huán)境。我驚奇的發(fā)現杭州有許多的環(huán)境污染:我家附近的湖里都是垃圾;大街上汽車的喇叭聲仿佛要震壞耳膜;景區(qū)到處都是“到此一游”的字樣。
這使我感到十分羞愧。這篇文章使我知道了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有多么重要,所以我希望市民們能像浦一江一“五水共治”一樣,改善環(huán)境,遵守自然規(guī)則,讓我們的家園變得更加美麗。
七年級讀后感300字篇四
《論語》,一本濃縮了我國幾千年文明的書籍;一本教我做人的書籍;更是一本帶給我快樂的書。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當我還在牙牙學語時,父母便開始叫我讀《論語》。那時的我不知所云,只是隨著父母的尾音讀出幾個不標準的音,引得爸爸媽媽開懷大笑。隨著我慢慢長大,我對《論語》的理解也漸漸增多,每讀一次,都會有新的心得和收獲。有一段時間,我在學習上遇到了瓶頸,我一如既往地認真學習,可學習成績卻不進則退。我悶悶不樂,百思不得其解,?!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p>
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們不僅要認真學習,還要喜歡學習,以學習為樂,如果不以學習為樂,從而以學習為苦,就會出現看似在認真學習,其實思想開小差的情況,我慢慢培養(yǎng)自己對學習的興趣,取得不錯的效果。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論語》一直給我啟迪。當我復習已學過的知識,從而獲得打開疑惑之門的鑰匙時,我會想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p>
當我面對別人的過失而憤憤不平時,我會想到:“躬自后而薄責于人。”當我取得好成績而自滿時,我會想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碑斘液眯霓k壞事時,我會想到:“德不孤,必有鄰?!碑斘曳稿e誤而想要耍小性子時,我會想到:“過而不改,是為過矣?!痹谏钪?,《論語》一直給我講道理;在學習上,《論語》一直使我走向成功。今天,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理想和報負,如今,唯一不變的是對理想目標奮斗的執(zhí)著。
現在,一切都變了,但唯一不變的是你,一個帶給我快樂的朋友!《論語》,謝謝你!
七年級讀后感300字篇五
偶然翻開床頭那一本塵封已久的《吶喊》,我便被吸引住了。《吶喊》是魯迅先生的作品。而魯迅先生則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在我讀過的所有書中,《吶喊》是唯一一本令我久久不能忘懷的書。
《狂人日記》是其中的一篇文章,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更是魯迅先生第一次用“魯迅”這個筆名發(fā)表出來的文章。作者用狂人的角度去觀察他人,寫出了人們在那仁義道德的面具下丑陋不堪、骯臟致極的真實面目。也許,在這之中,只有被別人看作是瘋子的狂人,是幸福的吧。因為他的瘋,才使他沒有受到封建教育對心靈的殘害和壓迫,得到了一顆純潔的心。
在《藥》中,愚昧無知的華老栓為了給自己的兒子小栓救命,竟然相信了那所謂的人血饅頭可以治病。更可笑的是那人血,是革命者的鮮血。呵,這多么諷刺。前線的革命者為了自由而奮斗,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而那些所謂的無辜者,卻還不肯放下他們那套可笑致極的迷信。
無論是《孔乙己》中的主角;還是《故鄉(xiāng)》中的閏土;又或者是《阿q正傳》中的阿q。在作者的筆下,他們都能躍然于紙上。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與其說魯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說魯迅先生的精神正在發(fā)芽滋長,播散到大眾的心里。鄭振鐸先生也說過:魯迅先生的死,不僅是中國失去了一個青年的最勇敢的領導者,也是我們失去了一個最真摯最熱忱的朋友。
魯迅先生曾說,他的吶喊,目的在于慰籍那些“奔馳的勇士”,使他們勇往直前。在《吶喊》這本書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這一點??闪钗腋袆拥?,更是魯迅先生那一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愛國愛民的情懷!
七年級讀后感300字篇六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夢想,自己孤身一人,浪跡天涯,克服重重困難,終于成功?
《魯濱遜漂流記》描寫的是一個19歲的少年魯濱遜為了實現航海的夢想,不顧父母的勸阻,毅然放棄了安定舒適的生活,最終踏上了航海征途的故事。
從小說中可以發(fā)現,魯濱遜十分愛勞動。一次海難過后,他現自己幸存了下來,可身上除了一把刀、一根煙管和一袋煙外,別無他物了??墒呛髞?,他搭帳篷、圍籬笆、筑“城堡”、制器具、種糧食、養(yǎng)牲畜……原來境況渺茫的他,非但沒有餓死,反而每天都有成堆的食物擺在他面前。俗話說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如果他不勞動,哪來的糧食?
魯濱遜不但愛勞動,而且很堅強。仔細想想,他一個人在荒島上生活了27年2個月零14天!這接近30年的風風雨雨、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如果他沒有堅定的信念;如果他沒有堅強的意志;如果他沒有勇于戰(zhàn)勝困難的精神,那么他就不可能活著回到他闊別已久的故鄉(xiāng)——英國倫敦。
我經常這樣想:如果是我一個人在孤島上,會怎樣?我會坐在那兒等死還是和魯濱遜一樣自力更生?我會不會像他一樣那么勇敢、堅強,向死亡挑戰(zhàn)、向自然挑戰(zhàn)呢?說實話,想要做到這點并不容易。
這篇小說以極大的篇幅描寫了魯濱遜落難荒島,不畏艱險,自耕自力,與惡劣環(huán)境作斗爭的一幕幕動人情景,歌頌了人的智慧和勤勞的美德。雖然我不一定會像他一樣流落到荒島上,可是我可以學習他那種愛勞動,不怕困難的精神,并且把它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去,我想這樣就足夠了。
七年級讀后感300字篇七
暑假里,老師讓我們多讀書。還給我們列了必讀書目。有《海底兩萬里》、《長襪子皮皮》、《我的兒子皮卡》等書。我先看的是《長襪子皮皮》這本書,這本書共有三個主人公,他們分別是皮皮、杜米和阿妮卡。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皮皮,因為她的性格很特別,勇敢、堅強、獨立、大方。
皮皮的媽媽很早就去世了,她的爸爸是個船長,出航未歸,皮皮總認為她的爸爸是黑人國的國王。皮皮和一個叫“尼克松先生”的小猴子住在一起。有一次,兩個小偷從維拉·維洛古拉經過,他們看到皮皮有很多金幣,便想偷她的金幣。他們開始以為“尼克松先生”是個人,沒敢偷。到了黑夜,小偷躡手躡腳地進入皮皮的房子。開了門,發(fā)現“尼克松先生”竟然是只小猴子,就不怕了??墒?,他們剛拿到錢包,就被機靈的皮皮發(fā)現了。皮皮把一個小偷舉起來,狠狠地扔到了地上,嚇得小偷直喊救命,說自己只是來討飯的。皮皮就善良地帶著小偷到樓下,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看到這里,我真的佩服皮皮,力氣大,又勇敢,又善良,真了不起!
書里面還講了一個故事:鎮(zhèn)上有位叫盧森布魯姆的小姐,她非常有錢但很小氣,她每個學期裝作很慈善的樣子,給孩子們發(fā)一次禮物,但卻總提一些刁鉆的問題為難孩子們,讓孩子們緊張害怕。皮皮很不喜歡盧森布魯姆小姐這種做法,買了很多糖果、連自己的金幣都送給孩子們。孩子們都喜歡皮皮,樂意和她在一起玩耍。
此外我也喜歡書里面的杜米和阿妮卡。杜米是一個活潑又勇敢的男孩子,阿妮卡是一個溫柔文靜的女孩子,但是他們都喜歡皮皮,和皮皮是特別好的朋友,他們常常和喜歡和皮皮一起去冒險。享受冒險的快樂。
看過這本書后,我也希望和皮皮、杜米、阿尼卡他們一起去旅行、冒險,那肯定特別快樂!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1973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