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師遺址簡介篇一
“學_,強信念,跟黨走”參觀紅色教育基地活動于4月14日上午舉辦,金奧國際社區(qū)黨支部組織廣大黨員參觀天津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紀念館。
黨員們來到紀念館內聆聽了_運動__運動_等革命事跡,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中,天津學生在中國_領導下,以西青區(qū)李七莊街王蘭莊村為基地,在天津市郊和周邊地區(qū)開展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義務教育運動,培養(yǎng)了一批抗日骨干,建立了津郊最早的_支部——王蘭莊黨支部,推動了津郊抗日救亡運動的開展。
通過展館內一幅幅故事掛圖和珍貴的親筆書信,大家緬懷先烈、致敬熱血英雄,追溯先輩豐功偉績,繼承先輩光榮傳統(tǒng),弘揚先輩革命精神,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實物,伴隨著講解員的講解,把大家?guī)Щ氐侥嵌纹D苦卓絕的革命崢嶸歲月,廣大黨員停下腳步,仔細看展品,認真聽講解。
活動的最后金奧國際社區(qū)黨員們參觀了一九三六年天津學生抗日救亡義務教學點舊址紀念碑并合影留念。
通過此次參觀學習紅色教育基地,黨員們紛紛表示,今后要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牢記黨員的職責義務,以革命先烈不怕犧牲、甘于奉獻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激勵自己,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更飽滿的熱情、更務實的作風干好本職工作。
師遺址簡介篇二
12月x日,在市局監(jiān)察科的組織下,跟隨全體黨員赴運城市鹽湖區(qū)黨風廉政基地進行警示教育。此次警示教育深深的觸動我的心弦?!澳焓郑焓直刈健?,“貪”……等字眼一直縈繞在腦海。
一是在學習上,活到老,學到老。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才能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不學習思想就無法進步,能力就無法提高,領導方法就無法改進。學習不能單單走過場,要講究實效?;钌氖聦嵾€告訴我們,不學習,思想就得不到改造,心就不靜,心不靜,欲望就容易膨脹,就拒絕不了誘惑,一遇到誘惑就容易亂了方寸,就容易被誘惑的繩索絆倒。通過這次警示教育活動,使我心靈受到極大震動,思想受到深刻洗滌,更是從中得到一些深層次啟示和警醒。因此,黨員干部必須要經(jīng)常認真學習,從書本上學,從實踐中學,學到真本領,努力做一個新時期優(yōu)秀的人民干部,為國家經(jīng)濟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是在工作中,防微杜漸,筑牢反腐防線。吸取他人教訓,防患于未然,時刻為自己敲醒警鐘,要明白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俗話說:一失足成千古恨,然而真正品嘗了其中的滋味,那后悔可就晚亦。所以,強化自律意識,構筑廉潔從政的警示防線,是對每個黨員干部的考驗。在與時俱進的今天,應加大反腐倡廉工作的力度。
三是在生活中,堅持自重、自警、自省、自立。在新的形勢下,處理好自律與他律的關系,模范的遵守紀律規(guī)定,自覺接受各種監(jiān)督,保持嚴謹?shù)纳顟B(tài)度和生活作風;處理好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系,使個人利益必須在保證和發(fā)展社會整體利益的前提下來實現(xiàn);處理好與親朋好友的關系,身邊的人,無論是配偶、子女、親戚、朋友還是下屬,都不能給他們留有優(yōu)越的感覺和幻想的空間,教他們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不允許他們利用本人的影響謀取私利;處理好奉獻與索取的關系,真正體現(xiàn)出黨員領導干部“平時看出來,關鍵時站出來,利益前讓出來,危難時豁出來”的氣魄。
通過參加這次活動,我感到,“以銅鏡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而反腐敗斗爭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任重而道遠。作為新時期的黨員干部,要想抵御住物欲橫流,做一個清清白白的人,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抑制住欲望、把持住關口,過好“人情關”“金錢關”“名利關”“美色關”,就要不斷加強學習,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加強自律意識,強化服務意識。處理好奉獻與索取的關系,強化奉獻意識。加強監(jiān)督,強化勤政意識。真正做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勤務員,用心想事,用心謀事,用心干事,干成事,干好事,干實事,真心誠意為人民,扎實苦干求發(fā)展。
師遺址簡介篇三
_年7月11日星期日,我們青年志愿者總隊今天暑期社會實踐的目的地是_軍紀念館。我們希望通過對_軍紀念館的參觀和實踐,全面學習_軍的歷史情況以及_軍的紅色革命精神,同時我們將暑期社會實踐第一天對__各方面的學習成果與的_軍精神融合,將兩方面聯(lián)合起來,共同學習。秉承我們團隊“將恩來精神帶出來,將_軍精神帶回去”的宗旨。
今天一早本團隊全體成員乘坐火車奔赴。
_軍紀念館是全國唯一的專業(yè)性_軍紀念館。該館的展覽大廳是一座現(xiàn)代化的建筑物。醒目的藍白相間的“n4a”臂章圖案,鑲嵌在展廳正門上方,兩側旗形的花崗石陰雕畫,藝術地再現(xiàn)了_軍與八路軍在白駒獅子口勝利會師和皖南事變后_軍在重建軍部的歷史場面。
該館由主館區(qū)、建軍廣場(大銅馬)、_軍重建軍部舊址三部分組成。
通過今天一天對_軍紀念館的參觀實踐和學習,在經(jīng)過我們團隊內部人員的積極探討和與導游和其他游客之間的交流。我們對_軍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下面就來向大家展示一下我們青年志愿者總隊暑期社會實踐第二天的成果。
一、_軍的含義和由來 _軍,全稱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n4a”,即英語詞組“_軍”。_軍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_領導的人民軍隊,1937年7月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中國_為了團結_,向_提出統(tǒng)一整編南方各地區(qū)的紅軍和游擊隊,開赴華中敵后_的建議。經(jīng)過兩黨談判達成協(xié)議。同年10月12日,__宣布將湘、贛、閩、粵、浙、鄂、豫、皖八省邊界地區(qū)(不包括海南島)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游擊隊和紅軍二十八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
二、兩淮戰(zhàn)役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后,_軍軍部為殲滅拒絕向抗日武裝投降的日偽軍,決定以第3師主力從淮南回師蘇北,攻擊淮陰、淮安城,發(fā)起兩淮戰(zhàn)役。據(jù)此,第3師師長兼政治委員_作出部署,先以第10旅會同蘇北地方武裝攻取淮陰,然后以第7、第8旅在地方武裝配合下攻取淮安。第10旅及淮海軍分區(qū)新編第2團和師直屬特務團,于8月26日由高良澗、蔣壩一線出發(fā),向淮陰開進;蘇北地方武裝5個團從東、北兩面配合,向淮陰逼進。8月27~31日,經(jīng)過激烈戰(zhàn)斗,全部肅清淮陰外圍據(jù)點,并對淮陰城構成包圍態(tài)勢。第10旅等部隨即調整部署,趕筑高于城墻的多座火力點,開挖數(shù)條直通城墻底部的交通壕,迅速完成攻城準備。同時,向守城偽軍發(fā)出通牒,令其投降。偽軍拒降后,第10旅等部于9月6日下午對淮陰守軍發(fā)起總攻擊。在對城墻實施爆破成功、炸開東門城墻后,突擊部隊迅速攻入城內,猛撲偽軍師部,經(jīng)1個半小時激戰(zhàn),擊斃偽軍第28師師長,全殲偽軍第28師、淮陰保安團等部8600余人?;搓帒?zhàn)斗結束后,第10旅主力于13日進抵淮安城下,緊縮了對淮安城的包圍。15日,_率第7、第8旅進至淮安城下,接替第10旅進行攻城準備。第7、第8旅及蘇北地方武裝,于22日晨開始總次。各攻擊部隊在炮火掩護下,迅速排除各種障礙,發(fā)起猛烈沖擊,相繼攻入城內,向偽軍縱深實施多路穿插分割,各個圍殲。經(jīng)7小時激戰(zhàn),全殲偽軍3個支隊共5000余人。
三、皖南事變 皖南事變又稱為_軍事件,此間的“皖南”即指事變發(fā)生地區(qū):“安徽南部”,而_軍則是指中國_轄下;由葉挺、項英分別擔任正副軍長的“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發(fā)生于1941年1月4日-1月14日的該事變,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_轄下的國民革命軍第三戰(zhàn)區(qū)部隊與_軍之間的一次沖突事件,事件中,__軍所屬軍部兵力與皖南部隊遭到了嚴重的損失。一般認為,此事件原因為稍早兩黨軍隊的軍事沖突——黃橋事件。
四、_軍軍歌 1939年春,_軍為了動員廣大官兵貫徹執(zhí)行_中央關于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_軍作戰(zhàn)方針的指示,配合部隊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鼓舞士氣,軍部首長動議創(chuàng)作一首_軍軍歌。3月間,首先由_寫出歌詞初稿《十年》,后經(jīng)葉挺、項英、袁國平、周子昆、李一氓等集體修改定稿,于1939年6月發(fā)表在_軍的刊物上,署名為“集體創(chuàng)作,_執(zhí)筆”。由何士德譜曲后,這首歌就在_軍中傳唱開來,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yōu)秀歌曲之一。這首歌以昂_奮的旋律,威武雄壯的氣勢,表現(xiàn)了_軍一往無前的戰(zhàn)斗精神。
五、_軍烈士遺孀的淮安情 _年(_軍三師二十二團團長)之子攜夫人前往淮安自己的奶媽掃墓,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
六、他人對_軍和_的理解 在活動的最后我們采訪了一位來自外地的游客,他向我們簡要表達了對_軍和_的理解和評價,以及對怎樣繼承和發(fā)揚紅色革命精神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認為對新生代傳播紅色革命精神需從小做起,從學校做起,同時培養(yǎng)吃苦的精神。
通過今天一天的學習,我們團隊收獲頗豐。對_軍的歷史和精神有了進一步深刻的理解,雖然我們不是生活在革命的年代,沒有經(jīng)過戰(zhàn)爭的洗禮,無法真正身臨其境的去感受,但我們通過后期的學習,同樣能過感受到革命的激情以及革命先烈們崇高的革命精神,因此我們會盡自己所能去繼承和發(fā)揚_軍精神和_精神以及所有的革命精神。
師遺址簡介篇四
今年是建黨99周年,為了繼承和弘揚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zhàn)斗力,增強廣大_員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廣大黨員要嚴格要求自己,永葆黨員本色,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更加激昂的斗志,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為推進現(xiàn)代化社區(qū)建設貢獻力量。
■出發(fā)時間:當日早上8:00
■出發(fā)地點:朝陽社區(qū)
注:全體人員手握黨旗、戴上口罩
■到達紀念館后的流程安排
1、全體集合(有講解人員等候)
2、戴上口罩,依次測體溫,進入紀念館
3、跟隨講解員參觀成都戰(zhàn)役紀念館
4、從紀念館出來,依次領取鮮花(用于烈士陵園獻花)
5、跟隨講解人員到烈士陵園
6、在紀念牌前向烈士獻花
8、沿途返回紀念館停車場
9、午餐
10、座談會(就地)、老干部、老黨員講革命故事
■返程時間:下午15:00
■返程上車地點:午餐停車處
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總指揮:
行程服務人員:
生活服務
攝影攝像
溫馨提示:
1、參與活動的全體人員務請于2020年10月28日9:00前確定下來,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聯(lián)系方式,便于購買保險。
2、自備太陽傘或雨具
3、準備好出行醫(yī)用箱及常備藥、創(chuàng)可貼、酒精。
4、往返過程中,一切行動聽指揮,尤其注意安全。
5、各支部,各車輛,請社區(qū)確定一名聯(lián)絡人員,并告知活動領導小組。
6、上車后,座位一旦坐定,原則上不要變動,請相互間主動照顧關心。
7、80歲以上的老黨員和身體狀況欠佳的黨員,請社區(qū)指定1—2人全程關照。
8、每輛車指定一名車長,服務好全車人員,如:安全提示、上下車招呼、分發(fā)黨旗、礦泉水等。
師遺址簡介篇五
一、出征 _年7月27日上午,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準備,廈門大學古田紅色暑期社會實踐隊全體隊員舉行了簡短的出征儀式,“探訪紅軍足跡,堅定革命信念”主題社會實踐正式開啟。本支實踐隊伍由人文學院輔導員朱曉芳和歷史學系7位同學組成。
古田紅色實踐隊是今年暑期廈門大學742支實踐隊伍之一,是廈門大學校級實踐隊。實踐隊成立了臨時黨支部,輔導員朱曉芳任黨支部書記。按照實踐隊的計劃,本次暑期社會實踐將在福建龍巖上杭縣古田會議舊址、才溪鄉(xiāng)調查紀念館、臨江樓紀念館和蛟洋文昌閣舊址等地方開展為期一周的活動,主要內容有參觀紅色革命遺址、訪問紅軍戰(zhàn)士后代和調查研究愛國主義教育形式與內容等。
通過本次社會實踐,我們希望進一步學知識,深切體會紅色文化,在歷史現(xiàn)場感受中國_90年來的光輝歷程,堅定社會主義和永遠跟黨走的信念,磨練意志品格,增長本領才干,在社會實踐中經(jīng)風雨、受歷練,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才。
實踐隊在此之前已經(jīng)召開多次會議,明確了實踐主題和目的,研究和討論了實踐的流程、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并分配了每一名實踐隊員的任務。實踐隊隊員熱情高漲,為即將開始的“紅色之旅”加油助威。
二、探訪上杭歷史文化
為深入了解上杭縣紅軍足跡和革命遺址,7月28日,古田紅色實踐隊一行八人走訪了上杭縣文化體育出版局文化股股長鐘思群,并實地參觀考察了上杭縣博物館(臨江樓)。之后,實踐隊走訪了老黨員王其新一家。一天的豐富收獲另隊員們早已忘記那炎炎烈日和不斷流下的汗水。
上午九時許,實踐隊來到了上杭縣文化體育出版局,還沒等我們進門,鐘股長就滿懷熱情地出門迎接我們。座談中,實踐隊圍繞上杭歷史文化特別是_與紅軍遺跡以及開展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先后向鐘股長請教了“上杭主要的紅色遺址”、“_九次到上杭后來革命形勢發(fā)展的關系”和“文化局主要以何形式開展包括哪些內容的愛國主義教育”等問題。鐘股長循序漸進,一一作答,并贈送《上杭蘇區(qū)永流芳》給我們每一名實踐隊員,勉勵大家努力學習,多多了解革命老區(qū)的歷史文化,隊員們紛紛鞠躬致謝。鐘股長談笑風生,使得座談寓教于樂,輕松愉悅。
下午二時許,實踐隊來到上杭縣博物館,即偉大領袖_曾經(jīng)居住過的臨江樓。它因_的一首偉大人生戰(zhàn)歌《采桑子·重陽》而名揚天下。據(jù)博物館講解員介紹和相關文獻記載,1929年10月,_第二次來到上杭,住在臨江樓。一天清晨,_佇立在臨江樓二樓正廳前,迎著深秋勁風,望著對岸漫山遍野盛開的菊花和逝者如斯的汀江水,回想紅四軍入閩半年多來的戰(zhàn)斗歷程和閩西土地革命如火如荼的景象,觸景生情,寫下這不朽詩篇。令人頗感遺憾的是,汀江對岸的“黃花”、“春光”已然不在,被一排排樓房取代。不過,與講解員一起吟唱這千古名詞,詞中描述的景色不時浮現(xiàn)在眼簾,而詞中_那寬廣的胸襟實在令人欽佩。參觀訪問結束之前,實踐隊在臨江樓前合影留念。
下午四時許,實踐隊采訪了老黨員王其新。他們家里人熱情洋溢,又是倒飲料,又是切西瓜,使我們充分領略到了客家人的好客。王先生1935年出生,1966年入黨。據(jù)他介紹,今年七一時,村里召開老黨員會議,共同慶祝中國_成立九十周年。他本人也去過古田緬懷先烈,學習古田會議精神。從王先生的談吐中可以明顯感受到一股精神的力量,一種老黨員的精神氣質。王先生的孫子王華今年10歲,上小學四年級,他今年的暑假作業(yè)之一是做一張關于建黨九十周年的手抄報。他興致勃勃地將自己做好的手抄報展示給我們,表達他對黨和國家的認識。臨走之際,王華說:“要不我明天幫你們帶路吧!”我們內心的感動之情油然而生。
晚上九時許,實踐隊又召開總結會議,大家紛紛交談自己的感受和對上杭革命老區(qū)的認識。最后,黨支部部署了下一步實踐計劃。
三、上杭愛國主義教育調查
在上杭各地的實踐中,我們感受到老區(qū)的愛國主義教育開展得如火如荼,讓隊員們深受感染,為開展革命老區(qū)愛國主義調查實踐活動,7月29日,廈門大學古田紅色實踐隊走訪了上杭縣教育局,訪問了藍文鐘、藍文遠、藍文謙三兄弟及其家長。
上午九時,實踐隊一行來到上杭縣教育局,教育局副局長王如信同志親切地接待了我們,他給我們介紹了上杭縣愛國主義教育的概況。政教股邱林才同志與我們召開了座談會,為我們詳細介紹了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的具體措施。上杭縣有豐富的紅色資源,教育局就“發(fā)揮紅色圣地資源優(yōu)勢,加強學校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愛國主義教育主題重點開展了三項工作:第一,加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力度;第二,認真做好鄉(xiāng)土德育教材編寫及使用工作;第三,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紅色主題教育活動。隊員們認為上杭縣開展的“四進”工程(進校園、進教材、進學生社團、進學生頭腦)和“八個一”實踐活動(讀一本紅色書籍、制一份紅色手抄報、聽一堂紅色報告、唱一首紅色歌謠、參觀一次紅色圣地、誦一篇紅色詩文、寫一篇紅色體會、辦一次紅色歌會)非常有特色,教育局同志在介紹中聲情并茂,隊員們態(tài)度積極,整個座談氣氛非常熱烈。
上午十一時,實踐隊來到藍文鐘、藍文遠、藍文謙三兄弟家里,就他們對愛國主義教育的認識和參加的具體實踐活動進行了訪談。藍文鐘、藍文遠是雙胞胎,今年讀小學四年級。據(jù)他們介紹,學校每年主要通過參觀革命遺跡、舉辦知識競賽、演唱紅色革命歌曲等形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在實踐隊隊員的熱情邀請下,兄弟兩個為我們演唱了《我們是共產(chǎn)主義的接班人》?!拔覀兪枪伯a(chǎn)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tǒng),愛祖國,愛人民……”,歌聲清脆響亮,抑揚頓挫,有的實踐隊員深受感染,輕聲與兩兄弟合唱,這悠揚的曲調給我們的實踐生活增添了一道亮麗風景!藍文謙今年九月份將升入高三,他十分喜歡看書,對《史記》、《三國志》等歷史經(jīng)典十分熟悉,隊員們十分敬佩他。家長希望他加倍努力,專注學習,爭取考上好的大學。隊員們紛紛為藍文謙講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考試經(jīng)驗,共同勉勵他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并鼓勵他報考廈門大學。臨別之際,實踐隊贈送三兄弟每人一套廈門大學書簽。
豐碩的實踐成果讓隊員們興奮不已, 在晚上的總結會議上,隊員們依次發(fā)言,表達心中按捺不住的實踐感受。這為實踐隊下一步的參觀調查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氛圍。
四、“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
7月30日,實踐隊按照計劃前往_才溪鄉(xiāng)調查紀念館參觀、走訪。隊員們在崎嶇不平的山區(qū)道路上討論_主席和才溪紀念館,暫時緩和了實踐隊對交通問題的憂慮心情。
上午十時許,實踐隊順利到達紀念館。紀念館氣勢磅礴,群山環(huán)抱,白墻青瓦顯得肅穆而威嚴。走進紀念館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十個大紅字,它與革命老區(qū)是如此地和諧以致于隊員們駐足拍照,許久不愿離開。紀念館正門前的石碑赫然醒目,鐫刻著“為緬懷_同志才溪鄉(xiāng)調查的偉大革命實踐……_才溪鄉(xiāng)調查紀念館于一九五八年開始興建,一九七八年一月正式對外開放……我們世世代代要弘揚革命傳統(tǒng),永遠牢記_才溪鄉(xiāng)調查精神,‘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密切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的警句,一股敬佩之情和歷史滄桑感涌上心頭。
進入紀念館大廳,_的漢白玉雕像巍然聳立,講解員帶領實踐隊向_三鞠躬,表達懷念與崇敬之情。據(jù)講解員介紹,該館1980年12月才改為“_才溪鄉(xiāng)調查紀念館”,舉辦陳列的舊址為磚木結構二進平房,_年八月,新館才開始興建。紀念館共有10個展廳,通過大量珍貴文物、資料、照片,陳列了_同志才溪鄉(xiāng)調查情況,以及才溪人民被評為福建省第一模范區(qū)、中央蘇區(qū)模范區(qū)、模范鄉(xiāng)的光榮史實。據(jù)《上杭蘇區(qū)永流芳》、《才溪人民革命斗爭史》等文獻記載,_曾三次到才溪鄉(xiāng)開展調查,1933年11月下旬,_第三次來到才溪進行廣泛的社會調查。當時,黨內王明_左_傾錯誤路線給中國革命事業(yè)造成越來越大的損失,在革命處于緊要關頭,為了挽救中國革命,_同志長途跋涉,從江西瑞金來到才溪作深入的社會調查,了解中央蘇區(qū)有名的才溪鄉(xiāng)是怎樣把落后的農(nóng)村建設成為先進的革命根據(jù)地,總結才溪人民在進行行政建設、經(jīng)濟建設、文化教育、擴大紅軍、優(yōu)待紅軍家屬等方面的經(jīng)驗。調查期間,_同志總結勞動人民群眾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寫下了著名的《才溪鄉(xiāng)調查》。
《才溪鄉(xiāng)調查》是“聽黨的話、不怕犧牲、艱苦奮斗、敢創(chuàng)第一”的才溪精神形成的重要標志。隊員們在參觀紀念館之后,感慨頗深,認為才溪精神是中國革命的寶貴財富,閃耀著古田會議的光芒,凝聚了蘇區(qū)優(yōu)良的革命傳統(tǒng),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繼承和發(fā)展,是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在中國革命史上光彩四溢。帶隊老師朱曉芳總結說:“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應學習_當年的方式方法,把調查與總結工作經(jīng)驗結合起來,把調查同宣傳、推廣先進經(jīng)驗結合起來,把調查同批評官僚主義結合起來?!辈畔駟⑹疚覀儯好芮悬h群關系、構建和諧社會必須繼承和發(fā)揚_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實事求是的優(yōu)良作風。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這種科學嚴謹?shù)淖黠L和實事求是的精神鼓舞著實踐隊繼續(xù)努力前行,永不言棄。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1930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