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演講稿(匯總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22 15:38:35
世界水日演講稿(匯總14篇)
時間:2023-03-22 15:38:35     小編:儲心悅Y

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fā)揮,應以寫“體會”為主。什么樣的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200字篇一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中,涌現(xiàn)出許多形形色色的人,他們默默無聞,渺小暗淡不被人注目,卻總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保護年華不復的老一輩和尚未稚嫩的我們。

《2020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每一位都是我們的楷模,我們需向他們看齊,做一個對社會,對祖國大有作用的人。楊振寧,他被公認在凝聚奈物理、粒子物理,場論等領城擁有了13項諾貝爾級別成就,為了祖國的國防事業(yè)窮極一生。張順東、李國秀用一雙手腳相互扶持,將一雙兒女養(yǎng)大,又用辛勤勞作甩掉了貧困的帽子。蘇炳添,大齡運動員,是亞洲第一個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九秒?yún)^(qū)的亞洲飛人。顧誦芬開創(chuàng)了中國自主研制殲擊機的先河,同樣為國家奉獻了一生。陳貝兒,為了世人證明中國在聯(lián)合國計劃的時間早10年脫貧的事實,恐高的她來因兩次攀爬鋼梯,身體一度抖的不行。

吳天一,60余年獻身高原病學研究,讓青藏鐵路建設期間4萬筑路大軍無一人因高原病死亡。江夢南,從從雙耳失聰,但她憑著驚人的努力一路逆襲考上清華,據(jù)她導師說,她做的模型已經(jīng)達到世界級水準……諸如此類人,諸如此類事跡,諸如此類精神,都是我們向前進的動力、支持力,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看身殘志堅的張順東、李國秀、江夢南、吳天一,他們哪一個不是普通人?他們哪一個是一出生就站在終點?不都是著心中的那股不屈服堅持的勁,才能一步步走到這個位置上。他們以陽光的心態(tài)戰(zhàn)勝別人口中的不可能,堅定自己的選擇,用事實向世人證明成功并不是

只有那些“厲害”人物可以做到,任何一個普通人都可以,只要你有動力,能堅持,肯吃苦,成功也會向你展開懷抱!

我們當代年輕人大都缺少這種精神,如果我們也能像他們一樣,那么就不會有那些看不起我們的'人?!陡袆又袊笕宋铩凡粌H感動了中國,也感了動了世人!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200字篇二

劉小霞

時代的背景音是錚錚而鳴的。時光如水的旋律隔斷在紛繁動人的人間真情里,轉(zhuǎn)眼已到2022年,觀看完今年的《感動中國》,回首2021,有許多英雄人物的動人事跡在我們心中長存。

紡綢襯裙,宇宙福員。張順東、李國秀夫婦共用一雙手腳著支撐起了一個家。他的一只手有力氣,也有“頭臉”;她的一雙腳能切菜煮飯,能寫字繡花。他們倆加起來,相濡以沫29年,他們相互扶持,將一雙兒女養(yǎng)大;他們用辛勤勞作,擺脫了貧困的帽子;他們用希望點亮了人生,志存高遠方能行穩(wěn)致遠,滿懷希望便能所向披靡。我們青年學子要學習這種同甘苦,共患難,對生活充滿信心的動人品質(zhì),如先天不幸的他們般矢志奮斗,烘熾四載,心摯篤愛。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終之所歸。國家運動員蘇炳添用自己的堅持與努力,創(chuàng)造了國人短跑奇跡,他將100米跑出了9秒83,打破了亞洲紀錄,成為首位闖入奧運會男子百米決寒的亞州飛人。他超越了年齡與傷病,他曾問自己:“真的跑不了了嗎,后來他用奇跡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可以,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如孟子求道——“雖千萬人吾往矣”,只要付出了,就可以得到回報,哪怕只是一點點,也要義無反顧。

那些航天追夢人,他們用自己的畢生所學創(chuàng)造了嫦娥號,神舟號等航天器材,嫦娥探月,天問問天,神舟逐夢,北斗環(huán)宇,2021年,航天追夢人讓五星紅旗一次次閃耀太空他們將浪漫與情懷酒向蒼穹,他們讓中國技木變得先進,讓中國人為此驕傲,他們讓國人的生活更加便捷,讓找不到家的孩子尋得方向讓黑暗里的人找到光明。

是他們面對冗雜的挫折一次次襲來時,依舊溫暖如初堅毅前行,是他們讓我們擁有了“心中有日月,手可摘星辰”的希望。孫中山先生曾祈愿“惟愿諸君將振興中華之責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點點螢火,雖微不弱,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依舊要對生活充滿信心,對生命滿懷希望,對未來一腔熱忱,珍惜時間,發(fā)奮讀書。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200字篇三

鄭曉茹

翻開今年的頒獎詞、簡單,準確、優(yōu)美的風格撲面而來:楊振寧的“曾經(jīng)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現(xiàn)在,你與國家一起向未來”朱彥夫的“生命”于你不只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經(jīng)歷”“江夢南的”從無聲里突圍,你心中有嘹亮的號角“…寥寥數(shù)語,感人至深。

我們的時代從來不缺少偶像和英雄,重要的是推崇什么樣的偶像與英雄。中國核動力事業(yè)的奠基者彭士祿,七十年航空報國的科學家顧誦芬,守護高原人民健康的老院士吳天一,首位闖進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的亞洲飛人蘇炳添…這些熟悉的名字,被主持人念出來的時候,我們又怎能不感動呢?

哪有什么超級英雄,不過都是閃著亮光平凡人。

彭士祿隱姓埋名30年,為中國造核潛艇、建核電站,使國成為了世界第五個擁有自主核動力技術的國家。展現(xiàn)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滅淚始干”的奉獻精神。凡事若依賴他人終究會受制于人,只有自力更生,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科技成果,才能在未來競爭中底氣十足,立于不敗之地。

“苔花如米小,也學杜丹開”,就算是米粒般微小的苔花,也要像杜丹一樣肆意綻放。哪怕是渺小平凡的普通人只要胸懷理想,志存高遠,也能完成目標,繽放光彩。張順東,李國秀夫婦用一手雙腳相濡以沫29載,辛勤勞作,把兒女養(yǎng)大成人,他們用堅強的意志,摘掉了貧困帽子,繡出了幸?;ǎ瑫鴮懥恕疤こ雒撠毬?,撐起半邊天”的感人故事。

《感動中國》是每年春天的一次播種,翻開頒獎辭和影像,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人格力量震憾人心。讓感動演變成行動,溫暖更多人。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1751251.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