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長城教學設(shè)計范文(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1 08:43:19
游長城教學設(shè)計范文(18篇)
時間:2023-12-01 08:43:19     小編:LZ文人

每個人都應(yīng)該經(jīng)常進行總結(jié),以便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強項和弱點,并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方法??偨Y(jié)是對事物本質(zhì)的概括,需要有深度的思維和全面的觀察。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總結(jié)范文,希望能夠?qū)Υ蠹业膶懽饔兴鶈l(fā)和參考。

游長城教學設(shè)計篇一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理解34個詞語。

2、給文章分段,了解課文大意。

3、初步學會用摘錄法概括段落大意。

4、感受萬里長城的偉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學習生字詞。

用摘錄法歸納段意。

一、談話揭題。

誰見過萬里長城?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長城?

二、學習首尾兩段。

1、出示第一段。說說哪些詞語讀重音?為什么?

2、出示最末一段。

(1)指名讀。

(2)說說你有什么問題?

三、自學課文。

帶著剛才提出的問題自學課文。

1、開火車讀詞語。

正音:鴨綠江、了不起、為了、成為、得用。

字形:魄、嘉峪關(guān)、御、巍。

2、指名朗讀課文。

3、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luò)。

1、按課后第2題分段。

首段與尾段有什么作用?

3、引讀。

4、用摘錄法歸納大意。

五、鞏固練習。

1、抄寫詞語。

2、作業(yè)1—3題。

游長城教學設(shè)計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

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的觀察點觀察。

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lián)想。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的聯(lián)想所。

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媒體:生詞卡片、掛圖、錄音、投影。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游覽一處名勝,它凝聚著中國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它就是長城。(板書課題)。

二、學生觀察畫面感受長城。

1、出示長城的遠景圖,提示學生按順序觀察。

2、出示長城的近景圖,重點觀察長城的結(jié)構(gòu)。

3、把自己看到的景物,心中的感受說一說。

三、學生自學課文,訓練基本技能。

課文中,作者是怎樣觀察長城、描寫長城,又是怎樣抒發(fā)感受的呢?同學們自學課文,完成自學任務(wù)。(投影自學提綱)。

1、自學生字(生字的音、形、義)。

2、理解生詞(結(jié)合上下文、查資料)。

3、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段意,理清文章條理。

4、圖文對照,明確課文內(nèi)容和畫面的一一對照。

5、劃出不懂的問題。

四、小組討論交流自學情況。

1、前后座的同學自由結(jié)組,交流自學情況。

2、交流自己查閱的、掌握的關(guān)于長城的知識。小組練讀課文。

3、找出共同的問題。

五、反饋自學情況。

1、檢查自學情況,鞏固基礎(chǔ)知識。(詞卡)。

2、指名朗讀課文,明確課文層次。

3、歸納學生的共性問題,提示學生重點理解。

六、布置作業(yè)。

1、練習生字新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繼續(xù)查閱有關(guān)長城的資料,閱讀有關(guān)長城的書籍。

(第一課時的學習主要是自學性訓練,通過學生的自學和小組間的交流,鞏固學生的基礎(chǔ)知識,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求的精神,是教師的教學常規(guī)性訓練)。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就全班交流一下你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學習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

(學生自由交流對課文的理解,集中一個話題或知識點,可以不受課文記敘順序的限制,可以加入自己課外閱讀的知識,暢所欲言。教師展現(xiàn)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智慧及時點撥指導)。

1、遠看長城,圖文對照,理解長城的雄偉氣勢——長而壯觀。

(1)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這個生動的比喻形象地介紹了長城的總貌。“崇山峻嶺”說明了長城修筑的地理環(huán)境,“蜿蜒盤旋”寫出了長城隨山勢而走向的雄偉氣勢。)。

(2)從東頭的山海關(guān)到西頭的嘉峪關(guān),有六千多公里。(山海關(guān)是長城的起點,嘉峪關(guān)是長城的終點,“六千多公里”這一具體數(shù)字突出了長城的長。)。

(3)除了書中的簡短介紹,你還了解了哪些資料?

(4)指導朗讀。

誰能讀出長城的“長”?

誰能讀出長城的“壯觀”?

2、近看長城,圖文對照,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

(1)以北京八達嶺長城為例,具體介紹了長城的結(jié)構(gòu):

建筑材料是巨大的條石和城磚,

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像很寬的馬路,平整而寬闊;

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上面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

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行的城臺,用于屯兵和傳遞消息。

(2)畫出示意圖說一說長城的結(jié)構(gòu)。

(3)你了解的資料還有哪些?想象古代戰(zhàn)爭的場面,體會長城的防御作用。

適當補充:八達嶺一帶的長城修筑與明代,城墻高8.5米,厚6.5米,頂部厚5.7米,女墻高1米。

3、小結(jié)過渡。

4、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

(1)由“站”“踏”“扶”這幾個動詞告訴我們作者親眼見到了長城親身接觸到了長城,所以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是“很自然的”,是心中的真實感情。

(2)以條石為例,說明了修筑長城的艱辛。

“數(shù)不清”說明條石多,

“兩三千斤”說明條石重,

“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說明當時設(shè)備的簡陋,

“陡峭的山嶺”說明工程的艱巨。

“就靠著無數(shù)的肩膀無數(shù)的手,一步步抬上這陡峭的山嶺”說明條件的艱苦,更突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創(chuàng)造!

(3)創(chuàng)設(shè)情境(配樂描述)。

對照圖畫,想象古代勞動人民的勞動場景:逶迤綿延的山峰記錄了勤勞勇敢的古代勞動人民一個個堅實的足印,遼闊無邊的天空記錄了聰明智慧的古代勞動人民一聲聲粗重的呼吸,一曲曲嘹亮的號子。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jié)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4)指導朗讀。

讀出勞動的艱辛……。

讀出非凡的創(chuàng)造……。

讀出由衷的贊嘆……。

4、長城的歷史地位。

1、聯(lián)系1、2、3自然段的內(nèi)容,無論從規(guī)模、構(gòu)造、設(shè)置,還是從它所顯示出的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都稱得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2、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總結(jié)全篇。

(這是一個整合的過程,把本篇課文的內(nèi)容、條理、中心、寫法梳理清楚,是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的點睛之筆。)。

1、根據(jù)板書總結(jié)課文內(nèi)容,領(lǐng)會文章中心。

2、理清作者觀察、描寫的順序,學習寫作方法:觀察(由遠及近)——聯(lián)想——抒情。

3、談?wù)剬W習感受和收獲。

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作業(yè)。

2、背誦三、四自然段。

3、學習本課寫法,描寫一處景物。

遠望長龍六千多公里。

觀察。

近看高大堅固。

1、長城聯(lián)想血汗和智慧。

贊美偉大的奇跡。

游長城教學設(shè)計篇三

2003年,我國航空飛天史上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中國首次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從而,我們認識了一位英雄。他是誰?那你們知道楊利偉叔叔在太空上看到的唯一的人工工程是什么嗎?對,就是長城。這就是我們今天共同學習的17課長城。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誰來說一說,你對于長城有哪些了解。

3、老師也給同學們帶來了幾幅關(guān)于長城的圖片,希望你對長城有更深刻的了解。

課件出示長城的圖片

3、看了圖片你想說些什么呢?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走進課文,用心感受長城的魅力。

4、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好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不認識的字可以查查字典,也可以問問老師。

5、交流生字詞,課件展示生字詞。

2、匯報交流,每一段寫了什么。

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板書:

遠看

近看 奇跡

聯(lián)想

1、作者為什么說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師一個偉大的奇跡?下面就讓我們細細的品讀課文,相信你一定會和作者有同樣的感受。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遠看長城。

2、遠看長城:

師:遠看長城像什么?(長龍)板書:長龍

(1)課件展示可俄文第一句話: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指生讀)

(2)我們先看這個詞“崇山峻嶺”,讓你想到怎樣的畫面?(生回答)

(3)那“蜿蜒盤旋”又是什么意思?怎樣的形態(tài)?

(4)看,這就是崇山峻嶺,這就是蜿蜒盤旋,此時此刻,你有怎樣的感受?(課件展示長城圖)

(5)齊讀這兩個詞語

(6)長城就是在這樣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的是一種怎樣的形態(tài)?

師:所以作者把這彎彎曲曲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的長城比作-----一條長龍。

帶著自己的感受讀這就話。(課件展示,遠看長城羨慕過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

(7)想不想看看這條長龍?(課件展示圖片)看圖片,說感受。

(8)齊讀課文第一段,讀出龍的氣勢。

師:欣賞了遠處的長城,讓我們看到修筑在崇山峻嶺之間的碗里長城,所以作者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齊讀、課件展示課文最后一段。

3、近看長城

師:剛才我們從遠處欣賞了長城的壯美雄姿?,F(xiàn)在讓我們走進長城,走進他的一磚一石,來觸摸它。感受它,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2自然段,近看長城你看到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邊讀邊畫出相關(guān)語句。

(1) 高大堅固

a生匯報,師作解釋,作者用我們所熟知的事物打比方,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長城的寬闊。

b 出示補充資料。讓學生加身體會長城之高大堅固。

讀了這段文字,你體會了什么?

齊讀描寫高大堅固的語句,課件展示:從北京出發(fā),不到一百多里……..

(2)感受其構(gòu)思奇妙

a、回報名稱,(出示:射口、瞭望口、城臺、垛子)這幾個字是我們所學的生字。誰來讀一讀。

b、你能從圖中找到他們的位置嗎?(課件出示長城近景圖,找到他們的位置,并說其作用)

c、了解了這樣的設(shè)計,你覺得古代勞動人民在修筑長城設(shè)計方面怎樣?

(板書設(shè)計極為巧妙)

d、師:所以作者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師在世界歷史上師一個偉大的奇跡。

e、我們跟著作者的腳步,欣賞了長城的雄偉壯麗,領(lǐng)略了他的精心設(shè)計,此時此刻,當作者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他想到的又是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令你感動的句子。

4、感受聯(lián)想

a、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的課本上都被畫出了美麗的波浪線,誰來讀一讀你畫的句子。

(1)課件展示“多少勞動人民的'馴悍和智慧才凝結(jié)成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碗里長城”

(2)凝結(jié)什么意思?凝結(jié)的又是什么呢?

(3)作者為什么說,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長城凝結(jié)的是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呢?相信同學們讀了這段話就會找到答案。(課件展示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shù)的肩膀,無數(shù)的手………)

(4)細讀句子,圈出令你體會深刻的句子。

血汗: 沒有…沒有..有的…. 條件落后

一步一步….陡峭 環(huán)境險峻

數(shù)不清….兩三千斤重 工程浩大

(6)帶著感受讀這句話。

b、出示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是想在修筑長城的過程中還會遇到那些困難。

c、面對勞動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成的萬里長城,偶們不得不發(fā)出這樣的感嘆:課件展示課文最后一段:這樣氣魄雄偉的萬里長城在世界歷史上好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d、歷經(jīng)風風雨雨,歷經(jīng)種種磨難,勞動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成的萬里長城這就是我們的人民,這就是我們的長城。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它不僅震撼著我們還震撼著全世界。

(1)課件展示:以色列前總理拉賓說:設(shè)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為世界奇跡。

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說: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的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

游長城教學設(shè)計篇四

知識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打仗、呼應(yīng)、肩膀、智慧、凝結(jié)、氣魄雄偉”等詞語。

2、理解“崇山峻嶺”,“蜿蜒盤旋”,“陡峭”,“凝結(jié)”等詞語。了解長城的概貌、構(gòu)造、歷史等。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能力目標:

1、讀懂課文,理解每段話的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聯(lián)系。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指導學生圖文對照理解課文,結(jié)合理解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3、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良好的觀察習慣。

情感目標:

1、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2、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讀文討論,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產(chǎn)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理解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長城錄像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20xx年,我國航空飛天史上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中國首次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從而我們認識了一位英雄,他是誰?那你們知道楊利偉叔叔在太空中看到的唯一的人工工程是什么嗎?對,是長城!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長城,去領(lǐng)略長城的風采!

二:整體感知,心生贊嘆

播放錄像,誰來說說長城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能用一句話來說一說嗎?

過渡:文中又是怎么評價長城的呢?請同學們大聲的朗讀課文,畫出那句話。課件出示:長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奇跡。指導朗讀(齊讀,指名讀,再讀這句話的時候應(yīng)該重讀哪個詞?)

提問:那么長城有什么過人之處說她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呢?自由的朗讀課文,找出相關(guān)的句子或者段落,并和同桌說說你的想法或感受。

三、細讀課文,感悟體會

1、分析第一段。

(1)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理解“蜿蜒盤旋”:彎彎曲曲的延伸 。

觀察第一幅插圖

(2)從東頭的山海關(guān)到西頭的嘉峪關(guān),全長有六千多千米。這句話用了什么手法具體的寫出了長城的長? 列數(shù)字(課件出示長城路線圖)

2、分析第二段。

出示課文第二幅插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圖畫,你都可以看到長城的什么?課文的哪一段描述了這幅圖的內(nèi)容?(第二段)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由快速的朗讀第二段,結(jié)合插圖,想一想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向我們介紹長城的?各有什么特點或者作用呢?結(jié)合圖片引導學生認識長城的結(jié)構(gòu),并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根據(jù)課文的描述畫出長城的示意圖。

遠看長城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長,近看長城又給我們留下了什么感覺呢?(高大堅固)

四、總結(jié)

長城的長,長城的高大堅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感受到長城的確是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奇跡。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此外,長城被稱為世界建筑史上偉大的奇跡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你們想知道嗎?下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走進長城,去更深入的了解長城。

五、板書

長城

長:六千多千米

氣勢雄偉

高大堅固:平 寬 高

游長城教學設(shè)計篇五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通過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會本課生字詞,激發(fā)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掛圖,多媒體。

1課時。

1.師:我們的祖國像一條巨龍,似一條綢帶,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師: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

3.師出示課件,認識長城和運河,指明說看到了什么。

1.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2)運用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

2.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杭州嘉峪關(guān)。

(2)指名讀,注意糾正字音。

(3)指名聯(lián)系句子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地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子。

譜寫: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chuàng)造: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奇異的`景象。

天堂: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1.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

2.學生自學后討論。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6.“創(chuàng)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yīng)?

7.“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8.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0.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nèi)容分組讀。生評議。

11.指名讀,生評議。

12.齊讀。

1.導讀,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边@句話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們之間存在的相似之處,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5.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6.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qū)別。

7.同桌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9.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關(guān)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關(guān)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1.師:作者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你能說說“人間奇跡”是什么意思嗎?

2.為什么會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呢?

3.生分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4.指名匯報交流。

5.引讀: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6.生齊讀這兩句話。

1.師:學了這首詩歌你都明白了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2.指名匯報并質(zhì)疑。

3.師小結(jié)。

1.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2.學習寫介紹長城運河的短文。

奇跡長城——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像巨龍)。

運河——銀光閃閃伸向天邊(像綢帶)。

游長城教學設(shè)計篇六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長城的象征意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通過多種形式地感情朗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感情。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長城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感悟長城的雄偉壯觀,激發(fā)學生對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堅強意志、民族精神的敬佩和贊嘆,培養(yǎng)學生的頑強意志。

感悟長城的象征意義。

長城圖片、音樂以及相關(guān)的文字資料。

一課時。

一、音樂激情導入。

1、欣賞歌曲:播放音樂《長城長》。

2、欣賞完了這首旋律優(yōu)美的歌,你們聽出來沒有歌唱的對象是什么?抒發(fā)了什么感情?(對祖國、對故鄉(xiāng)的愛,尤其是對長城的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字詞讀音,課件出示字詞,指名讀。

3、指名讀課文,課件出示用“~~~”畫出具體描寫長城的句子。

三、集體反饋,突破重難點。

(一)品讀句子,體會長城的雄偉壯觀。

1、說。指名說說文中直接描寫長城的句子。(出示大屏幕)。

2、想。這段語句中,作者分別把長城比作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板書:長城綿延伸展跌宕起伏巨龍;烽火臺勇士巨人,這樣形象地寫出了長城的雄偉、壯觀以及磅礴的氣勢。)。

3、賞。教師出示長城的圖片,供學生欣賞,加深感受,激發(fā)學生對長城的贊嘆之情以及民族自豪感。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

(二)展示資料,了解長城的象征意義。

2、學生自由地展示。

3、教師小結(jié)。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

(三)結(jié)合課文,探討長城的象征意義。

1、教師:同學們,剛才通過學習,你們覺得長城象征著什么呢?學生小組討論并反饋小組討論的結(jié)果)。

2、教師引導學生從下面的語句中去感悟(出示大屏幕)。

(2)“是的,多么難忘啊,我體會到了父親那句話的含意,而我們偉大祖國的形象也第一次在我心靈的膠片上感光?!?/p>

(3)“它不就是我們古老民族的偉大靈魂嗎!”

3、教師小結(jié)。,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是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精神的象征。

四、課堂小結(jié)。

1、大屏幕出示句子:“啊!長城!偉大的長城!你永遠在我心中!”

2、全班一起讀一讀這些語句。

3、指名說說對這些語句的理解。

五、全課總結(jié)。

我們中華民族的地域?qū)拸V,我們的歷史悠久,我們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的人民更是勤勞、勇敢、智慧!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應(yīng)當奮發(fā)圖強,維護祖國的尊嚴,為祖國的建設(shè)貢獻力量。

六、課后拓展。

查閱有關(guān)長城的資料及傳說故事,制作“我愛長城”小報。

10※長城在我心中。

綿延伸展。

長城宛如巨龍雄偉壯觀。

跌宕起伏。

傲視長空勇士。

烽火臺宛如堅強不屈。

默對蒼穹巨人。

在上本課時,我反反復復看教材參考。通過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理解全文,體會長城的雄偉壯觀,激發(fā)學生對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民族精神的敬佩和贊嘆,鍛煉學生的頑強意志。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以及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教師出示長城的圖片,供學生欣賞,加深感受。激發(fā)學生對長城的贊嘆之情以及民族自豪感,從而加深對本課的學習興趣。教師適當?shù)剡M行引導,并創(chuàng)設(shè)情景,熏陶感染,使學生與文本、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在突破文章的難點上,主要通過資料的搜集以及語句朗讀來實現(xiàn)。特別是對長城的象征意義的理解上,引導學生通過圖片的展示以及想象,讓學生在反饋中,逐步認識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中華人們堅強不屈、雄偉氣勢的象征。

反思這課,收獲還不少,其中也有些地方講得含糊,學生還不很明白。以后我要多加強自身的教學能力,使每課都得以成功。

游長城教學設(shè)計篇七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2、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3、通過分析重點段落和詞句,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4、結(jié)合理解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1、在閱讀中理解長城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1、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多媒體課件。

第二課時。

1、播放課件學生欣賞:

欣賞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感受?

2、老師激情導入課文題目: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華夏兒女的驕傲。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國內(nèi)外游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以及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1、出示圖片明確作者的觀察點:

想一想作者是從哪觀察的?

2、請同學們一邊看圖,一邊默讀第一自然段,你從中感受到什么?又理解了哪個詞語。

3、全班交流。

板書:

氣勢雄偉。

4、下面誰能通過朗讀把這種氣勢讀出來。

5、齊讀第一自然段,讀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1、過渡:

長城之長在世界建筑上也是罕見的。長城的氣勢雄偉令人贊嘆。那么長城還有什么特點令我們感到驕傲和自豪呢?從哪里能體會到長城的特點?同學們一邊看圖,一邊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把相關(guān)的詞句畫出來。

2、全班交流。

相機板書:

高大堅固。

3、結(jié)合圖片讓學生認識射口、垛子、城臺及作用。

4、明確觀察點,總結(jié)觀察方法:

作者按照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順序進行觀察的。

5、下面我們按照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扮演小導游同桌互相介紹近處的長城。

1、過渡:

每一個到過長城的人都會為它的存在而驚嘆。每一個到過長城的人都會為它的不朽而沉思。作者也被長城的雄偉氣勢所震撼。當作者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產(chǎn)生聯(lián)想。下面自由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并帶著自己的體會有感情的讀一讀??梢园炎约旱捏w會標出來。

2、全班交流體會,相機出示重點句子。

3、出示重點句子:

站在長城上,踏著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為中國有這樣的長城、有這樣的勞動人民而感到自豪。

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并指導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朗讀課文。

4、出示重點句子:

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jié)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引導學生從多少才智慧血汗能體會到什么?

整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讓我們飽含對勞動人民的敬意齊讀這句話。

5、師生合作讀。

五、整體把握全文、升華認識。

1、過渡:

這樣氣魄雄偉、高大堅固的建筑卻是無數(shù)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成的。我們怎能不為之自豪和驕傲呢?齊讀最后一段。

2、質(zhì)疑。

3、小組討論:

為什么說長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跡?聯(lián)系整篇文章和收集的有關(guān)資料來談。

4、全班交流,教師指導。

你覺得這篇文章寫的怎么樣?作者運用了什么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

(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根據(jù)看到的產(chǎn)生聯(lián)想。)。

遠看氣勢雄偉條石。

長城近看高大堅固方磚偉大的奇跡。

聯(lián)想血汗智慧城臺。

1、根據(jù)不同的段落特點設(shè)計教學內(nèi)容:

第1、3自然段設(shè)計了開放性的問題。能夠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使課堂充滿活力。第2自然段設(shè)計了讓學生扮演小導游向游客介紹近處的長城。學生既積累了語言,又學到了表達事物的方法由整體到部分。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不斷提高。

2、本課對長城的描寫比較具體,其中包含了很深的感情:

教學時,能夠充分地運用語言激情、文本激情、學生的朗讀激情、相關(guān)資料激情等多種策略。把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融入到文本的感悟和有感情的朗讀之中。

3、本文是看圖學文:

教學中把看圖和學文結(jié)合起來。通過圖文結(jié)合使學生對長城的長和雄偉壯觀、高大堅固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借助看圖學生很輕松了解長城的各部分名稱及作用。在教學中滲透作者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為今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4、教學中還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注意學科之間的滲透。

教學目標體現(xiàn)了認知、智能和情感的多元統(tǒng)一,挖掘了《長城》課文的科學和人文內(nèi)涵。教學重難點突出,教學過程的七個環(huán)節(jié)嚴謹細密,條理清晰,易于操作,貫徹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閱讀理念。教學過程滲透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特別是圖文對照,直觀形象的地感受到了長城的,雄偉氣勢及高大壯觀,落實了由遠到近,由面到點的觀察能力訓練,對新《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是個典型的示范。

游長城教學設(shè)計篇八

學會生字新詞,對照插圖,理解崇山峻嶺,蜿蜒盤旋,陡峭,凝結(jié)等字。

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事物的特點選取不同觀察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理解課文內(nèi)容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的情感。

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自學為輔。

兩課時教學過程。

長城始建于春秋戰(zhàn)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時期,那時各諸侯國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內(nèi)地勢險要的地方修筑長城。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以后,為防御北方匈奴貴族的入侵,將各個諸侯國的長城連接起來并將其延長,號稱萬里長城。以后各個朝代,都對長城進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說長城是我國古代人民在兵器還不發(fā)達的情況下,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軍事建筑。

(1)這兩幅圖的觀察點有什麼不同?(上面一幅是遠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2)長城修筑在什麼地方?(崇山峻嶺之間)。

(3)從畫面上可以看出長城有什麼特點?(長和高大)。

(4)作者為什麼要選擇遠,近兩個觀察點?(不從遠處觀察,就看不出他的長這個雄偉的全貌;不從近處觀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堅固的構(gòu)造特點。只有從不同的觀察點介紹長城,才能更顯出其氣魄雄偉的特點)。

崇(chong)山峻(jun)嶺拍攝(she)嘉(jia)峪(yu)關(guān)扶(fu)智慧(hui)氣魄(po)。

(2)看圖理解崇山峻嶺:指高而險峻的山嶺。蜿蜒盤旋:指彎彎曲曲的延伸。條石:長方形的石塊。方磚:正方形的磚塊。垛口:指墻外側(cè)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種掩蔽物。了望口:指用來了望的口子。了望:從高處監(jiān)視敵人。射口:射擊用的口子。城臺:城墻上一整塊平坦的方形建筑,是屯兵的堡壘?;ハ嗪魬?yīng):本課指打仗時之間可以進行聯(lián)系,互相支援。

3、說說課文各節(jié)的內(nèi)容。(第一節(jié)講長城的長;第二節(jié)講長城的高大堅固;第三節(jié)講長城是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第四節(jié)講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奇跡。)。

4、說說怎樣給各節(jié)編一小標題。(啟發(fā)學生以課文內(nèi)容為線索定出小標題)。

(1)一條龍(2)高大堅固;(3)結(jié)晶;(4)奇跡?;騿l(fā)學生以課文結(jié)構(gòu)為線索列出小標題:總貌;構(gòu)造;聯(lián)想;地位)。

(1).遠景怎樣?(像一條龍)。

(2).課文怎樣寫長城的(位置、宇航員所拍照片)。

(3).蜿蜒盤旋和長龍有什麼內(nèi)在聯(lián)系(前者為靜,后者為動,以動喻靜)。

(4).長字突出怎樣的特點。

(1)讀后思考。課文中的哪句話表現(xiàn)拉作者的觀察點(來到長城腳下)。

(2)這一節(jié)有幾句話?介紹長城的那些建筑?(六分別寫作者來到長城腳下;長城的高大堅固;城墻頂上;外側(cè)的垛子;城臺)。

(3)圖文對照,指出圖上垛子、射口、了望口、和城臺的樣子,理解課文的表達方法。

(4)小節(jié)這一節(jié)近看長城,先整體后部分,構(gòu)造科學,利于防守。

(1)人民為什麼會想起古代修長城的勞動人民?(圍繞站、踏、扶、自然)。

(2)從那里可以看出修筑長城的艱難?(條石多重)。

(3)為什麼說長城是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

(4)想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怎樣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完成的。

(1)長城為什麼在世界上是一個奇跡(從長城的長和大想象到建筑的困難,表現(xiàn)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所以說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2)表達拉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喜愛、贊美)。

1.畫出最能表現(xiàn)中心思想的一句話。

2.總結(jié)談話:長城建筑規(guī)模宏偉,氣魄雄偉壯觀,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它高大堅固,建筑結(jié)構(gòu)巧妙合理。它建筑在崇山峻嶺,施工環(huán)境艱難;它動用的材料重大、數(shù)量多;他建筑于兩千多年前的秦代。學習《長城》這一課,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種愛國主義的情感在我們胸中回蕩。

長城遠景觀察長城近景血汗聯(lián)想人民智慧雄偉贊美工程奇跡。

paisheningjiezhihuijianguchengqiangyuhangyuan()()()()()()。

1、這一斷長城建筑在八達嶺上,高大艱固,是用具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

2、城墻上鋪著方磚,向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

游長城教學設(shè)計篇九

1、學會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長城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及寫作特點。

4、通過學習,認識到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1、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教師準備:

課件。

2、學生準備:

廣泛搜集長城的文字、圖片、影像資料及民間故事等。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交流信息,資料共享。

關(guān)于長城,你們還知道些什么呢?請大家展閱和簡介課前搜集到的關(guān)于長城的資料和信息。

2、師:大家的課前準備工作令老師相當滿意。對于長城,你們都有了相當?shù)恼J識和了解。下面,我們來讀一篇專門描寫長城的文章,看看作者筆下的長城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板書課題:

長城。

二、充當導游,感知課文。

1、讓學生結(jié)合課文插圖讀課文:

感知課文內(nèi)容,在不明白處做記號。

2、組織學生談讀后感。

(在學生試著解說時,教師提醒其注意生字、新詞讀音,并幫助其梳理解說詞的結(jié)構(gòu),培養(yǎng)其語言表達能力及組織材料的能力。)。

4、請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練讀課文:

初步讀出語言的靈魂感,然后在全班自由展讀,互評提高。

三、觀察遠景,感受雄壯。

1、課件出示長城遠景圖:

請大家看這張圖,試著用一句話來描述。

(學生描述長城的雄偉時,教師提示學生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使表達更形象和更有吸引力。)。

2、師:這張圖是在飛機上拍攝的,從中可以看出長城從遠處看的一個大概模樣。同學們的描述各有特色,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樣寫的,請大家齊讀第一段。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讓學生在文中找出詞語來概括長城從遠看的模樣,并讓學生對照圖片體會蜿蜒盤旋的意思。

4、讓學生思考:

作者說長城像條龍,這說明了什么?

(學生從龍字中體會出作者對長城的敬重之情。)。

四、近看長城,剖析結(jié)構(gòu)。

1、在飛機上鳥瞰可長城后,作者又來了長城腳下,對長城進行了一番近距離的考察。我們接著看課文,思考一下:

讀了這一節(jié),你知道了長城的哪些建筑?

學生讀書后回答。

2、課件出示長城近景圖:

讓學生走上講臺,對照圖介紹課文第2段的內(nèi)容。師生共評,歸納出長城各建筑的特點。對于跺子、瞭望口和射口這三個部分,學生可能認識不夠清楚,教師可以用圖示來講解。

3、討論:

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長城的構(gòu)造的?

作者先寫整個長城高大堅固,再寫城墻頂,接著寫城墻頂上的跺子,垛子中的射口和瞭望口,這是先整體、后部分的說明順序。

4、讓學生就這一段內(nèi)容發(fā)表感想,體會長城構(gòu)造科學,利于防守。

第二課時。

一、走上長城,體驗偉大。

1、學生齊讀第3段。

2、范讀:

3、提問:

從哪里可以看出修建長城的艱難?

4、小組討論:

為什么說長城是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

5、全班交流: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是怎樣發(fā)揮自己的智慧來修筑長城的?

二、品味長城,升華情感。

1、指名朗讀最后一段。

2、師:他讀得怎樣?有沒有人覺得自己比他讀得更好?

學生自告奮勇地朗讀。

學生說出自己是帶著自豪的心情來讀這句話的。再請大家?guī)е鵁o比自豪的心情齊讀這一段。

4、師:長城對于我們來說不僅是一個偉大的建筑,它甚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外國人一提起中國,首先想到的通常就是長城。由于古代的統(tǒng)治者修筑長城的目的是為了防御外敵的入侵,使得長城被賦予了一種自強不息、抵御外辱的精神,有了護國安邦的使命。它被印上了人民幣(課件出示一元紙幣的長城圖像),被寫進了國歌,為無數(shù)文人墨客所歌頌。下面讓我們唱起國歌,去感受長城的.豪邁,去體會中華兒女的氣概吧!

游長城教學設(shè)計篇十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識、讀寫本課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

4、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祖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教學難點: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掌握介紹景點的方法、學會在寫作中運用。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接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長城》這篇課文,說到長城,你首先想到了什么?你對長城的了解有多少。

2、板出課題,學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本課生字。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課文中帶拼音的生字詞。

2、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理解詞語意思;

崇山峻嶺、蜿蜒盤旋、氣魄雄偉。

3、觀看教學錄像(課件出示)。教師現(xiàn)場配上文字介紹,學生認真欣賞并談感受,激發(fā)起民族自豪感。

(1)文字介紹。

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chuàng)造,是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軍事防御工程,被列為古代世界七大建筑奇跡之一,并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清單?!安坏介L城非好漢”,無數(shù)中外游人遠道而來,均以能登上長城、目睹這一天下奇觀為快慰。登臨長城不但可以飽覽長城的宏偉雄姿,古戰(zhàn)場的壯麗圖景等,同時,還可深切體察與感受到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古代高超的建筑技術(shù)水平,從而激發(fā)愛國主義精神,去為振興中華、謀求全人類的和平幸福事業(yè)而努力奮斗。

登上萬里長城,你可以看到腳下的長城依山就勢,蜿蜒起伏,如一條不見首尾的巨龍在綿綿山嶺上翻滾爬動,氣勢磅礴,雄偉壯觀,令人嘆止。望關(guān)山,無限古今情,卻不解,今古何所別。萬里長城萬里長,兩千歷史不盡言;欲要看盡數(shù)千古,長城不登好漢無。

(2)教師讀完,學生談感受,說說自己此刻的心情如何。教師適當引導其說出“驕傲、自豪”等感受。

(3)順勢提問:課文中哪些句子讓你覺得自豪?請你帶著這種驕傲和自豪的心情再來讀一讀這個句子,要注意把這種自豪感表現(xiàn)在臉上。

三、抓住中心句,理解課文大意。

1、課件出示文章最后兩個句子,指名讀,讀出感情,全班讀。

2、提問:讀了這兩個句子,你有什么樣的體會?請學生談一談。

3、全班再來齊讀這個句子。邊讀邊思考:

四、再讀課文,學習具體內(nèi)容。

1、快速閱讀課文,了解每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

2、請學生概括第一段的大意。

3、提問:讀了課文第一段,你的心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景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思考:座落在南寧市的地王大廈共有59層,多么壯觀??!長城長一萬三千多里,你能感受到這種雄偉的氣勢了嗎?)。

五、作業(yè)設(shè)計:

1、抄寫本課生字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熟讀課文,了解每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

3、預習課文的后半部分內(nèi)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導入新課。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齊讀生字,教師糾正讀音;

開火車讀、分小組讀、指名讀,從多方面檢查學生掌握生字的情況。

回憶上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教師隨機板書。

3、繼續(xù)學生課文內(nèi)容。

二、再讀課文,繼續(xù)學習。

1、快速默讀課文第二段,概括主要內(nèi)容。

結(jié)合課文中的插圖或者課件展示的圖畫,說一說這一段主要介紹了什么。(介紹了長城的具體構(gòu)造,突出了長城高大堅固的特點)。

2、重點介紹垛子、瞭望口和射口,請學生在大屏幕上找出它們的具體位置,說說他們的作用。在讀課文最后兩個句子,引導學生情感升華。這是再談體會。

3、這篇課文采用了多種寫作手法,學生找一找(作比較、舉例子、列數(shù)字等)。

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觀察長城的呢?(從遠到近)。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讓讀者更容易感受到長城的雄偉壯觀)。

4、學習課文的第三段。

學生自由讀這一段,找找中心句(除了最后一句以外)。

中心句——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這一句話連續(xù)使用了幾個動詞,請把它們畫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好處:使句子更加連貫,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

讓學生想象一下,假如此刻自己“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這時你會想起什么呢?(古代勞動人民辛苦、偉大、智慧)。

5、帶著對古代勞動人民的欽佩之情再讀讀課文最后兩個句子。

“多少勞動人民···”這個句子用了一組關(guān)聯(lián)詞,“多少···才”,請學生用這組關(guān)聯(lián)詞語造句。說說在這里使用組這組關(guān)聯(lián)詞語的好處,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建造長城不容易,飽含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過渡)是啊,建造長城真的很不容易,作者忍不住贊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早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氣魄雄偉的意思是?去掉這個詞語再讀這個句子,學生談感受。

(過渡)??!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的國家有那么氣魄雄偉的建筑,你自豪嗎?讓我們帶著這種自豪感再來讀讀課文最后這兩個句子吧。

6、課件出示外國友人的評價。

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從未見過類似的杰作?!砹_斯原總統(tǒng)葉利欽。

設(shè)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為世界奇跡!——以色列前總理拉賓。

情感的升華,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操。

三、把握情感主線,疏通全文。

根據(jù)板書,回顧課文。

四、創(chuàng)設(shè)情境、發(fā)散思維,引導學生寫導游詞。

1、假設(shè)現(xiàn)在許多外國游人紛紛游覽長城,你會怎樣給游客們介紹長城呢?

2、學生寫導游詞。

3、請部分同學來讀一讀自己寫的導游詞,然后請同學評價,最后教師評價。

五、作業(yè)設(shè)計:

1、熟讀課文并背誦。

2、練習寫導游詞。

游長城教學設(shè)計篇十一

1.學生談?wù)剬﹂L城的認識。

2.學生自由補充。

3.老師給以肯定。

1.學習會認的字。

2.學習會寫的字。

3.學生書寫。

(1)說說這幅圖是從什么地方觀察長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從圖上你還看到什么?

(3)小組討論,并說說。

2.出示第二幅圖。

(1)這幅圖與第一幅圖有什么不同?

(2)從圖上你看到了什么?

3.對照課文,讀課文。

(1)小聲朗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課文。

(2)聯(lián)系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1)仔細對照課文內(nèi)容,想想哪些內(nèi)容圖上已經(jīng)畫出來,哪些內(nèi)容沒畫出來。

(1)復習鞏固本課生字。

(2)指導朗讀。

《長城》這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課堂中我采用了回文教學的設(shè)計,引導學生理解“多少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才凝結(jié)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边@句話。那么,這句話就成了我課堂教學中的中心句。接下來,引導學生從遠看長城、近看長城、建造長城的偉大人民三個方面一次次地理解感悟這個句子。

課文重點介紹了長城的兩個特點,遠看像長龍,近看高大堅固。在讓學生學習這兩個特點時,我嘗試先從圖入手,再回到語言文字中咀嚼、品讀。如學習長城的長時,我先讓學生看圖,談感受,再抓住語言文字“一萬三千多里、蜿蜒盤旋”等進行品讀感悟。對于“一萬三千多里”課文中僅僅以數(shù)字的形式出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我感覺太單薄了,于是我設(shè)計了從兩方面入手理解這個詞語。一是抓住課文中“從東頭的三海關(guān)到西頭的嘉峪關(guān)”,讓學生到地圖上去找一找長城經(jīng)過的省市,讓他們感受這個數(shù)字有多長。二是補充資料,曾經(jīng)有一個人徒步走長城,共用了508天。這樣這個數(shù)字的概念一下子就在學生心中厚實起來了。

反思這節(jié)課,我覺得需要改進的地方有:

1、學生的朗讀仍需要加強指導。學生在朗讀時不能通過自己的語氣來表現(xiàn)對課文的理解,對學生的指導還不夠細致。

2、對課堂的生成處理不是特別妥當。在給長城題詞時,有一學生說:“長城,你永遠都不要倒啊!”我只是敷衍了事,沒能抓住這一契機進行更深層次的引導,如果能繼續(xù)引申:“長城真的不會倒嗎?”接著介紹長城的破損情況,引發(fā)學生思考如何保護長城,效果會更好。

3、對引導學生理解長城的巧妙設(shè)計時處理得比較膚淺。在引導學生了解了瞭望口、射口、城臺的時候,應(yīng)讓學生根據(jù)課前收集的資料,介紹它們的作用,這也是我今天教學中的一個疏忽之處。

長城的教學結(jié)束了,但這一課給我的觸動也是比較大的,從我個人來說,我是比較喜歡這類的課文,喜歡它的大氣,喜歡它的簡潔明了,這也是今天對這一課反思很多的原因之一。

游長城教學設(shè)計篇十二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打仗、呼應(yīng)、肩膀、智慧、凝結(jié)、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chǎn)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1.檢查學生預習生字新詞的情況。

2.交流初讀課文的收獲。

1.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理清作者的觀察順序。

2.讀后交流,梳理文章脈絡(luò),

1.自由朗讀第一自然段,在讀中感受長城雄偉的氣勢。

延萬里的壯美景象。

3.指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1.默讀第二自然段,圖文對照,了解長城的結(jié)構(gòu)特點。

2.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了解長城的歷史作用。

1.輕聲朗讀第三自然段,在誦讀中靜心感悟。

2.品讀重點詞句,展開聯(lián)想,體會修筑長城的艱辛。

抒發(fā)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1.畫面欣賞:《長城風光》。

2.抒發(fā)情感,贊美長城。

游長城教學設(shè)計篇十三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關(guān)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在我們中國,有兩大建筑奇跡,一個像巨龍,一個像綢帶。

板書:長城和運河。

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運用課件)。

自學課文。

(1)自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

(2)正確朗讀課文。

檢查自學情況。

1、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的“駕駛著飛機航行”引出奇景呢?

講讀。

比較:a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b我看見一個奇異的景象。

你覺得長城怎樣?

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起什么作用?

指導朗讀。

2、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講讀。

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句話讀懂了什么?

指導朗讀。

游長城教學設(shè)計篇十四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

4、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祖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教學難點: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掌握介紹景點的方法、學會在寫作中運用。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

第一課時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長城》這篇課文,說到長城,你首先想到了什么?你對長城的了解有多少。

2、板出課題,學生讀課題。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課文中帶拼音的生字詞。

2、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理解詞語意思;

崇山峻嶺、蜿蜒盤旋、氣魄雄偉

3、觀看教學錄像(課件出示)。教師現(xiàn)場配上文字介紹,學生認真欣賞并談感受,激發(fā)起民族自豪感。

(1) 文字介紹

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chuàng)造,是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軍事防御工程,被列為古代世界七大建筑奇跡之一,并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清單。 “不到長城非好漢”,無數(shù)中外游人遠道而來,均以能登上長城、目睹這一天下奇觀為快慰。登臨長城不但可以飽覽長城的宏偉雄姿,古戰(zhàn)場的壯麗圖景等,同時,還可深切體察與感受到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古代高超的建筑技術(shù)水平,從而激發(fā)愛國主義精神,去為振興中華、謀求全人類的和平幸福事業(yè)而努力奮斗。

登上萬里長城,你可以看到腳下的長城依山就勢,蜿蜒起伏,如一條不見首尾的巨龍在綿綿山嶺上翻滾爬動,氣勢磅礴,雄偉壯觀,令人嘆止。望關(guān)山,無限古今情,卻不解,今古何所別。萬里長城萬里長,兩千歷史不盡言;欲要看盡數(shù)千古,長城不登好漢無。

(2) 教師讀完,學生談感受,說說自己此刻的心情如何。教師適當引導其說出“驕傲、自豪”等感受。

(3) 順勢提問:課文中哪些句子讓你覺得自豪?請你帶著這種驕傲和自豪的心情再來讀一讀這個句子,要注意把這種自豪感表現(xiàn)在臉上。

1、課件出示文章最后兩個句子,指名讀,讀出感情,全班讀。

2、提問:讀了這兩個句子,你有什么樣的體會?請學生談一談。

3、全班再來齊讀這個句子。邊讀邊思考:

1、快速閱讀課文,了解每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

2、請學生概括第一段的大意。

3、提問:讀了課文第一段,你的心中出現(xiàn)了怎樣的景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思考:座落在南寧市的地王大廈共有59層,多么壯觀??!長城長一萬三千多里,你能感受到這種雄偉的氣勢了嗎?)

1、抄寫本課生字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熟讀課文,了解每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

3、預習課文的后半部分內(nèi)容

第二課時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齊讀生字,教師糾正讀音;

開火車讀、分小組讀、指名讀,從多方面檢查學生掌握生字的情況。

回憶上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教師隨機板書

3、繼續(xù)學生課文內(nèi)容

1、快速默讀課文第二段,概括主要內(nèi)容

結(jié)合課文中的插圖或者課件展示的圖畫,說一說這一段主要介紹了什么。(介紹了長城的具體構(gòu)造,突出了長城高大堅固的特點)

2、重點介紹垛子、瞭望口和射口,請學生在大屏幕上找出它們的具體位置,說說他們的作用。在讀課文最后兩個句子,引導學生情感升華。這是再談體會。

3、這篇課文采用了多種寫作手法,學生找一找(作比較、舉例子、列數(shù)字等)

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觀察長城的呢?(從遠到近)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讓讀者更容易感受到長城的雄偉壯觀)

4、學習課文的第三段。

學生自由讀這一段,找找中心句(除了最后一句以外)。

中心句——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這一句話連續(xù)使用了幾個動詞,請把它們畫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好處:使句子更加連貫,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

讓學生想象一下,假如此刻自己“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 ,這時你會想起什么呢?(古代勞動人民辛苦、偉大、智慧)

5、帶著對古代勞動人民的欽佩之情再讀讀課文最后兩個句子。

“多少勞動人民···”這個句子用了一組關(guān)聯(lián)詞,“多少···才”,請學生用這組關(guān)聯(lián)詞語造句。說說在這里使用組這組關(guān)聯(lián)詞語的好處,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建造長城不容易,飽含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過渡)是啊,建造長城真的很不容易,作者忍不住贊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早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氣魄雄偉的意思是?去掉這個詞語再讀這個句子,學生談感受。

(過渡)??!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的國家有那么氣魄雄偉的建筑,你自豪嗎?讓我們帶著這種自豪感再來讀讀課文最后這兩個句子吧。

6、課件出示外國友人的評價。

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從未見過類似的杰作?!砹_斯原總統(tǒng)葉利欽

設(shè)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為世界奇跡!——以色列前總理拉賓

情感的升華,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操。

根據(jù)板書,回顧課文。

1、假設(shè)現(xiàn)在許多外國游人紛紛游覽長城,你會怎樣給游客們介紹長城呢?

2、學生寫導游詞

3、請部分同學來讀一讀自己寫的導游詞,然后請同學評價,最后教師評價。

1、熟讀課文并背誦

2、練習寫導游詞

游長城教學設(shè)計篇十五

1、背誦課文。

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課文中介紹的兩種不同的景象。

3、正確認讀12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4、培養(yǎng)學生對長城的熱愛,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歷史的初步了解,從而激發(fā)起對祖國的熱愛。

5、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意識。

通過課文的閱讀,使學生了解課文中介紹的兩種不同的景象,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對生活的樂觀態(tài)度。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或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與設(shè)計說明:

設(shè)計說明

激趣引入

1、(出示課件)師生一同進入情境——“戈壁灘上古長城”。

2、引導學生說自己看明白了什么。

3、學生開始自己讀課文。

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為更好地學習課文打基礎(chǔ)。

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學生開始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小組互相解決。

2、引導學生說一說明白了什么。(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其他學生通過自己課下搜集到的資料可以補充或提問題)

3、在對課文理解的同時,出示帶生字的句子,讓學生讀一讀。

4、讀生詞、生字。

5、指名讀課文、齊讀課文。

在理解課文的同時,要求孩子認讀生詞和生字,是幫助學生在課文的語境中認識生字新詞,有利于記憶。

書寫生字

1、重點指導“城”、“箭”、“臉”、“藍”四個生字。

2、其他生字學生獨立書寫。

觀察教師的范字書寫,是寫好字的基礎(chǔ)學生已經(jīng)能夠在田字本上很好的寫字了,但是要求孩子寫規(guī)范。

課內(nèi)延伸

1、讓孩子課下去搜集有關(guān)古長城的其他資料。

2、把自己搜集到的材料整理在“小本本”上。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孩子們能夠?qū)ψ鎳奈幕懈钸h的認識,更增進孩子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游長城教學設(shè)計篇十六

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的觀察點觀察

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lián)想。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表達的思想感情。

生詞卡片、掛圖、錄音、投影。

2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游覽一處名勝,它凝聚著中國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它就是長城。(板書課題)

二、學生觀察畫面感受長城

1、出示長城的遠景圖,提示學生按順序觀察。

2、出示長城的近景圖,重點觀察長城的結(jié)構(gòu)。

3、把自己看到的景物,心中的感受說一說。

三、學生自學課文,訓練基本技能。

課文中,作者是怎樣觀察長城、描寫長城,又是怎樣抒發(fā)感受的呢?同學們自學課文,完成自學任務(wù)。(投影自學提綱)

1、自學生字(生字的音、形、義)

2、理解生詞(結(jié)合上下文、查資料)

3、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段意,理清文章條理。

4、圖文對照,明確課文內(nèi)容和畫面的一一對照。

5、劃出不懂的問題。

四、小組討論交流自學情況

1、前后座的同學自由結(jié)組,交流自學情況。

2、交流自己查閱的、掌握的關(guān)于長城的知識。小組練讀課文。

3、找出共同的問題。

五、反饋自學情況。

1、檢查自學情況,鞏固基礎(chǔ)知識。(詞卡)

2、指名朗讀課文,明確課文層次。

3、歸納學生的共性問題,提示學生重點理解。

六、布置作業(yè)

1、練習生字新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繼續(xù)查閱有關(guān)長城的資料,閱讀有關(guān)長城的書籍。

(第一課時的學習主要是自學性訓練,通過學生的自學和小組間的交流,鞏固學生的基礎(chǔ)知識,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求的精神,是教師的教學常規(guī)性訓練)

一、復習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就全班交流一下你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學習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

(學生自由交流對課文的理解,集中一個話題或知識點,可以不受課文記敘順序的限制,可以加入自己課外閱讀的知識,暢所欲言。教師展現(xiàn)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智慧及時點撥指導)

1、遠看長城,圖文對照,理解長城的雄偉氣勢——長而壯觀。

(1)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這個生動的比喻形象地介紹了長城的總貌。“崇山峻嶺”說明了長城修筑的地理環(huán)境,“蜿蜒盤旋”寫出了長城隨山勢而走向的雄偉氣勢。)

(2)從東頭的山海關(guān)到西頭的嘉峪關(guān),有六千多公里。(山海關(guān)是長城的起點,嘉峪關(guān)是長城的終點,“六千多公里”這一具體數(shù)字突出了長城的長。)

(3)除了書中的簡短介紹,你還了解了哪些資料?

(4)指導朗讀

誰能讀出長城的“長”?

誰能讀出長城的“壯觀”?

2、近看長城,圖文對照,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

(1)以北京八達嶺長城為例,具體介紹了長城的結(jié)構(gòu):

建筑材料是巨大的條石和城磚,

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像很寬的馬路,平整而寬闊;

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上面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

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行的城臺,用于屯兵和傳遞消息。

(2)畫出示意圖說一說長城的結(jié)構(gòu)

(3)你了解的資料還有哪些?想象古代戰(zhàn)爭的場面,體會長城的防御作用。

適當補充:八達嶺一帶的長城修筑與明代,城墻高8.5米,厚6.5米,頂部厚5.7米,女墻高1米。

3、小結(jié)過渡

4、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

(1)由“站”“踏”“扶”這幾個動詞告訴我們作者親眼見到了長城親身接觸到了長城,所以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是“很自然的”,是心中的真實感情。

(2)以條石為例,說明了修筑長城的艱辛

“數(shù)不清”說明條石多,

“兩三千斤”說明條石重,

“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說明當時設(shè)備的簡陋,

“陡峭的山嶺”說明工程的艱巨

“就靠著無數(shù)的肩膀無數(shù)的手,一步步抬上這陡峭的山嶺”說明條件的艱苦,更突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創(chuàng)造!

(3)創(chuàng)設(shè)情境(配樂描述)

對照圖畫,想象古代勞動人民的勞動場景:逶迤綿延的山峰記錄了勤勞勇敢的古代勞動人民一個個堅實的足印,遼闊無邊的天空記錄了聰明智慧的古代勞動人民一聲聲粗重的呼吸,一曲曲嘹亮的號子。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jié)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4)指導朗讀

讀出勞動的艱辛……

讀出非凡的創(chuàng)造……

讀出由衷的贊嘆……

4、長城的歷史地位

1、聯(lián)系1、2、3自然段的內(nèi)容,無論從規(guī)模、構(gòu)造、設(shè)置,還是從它所顯示出的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都稱得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2、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三、總結(jié)全篇

(這是一個整合的過程,把本篇課文的內(nèi)容、條理、中心、寫法梳理清楚,是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的點睛之筆。)

1、根據(jù)板書總結(jié)課文內(nèi)容,領(lǐng)會文章中心。

2、理清作者觀察、描寫的順序,學習寫作方法:觀察(由遠及近)——聯(lián)想——抒情

3、談?wù)剬W習感受和收獲

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作業(yè)。

2、背誦三、四自然段。

3、學習本課寫法,描寫一處景物。

板書設(shè)計

遠望長龍六千多公里

觀察

近看高大堅固

1、長城聯(lián)想血汗和智慧

贊美偉大的奇跡

游長城教學設(shè)計篇十七

2、了解關(guān)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兩課時、

一、導入激趣。

1、在我們中國,有兩大建筑工程,一個像巨龍,一個像綢帶、她們蔚為壯觀。

2、堪稱人間奇跡、你們知道她們的名字嗎?師板書題目:長城和運河。

3、生齊讀課題)。

4、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

(運用課件)。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各自輕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說說課文是以什么為主線。

(2)引出主要內(nèi)容的、

(2)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3)運用解詞六法,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

2、教師檢查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幫助后進生自學。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嘉峪關(guān)譜寫。

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杭州綢帶。

(2)指名逐個讀這些詞語、

(3)指名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

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

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的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兒。

譜寫:

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

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chuàng)造:

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

奇異的景象、

天堂:

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4)齊讀出示的生詞、

(5)指導書寫生字、

三、理清脈絡(luò)。

1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

2學生自學后討論。

四、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的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5自己的話說一說、

6你覺得長城怎樣?

東起山海關(guān),西起嘉峪關(guān),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

7詩篇。

不朽有哪。

8兩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發(fā)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詩歌,這里為何。

9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

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

這樣寫有什么好。

10創(chuàng)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yīng)?

11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12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13、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

(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

(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

(敬佩并自豪地)。

14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nèi)容分組讀、

生評議、

15指名讀,

生評議、

16齊讀、

五、布置課堂作業(yè)。

1、用鋼筆描紅、

注意坐姿四訣和握筆姿勢、

2、觀察文中長城的插圖,用下面的詞語寫一段話、

巨龍。

連綿起伏。

奇跡。

曲折。

蜿蜒。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詞、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3、哪個詞表達了作者對長城的贊嘆?

(不朽)。

二、精讀第二部分。

1、導讀、

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

(4)句話讀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

(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4這部分結(jié)構(gòu)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lián)系奇跡的歷。

5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也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

6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7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qū)別、

8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9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10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guān)于描寫特點的兩句。

11讀兩部分關(guān)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三、總結(jié)全文。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兩大奇跡嗎?

2、文章僅贊美了祖國嗎?

3、師總結(jié)、

四、布置作業(yè)。

1、課堂作業(yè)、

完成課后習題第三題、

2、課后作業(yè)、

游長城教學設(shè)計篇十八

1.出示帶背景音樂的長城圖片。

2.說說長城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3.為什么說長城是雄偉的?讓我們一起走進17課《長城》齊讀課題并板書。

1.自讀課文:請同學們自讀課文。

2.檢查生字詞:崇山峻嶺、蜿蜒盤旋、嘉峪關(guān)、方磚、間隔、屯兵、堡壘、打仗、扶手、智慧、氣魄、望口。

(1)自讀。(2)指名正音。(3)指名領(lǐng)讀。(4)開火車讀詞語。(5)交流預習情況:關(guān)于這些詞語你還有哪些收獲?讓學生紙條展示。

3.匯報:讀懂了什么說說自己此刻的心情如何。

1.課文中作者發(fā)出了怎樣的感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的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指名讀,讀出感情,全班讀。

2.提問:讀了這兩個句子,你有什么樣的體會?請學生談一談。

3.全班再來齊讀這個句子。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大家。教師歸納總結(jié)。――為什么課文最后說“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4.就讓我們一起帶著這個問題再讀課文到課文里找一找課文中是從哪些地方表現(xiàn)出來的?

第一自然節(jié):

1.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板書遠景,長、彎)

引導學生抓住“遠看”“長龍”“崇山峻嶺”“蜿蜒盤旋”,感受觀察的位置以及長城的雄偉,運用比喻的方法寫出了長城雄偉的氣魄。體會比喻手法的好處)

2.列數(shù)字“一萬三千多里”的作用。

第二自然節(jié)(建筑材料、作比較、軍事作用、形態(tài))

1.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垛子,……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yīng)。(板書近景,高大堅固)

引導學生領(lǐng)略長城巧妙的設(shè)計,體味長城在軍事防御上所起的重要作用。

3.這篇課文采用了多種寫作手法,學生找一找。

(1)結(jié)合第一、二自然節(jié)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觀察長城的呢?(從遠到近)

(2)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第三自然節(jié)自由讀。

1.中心句(除了最后一句以外)。

中心句――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這一句話連續(xù)使用了幾個動詞,請把它們畫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3.“多少勞動人民……”這個句子用了一組關(guān)聯(lián)詞“多少……才”,請學生用這組關(guān)聯(lián)詞語造句。說說在這里使用這組關(guān)聯(lián)詞語的好處,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語氣讀出對勞動人民的贊美嗎?指導讀第三自然節(jié)。

4.(過渡)建造長城真的很不容易,于是作者忍不住贊嘆到“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跡”。氣魄雄偉的意思是?去掉這個詞語再讀這個句子,學生談感受。

(過渡)啊!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的國家有那么氣魄雄偉的建筑,你自豪嗎?讓我們帶著這種自豪感再來讀讀課文最后這個句子吧。

通過這節(jié)課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要問的嗎?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16872483.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