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學生分鐘的演講稿免費下載(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2-11-24 20:05:12
2022年小學生分鐘的演講稿免費下載(5篇)
時間:2022-11-24 20:05:12     小編:zdfb

演講,首先要了解聽眾,注意聽眾的組成,了解他們的性格、年齡、受教育程度、出生地,分析他們的觀點、態(tài)度、希望和要求。掌握這些以后,就可以決定采取什么方式來吸引聽眾,說服聽眾,取得好的效果。那么演講稿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小學生分鐘的演講稿篇一

大家好!

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給我勇氣,讓我征服自己。正是這句話鞭策了幾代的年輕人,使他們逐步走向成功??梢姡職獠豢赡?。

一杯99度的水要想沸騰,那么如果它沒有那最后1度的勇氣,是永遠不可能沸騰的,也永遠只能是杯溫水,尤其,在這人才濟濟的當今社會,勇氣更成為每一個成功人士所必備的品質,一個沒有勇氣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失敗者,是懦夫。這樣的一個人他怎么會可能成功呢?

朋友,去奮力一搏吧!每個人都有過失敗,千萬不要讓失敗的陰云籠罩著你,鼓起勇氣吧!再去博一回!成功就在前方。

兩顆完全相同的種子,兩場截然不同的生命歷程,究竟是什么扭轉了他們命運的方向?

在一塊收割過的土地掉下來的成熟飽滿的玉米粒,它們有著同樣的夢想,將來成為一株高大的玉米。然而來年的春天,有人在這片土地上建了一幢房子,它們倆在頂出土地時,遇到了堅硬的水泥板,一顆種子徹底絕望了,最后也主尖泥土中爛掉了,而另一顆種子它不斷努力與嘗試,終于它在附近找到了一寸裸露的泥土,它鉆了上去,那一年的秋天,它成為了一株高高的玉米。

這雖是一則童話,但現(xiàn)實生活無非是這樣,沒有足夠的勇氣,何談立足?一顆沒有勇氣的種子意味著毀滅,那么,朋友,你想一個沒有勇氣的人意味著的,又將是什么?是失敗?是淘汰?是出局?不,一個沒有勇氣的人,他只能是一個活死人罷了,他沒有活力,他沒有抱負,他沒有動力與勇氣,他將永遠不會成功!永遠成為時代的淘汰者!

給自己一些勇氣就等于給自己一些成功的勝算,朋友,從現(xiàn)在開始給自己一些勇氣吧!

小學生分鐘的演講稿篇二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我演講的主題是:祖國在我心中,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你是華夏兒女心中的根。

翻開昨天的歷史,我們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冉冉升起,那讓人恥辱的“東亞病夫”的帽子終于被我們拋掉了,我們偉大的祖國開始實現(xiàn)重整河山的夢想。

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我們的祖國開始了走向繁華,走向富強:緊著,中國大地上升起了另一朵美麗的白云。1978年,東方之珠—香港回歸了;1998年,澳門的炎黃子孫也唱著“七子之歌”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20xx年,我們的祖國申奧成功,并且從此加入了世貿組織;20xx年10月15日,太空中第一次出現(xiàn)了中國人的身影,20xx年北京奧運會舉辦成功;20xx年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這一切足以證明了,我國是一條騰飛的巨龍。

中國人民終于可以眼眉吐氣了。你們看學習淵博的孔子、祖沖之、司馬遷……你們看那醫(yī)德高尚的李世珍、孫思邈、華佗……你們看那為國家奉獻的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他們都是偉大母親的驕傲。

讓我們深情地說一聲,祖國。我愛你!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小學生分鐘的演講稿篇三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

我們的祖國在漫長的歲月里,孕育了常青的山川,常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作為一個中國人,可堪自豪的事實在是太多了。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就是《承繼傳統(tǒng)美德弘揚民族精神》。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fā)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決定了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在前進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當個人、民族、國家處于逆境時更應奮發(fā)立志。司馬遷曾總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違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這些是發(fā)憤立志的例子。臥薪嘗膽的故事更顯現(xiàn)了從逆境中走出來的可貴精神。迭經(jīng)憂患的中華民族始終堅強地屹立于世界之林,臥薪嘗膽的志向,多難興邦的信念,堅韌不拔的精神起了多大的激勵作用啊!

有志者事竟成。但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國家民族為出發(fā)點、為歸屬,才符合傳統(tǒng)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奮發(fā)立志既要從大處著眼,更要從小處著手,從自我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在人生途中不斷地砥礪而行,完成大志。這就要求我們胸懷鴻鵠之志,奮發(fā)圖強。

勤儉、廉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漢唐時期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的勤政、勤儉帶來了國力的強盛、經(jīng)濟的繁榮,與前朝秦隋的窮奢極欲導致覆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古人云:節(jié)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表明中華民族對勤儉與奢侈鮮明的善惡態(tài)度。

同學們,當你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你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你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你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你學會寬于待人,嚴于律己的時候;當你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的時候;當你志存高遠而又腳踏實地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繼和弘揚傳統(tǒng)美德和民族精神嗎!

小學生分鐘的演講稿篇四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養(yǎng)良好習慣,做優(yōu)秀學生》。

習慣決定人生。縱觀歷史,大凡獲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長期堅持的原因。小時候的魯迅先生就養(yǎng)成了時時早事事早的習慣,他以“小跑走完一生”的習慣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業(yè)績,成為世界文學史上十大文豪之一。可見,習慣對一個人各方面的素質起著多么重要的作用。

我們經(jīng)??吹竭@樣的現(xiàn)象,有些同學平時不刻苦,考試常常得不到高分;我們也看到,有些同學雙休日只顧玩,把作業(yè)壓到星期日晚上才去做,開了夜車還做不好。其實這是很有害的習慣。大家都知道,一個好的、科學的學習習慣,能使我們既學得有效率,又學得輕松自在。如果你不能養(yǎng)成好的習慣,上課不注意聽講,不踴躍發(fā)言,不鉆研難題,這些習慣不但不能提高效率,而且對你身心發(fā)展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我們在學習時,最重要的是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1、養(yǎng)成早讀的習慣,早上空氣新鮮,大腦清新,我們可以讀課文、背名篇;2、養(yǎng)成專心聽講的習慣,在課上要專習地聽老師講,聽同學講,還要勇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3、養(yǎng)成獨立作業(yè)的習慣,作業(yè)要獨立思考完成,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的作業(yè),才能享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4、養(yǎng)成預習復習的習慣,每天都要對第二天要學習的內容進行預習,把老師已教的內容復習好;5、養(yǎng)成不懂就問的習慣,學習只有靠問,才能\成為學問。

一旦你養(yǎng)成了以上學習習慣,每天將有新的收獲,你也會感到快樂無比。

同學們,昨日的習慣已經(jīng)造就了今日的我們;今日的習慣決定明天的我們。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今天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一個優(yōu)秀的小學生,共同創(chuàng)造輝煌的未來!

小學生分鐘的演講稿篇五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善待地球、愛我校園、保護環(huán)境》。

20__年4月22日是第__個世界地球日,不知不覺中一年一度的地球日又快到了,它是全人類共同的節(jié)日,地球日是呼喚人們尊重地球,保護地球的日子,更是我們探索如何更好地保護與合理利用資源,實現(xiàn)人與自然協(xié)調發(fā)展的日子。

善待地球的生活,是人人可以接近的綠色生活,綠色生活是一個綠色的信號,它刺激著企業(yè)去發(fā)展綠色的技術,綠色生活是一個綠色要求,它提醒當代人去保障后代人生存的權利。

善待地球是一種時尚,一種世界性和世紀性的時尚,當環(huán)保成了人人可以參與的行為時尚,綠色就滲進了我們的文化與文明。在21世紀里,環(huán)保行為意味著一個人的教養(yǎng)與素質,正如環(huán)保標志著一個國家的尊嚴和力量。在未來的世紀里,中國,中一個由可持續(xù)發(f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還是因為自毀國家而亡國滅種,在很大程度上,這取決于整個民族能否建立起環(huán)保意識,取決于你,我、他,取決于我們每一個人的行動。

相信我們共同努力后,人類創(chuàng)造的最美好的一頁會重新回來,保護環(huán)境,保護我們的地球,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

謝謝大家!我們的演講完畢!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15516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