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jié)日三年級部編版范文(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6 16:13:04
傳統節(jié)日三年級部編版范文(17篇)
時間:2023-11-26 16:13:04     小編:翰墨

通過總結,我們可以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從而更好地提升自己。寫總結時要注意語氣平和穩(wěn)定,不要過于情緒化和主觀化。在閱讀這些范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一些共同的寫作特點和規(guī)律。

傳統節(jié)日三年級部編版篇一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到了掃墓、吃青團的清明節(jié)。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清明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我們在緬懷祖先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

傳統節(jié)日三年級部編版篇二

春節(jié)是中國傳統節(jié)日之一,也是最熱鬧的節(jié)日。在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吃年飯和放煙花。

年飯前,爸爸帶我們貼對聯。爸爸站在凳子上,劉逸平舉著對聯,劉逸安拿著剪刀,我把膠帶遞給爸爸。爸爸麻利地把對聯貼了上去。我后退幾步,看了看對聯,心滿意足地笑了。

這時奶奶喊道:“快來吃年飯!“我們趕緊貼完剩下的對聯,跑到餐桌前。香噴噴的藕夾,鮮嫩嫩的雞腿,圓滾滾的魚丸……只要是好吃的,都上桌了。爺爺笑吟吟地舉著酒杯說,“來,大家一起干杯!大家”呼啦“一下也舉著酒杯,說著一串串祝福語。這時,只見奶奶手上拿著一沓紅包,輪流發(fā)給我們。拿到紅包,我開心地裝進口袋,高興得兩眼放光。收好紅包后,我流著口水,看著眼前香味撲鼻的飯菜,夾起我最喜歡的雞腿和藕夾,繼續(xù)往嘴里送。不一會兒,桌上的飯菜就吃得干干凈凈了!

吃年飯,我們就可以放我最喜歡的煙花了!這些煙花中有“滿地珍珠“,它噴出一串串亮晶晶的”珍珠“,”珍珠“后面拖著一條長長的火光,可美麗了!”還有“小飛機”,一點燃,它就“滋滋滋”地沖上天空?!靶⊥勇荨币埠苡腥?,它們相互碰撞著,發(fā)出紅色黃色和藍色的火光,但還沒有分出勝負,就都有氣無力地停了下來。最后放的是“大炮”,“大炮”發(fā)射出的“炮彈”沖上天空,“轟”地炸開,迸射出彩色的火花,就像下了一場五彩繽紛的雨。

這次過年真開心!希望明年過年更開心、更熱鬧!

傳統節(jié)日三年級部編版篇三

傳統節(jié)日,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成果,我國的傳統節(jié)日同樣也是從遠古發(fā)展而來,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流傳至今的中國節(jié)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構想出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

近百年來中國推行公歷歷法、公歷節(jié)假日,逐漸統領了全社會外在的生活秩序,并和國際接軌。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破四舊”政治運動沖擊波、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來的“現代化”市場經濟沖擊波,也使民俗節(jié)日傳承的鏈條斷裂。因此,近幾代人已經對屬于自己的民俗節(jié)日的由來和發(fā)展越來越陌生。

現在很多老師、家長會反映:在幼兒園開展與節(jié)日相關的活動時,洋節(jié)日似乎比傳統節(jié)日更吃香。在大城市,尤其是許多“雙語幼兒園”“國際幼兒園”,復活節(jié)、母親節(jié)、萬圣節(jié)、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洋節(jié)總是有豐富多樣、老少皆宜的活動可供選擇,如:復活節(jié)砸彩蛋、萬圣節(jié)化裝舞會、圣誕節(jié)環(huán)境布置等,而中國的重大傳統節(jié)日如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都難以找到合適的`組織孩子們活動的角度,意義最重大的“春節(jié)”,孩子們卻因為放假回到了各自的家庭,能感受到家人過節(jié)的氣氛,卻很少與同齡小伙伴共同探究“春節(jié)”的魅力。一方面,這與中國傳統節(jié)日與農耕、收獲緊密相連,因而關注“吃喝”更少關注“玩樂”有關;另一方面,也源于與我們當前對傳統節(jié)日的知識了解、意義挖掘不夠。

傳統節(jié)日三年級部編版篇四

清明節(jié)是追思已故親人的節(jié)日。要吃青團,要去掃墓,還可以踏青。但這個清明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和家人一起去北侖烈士陵園。

來到烈士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尊烈士雕像,這位烈士舉起拳頭,怒視前方,好像不容侵犯的樣子。雕像旁是兩排蒼翠整齊的松樹,給人以莊嚴肅靜的感覺。陵園的中間是高聳的烈士紀念碑,紀念碑前擺滿了人們祭奠的花圈和敬獻的鮮花。我和爸爸媽媽也把準備好的一束鮮花擺放在了紀念碑前。

紀念碑的后面是北侖革命烈士紀念館,當我們走入紀念館內,看著那些烈士生前的照片,好像也把我拉到了那個戰(zhàn)火紛飛、硝煙滾滾的年代。讀著那些烈士的生平和事跡,感覺就是一段段歷史的回憶,在告訴人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烈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如果沒有他們,那就沒有現在的安穩(wěn)生活!有的烈士犧牲于解放戰(zhàn)爭,有的烈士犧牲在朝鮮戰(zhàn)場,還有的烈士長眠于中越邊境……我多想告訴他們:今天的中國繁榮昌盛,今天的人民幸福安康,今天的孩子健康快樂!

離開烈士陵園后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我堅信國作文家是不會忘記他們的。這個清明節(jié)我更加懂得了追思的意義。

傳統節(jié)日三年級部編版篇五

餐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美味佳肴:有黃澄澄的炒蛋;火紅的大閘蟹;紅綠相映的胡蘿卜炒芹菜;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美味的紅燒肉……濃香的燉雞煲還冒著熱氣。

“開飯了!”媽媽大聲喊道??曜娱_始在餐桌上飛舞,爸爸夾起一塊糖醋排骨放在我的碗里說:“多吃肉長高高!”我立刻開心的吃了起來,吃的滿嘴都是油,大家看著我的吃相都哈哈大笑起來。我舉起可樂杯來到姥爺姥姥面前,笑著說:“祝姥爺姥姥,身體健康,新年快樂!”姥爺姥姥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接著我又對爸爸媽媽說:“祝爸爸、媽媽牛年大吉,工作順利?!卑职謰寢屢才e起可樂杯說:“祝寶貝,學習進步,健康快樂。”大家相互祝福著,一句句祝福在家里回蕩,一陣陣暖流流進心窩。最讓我開心事,就是每個人都給了我一個大大的紅包。

在這溫馨、幸福的除夕之夜,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包餃子,一起守歲、跨年。

傳統節(jié)日三年級部編版篇六

有人喜歡端午節(jié),有人喜歡重陽節(jié),而我卻喜歡大年三十的春節(jié)。過春節(jié)的時候,必不可少的習俗就是貼窗花和放鞭炮了。我記得我家有一個掛在墻上的一個鐘,里面有一個福字,這個福字是倒著的,寓意是:福倒(到)了。

接下來和你說說放鞭炮。我和爺爺拿了一些錢下了樓,到小店買了一些擦炮和一個打火機,來到了小河邊放擦炮。我拿出一個擦炮,點燃了它,趕緊扔進河里,生怕炸到自己。過了一會兒,河里炸出了水花,我突然異想天開,覺得炸魚應該沒問題。這樣的話,今天晚飯就有著落了。嘻嘻,說干就干,我一連點燃了好幾個擦炮,一起扔進水中,小河里的'水立刻像小噴泉一樣噴出來。再仔細一看,不僅魚沒炸到,卻把我身上弄濕了,但是我玩得還是很開心的。

晚上,媽媽煮了一大盤餃子,我迫不及待地蘸著醋,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就這樣,我愉快地度過了春節(jié)之夜。

傳統節(jié)日三年級部編版篇七

“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家只生愁?!睍r間像流水一樣快,一眨眼就過去了。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是我國古代傳統節(jié)日之一,于每年冬至后一百零八天。在公歷四月五日前后,而其中“掃墓祭祖”的習俗流傳甚廣。

但大家知道清明節(jié)的來歷嗎?傳說春秋時晉文公重耳流亡,隨臣介子推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為重耳煮湯,晉文公即位后封賞群臣時卻忘了介子推,最后介子推背著老母親死在一棵老枯樹下。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當天定為寒食節(jié)。第二年,晉文公登山祭奠,柳樹竟然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

清明節(jié)這天我們來到村后小丘陵上,進行祭祖,一道墓地前,剎那間,我就感到心里沉重起來,爺爺帶著我們來到老太爺的墓碑前,開始祭祖。

我望著高高壘起的土堆,頓時覺得倍感親切,我雖然沒見過這位先人,卻仍然感覺我們的心連在一起,有一種密不可分的感覺。

爺爺把墓前的雜草清理了,我們拿出貢品放在墓前,奶奶倒上黃酒,拿出一捆香,讓我們燒香禱祝。我把買來的鮮花恭恭敬敬的放在墓碑前,表達我們對老太爺的思想上的寄托。

清明節(jié),最重要的,并不是一些物質的貢品,而是一種緬懷先人的情感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傳統節(jié)日三年級部編版篇八

中秋節(jié)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小弟一起到魯甸和外公共度節(jié)日。

我和小弟提著一大袋香甜可口的月餅,開心地跑進了院子,笑著說:“外公,祝你中秋節(jié)快樂!”外公也開心地說“中秋節(jié)快樂!”進了屋,放下香甜的月餅,我和小弟就開開心心地跑到菜地里去玩“尋寶”的游戲了。我們迫不及待地用樹枝在空地上畫了很多個小格子,然后從木堆旁取了兩把小鏟子,便開始了游戲。一局“石頭、剪刀、布”,我幸運地勝了,小弟便拿起了一把小鏟子到一邊等著我藏瓶子。我立馬把一個小格子里的土挖掉,放了一個空瓶子進去,再把土填好,像根本沒有動過一樣,生怕有一點蛛絲馬跡。然后,我在每個方格里畫上一個數字和符號,大聲地說:“小弟,可以來找了!”小弟飛奔過來,出乎意料的是小弟居然在30秒的時間就找到了,真是太厲害了!……我們就這樣開開心心地玩了不知道多久。我精心地藏了10次,小弟也藏了10次,我們居然也都找到了9次。

這時候,媽媽在廚房里喊到:“快回來啦!要開飯了!”我和小弟互視一眼說:“看誰先跑到!”我們沖進屋,三姨媽他們也來了,大家一起吃著香噴噴的飯菜,開心極了。

傳統節(jié)日三年級部編版篇九

據說端午節(jié)其實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屈原是一位愛國者,他想讓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就常常向國王提出建議,可是國王不聽,就把他趕出了國都。

一次秦國來攻打楚國,楚國敗了國家就沒了,屈原很傷心,這一年五月初五他跳江自盡了,人們知道后都很難過,為了不讓魚吃他的身軀,人們把粽子扔到河里讓魚們吃飽,這一天,我們也會包粽子,因為我也喜歡吃,于是就想自己也試著做一下,就跟著媽媽學著包粽子。

首先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有大米,竹葉,紅棗和細繩,然后把竹葉折成三角,再在竹葉里放入大米和紅棗,把多余的葉子包起來,最后用細繩綁在三個角的中間,再纏繞一圈,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然后放在鍋中煮一個小時,粽子就熟啦!于是我和媽媽包了好多口味的,有豆沙,蜜棗,蛋黃,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蜜棗的,因為它特別甜。

當然在這一天,還要舉行很多活動,比如賽龍舟,掛香包,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我很高興,我學會了包粽子,但我知道屈原的愛國精神更是值得我學習的。

傳統節(jié)日三年級部編版篇十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今天是正月初一,我一大早就收到了很多紅包,我爸媽的還有外公外婆的。我把它們都收進了存錢罐,我媽媽也收到了我和妹妹給她的紅包。新年第一天收到紅包是親人給的祝福,表示新的一年好運連連。

這個春節(jié)還有一件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在我媽生綠色作文網日那一天,我們全家去看電影,名字叫《你好李煥英》。

我像一只興奮的小狗迫不及待的來到了電影院,我們買了一桶美味的爆米花,爆米花和電影才是絕配哦!

這是一部講母女關系的電影,有兩個我最難忘的地方:一是賈玲從天而降時的畫面,當時,她媽媽因車禍昏迷,她聽到了一個電視廣播,就跟著聲音走了出去,結果就從天上掉落進了草堆,看到這個畫面現場笑嗨了,我也笑的好歡樂。后來,我們才知道,她媽媽比她更先穿越,還喊了一聲“我寶”,很多人都因為這個場面哭了。

還有一個部分就是她假扮盲人時,幫她媽媽拿到了全廠第一臺電視機,好像用了對子眼,哈哈,那畫面真是笑死我了…真是又搞笑又智慧。

這部電影評分很高,搞笑中包含了淚水,也讓人明白了要懂得,報答母親的愛。

很多內容全場都哭了,其實我也哭了,只是我有點不好意思告訴我媽!

傳統節(jié)日三年級部編版篇十一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泵總€地區(qū)都有不同的節(jié)日習俗。在中國,除夕是最熱鬧的。

除夕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jié)日。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稱為除夕。除夕夜的晚上,鞭炮繼續(xù)燃放,非常熱鬧。

現在我來說說我家是怎么過除夕的。

除夕夜,我們家會放鞭炮。早上還是睡懶覺,媽媽早起打掃房間,爸爸和媽媽一起干活。中午,我們照常吃普通米飯。晚上很熱鬧,玩得很開心。

我們會帶一些白蘿卜,把它們切成小塊,放上蠟燭,點上火,放在我們房子的每個角落。然后,我會打開我家所有的燈。該吃飯了。我們全家會去爺爺奶奶家吃團圓飯。晚飯后,我會和朋友或家人一起玩鞭炮。

玩著玩著,時間過得很快,我們都上樓了,但是沒睡,就在樓上玩。

晚上十二點,爸爸去放鞭炮,放煙花,很好看。玩完后,父親帶我去了寺廟,但我不知道怎么說。

這是我家的“除夕”除夕總是那么獨特,那么難忘!

傳統節(jié)日三年級部編版篇十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是中秋節(jié)。

每逢中秋節(jié),大人們會制作各式各樣的燈籠。有一年的中秋節(jié),我做了一個嫦娥和玉兔的黃色燈籠。上面的`嫦娥在廣寒宮中翩翩起舞,可愛的小白兔在旁邊吃著胡蘿卜。大家都夸我做的燈籠好看呢。

終于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一起出去看花燈,賞明月,外面的人可真多啊。家里人也聚在一起吃月餅,爸爸告訴我很多關于中秋節(jié)的傳說,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我想,如果我也能擁有一顆嫦娥的仙丹,那我也能飛起來了。那該多神奇、多美妙啊!

這個中秋節(jié)結束了,我心中十分期盼下個中秋節(jié)的到來。

傳統節(jié)日三年級部編版篇十三

在中國眾多的傳統節(jié)日中,我最喜歡春節(jié),因為它是最隆重的節(jié)日。

春節(jié),只要有條件的人,不管相隔多遠,人們都會盡量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和自己的家人團聚。臨近除夕,大家會一起動手,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扒чT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像古詩中形容的那樣,一起剪窗花、寫福字、貼春聯、貼門神、掛燈籠……記得媽媽帶我去年貨市場,那里到處都是紅紅的中國元素,熱鬧極了。

到了除夕夜,大家圍坐一桌吃團圓飯。在我們家,我最愛吃白切雞、糖醋排骨、生魚片和奶奶包的餃子等等。吃過年夜飯,大人們則是聚攏到電視機前,一邊觀看春節(jié)聯歡晚會,一邊聊著去年的收獲和新年的希望。我們小朋友受不了這些,央求大人帶我們下樓去放煙花,煙花的品種可真多呀!有竄天猴、小陀螺、小噴泉、摩擦炮、仙女棒等等,每次我都放得蹦蹦跳跳,高興得合不攏嘴,直到零點的鐘聲響起。這時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了,我們會向長輩們拜年討紅包,哈哈哈!

傳統節(jié)日三年級部編版篇十四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jié)日是端午節(jié),因為端午節(jié)可以吃粽子。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賽龍舟等。在這之前的幾天,人們就開始忙起來了。五月初一都要帶上由五種顏色的線搓成的花繩,接下來幾天就要去收集包粽子的材料——粽葉,小米,糯米,棗,豆子等等。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而特定的習俗。

看見了奶奶在包粽子,我也好想學學,想嘗嘗自己做的粽子。粽子是這樣包的:先拿上三四片棕葉,繞成個類似漏斗的形狀,然后把米,棗,豆子混在一起放進去,最后一層一層包好,拿繩子捆起來,一個粽子就成形了。等所有的粽子都包好了,就把它們放入鍋中煮兩個小時就可以吃了。

我等啊等,終于等到奶奶揭鍋了,我迫不及待地跑過去,一眼就認出了我包的粽子,奶奶拿給我后,我邊剝粽葉邊吃了起來,好香啊,沒想到自己第一次做竟這么好吃,我大口大口吃起來,爸爸媽媽看見了,忙說:“小心棗核!”說完便哈哈大笑,我也笑了。

我喜歡過端午節(jié),因為棕子香純可口,只要我一看見它,口水就會流三尺長,恨不能天天是端午節(jié)。

傳統節(jié)日三年級部編版篇十五

今天中午,媽媽在廚房里包起了餃子,我起了好奇心,也去學著包了起來。

只見阿姨拿了一小團面團在手中揉圓,再把面團壓平,面團在阿姨的手中就像一個乖寶寶一樣。然后把芝麻餡放進去,再揉一揉,一個白胖胖的湯圓就完成啦!我也學著阿姨的樣子做起了湯圓??墒?,我剛把面團放手里,面團就像膠水一樣把我的'手指都粘住了,好不容易做好了一個湯圓,它還是歪歪扭扭,丑陋無比的。接著,我又準備做下一個。阿姨教我在手上先灑點干面粉。我照著阿姨說的辦法去做,果然一個白白胖胖,又大又圓的湯圓做好了。就這樣,小伙伴們也陸陸續(xù)續(xù)地做了幾十個湯圓。阿姨把水燒開了,把我們做的湯圓放入水中,不一會兒,湯圓就像一只只小白鵝一樣漂浮在了水面上?!皽珗A好了!”阿姨一邊說著一邊把湯圓盛入碗里,讓我們大家津津有味地吃著。

晚飯后,我本來還想著和小伙伴們一起做花燈呢,可是雙排鍵的上課時間到了,只好提前走了。

這個元宵節(jié)過得真快樂。

傳統節(jié)日三年級部編版篇十六

這兩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有對聯、十二生肖、剪紙,還有中國傳統節(jié)日的圖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歡傳統節(jié)日的資料,因為我對傳統節(jié)日很感興趣。

在我感興趣的傳統節(jié)日中,我最喜歡春節(jié),因為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jié)日。在農歷的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飄飄的彩旗。媽媽做了豐盛的晚餐。外面不時傳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出門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春節(jié)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舍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節(jié)目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

我還喜歡“重陽節(jié)”。農歷九月九日,是中國古老的節(jié)日。重陽節(jié)又稱“老人節(jié)”。這天放學,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我非常開心。因為我知道,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傳統節(jié)日三年級部編版篇十七

我國有許多的傳統節(jié)日,比如: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等等,我最喜歡的就是大年初一的春節(jié)。

這一天,天還沒亮,爸爸和媽媽就起床去門口貼對聯了。他們分工合作,爸爸貼春聯,媽媽剪膠帶。剪膠帶時發(fā)出的“嘶,嘶,嘶”聲,把我和妹妹給叫醒了。貼好了大門,大門就像穿上了紅色的新衣服。

爸爸給我們買了一大堆的鞭炮,有的是三角形的,是紫色的;有的是圓形的,是黃色的;有的是一粒一粒的,是彩色的;還是的是細長的,是綠色的……各式各樣,真是讓人目不暇接啊!我們放了一個最美麗、最大的三角形鞭炮,過了一會兒,噴出了比噴泉還美麗的火花。

就這樣,我和妹妹一起度過了難忘的春節(jié)。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1533006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