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通過文字記錄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情感、思考和體驗,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學作品。寫讀后感時應注重對書中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jié)的生動描述和評價。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讀后感是一種非常有趣和有意義的寫作形式,通過讀后感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書中的故事和人物,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提升閱讀的深度和廣度,讀后感是對閱讀的回味和思考,是一種對書籍的致敬和理解,讀后感是一種對自己思考的總結和回顧,希望大家可以從這些范文中找到寫作的靈感和技巧。
清風傳家讀后感篇一
讀完中紀委編發(fā)的《清風傳家》《嚴以治家》兩本書籍,25個英模家庭的先進事跡和24個反面案例讓我感觸很深,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是國的縮影,我們要重視家風建設,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國家安定,反之便會貽害社會。
《清風傳家》立足正面引導,通過采訪黨的十九大以來獲得國家級榮譽的25位英模黨員,深入挖掘他們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引導黨員干部見賢思齊,從中汲取人格力量,涵養(yǎng)良好家風。其中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全國優(yōu)秀教師黃大年同志放棄了海外優(yōu)越的生活,回到祖國,只因父親告訴他“別忘了,你是有祖國的人”,只因他想看到自己熱愛的祖國能夠更好。他對祖國深沉的愛也感染著家人,他們都記著一句話:“不管在哪里,總要知道自己的根在何處”。良好的家風讓黃大年同志用畢生努力實現(xiàn)了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的統(tǒng)一,成為了新時期歸國留學人員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黃大年同志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和人民奉獻全部的赤子情懷,恪盡職守、為國家培養(yǎng)凝聚人才的高尚風范,勤奮拼搏、為實現(xiàn)強國夢鞠躬盡瘁的崇高精神為我們開展家風建設樹立了標桿。
《嚴以治家》立足反面警示,通過剖析近年來查處的24個違法違紀的典型案例,揭示他們腐敗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聯(lián)系,教育黨員干部要汲取教育,做到以案為鑒,進一步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其中,安徽財貿職業(yè)學院原黨委書記耿金嶺身為高校黨員領導干部,對配偶失管失教,家風破壞,縱容家屬利用其職務影響謀取私利,并非法收受他人財物,且在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性質嚴重,影響惡劣。耿金嶺從事教育工作38年,卻因自我要求放松,對妻子失管失教而“晚節(jié)不?!?。證明了領導干部掌握著人財物等權力,不僅自身會被圍獵,其配偶子女也會成為“糖衣炮彈”攻擊的對象,家庭成員價值觀偏離,就很難抵擋外界的誘惑和腐蝕。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們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家風建設的重要意義。家風不只是個人和家庭的事情,也是黨和國家的事情。健康的家庭生活,可以滋養(yǎng)身心,促進領導干部專心致志工作。反過來,領導干部的思想境界和一言一行,又直接影響著家庭其他成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自己的家風家教。從《嚴以治家》上的反面典型案例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干部走向違紀違法和犯罪的重要原因。所以,黨員干部不僅自己要廉潔自律,還要經(jīng)常對家庭成員進行紀法教育。一旦發(fā)現(xiàn)家庭成員有利用自己職權或職務上的影響謀取私利的苗頭,就要堅決制止,將違紀違法的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切實筑牢清正廉潔的第一道防線。
清風傳家讀后感篇二
古語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shù)知識者的最高理想。天下之本在家,好家教、好家風、好家庭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也是一個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清風傳家》一書以事例為指引,深入記敘了25位黨員楷模的英雄事跡。通過采訪了解他們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從細微處著手,凸顯了他們平凡中的偉大之處。通過細致描述他們的家庭生活事例,赤誠報國、清白傳家的家風故事,生動展現(xiàn)了他們的一身正氣、無私大愛、家國情懷,加深了我對家庭、家風、家教的認識及理解。
嚴以治家,好風傳家。家庭作為社會延續(xù)的重要紐帶,在一個人的成長、成才過程中至關重要。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好家庭”的定義在每個人心中亦不盡相同。通過閱讀,其中張伯禮父子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一家兩代中醫(yī)人,言傳身教救世人。我想,這就是我心中“好家庭”的答案?!昂眉彝ァ辈灰欢ㄒ胸S盛的物質、優(yōu)越的地位、享樂的生活,但一定不能缺少堅持學習的理念,不能忘記人民至上的初心。好的家庭,才能有好的孩子?!芭c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話是說與品行優(yōu)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滿屋香草的臥室,時間長了也聞不到其中的香味。而與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賣臭魚的店鋪,久而久之聞不到魚的臭味,也就是和臭味融為一體了??梢姯h(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而對于個人來說,家庭教育的熏陶,也該如芝蘭一般。張伯禮大夫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一個父親的言傳身教,品德修養(yǎng)對孩子、對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也警示我們在日常家庭相處中注重對自身品性的修養(yǎng)。
最是清風傳家遠。就像一個人有氣質、一個國家有性格一樣,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延續(xù)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習和風貌。這樣一種看不見的精神風貌,摸不著的風尚習氣,以一種隱性的形態(tài),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xiàn)出這樣一種習性,這就是家風。它是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是一個家庭的文化。25位英模黨員的事跡中所折射出的好家風,使我讀完深受感動,對照自身,我有以下體會:
保持平常心。保持一顆平常心,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表里如一,不因外物的改變而有所變化,自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勝不驕,敗不餒”,始終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責任心。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計較個人得失;要克服華而不實,漂浮虛榮的工作作風,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對工作勤勤懇懇,求真務實。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真正把全部心智用在工作上,用在為群眾謀取利益上。
保持進取心。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我們的思想觀念、知識結構、能力水平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不斷創(chuàng)新,要適應時代的潮流。因此,經(jīng)常保持一顆進取心,多一份主動,多一份努力,加強理論學習,吸納各種知識,不斷更新思想觀念,銳意創(chuàng)新,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自覺做到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廉潔心。廉潔自律是底線。廉潔自律是我們應該具備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也是基本的行為要求。要抵擋住各種物欲的誘惑和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健康地成長,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保持清醒的頭腦,分得清黑白,辨得清真?zhèn)?,看得清是非,克己自律,嚴于自察?/p>
清風傳家讀后感篇三
“家庭風格又稱門式,是指家庭或世世代代的時尚、生活方式,即一種家庭氛圍。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天之本在國,國者本在家”,良好的家風能夠影響幾代人,以千千萬萬家庭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好風氣,所以家風建設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這本《清風傳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闡述了良好家風的核心內涵,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這本書挑選了25位杰出黨員的家風故事進行講述,他們都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成長故事以及教育下一代的故事讓人感觸頗深,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去閱讀學習。
杰出的人物必定有異于凡人之處,但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堅毅的性格、頑強的作風、對事業(yè)執(zhí)著的追求以及對高尚品德的堅守。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書中高銘暄老師的故事。
高老師的父親高鳴鶴身為民國時期法官,在上海淪陷后不愿為日本人賣命,毅然棄官回家。那時起高銘暄開始懂得了法官的鐵骨錚錚。后其父又拿所在法院的院長郭云觀清正廉潔、剛直睿智的例子教育督促高銘暄,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高銘暄逐漸形成了自己愛國、正直、節(jié)儉的價值觀,并將這些高尚品德傳播給自己的家人和學生。
高老師除了在事業(yè)上孜孜不倦外,生活中對子女和學生的教誨也從未中斷過。這些教誨不僅是言語,更多的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其兒子高曉東記得小時候其家門口樓道內自家碼的煤永遠比別人家碼得高一點、窄一點,因為父親認為這樣可以給路人留下更寬的路。這件事雖然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反映出公共利益優(yōu)于個人利益的高尚素養(yǎng),對下一代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下一代的發(fā)展。除此之外,他的學生都知道高老師從來不收學生的東西、也從不接受學生的宴請,連在家里這種私人空間都這么堅持原則,更加證明了他的優(yōu)良作風和高潔品格。
高銘暄將自己的家風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一部分,在與學生的日常往來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作風和家風。高老師的這些品格都是來自其父親的言傳身教,現(xiàn)在他又將家風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不僅讓后代形成了正確的三觀,無言的教誨更是使學生受益匪淺,使得一人帶動了整個圈子的家風。這不禁讓人想到古時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人理想?!盎A不牢地動山搖”遠大理想的實現(xiàn)需要打好“修身齊家”的牢固基礎,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推進正是源于千千萬萬個優(yōu)秀中國人優(yōu)良家風的帶動。家風傳承的道理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通用的,也是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的。
在去年疫情初期,“國士”鐘南山臨危受命挺身而出,趕赴抗疫一線研判疫情,指導抗疫的同時給國家提出決策建議,對抗擊疫情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書中講述了他的家風故事,讓我認識到他的杰出并非天生,而是源自于其父的鞭策與教誨。鐘南山的父親是嚴父,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其父與其交流過程中問其歲數(shù),當鐘南山回答完,其父意味深長的說“都35歲了,真可怕”。自此,鐘南山認識到自己35歲了還一事無成,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后其奮發(fā)圖強努力學習,在國際醫(yī)學會議上糾正了英國權威的實驗結果,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那次會議后,鐘南山第一次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嚴管并不是虐待,而是無言的厚愛。積極向上的家風,少不了父母的鞭策和激勵。“愛之切,苛之深”是我對鐘南山家風故事的深刻感悟。
雖然僅選擇了兩個人物的故事進行感悟分享,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靈,讓我感悟到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將家風建設作為遵守生活紀律的重要保障,將這些優(yōu)秀人物的品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看了那么多家風故事,不禁想到了我的外公。外公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他在世時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導家人生活要節(jié)儉、工作要努力踏實。去世前他留下了家訓詩“勤工重讀傳家久,守法循規(guī)不染塵。孝悌慈嚴崇善舉,家和旺健樂天倫?!彪m然他已經(jīng)不在了,但是之前他的言傳身教讓我謹記了他的做人之道。我會將他的教誨繼續(xù)付諸于行動,將他的優(yōu)良品質發(fā)揚光大,繼續(xù)傳承下去。家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古語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shù)知識者的最高理想。天下之本在家,好家教、好家風、好家庭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也是一個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清風傳家》一書以事例為指引,深入記敘了25位黨員楷模的英雄事跡。通過采訪了解他們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從細微處著手,凸顯了他們平凡中的偉大之處。通過細致描述他們的家庭生活事例,赤誠報國、清白傳家的家風故事,生動展現(xiàn)了他們的一身正氣、無私大愛、家國情懷,加深了我對家庭、家風、家教的認識及理解。
嚴以治家,好風傳家。家庭作為社會延續(xù)的重要紐帶,在一個人的成長、成才過程中至關重要。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好家庭”的定義在每個人心中亦不盡相同。通過閱讀,其中張伯禮父子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一家兩代中醫(yī)人,言傳身教救世人。我想,這就是我心中“好家庭”的答案?!昂眉彝ァ辈灰欢ㄒ胸S盛的物質、優(yōu)越的地位、享樂的生活,但一定不能缺少堅持學習的理念,不能忘記人民至上的初心。好的家庭,才能有好的孩子。“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話是說與品行優(yōu)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滿屋香草的臥室,時間長了也聞不到其中的香味。而與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賣臭魚的店鋪,久而久之聞不到魚的臭味,也就是和臭味融為一體了??梢姯h(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而對于個人來說,家庭教育的熏陶,也該如芝蘭一般。張伯禮大夫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一個父親的言傳身教,品德修養(yǎng)對孩子、對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也警示我們在日常家庭相處中注重對自身品性的修養(yǎng)。
最是清風傳家遠。就像一個人有氣質、一個國家有性格一樣,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延續(xù)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習和風貌。這樣一種看不見的精神風貌,摸不著的風尚習氣,以一種隱性的形態(tài),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xiàn)出這樣一種習性,這就是家風。它是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是一個家庭的文化。25位英模黨員的事跡中所折射出的好家風,使我讀完深受感動,對照自身,我有以下體會:
保持平常心。保持一顆平常心,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表里如一,不因外物的改變而有所變化,自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勝不驕,敗不餒”,始終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責任心。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計較個人得失;要克服華而不實,漂浮虛榮的工作作風,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對工作勤勤懇懇,求真務實。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真正把全部心智用在工作上,用在為群眾謀取利益上。
保持進取心。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我們的思想觀念、知識結構、能力水平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不斷創(chuàng)新,要適應時代的潮流。因此,經(jīng)常保持一顆進取心,多一份主動,多一份努力,加強理論學習,吸納各種知識,不斷更新思想觀念,銳意創(chuàng)新,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自覺做到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廉潔心。廉潔自律是底線。廉潔自律是我們應該具備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也是基本的行為要求。要抵擋住各種物欲的誘惑和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健康地成長,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保持清醒的頭腦,分得清黑白,辨得清真?zhèn)?,看得清是非,克己自律,嚴于自察?/p>
家風是一個家族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世代的言傳身教,從而形成的屬于家族特有的優(yōu)良風氣,它體現(xiàn)著祖輩對后代的鞭策和期望,記錄著來自遠古的信仰。好的家風,能讓一個人終身受益,讓一個家族經(jīng)久不衰,讓一個單位欣欣向榮,讓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p>
近日,我通過學習由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修身齊家——《清風傳家》和鏡鑒警示——《嚴以治家》讀本,認真領會“注重家風建設,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培養(yǎng)現(xiàn)代文明人格”重要部署的深刻內涵,收獲頗豐。讀本通過深入挖掘25位英模黨員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中汲取人格力量、做家風建設的表率;通過深刻剖析近年查處的24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墮落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關聯(lián),家風敗壞的危害及根源,教育黨員干部以案為鑒,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修身,好家風塑造堅定正直的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北宋名臣包拯在家訓中寫道:“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蹦纤螑蹏娙岁懹蔚募矣栔袆t寫道:“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jīng)學,訓之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游處。如此十許年,志趣自成?!笨梢姡煌易寤蛟S有著不同的家風、家訓,但相同的是,在好家風、好家訓的熏陶下長大的孩子,會繼承先輩的意志,或敦厚純善,或勇敢剛毅。好家風是他們刻進血脈的強大的信仰力量,將指引他們向上向善,永遠堅定正直,立于不敗。
齊家,好家風共建文明和諧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道德養(yǎng)成的起點,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好家風是家庭幸福、年輕人積極向上、老人老有所養(yǎng),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基石。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強大的道德力量,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焦裕祿制定的“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三條家風,成為了焦家人的信條,更將“焦裕祿精神”投射到每一個人的心里,激勵了眾多的后來人。從一家有好家風到家家有好家風,形成家庭成員相親相愛、鄰里之間和睦團結的氛圍,進而抵制歪風邪氣,共建風清氣正的社會。
興國,好家風奠基民族偉大復興。家風的好壞,不僅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還關系到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富強。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強,民族才能旺。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中堅力量,黨員干部的家風建設則更不僅是一家之事,它代表著黨和國家的形象,關系著人心向背,關系著黨的生死存亡,更關系著社會穩(wěn)定、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黨員領導干部的良好家風能夠為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反之,則會損壞黨和國家的聲譽。
《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將黨員的家風建設寫進了黨內規(guī)范,旨在以家風建設推動黨風政風建設。作為一名黨員,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布局之下,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嚴格要求身邊人。讓清風傳家,清風傳萬家,清風傳遍神州華夏,形成家風好,社風正,黨風清,國風優(yōu)的強大合力,為實現(xiàn)偉大復興中國夢注入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清風傳家讀后感篇四
先進典型打破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世俗認識,他們有高調的資本卻保持低調的心態(tài)、保持平常的行為,他們是追求精神之“富”,卻甘于物質之“貧”。在他們看來,屋不在大,可容身就行;食不在精,可果腹即可;錢不在多,可維生正好。
少數(shù)黨員干部一味追求物質的享受和欲望,他們沉醉于“瓊漿玉液”,卻不知如同“飲下鴆酒”;沉迷于“古玩字畫”,卻不懂手捧“燙手山芋”;沉溺于“紅顏知己”,卻不曉往往“禍起紅顏”……物質追求如同包裹,你想要得越多,只會負擔越重、背得越累,要想輕松,只有在物質追求上知足常樂、自得其樂,讓自己物質的“包裹”輕些。
清風傳家讀后感篇五
建黨100周年一般是指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2021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家風是一個家族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世代的言傳身教,從而形成的屬于家族特有的優(yōu)良風氣,它體現(xiàn)著祖輩對后代的鞭策和期望,記錄著來自遠古的信仰。好的家風,能讓一個人終身受益,讓一個家族經(jīng)久不衰,讓一個單位欣欣向榮,讓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p>
近日,我通過學習由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修身齊家——《清風傳家》和鏡鑒警示——《嚴以治家》讀本,認真領會“注重家風建設,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培養(yǎng)現(xiàn)代文明人格”重要部署的深刻內涵,收獲頗豐。讀本通過深入挖掘25位英模黨員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中汲取人格力量、做家風建設的表率;通過深刻剖析近年查處的24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墮落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關聯(lián),家風敗壞的危害及根源,教育黨員干部以案為鑒,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修身,好家風塑造堅定正直的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北宋名臣包拯在家訓中寫道:“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家訓中則寫道:“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jīng)學,訓之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游處。如此十許年,志趣自成?!笨梢姡煌易寤蛟S有著不同的家風、家訓,但相同的是,在好家風、好家訓的熏陶下長大的孩子,會繼承先輩的意志,或敦厚純善,或勇敢剛毅。好家風是他們刻進血脈的強大的信仰力量,將指引他們向上向善,永遠堅定正直,立于不敗。
齊家,好家風共建文明和諧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道德養(yǎng)成的起點,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焙眉绎L是家庭幸福、年輕人積極向上、老人老有所養(yǎng),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基石。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強大的道德力量,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焦裕祿制定的“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三條家風,成為了焦家人的信條,更將“焦裕祿精神”投射到每一個人的心里,激勵了眾多的后來人。從一家有好家風到家家有好家風,形成家庭成員相親相愛、鄰里之間和睦團結的氛圍,進而抵制歪風邪氣,共建風清氣正的社會。
興國,好家風奠基民族偉大復興。家風的好壞,不僅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還關系到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富強。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強,民族才能旺。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中堅力量,黨員干部的家風建設則更不僅是一家之事,它代表著黨和國家的形象,關系著人心向背,關系著黨的生死存亡,更關系著社會穩(wěn)定、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黨員領導干部的良好家風能夠為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反之,則會損壞黨和國家的聲譽。
《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將黨員的家風建設寫進了黨內規(guī)范,旨在以家風建設推動黨風政風建設。作為一名黨員,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布局之下,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嚴格要求身邊人。讓清風傳家,清風傳萬家,清風傳遍神州華夏,形成家風好,社風正,黨風清,國風優(yōu)的強大合力,為實現(xiàn)偉大復興中國夢注入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古語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shù)知識者的最高理想。天下之本在家,好家教、好家風、好家庭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也是一個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清風傳家》一書以事例為指引,深入記敘了25位黨員楷模的英雄事跡。通過采訪了解他們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從細微處著手,凸顯了他們平凡中的偉大之處。通過細致描述他們的家庭生活事例,赤誠報國、清白傳家的家風故事,生動展現(xiàn)了他們的一身正氣、無私大愛、家國情懷,加深了我對家庭、家風、家教的認識及理解。
嚴以治家,好風傳家。家庭作為社會延續(xù)的重要紐帶,在一個人的成長、成才過程中至關重要。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好家庭”的定義在每個人心中亦不盡相同。通過閱讀,其中張伯禮父子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一家兩代中醫(yī)人,言傳身教救世人。我想,這就是我心中“好家庭”的答案?!昂眉彝ァ辈灰欢ㄒ胸S盛的物質、優(yōu)越的地位、享樂的生活,但一定不能缺少堅持學習的理念,不能忘記人民至上的初心。好的家庭,才能有好的孩子?!芭c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話是說與品行優(yōu)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滿屋香草的臥室,時間長了也聞不到其中的香味。而與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賣臭魚的店鋪,久而久之聞不到魚的臭味,也就是和臭味融為一體了??梢姯h(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而對于個人來說,家庭教育的熏陶,也該如芝蘭一般。張伯禮大夫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一個父親的言傳身教,品德修養(yǎng)對孩子、對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也警示我們在日常家庭相處中注重對自身品性的修養(yǎng)。
最是清風傳家遠。就像一個人有氣質、一個國家有性格一樣,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延續(xù)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習和風貌。這樣一種看不見的精神風貌,摸不著的風尚習氣,以一種隱性的形態(tài),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xiàn)出這樣一種習性,這就是家風。它是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是一個家庭的文化。25位英模黨員的事跡中所折射出的好家風,使我讀完深受感動,對照自身,我有以下體會:
保持平常心。保持一顆平常心,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表里如一,不因外物的改變而有所變化,自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勝不驕,敗不餒”,始終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責任心。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計較個人得失;要克服華而不實,漂浮虛榮的工作作風,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對工作勤勤懇懇,求真務實。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真正把全部心智用在工作上,用在為群眾謀取利益上。
保持進取心。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我們的思想觀念、知識結構、能力水平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不斷創(chuàng)新,要適應時代的潮流。因此,經(jīng)常保持一顆進取心,多一份主動,多一份努力,加強理論學習,吸納各種知識,不斷更新思想觀念,銳意創(chuàng)新,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自覺做到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廉潔心。廉潔自律是底線。廉潔自律是我們應該具備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也是基本的行為要求。要抵擋住各種物欲的誘惑和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健康地成長,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保持清醒的頭腦,分得清黑白,辨得清真?zhèn)?,看得清是非,克己自律,嚴于自察?/p>
“天之本在國,國者本在家”,良好的家風能夠影響幾代人,以千千萬萬家庭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好風氣,所以家風建設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這本《清風傳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闡述了良好家風的核心內涵,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這本書挑選了25位杰出黨員的家風故事進行講述,他們都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成長故事以及教育下一代的故事讓人感觸頗深,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去閱讀學習。
杰出的人物必定有異于凡人之處,但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堅毅的性格、頑強的作風、對事業(yè)執(zhí)著的追求以及對高尚品德的堅守。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書中高銘暄老師的故事。
高老師的父親高鳴鶴身為民國時期法官,在上海淪陷后不愿為日本人賣命,毅然棄官回家。那時起高銘暄開始懂得了法官的鐵骨錚錚。后其父又拿所在法院的院長郭云觀清正廉潔、剛直睿智的例子教育督促高銘暄,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高銘暄逐漸形成了自己愛國、正直、節(jié)儉的價值觀,并將這些高尚品德傳播給自己的家人和學生。
高老師除了在事業(yè)上孜孜不倦外,生活中對子女和學生的教誨也從未中斷過。這些教誨不僅是言語,更多的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其兒子高曉東記得小時候其家門口樓道內自家碼的煤永遠比別人家碼得高一點、窄一點,因為父親認為這樣可以給路人留下更寬的路。這件事雖然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反映出公共利益優(yōu)于個人利益的高尚素養(yǎng),對下一代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下一代的發(fā)展。除此之外,他的學生都知道高老師從來不收學生的東西、也從不接受學生的宴請,連在家里這種私人空間都這么堅持原則,更加證明了他的優(yōu)良作風和高潔品格。
高銘暄將自己的家風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一部分,在與學生的日常往來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作風和家風。高老師的這些品格都是來自其父親的言傳身教,現(xiàn)在他又將家風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不僅讓后代形成了正確的三觀,無言的教誨更是使學生受益匪淺,使得一人帶動了整個圈子的家風。這不禁讓人想到古時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人理想。“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遠大理想的實現(xiàn)需要打好“修身齊家”的牢固基礎,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推進正是源于千千萬萬個優(yōu)秀中國人優(yōu)良家風的帶動。家風傳承的道理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通用的,也是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的。
在去年疫情初期,“國士”鐘南山臨危受命挺身而出,趕赴抗疫一線研判疫情,指導抗疫的同時給國家提出決策建議,對抗擊疫情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書中講述了他的家風故事,讓我認識到他的杰出并非天生,而是源自于其父的鞭策與教誨。鐘南山的父親是嚴父,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其父與其交流過程中問其歲數(shù),當鐘南山回答完,其父意味深長的說“都35歲了,真可怕”。自此,鐘南山認識到自己35歲了還一事無成,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后其奮發(fā)圖強努力學習,在國際醫(yī)學會議上糾正了英國權威的實驗結果,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那次會議后,鐘南山第一次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嚴管并不是虐待,而是無言的厚愛。積極向上的家風,少不了父母的鞭策和激勵?!皭壑?,苛之深”是我對鐘南山家風故事的深刻感悟。
雖然僅選擇了兩個人物的故事進行感悟分享,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靈,讓我感悟到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將家風建設作為遵守生活紀律的重要保障,將這些優(yōu)秀人物的品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看了那么多家風故事,不禁想到了我的外公。外公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他在世時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導家人生活要節(jié)儉、工作要努力踏實。去世前他留下了家訓詩“勤工重讀傳家久,守法循規(guī)不染塵。孝悌慈嚴崇善舉,家和旺健樂天倫?!彪m然他已經(jīng)不在了,但是之前他的言傳身教讓我謹記了他的做人之道。我會將他的教誨繼續(xù)付諸于行動,將他的優(yōu)良品質發(fā)揚光大,繼續(xù)傳承下去。家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工)委,縣直和國家、省、市屬駐x各部門單位黨組、黨(工)委,縣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黨工委:
為深入推進清廉x縣建設,以良好家風涵養(yǎng)廉潔文化,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結合慶祝建黨100周年,縣紀委監(jiān)委機關、縣婦聯(lián)聯(lián)合在全縣開展“清風傳家”家風教育活動?,F(xiàn)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家教、家風的系列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關于“教育引導黨員領導干部堅決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破除‘官本位’、不搞特殊化,嚴格管好家屬子女,嚴格家風家教”的重要部署,通過組織開展“清風傳家”家風教育活動,謳歌黨的領導,加強黨性修養(yǎng),弘揚傳統(tǒng)美德,培育和傳承優(yōu)良家風,推動黨風政風更加清正廉潔、社風民風更加淳樸和諧。
二、活動安排。
(一)開展清廉家風、廉潔文化教育現(xiàn)場教學(4月—12月)。組織各部門單位黨員干部到市好家風學習中心、本色老黨員紅色群落展覽館、岳家村公心展館參觀學習(有關活動安排見附件1),自覺接受傳統(tǒng)文化熏陶和紅色文化教育,推動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開展“讀書思廉?經(jīng)典誦讀”活動(4月—5月)。以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為契機,各部門單位向黨員干部及家庭成員推薦優(yōu)秀家風家訓教育讀物,組織撰寫讀書心得。利用讀書會、黨支部會、集體學習等時機,集中組織黨員干部及家庭成員開展精美文章誦讀、讀書心得分享活動,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有關組織要求見附件2)。
(三)開展好家風故事宣講(5月中旬)。以5月15日“國際家庭日”為契機,組織家教講師團,以集中宣講和巡回宣講相結合的形式,到單位,宣講廉潔齊家、孝老愛親、夫妻和睦等好家風故事,讓廣大黨員干部真切感受榜樣的力量和家風的重要性。
(四)舉辦x州好家風事跡報告會(6月中旬)。組織縣直各部門單位婦委會主任參加x州好家風事跡報告會,觀看專題片《嚴正家風》,并參觀xx市好家風學習中心,引導爭做文明新風的倡導者、幸?;橐龅氖刈o者、孝敬老人的示范者、孩子成長的引路者、勤儉持家的踐行者、廉潔家風的守門者,用好家風撐起社會好風氣,推動黨風政風建設。
(五)開展“一封家書寄廉潔”活動(8月)。各部門單位組織黨員干部及家庭成員,通過寫家書的方式,抒發(fā)對親人的關愛之情,表達對家庭廉潔幸福的美好向往和期盼,讓家庭成為黨員干部廉潔自律的溫馨港灣。(有關組織要求見附件2)。
(六)開展“我的家風故事”征集活動。各部門單位組織黨員干部,拿起手中的筆、手機、相機等工具來記錄身邊的生活點滴,捕捉身邊事身邊人的精彩瞬間,通過文字、微視頻等形式,用有溫度、有感情的家風家訓故事教育身邊人。(征集啟事見附件3)。
(七)制作“紅色家風永流傳”微視頻(6月—8月)。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圍繞“如何培育良好家風”,從“學習先輩家風汲取治黨力量”“傳承好家風引領好作風”等方面,以主持人講述的方式,拍攝制作系列微視頻,通過網(wǎng)絡、媒體進行宣傳,教育引導全縣黨員干部加強黨性修養(yǎng),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建設優(yōu)良家風。
三、組織領導。
(一)提高認識,周密部署。推進清廉家風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建設清廉x縣的重點任務之一,各部門單位要充分認識開展家風教育的重要意義,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將其擺上重要議程,按照通知要求做好部署安排,為活動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二)精心組織,務求實效。各部門單位要結合各自實際,圍繞活動主題,精心策劃好、組織好此次家風教育活動,切實把活動開展的過程作為教育激勵黨員干部、弘揚良好家風的過程,并不斷推動家風教育活動制度化、常態(tài)化。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紀委、婦聯(lián)要加強協(xié)作配合,明確責任分工,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附件:
1.清廉家風、廉潔文化教育現(xiàn)場教學活動安排。
2.“讀書思廉?經(jīng)典誦讀”及“一封家書寄廉潔”活動。
組織要求。
3、“我的家風故事”征稿啟事。
附件1。
清廉家風、廉潔文化教育現(xiàn)場教學活動安排。
一、基地簡介。
(一)xx市好家風學習中心。
該中心以“弘揚好家風共筑家國夢”為主題,分核心指引、紅色家風、時代楷模、好家風圖解、xx人談家風、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六大展示區(qū),圖書閱覽區(qū)、全家福合影區(qū)、家庭書畫展示區(qū)三個多功能互動區(qū),是集xx好家風宣講、文明家庭創(chuàng)建成果展示、家庭教育指導培訓為一體的綜合陣地。
(二)xx市廉潔文化教育基地(正園)。
該基地以“鑒史明道正心致遠”為品牌內涵,由“一場一館四道一院”七部分構成,即星空廣場、秦國龍紀念館、弘道、就道、棧道、興道和龍門大劇院,是由xx市紀委監(jiān)委聯(lián)合東港區(qū)紀委監(jiān)委共同打造而成。基地的建成運行,厚植了廉潔文化基礎,促進了廉潔行為養(yǎng)成,有效推動了“xx清風”品牌進一步向基層延伸,使“以清為美以廉為榮”的觀念融入日常、深入人心。
二、組織方式。
各單位到教育基地接受教育,應提前提出參觀申請,提報參觀時間、參觀人數(shù)、聯(lián)系人及聯(lián)系方式等信息,并自行組織前往。
三、基地位置及乘車路線。
(一)xx市好家風學習中心。
位于山東路南、質陽路東,人防大廈西側xx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層。
(二)xx市廉潔文化教育基地(正園)。
位于xx市東港區(qū)龍門崮田園綜合體內。
乘車路線1:g15沈海高速—xx北高速出口—山海西路(行駛約35公里)—xxx綜合體。
乘車線路2:g1815濰日高速—濰日陳疃北收費站—山海西路(行駛約17公里)—xxx田園綜合體。
乘車路線3:g1511日蘭高速—龍山收費站—旅游路—銀杏大道(行駛約14公里)—xxx田園綜合體。
四、預約方式。
(一)xx市好家風學習中心。
預約聯(lián)系人:xxx、滕照玉;聯(lián)系電話:295xxx,xxx500。
(二)xx市廉潔文化教育基地。
預約聯(lián)系人:xxx;聯(lián)系電話:xxx。
五、紀律要求。
各單位組織到基地接受家風教育和廉潔文化教育,必須加強對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的組織管理,嚴明紀律,聽從指揮,確保教育活動嚴肅有序。
附件2。
“讀書思廉?經(jīng)典誦讀”及“一封家書。
寄廉潔”活動組織要求。
一、活動目的。
通過誦讀經(jīng)典美文、講述家風故事、書寫廉潔家書,深刻詮釋好家風好家訓對社會和家庭的重要性,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培育和傳承優(yōu)良家風,助推風清氣正的黨風政風。
二、時間安排。
“讀書思廉·經(jīng)典誦讀”活動:4月10日—5月31日。
“一封家書寄廉潔”活動:8月1日—31日。
三、組織方式。
此兩項活動需由各部門單位自行組織。
四、相關要求。
1.各單位要結合各自實際,認真策劃,精心組織,廣泛動員本單位黨員干部和家庭成員共同參與,充分利用讀書會、黨支部會、集體學習等靈活多樣的形式,不斷提高活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要圍繞家風教育主題,誦讀活動可以《清風傳家》《嚴以治家》《曾國藩家書》《朱子家訓》《中國家規(guī)》《中國家風家訓》以及市紀委監(jiān)委宣傳部編印的《xx好家風》等家風家訓讀物為薦讀書目;家書體裁必須為書信體,內容可以是夫妻間的廉潔寄語,可以是父母對子女的質樸教誨,也可以是子女對父母的真情流露,但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切記空話、套話。
附件3。
“我的家風故事”征稿啟事。
家風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亦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塑造人們道德品行、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無形力量。為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繼承優(yōu)良家風,深入挖掘我縣家風故事及感人事跡,縣紀委監(jiān)委機關、縣婦聯(lián)聯(lián)合在全縣開展“我的家風故事”征集活動。
一、活動主題。
以家風家訓為主旨,圍繞“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傳統(tǒng)八德和優(yōu)良家風的積淀傳承,面向全縣征集優(yōu)秀隨筆感悟、家風故事、微視頻等作品,引導大家堅定文化自信,營造崇德尚廉的輿論氛圍。
二、活動時間。
三、作品內容。
征集作品緊扣活動主題,體現(xiàn)清廉、誠信、正直、勤勉等中華傳統(tǒng)美德,做到主題鮮明,角度新穎,文風清新,見解獨到,提煉出立身之本、興家之道的好政德、好品德、好家規(guī)、好家訓??梢允潜救?、本家庭經(jīng)歷過或正在傳承的,或是父輩教導的一個短暫瞬間,也可以是一段刻骨銘心的真實故事。
四、作品要求。
文字類作品:可以是思想感悟和文字記敘的故事,也可以圖配文、以實物(老照片、老書稿、老物件等)配故事,字數(shù)在1500字以內。
視頻類作品:用微視頻、動漫或公益廣告形式表現(xiàn),并配腳本及說明,作品不能打單位水印或“樣片”等字樣。文件大小為500m以下,時長5分鐘以內,mp4格式,不符合上述要求視為投稿無效。提交的作品不得含有與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法規(guī)相抵觸的內容;不得臨摹、剽竊、侵犯他人著作權和違反其他有關規(guī)定。
五、報送要求。
清風傳家讀后感篇六
古人說,要修身養(yǎng)性,要管家治國,首先要管家。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們生活的港灣,也是加油站提供動力的源泉。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家風是一個家族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世代的言傳身教,從而形成的屬于家族特有的優(yōu)良風氣,它體現(xiàn)著祖輩對后代的鞭策和期望,記錄著來自遠古的信仰。好的家風,能讓一個人終身受益,讓一個家族經(jīng)久不衰,讓一個單位欣欣向榮,讓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近日,我通過學習由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修身齊家——《清風傳家》和鏡鑒警示——《嚴以治家》讀本,認真領會“注重家風建設,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培養(yǎng)現(xiàn)代文明人格”重要部署的深刻內涵,收獲頗豐。讀本通過深入挖掘25位英模黨員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中汲取人格力量、做家風建設的表率;通過深刻剖析近年查處的24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墮落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關聯(lián),家風敗壞的危害及根源,教育黨員干部以案為鑒,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修身,好家風塑造堅定正直的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北宋名臣包拯在家訓中寫道:“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家訓中則寫道:“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jīng)學,訓之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游處。如此十許年,志趣自成?!笨梢?,不同家族或許有著不同的家風、家訓,但相同的是,在好家風、好家訓的熏陶下長大的孩子,會繼承先輩的意志,或敦厚純善,或勇敢剛毅。好家風是他們刻進血脈的強大的信仰力量,將指引他們向上向善,永遠堅定正直,立于不敗。
齊家,好家風共建文明和諧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道德養(yǎng)成的起點,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焙眉绎L是家庭幸福、年輕人積極向上、老人老有所養(yǎng),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基石。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強大的道德力量,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焦裕祿制定的“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三條家風,成為了焦家人的信條,更將“焦裕祿精神”投射到每一個人的心里,激勵了眾多的后來人。從一家有好家風到家家有好家風,形成家庭成員相親相愛、鄰里之間和睦團結的氛圍,進而抵制歪風邪氣,共建風清氣正的社會。
興國,好家風奠基民族偉大復興。家風的好壞,不僅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還關系到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富強。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強,民族才能旺。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中堅力量,黨員干部的家風建設則更不僅是一家之事,它代表著黨和國家的形象,關系著人心向背,關系著黨的生死存亡,更關系著社會穩(wěn)定、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黨員領導干部的良好家風能夠為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反之,則會損壞黨和國家的聲譽。
《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將黨員的家風建設寫進了黨內規(guī)范,旨在以家風建設推動黨風政風建設。作為一名黨員,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布局之下,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嚴格要求身邊人。讓清風傳家,清風傳萬家,清風傳遍神州華夏,形成家風好,社風正,黨風清,國風優(yōu)的強大合力,為實現(xiàn)偉大復興中國夢注入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古語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shù)知識者的最高理想。天下之本在家,好家教、好家風、好家庭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也是一個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清風傳家》一書以事例為指引,深入記敘了25位黨員楷模的英雄事跡。通過采訪了解他們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從細微處著手,凸顯了他們平凡中的偉大之處。通過細致描述他們的家庭生活事例,赤誠報國、清白傳家的家風故事,生動展現(xiàn)了他們的一身正氣、無私大愛、家國情懷,加深了我對家庭、家風、家教的認識及理解。
嚴以治家,好風傳家。家庭作為社會延續(xù)的重要紐帶,在一個人的成長、成才過程中至關重要。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好家庭”的定義在每個人心中亦不盡相同。通過閱讀,其中張伯禮父子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一家兩代中醫(yī)人,言傳身教救世人。我想,這就是我心中“好家庭”的答案?!昂眉彝ァ辈灰欢ㄒ胸S盛的物質、優(yōu)越的地位、享樂的生活,但一定不能缺少堅持學習的理念,不能忘記人民至上的初心。好的家庭,才能有好的孩子?!芭c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話是說與品行優(yōu)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滿屋香草的臥室,時間長了也聞不到其中的香味。而與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賣臭魚的店鋪,久而久之聞不到魚的臭味,也就是和臭味融為一體了??梢姯h(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而對于個人來說,家庭教育的熏陶,也該如芝蘭一般。張伯禮大夫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一個父親的言傳身教,品德修養(yǎng)對孩子、對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也警示我們在日常家庭相處中注重對自身品性的修養(yǎng)。
最是清風傳家遠。就像一個人有氣質、一個國家有性格一樣,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延續(xù)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習和風貌。這樣一種看不見的精神風貌,摸不著的風尚習氣,以一種隱性的形態(tài),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xiàn)出這樣一種習性,這就是家風。它是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是一個家庭的文化。25位英模黨員的事跡中所折射出的好家風,使我讀完深受感動,對照自身,我有以下體會:
保持平常心。保持一顆平常心,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表里如一,不因外物的改變而有所變化,自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勝不驕,敗不餒”,始終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責任心。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計較個人得失;要克服華而不實,漂浮虛榮的工作作風,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對工作勤勤懇懇,求真務實。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真正把全部心智用在工作上,用在為群眾謀取利益上。
保持進取心。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我們的思想觀念、知識結構、能力水平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不斷創(chuàng)新,要適應時代的潮流。因此,經(jīng)常保持一顆進取心,多一份主動,多一份努力,加強理論學習,吸納各種知識,不斷更新思想觀念,銳意創(chuàng)新,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自覺做到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廉潔心。廉潔自律是底線。廉潔自律是我們應該具備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也是基本的行為要求。要抵擋住各種物欲的誘惑和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健康地成長,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保持清醒的頭腦,分得清黑白,辨得清真?zhèn)?,看得清是非,克己自律,嚴于自察?/p>
一個人的成長成材,離不開家風的潛移默化;而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即是千萬家庭家教家風的總和?!耙皇抑恢?,何以天下家國為?”的古訓仍歷歷在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信條更是千年不殞,中國古人對于家風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家風是一個家族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處世之道,是祖先歷經(jīng)世事之后的經(jīng)驗之言,可以成冊,可以言傳,但無論是哪種形式,必是對兒孫的諄諄勸誡。好的家風淳樸無華,催人向善,是引導兒孫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門,也是約束兒孫行為規(guī)范的內心準則;反之,則誤人誤己,誘導兒孫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齊家,往大看是治國平天下。優(yōu)良家風需要傳承,需要推廣,社會正氣需要弘揚。
家風對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個人的第一課堂,我們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便是對于家風的一個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個真實的寫照。父母誠樸,則兒孫向善,父母貪腐,則兒孫效仿,家風直接影響個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古來宗族大家庭,必讓孩子以德高望重者為榜樣,而今家庭變小了,更需要家長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師,讓優(yōu)良的家風傳承下去,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風能形成廉潔的行政作風。近年來,官員子女家屬腐敗事件頻發(fā),影響惡劣,不免令人質疑其家風?!靶硗滇?,長大偷金”,不良家風追求物質、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僅自己鋃鐺入獄,也為兒孫后代埋下禍根。值得慶幸的是,行政廉潔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們一生奉公執(zhí)法,淳樸善良,為人民辦實事,廣受尊敬與愛戴。家風會蔓延到工作作風,優(yōu)良的家風則是法制化建設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風的廉潔公正則需要家風正統(tǒng)來保證。
家風影響社風,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石。社會是千萬家庭的總和,家風匯聚起來就是社風,多數(shù)家庭家風淳樸,則社風淳樸;社風的急功近利,則說明多數(shù)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來人們對物欲的過度追求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拼豪宅、拼豪車,甚至有結婚彩禮都明碼標價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僅是人人“倉廩實衣食足”的物質生活,還應該有“知禮節(jié)知榮辱”的社會風氣。而改變社會風氣不能一蹴而就,著眼點仍需在家風。
家風是一家血脈的傳承,更是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鐘南山一家三代行醫(yī),鐘南山的父親鐘世藩是知名兒科專家,鐘南山是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的兒子鐘惟德是泌尿外科專家。一家三代人,秉承著仁心仁術的醫(yī)家風范,傳承著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仁者家風,不斷耕耘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正是鐘家人不服輸?shù)男愿窈晚斕炝⒌氐娘L骨,在家風中代代相傳,才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時代楷模黃大年從小就在父母的教育和影響下將愛國報國的種子深埋心中,“祖國高于一切”的愛國家風驅使他作別康河的水草,歸來做祖國的棟梁。在歸國短短七年的時間里透支自己,也要報效祖國。雖然黃大年的外孫沒有直接接受過他的教育,但相信黃大年“家國萬里心所系”的精神已經(jīng)融入子孫的血液中,成為了一個家族的品格。
梁啟超的九個孩子個個成器,一個方面有自身原因,但更重要的還是父母有遠見、家風正,有重讀書、輕享受的風氣,有做學問的榜樣和方法,有走正道的鞭策,有擇配偶的眼光。這套家風叫學問種子,土壤合適了就會開花結果,代代出人才。可以說,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動產(chǎn),有了它,我們才能不卑不亢,順遂時不忘形,逆境時不怯懦,成為我們行走世間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正所謂家風相連,成民風,民風相融,匯國風。若每個家庭都秉承良好家風,則國家的政治風氣必將一身清。
江南錢家之所以人才輩出,不僅因為錢氏家族作為吳越王的后代,有千年的家訓,更是得益于錢家人在1925年將其家訓作出的重要修訂,此次修訂將家訓改為四個部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正是這樣的修訂,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鮮明的家國意識情懷融入世代相傳的家訓中,才為祖國培養(yǎng)了如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鐘書等國之脊梁。
97歲的戰(zhàn)斗英雄張富清一生都將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堅守,融為一個家族的品格,成為幾代人自然而然的事。在解放戰(zhàn)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戰(zhàn)功,但卻將功績塵封60多年。戰(zhàn)爭結束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卻主動請纓,響應黨的號召,奮斗在偏遠艱苦的來鳳縣。為避免和同患高血壓的大兒子混用藥品,他每次吃完藥后都把藥鎖起來,只因他的藥是公費保障的,每一粒都要“專藥專用”,不能假公濟私。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孔约?,莫求“沾光”是張富清給全家立下的規(guī)矩?!八麖膩頉]有專門給我們講過什么大道理,但他對待事業(yè)、對待生活、對待名利的方式,通過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他不需要說什么,我們自然就知道該做什么,覺得都是理所應當?shù)氖??!毙鹤訌埥∪f。正是老英雄這冰霜氣骨玉精神,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張家?guī)状说谋痉肿粤ⅰ?/p>
這些優(yōu)秀的家訓、家風,是滋養(yǎng)今人和后代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涵養(yǎng)家風、建設美好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從敬姜“匡子過失,教以法理”,到張英教育家人“讓他三尺又何妨”,再到曾國藩告誡兄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無不表明個人德性的生長有賴于家庭倫理的滋養(yǎng)。從中華家訓中吸取智慧養(yǎng)分,才會讓社會這個“大家庭”更和諧、更美好。而只有當每個小家庭都將實現(xiàn)建設好、傳承好小家庭的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才能匯聚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這是歷史的傳承,更是時代的使命。
“天之本在國,國者本在家”,良好的家風能夠影響幾代人,以千千萬萬家庭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好風氣,所以家風建設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這本《清風傳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闡述了良好家風的核心內涵,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這本書挑選了25位杰出黨員的家風故事進行講述,他們都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成長故事以及教育下一代的故事讓人感觸頗深,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去閱讀學習。
杰出的人物必定有異于凡人之處,但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堅毅的性格、頑強的作風、對事業(yè)執(zhí)著的追求以及對高尚品德的堅守。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書中高銘暄老師的故事。
高老師的父親高鳴鶴身為民國時期法官,在上海淪陷后不愿為日本人賣命,毅然棄官回家。那時起高銘暄開始懂得了法官的鐵骨錚錚。后其父又拿所在法院的院長郭云觀清正廉潔、剛直睿智的例子教育督促高銘暄,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高銘暄逐漸形成了自己愛國、正直、節(jié)儉的價值觀,并將這些高尚品德傳播給自己的家人和學生。
高老師除了在事業(yè)上孜孜不倦外,生活中對子女和學生的教誨也從未中斷過。這些教誨不僅是言語,更多的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其兒子高曉東記得小時候其家門口樓道內自家碼的煤永遠比別人家碼得高一點、窄一點,因為父親認為這樣可以給路人留下更寬的路。這件事雖然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反映出公共利益優(yōu)于個人利益的高尚素養(yǎng),對下一代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下一代的發(fā)展。除此之外,他的學生都知道高老師從來不收學生的東西、也從不接受學生的宴請,連在家里這種私人空間都這么堅持原則,更加證明了他的優(yōu)良作風和高潔品格。
高銘暄將自己的家風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一部分,在與學生的日常往來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作風和家風。高老師的這些品格都是來自其父親的言傳身教,現(xiàn)在他又將家風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不僅讓后代形成了正確的三觀,無言的教誨更是使學生受益匪淺,使得一人帶動了整個圈子的家風。這不禁讓人想到古時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人理想?!盎A不牢地動山搖”遠大理想的實現(xiàn)需要打好“修身齊家”的牢固基礎,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推進正是源于千千萬萬個優(yōu)秀中國人優(yōu)良家風的帶動。家風傳承的道理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通用的,也是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的。
在去年疫情初期,“國士”鐘南山臨危受命挺身而出,趕赴抗疫一線研判疫情,指導抗疫的同時給國家提出決策建議,對抗擊疫情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書中講述了他的家風故事,讓我認識到他的杰出并非天生,而是源自于其父的鞭策與教誨。鐘南山的父親是嚴父,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其父與其交流過程中問其歲數(shù),當鐘南山回答完,其父意味深長的說“都35歲了,真可怕”。自此,鐘南山認識到自己35歲了還一事無成,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后其奮發(fā)圖強努力學習,在國際醫(yī)學會議上糾正了英國權威的實驗結果,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那次會議后,鐘南山第一次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嚴管并不是虐待,而是無言的厚愛。積極向上的家風,少不了父母的鞭策和激勵?!皭壑?,苛之深”是我對鐘南山家風故事的深刻感悟。
雖然僅選擇了兩個人物的故事進行感悟分享,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靈,讓我感悟到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將家風建設作為遵守生活紀律的重要保障,將這些優(yōu)秀人物的品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看了那么多家風故事,不禁想到了我的外公。外公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他在世時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導家人生活要節(jié)儉、工作要努力踏實。去世前他留下了家訓詩“勤工重讀傳家久,守法循規(guī)不染塵。孝悌慈嚴崇善舉,家和旺健樂天倫?!彪m然他已經(jīng)不在了,但是之前他的言傳身教讓我謹記了他的做人之道。我會將他的教誨繼續(xù)付諸于行動,將他的優(yōu)良品質發(fā)揚光大,繼續(xù)傳承下去。家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清風傳家讀后感篇七
“家庭風格又稱門式,是指家庭或世世代代的時尚、生活方式,即一種家庭氛圍。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天之本在國,國者本在家”,良好的家風能夠影響幾代人,以千千萬萬家庭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好風氣,所以家風建設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這本《清風傳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闡述了良好家風的核心內涵,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這本書挑選了25位杰出黨員的家風故事進行講述,他們都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成長故事以及教育下一代的故事讓人感觸頗深,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去閱讀學習。
杰出的人物必定有異于凡人之處,但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堅毅的性格、頑強的作風、對事業(yè)執(zhí)著的追求以及對高尚品德的堅守。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書中高銘暄老師的故事。
高老師的父親高鳴鶴身為民國時期法官,在上海淪陷后不愿為日本人賣命,毅然棄官回家。那時起高銘暄開始懂得了法官的鐵骨錚錚。后其父又拿所在法院的院長郭云觀清正廉潔、剛直睿智的例子教育督促高銘暄,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高銘暄逐漸形成了自己愛國、正直、節(jié)儉的價值觀,并將這些高尚品德傳播給自己的家人和學生。
高老師除了在事業(yè)上孜孜不倦外,生活中對子女和學生的教誨也從未中斷過。這些教誨不僅是言語,更多的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其兒子高曉東記得小時候其家門口樓道內自家碼的煤永遠比別人家碼得高一點、窄一點,因為父親認為這樣可以給路人留下更寬的路。這件事雖然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反映出公共利益優(yōu)于個人利益的高尚素養(yǎng),對下一代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下一代的發(fā)展。除此之外,他的學生都知道高老師從來不收學生的東西、也從不接受學生的宴請,連在家里這種私人空間都這么堅持原則,更加證明了他的優(yōu)良作風和高潔品格。
高銘暄將自己的家風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一部分,在與學生的日常往來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作風和家風。高老師的這些品格都是來自其父親的言傳身教,現(xiàn)在他又將家風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不僅讓后代形成了正確的三觀,無言的教誨更是使學生受益匪淺,使得一人帶動了整個圈子的家風。這不禁讓人想到古時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人理想?!盎A不牢地動山搖”遠大理想的實現(xiàn)需要打好“修身齊家”的牢固基礎,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推進正是源于千千萬萬個優(yōu)秀中國人優(yōu)良家風的帶動。家風傳承的道理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通用的,也是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的。
在去年疫情初期,“國士”鐘南山臨危受命挺身而出,趕赴抗疫一線研判疫情,指導抗疫的同時給國家提出決策建議,對抗擊疫情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書中講述了他的家風故事,讓我認識到他的杰出并非天生,而是源自于其父的鞭策與教誨。鐘南山的父親是嚴父,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其父與其交流過程中問其歲數(shù),當鐘南山回答完,其父意味深長的說“都35歲了,真可怕”。自此,鐘南山認識到自己35歲了還一事無成,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后其奮發(fā)圖強努力學習,在國際醫(yī)學會議上糾正了英國權威的實驗結果,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那次會議后,鐘南山第一次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嚴管并不是虐待,而是無言的厚愛。積極向上的家風,少不了父母的鞭策和激勵?!皭壑?,苛之深”是我對鐘南山家風故事的深刻感悟。
雖然僅選擇了兩個人物的故事進行感悟分享,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靈,讓我感悟到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將家風建設作為遵守生活紀律的重要保障,將這些優(yōu)秀人物的品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看了那么多家風故事,不禁想到了我的外公。外公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他在世時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導家人生活要節(jié)儉、工作要努力踏實。去世前他留下了家訓詩“勤工重讀傳家久,守法循規(guī)不染塵。孝悌慈嚴崇善舉,家和旺健樂天倫?!彪m然他已經(jīng)不在了,但是之前他的言傳身教讓我謹記了他的做人之道。我會將他的教誨繼續(xù)付諸于行動,將他的優(yōu)良品質發(fā)揚光大,繼續(xù)傳承下去。家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古語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shù)知識者的最高理想。天下之本在家,好家教、好家風、好家庭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也是一個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清風傳家》一書以事例為指引,深入記敘了25位黨員楷模的英雄事跡。通過采訪了解他們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從細微處著手,凸顯了他們平凡中的偉大之處。通過細致描述他們的家庭生活事例,赤誠報國、清白傳家的家風故事,生動展現(xiàn)了他們的一身正氣、無私大愛、家國情懷,加深了我對家庭、家風、家教的認識及理解。
嚴以治家,好風傳家。家庭作為社會延續(xù)的重要紐帶,在一個人的成長、成才過程中至關重要。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好家庭”的定義在每個人心中亦不盡相同。通過閱讀,其中張伯禮父子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一家兩代中醫(yī)人,言傳身教救世人。我想,這就是我心中“好家庭”的答案。“好家庭”不一定要有豐盛的物質、優(yōu)越的地位、享樂的生活,但一定不能缺少堅持學習的理念,不能忘記人民至上的初心。好的家庭,才能有好的孩子?!芭c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話是說與品行優(yōu)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滿屋香草的臥室,時間長了也聞不到其中的香味。而與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賣臭魚的店鋪,久而久之聞不到魚的臭味,也就是和臭味融為一體了。可見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而對于個人來說,家庭教育的熏陶,也該如芝蘭一般。張伯禮大夫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一個父親的言傳身教,品德修養(yǎng)對孩子、對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也警示我們在日常家庭相處中注重對自身品性的修養(yǎng)。
最是清風傳家遠。就像一個人有氣質、一個國家有性格一樣,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延續(xù)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習和風貌。這樣一種看不見的精神風貌,摸不著的風尚習氣,以一種隱性的形態(tài),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xiàn)出這樣一種習性,這就是家風。它是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是一個家庭的文化。25位英模黨員的事跡中所折射出的好家風,使我讀完深受感動,對照自身,我有以下體會:
保持平常心。保持一顆平常心,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表里如一,不因外物的改變而有所變化,自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勝不驕,敗不餒”,始終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責任心。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計較個人得失;要克服華而不實,漂浮虛榮的工作作風,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對工作勤勤懇懇,求真務實。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真正把全部心智用在工作上,用在為群眾謀取利益上。
保持進取心。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我們的思想觀念、知識結構、能力水平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不斷創(chuàng)新,要適應時代的潮流。因此,經(jīng)常保持一顆進取心,多一份主動,多一份努力,加強理論學習,吸納各種知識,不斷更新思想觀念,銳意創(chuàng)新,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自覺做到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廉潔心。廉潔自律是底線。廉潔自律是我們應該具備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也是基本的行為要求。要抵擋住各種物欲的誘惑和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健康地成長,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保持清醒的頭腦,分得清黑白,辨得清真?zhèn)危吹们迨欠?,克己自律,嚴于自察?/p>
清風傳家讀后感篇八
古語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shù)知識者的最高理想。天下之本在家,好家教、好家風、好家庭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也是一個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清風傳家》一書以事例為指引,深入記敘了25位黨員楷模的英雄事跡。通過采訪了解他們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從細微處著手,凸顯了他們平凡中的偉大之處。通過細致描述他們的家庭生活事例,赤誠報國、清白傳家的家風故事,生動展現(xiàn)了他們的一身正氣、無私大愛、家國情懷,加深了我對家庭、家風、家教的認識及理解。
嚴以治家,好風傳家。家庭作為社會延續(xù)的重要紐帶,在一個人的成長、成才過程中至關重要。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好家庭”的定義在每個人心中亦不盡相同。通過閱讀,其中張伯禮父子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一家兩代中醫(yī)人,言傳身教救世人。我想,這就是我心中“好家庭”的答案。“好家庭”不一定要有豐盛的物質、優(yōu)越的地位、享樂的生活,但一定不能缺少堅持學習的理念,不能忘記人民至上的初心。好的家庭,才能有好的孩子?!芭c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話是說與品行優(yōu)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滿屋香草的臥室,時間長了也聞不到其中的香味。而與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賣臭魚的店鋪,久而久之聞不到魚的臭味,也就是和臭味融為一體了??梢姯h(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而對于個人來說,家庭教育的熏陶,也該如芝蘭一般。張伯禮大夫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一個父親的言傳身教,品德修養(yǎng)對孩子、對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也警示我們在日常家庭相處中注重對自身品性的修養(yǎng)。
最是清風傳家遠。就像一個人有氣質、一個國家有性格一樣,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延續(xù)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習和風貌。這樣一種看不見的精神風貌,摸不著的風尚習氣,以一種隱性的形態(tài),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xiàn)出這樣一種習性,這就是家風。它是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是一個家庭的文化。25位英模黨員的事跡中所折射出的好家風,使我讀完深受感動,對照自身,我有以下體會:
保持平常心。保持一顆平常心,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表里如一,不因外物的改變而有所變化,自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勝不驕,敗不餒”,始終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責任心。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計較個人得失;要克服華而不實,漂浮虛榮的工作作風,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對工作勤勤懇懇,求真務實。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真正把全部心智用在工作上,用在為群眾謀取利益上。
保持進取心。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我們的思想觀念、知識結構、能力水平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不斷創(chuàng)新,要適應時代的潮流。因此,經(jīng)常保持一顆進取心,多一份主動,多一份努力,加強理論學習,吸納各種知識,不斷更新思想觀念,銳意創(chuàng)新,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自覺做到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廉潔心。廉潔自律是底線。廉潔自律是我們應該具備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也是基本的行為要求。要抵擋住各種物欲的誘惑和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健康地成長,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保持清醒的頭腦,分得清黑白,辨得清真?zhèn)?,看得清是非,克己自律,嚴于自察?/p>
家風是一家血脈的傳承,更是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鐘南山一家三代行醫(yī),鐘南山的父親鐘世藩是知名兒科專家,鐘南山是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的兒子鐘惟德是泌尿外科專家。一家三代人,秉承著仁心仁術的醫(yī)家風范,傳承著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仁者家風,不斷耕耘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正是鐘家人不服輸?shù)男愿窈晚斕炝⒌氐娘L骨,在家風中代代相傳,才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時代楷模黃大年從小就在父母的教育和影響下將愛國報國的種子深埋心中,“祖國高于一切”的愛國家風驅使他作別康河的水草,歸來做祖國的棟梁。在歸國短短七年的時間里透支自己,也要報效祖國。雖然黃大年的外孫沒有直接接受過他的教育,但相信黃大年“家國萬里心所系”的精神已經(jīng)融入子孫的血液中,成為了一個家族的品格。
梁啟超的九個孩子個個成器,一個方面有自身原因,但更重要的還是父母有遠見、家風正,有重讀書、輕享受的風氣,有做學問的榜樣和方法,有走正道的鞭策,有擇配偶的眼光。這套家風叫學問種子,土壤合適了就會開花結果,代代出人才??梢哉f,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動產(chǎn),有了它,我們才能不卑不亢,順遂時不忘形,逆境時不怯懦,成為我們行走世間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正所謂家風相連,成民風,民風相融,匯國風。若每個家庭都秉承良好家風,則國家的政治風氣必將一身清。
江南錢家之所以人才輩出,不僅因為錢氏家族作為吳越王的后代,有千年的家訓,更是得益于錢家人在1925年將其家訓作出的重要修訂,此次修訂將家訓改為四個部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正是這樣的修訂,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鮮明的家國意識情懷融入世代相傳的家訓中,才為祖國培養(yǎng)了如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鐘書等國之脊梁。
97歲的戰(zhàn)斗英雄張富清一生都將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堅守,融為一個家族的品格,成為幾代人自然而然的事。在解放戰(zhàn)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戰(zhàn)功,但卻將功績塵封60多年。戰(zhàn)爭結束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卻主動請纓,響應黨的號召,奮斗在偏遠艱苦的來鳳縣。為避免和同患高血壓的大兒子混用藥品,他每次吃完藥后都把藥鎖起來,只因他的藥是公費保障的,每一粒都要“專藥專用”,不能假公濟私。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孔约?,莫求“沾光”是張富清給全家立下的規(guī)矩。“他從來沒有專門給我們講過什么大道理,但他對待事業(yè)、對待生活、對待名利的方式,通過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他不需要說什么,我們自然就知道該做什么,覺得都是理所應當?shù)氖?。”小兒子張健全說。正是老英雄這冰霜氣骨玉精神,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張家?guī)状说谋痉肿粤ⅰ?/p>
這些優(yōu)秀的家訓、家風,是滋養(yǎng)今人和后代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涵養(yǎng)家風、建設美好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從敬姜“匡子過失,教以法理”,到張英教育家人“讓他三尺又何妨”,再到曾國藩告誡兄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無不表明個人德性的生長有賴于家庭倫理的滋養(yǎng)。從中華家訓中吸取智慧養(yǎng)分,才會讓社會這個“大家庭”更和諧、更美好。而只有當每個小家庭都將實現(xiàn)建設好、傳承好小家庭的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才能匯聚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這是歷史的傳承,更是時代的使命。
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黨員干部家風建設讀本《清風傳家》《嚴以治家》(一套2冊),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全國公開發(fā)行。
全書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關于“注重家風建設,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培養(yǎng)現(xiàn)代文明人格”的重要部署,注重采寫與點評相印證、剖析與警示相結合,事理并重、情理交融、圖文并茂。
其中,《清風傳家》立足正面引導,深入采訪了黨的十九大以來獲得國家級榮譽的于敏、孫家棟、張富清、黃旭華、鐘南山、樊錦詩等25位英模黨員,首次集中挖掘他們在家風建設方面的感人事跡,細致講述他們赤誠報國、清白傳家的家風故事,生動展現(xiàn)他們的真情大愛、家國情懷,旨在引導黨員干部見賢思齊,從中汲取人格力量,自覺做家風建設的表率;《嚴以治家》立足反面警示,通過對近年來查處的24個違紀違法領導干部家風問題的深刻剖析,輔以懺悔摘錄、警示評點,揭示領導干部自身不正、治家不嚴給事業(yè)和家庭帶來的巨大傷害,旨在教育黨員干部以案為鑒,謹防不良風氣對家風的侵蝕,做到清廉自守,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讀本已入選中央宣傳部“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全書突出思想性、教育性和可讀性,敘事生動,說理透徹,既是黨員干部筑牢信念基石、錘煉高尚品格、強化廉政教育和家風建設的重要學習輔導,也是面向全社會的廉潔文化建設讀本,可供黨員干部家屬和廣大讀者學習閱讀。
“天之本在國,國者本在家”,良好的家風能夠影響幾代人,以千千萬萬家庭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好風氣,所以家風建設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這本《清風傳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闡述了良好家風的核心內涵,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這本書挑選了25位杰出黨員的家風故事進行講述,他們都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成長故事以及教育下一代的故事讓人感觸頗深,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去閱讀學習。
杰出的人物必定有異于凡人之處,但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堅毅的性格、頑強的作風、對事業(yè)執(zhí)著的追求以及對高尚品德的堅守。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書中高銘暄老師的故事。
高老師的父親高鳴鶴身為民國時期法官,在上海淪陷后不愿為日本人賣命,毅然棄官回家。那時起高銘暄開始懂得了法官的鐵骨錚錚。后其父又拿所在法院的院長郭云觀清正廉潔、剛直睿智的例子教育督促高銘暄,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高銘暄逐漸形成了自己愛國、正直、節(jié)儉的價值觀,并將這些高尚品德傳播給自己的家人和學生。
高老師除了在事業(yè)上孜孜不倦外,生活中對子女和學生的教誨也從未中斷過。這些教誨不僅是言語,更多的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其兒子高曉東記得小時候其家門口樓道內自家碼的煤永遠比別人家碼得高一點、窄一點,因為父親認為這樣可以給路人留下更寬的路。這件事雖然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反映出公共利益優(yōu)于個人利益的高尚素養(yǎng),對下一代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下一代的發(fā)展。除此之外,他的學生都知道高老師從來不收學生的東西、也從不接受學生的宴請,連在家里這種私人空間都這么堅持原則,更加證明了他的優(yōu)良作風和高潔品格。
高銘暄將自己的家風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一部分,在與學生的日常往來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作風和家風。高老師的這些品格都是來自其父親的言傳身教,現(xiàn)在他又將家風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不僅讓后代形成了正確的三觀,無言的教誨更是使學生受益匪淺,使得一人帶動了整個圈子的家風。這不禁讓人想到古時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人理想?!盎A不牢地動山搖”遠大理想的實現(xiàn)需要打好“修身齊家”的牢固基礎,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推進正是源于千千萬萬個優(yōu)秀中國人優(yōu)良家風的帶動。家風傳承的道理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通用的,也是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的。
在去年疫情初期,“國士”鐘南山臨危受命挺身而出,趕赴抗疫一線研判疫情,指導抗疫的同時給國家提出決策建議,對抗擊疫情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書中講述了他的家風故事,讓我認識到他的杰出并非天生,而是源自于其父的鞭策與教誨。鐘南山的父親是嚴父,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其父與其交流過程中問其歲數(shù),當鐘南山回答完,其父意味深長的說“都35歲了,真可怕”。自此,鐘南山認識到自己35歲了還一事無成,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后其奮發(fā)圖強努力學習,在國際醫(yī)學會議上糾正了英國權威的實驗結果,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那次會議后,鐘南山第一次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嚴管并不是虐待,而是無言的厚愛。積極向上的家風,少不了父母的鞭策和激勵?!皭壑?,苛之深”是我對鐘南山家風故事的深刻感悟。
雖然僅選擇了兩個人物的故事進行感悟分享,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靈,讓我感悟到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將家風建設作為遵守生活紀律的重要保障,將這些優(yōu)秀人物的品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看了那么多家風故事,不禁想到了我的外公。外公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他在世時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導家人生活要節(jié)儉、工作要努力踏實。去世前他留下了家訓詩“勤工重讀傳家久,守法循規(guī)不染塵。孝悌慈嚴崇善舉,家和旺健樂天倫。”雖然他已經(jīng)不在了,但是之前他的言傳身教讓我謹記了他的做人之道。我會將他的教誨繼續(xù)付諸于行動,將他的優(yōu)良品質發(fā)揚光大,繼續(xù)傳承下去。家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一個人的成長成材,離不開家風的潛移默化;而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即是千萬家庭家教家風的總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的古訓仍歷歷在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信條更是千年不殞,中國古人對于家風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家風是一個家族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處世之道,是祖先歷經(jīng)世事之后的經(jīng)驗之言,可以成冊,可以言傳,但無論是哪種形式,必是對兒孫的諄諄勸誡。好的家風淳樸無華,催人向善,是引導兒孫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門,也是約束兒孫行為規(guī)范的內心準則;反之,則誤人誤己,誘導兒孫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齊家,往大看是治國平天下。優(yōu)良家風需要傳承,需要推廣,社會正氣需要弘揚。
家風對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個人的第一課堂,我們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便是對于家風的一個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個真實的寫照。父母誠樸,則兒孫向善,父母貪腐,則兒孫效仿,家風直接影響個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古來宗族大家庭,必讓孩子以德高望重者為榜樣,而今家庭變小了,更需要家長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師,讓優(yōu)良的家風傳承下去,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風能形成廉潔的行政作風。近年來,官員子女家屬腐敗事件頻發(fā),影響惡劣,不免令人質疑其家風?!靶硗滇?,長大偷金”,不良家風追求物質、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僅自己鋃鐺入獄,也為兒孫后代埋下禍根。值得慶幸的是,行政廉潔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們一生奉公執(zhí)法,淳樸善良,為人民辦實事,廣受尊敬與愛戴。家風會蔓延到工作作風,優(yōu)良的家風則是法制化建設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風的廉潔公正則需要家風正統(tǒng)來保證。
家風影響社風,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石。社會是千萬家庭的總和,家風匯聚起來就是社風,多數(shù)家庭家風淳樸,則社風淳樸;社風的急功近利,則說明多數(shù)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來人們對物欲的過度追求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拼豪宅、拼豪車,甚至有結婚彩禮都明碼標價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僅是人人“倉廩實衣食足”的物質生活,還應該有“知禮節(jié)知榮辱”的社會風氣。而改變社會風氣不能一蹴而就,著眼點仍需在家風。
家風是一個家族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世代的言傳身教,從而形成的屬于家族特有的優(yōu)良風氣,它體現(xiàn)著祖輩對后代的鞭策和期望,記錄著來自遠古的信仰。好的家風,能讓一個人終身受益,讓一個家族經(jīng)久不衰,讓一個單位欣欣向榮,讓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p>
近日,我通過學習由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修身齊家——《清風傳家》和鏡鑒警示——《嚴以治家》讀本,認真領會“注重家風建設,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培養(yǎng)現(xiàn)代文明人格”重要部署的深刻內涵,收獲頗豐。讀本通過深入挖掘25位英模黨員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中汲取人格力量、做家風建設的表率;通過深刻剖析近年查處的24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墮落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關聯(lián),家風敗壞的危害及根源,教育黨員干部以案為鑒,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修身,好家風塑造堅定正直的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北宋名臣包拯在家訓中寫道:“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蹦纤螑蹏娙岁懹蔚募矣栔袆t寫道:“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jīng)學,訓之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游處。如此十許年,志趣自成?!笨梢?,不同家族或許有著不同的家風、家訓,但相同的是,在好家風、好家訓的熏陶下長大的孩子,會繼承先輩的意志,或敦厚純善,或勇敢剛毅。好家風是他們刻進血脈的強大的信仰力量,將指引他們向上向善,永遠堅定正直,立于不敗。
齊家,好家風共建文明和諧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道德養(yǎng)成的起點,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焙眉绎L是家庭幸福、年輕人積極向上、老人老有所養(yǎng),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基石。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強大的道德力量,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焦裕祿制定的“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三條家風,成為了焦家人的信條,更將“焦裕祿精神”投射到每一個人的心里,激勵了眾多的后來人。從一家有好家風到家家有好家風,形成家庭成員相親相愛、鄰里之間和睦團結的氛圍,進而抵制歪風邪氣,共建風清氣正的社會。
興國,好家風奠基民族偉大復興。家風的好壞,不僅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還關系到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富強。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強,民族才能旺。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中堅力量,黨員干部的家風建設則更不僅是一家之事,它代表著黨和國家的形象,關系著人心向背,關系著黨的生死存亡,更關系著社會穩(wěn)定、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黨員領導干部的良好家風能夠為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反之,則會損壞黨和國家的聲譽。
《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將黨員的家風建設寫進了黨內規(guī)范,旨在以家風建設推動黨風政風建設。作為一名黨員,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布局之下,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嚴格要求身邊人。讓清風傳家,清風傳萬家,清風傳遍神州華夏,形成家風好,社風正,黨風清,國風優(yōu)的強大合力,為實現(xiàn)偉大復興中國夢注入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清風傳家讀后感篇九
《清風傳家》一書,共對25位英模黨員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進行了深入挖掘。通過閱讀學習,在為之而感動和鼓舞的同時,更加深刻認識到家風的重要意義。通讀每位英模的事跡,對其中啟發(fā)較大、印象深刻的家風進行梳理總結,能夠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很多類似的特征,能夠為今后建好家風、傳好家風,將個人作風融進家風,將家風建設融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增強思想基礎。
愛國家風。黃旭華院士始終把國家的事放在第一位,“有國才有家,有家才能盡孝,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孝”。黃旭華為核潛艇事業(yè)隱姓埋名、艱苦風斗三十余載,其間始終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在家中盡力用愛彌補妻子,愛孩子但不溺愛,始終“為事業(yè)盡力,以愛來治家”。
淡泊家風。于敏院士身負輝煌成就卻在大半輩子的時間里隱形埋名、默默無聞。家人從未聽說過他講自己的成就,從未流露過驕傲情緒,自己的親生子女也很長一段時間內并不清楚父親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獲得了哪些成就。子女回憶說“父親沒有給我們留下什么財物,但他的精神,他的一言一行,卻是我們做人立世的標桿,不斷影響和指引著我們”。
醫(yī)德家風。鐘南山院士三代為醫(yī)。在父親的“愛之切,苛之深”的教誨下,鐘南山奮發(fā)努力,秉承醫(yī)者仁心,認真對待每一名病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更是全力以赴。張伯禮院士在“博我以文,約我以禮”的父母教育下,養(yǎng)成廉潔奉公的品格,并同樣嚴格要求自己的子女,要善于學習,傳承國粹,譜寫愛國情懷。
嚴謹家風。孫家棟院士在年輕時就將毛**“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chǎn)黨員就最講認真”的講話深深印在腦海,此后用一生的“認真”在滿天星斗中寫下中國航天的傳奇。于漪作為教師隊伍的楷模,對自己的孩子從不以分數(shù)論長短,而是更加注重培養(yǎng)他們嚴謹細致的行為習慣。引導孩子從記好每一堂課的筆記,寫好每一篇作文做起,養(yǎng)成思考成熟再下筆、減少改動的嚴謹習慣。
自立家風。張富清每次服用完自己的降壓藥,就將藥鎖起來,因為在他看來,他的藥是國家全額報銷的,每一粒都要“專藥專用”,不能假公濟私。他的兒子說“父親一直對我們說,他只供我們讀書,其他都要靠自己的本事,不要指望別人”。顧方舟傳承母親的堅毅勇敢,為消滅脊髓灰質炎作出巨大貢獻,他所堅持的教育理念是:注重培養(yǎng)孩子大公無私、樂于奉獻的品德,教育引導孩子知道做事情要靠自己努力,要獨立自主。
書中的英模都是低調、謙和、務實、進取,不追逐名利,卻無一不在各自的領域發(fā)光發(fā)熱,為事業(yè)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們良好的個人品格既源自家風的熏陶,也為家風的傳承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事業(yè)上盡心盡力奉獻,在家庭中溫情對待家人??此剖巧畹膬蓚€方面,實則是“家國同構”的中華文化傳統(tǒng)在個人身上一以貫之的體現(xiàn)。比如書中介紹的高銘暄教授,身教言傳、在柴米油鹽中傳承人生道理。既是學術泰斗,又是顧家好手。對事業(yè)成就的追求、對家庭和諧的追求,都是個人精神能量的來源,也是個人自我實現(xiàn)的途徑。
看他們的成就,很可能是我們遙不可及,但看他們的作風,又覺得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效仿。所以家風建設意義重大,但著手于己、落腳于己,要實現(xiàn)自身價值意義,就要看到個人與家庭,家庭與國家之間的關系。要想讓自己、家人乃至后代能夠始終保持良好家風,就要從自身做起。本書中的英模黨員無一不是自身作風過硬,才為家中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實現(xiàn)“不言之教”。
清風傳家讀后感篇十
想必,是如今的人們過于平庸了。人們只追求這些物質的價格高低而把他們視為珍寶,卻難以領會到這些物質的歷史意義,及所蘊含的道理。我卻比較偏愛歷史所遺留下的“祖訓”。他應該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他給你帶來的精神沖擊之利應遠超出古物的觀賞吧!
家訓、祖訓仍是古人所汲取的精華,雖然它無形,可是卻能在潛移默化中去熏陶你,感染你。難道沒有比那古董的歷史意義更來得深厚嗎?難道這些祖訓無法喚起你的反思與進步嗎?祖訓,這一傳家之寶仍是你用金錢而所不可及之物。而那些所謂的“傳家寶物”卻被像商品一樣地換動主人。
著名的金融家比爾·蓋茨的成功唯一的寶貝就是他父親的一句話:“勇敢去拼?!辈⒉粺o什么重大的寶物給他。而撒切爾也一直堅守著一句家訓“勇爭第一,不做第二”的祖訓,支撐著他勇攀高峰,在失敗前不停下腳步。
或許,我們需要的是他們那種視無形力量之寶為寶的精神。而不去在乎或追究傳家寶的價值和價格是多少。
現(xiàn)如今,我們所看到的都是人們把家中傳流下來的文物視為寶貝,高掛在家中。而很少能見古時,人們用墨筆高揚祖訓了。為何在時代進步的同時,人們漸漸遺棄了祖訓這一重要寶貝了呢?這應引起我們的反思。
運動員應銘記老運動者的祖訓,家中的人員應牢記我們的家訓,即使在國之大下,人們也應堅守歷史學者的祖訓,只有這樣才能興家、興國,只有如此才能有我們不斷前進的強大無形支撐力。想必而知,祖訓對于我們意識有如此之大了吧!
我們不應再遺棄祖訓了,不應把祖先對我們的警言當作廢物,我們要重拾祖訓,發(fā)揚它的'強大作用,并且不斷傳續(xù)下去??上攵嬗柛芊从吵鰝鞒械膬r值,及傳承其的歷史意識。
祖訓——無價之寶,它比物質更有價值,是人脈所缺失之物,是人們強大、無形的寶貝。
清風傳家讀后感篇十一
看著電視里介紹的大人物,大都有著良好的家庭背景,不由得心生羨慕,為什么我們家就沒點什么特別的嗎?嗯,讓我想一想。
爺爺是一個有些古板的人,信奉板子教育,每當我看到爺爺拿著老頭樂從里屋走出來時,總會下意識的,想想自己又干了些什么壞事兒,與板子配套的是爺爺?shù)哪前频哪?,生氣時陰沉如墨,高興時火紅似陽。
一般的來說,爺爺平時不發(fā)火,一發(fā)火便是怒發(fā)沖冠,一蹦三尺高的架勢,發(fā)完火也是一番氣沖沖的樣子,活像一只斗勝的公雞。
老頭樂是爺爺?shù)姆▽?,隨時帶在身上,不僅在街上走路時帶著,在吃飯睡覺時更是片刻不離身。那可是爺爺最愛的法寶,他經(jīng)常會揮舞著老頭樂和我手舞足蹈的講一些水滸好漢和三國神將的故事,他的故事里有著夢里挑燈看劍的俠義豪情,采菊東籬下的悠然自得,這是爺爺?shù)囊粋€江湖夢,而老頭樂是他的絕世名劍,用來橫掃江湖是再好不過了,或許這是就我們一家子刻在骨子里的江湖情。
于是他拉著我跑到沁河橋旁,專門在河邊找那些結實的柳條,但是時機不佳,那些柳條都已經(jīng)被太陽曬得發(fā)黃,未果?;氐郊液?,他又盯上了那個墻角的掃把,于是三下五除二的拆掉了那根棍子,還得意洋洋的向我炫耀著。
唉,爸爸的武俠是他一個人的世界,也是一種對時光的緬懷與追溯。
至于我沒有讀過金庸,不了解武俠,但我同樣有著一個英雄夢,追過各種各樣的動漫,小時候迷奧特曼,長大了一點,看上了柯南,后來又看過各種各樣的人物,宮崎駿以及火影忍者等等,我想這就是我的武俠夢吧!
現(xiàn)在想想,我也不必羨慕那些各種各樣的所謂的世家,因為我們家也有一樣特別的傳家寶。
清風傳家讀后感篇十二
說起“傳家寶”,人們可能會想到歷史悠久的文物,世代相傳的珍寶等,而我家的傳家寶卻是一句祖訓——“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父母說,這是我們的家訓,也是我們的傳家寶,我們的祖輩一直是秉著這樣的理念教育下一代的。
我的祖父是一位十分熱愛讀書的老人。他常常告誡我們:“學做人??!最重要的是明理,想明理,可不能不讀書??!”記得有一次我跟隨父親回鄉(xiāng)下探望祖父母,不巧,晚上整個小鎮(zhèn)都停電了,令我們這群調皮的孩子急躁不已。斷了電,我們就不能到處“撒野潑歡”啦。我感到無聊至極,到處轉悠著想找點樂子度過漫長的晚上,當我經(jīng)過祖父房間時,卻見到祖父點燃蠟燭,神態(tài)自若地輕聲咿呀地學著古詩文。我問祖父:
“祖父,古詩文很有趣嗎?您怎么天天都讀?”
祖父微微一笑,“古詩文吶,是一篇篇故事、文段,很有趣,從中還可以學到古人的智慧?!彼D了頓,朝著年幼無知的我和藹地說,“如果阿妹有興趣,祖父可以教你?!?/p>
“謝謝祖父,我最愛讀故事了!”我興高采烈地答道。
從那以后,我開始認真地跟著祖父學習古詩文,從中了解了不少古代的文化知識和文人情懷——“力拔山河兮氣蓋世”讓我領略了項羽的英勇豪邁;“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弊屛颐靼撞懿偾筚t若渴的苦心;“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讓我從中感受到一種深深的無助和傷感……古詩文牧養(yǎng)了我的精神,給我了寶貴的知識財富,我從此愛上了讀書。
我的家里到處是書。家里房間很大,家具卻很少,最大的家具是三大面墻的書柜,全部裝滿了書。周末父母和我一有空便泡在書堆里,靜靜地默默地,忘記天忘記地,只當一條屬于自己的小書蟲,任由自己在書的原野上肆意地遨游,好不快樂!
有時,父母也會約上三五個書友,在家里開展讀書沙龍會,這時我便湊在一旁,邊沏茶邊傾聽叔叔阿姨們的討論。這些散發(fā)著智慧火花的談論,雖然有些我聽不大懂,但從他們滿足的神情上,讓人感覺仿佛時光變得特別特別慢,一天過得格外的充實。
熱愛讀書的習慣也成就了我,令我在學習上取得一個又一個令人驕傲的成績。每當老師表揚我,或站在領獎臺上,或同學向我投來羨慕的目光時,我總會想起這句樸實的家訓:“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想起祖父意味深長的叮囑:“學做人?。∽钪匾氖敲骼?,想明理,可不能不讀書??!”
清風傳家讀后感篇十三
今天讀了《你若盛開,清風自來》。這本書前言中講到:翻開本書,讓我們的心靈像花兒一樣盛開。那么幸福也自然就會像清風一樣吹來,讓我們徹底擺脫煩惱的糾纏,開啟幸福的人生之旅。
毫無疑問這是一本具有心靈療愈作用的書,這也是我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這本書主要講了以下幾個問題:。
1.懂得珍惜,懂得放下。
2.快樂是選擇的結果。
3.世界上沒有比活著更幸福的事了。
4.不要去想象煩惱。
5.生氣和危險只有一個英文字母之差。
6.放棄嫉妒這種可怕的心理。
7.忙碌起來,別讓猶豫淹沒了你。
8.不要讓房子偷走你的快樂。
9.打開心靈的窗戶,讓陽光照進來。
10.讓功力云飄,讓快樂風吹。
11.欲望降低了,快樂就會來。
12.財富名利如荊棘,抓得越牢就會越痛。
13.不松手,不將就,就不會有快樂。
14.婚姻是妥協(xié)的藝術。
15.快樂就是放棄、放下和放空。
16.給心靈加個“過濾器”
17.不要介意別人的批評。
18.告別往事,讓愛帶來快樂。
簡單點說就是我們要拿得起,放得下,告別過去,擁抱未來!用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人事物,用積極陽光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天。
不要刻意追求名利,不要把得失成敗看得很重。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因小失大,不要因為不良情緒影響了家庭的和諧。
沒有完美的人生,只有完美的夢想。我們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停的追逐,并在這個過程中遇見更好的自己并獲得快樂!
清風傳家讀后感篇十四
古人說,要修身養(yǎng)性,要管家治國,首先要管家。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們生活的港灣,也是加油站提供動力的源泉。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古語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shù)知識者的最高理想。天下之本在家,好家教、好家風、好家庭是一個人成功的前提,也是一個社會長治久安的基礎。
《清風傳家》一書以事例為指引,深入記敘了25位黨員楷模的英雄事跡。通過采訪了解他們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從細微處著手,凸顯了他們平凡中的偉大之處。通過細致描述他們的家庭生活事例,赤誠報國、清白傳家的家風故事,生動展現(xiàn)了他們的一身正氣、無私大愛、家國情懷,加深了我對家庭、家風、家教的認識及理解。
嚴以治家,好風傳家。家庭作為社會延續(xù)的重要紐帶,在一個人的成長、成才過程中至關重要。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好家庭”的定義在每個人心中亦不盡相同。通過閱讀,其中張伯禮父子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我。一家兩代中醫(yī)人,言傳身教救世人。我想,這就是我心中“好家庭”的答案?!昂眉彝ァ辈灰欢ㄒ胸S盛的物質、優(yōu)越的地位、享樂的生活,但一定不能缺少堅持學習的理念,不能忘記人民至上的初心。好的家庭,才能有好的孩子?!芭c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這句話是說與品行優(yōu)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滿屋香草的臥室,時間長了也聞不到其中的香味。而與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賣臭魚的店鋪,久而久之聞不到魚的臭味,也就是和臭味融為一體了??梢姯h(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而對于個人來說,家庭教育的熏陶,也該如芝蘭一般。張伯禮大夫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一個父親的言傳身教,品德修養(yǎng)對孩子、對家庭的影響至關重要,也警示我們在日常家庭相處中注重對自身品性的修養(yǎng)。
最是清風傳家遠。就像一個人有氣質、一個國家有性格一樣,一個家庭在長期的延續(xù)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習和風貌。這樣一種看不見的精神風貌,摸不著的風尚習氣,以一種隱性的形態(tài),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體現(xiàn)出這樣一種習性,這就是家風。它是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是一個家庭的文化。25位英模黨員的事跡中所折射出的好家風,使我讀完深受感動,對照自身,我有以下體會:
保持平常心。保持一顆平常心,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表里如一,不因外物的改變而有所變化,自覺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勝不驕,敗不餒”,始終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責任心。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計較個人得失;要克服華而不實,漂浮虛榮的工作作風,做老實人,辦老實事,對工作勤勤懇懇,求真務實。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真正把全部心智用在工作上,用在為群眾謀取利益上。
保持進取心。時代在前進,社會在進步,我們的思想觀念、知識結構、能力水平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不斷創(chuàng)新,要適應時代的潮流。因此,經(jīng)常保持一顆進取心,多一份主動,多一份努力,加強理論學習,吸納各種知識,不斷更新思想觀念,銳意創(chuàng)新,適應時代與社會的發(fā)展,自覺做到立足本職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保持廉潔心。廉潔自律是底線。廉潔自律是我們應該具備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也是基本的行為要求。要抵擋住各種物欲的誘惑和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經(jīng)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健康地成長,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保持清醒的頭腦,分得清黑白,辨得清真?zhèn)?,看得清是非,克己自律,嚴于自察?/p>
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黨員干部家風建設讀本《清風傳家》《嚴以治家》(一套2冊),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全國公開發(fā)行。
全書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關于“注重家風建設,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培養(yǎng)現(xiàn)代文明人格”的重要部署,注重采寫與點評相印證、剖析與警示相結合,事理并重、情理交融、圖文并茂。
其中,《清風傳家》立足正面引導,深入采訪了黨的十九大以來獲得國家級榮譽的于敏、孫家棟、張富清、黃旭華、鐘南山、樊錦詩等25位英模黨員,首次集中挖掘他們在家風建設方面的感人事跡,細致講述他們赤誠報國、清白傳家的家風故事,生動展現(xiàn)他們的真情大愛、家國情懷,旨在引導黨員干部見賢思齊,從中汲取人格力量,自覺做家風建設的表率;《嚴以治家》立足反面警示,通過對近年來查處的24個違紀違法領導干部家風問題的深刻剖析,輔以懺悔摘錄、警示評點,揭示領導干部自身不正、治家不嚴給事業(yè)和家庭帶來的巨大傷害,旨在教育黨員干部以案為鑒,謹防不良風氣對家風的侵蝕,做到清廉自守,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讀本已入選中央宣傳部“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全書突出思想性、教育性和可讀性,敘事生動,說理透徹,既是黨員干部筑牢信念基石、錘煉高尚品格、強化廉政教育和家風建設的重要學習輔導,也是面向全社會的廉潔文化建設讀本,可供黨員干部家屬和廣大讀者學習閱讀。
家風是一個家族經(jīng)過歲月的沉淀、世代的言傳身教,從而形成的屬于家族特有的優(yōu)良風氣,它體現(xiàn)著祖輩對后代的鞭策和期望,記錄著來自遠古的信仰。好的家風,能讓一個人終身受益,讓一個家族經(jīng)久不衰,讓一個單位欣欣向榮,讓一個國家繁榮昌盛。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p>
近日,我通過學習由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宣傳部編著的修身齊家——《清風傳家》和鏡鑒警示——《嚴以治家》讀本,認真領會“注重家風建設,引導黨員、干部修身律己、廉潔齊家,培養(yǎng)現(xiàn)代文明人格”重要部署的深刻內涵,收獲頗豐。讀本通過深入挖掘25位英模黨員在家風建設方面的先進事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中汲取人格力量、做家風建設的表率;通過深刻剖析近年查處的24個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揭示腐化墮落與家風不正之間的深層關聯(lián),家風敗壞的危害及根源,教育黨員干部以案為鑒,過好家庭關、親情關。
修身,好家風塑造堅定正直的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北宋名臣包拯在家訓中寫道:“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家訓中則寫道:“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jīng)學,訓之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游處。如此十許年,志趣自成?!笨梢?,不同家族或許有著不同的家風、家訓,但相同的是,在好家風、好家訓的熏陶下長大的孩子,會繼承先輩的意志,或敦厚純善,或勇敢剛毅。好家風是他們刻進血脈的強大的信仰力量,將指引他們向上向善,永遠堅定正直,立于不敗。
齊家,好家風共建文明和諧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道德養(yǎng)成的起點,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好家風是家庭幸福、年輕人積極向上、老人老有所養(yǎng),下一代健康成長的基石。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強大的道德力量,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焦裕祿制定的“熱愛勞動、艱苦樸素、不搞特殊化”三條家風,成為了焦家人的信條,更將“焦裕祿精神”投射到每一個人的心里,激勵了眾多的后來人。從一家有好家風到家家有好家風,形成家庭成員相親相愛、鄰里之間和睦團結的氛圍,進而抵制歪風邪氣,共建風清氣正的社會。
興國,好家風奠基民族偉大復興。家風的好壞,不僅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還關系到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富強。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強,民族才能旺。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中堅力量,黨員干部的家風建設則更不僅是一家之事,它代表著黨和國家的形象,關系著人心向背,關系著黨的生死存亡,更關系著社會穩(wěn)定、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yè)。黨員領導干部的良好家風能夠為社會樹立正面的榜樣,反之,則會損壞黨和國家的聲譽。
《中國共產(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將黨員的家風建設寫進了黨內規(guī)范,旨在以家風建設推動黨風政風建設。作為一名黨員,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布局之下,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進一步嚴格要求身邊人。讓清風傳家,清風傳萬家,清風傳遍神州華夏,形成家風好,社風正,黨風清,國風優(yōu)的強大合力,為實現(xiàn)偉大復興中國夢注入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天之本在國,國者本在家”,良好的家風能夠影響幾代人,以千千萬萬家庭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好風氣,所以家風建設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這本《清風傳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闡述了良好家風的核心內涵,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這本書挑選了25位杰出黨員的家風故事進行講述,他們都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成長故事以及教育下一代的故事讓人感觸頗深,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去閱讀學習。
杰出的人物必定有異于凡人之處,但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堅毅的性格、頑強的作風、對事業(yè)執(zhí)著的追求以及對高尚品德的堅守。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書中高銘暄老師的故事。
高老師的父親高鳴鶴身為民國時期法官,在上海淪陷后不愿為日本人賣命,毅然棄官回家。那時起高銘暄開始懂得了法官的鐵骨錚錚。后其父又拿所在法院的院長郭云觀清正廉潔、剛直睿智的例子教育督促高銘暄,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高銘暄逐漸形成了自己愛國、正直、節(jié)儉的價值觀,并將這些高尚品德傳播給自己的家人和學生。
高老師除了在事業(yè)上孜孜不倦外,生活中對子女和學生的教誨也從未中斷過。這些教誨不僅是言語,更多的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其兒子高曉東記得小時候其家門口樓道內自家碼的煤永遠比別人家碼得高一點、窄一點,因為父親認為這樣可以給路人留下更寬的路。這件事雖然不是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反映出公共利益優(yōu)于個人利益的高尚素養(yǎng),對下一代價值觀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下一代的發(fā)展。除此之外,他的學生都知道高老師從來不收學生的東西、也從不接受學生的宴請,連在家里這種私人空間都這么堅持原則,更加證明了他的優(yōu)良作風和高潔品格。
高銘暄將自己的家風作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一部分,在與學生的日常往來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作風和家風。高老師的這些品格都是來自其父親的言傳身教,現(xiàn)在他又將家風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不僅讓后代形成了正確的三觀,無言的教誨更是使學生受益匪淺,使得一人帶動了整個圈子的家風。這不禁讓人想到古時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人理想?!盎A不牢地動山搖”遠大理想的實現(xiàn)需要打好“修身齊家”的牢固基礎,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推進正是源于千千萬萬個優(yōu)秀中國人優(yōu)良家風的帶動。家風傳承的道理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通用的,也是任何時候都要堅持的。
在去年疫情初期,“國士”鐘南山臨危受命挺身而出,趕赴抗疫一線研判疫情,指導抗疫的同時給國家提出決策建議,對抗擊疫情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書中講述了他的家風故事,讓我認識到他的杰出并非天生,而是源自于其父的鞭策與教誨。鐘南山的父親是嚴父,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其父與其交流過程中問其歲數(shù),當鐘南山回答完,其父意味深長的說“都35歲了,真可怕”。自此,鐘南山認識到自己35歲了還一事無成,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后其奮發(fā)圖強努力學習,在國際醫(yī)學會議上糾正了英國權威的實驗結果,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認可。那次會議后,鐘南山第一次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嚴管并不是虐待,而是無言的厚愛。積極向上的家風,少不了父母的鞭策和激勵。“愛之切,苛之深”是我對鐘南山家風故事的深刻感悟。
雖然僅選擇了兩個人物的故事進行感悟分享,但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靈,讓我感悟到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司法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將家風建設作為遵守生活紀律的重要保障,將這些優(yōu)秀人物的品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看了那么多家風故事,不禁想到了我的外公。外公是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他在世時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導家人生活要節(jié)儉、工作要努力踏實。去世前他留下了家訓詩“勤工重讀傳家久,守法循規(guī)不染塵。孝悌慈嚴崇善舉,家和旺健樂天倫。”雖然他已經(jīng)不在了,但是之前他的言傳身教讓我謹記了他的做人之道。我會將他的教誨繼續(xù)付諸于行動,將他的優(yōu)良品質發(fā)揚光大,繼續(xù)傳承下去。家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家風是一家血脈的傳承,更是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鐘南山一家三代行醫(yī),鐘南山的父親鐘世藩是知名兒科專家,鐘南山是著名的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的兒子鐘惟德是泌尿外科專家。一家三代人,秉承著仁心仁術的醫(yī)家風范,傳承著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仁者家風,不斷耕耘在治病救人的道路上。正是鐘家人不服輸?shù)男愿窈晚斕炝⒌氐娘L骨,在家風中代代相傳,才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時代楷模黃大年從小就在父母的教育和影響下將愛國報國的種子深埋心中,“祖國高于一切”的愛國家風驅使他作別康河的水草,歸來做祖國的棟梁。在歸國短短七年的時間里透支自己,也要報效祖國。雖然黃大年的外孫沒有直接接受過他的教育,但相信黃大年“家國萬里心所系”的精神已經(jīng)融入子孫的血液中,成為了一個家族的品格。
梁啟超的九個孩子個個成器,一個方面有自身原因,但更重要的還是父母有遠見、家風正,有重讀書、輕享受的風氣,有做學問的榜樣和方法,有走正道的鞭策,有擇配偶的眼光。這套家風叫學問種子,土壤合適了就會開花結果,代代出人才。可以說,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好的精神不動產(chǎn),有了它,我們才能不卑不亢,順遂時不忘形,逆境時不怯懦,成為我們行走世間永生伴隨的家產(chǎn)。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正所謂家風相連,成民風,民風相融,匯國風。若每個家庭都秉承良好家風,則國家的政治風氣必將一身清。
江南錢家之所以人才輩出,不僅因為錢氏家族作為吳越王的后代,有千年的家訓,更是得益于錢家人在1925年將其家訓作出的重要修訂,此次修訂將家訓改為四個部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正是這樣的修訂,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鮮明的家國意識情懷融入世代相傳的家訓中,才為祖國培養(yǎng)了如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錢鐘書等國之脊梁。
97歲的戰(zhàn)斗英雄張富清一生都將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堅守,融為一個家族的品格,成為幾代人自然而然的事。在解放戰(zhàn)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戰(zhàn)功,但卻將功績塵封60多年。戰(zhàn)爭結束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卻主動請纓,響應黨的號召,奮斗在偏遠艱苦的來鳳縣。為避免和同患高血壓的大兒子混用藥品,他每次吃完藥后都把藥鎖起來,只因他的藥是公費保障的,每一粒都要“專藥專用”,不能假公濟私。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孔约?,莫求“沾光”是張富清給全家立下的規(guī)矩?!八麖膩頉]有專門給我們講過什么大道理,但他對待事業(yè)、對待生活、對待名利的方式,通過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他不需要說什么,我們自然就知道該做什么,覺得都是理所應當?shù)氖??!毙鹤訌埥∪f。正是老英雄這冰霜氣骨玉精神,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張家?guī)状说谋痉肿粤ⅰ?/p>
這些優(yōu)秀的家訓、家風,是滋養(yǎng)今人和后代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涵養(yǎng)家風、建設美好社會的一個重要途徑。從敬姜“匡子過失,教以法理”,到張英教育家人“讓他三尺又何妨”,再到曾國藩告誡兄弟“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無不表明個人德性的生長有賴于家庭倫理的滋養(yǎng)。從中華家訓中吸取智慧養(yǎng)分,才會讓社會這個“大家庭”更和諧、更美好。而只有當每個小家庭都將實現(xiàn)建設好、傳承好小家庭的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才能匯聚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這是歷史的傳承,更是時代的使命。
一個人的成長成材,離不開家風的潛移默化;而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即是千萬家庭家教家風的總和?!耙皇抑恢?,何以天下家國為?”的古訓仍歷歷在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信條更是千年不殞,中國古人對于家風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家風是一個家族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處世之道,是祖先歷經(jīng)世事之后的經(jīng)驗之言,可以成冊,可以言傳,但無論是哪種形式,必是對兒孫的諄諄勸誡。好的家風淳樸無華,催人向善,是引導兒孫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門,也是約束兒孫行為規(guī)范的內心準則;反之,則誤人誤己,誘導兒孫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齊家,往大看是治國平天下。優(yōu)良家風需要傳承,需要推廣,社會正氣需要弘揚。
家風對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個人的第一課堂,我們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便是對于家風的一個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個真實的寫照。父母誠樸,則兒孫向善,父母貪腐,則兒孫效仿,家風直接影響個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古來宗族大家庭,必讓孩子以德高望重者為榜樣,而今家庭變小了,更需要家長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師,讓優(yōu)良的家風傳承下去,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風能形成廉潔的行政作風。近年來,官員子女家屬腐敗事件頻發(fā),影響惡劣,不免令人質疑其家風?!靶硗滇槪L大偷金”,不良家風追求物質、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僅自己鋃鐺入獄,也為兒孫后代埋下禍根。值得慶幸的是,行政廉潔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們一生奉公執(zhí)法,淳樸善良,為人民辦實事,廣受尊敬與愛戴。家風會蔓延到工作作風,優(yōu)良的家風則是法制化建設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風的廉潔公正則需要家風正統(tǒng)來保證。
家風影響社風,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石。社會是千萬家庭的總和,家風匯聚起來就是社風,多數(shù)家庭家風淳樸,則社風淳樸;社風的急功近利,則說明多數(shù)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來人們對物欲的過度追求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拼豪宅、拼豪車,甚至有結婚彩禮都明碼標價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僅是人人“倉廩實衣食足”的物質生活,還應該有“知禮節(jié)知榮辱”的社會風氣。而改變社會風氣不能一蹴而就,著眼點仍需在家風。
清風傳家讀后感篇十五
“哎呀!誰動了我的匾?”爺爺?shù)穆曇敉蝗蝗鐞灷醉懫穑@動了全家。
只見爺爺那個老花鏡下面的那雙眼睛瞪得溜溜圓,那雙粗糙的大手,小心翼翼地扶正那塊掛在我家店面墻上的紫檀色牌匾,只見他又輕輕地撫摸著那幾個金色大字:“信得過商家”。
原來,不知道是誰弄歪了爺爺?shù)哪菈K寶貝牌匾,怪不得他一臉怒氣?!拔乙詾閬G了金子呢,一驚一乍的?!蹦棠锑凉种?。“這可是咱鎮(zhèn)店之寶,比金子還貴呢!”爺爺老臉一黑,胡子差點翹起來,這時在一旁的爸爸趕緊出來幫腔“祖?zhèn)鲗氊?,比鉆石還貴呢!”。
就一塊有三四十年歷史的舊牌匾,其實也沒什么稀奇的,可是爺爺把這塊牌子當作“鎮(zhèn)店之寶”。嘻!爺爺就是這樣一個倔老頭,我暗暗笑他的迂。
提起這塊牌匾,還真的有點來歷喲。爺爺曾經(jīng)可是遠近有名的加工金銀師傅,鏤空和貼金技術更是他老人家的獨門絕活,靠著祖?zhèn)鞯暮檬炙?,十里八村的都找他加工金銀首飾,有父母要給女兒備嫁妝的金戒指耳環(huán)、手鐲鏈子,有年輕小伙子特別送給愛人的求婚信物,還有愛美的女士小姐們的首飾……爺爺加工出的金銀首飾玲瓏精致,樣式簡直讓人眼花繚亂。
“誠信是金”是爺爺一直秉持的做工經(jīng)商之道??蛻粢前呀疸y材料放在其他坎店里去加工,隔夜來取回成品,大多數(shù)人都會不放心,畢竟金銀首飾是貴重東西。而來爺爺?shù)昀锏目蛻?,要是今天做不完的留著明天來拿也沒事,因為大家都信的過他。
爺爺一生教過很多徒弟,在他給學徒傳授技藝之前,爺爺都要求每位徒弟親手制作一塊“誠信是金”的牌匾,并將牌匾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時告訴自己加工或者做生意一定要誠信,不要昧著良心賺錢。
一茬又一茬的徒弟學成了,他們自己單干,由最初的小小的手工作坊到有數(shù)控機床的工廠,家鄉(xiāng)如今建成了金銀珠寶首飾一條街,四面八方的客人云集,生意紅紅火火。雖然很多商店都有了自己的品牌,但這塊牌匾依然會被掛在最顯眼處。后來,爺爺被他們推舉為商會副會長,爸爸說那些誠信店家的“信得過”的匾,還是爺爺在頒發(fā)呢!
仰頭著掛在頭頂上的方匾,這塊厚實的紫檀木,我仿佛聞到那悠久而又淡淡的芳香,“誠信是金”,四個貼金大字在我眼前散發(fā)出耀眼的光芒,這回我終于體會到它的分量,它比金子還重,比鉆石還貴,讓爺爺?shù)倪@塊傳家寶,永遠在掛在我們心中,代代相傳!
小的時候。因為爸爸媽媽去外地打工了,只留下了我和爺爺奶奶在老家。于是,我成了地地道道的留守兒童。
小的時候。在夜晚,總是能聽到爺爺拍著我哄我睡覺的聲音:“杉杉真乖,快睡覺了……”爺爺唱的并不是特別好聽,但在我心中,那是最神圣的歌謠。而幾天過后,就變成了我哄爺爺?shù)穆曇簦骸盃敔敼?,快睡覺了……”每當這個時候,爺爺就會撫摸一下我的額頭,說:“杉杉真聰明,都能哄爺爺睡覺了……”
那一次,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小孩唱著歌,內容如下:“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滴孩子像根草……”不知不覺的,淚水隨著我的眼中流了出來。我嘴里喃喃的說:“媽媽……媽媽……”心里想的都是媽媽的樣子,而我能看到媽媽的途徑只有兩個,一個是看媽媽爸爸的結婚錄像,而另一個是去網(wǎng)吧與爸爸媽媽視頻。這時,爺爺來了,爺爺對我說:“杉杉,你是爺爺?shù)拈_心果,哭的話就不好看了。"我擦干了眼淚,跟著那小孩的歌聲一起唱了起來,只不過,我唱的歌詞是:“世上只有爺爺好,沒爺?shù)暮⒆酉窀荨?/p>
小的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爺爺了。在我手指受傷的時候,醫(yī)生說沒希望康復了,只能動手術了??墒菭敔?,他找了很多醫(yī)生,終于找來一個醫(yī)生。當時我的手不能直起來,一直起來就疼,所以只能彎著。醫(yī)生他生生地把我的手指掰直了,我當時疼的眼淚都掉下來了。后來醫(yī)生為了讓我的手指能保持伸直的狀態(tài),用石膏固定住了。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都說我是木乃伊,都怕我,不和我玩。是爺爺,陪我度過那段難過的時光。在我出車禍撞的臉上都是疤的時候,是爺爺,每天關心我,照顧我。到現(xiàn)在我還后悔沒有聽爺爺?shù)脑捲隈R路邊上騎自行車。
雖然現(xiàn)在我離開了爺爺奶奶,但是我永遠會想念爺爺?shù)摹?/p>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14102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