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應該明確教學目標,并對教學內容進行詳細分析,確保教學過程合理有序。編寫教案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鞏固和擴展。教案的示范教學可以提供具體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幫助教師解決實際教學問題。
上學期二年級數學教案小兔安家篇一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鐘表上的整時、半時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鐘面上的時、分、秒,分是非常重要的時間單位,也是進一步學習年、月、日的基礎,而時間又比較抽象,不易學生接受,所以,應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把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通過各種具體活動,親身感受1分、1秒,使抽象的時間概念變成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即:結合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來認識與體驗時間。
二、學生分析。
時間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時間單位不像長度、質量單位那樣容易表現出來,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接受,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和活動來認識時間、體驗時間?!拔覀冓A了”是結合“北京申奧成功”這一情境,讓我們記住這一歷史時刻——xxxx年7月13日晚上10時08分,用記載著這一歷史時刻的鐘面,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對鐘面的認識,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同時,抓住機會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
三、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引導學生認識鐘面;了解時、分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能看鐘面認讀時間、寫出時間。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認、讀、寫時間的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滲透按時作息的習慣教育。
教學重點:認讀幾時幾分。
教學難點:掌握認讀幾時幾分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大鐘表、學具鐘。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課件出示北京申奧成功的畫面。
學生猜不出來,課件在剛才申奧成功的畫面旁出示鐘面圖,讓學生嘗試著認識一下此時的時刻。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鐘面,說一說對于鐘面你都了解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后,做教科書第64頁的“填一填”,課件驗證答案。
(2)體會1時=60分。
學生剛才在做“填一填”第4小題時??赡軙械接欣щy,播放課件,讓學生仔細觀察,看發(fā)現了什么?體會1時=60分。
(3)學習讀、寫時刻。
a、認識整時和整時半。
電腦顯示2個鐘面圖(9時、10時30分)。
師:誰會讀這個時刻?
你能總結出來讀整時和整時半的方法嗎?
b、認識幾時幾分。
電腦顯示4個鐘面圖(7時45分、9時零5分、10時55分、3時42分)。
師:現在的時刻你會讀嗎?你能總結出來讀幾時幾分的方法嗎?請在小組內討論一下。
師:剛才小朋友們討論的真熱烈,現在請各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一下怎么讀以及總結出來的方法。
組1代表:時針過了幾大格就是幾時,再一格一格的數分針經過了多少小格,過了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然后合起來就是幾時幾分。
組2代表:時針過了數幾就是幾時,再看分針指向幾,拿這個數乘5,得數就是幾分,合起來就是幾時幾分。
組3代表:如果分針不是正好指向數字,看過了數幾,拿這個數乘5,得數再加上旁邊的小格,總得數是幾就是幾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上學期二年級數學教案小兔安家篇二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第四冊第6-11頁。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滲透環(huán)保。
師:昨天我們和同學們一起到游樂場玩了一趟,戲演完了,同學們回家了。(課件演示散場后的情境:一地的飲料瓶。)。
師:看了這些你們有什么話要說?
師:同學們行動起來吧,愛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讓我們做保護環(huán)境的小衛(wèi)士!
【評析】:
承上啟下,讓故事有發(fā)展,并能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從小樹立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二)創(chuàng)設情境,鞏固舊知。
1、出示練習一第2題。
師:這群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收集了這么多易拉罐,他們碰到了一些問題,你們愿意幫他們解決嗎?
2、生理解圖意。
3、獨立解決。
4、匯報交流,鞏固舊知。
(三)解決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1、出示第9頁的做一做。
師:環(huán)境美了,花開了,小鳥飛來了,蜜蜂也來采蜜了。(引導觀察主題畫)。
(1)匯報主題畫的信息。
(2)以小組為單位根據主題畫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比一比哪組提出的數學問題最多,解決的方法最多。
(3)小組匯報交流,其它小組可以補充。
要求每一種方法都能用綜合算式解決。
【評析】:
在數學學習中,提出數學問題比解決問題還重要。在這一活動中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提問題,再自己解決,充分相信學生,把自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群體中互相啟發(fā),有助于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讓學生從中體會到獨立獲取知識的`樂趣,增強了數學內容的趣味性、開放性,既增長知識,又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和表達能力。
2、出示練習二第3題。
(1)生獲取信息進行合理估算。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評析】能夠選擇適當的運算方法,用所學知識解釋估算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估算意識,這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思想,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資源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
(四)全課總結(略)。
【評析或反思】。
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并能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能夠選擇適當的運算方法,用所學知識解釋估算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估算意識,這些都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思想,教學時,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據教學的需要,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以生動、有趣的故事貫穿整節(jié)課,以便引起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提出問題、自主探究的愿望,讓學生經歷了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從而使學生對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所體驗,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真正落實新課程標準。
上學期二年級數學教案小兔安家篇三
一.復習內容:
1.1--9的口訣。表內乘除法計算、口訣的運用(逆運用)、規(guī)律的填寫。
2.能正確地計算兩位數的加減法,會用加減法解決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發(fā)展估算。認識元、角、分,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會用錢款實際購物并進行簡單的計算。
3.應用題。求幾個幾是多少和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乘法應用題;關于平均分和求倍數的除法應用題;根據統(tǒng)計圖表提出并解決數學問題等。
二.復習目標:
1.記住乘法的意義和各部分的名稱;能根據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會用乘法口訣熟練的計算表內乘法。記住除法的意義和各部分的名稱以及乘除法之間的關系;會用乘法口訣熟練地求商。
2.根據具體情境提出可以用乘除法解決的問題,正確列出乘除法算式,會解決有關乘除法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獲,逐步養(yǎng)成回顧和反思的習慣。
3.通過總復習使學生在本學期學習到的知識系統(tǒng)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對于缺漏的知識進行加強。通過形式多樣化的復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復習活動中經歷、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三、提高質量措施:
1.把定位輔導落到實處,對于基礎的知識讓學生一定掌握,并在此基礎上能靈活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有條理有針對性地進行整理與系統(tǒng)復習,使學生對知識能系統(tǒng)掌握。重視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2.做好提優(yōu)補差工作,開展“一幫一”活動,幫助后進生的成績有所提高。
3.加強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教育,教育學生在做題目的時候,先審清題意,然后再做。做題的過程中做到仔細、認真。
四、復習的具體設想。
1.首先組織學生回顧與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獲??梢宰寣W生說一說在這學期里都學了哪些內容,哪些內容最有趣,覺得哪些內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覺學習比較困難的是什么內容,問題銀行中還有什么問題沒解決,等等。也可以引導學生設想自己的復習方法。這樣學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學習情況,明確再努力的目標,教師更全面地了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有針對性地復習輔導指明方向。
2.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復習時同樣要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可以設計一些生活情境畫面給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可以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學生不僅感受生活即是數學,數學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發(fā)展。
3.設計專題活動,滲透各項數學知識。專題活動的設計可以使復習的內容綜合化,給學生比較全面地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
4.以實踐操作為主進行總復習。實踐操作是本班學生最喜歡的數學學習活動形式。如模擬購物、兌換零錢的操作活動學會使用人民幣,進行簡單的錢款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估測和測量身邊的物體的長度,這樣的操作使學生在腦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實際含義。
五、復習時間安排。
1。加與減12月中旬。
2、購物12月下旬。
3.乘除法12月下旬。
4、圖形的變化元月上旬。
5、測量元月上旬。
上學期二年級數學教案小兔安家篇四
教學目標:
1、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通過數一數、算一算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感受“數學就在我身邊?!绷私鈱W生數與計算方面的知識掌握情況,在活動中使學生對1—20各數有初步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有序觀察、分類觀察等行為習慣。
2、通過“看一看”引導學生觀察課間活動,了解學生關于圖形與位置、圖形與變換等知識的掌握情況,培養(yǎng)學生對圖形的認識能力及創(chuàng)造能力。
教學重點:調動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有序地觀察、分類觀察等行為習慣,體會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認識位置。
1、今天我們是一名小學生了,上課坐姿及回答問題要求,師生互相介紹。
2、認識位置(前后左右)。
二、觀察圖,說一說(學會數數,滲透有序觀察的學習習慣。)。
在我們的學校里就藏著許多數學問題,我們來找一找。
1、觀察校門口,你看到了什么?說一說,數一數他們的數量。
2、請你自己觀察學校操場上的同學們在干什么?數一數。
你是按什么順序觀察的?怎么觀察的?學生說一說。
3、你還想觀察什么地方,請你自己觀察,說一說。
學生觀察說一說,數一數。
4、請你觀察圖,你還發(fā)現了什么?
校園一共有19名同學,2位老師,三棵蘋果樹,蘋果樹上一共掛了14個蘋果……。
三、課間休息(手指游戲)。
我們的教室里也藏著數學問題,誰能找到?(你真會觀察)。
四、觀察圖(認識圖片)觀察教室內的圖形和立體實物比看書本上的圖要直觀實用的多。
1、透過窗戶小同學們看到了什么?
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它們是什么圖形?
2、觀察我們的教室,教室的墻上有什么?
我們先來看看同學們的攝影作品吧!我們看的作品在墻上,現在我們把它移過來看一看小朋友們找了些什么圖片。
我們再來看看同學們設計的拼圖,你認識這些圖形嗎?看看這些小朋友都用這些圖形都設計了什么?你能設計一個圖形嗎?學生用七巧板試著拼一拼(小房子是由三角形和正方形拼成的)。
(3)學生自己練習拼擺圖形。
(4)你還觀察到教室里其他地方有什么?說一說,認一認。
五、課外延伸。
數一數你家的物品。
六、課堂小結。
對學生的表現給與表揚。
板書:數與圖形。
1、2、3、4、5……。
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認識。
……。
課后小結:學生對于數數與計算知識掌握較多,本節(jié)課觀察方法滲透沒有上下,只有分類了。圖形認識較少,平面與立體不分。通過教室內的圖形學生認識了平面圖形,再與學具袋里的立體圖形比較對圖形有了初步認識。
上學期二年級數學教案小兔安家篇五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在本堂課中創(chuàng)設了一個探索學習的情境,讓學生圍繞“去數學廣角游玩”這樣一個主題情境,通過數字城堡開超級密碼鎖、到智慧闖關、百花園涂色等活動,由淺入深,開展探究學習,實現了課堂教學生活化、生活知識數學化、探究過程趣味化。對于本堂課的提問的價值性,我作出如下反思:
課堂中一問齊答有16次,一問一答有7次。
導入過程中的問題:
1、大門上的星星鑰匙我們能把它裝上嗎?怎樣安裝?(一問一答)(激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
2、裝上紅黃,門有反應嗎?鑰匙這樣裝對不對?(一問齊答)。
3、除了兩種顏色交換之外還有其他方法嗎?(兩次)(一問一答)(意欲引導不遺漏)。
新授:
1、超級密碼鎖怎樣才能打開?(多余)。
2、那你們知道密碼是什么嗎?(一問一答)(引發(fā)思考)。
3、密碼是由1、2、3中的兩個數字組成的兩位數,會是什么?(一問多答)(引導學生踴躍嘗試)。
4、由1、2、3組成的兩位數到底有幾個呢?你們能不能把它們按照一定的順序不重復不遺漏的寫出來呢?(兩次)(鼓勵學生思考并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
5、我們看一看這幾位同學擺的,你們發(fā)現了他們擺的順序了沒?(引導學生用心觀察,尋找規(guī)律)。
6、他是先把1放在了哪個位置上?(一問齊答)。
7、十位選了1,個位可選什么?(一問齊答)。
8、十位選了1,個位先選2,為什么先選2?(生答順序)(一問齊答)。
9、我們把1放在十位時,能拼成幾個兩位數?(一問齊答)。
10、我們能不能把2也選出來放在十位?那個位上可以是?(一問齊答)。
11、我們這里是先固定了什么位置?(一問齊答)。
12、換一組,展示第二種方法,他們采用了什么樣的方法?(一問齊答)。
13、我現在選了1和2了,還能選別的嗎?(一問齊答)。
14、這兩張卡片還能拼成其他數嗎?(一問齊答)。
15、誰能給這種方法命個名?有補充的嗎?(一問一答)。
16、我們除了可以固定十位之外,還有沒有哪個位置可以固定呢?(一問齊答)(意在引出固定個位法)。
17、我們找到的密碼有幾個?(一問齊答)獅子大王會不會還給我們一些提示呢?(引出下面的內容)。
18、獅子大王還要考考大家,你們敢接受挑戰(zhàn)嗎?(一問齊答)(激發(fā)繼續(xù)學習的熱情)。
19、有沒有做到不重復也不遺漏?是不是可以參考一下黑板上的方法呢?(思考,方法的`靈活運用)。
20、我們先嘗試黑板上的哪種方法?(一問齊答)。
導入過程中的星星鑰匙怎樣安裝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超級密碼的探索讓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學習,引導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小組內合作,讓他們的思想產生碰撞,給他們創(chuàng)造思考條件,培養(yǎng)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超級密碼的探索過程中直接給出條件,要求學生不重復不遺漏的寫出這些密碼,讓學生初步感悟要按順序思考的價值并初步掌握排列的方法。
獅子大王想考考大家,敢接受挑戰(zhàn)嗎?讓學生躍躍欲試,并迫不及待地動手做起來,借助了前面剛學的固定十位法,固定個位法和位置交換法,絕大部分孩子很好地達成學習目標。紅黃藍三種花分別給男生女生,有多少種不同的送法?是不是也可以借鑒前面的密碼的排列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思維內化和遷移,感知這些方法不僅在數字中適用,在色彩中也適用。課程設計中有一個拍照環(huán)節(jié),讓生體會固定位置與交換位置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有序排列,課程設計中特意選取這樣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貼近生活實際的素材,讓生充分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但由于時間問題,沒能在課堂上實現。
最后同學們帶著思考題下課,3個人兩兩握手,一共要握幾次,激發(fā)學生繼續(xù)探索的熱情。
上學期二年級數學教案小兔安家篇六
教學內容:
p96、97、98。
教學目標:
1、經歷簡單的統(tǒng)計過程,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認識統(tǒng)計的意義和作用。
2、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1格表示2各單位)和統(tǒng)計表,能提出問題。
3、通過學生身邊有趣的`調查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一些簡單的收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并能根據統(tǒng)計結果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是重點。
2、進一步學會一些簡單的收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是難點。
教學準備:
圖、表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1、讓學生仔細觀察,練習二十二1題圖,你看到了什么?
生:舉手自由口答。
2、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板書學生提出問題。
在此基礎上,師生重點解決問題。
3、小黑板除數統(tǒng)計表、統(tǒng)計圖。
(1)學生在樹上獨立完成。
(2)上臺展示并回答問題。
(3)師質疑: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統(tǒng)計停車場每種車的數量,把解決問題和統(tǒng)計知識綜合進來,鞏固所學統(tǒng)計知識和解決問題,體驗怎樣收集信息。
二、生活應用。
1、出示97頁2題。
(1)同桌觀察理解。
(2)獨立在書上完成。
2、互相糾錯評價,教師巡視輔導。
3、質疑: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數正字來收集信息。
三、開放實踐。
1、p97頁3題4題。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統(tǒng)計。
(1、2、3組做3題,4、5、6組做4題)。
(2)展示師生互評。
[設計意圖]:讓學生發(fā)揮主體性去調查收集數據,根據自己的能力提出并回答一些問題。
四、全課總結。
上學期二年級數學教案小兔安家篇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的筆算加法;
2、使學生能熟練地進行豎式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數學教案-二年級數學教案。
教學重點、難點:
熟練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
教具準備:主題圖、投影片。
學具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解決情景中的問題。
1、教師出示主題圖。
師:上節(jié)課有的同學提出二(3)班和二(4)班也可以合乘一輛車,這節(jié)課我們來解決這個問題。
師:怎樣能知道這兩個班是否能合乘一輛車呢?
(要知道兩個班共有多少人?)。
師:怎樣列算式?
學生說,教師板書:35+34=。
2、請學生在小組里討論怎樣計算“35+34”,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是用擺小棒的方法還是用豎式計算還是口算,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二年級數學教案》。
3、請學生說明自己的想法。
(1)先請擺小棒的學生講。
提問: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來,3捆和3捆和起來?
(2)再請列豎式的學生講。
提問:寫豎式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用豎式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
(3)請口算的學生講。
提問: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時應注意什么?
二、做一做:
教師用投影片出示題目。
指名將題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學生做在書上。
集體訂正投影片上的題目,進行評價。
同位相互檢查,相互評價,
三、練習:
練習二第1題:
先請學生看圖,說圖意,
再列豎式計算。
第2題:筆算下面各題。
學生將題目寫在練習本上,同位相互檢查。
上學期二年級數學教案小兔安家篇八
練習二。
二.1.宛轉悠揚自失起來彌漫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
2.斜射在山腰上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三.1.唐代杜甫2.c。
四.1.農村生活農民2.略。
五.向日葵一串紅黃紅相間的花叢,生機勃勃,春意盎然。
六.略。
練習三。
一.山珍海味遺臭萬年雜亂無章點石成金弱不禁風粗制濫造火上澆油笨嘴拙舌。
二.勿施于人差之千里五谷不分滿盤皆輸一鳴驚人百年樹人。
四.斗千軍萬馬。
五.六出祁山七擒孟獲東和孫權北拒曹操火燒赤壁收取東川,西川。
3.某種現象再次發(fā)生。
4.翻來覆去地看學生的論文,到圖書館去查資料;向同事請教處理辦法。
5.從羅馬法精神的高度(或答:從文明與野蠻的分際的高度?;虼穑簭姆傻母叨?。)。
6.略。
練習四。
一.1.想2.編3.寫。
1.隱喻著因年齡的稚嫩,認識的淺陋,而容易犯的不可避免的錯誤,青春路上的小路,是喻指因犯錯誤而走的彎路.2.作為“過來人”所擁有的生活經驗;想以此來勸告,避免后來人重蹈覆轍.3.表現了“我”好奇心,求知欲,不屈不撓的精神,及執(zhí)著與頑強.4.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只要執(zhí)著于一個目標,頑強地奮斗,努力,未來就是美好的.5.任何人都具備人類所共有的美好品質,好奇,求知,執(zhí)著,頑強,并且樂于實踐,不落后,這是我們值得慶幸的優(yōu)點.6.“過來人”的“攔路癖”,無非是想讓后人少犯錯誤,少走彎路.但是人性的發(fā)展卻無視這些,它按照人的成長規(guī)律循序漸進,不會因為長者的經歷,而廢除后來人的成長過程,沒有這一過程,就沒有真正的成長,這是規(guī)律,所以,明智的長者,會叮嚀之余,微笑著關注這一切的發(fā)生與結束.
上學期二年級數學教案小兔安家篇九
一.1.會心得意處顯示2.(1).他只要一去總是喝光,約定必醉方休。(2).醉酒賦詩,以娛樂自己的心志。3.讀書,喝酒,寫文章.4.b5.(1).一種與世無爭,逍遙灑脫的人生態(tài)度。隱居田園,不與世俗,不與官場同流合污(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白茫茫的銀河,靜靜地躺在湛藍的天空中.燦爛的星群在銀河里閃動,像是無數漂在河上的航標燈.
你看,靠著銀河的那幾顆星,多像一只在銀河中展翅欲飛的天鵝,也許那就是“天鵝座”了;在銀河南端的那幾顆星,多像一個高舉雙夾,翹著尾巴的大蝎子它就是有名的“天蝎座”了;在銀河左邊的那幾顆星,多像一把精致的大提琴;在銀河右邊的那幾顆星,多像一只準備要起飛的雄鷹;練習六一.(1).壯麗(2).悲傷二.倍暗日異開山長萬心一發(fā)強理壯云三.1.數不清2.愿者上鉤3.猴子稱霸王4.不識好人心5.四不像五.1.精神到處文章老學問深時意氣平練習七一.1.公共衛(wèi)生也應該講究啊。2.還好有你監(jiān)督嘛。
二.(1).退(2)老(3).偏暗(4).易(5).生三.1.途徑方法正規(guī)2.壞人就怕遇到“陽光”四.1.答:心臟病、癌癥、突發(fā)病和肺炎。第五位。2.答:交通要分離、交通要連續(xù)、交通流量均分3.答:道路語言是指道路上的交通標線,標識,交通標志和交通信號。易懂4.答:道路語言的規(guī)范,完善與科學化是城市交通管理現代化的最重要標志。5.答:此題無劃線。6.答:指交通網絡意外的胡同,里弄,窄街,以及便道等道路。由于它路窄,形式復雜或難于管理等原因。以此來疏通微循環(huán)網絡,達到對于干道網絡分流的目的。
練習八一。
1.大風起兮云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2.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3.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4.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三.落花/你注定一路與風兒相伴/刻刻為春芽獻出營養(yǎng)/卻腐化你自己四.1.濟南冬天的湖不結冰2.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全拿出來了3.把白雪寫活了,體現他的生氣。4.擬人天兒越晴,水藻越綠。5.澄清的水靈的藍水晶把水面倒映的紅屋頂,黃草山,比作小灰色樹影。6.溫晴五.心動不如行動,某些事等待其實就是意味著放棄,意味著錯過。
練習九一。
1.喜歡“超級女生”的人很多,2.學生們的全民素質有待很大的提升。
四.1.一不報,二時候未到。立即盡孝2.孝心在我們身旁時,我們從來不會在意,只有到死神降臨時,我們才會看見她。
4.趕快盡孝。不會讓他們再生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省點心。
練習十。
二.眾位好漢在吳用的策劃下合演了一場戲,令楊志放松警惕,騙過了他取得了生辰綱。
三.1.c2.a四.越是平民窟就越窮,越沒糧,越多人。
五.信任是一縷春風,它會讓枯藤綻出新綠;信任是一條紐帶,它連結了無數心靈。信任又像綻放的花朵,它需要友愛作空氣,忠誠作陽光,關切作雨露。
六.我們必須尊重他們!!因為這樣心地善良的人已經不多了,我們一生要真誠的對待這些人,關注他們。
上學期二年級數學教案小兔安家篇十
教學內容:
教學要求:
1、鞏固6、7、8、9的加減法。
教學準備:算式卡、小圓片。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口算生獨立完成,請一生到黑板上練習。
二、畫一畫,填一填先讓學生畫一畫,再根據畫好的進行填空,注意畫圖要與填算式相對應。
三、看圖做題。
1、第3題:生獨立看圖,完成題目,集體交流,答案不唯一。2、第4題:先指導看清圖意,體會大括號、問號的含義;再由生獨立完成題目。
3、第4題的拓展訓練。如果船上的總數是人呢?
如果捉迷藏的小朋友是4人呢……。
四、連一連指導學生算出每個算式的得數,再把得數相同的用線連起來。指名兩名學生板演。
五、小動物回家先在黑板上貼出“6”、“7”、“8”、“9”四座小房子的圖。再組織學生做貼卡片的游戲,幫助它們找回自己的家。找對的同學給予適當的獎勵。
六、數學游戲先講評游戲的玩法,再請學生同桌組成一個組玩一玩、填一填。
教學內容:分蘋果p40。
教學要求:
1、學會有關“10”的加減法,初步理解得數是10的加法和減法,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有關“10”的加減法。
教學準備:小圓片。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分蘋果。
1、用小圓片代替蘋果,動手分一分,并說出相應的算式。先自己分,再小組交流。
2、分組發(fā)言,整理板書。在發(fā)言過程中,指導學生有條理地說。
3、完成書上10的組成練習。
二、練一練。
1、哪兩盤合起來是10個?連一連。
先指導讀懂題意,再連一連,生獨立完成,同桌檢查。
2、口算。生獨立練習。
3、爬臺階。
(1)(1)出示小狗爬臺階的圖,談話引入。
(3)(3)移動小狗的位置,它現在又爬到了第幾級,還有幾級?……。
4、說一說,填一填。
(1)先讓學生獨立填寫表格。
(2)把算式與圖結合起來說一說。如10-8=2表示有10條魚小貓釣上8條,河里剩2條,也可以表示河里還有8條魚釣上來2條魚。
三、數學游戲同桌兩個同學合作完成。
上學期二年級數學教案小兔安家篇十一
1、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探索、直觀演示,使學生會用5分5分數的方法來讀、寫某些比較特殊的時間。
2、使學生知道1時=60分。
3、使學生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使學生知道1時=60分,會用5分5分數的方法來讀、寫某些比較特殊的時間。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揭示課題。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說一說圖上畫的是什么?鐘表上表示的時間是多少?引導學生利用“幾時半”的認識,根據時針的位置在8和9之間粗略地說出是8時多。
2、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說說哪些情況下要用到時間?
二、引導操作,探究新知(一)認識鐘面刻度。
1、出示鐘面:讓學生觀察鐘表上的刻度,說出一共有多少個大格,每一個大格里有多少小格,每個大格的刻度所對應的數表示什么?教師對學生說明:時針轉過一大格1小時,分針轉1小格是1分鐘。
2、讓學生觀察分針從刻度12轉到刻度1,一共轉過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刻度1可以表示幾分?學生填寫書上鐘面上每一個大格的刻度分別表示多少分。
3、學生觀察操作:分針轉一周,共轉過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鐘。
4、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鐘面上每個大格的`刻度作為時針的單位時是幾時,作為分針的單位時又是多少分。
5、學生交流、總結。
(二)用5分5分數的方法來讀、寫某些比較特殊的時間。
1、出示時間是9時5分的鐘面。讓學生說說鐘面上時間是幾時幾分,是怎么看的?根據學生回答板書“9時5分”,并讓學生說說如果用電子表的表示法應如何表示(9:05),向學生說明:如果分鐘數不到10,在分鐘數的前面要寫0。
2、出示時間是6時25分的鐘面。讓學生說說鐘面上時間是幾時幾分,是怎么看的?讓學生用兩種時間表示法表示。
3、學生小組討論應如何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小結歸納:要讀出一個時間,要根據時針和分針的位置來共同確定??梢韵瓤磿r針指在哪兩個數之間,確定是幾時多,再看分針指向哪兒,根據每一大格的刻度對應多少分來確定是幾時幾分。還可以先根據分針位置確定是多少分,再根據時針來確定是幾時幾分。
(三)認識時與分的關系。
1、出示三幅圖,表示時針與分針的動態(tài)關系。讓學生觀察這三幅圖的變化,使學生看到時針與分針轉動范圍(即陰影部分)的對比和關系。
2、學生撥一撥:從12時到12時半。學生觀察時刻12時30分,讓學生用5分5分數的方法讀出是幾時幾分。
3、思考:為什么12時半和12時30分是一回事?
使學生明白在幾時半時,時針轉過的是一大格的一半(半小時),而分針轉過的是整個鐘面的一半(分針指向刻度6,即30分)。
4、學生撥一撥:從12時半到1時。同時讓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分別是怎么轉的。
5、討論:時針轉一大格(走1小時),分針轉了幾小格,也就是幾分。1時等于幾分。
6、小結:1時=60分。
7、做一做第1題。
三、鞏固練習。
練習十五第1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每幅圖中的學生在做什么,讀出時間是幾時幾分,再用兩種方法記錄下時間。最后讓學生說說自己在生活中做這些事情時大概是幾時幾分,使學生充分感受時間和自己生活的聯(lián)系。
四、撥一撥,讀一讀。
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撥一撥,讀一讀”的游戲。
五、課堂小結。
說說你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上學期二年級數學教案小兔安家篇十二
教學內容:
p2~p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余數除法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
2、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計算出有余數除法的書寫格式,體會余數一定比除數少。
3、在操作、探索、發(fā)現中,使學生獲得積。
重點難點:
1、使學生體驗除法的意義及乘法豎式的計算過程。體會余數要比除數小。
2、通過分蘋果的實際操作,總結出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使學生體會到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
教師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儀。
學生準備:
每個人準備若干圓片。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
分蘋果。
二、探索新知。
1、學生自學教材“分蘋果”,認識豎式。
2、體驗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3、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述問題。
有20個蘋果,如果每盤放6個,可以放幾盤呢?
(1)進行全班集體交流。
(2)同桌同學合作擺20個圓片,驗證推算結果。
(3)介紹除法豎式的寫法。
a.除法橫式:20÷6=3(個)……2(個)。
b.除法豎式。
3、體驗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1)先由學生操作(用圓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豎式,獨立解答“課本第3題試一試中的第(1)題”。
(2)學生討論:淘氣的列式對不對,為什么?
(3)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認識“6還可以接著分”,正確的式子應是笑笑做的。
(a)討論:根據剛才這道習題,你發(fā)現什么?
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b)學生獨立完成第(2)題。
指名板書,全班齊練。練習完,比較每道題的余數和除數,你發(fā)現了什么?
指名回答:余數要比除數小。
三、鞏固練習。
第3頁“練一練”第1、2題。
四、總結。
除法豎式的寫法,有余數的除法,余數要比除數小。
在教學設計時,我先復習數數,讓學生一個一個地數,一十一十地數,緊接著又復習了數的組成,在此基礎上讓孩子們用小棒擺數(教師報數,孩子們擺數),其中讓學生兩人一組擺出24根小棒,先說說它的組成,然后想一想,2捆(即20根)應擺在計數器的哪個數位上?4根呢?孩子們帶著這樣的疑問在計數器上撥珠表示24,邊撥珠邊敘述:2個十在十位上撥2顆珠,4個一在個位上撥4顆珠。教師再擺出42根小棒,用同樣的方法完成以上過程,讓學生對比24與42中的“4”、“2”的意義,加深對不同數位的數所表示的意義的理解。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突出了一個“學”字。我讓學生通過感受具體的事物(小棒)到半具體半抽象的事物(計數器)到抽象的數這個過程,來學習100以內數的讀、寫。課堂上通過個位和十位上的珠子換位子,激起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生觀察、思考、對比,加深了他們對不同數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的理解。達到了預定的學習目標。在例題的教學中,我突出了一個“辯”字。通過開展整十數寫法的練習,在“辯”的過程中,學生明確了,當個位上一個也沒有時,應用“0”占位。加深了對數位意義的理解,并且在讀、寫、辯中,孩子們體驗到了成功。
在例6的教學中,我突出了一個“逼”字。通過給學生一個只有個位和十位的計數器,請他們表示100,學生們發(fā)現僅有原來的兩個數位已經不能解決問題,就“逼”他們想出一個新的數位!百位就閃亮登場了!百位的出現滿足了學生的自身需求和渴望,這從孩子們興奮地給計數器上的百位插上小棒的樣子就可以感受到了!他們更自主地學習,理解數位意義及數位的排列順序。通過操作,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了十進制計數法的基本原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我覺得完成得比較好,在上課的過程中,如果能更及時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增加一些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多鼓勵和表揚一些學生,學生學習情緒一定會更高漲。
上學期二年級數學教案小兔安家篇十三
本節(jié)課在初步認識乘法的基礎上教學4的乘法口訣,安排了兩道例題,教給學生編乘法口訣。教材不是把編好的乘法口訣教給學生,也不是向學生展示口訣怎樣編寫的,而是讓學生參與編口訣的活動,體會編口訣的方法,逐步學會編乘法口訣。
教給學生編乘法口訣的方法是有計劃的進行的。教材把記憶乘法口訣和應用乘法口訣緊密結合,教材改變了過期數學教科書中“記憶口訣―用口訣乘法―解答應用題”的編寫模式,在編出乘法口訣后,就把記憶口訣和用口訣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用”中“記”,在“記”中“用”。
學情分析。
教材把記憶乘法口訣和應用乘法口訣緊密結合,教材改變了過期數學教科書中“記憶口訣―用口訣乘法―解答應用題”的編寫模式,在編出乘法口訣后,就把記憶口訣和用口訣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用”中“記”,在“記”中“用”。在用口訣中,又把用口訣乘法和用乘法解決問題結合起來,避免了大量的機械重復訓練,是學生能充滿情趣的練習乘法口訣。
教學目標。
1、在學習了2、3、5的乘法口訣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4的乘法口訣,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掌握4的.乘法口訣,能運用4的乘法口訣正確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和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感知4的乘法口訣推導過程,掌握4的乘法口訣。
難點:能運用4的乘法口訣正確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問題。
上學期二年級數學教案小兔安家篇十四
教學目標:
1.知道求幾是幾的幾倍用除法計算。
2.能根據條件正確找出有關倍的關系。
3.根據情景圖,圍繞幾是幾的幾倍來自己編題并回答。
教學重難點:
知道求幾是幾的幾倍用除法計算。
教學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引入課題。
二、探究過程。
三、練習。
1.師出示情景:
(3)像這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問題是今天要學習的本領。
2.出示:幾是幾的幾倍1.認識“倍”。
(1)問:大象的只數是長頸鹿的()倍?你是怎么知道的?10里面有2個5。
(2)如果請你來列個算式,可以怎么列呢?用除法計算,為什么用除法?你是怎么想的?
小結:求大象是長頸鹿的幾倍,就想10里有()個5,算式是10÷5=2。
師:倍不是具體的單位,所以2的后面不寫單位名稱。
2.找有關倍的關系。
問:除了大象和長頸鹿,還有哪些動物的只數也有倍的關系呢?找一找,說說()是()的()倍,列式計算。
1.p37頁2填一填,算一算。
你還能提其他哪些問題呢?自己說一說,四人小組交流。
2.p37頁3、4,看圖填一填,列式完整解答。
3.媽媽買了一些水果桃子9個20元蘋果3個5元梨6個15元用學過的本領編題并列式計算。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14077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