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fā)揮,應以寫“體會”為主。那么該如何才能夠寫好一篇觀后感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看我是接班人有感 看了我是接班人的觀后感篇一
暮色黯淡,殘陽如血,檐上如鑲金邊的落日,此時正圓,光芒四射,刺人眼膜如夢似幻。
又到日暮時分,一天伴著晚風又悄然逝去。每日好像并沒有什么差異,一樣的時間,做一樣的事情。偶爾站在窗前,看看外面的世界。
街上是安靜的,沒有一個行人,平日里,被視做噪音的城市轟鳴,在這個寒假,卻顯得格外珍貴。
清一色關著門的灰暗商鋪,一條街接著另一條街。偶爾有幾家商超還亮燈,進出的人們都被口罩包裹著,大包小包地往家里提。院子里的車少得可憐,大部分都被層層圍欄,擋在了外面。
城市是靜的,往日喧囂不再,防疫的廣播在大街小巷穿梭,傳進了每個人的耳朵。城市是靜的,往日整天閃爍廣告的led大屏幕,現在整日循環(huán)八個字: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防疫的口號一遍又一遍,高速上疾馳的車,不再是還鄉(xiāng)的渴望,而是奔赴疫情前線的急切。他們送去的,不僅是物資,人員,更是希望,是全國戰(zhàn)疫勝利的希望。
一道道圍欄把我們隔開,一邊是寧靜的城市,另一邊是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但那份統(tǒng)一戰(zhàn)線,共同抗疫的心。讓全國的醫(yī)務人員,越過那些圍欄,到達武漢。
寒假的夜晚,坐在電視機前,都是一條一條來武漢的報道,有感動,有期待,有離別,但更多的是滿滿的希望。透過那一條條的新聞,一位位在前線戰(zhàn)斗的英雄,我心中感慨萬千,似波濤洶涌:這世間那有什么天生的英雄,不過是有人需要,有人敢于犧牲,才成就了英雄。
你看到了什么?記住了什么?為什么悄然落淚?又為什么徹夜難眠?
窗外的世界,是靜的,那黎明的曙光,將要越過漫漫長夜,留給山川湖海的著迷白晝陽光的歡喜。
看我是接班人有感 看了我是接班人的觀后感篇二
疫情當下,暴露了人類正面與負面的所有信息,我想這一切偶然的背后都是必然的。所謂的天災人禍都不過是人類的貪婪和無休止的欲望招惹而至。
如果人類自恃尊榮,草菅萬物生靈為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萬物生靈也將回報人類萬劫不復的災難,這就是吃野生動物之禍——新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
人們不合理農墾,過度放牧,過度采樵,導致植被和地表結構破壞,使草原枯萎,土地沙化,生態(tài)系統(tǒng)失衡,從而引起地震山洪海嘯等等天災人禍。
瘟疫的發(fā)生,是提醒我們愛惜其他生靈,在這場災難中有多少人付出愛,看到愛,它就有多快結束。希望這次能有更多的人覺醒,以避免大自然下一次的提醒。
這次坑擊疫情的同時,我們對外應感恩,對內應反省。感恩那些辛苦付出的人,是他們的付出,才能讓我們對戰(zhàn)勝病毒更有信心。我們也要深刻反省,敬畏自然,保護野生動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敬畏自然,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不管這個年過得如何冷清,我們都期盼新型冠狀病毒早日離去。我們都默默地為奮戰(zhàn)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加油!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戰(zhàn)勝病毒,我們都有信心!
看我是接班人有感 看了我是接班人的觀后感篇三
在一個學期的學習之后,我們原本期待著一個輕松愉快的寒假。誰知,剛邁入假期,華夏大地上出現了新冠疫情這肆虐的洪水猛獸,在短短數月間殘害了萬千生靈。但在疫情面前,中華民族表現出了驚人的凝聚力,從人民到政府,從老者至幼童,包括我們這些學生,齊心協力地對抗疫情,對抗這進化了數億年的魔鬼。終于,炎黃子孫笑到了最后。
在與疫情的拉鋸戰(zhàn)中,所有人都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當然也包括我們。
望著窗外如春暖陽,在家里來回踱步的我嘆了口氣。
原本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在陽光下,散步游玩,有說有笑。然而,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消了這一切。最初,聽聞鐘南山院士要求人們待在家里盡量減少外出,還沒有覺得什么,畢竟待在家里,有大把的時間用來閱讀,用來休息。甚至,覺得窩在家里不外出,也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當時喊著“悶在家里,把病毒悶死”這樣口號的我們,哪會料到如今會心心念念盼望著能出去散個步。
望著窗外樹枝綻出新綠,聽聞窗外悅耳的鳥鳴,“春天又近了一步?!蔽壹刃老灿诌z憾。欣喜,為春天并沒有受疫情影響,而是如期降臨人間;遺憾,則是因為如此大好春天,我們卻只能窩在家里,連步出家門,透透氣,都極為難得。
然而,卻并非一直遺憾。
在所有中華人民,尤其是勇敢的逆行者、醫(yī)護人員的舍身之下,疫情得到了有力的控制??粗鴱乃奈粩?,驟降至一位數的日新增病例人數,除了對獻身之人們的贊美與敬佩,還有自豪之情洋溢在心中——
是連同我在內的所有中華人民,為了抗擊疫情,而寧愿在大好春日中待在家里,用自己的行動阻斷疫情的傳播,才換來了前所未有的,一個國家對疫情的崇高勝利。
為大我的成就,而在某種程度上,犧牲小我——包括待在家里,包括捐贈物資……這是我值得自豪的,值得銘記一輩子的,為疫情做出的貢獻。
盡管我們無法在窗外的明媚春光下自由奔跑,但中華民族所有人民的奉獻匯聚成的春陽,驅散了疫情的陰霾,讓全世界領略了中華民族的智慧與勇氣。
也許數十年之后,我仍會自豪的提起這次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因為,我也曾經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為“戰(zhàn)疫”做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看我是接班人有感 看了我是接班人的觀后感篇四
風雨同舟,披荊斬棘。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萬眾一心,采取各種“硬核”措施防止疫情擴散蔓延,以責任和擔當筑起了疫情防控堤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少數“未感染群眾”也準備抱著“試試看”“反正街上沒人”“出去曬曬太陽”的心理去“以身試毒”。如何抵擋“麻痹”“僥幸”“焦躁”的“心理飛沫”,守住全民戰(zhàn)疫階段“戰(zhàn)果”,還需各地政府和黨員干部繼續(xù)壓實責任,多措并舉,為群眾戴好“護心口罩”,直到這場“疫情阻擊戰(zhàn)”取得最終勝利。
拴緊為民“兩端系帶”,抵擋“麻痹心理飛沫”。連日來,在各級政府、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共同努力下,交通管制、居家隔離已成為遏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蔓延的有效手段。但隨著管制和隔離時間的延長,很多群眾也沒有了武漢“封城”之初的驚慌,慢慢放松了警惕,“反正我沒事”“有什么可怕的”心理也有所顯現。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將是疫情防控最關鍵的“窗口期”,全民提高警惕顯得尤為重要。各級黨員干部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把中央決策部署要求落實到最末端,把自己與群眾的“兩端系帶”拴緊拴好,“軟硬結合”抓好宣傳與排查,切實克服麻痹思想,把“反正”心理徹底消除,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做好充分思想準備。
緊壓醒民“金屬護條”,抵擋“僥幸心理飛沫”。隨著季節(jié)的變換,春天真真切切踱步而來。居家隔離一段時日,再見春日暖陽,恍若隔世,一些人也開始有了“出去曬曬太陽”的想法。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從初期“沒有證據顯示人傳人”,到目前指出“可能造成持續(xù)的人傳人”,甚至可能發(fā)生變異。所以,迫切需要各級黨員干部時刻保持審慎態(tài)度,把疫情看得嚴重一些、把疫情蔓延的風險估計得大一些,堅持“點面并重”,緊壓防控“金屬護條”,讓“耍大膽”“不設防”的“僥幸心理飛沫”無法“入體”。深入動員群眾徹底拋棄幻想,把防控措施落實好,真正做到早發(fā)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嚴嚴實實織好全民“防控網”。
拉開困民“中間褶皺”,抵擋“焦慮心理飛沫”。近些天,很多人每天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然后瀏覽鋪天蓋地的疫情信息。新增多少確診病人、官方發(fā)布的確診病人行動路線、醫(yī)療物資是否充足,每遇“重點”趕緊看看自己是否“入列”,甚至有的人只是平常感冒也不敢出戶,怕“被隔離”。加之不能走親訪友,不能逛街旅游,甚至怕口罩不夠用,出門散步都是能免則免,“忐忑不安”“看報道就流淚”的焦慮心理也有所見。所以,需要各級政府動員和組織力量,堅持線上與線下咨詢相結合、身體健康與心理安定并重、確診患者與疑似人員心理輔導相結合,做好戰(zhàn)疫期大眾心理干預工作,把困擾群眾心的“中間褶皺”拉開,聚力增強“鎮(zhèn)定感”,確保安穩(wěn)“過關”。
總之,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是全民之戰(zhàn),黨員干部要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引領群眾在疫情應對上不“麻痹”、不“僥幸”、不“焦慮”,出“實招”“硬招”防止出現掀開“護心口罩”隨處“_跑”的現象,真正當好群眾的“貼心人”和“主心骨”,在這場“疫考”中交出一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答卷。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1223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