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白鷺教案設計教案部編版(通用1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1 06:02:13
2023年白鷺教案設計教案部編版(通用10篇)
時間:2023-11-11 06:02:13     小編:紫薇兒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白鷺教案設計教案部編版篇一

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chuàng)????點擊數(shù):146

第十二冊《白鷺》

執(zhí)教者:淮安市盱睮縣三河實驗小學 張家璟

一、導入

1.同學們,看,這里有一首詩,自己讀讀

2.知道這首詩是描寫什么動物的嗎?

3.你還知道還有哪些詩歌是描寫白鷺的呢?

二、新授

1.郭沫若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來贊美白鷺,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內容。

(2)學生自讀

2.出示生字詞

(1)自讀生字詞

(2)指名讀(請兩位)

(3)講究幾個重點的字

“蓑”你怎么來記呢?

我國的哪些古詩也可以幫助你背誦這個詞語呢?

齊讀生字詞

3.解決了生字詞的問題,我們看看讀書讀得怎么樣?

(1)指名讀

(2)教師點評語言:讀書讀得真好,有了好的開頭我們就成功了一半了。

(3)指名讀

(4)白鷺在郭沫若的心目中是什么?

師生交流:是歌、是詩、是精巧的詩

(1)讀了這兩句話,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2)有了問題怎樣解決呢?

(4)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劃,然后同座位之間進行了交流。

5.師生交流

(1)學生說:老師出示相關的語句

那雪白的蓑毛……

為什么?自讀這一段文字――師生點評——指導朗讀,——還有誰愿意來讀一讀嗎?

老師把這段文字進行了小小的修改,成了一首詩歌

這么美的文字,這么漂亮的白鷺,想把它留在自己的頭腦中呢?

自己練習背誦――齊背課文。

(2)還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鷺是首詩呢?

老師覺得對比也是能夠表現(xiàn)白鷺是一首詩的,在文章的第幾自然段呢?

為什么這么說呢?

想看看這只白鷺嗎?想像一下,一陣風吹來,會有一種很什么感覺?

看看這一節(jié)的最后一節(jié),它站在高高的樹上,究竟在干什么呢?

師生交流

指導朗讀

(3)還從哪些地方看出這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呢?

師生交流

出示文字,讀讀,你釣過魚嗎?那是一種什么感覺,再請一位學生讀讀――指導朗讀

(4)學生說:……白鷺本身不就一種歌嗎?

師生交流

為什么它不會唱歌,為什么又說他的歌嗎?

師生交流

我想到今年春節(jié)晚會上的一個節(jié)目——《千手觀音》

老師相信大家到了這兒,一定能夠把這兩句話讀好。

學生齊讀最后兩句

三、課外拓展

出示:

《絕句》、《漁歌子》

齊讀古詩

2.在文學家的眼里是一首詩,在你們的眼里白鷺是什么呢?

(1)師生交流

(2)教師點評,鼓勵

白鷺教案設計教案部編版篇二

1.同學們,看,這里有一首詩,自己讀讀

2.知道這首詩是描寫什么動物的嗎?

3.你還知道還有哪些詩歌是描寫白鷺的呢?

二、新授

1.郭沫若曾經寫過一文章來贊美白鷺,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內容。

(2)學生自讀

2.出示生字詞

(1)自讀生字詞

(2)指名讀(請兩位)

(3)講究幾個重點的字

“蓑”你怎么來記呢?

我國的哪些古詩也可以幫助你背誦這個詞語呢?

(這里的處理是好的,老師希望通過多元的方式來讓學生感知這個比較難以認讀的生字,但是這么大的“信息量”的一節(jié)課,學生是否真正能夠記住這首詩,就要打問號了。)

齊讀生字詞

3.解決了生字詞的問題,我們看看讀書讀得怎么樣?

(1)指名讀

(2)教師點評語言:讀書讀得真好,有了好的開頭我們就成功了一半了。

(3)指名讀

(4)白鷺在郭沫若的心目中是什么?

師生交流:是歌、是詩、是精巧的詩

4.請大家自由讀讀這句話:“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焙汀鞍槍嵲谑且皇自姡皇醉嵨臒o窮的詩”

(1)讀了這兩句話,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2)有了問題怎樣解決呢?

(3)課文的哪些地方讓你明白了,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哪些地方說明白鷺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4)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劃,然后同座位之間進行了交流。

5.師生交流

(1)學生說:老師出示相關的語句

那雪白的蓑毛……

為什么?自讀這一段文字――師生點評——指導朗讀,——還有誰愿意來讀一讀嗎?

老師把這段文字進行了小小的修改,成了一首詩歌

這么美的.文字,這么漂亮的白鷺,想把它留在自己的頭腦中呢?

自己練習背誦――齊背課文。

(2)還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鷺是首詩呢?

老師覺得對比也是能夠表現(xiàn)白鷺是一首詩的,在文章的第幾自然段呢?

為什么這么說呢?

想看看這只白鷺嗎?想像一下,一陣風吹來,會有一種很什么感覺?

看看這一節(jié)的最后一節(jié),它站在高高的樹上,究竟在干什么呢?

師生交流

指導朗讀

(3)還從哪些地方看出這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呢?

師生交流

出示文字,讀讀,你釣過魚嗎?那是一種什么感覺,再請一位學生讀讀――指導朗讀

(4)學生說:……白鷺本身不就一種歌嗎?

師生交流

為什么它不會唱歌,為什么又說他的歌嗎?

(個人覺得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在一種對比的情境下,讓學生自己想,說為什么白鷺不會鳴叫,但是,作者卻把它說成是一首歌?這個問題有點“哈”的感覺,非常好的問題。)

師生交流

我想到今年春節(jié)晚會上的一個節(jié)目——《千手觀音》

老師相信大家到了這兒,一定能夠把這兩句話讀好。

學生齊讀最后兩句

三、課外拓展

1.是啊,正是因為白鷺是這樣美,美得像一首詩,所以很多古人用了很多詩來贊美白鷺。

出示:

《絕句》、《漁歌子》

齊讀古詩

(這兩首詩歌在上課之前,學生已經能夠說出來了,可見課前學生做了的準備,但是老師在上課即將結束的時候又把這兩首拿出來,不知道是沒有想到學生已經查找到了這兩首詩呢?還是在課前已經讓學生查找了,這時在把這詩拿出來又有什么意義了,學生知道的,懂得的,還是不要講了吧,避免浪費課堂上的寶貴的時間了。)

2.在文學家的眼里是一首詩,在你們的眼里白鷺是什么呢?

(1)師生交流

(2)教師點評,鼓勵

白鷺教案設計教案部編版篇三

執(zhí)教者:宋亮時間:20xx年4月

內容:教材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白鷺》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白鷺的美――如詩如畫如歌。

2、品味好詞佳句,鼓勵學生談自己獨特的感受,學習用詩一樣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過程:

1、同學們見過白鷺嗎?

2、我們來看有關白鷺的錄像,(播放白鷺的生活資料篇)。

3、白鷺看似平常,可在郭沫若的筆下是一首精巧的詩。(板書:精巧的詩)

4、仔細看看圖,試著再讀§1-5,試著自己描述白鷺的樣子。(生答)

5、剛才同學們都描繪了白鷺高貴、典雅的氣質,你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試著自己練讀。

6、誰先來試一下?

哪一小節(jié)感受最深就讀哪一節(jié)?

7、看來,白鷺的外型已經吸引了你的關注。

讓我們再讀§1-5.(讀完后師述:白鷺真是一首精巧的詩。)

8、郭沫若先生對白鷺情有獨鐘,這讓他關注白鷺的一舉一動。

請你讀讀§6-8,注意白鷺的生活習性,注意自己的感受

9、自讀完后交流:

一生§6:先讀給大家聽,談談自己讀書的感受(因為白鷺站在清水田里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圖畫。)

一生§7:認為這一段寫得比較好。讀給大家聽,最后一句寫得非常深刻。(人們說它是在t望,可它真的是在t望嗎?)

一生§8:讀給大家聽,然后說了自己的感受。(學生說到白鷺在低低地飛,悠然地觀看這情景,是鄉(xiāng)村生活中的一大樂事。)

10、§7:出示白鷺圖,(同時音樂起)師范讀§7

11、這么美的一幅情景,誰愿意為它取個名字?

晨光下的天使(說理由)

藍天下的精靈(靈動的小鳥)

把這種天使、精靈、靈動的小鳥的感覺讀出來。

12、還有什么畫面給你感受深,讓你心馳神往。

§6:一生說,出示又一幅畫。(白鷺站在清水田里釣魚圖)

13、這么美的畫,可惜缺少畫外音。用你們的朗讀配上畫外音,試著讀讀看。(指名讀)你的朗讀讓我沉醉,同學們滿意嗎?試著一起讀。

14、這么美的畫,想不想為它取個名字?

15、§8圖畫非常美麗,驚鴻一瞥。出示圖:師讀,拉得近些,多么具有詩意的畫面,希望通過你們的朗讀把這種詩意讀出來。

你為什么讀是時候帶著甜甜的微笑?

生答:我想起了王勃的詩一句,落霞與孤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我覺得人與自然、白鷺融為一體。

師:不妨讓我們再來感受一次。(讀)

16、讓我們再次回眸,再去讀§6――8(電腦出示剛才的三幅圖)

17、白鷺真是如詩如畫如歌

再看白鷺各種圖(生活習性)

18、師:我聽到了一聲聲驚嘆,你們在驚嘆什么?

生:白鷺是一首歌,一首撥動我們心弦的歌

生:白鷺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板書:韻味無窮的詩)

19、師:自然界的什么動物曾經帶給你神往,你們一定會說出很多,但一定會有它――白鷺(出示白鷺圖與題目,讀課題)

白鷺教案設計教案部編版篇四

在大作家郭沫若先生的筆下,白鷺就是一首詩。瀏覽課文,找出能體現(xiàn)作者這一情感的兩句話。

精巧韻味無窮

過渡:為什么說白鷺是“精巧的”“韻味無窮的”詩呢?

二.自讀課文,點擊鏈接

找出你認為能感受到白鷺之精巧和韻味無窮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其味道,可適當加一些批注。

三.交流

“精巧”的交流:

§5.白鷺色彩和諧,體態(tài)勻稱,使人賞心悅目,而作者意猶未盡,進一步寫道——(齊讀)

這幾句用一個詞怎么形容?

§2.這正對應了課文第二節(jié)所概括寫的——(引讀)

§3.作者還用了對比的寫法,寫出了白鷺形態(tài)之美。指名讀這一節(jié)。

白鶴大了,生硬了,朱鷺、蒼鷺也嫌大,而且因為它們色彩太過艷麗,而不尋常了。相比之下,白鷺色彩更為怡人,身段更為和諧。以上種種,我們在作者的字里行間,都能感受到白鷺的——精巧。

再讀§5。

“韻味無窮”的交流:

釣魚圖:

漠漠水里,白鷺佇立,映照其中,不是構成了一幅鮮明可感的圖畫么?作者充滿詩意的聯(lián)想,讓人感到韻味悠然,尋繹難盡,甚至會不知不覺地進入那種特定的意境之中。

瞭望圖:

小樹之顛,白鷺獨立,披著霞光,迎著朝陽。似乎在極目遠眺,所以,人們有了“瞭望”之感,借用作者的追問:“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嗎?”

白鷺雖孤獨卻悠然,是清晨的美景吸引了它,還是在等待早出將歸的伙伴。作者為我們留下了浮想的空間。

作者本人呢?齊讀——悠然地……

:無論是水中的釣魚,還是枝頂?shù)牧送?,甚或暮色中的晚飛,都飽蘊著詩意,是無聲的畫,所以作者說——白鷺本身不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嗎?(接讀)

四.齊讀全文

白鷺是一首詩,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而作者的語言也精美如詩,讓我們以激情的朗讀來感受這首詩。

五.作業(yè)

給圖片配上詩作。

白鷺教案設計教案部編版篇五

1.會正確讀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白鷺鷥飛走的原因。

4.品讀重點詞句,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領悟文中表達方式,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學生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5.培養(yǎng)學生抓重點詞句體會的習慣和積累的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白鷺鷥飛走的原因。

教學難點:品讀重點詞句,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學生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白鷺鷥這種動物嗎?(課件出示圖片)

2.白鷺鷥是一種喜歡群居的水鳥,全身雪白,體態(tài)優(yōu)雅,活動于湖沼岸邊或水田中。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就與白鷺鷥有關。看老師板書課題。(板書課題)一起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預設:為什么是最后一只白鷺鷥?它的同伴呢)

二、整體感知

1.那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走進文本。請同學們把書翻開到125頁,先自己把課文讀一遍,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同時要注意讀準生字詞。

2.誰來說說文章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細讀課文,深入研討。

11.(課件出示坪林山美景圖)

2.這樣的美景不僅吸引了我們,更吸引來了一群建筑開發(fā)商的到來。

a.議論紛紛,心里很擔心。聯(lián)系課文說說你認為它們會擔心什么呢?(有感情的朗讀)

b.有著美好的愿望。(誰有什么愿望?人與動物和諧相處。)(有感情的朗讀)

3.是啊,一只白鷺鷥有著美好的愿望——這就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愿望。這不僅是白鷺鷥的,也是我們人類最初的美好愿望啊。(出示廣告詞,先指名讀,再聯(lián)系前文師生接讀。)

(1)工程車來來往往,整天轟轟隆隆的,塵土飛揚。

a.噪音和塵土讓鷺鷥們不習慣。他們習慣的是什么?聯(lián)系前文想一想,說一說。

b.(失去了平靜,安靜。)指導讀:一些不習慣的鷺鷥都先搬走了。

是啊,聽著機器的轟鳴,原本寧靜的家園被一只只“怪手”給毀了!

(2)那巨大的看板,擋住了鷺鷥回家的路線。加上工人抽取潭里的水,不到半月功夫,山豬潭變小了。(失去了碧水藍天)

(3)水田不見了,潭邊筑起堤防,大叫:“你看!白鷺鷥,真的有白鷺鷥呢!”

a.抓住詞語體會環(huán)境的變化。想象一下,山豬潭會小到什么程度?

b.出示句子:白鷺鷥嚇壞了,覺得這里實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決定立刻就搬家。

什么讓它覺得可怕?(沒有了水田,沒有了食物,沒有了相思樹,也就沒有了它們棲息的家啊?。?/p>

5.所以,鷺鷥們都飛走了??纯代橔冃袆拥木渥樱容^這三處寫法,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6.白鷺鷥一批比一批走的急切,是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一天比一天(惡劣)。就連最后一只白鷺鷥也不堪忍受,倉皇離開。你能理解這些鷺鷥們的感受嗎?帶著這樣的感受來分角色讀讀重點句子。(男生讀環(huán)境變化,女生讀白鷺鷥的不同反應。)

7.如果你是一只白鷺鷥,你會對人們說些什么呢?

8.學習“遺失啟事”,強化環(huán)境意識。

(1)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一群環(huán)保工作者聽到了白鷺鷥的訴說,他們舉起了一塊牌子:(課件出示遺失啟事,以讀代講)

(3)現(xiàn)在的山豬潭不在祥和。白鷺鷥們無家可歸,你愿意為白鷺鷥在武漢找個家嗎?快快模仿廣告語或遺失啟事,寫下邀請吧!(課件出示邀請函)

五、課堂總結。

《最后一只白鷺鷥》是個童話故事,以“建設開發(fā),也要重視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為主旨,從一只渴望和人類和諧相處的白鷺鷥的視角,敘述了坪林村的山豬潭因為興建高級山莊,環(huán)境遭到破壞,白鷺鷥也被迫陸續(xù)搬走,環(huán)抱人士大聲疾呼:還給大自然原來的面貌的故事。本篇課文教育意義很強,通過本篇課文的學習能夠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教育他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身邊的小時做起,保護環(huán)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極易激發(fā)學生與文本的情感、思想產生共鳴。但作為一篇閱讀課文,我明白學科定位要準,不能把本課上成了單純的環(huán)保課,在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同時,還應該體現(xiàn)出語文味,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語言訓練。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感受到課堂上有很多欣喜的成功之處。

1.抓住文章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比較式”閱讀教學。此文表達方法上有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對比強烈而巧妙,即環(huán)境對比,一群白鷺鷥與一只白鷺鷥的態(tài)度對比,廣告詞與遺失啟示內容、情感、意圖的對比。于是用“比較閱讀”組織教學,增加學習的趣味及可讀性。如讓學生品評廣告詞與遺失啟示的好與壞,真與假,虛與實,喜與憂。明白環(huán)境遭到破壞的罪魁禍首是人類自己。

2.創(chuàng)設意境,以情激情。將學生引入課堂情境。開課時我就以課件出示坪林村的一組美圖,讓學生在這優(yōu)美的景色中陶醉,然而開發(fā)商卻打破了這種美好。接著我讓學生通過品讀句子感受環(huán)境的變化。學生在思想上也由惋惜到憤怒,為白鷺鷥而鳴不平,自然而然地激發(fā)起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情感。這樣在欣賞、想象、品讀中既對學生進行了語言訓練,也完成了本課的育人目標。

3.巧妙地設計文章的補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就課文的“空白處”啟發(fā)學生對比想象開發(fā)建設前后,白鷺鷥自由翱翔、“一行白鷺上青天”的美好畫面和“樹木倒塌,機器轟鳴,塵土飛揚,白鷺盤旋流連”的離開場景,同時相機指導朗讀,了解山豬潭的變化,體驗白鷺鷥的內心世界。在課堂的結課處安排了“向白鷺鷥發(fā)邀請函”的寫話訓練,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增強環(huán)保意識,從而突破幾個含義深刻句子的理解。與此同時,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訓練。

當然,教學本課也有一些遺憾,本篇課文較長,課堂容量大,可抓的點很多。在課堂上,我很想讓學生將課文挖掘得更深入些,理解得更多、更透徹一些。然而,這也就同時出現(xiàn)了另一個弊端:抓的點多,但重點不夠突出,環(huán)節(jié)還未完全落入實處。“如何在一節(jié)課內完成教學內容,實現(xiàn)目‘長文短教’的閱讀教學思想?”將是我今后進一步學習研討的方向。

白鷺教案設計教案部編版篇六

我今天說的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的一篇課文――《白鷺》的第二課時教學。這篇文質兼美的散文生動地描寫了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給人以美的享受,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全文條理清楚,主要寫了白鷺的外形和活動之美,語言流暢而傳神,營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濃郁綿遠的意韻。因此教學本文除了帶領學生學會生字詞并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從而感受白鷺的美,感受文章描繪的意境的美。

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我將在課前制作好課件,用形象直觀的動畫演示以及優(yōu)美的音樂熏染,幫助學生感受白鷺的美,使他們如見其形,如臨其境。

為了讓學生體會到白鷺還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在學習6――9小節(jié)時,先讓學生輕聲讀六至九小節(jié),想一想:在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哪幾幅白鷺的畫面?學生很快就會進入釣魚圖、t望圖、低飛圖所勾勒出的優(yōu)美的意境。

在欣賞釣魚圖時,先讓學生自由讀讀這一節(jié),找出最喜歡的句子,讓他們在品讀中體會擬人句表達出的喜愛之情以及比喻句的韻味十足,詩趣橫生。再通過多媒體演示,讓白鷺在田間垂釣的畫面生動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從而使他們得到美的熏陶。

在欣賞t望圖時,重點引導學生想象:白鷺真的是在t望嗎?它可能在干什么?提示學生通過早晨、孤獨、悠然等詞想象出白鷺也許在等待早出的同伴、欣賞清晨的美景就這樣,學生在多元解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望圖的回味無窮。

如果說釣魚圖讓學生感到詩趣橫生,t望圖使學生回味無窮,那么低飛圖則給學生帶來無窮樂趣。欣賞低飛圖時,重點引導學生從樂字中體會白鷺給人以美的享受,給人帶來無窮樂趣,并讓學生動起來,邊讀邊用雙手輕輕地做出飛行的動作,此時,整個教室出現(xiàn)了一幅白鷺群飛的畫面,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到那無窮的樂趣。

白鷺不僅是一首精巧的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而且是一幅畫,一幅活的畫。然而。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作者是怎么看的呢?通過引導學生朗讀第9節(jié),體會白鷺就像一首優(yōu)美的歌,同樣給人帶來美的享受。然后出示艾青的一首詩:像云一樣柔軟/像風一樣輕/比月光更明亮/比夜更寧靜/不是天上的仙女/卻是人間的女神/比夢更美/比幻想更動人。讓同學們讀一讀,說體會,再告訴大家,這首詩的題目是《芭蕾舞演員》。美的事物都是相通的。芭蕾舞演員也好,白鷺也罷,都是美的精靈。提問:你們愿意拿起筆,寫幾句話來贊美白鷺嗎?可以仿照艾青的詩句。然后交流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最后師生一起配樂朗讀根據課文創(chuàng)作的小詩: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白鷺教案設計教案部編版篇七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齊讀第一句話,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弄懂“精巧”的意思,體會“詩”的特點。

(3)為什么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2、學習第二段(2~5自然段)

(1)圍繞上述問題同桌合作學習;

(2)交流:啟發(fā)學生先從“顏色的配合”“身體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的概括描寫,再從白鷺“雪白的蓑”“全身的流線型結構”以及“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的具體描寫中感受白鷺的精巧。之后,讓學生將白鷺與白鶴、蒼鷺進行對比,從“增一點兒則嫌長,減一點兒則嫌短,素一點兒則嫌白,深一點兒則嫌黑”中進一步感受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和諧之美。

(3)朗讀訓練

3、學習第三段(6~9自然段)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段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白鷺的?

交流:寫了白鷺的覓食、棲息、飛行和不會唱歌。

(2)指名讀,你從這一段中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

a、“在清水田里,時常有一只兩只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圖畫?!痹谶@段話中,要讓學生感受到白鷺只會用長喙啄魚,而作者說它“站著釣魚”,這是一種擬人手法的妙用。

b、“這只白鷺真的在遐想、了望嗎?”帶著這個問題,讓學生邊讀邊想象,感受白鷺站立在小樹絕頂悠然自得的獨特美。

d、“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嗎?”改陳述句:白鷺本身就是一首歌。那么,為什么說白鷺的本身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歌?(白鷺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動那么高雅脫俗,它不就是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一首無聲的歌嗎?)

4、學習第四段

(1)齊讀最后一段

(2)聯(lián)系全文想一想為什么說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三、、總結全課

1、齊讀第一段、最后一段,說說它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齊讀全文

四、作業(yè)

實踐活動:開展朗誦比賽;閱讀散文或散文詩,增強文化底蘊。

白鷺教案設計教案部編版篇八

引導背誦贊美春天的詩詞,感受春天的美好及詩詞的魅力。

1、揭示課題:板書白鷺

2、引導學生背誦關于白鷺的詩(要求學生把詩的韻味誦讀出來)

3、在你的心目中,感覺什么是詩呢?指名說說。

引導學生體會詩是精煉的,是美好的,是我們的國粹。要學會邊讀邊想象(詩中要有畫)

1、自由朗讀1----5自然段,想一想白鷺是什么樣子的?

2、指名讀描寫白鷺樣子的句子。

指導:怎樣讀才能讓我看的清清楚楚呢?

再讀,指名讀(教師強調顏色和身段)

3、出示幻燈:(白鷺)感覺怎么樣?引導學生對照圖畫來讀。讀出白鷺的美。

指名學生朗讀。

4、白鷺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呢?(引導學生理解“適宜、身段、精巧等)

整體又給你留下什么感受呢?你會用什么詞語來贊美它呢?

5、引導讀書:是詩就要讀出詩的味道來,指名學生朗讀,引導學生評議。

6、6---8自然段是寫什么的?自由朗讀。

7、在你的腦海中形成畫面了嗎?如果給畫面起名字的話,你想起一個什么樣的名字呢?

讀是思考

8、合作交流。

9、指名小組匯報:教師相機引導:

(1)悠悠釣魚者:引導學生說,加什么語言才能使圖畫更沒呢?

朗讀思考,交流討論,小組匯報(引導:藍天、碧草、清水等用詩一樣的語言來描述)齊讀再次體會。

(2)悠悠嘹望者:幫助學生理解:你如果站在小樹的絕頂,你有什么感受呢?而白鷺又是怎樣的?(讀讀)你認為它是在嘹望嗎?(引導學生討論,甚至是爭論)

引導:白鷺的一種嗜好就能引起我們許多幻想,所以作者說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3)悠悠飛行者:齊讀:你看到了什么?

齊讀最后一段體會。

11、讀全文,讀出你的`感受來。

1、有什么感受和發(fā)現(xiàn)想對大文豪說幾句呢?

引導學生暢談:

可以這樣:(1)用文中描寫白鷺的語言來夸夸同學或其衣服什么的。

(3)學會遷移應運:大文豪抄襲別人的文章:模仿楚國辭賦家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賦》中描寫美人的句子:“增一分則太長,減一分則太短;施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p>

白鷺教案設計教案部編版篇九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白鷺教案設計教案部編版篇十

1.了解如何進行課外閱讀,在課外開展讀課外書的活動,體驗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閱讀的愉悅,感受閱讀的樂趣。

2.在交流課上,與同學說說自己讀了哪些有關神話的課外書,分享讀書的快樂

3.在充分的閱讀中,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提高語文素養(yǎng)。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1058870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