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朝三暮四文言文的翻譯和注釋大全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01 23:23:38
2022年朝三暮四文言文的翻譯和注釋大全
時間:2023-01-01 23:23:38     小編:zdfb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朝三暮四文言文的翻譯和注釋篇一

宋有狙公者,愛狙,養(yǎng)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匱焉,將限狙之食,恐眾狙之不馴于己也。先誑之曰:“與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眾狙皆起而怒。俄而曰:“與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x自《列子·黃帝篇》

(1)狙(jū):獼猴。

(2)公之心:懂得他的心意。

(3)家口:家中口糧。

(4)充:滿足。

(5)馴(xùn):順服。

(6)芧(xù):橡實。

(7)俄而:一會兒,不久

(8)解:理解

宋國有一個養(yǎng)猴的老人,喜歡猴子,把它們成群養(yǎng)著,他可以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可以理解老人的心意。養(yǎng)猴的老人寧可減少他與家人的食物也要滿足猴子的需求。不久,他家里的糧食缺乏了,他將限定猴子的食物的數(shù)量。但又怕猴子不順從自己,就先欺騙猴子說:“給你們橡實,早上三顆然后晚上四顆,夠嗎?”猴子們都站了起來并且十分惱怒。他又說:“給你們橡實,早上四個,晚上三個夠了吧?”猴子都非常高興然后一個個都趴在地上。

1、(古)實質不變,用改換眉目的方法使人上當。

2、(今)聰明的人善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別事情,后來比喻辦事反復無常,經常變卦。

示例:

①魯迅《墳·燈下漫筆》:厘定規(guī)則:怎樣服役,怎樣納糧,怎樣磕頭,怎樣頌圣。而且這規(guī)則是不像那樣~的。

②南朝(梁)劉勰《滅惑論》:所謂~而喜怒交設者也。

③蔡東藩《民國演義》:似此重大問題,只隔一宿,偏已換了花樣,~,令人莫測。

④元代喬夢符《山坡羊·冬日寫懷》:~,昨非今是,癡兒不解榮枯事。

朝三暮四文言文的翻譯和注釋篇二

譯文

宋國(今商丘)有一個養(yǎng)獼猴的老人,他很喜歡獼猴,養(yǎng)的獼猴成群,他能懂得獼猴們的心意,獼猴們懂得那個人的心意。那位老人因此減少了他全家的口糧,來滿足獼猴們的欲望。但是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將要限制獼猴們的食物,但又怕獼猴們生氣不聽從自己,就先騙獼猴們:“我給你們的橡樹果實,早上三顆,晚上四顆,這樣夠嗎?”眾多獼猴一聽很生氣,都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他又說:“我給你們的橡樹果實,早上四顆,晚上三顆,這樣足夠嗎?”獼猴們聽后都很開心地趴下,都很高興對那老人服服帖帖的了。

注釋

狙(jū)公:養(yǎng)猴子的老頭。

解:了解,理解,懂得。

狙:猴子。

意:心意。

得:懂得。

得公之心:了解養(yǎng)猴老人的心思。

損:減。

口:口糧。

充:滿足。

欲:欲望,要求。

俄而:一會兒,不久。

匱:缺乏。

限:限制。

恐:恐怕。

馴(xùn):馴服,順從,聽從。引申為服服帖帖。

誑(kuáng):欺騙。

之:代詞,它,代指猴子們。

與:給。

若:文言文中的人稱代詞,代“你”、“你們”,文中指猴子們。

芧(xù):橡樹的果實,俗稱“橡實”。

朝:早上。

足:夠,足夠。

眾:所有的。

皆:都。

起怒:一齊生氣起來。怒:惱怒,生氣。

伏而喜:都很高興地趴在地上(一般是動物感到滿足時的動作)。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102671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