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教案精選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01 23:22:58
2022年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教案精選
時間:2023-01-01 23:22:58     小編:zdfb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教案篇一

二、教學重點:掌握有括號的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難點:弄清有括號的運算順序。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準備題:

19 ×(935-875÷ 25) [51÷(120 -103)+24]×64

1、先讓學生說一說運算順序。

2、讓學生獨立完成。校對。

b、導入新課:

有括號的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和有括號的整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 相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括號的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

c、講授新課:

例 3 :4.38 ÷ (36.94 + 34.3×0.2)

提問:1、在有括號的算式里要先算什么?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學生獨立完成 。校對。

4.38 ÷ (36.94 + 34.3×0.2)

= 4.38 ÷(36.94 + 6.86)

= 4.38 ÷ 43.8

= 0.1

例 4 : [(5.84 - 3.9 ) ÷0.4 + 0.15] ×0.92

提問: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獨立完成。校對。

3、做錯的說一說錯的原因。

[(5.84 - 3.9 ) ÷0.4 + 0.15] ×0.92

= [1.94 ÷0.4 + 0.15] ×0.92

= [4.85 + 0.15] ×0.92

= 5 ×0.92

= 4.6

d、鞏固練習:

1.8×(1.4 - 0.26 ÷2) [7.6 - 5 ×(0.3 + 0.9)]÷10

1、先說一說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2、抽兩名學生板演。

e、課堂小結:

在既有中括號,又小括號應該先算什么,再什么?

f、布置作業(yè):

p - 52 第一題、第二題和第三題。

課堂作業(yè)本

一、教學目標:1、掌握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2、掌握方程的解法。

3、學會應用題的分析方法。

二、教學重點:掌握小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難點:學會應用題的分析方法。

三、教學準備:卡片和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口算訓練:

6 + 4.4 = 0.01×80 = 7.4-0.9 = 6.3÷0.63 =

2.3×5 = 0.4×0.5 = 0.2÷0.04 = 5÷0.02=

18.6-6 = 5.4 + 6 = 9-1.35= 0.3×0.05 =

1、以小組開火車形式看口算報得數(shù)。

2、錯的說一說錯的原因。

b、比較訓練:

8 -0.8 ÷5 + 0.24 ×9

8 -(0.8 ÷5 + 0.24) ×9

[8 -(0.8 ÷5 + 0.24)] ×9

1、說一說每題的計算順序。

2、括號有什么作用?

3、抽三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幫助學困生。

4、校對,錯的說出錯在哪一步?

c、求未知數(shù):

7.2 + x = 15.4 x - 0.8 = 3.6

1、抽兩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

2、說一說每題求x的依據(jù)什么?

d、應用題:

p - 53 第五題:

1、說一說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2、先讓學生分析數(shù)量關系。兩人相互討論。

3、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4、 42 ÷1.5 表示什么? 42 + 42 ÷1.5 表示什么?

e、布置作業(yè):

p - 53 第三題。

《課堂作業(yè)本》

一、教學目標:1、運用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3、學會分析解答應用題的步驟。

二、教學重點: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難點:學會分析解答應用題的步驟。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簡便運算:

0.27 ×99 + 0.27 0.25×1.25×40×8

(0.25 + 2.5 + 25)×0.4 8.4 + 7.66 + 2.34 +1.6

1、抽四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

2、說一說錯的原因。

b、四則混合計算:

8.4 -8.4×1.5÷18

(1 - 0.99)×(38.6- 8.6)

[0.05 ×(83 + 117)]÷(9.6-5.6)

1、先說一說每題的運算順序。

2、抽三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

3、校對,錯的訂正。

c、文字題:

2.5 乘以 6.6與1.4的和,積是多少?

1、求什么?積是哪兩個數(shù)相乘?

2、所以我們要先求什么?

3、列式計算。

d、應用題講解:

p - 55 第十二題:

1、要求平均每天的營業(yè)收入四月份比三月份多多少元?我們 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2、四月份每天怎么求?三月份每天怎么求?

3、四月份為什么要除以30,而三月份要除以31呢?

e、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練習了哪些內(nèi)容?哪些方面還掌握的不夠呢?

f、拓展題:

先讓學生討論完成。

g、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本》

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教案篇二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正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棱長的含義;

2、掌握正方體的基本特征,體會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 教學

掌握正方體的特征。

正方體與長方體的比較。

教法學法 實踐法、討論法

1、昨天,我們學習了長方體。請大家回顧一下:長方體有哪些特征?

2、口答:說出每個圖形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3、設疑:第4個圖形的長、寬、高相等,說明:這樣的物體叫作正方體。大家想不想研究它?這節(jié)課我們要研究它的有關知識。

(揭示課題:正方體的認識)

1、以小組為單位發(fā)學具。

2、以小組為單位研究手中的正方體。建議:用看一看、摸一摸、數(shù)一數(shù)、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來研究。

3、自主探究。讓學生結合手中的實物進行探究,再讓他們小組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匯報交流

(1)讓生結合實物說說面有什么特點?你是怎樣驗證的?從中明確:正方體的6個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2)讓學生說說棱有什么特點?你是怎樣驗證的?從中明確:正方體的12條棱長度都相等。

(3)讓生說說有幾個頂點?你是怎么驗證的?

5、提問:誰能完整地說一說正方體有什么樣的特征?

多指名幾個同學說特征。

6、結合直觀圖小結:正方體6個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它有12

條棱,每條棱的長度都相等。它還有8個頂點。

7、提問:依據(jù)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正方體?

8、請同學們小組合作,運用手中的學具驗證一下我們今天學習的正方體的特征。然后找代表說一說。完成表格。

1、提問: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

2、讓學生結合長方體和正方體實物進行觀察、歸納,再同桌交流觀察的結果。

3、匯報交流。相同點是: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4、根據(jù)比較結果,想一想正方體和長方體有什么關系?

不同點:長方體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正方體6個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長方體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正方體每條棱的長度都相等。

練習 完成p20做一做

總結 今天這堂課我們認識了正方體,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作業(yè)布置

正方體的認識

6個面 (完全相同,都是正方形)

立體圖形正方體 12條棱 (長度相等)

8個頂點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102668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