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書為侶公開課教案(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0 04:22:17
走遍天下書為侶公開課教案(通用15篇)
時間:2023-11-10 04:22:17     小編:雅蕊

教案是教學的依據和組織者,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起著重要作用。編寫教案前,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特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教師參考和借鑒。

走遍天下書為侶公開課教案篇一

1.朗讀課文第1~6自然段.

3.聯系實際交流作者讀書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說一說.

5.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積累運用,升華認識。

1.畫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試著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與伙伴比賽,看誰記得又快又牢,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2.思考交流:作者讀一本書的方法對你有什么啟示?說說如果有一本書陪伴你去旅游,你會怎樣去讀?(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提出來與大家交流.

拓展活動。

1.讀一讀“閱讀鏈接”——《神奇的書》,把自己的感受用幾句話寫下來.

2.向大家介紹你怎樣讀一本自己喜愛的書,并說說你喜愛它的原因.

布置作業(yè)。

1.背誦第7自然段.

2.抄寫生字詞.

3.完成課后“小練筆”.

走遍天下書為侶公開課教案篇二

整體構思:

《走遍天下書為侶》是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說理文章。教學此文,我想應該情、理、味結合。深入淺出,有思想但不高深,有幽默但不淺薄。

教學時,營造一個人一本書的氛圍,營造師生同讀文本,傾聽心聲的氛圍。,引領學生圍繞“只要人手一本書。這不難做到吧?”去讀,去想,去說。引領學生理解選擇書,走近書,傾聽書,與書對話,書就會真正成為一個人如影隨形的同伴;一遍又一遍這樣去讀一本書,自己的心中就會長出一棵長滿書的大樹。引領學生感悟與書為侶,于個人而言,愉悅身心,于世界而言,減少麻煩。

朗讀、理解、表達相結合。讀詞,讀句、讀段,相輔相承,把平面的文字讀透,讀厚,讀出文章的情理,讀出“書為侶”的情趣,讀出語文的味道。在各種形式的讀中,品味比喻的意味,品味標點符號的意味,相機融入詞語理解訓練,相機融入貼近學生生活的語言訓練。

一、整合單元,談話引入課題。

二、整體回顧,引入探究:快速瀏覽文章,想想畫面。

三、探究品味:只要人手有一本書。這不難做到吧?

(一)找出呼吁,讀。

(二)默讀課文,勾畫引發(fā)自己思考的語句,寫下自己的理解。

(三)交流理解。

1、2自然段,引讀品味。

2、4自然段,重點體會比喻句,通過聯系生活,探究。

3、6自然段,理解重點句,鏈接各自的讀書經歷,豐富句子內涵和外延進行探究,配樂讀好6自然段。

4、7自然段,通過賽讀好讀書的方法和過程,體會省略號的意味探究。

四、讀寫結合,深化理解。

帶上各自喜愛的書,繞世界旅行,又會是怎樣一幅畫面?

走遍天下書為侶公開課教案篇三

很難作出選擇。至于我個人,我不要蛋糕,那東西一吃就沒了。我也不要撲克牌,風一吹那些牌就全飛了。毛線弄不好會濕了??谇俦劝艘艉泻眯?,因為你可以用它吹自己的曲子,而八音盒只演奏固定的幾個曲子。我不帶圖畫,因為我可以看大海上的景色。也不帶畫箱,因為里面的紙總會用光的??磥?,最后我要在口琴和書之間做一選擇。我相信我會選擇書。

一本書!我聽到有人感嘆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這一趟下來,你可以把它讀上一百遍了,最終你能背誦下來。

對此,我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讀上一百遍,我愿意讀到能背誦的程度。那沒什么關系。你不會因為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和父母兄妹就不愿再見到他們吧?你不會因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你喜愛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你早已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么沒注意過,那燈光照著那個角落,光線怎么那么美?!?/p>

你總可以從一本書中發(fā)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你會讀書,而任何動物都不會,不管多么訓練有素的動物也不會讀書。只有人會讀書。每逢讀書時,你就走出自己的心靈,進入另外一個人的心靈中,傾聽另一個人的心聲。在這個時候,你就開動了自己的腦筋,這是世界上頂有趣的事。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首先我會思考,想想故事中的人為何如此作為。然后我可能會想,作家為什么要寫那個故事。以后,我會在腦子里繼續(xù)這個故事,回過頭來品味我最欣賞的一些片段,并問問自己為什么喜歡它們。我還會再讀另一部分,試圖從中找到我以前忽略了的東西。做完這些,我會把從書中學到的東西列個單子。最后,我會想象那個作者是什么樣的,全憑他寫書的方式去判斷他……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是一處你隨時樂意去就去的熟地方。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你自己的東西,因為世上沒有兩個人用同一種方式讀同一本書。

如果世上每個人都有一本書,即使一本書(當然他們要能讀懂),我相信,世界上就會少點麻煩。

只要人手一本書。這不難做到吧?

我們怎么開始做起?

走遍天下書為侶公開課教案篇四

認識“侶、娛”等4個生字,會寫“侶、娛”等9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7自然段.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讀書樂趣,學習一些讀書方法.

生字詞卡片.

抄有重點詞句的小黑板.

1.一本好書,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歡閱讀,從童年時的“竊讀”,到季先生對讀書的見解,可以看出他們都善于從書中汲取營養(yǎng).今天,我們學習第3課“走遍天下書為侶”.

2.齊讀課題.釋題.(侶:伴侶.)。

3.用自己的話說說課題的意思.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語做上記號.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大家?guī)椭獯?,或,或聯系上下文理?

4.默讀課文,想想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書上作批注.

1.小組合作讀課文,交流: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的方法分別在課文的哪些段落.

2.齊讀課文第5自然段,與大家交流讀懂了什么.

3.課件出示關鍵句子:

a.“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經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么沒注意過,燈光照著那個角落,光線怎么那么美!’”

把這些句子多讀幾遍,再充分說說自己的.感受.(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發(fā)表不同的見解.)。

4.齊讀第6自然段,聯系上下文說說“新東西”指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讀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1.朗讀課文第1~6自然段.

3.聯系實際交流作者讀書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說一說.

5.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1.畫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試著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與伙伴比賽,看誰記得又快又牢,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2.思考交流:作者讀一本書的方法對你有什么啟示?說說如果有一本書陪伴你去旅游,你會怎樣去讀?(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3.還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交流.

1.讀一讀“閱讀鏈接”——《神奇的書》,把自己的感受用幾句話寫下來.

2.向大家介紹你怎樣讀一本自己喜愛的書,并說說你喜愛它的原因.

1.背誦第7自然段.

2.抄寫生字詞.

3.完成課后“小練筆”.

走遍天下書為侶公開課教案篇五

1、認識“侶、娛”等4個生字,會寫“侶、娛”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7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讀書樂趣,學習一些讀書方法。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生字詞卡片。

2、抄有重點詞句的小黑板。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一本好書,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歡閱讀,從童年時的“竊讀”,到季先生對讀書的見解,可以看出他們都善于從書中汲取營養(yǎng)、今天,我們學習第3課“走遍天下書為侶”

2、齊讀課題、釋題、(侶:伴侶)。

3、用自己的話說說課題的意思。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語做上記號。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大家?guī)椭獯?,或,或聯系上下文理解?/p>

4、默讀課文,想想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書上作批注。

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2、齊讀課文第5自然段,與大家交流讀懂了什么。

3、課件出示關鍵句子:

a、“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經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么沒注意過,燈光照著那個角落,光線怎么那么美!”

把這些句子多讀幾遍,再充分說說自己的感受、(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發(fā)表不同的見解)。

4、齊讀第6自然段,聯系上下文說說“新東西”指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讀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第二課時。

激趣讀文,深入感悟。

1、朗讀課文第1~6自然段。

3、聯系實際交流作者讀書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說一說。

5、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積累運用,升華認識。

2、思考交流:作者讀一本書的方法對你有什么啟示?說說如果有一本書陪伴你去旅游,你會怎樣去讀?(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3、還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交流。

拓展活動。

1、讀一讀“閱讀鏈接”——《神奇的書》,把自己的感受用幾句話寫下來。

2、向大家介紹你怎樣讀一本自己喜愛的書,并說說你喜愛它的原因。

布置作業(yè)。

1、背誦第7自然段。

2、抄寫生字詞。

3、完成課后“小練筆”

走遍天下書為侶公開課教案篇六

認知“侶、娛”等4個生字,會寫“侶、娛”等9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7自然段.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讀書樂趣,學習一些讀書方法.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片.

抄有重點詞句的小黑板.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一本好書,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績的人,都喜歡閱讀,從童年時的“竊讀”,到季先生對讀書的見解,可以看出他們都善于從書中汲取營養(yǎng).今天,俺們學習第3課“走遍天下書為侶”.

2.齊讀課題.釋題.(侶:伴侶.)。

3.用自身的話說說課題的意思.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語做上記號.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大家協(xié)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4.默讀課文,想想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身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書上作批注.

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小組合作讀課文,交流: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的方法分別在課文的哪些段落.

2.齊讀課文第5自然段,與大家交流讀懂了什么.

3.課件出示關鍵句子:

a.“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經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論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俺怎么沒注意過,燈光照著那個角落,光線怎么那么美!’”

把這些句子多讀幾遍,再充沛說說自身的感受.(鼓勵同學暢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發(fā)表不同的見解.)。

4.齊讀第6自然段,聯系上下文說說“新東西”指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讀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身旅行的理由.

第二課時。

激趣讀文,深入感悟。

1.朗讀課文第1~6自然段.

3.聯系實際交流作者讀書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說一說.

5.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積累運用,升華認知。

1.畫出自身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試著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與伙伴競賽,看誰記得又快又牢,并談談自身的感受.

2.考慮交流:作者讀一本書的方法對你有什么啟示?說說假如有一本書陪伴你去旅游,你會怎樣去讀?(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3.還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交流.

拓展活動。

1.讀一讀“閱讀鏈接”

走遍天下書為侶公開課教案篇七

1、通過活動,讓學生明白書是知識的源泉,書也會給你們帶來無限的樂趣!從而使更多的學生愛看書。

2、讀書要有選擇地讀,讀有價值、有意義的書。

3、通過系列活動,促使學生養(yǎng)成愛讀書的習慣。

【活動過程】。

一、熱身賽。

1、講故事比賽,賽后談體會。

2、知識競賽,提前布置任務,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自己找到答案。

3、班會《我與書》。

1、自己制定讀書計劃,寫出收獲。

2、中隊會:

“一路書香伴我行”。

三、擴展延伸。

1、收集關于讀書的名人名言。

2、好書大家讀,開展讀書競賽。

3、評選“閱讀之星”。

走遍天下書為侶公開課教案篇八

生:作者說總能從一本書中發(fā)現新東西,不管看過多少遍。我一本書讀兩遍的時候都很少,也應該像作者一樣從不同角度反復讀書,有新的收獲。

生:我感到作者特別喜愛書,而且會閱讀。

生:(再次默讀課文)我覺得作者通過一個假設的情境,而且用了非常確切的比喻,把自己愛書的情感表達出來的。

師:那么哪些比喻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生:作者把書比喻為家。提到家總讓人感到溫馨和留戀,而且家每天都回,誰也離不開,寫出了對書的喜愛猶如愛家一樣。讀自己喜愛的書,就是回自己溫暖的家。

生:作者將書比喻為家,不僅表達喜愛之情,還說明家從不同角度去看,會發(fā)現不同的美,來說明一本書值得反復去讀。

生:作者還將書比喻為朋友。朋友,是孤單寂寞時的陪伴,在你難過時總能給你安慰,還能給你快樂,給你許多新鮮的東西。誰不愿意與朋友在一起呢。這個比喻太好了!

生:作者還將書比喻為一處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這種比喻還是我第一次讀到。隨時想去就去,也就是打開自己喜愛的書就開始閱讀,那么簡單地就開始了故地重游。這個比喻真形象。

師:體會得不錯。希望大家別冷落了自己喜愛的書,經常故地重游。

生:還有,作者將書看作伴侶。《走遍天下書為侶》,也就是在生命中時刻陪伴,能夠共擔風雨,分享喜怒哀樂,特別親密。更能表達出作者對書的喜愛。

師:的確,一本好書不僅能給人帶來快樂,還有慰藉;不僅能讓你深思,還能給你啟示。好書,是智者,是良師,是諍友,也是伴侶。

正是這些貼切的比喻,充分地表達出作者的愛書之情,讀書之法。其實關于書的比喻有很多,高爾基也曾說過,“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你讀過這樣的句子嗎?或者結合你自己的體驗,也試著來說一說這樣的句子。

生:魯迅說“書是營養(yǎng)面包”。

生: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p>

生: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生:讀一本好書,就是與一位高尚的人談話。

生:讀一本書,有時是一次秘密的旅行。

生:讀書,就是自由的夢。

生:讀書,是精神上的補鈣。

……。

師:老師也送大家一句,“愛書吧,它是你飛翔的翅膀”。下面就讓我們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并抄寫下來。

走遍天下書為侶公開課教案篇九

《走遍天下書為侶》是本冊第一組課文中的第三課。本文圍繞這樣一幅生動的畫面:一個人獨自駕舟環(huán)繞世界旅行,在蒼茫的大海上以書為侶,捧書閱讀,享受著閱讀的樂趣。面對漫長枯寂的旅程,以書為友似書如家。見多了博覽群書的高論,本文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將一本書讀精“一遍又一遍地讀”。作者以獨自駕舟環(huán)繞世界旅行,只有選擇帶一樣東西娛樂的假設開始,引出自己的觀點。然后以新鮮的比喻,即反復地讀一本書,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總會有新的發(fā)現,新的收獲,新的驚喜,來說明選擇的理由。然后繼續(xù)假設,列舉了“一遍又一遍地讀”的方式和方法,只要從不同的角度反復地讀,就會常讀常新,百讀不厭。

本文篇幅短小精悍,語言淺顯易懂,角度新穎,表達獨特。作者通過層層遞進的假設和設問、反問,靈動鮮活的比喻,以推理的方式層層剝筍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fā)現新的`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走遍天下書為侶的原因和方法,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并受到啟發(fā);二是體會作者是怎樣表明觀點的,他的說明方法及表達方式,體會假設、設問、反問、比喻等的表達效果,增加語言積累;三是進一步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

以新的《課程標準》和新的教育教學思想為支撐,搭建教案設計的理論平臺,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提出自己設計教學預案的理論依據和預期成果。同時,教師不僅要從宏觀鳥瞰,提出總體設計理念,而且要表明設計每個教學事件,以及破解重點、難點等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具體意圖和預期成果。本在課堂上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循序漸進的進行教學活動。

1、認知目標:認識“侶、娛”等4個生字,會寫“侶、娛”等9個生字。

2、情感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7自然段。

3、智能目標: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讀書樂趣,學習一些讀書方法。

本文教學的重點有兩個:1、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2、開展讀書的綜合性學習。

教學的難點是:理解反復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讀自悟體會文本,從讀中學習作者反復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學習這種讀書的方法。從而對自己在讀書中的方法產生思考。

老師的課前準備:1、制作課件。2、收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學生課前準備:1、讀通課文。2、抄有重點詞句的小黑板。。3、收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第一步 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一本好書,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歡閱讀,從童年時的“竊讀”,到季先生對讀書的見解,可以看出他們都善于從書中汲取營養(yǎng)。今天,我們學習第3課“走遍天下書為侶”用自己的話說說課題的意思)。

第二步朗讀課文,整體感知?。ㄒ螅骸?.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語做上記號。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正音。3.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大家?guī)椭獯?,或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默讀課文,想想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書上作批注。)。

第三步再讀課文。理清層次(1.小組合作讀課文,交流: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的方法分別在課文的哪些段落。2.齊讀課文第5自然段,與大家交流讀懂了什么。3.課件出示關鍵句子:a.“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眀.“你已經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么沒注意過,燈光照著那個角落,光線怎么那么美!’”

把這些句子多讀幾遍,再充分說說自己的感受。(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發(fā)表不同的見解。)。

4、齊讀第6自然段,聯系上下文說說“新東西”指的是什么。

一、 精讀課文,深入感悟。

1、朗讀課文第1~6自然段。

3、聯系實際交流作者讀書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說一說。

5、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二、 積累運用,升華認識。

1、畫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試著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與伙伴比賽,看誰記得又快又牢,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2、思考交流:作者讀一本書的方法對你有什么啟示?說說如果有一本書陪伴你去旅游,你會怎樣去讀?(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3、還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交流。。

三、 拓展活動。

1、讀一讀“閱讀鏈接”——《神奇的書》,把自己的感受用幾句話寫下來。

2、向大家介紹你怎樣讀一本自己喜愛的書,并說說你喜愛它的原因。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第7自然段。

2、抄寫生字詞。

3、完成課后“小練筆”。

板書是十分重要的課堂語言,是一種特別的書面語言,所以要抓住關鍵字詞的板書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書是:伴侶、朋友、家、故地……。

常讀常新百讀不厭。

走遍天下書為侶公開課教案篇十

1、知道作者為什么以書為侶。

2、學習作者良好的讀書習慣,愛讀書多讀書。

3、激發(fā)讀書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1、理解作者物不釋卷的原因,學習作者良好的讀書習慣。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本課生字、詞。

學習作者良好的讀書習慣,做到手不釋卷。

兩課時。

教學內容:

熟讀課文。感受課文所描述內容,理解作者為什么要“以書為侶”?學習生字新詞。

一、談話釋題,導入課文。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何為“侶”?你對課題是怎樣理解的?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意。

1、學生自讀課文。

2、閱讀后,同桌相互出題,檢測閱讀效果。

作者的假設是什么?他選擇的是什么?

為什么他愿意把一本書讀上一百遍?

作者是怎樣進行閱讀的?

3、課文圍繞題目,講述了哪些內容?

三、指導學習生字新詞。

四、熟讀課文。

走遍天下書為侶公開課教案篇十一

崔巒老師強調:教師應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在感悟、積累與運用的實踐中學習語文?!墩Z文課程標準》中要求:語文教學應重視讀中感悟,讀中積累,以讀促寫。我們在教學中應加強教學內容的整個與課內外的融合,努力讓學生把讀與悟、讀與寫、讀書與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感受作者“愛書、愛讀書”的熱情,體悟讀書的方法,享受讀的樂趣,讓學生對讀書充滿興趣。

走遍天下書為侶公開課教案篇十二

1、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

3、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復讀書的方法,并受到啟示。

4、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繼續(xù)開展關于閱讀的綜合性學習,逐步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

走遍天下書為侶公開課教案篇十三

似乎很難作出選擇。

如果你問我,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一本書。”

一本書!我聽到有人感嘆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這一趟下來,你可以把它讀上一百遍,最終你能背誦下來。

對此,我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讀上一百遍,我愿意讀到能背誦的程度。這有什么關系呢?你不會因為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經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么沒注意過,燈光照著那個角落,光線怎么那么美!”

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fā)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首先我會思考,故事中的人為什么這樣做,作家為什么要寫這個故事。然后,我會在腦子里繼續(xù)把這個故事編下去,回過頭來品味我最欣賞的一些片斷,并問問自己為什么喜歡它們。我還會再讀其他部分,并從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東西。做完這些,我會把從書中學到的東西列個單子。最后,我會想象作者是什么樣的,他會有怎樣的生活經歷……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你自己的東西,因為世上沒有兩個人會用同一種方式讀同一本書。

走遍天下書為侶公開課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感知大意,理清文章脈絡。

3、暢談感悟,尊重學生個性閱讀。

4、閱讀遷移,創(chuàng)造想象空間。

教學過程:?。

一.交流讀書名言,揭示課題。

1.同學們,課下你都收集了哪些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

2.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積累的可真不少!是呀,一本好書蘊含了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很多成功之人,都喜愛閱讀,從林海音童年時的“竊讀",??到季羨林老先生對讀書的見解,可以看出他們都善于從書中汲取營養(yǎng)。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英國作家尤安.艾肯,看看他又和書結下了哪些不解之緣呢?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第三課《走遍天下書為侶》。

"侶??"是什么意思?(同伴,伴侶,朋友,伙伴)誰來說說課題的意思?作者和書之間的關系誰能用四字詞來概括?(形影不離?朝夕相伴??如影相隨)從課題可以看出作者對書有種怎樣的情感?請帶著這種情感來讀一讀課題。

二.詞語樂園。(學生小組內交流,然后匯報)。

1.多音字。

供自己娛樂???供品似乎?似的。

2.近義詞。

3.反義詞。

猶豫?????熟悉?喜愛?????朋友?????繼續(xù)。

4.新詞。

“毫不猶豫”什么意思?誰能用它說一句話?

三.感知內容,理清層次。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課文哪些自然段寫了作者走遍天下書為侶的原因?哪些自然段寫了讀一本書的方法?(根據提示分段,概括段意。)。

四.佳句引航,創(chuàng)意模仿。

1.課文中作者把書比作什么?劃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2.出示句子: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也是————————————.

五.妙筆生花,暢談感悟。

六.潛心閱讀,產生質疑。

走遍天下書為侶公開課教案篇十五

《走遍天下書為侶》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第九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它介紹了作者環(huán)繞世界旅行只帶一本書上路的原因和讀書方法。告訴我們要與書為友,善于讀書。文章緊密圍繞教材本單元的專題“我愛閱讀”

雖然學生已進入五年級,但我發(fā)現本班學生的閱讀量很少,他們不知道正確的讀書方法。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熱愛讀書,并理解和運用正確的讀法方法。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逐步培養(yǎng)學生讀課外書的閱讀習慣。

2、通過多種形式地讀,領悟作者運用假設、設問、反問、比喻等的表達效果。

3、學習用比喻的表達方式寫出“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也是_______”。

1、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

2、理解反復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課件。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同學們,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讓你獨自駕舟環(huán)繞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么呢?(生發(fā)言)。

2、剛才大家談了很多,我們似乎很難作出選擇到底帶什么東西好??捎羞@樣一個人,她說:如果你問到我,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選擇一本書。”

請大家讀讀這句話,你讀出了什么味兒?

4、朗讀課題,解讀課題:

(1)誰愿意來讀課題?指名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大意。

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思考本文主要寫了什么?

(三)細讀課文,體會作者熱愛讀書。

1、默讀課文,思考作者為什么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一本書作為環(huán)游世界的伴侶?兩個人相互交流。

2、作者將書都比喻成了什么?你從哪里看出的?(出示課件)。

你不會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見到他們了吧?你不會因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棄家而去吧?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一個家。你已經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么沒注意過,燈光照著那個角落,光線怎么那么美!”

(1)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段,找出對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說說你的體會。

(3)這段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聯系生活說說書與朋友家的相似之處?

3、作者還把書比喻成了什么?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4、學生模仿句式,說一說,培養(yǎng)表達能力。(出示課件)。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個你永遠愛著的家。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良師,也是一位益友。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

5、有感情地朗讀第5自然段。

(四)了解文中介紹的讀書方法和順序。

1、我們讀出了作者愛書的情懷,那她是怎樣去閱讀的呢?請你自讀第七自然段,回答兩個問題:

(1)你認為作者讀書有方法嗎?

(2)你認為作者讀書有一定順序嗎?

2、讀了文中作者的讀書方法,對照我們平時是怎樣讀書的呢?(學生發(fā)言:注意用上“首先……然后……還……最后”的句式。)。

3、現在請大家在本子上寫一寫。

4、展示練筆,選擇學生習作,請同學上臺交流。

5、作者如何表達自己愛看書,對書有深厚的情感的?

討論交流:

學生1:作者用了假設的方法表明自己愛看書的觀點。

學生2:作者用很多貼切的比喻,把書比作朋友,比作家,比作故地,把自己愛書的情感表達得很形象。

學生3:作者用了反問的方法表明自己的情感。

(五)總結。

通過學習課文,我們不僅知道了作者選擇一本書作為旅行伴侶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讀書的方法。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進行閱讀,感受閱讀的快樂。

(六)板書設計:

朋友、家、故地。

讀書按順序,講方法。

假設比喻反問列舉。

【本文地址:http://www.mlvmservice.com/zuowen/10061269.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