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國各地1高考試卷的難度備受關注。教育部黨委書記、考試中心主任孫海波介紹說1試卷高考將以“穩(wěn)”字為龍頭,采取科學準確的政策。高考命題將使試卷結構、題量和考試難度保持相對穩(wěn)定。讓我們了解2020全國各地1對高考綜合試卷的難度體系及相關內(nèi)容進行了評析。
1物理:第二輪復習重在提高能力
1、 解決第一輪復習中存在的問題,要進一步加強基礎知識復習和基本技能訓練,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提高基本能力,進一步加強規(guī)范化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
2、 知識重組:將所學知識連成線,鋪面編織成網(wǎng)絡,梳理知識結構,有機結合,提高多角度、多途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提高能力:通過建立知識網(wǎng)絡,一是提高解決問題的速度和技能,二是提高規(guī)范化問題解決的能力,三是提高實驗操作能力。注重提高能力,集中精力解決中檔問題。
2生物學:表達將成為新一輪高考的亮點
第一,2020高考生物試題仍將重視教材、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突出主體知識,兼顧知識覆蓋面。
第二個方面強調(diào)能力的考核。從知識概念到能力概念,命題仍然是一個不變的測試項目。
此外,在2020在實驗命題方面,考生應能確定實驗的自變量、因變量和無關變量,注意實驗理論在具體實踐中的應用,用表格和圖像表達實驗過程,記錄實驗結果,并加以表達將成為新一輪高考的亮點。
三是關注社會熱點,體現(xiàn)了試題的科學價值和時代性。
四是提高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科學思維,2020高考仍將要求考生了解所學知識與其他相關知識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能夠在較為復雜的情況下,運用綜合分析、判斷推理和歸納法,分析試題的基本思路。
3,化學注重課本實驗和練習
1、 熱點話題經(jīng)常被審查。例如,“氧化還原反應”仍然是關鍵??疾炝朔磻锘虍a(chǎn)物的判斷和配比關系、陌生方程的編寫、氧化還原滴定的計算和滴定終點的判斷。
2、 注重教材、實驗和練習。如銅與濃硫酸反應的現(xiàn)象與結論、沉淀轉(zhuǎn)化時間與量的關系等,練習中涉及的元素如錫、銻等都值得深思。
名次 | 學校名稱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辦學層次 |
1 | 清華大學 | 2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華中科技大學 | 7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3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8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4 | 天津大學 | 10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5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16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6 | 同濟大學 | 20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7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21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8 | 西北工業(yè)大學 | 24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9 | 東北大學 | 26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0 | 大連理工大學 | 27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1 | 華南理工大學 | 29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2 | 北京理工大學 | 30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3 | 電子科技大學 | 34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4 | 河海大學 | 37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5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41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6 | 北京科技大學 | 43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6 | 南京理工大學 | 43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8 | 北京交通大學 | 45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9 | 華東理工大學 | 46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20 | 北京郵電大學 | 47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1 | 合肥工業(yè)大學 | 48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2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50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23 | 武漢理工大學 | 51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24 | 西南交通大學 | 52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25 | 東華大學 | 56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26 | 北京化工大學 | 60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27 | 昆明理工大學 | 61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28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67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29 | 福州大學 | 68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30 | 北京工業(yè)大學 | 71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31 | 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 | 73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2 | 燕山大學 | 76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3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76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34 | 太原理工大學 | 78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35 | 上海理工大學 | 79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36 | 中國礦業(yè)大學 | 80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7 | 浙江工業(yè)大學 | 84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38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85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9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91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40 | 南京工業(yè)大學 | 94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41 | 齊魯工業(yè)大學 | 96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42 | 廣東工業(yè)大學 | 97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43 | 河北工業(yè)大學 | 100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43 | 成都理工大學 | 100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43 | 武漢科技大學 | 100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46 | 長安大學 | 113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47 | 南方科技大學 | 115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8 | 天津工業(yè)大學 | 122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49 | 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 | 129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50 | 華北電力大學 | 130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51 | 南京郵電大學 | 132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52 | 山東科技大學 | 137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53 | 浙江理工大學 | 139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54 |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 | 141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55 | 大連海事大學 | 142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56 | 長沙理工大學 | 145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57 | 西安理工大學 | 149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58 | 長春理工大學 | 151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59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152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60 | 東北電力大學 | 154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61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156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62 | 河南理工大學 | 158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63 | 重慶郵電大學 | 164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64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165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65 | 蘭州交通大學 | 166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66 | 蘭州理工大學 | 169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67 | 西南石油大學 | 170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68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172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69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173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70 | 江西理工大學 | 174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71 | 陜西科技大學 | 178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72 | 上海海事大學 | 180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3 | 沈陽工業(yè)大學 | 181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74 | 東莞理工學院 | 183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75 | 青島科技大學 | 186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76 | 天津理工大學 | 187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77 | 天津科技大學 | 190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78 | 武漢工程大學 | 192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78 | 桂林理工大學 | 192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80 | 河南工業(yè)大學 | 194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81 | 大連工業(yè)大學 | 196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82 | 重慶交通大學 | 201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83 | 湖北工業(yè)大學 | 202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84 | 中北大學 | 203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85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204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86 | 河北科技大學 | 207 | 2★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87 | 重慶理工大學 | 211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88 | 西安科技大學 | 216 | 2★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89 | 東北石油大學 | 218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0 | 中國計量大學 | 220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91 | 沈陽建筑大學 | 223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92 | 南昌航空大學 | 227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93 | 青島理工大學 | 230 | 2★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94 | 西南科技大學 | 234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94 | 大連交通大學 | 234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96 | 安徽工業(yè)大學 | 238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96 | 遼寧科技大學 | 238 | 2★ | 區(qū)域高水平大學 |
98 | 華東交通大學 | 244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98 | 中國民航大學 | 244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98 | 安徽建筑大學 | 244 | 3★ | 區(qū)域一流大學 |
·物理學·
(1)等值分
高考評分標準往往給出一道題的多種答案,以及每道題每一步的評分原則。只要公式是一流的公式,并且能真正推導出正確答案,就得滿分。
(2)只看對的,不看錯的
在高考閱卷時,對于必要的公式,高考閱卷的方式是,只要把與問題相關的公式寫出來,并且答案正確,就給滿分。
(3)不重復扣除
同一題目出現(xiàn)兩次錯誤,只扣分一次。這也是物理閱卷和數(shù)學的區(qū)別。物理閱卷認為,只有第一道題出錯,第二道題是正確的,結果錯誤只由第一道題引起。
(4)只看物理公式和答案,不看數(shù)學運算過程:在物理試卷中,不能出現(xiàn)數(shù)學運算,因為只有公式和最終答案是給分的。
?化學?
(1)化學語言規(guī)則
化學第二卷40%你應該用左右答案化學還有一些學生化學語言運用不規(guī)范,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化學術語的使用相當嚴格,例如:
(一)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不寫反應條件扣一半分,不平衡或生成反應物化學公式中有一處錯誤不得分;錯誤使用“”和“==”不得分;省略“↑”或“↓”標記的,酌情扣分。
② 熱化學如果方程中沒有表示每種物質(zhì)的聚集態(tài)或沒有表示焓變值,則計算錯誤,沒有單位,如果省略“-”號,則判為無分。
③ 威爾化學將式寫為名稱,將有機物結構的簡單公式寫為分子式,離子方程寫為化學方程式?jīng)]有得分。
(2)化學簡單答題規(guī)則
有些學生不注意單詞的簡潔和準確?;卮饐栴}的時候很容易浪費時間和推理。在考試過程中,他們對試題背景了解不透徹,答案偏離試題要求,或筆跡潦草,筆跡有錯誤和白字。但是,對于計算過程,計算過程并沒有反映解題過程,而且計算結果沒有單位或不注意有效的數(shù)字問題,對高考分數(shù)線有明確規(guī)定。
① 如果答案有科學性錯誤,不得分;
② 有錯別字,錯別字為關鍵詞,不得分;
③ 簡短回答不全面,得一半分;
④ 關于實驗設計的簡短回答缺少部分步驟、現(xiàn)象和結論。如果你想一步一步地得分,你只能得到部分分數(shù);
5化學計算表達式或數(shù)據(jù)有誤不得分,無單位減半,不重視有效數(shù)字酌情扣分。
(3)多答案多項選擇題的評分原則
第二冊的多項選擇題可能有一個或多個選項,但只要答案中有一個錯誤的選項,將不得分。如果答案不完整,將給出相應的分數(shù)。
(4)非標準答案的具體表現(xiàn)
① 物質(zhì)的名稱化學字跡不準確。如果需要寫“化學要求寫出鄰二取代苯環(huán)異構體的簡單公式,但寫為m位或?qū)ξ弧?/p>
② 基本有機質(zhì)的結構式(簡化結構)不規(guī)范。例如,乙烯的結構簡單地寫成C2H4或CH2中國2。
③ 有機化學有些方程是不完備的和非標準的。例如酯化方程中省略了水分子,結構式中碳多碳少,氫多氫少;化學有許多上標、下標等等。
④ 專業(yè)語言不符合要求,不清楚或出現(xiàn)錯別字。例如,“消除反應”寫成“消除反應”或“消除反應”,“酯化反應”寫成“脂質(zhì)反應”,“取代反應”寫成“取代反應”。
⑤ 問題的詞干顯然需要“使用”化學這個方程式顯示了一個重要的用途,但它仍然用“制造塑料”、“制造聚乙烯”和“制造乙醇”來表示。
⑥ 代表化學在計算反應速率時,需要指定用哪種物質(zhì)來表示反應速率;在計算反應速率時,如果容器的體積不是1起來,別誤會1L。
⑦ 至于高考第二卷的選擇和填空,在做題時要慎重,逐一分析,嚴防多選。
·生物學·
2020全國各地1完成高考試卷難嗎1高考綜合試卷難度系數(shù)評析
2019全國高考1試卷和答案
2019全國各地1我國高考試卷綜合答題難度分析1高考綜合考試難不難
2019河南高考1高考綜合試題的word版
@xuefen.com.cn 2013-2022 閩ICP備2023010389號-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