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分網(wǎng)給各位考生篩選整理了歷史故事: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最后結局又是怎樣,歷史典故,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最后結局又是怎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的資訊請持續(xù)關注學分網(wǎng)。

一、歷史故事: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最后結局又是怎樣
司馬相如當初是如何打動卓文君的那最后司馬相如又是怎樣對待卓文君的呢還是一如既往的對他好嗎據(jù)說在景帝中元六年,一首《鳳求凰》讓司馬相如成功的得到了富家才女兼佳人卓文君的芳心,盡管此時的司馬相如官場不如意,父母雙亡,家徒四壁,無法自立。卓文君還是毅然絕然地選擇了他。離開腰纏萬貫的父親,雪夜私奔只為和自己所愛的人在一起,對酒當壚又如何!歷史上的記載,這對才子佳人相敬如賓,琴瑟和諧。
當初“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五年之后,十年之后,更長的時間之后呢!時間畢竟能改變一切,小三無處不在。
武帝建元元年,司馬相如以一篇《子虛賦》得到漢武帝的賞識并開始被起用。離開城都來到了繁華的京城,漢武帝更是給司馬相如安排了豪華的住宿,優(yōu)厚的待遇。自此司馬相如每日與佳人陪伴,飲酒賦詞,好不自在。
時間久了,司馬相如便喜歡上了茂陵的一位女子。根據(jù)《西雜記》記載,茂陵人家中都藏著無數(shù)白花花的銀子。這名女子家底也是相當優(yōu)厚。再加上卓文君多年未有身孕,自己現(xiàn)在又身份不凡,相如便產(chǎn)生了休妻的念頭。那首著名的十三字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唯獨少了一個“億”,無億,無“憶”,卓文君何嘗不知,司馬相如此刻是已經(jīng)不愛自己了。自己當初為這份選擇付出了多少,如今就是為了得到這樣的結局嗎心中苦澀,萬分悲涼,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唯有作一首《怨郎詩》,“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逼渲械膼墼菇豢椪l能體會。
這封信終是來到了司馬相如的身邊,遙想當日相見之時,遙想當日貧苦之時,司馬相如羞愧難當。自此再不提休妻納妾之事。
公元前179年,司馬相如離世,次年,卓文君追隨他而去。一段姻緣千古傳誦,其中的插曲誰人能記得!
二、歷史故事: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最后結局又是怎樣
司馬相如,西漢時期的辭賦家。其代表作品為《子虛賦》,作品詞藻富麗,結構宏大,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子。同時,他與卓文君《鳳求凰》的經(jīng)典愛情故事也廣為流傳。
容貌
司馬相如的容貌,在司馬遷的《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只有一句話的形容:“雍容閑雅,甚都。”意思就是說,雍容大度,清閑雅致,非常華美出眾。
但是筆者找了許多有關中國古代美男子的資料,諸如潘安、宋玉之類,而司馬相如卻是榜上無名。筆者只得又重回《史記》中找尋。其中有“少時好讀書,學擊劍”,說明他勤奮好學,身體健壯;“事孝景帝,為武騎常侍”,說明他能夠成為皇帝的警衛(wèi),肯定是儀表堂堂。而后面寫的“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心說而好之”,說是司馬相如彈琴時,卓文君從門縫里偷看,心里非常高興從而喜歡上了他。這又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司馬相如確實是一個具有十足魅力的美男子。
另外,《史記》中也記載“相如口吃……常有消渴病”。所以司馬相如不太愛說話,這倒應驗了“貴人語話遲”的古語。“消渴病”就是“糖尿病”,在醫(yī)學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也是一種難治的疾病。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上帝造人總是留有缺陷的,司馬相如當然也不例外。
社會關系
司馬相如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他的父親及親屬均無史料可考。司馬相如跟卓文君結婚多年,也沒有子嗣。司馬相如一度曾想納妾生子。但卓文君得知此情后,傷心欲絕,便寫下了“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的《白頭吟》。司馬相如看到后頓生悔意,想當初自己窮困潦倒之時卓文君不離不棄,而如今自己卻打算辜負她,這太不仁義厚道了。于是,司馬相如打消了納妾的念頭,與卓文君隱居林泉,白頭偕老。從此,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演繹的中國古代經(jīng)典的愛情故事,有了一個非常完美的結局。
演繹經(jīng)典愛情故事
公元前158年, 21歲的司馬相如擔任了漢景帝“武騎常侍”的警衛(wèi)。然而,漢景帝不愛好辭賦,躊躇滿志的司馬相如,英雄無用武之地,感到十分苦悶。三年后,他終于決定稱病辭職,來到四川臨邛。四川臨邛的縣長叫王吉,是司馬相如的同窗好友。王縣長在宴請相如時,邀請了當?shù)厥赘蛔客鯇O座陪。卓王孫是做鋼鐵生意的,當時戰(zhàn)爭頻繁,鋼鐵需求旺盛,卓王孫的冶煉企業(yè)效益暴增。過了幾天,卓王孫回請王吉縣長,特邀司馬相如做陪。酒酣耳熱之際,王吉說道:“我友司馬相如彈琴天下第一,大家歡迎他演奏一曲。” 相如推辭不過,拿出他的愛琴名為“綠綺”,是傳說中最優(yōu)秀的琴之一,轉軸拔弦,凝神聚情。這時,卓王孫的女兒卓文君也站在門外偷看。
卓文君當時僅十七歲,史書記載文君的美貌:“眉色遠望如山,臉際常若芙蓉,皮膚柔滑如脂”,同時她琴彈得也非常好,詩、書、畫也是無一不精。本來她已許配給某位皇孫,不料那皇孫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辭世,所以當時文君算是在家守寡。但其芳名早己傳遍蜀地,更兼其為大富豪的掌上明珠,追求者不計其數(shù)。司馬相如也是久慕其名,今日能成為其家座上賓,不免更是浮想連翩。于是這位大才子靈感突至,才思泉涌,現(xiàn)場作詞作曲,親自彈奏了那曲萬古流芳的《鳳求凰》。“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凰……”這美倫美奐的愛情信號,深深打動了門外卓文君的心扉。“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一曲為媒,互生愛慕。兩人秘密約定一個夜晚,卓文君逃出家門,與司馬相如私奔來到成都。
卓王孫得知此情后,怒不可遏,氣得大喊:“不孝之女傷風敗俗,我不忍心殺害她,但我一分錢也不會給她!”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在成都的生活沒有經(jīng)濟來源,困苦艱難,屋里窮得只剩下四面墻。卓文君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女子,她出主意說:“相如,我們還是回臨邛做點小生意吧,何苦在這兒受窮呢”于是,兩個人又重新回到臨邛,把車騎賣了做本錢,兩人開了一家酒鋪,卓文君親自當酒保賣酒,相如穿著短褲做服務員。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卓王孫的耳中,他深感羞恥,不敢出門。這時就有人勸他:“您的女兒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生米已經(jīng)煮成熟飯,況且司馬相如雖然貧窮,卻是當代杰出的才子,畢竟都是一家人,又何苦相互羞辱呢”
卓王孫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給了卓文君夫妻仆人100名,錢財數(shù)百萬,以及出嫁時衣被財物一應俱全。文君“逼宮”之計大獲成功,他和司馬相如興高采烈地回到成都,兩人買田地,置豪宅,過上了富人的生活。
開創(chuàng)中國“文賦”先河
正當司馬相如陶醉在美好的愛情生活,與卓文君雙棲雙飛時,他的仕途之路也發(fā)生了轉機。原來,司馬相如有一個四川老鄉(xiāng)楊得意,給漢武帝劉徹當貼身太監(jiān)。有一天,漢武帝讀到《子虛賦》,非常欣賞。并且遺憾地說:“我偏偏不能與這個作者生在同一時代。”此話恰巧被站在一旁的楊得意聽到了,他趕緊接話說:“這個作者是我的同鄉(xiāng)司馬相如,是他寫了這篇賦。”武帝聽到后喜出望外,馬上召見司馬相如。司馬相如為了顯示自己的才學,對漢武帝說:“這篇賦是我寫的。但是,這賦只寫諸侯之事,不值得看。請讓我再寫一篇天子游獵賦,賦寫成后就進獻皇上您。”
武帝立馬準奏,并命令秘書給他筆和木簡。相如不愧是大才子,倚馬可待的功夫就做好了歌頌漢武帝文治武功的《上林賦》。此賦內(nèi)容不僅與《子虛賦》可以相銜接,文字辭藻也更加華美壯麗。此賦同樣用“子虛”這虛構的言辭,陳述楚國之美;其中“烏有先生”就是哪有此事,以此為齊國駁難楚國;“無是公”就是沒有此人,以闡明做天子的道理。所以假借這三個人寫成文章,用以推演天子和諸侯的苑林美盛情景。賦的最后一章主旨歸結到節(jié)儉上去,借以規(guī)勸皇帝。好大喜功的武帝讀畢非常高興,立刻加封司馬相如為副省級的侍從郎。
公元前135年,漢武帝派司馬相如出使巴蜀,對當?shù)氐纳贁?shù)民族進行安撫。司馬相如又發(fā)揮他的文學特長,在那兒發(fā)布了一篇文采出眾的《諭巴蜀檄》的公告,并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第二年,司馬相如再次奉命出使巴蜀,這一次,他在成都受到當?shù)厥考澋臒崃覛g迎,他的一篇《難蜀父老》以解答問題的形式,闡明了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和諧相處的道理,其文蒼勁優(yōu)美,說理透徹,成功地說服了眾人,使少數(shù)民族與西漢朝廷合作,為開發(fā)西南邊疆作出了貢獻。
可惜好景不常,沒過幾年,有人告發(fā)司馬相如收受賄賂,遂遭免官。司馬相如晚年出任“孝文園令”,這是管理皇帝墓園的閑差事,但是他對朝廷大事仍然關心,他見到武帝喜好神仙之術,就寫了《大人賦》欲以諷諫,想不到卻適得其反,而在《長門賦》中則可窺見他對自己際遇不幸的感嘆,公元前118年,司馬相如又寫成了歷史名篇《封禪文》一卷,這就成了他的絕筆之作。
司馬相如在漢武帝下圣旨來召后,便與愛妻文君依依惜別。歲月如流,不覺過了五年。文君朝思暮想,盼望丈夫的家書。萬沒料到,盼來的卻是寫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十三個數(shù)字的家書。文君反復看信,明白丈夫的意思。數(shù)字中無“億”,表明已對她無“意”。文君苦苦等待,等到的卻是一紙數(shù)字知其心變 悲憤之中 就用這數(shù)字寫了一封回信:“一別之后,兩地相思,說的是三四月,卻誰知是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huán)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般想,千般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司馬相如對這首用數(shù)字連成的詩一連看了好幾遍,越看越感到慚愧,越覺得對不起對自己一片癡情的妻子。終于用駿馬豪車,親自回鄉(xiāng),把文君接往首都陜西西安。他們在一起相敬如賓,琴瑟和諧,又過了十年夫妻恩愛的幸福生活
結尾
公元前118年,司馬相如因患糖尿病與世長辭,終年61歲。卓文君悲痛欲絕,親自寫祭文悼念。在司馬相如去世的第二年,卓文君也郁郁而終。
學分網(wǎng)小編提示:以上是歷史故事: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最后結局又是怎樣,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最后結局又是怎樣,高中歷史故事。學分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推薦閱讀:
歷史故事:李淑賢是誰末代皇帝溥儀和李淑賢的愛情故事
歷史故事:劉鄩是誰他為何能娶到第一美人花見羞
歷史故事:后梁名將劉鄩是怎么死的他的一生有何功績
歷史故事:思美人田嬰是奸臣嗎為什么他會被張儀收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