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必備知識點:大洋鹽度的鉛直向分布

2017/05/19 03:56:28文/網(wǎng)編2

學(xué)分網(wǎng)給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地理必備知識點:大洋鹽度的鉛直向分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的資訊請持續(xù)關(guān)注學(xué)分網(wǎng)。

2017年高考地理必備知識點:大洋鹽度的鉛直向分布

大洋鹽度的鉛直向分布與溫度的鉛直向分布有很大不同。圖3—19與圖3—20分別為太平洋和大西洋準(zhǔn)經(jīng)線方向斷面上的鹽度分布。

由圖可見,在赤道海區(qū)鹽度較低的海水只涉及不大的深度。其下便是由南、北半球副熱帶海區(qū)下沉后向赤道方向擴展的高鹽水,它分布在表層之下,故稱為大洋次表層水,具有大洋鉛直方向上最高的鹽度。從南半球副熱帶海面向下伸展的高鹽水舌,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可越過赤道達5°N左右,相比之下,北半球的高鹽水勢力較弱。高鹽核心值,南大西洋高達37.2以上,南太平洋達36.0以上。

在高鹽次表層水以下,是由南、北半球中高緯度表層下沉的低鹽水層,稱為大洋(低鹽)中層水。在南半球,它的源地是南極輻聚帶,即在南緯45°~60°圍繞南極的南大洋海面。這里的低鹽水下沉后,繼而在500~1500m的深度層中向赤道方向擴展,進入三大洋的次表層水之下。在大西洋可越過赤道達20°N,在太平洋亦可達赤道附近,在印度洋則只限于10°S以南。在北半球下沉的低鹽水,勢力較弱。在高鹽次表層水與低鹽中層水之間等鹽線特別密集,形成鉛直方向上的鹽度躍層,躍層中心(相當(dāng)于35.0的等鹽面)大致在300~700m的深度上。南大西洋最為明顯,躍層上、下的鹽度差高達2.5,太平洋和印度洋則只差1.0。在躍層中,鹽度雖然隨深度而降低,但溫度也相應(yīng)減低,由于溫度增密作用對鹽度降密作用的補償,其密度仍比次表層水大,所以能在次表層水下分布,同時鹽度躍層也是穩(wěn)定的。

相關(guān)閱讀:2017年高考地理必備知識點:鹽度的平面分布
2017年高考地理必備知識點:陸地環(huán)境知識點
2017年高考地理必備知識點:大氣知識點
2017年高考地理必備知識點:水環(huán)境知識點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