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語文必備知識點:古代詩歌的結構總結

2016/09/19 10:52:17文/網編2

學分網給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語文必備知識點:古代詩歌的結構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的資訊請持續(xù)關注學分網。(http://www.mlvmservice.com/)

古代詩歌非常講究結構形式。詩歌的結構既體現了詩人的寫作思路,又承載著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詩人的思想感情。因此,我們要了解古代詩歌的結構特點,從而快速敏銳地整體。

1、開門見山無論說理或敘事,不拐彎抹角,開篇即直截了當地切人本題,這就是開門見山,如白居易的《長恨歌》。

2、欲揚先抑為了宣揚某個事物或人物,先把它(他)貶抑下去.制造懸念,形成波瀾,是為突出某個事物、人物或某種思想而使用的常見的表現于法,如李白《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前后照應詩人在描寫、敘述過程中,對后面要表現的內容,在前而適當的地方提示或暗示一下,而后面應與前面呼應。這種結構特點可以使作品結構嚴謹,脈絡清晰,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開始寫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后而又寫到一尊還酹江月,從大江始,又以大江結,前后呼應。

4、情景分寫情與景分別詠寫,貴在層次分明,層層遞進,如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詩的前半部分寫景,后半部分抒情,在寫法上又各有錯綜之妙。第一句寫山中所聞,第二句寫水上所見,第一句緊承第一句風急,第四句緊承第二句渚清,第五、六句寫登高所感,第七句承第五句作客,第八句承第六句多病,詩歌結構非常嚴謹。

5、情景合寫妙在情景交融,渾然一體,或景中含情,或情中有景,如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城上高樓接大荒,海滅愁思正茫茫。驚風亂飚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嶺樹重遮千里日,江流曲似幾九回腸。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xiāng)。前兩聯(lián)可謂景中含情,后兩聯(lián)可謂情中有景,情與景完美融合。

6、小景大景有以小景寫大景之境,如下灣《次北同山下》中的潮平脅岸闊.風正一帆懸,由江中一帆順江向下可以想到江流滔滔不盡的壯觀景象;有以小事表現重大社會內容,如杜牧的《赤壁》;還有以有限空間寫無限空間,如杜甫的《絕句(其三)》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從小窗子里看見大圖景,別有一番意趣。

7、畫龍點睛指在文章關鍵處加上一兩句精辟的話,點明主旨,使全篇的用意都顯露出來的寫法。如果此句位于詩歌結尾,則稱為卒章顯志。這在古典詩詞中是常見的寫法,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就是全詩的點睛之句。

8、起承轉合古典詩詞寫作上的一種技巧。一般指對絕句的四句、律詩的四聯(lián)在寫作上的要求。一般來講,所謂起即開頭(絕句的第一句,律詩的開頭兩句,以下類推);承即緊承上句(聯(lián))的詩意,進一步描寫或鋪陳,要承接得自然、緊密;轉即意思的遞進或轉折,是指詩的內容宕開一筆,使詩歌內容更加豐富,境界更加開闊;合則是對全詩的收束,要收得有力,并傳達出詩人的思想感情,一般要在此句(聯(lián))點出主題。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7年高考語文必備知識點:古代詩歌的結構總結》,對于高考語文知識點了解是否更加加深了一點呢更多學習相關材料,敬請關注學分網,小編隨時為大家更新更多有效的復讀材料及方法!

推薦閱讀:

2017年高考語文必備知識點:高中課程背誦篇目14篇
2017年高考語文必備知識點:文言文實詞知識點總結
2017年高考語文必備知識點:文言文知識點數詞的表示方法
2017年高考語文必備知識點:必備名句背誦

THE END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

2021年高考語文答題技巧模板 高考語文答題模板
今文經和古文經的區(qū)別在哪里 今文經和古文經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1高考語文必備篇目 2021高考語文必備古詩詞
高中最難背的文言文 高三最難背文言文
夢游天姥吟留別最??嫉木渥?夢游天姥吟留別??寄瑢?/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