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第二國際

2016/09/14 09:35:27文/網編3

學分網給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第二國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的資訊請持續(xù)關注學分網。(http://www.mlvmservice.com/)

▲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第二國際概述

第二國際即“社會主義國際”(1889–1916)是一個工人運動的世界組織。1889年7月14日在巴黎召開了第一次大會,通過《勞工法案》及《五一節(jié)案》,決定以同盟罷工作為工人斗爭的武器。組織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而解散,其后伯爾尼國際成立并作為實體運作。第二國際所作出影響最大的動作包括宣布每年的五月一日為國際勞動節(jié),宣布每年的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jié),并創(chuàng)始了八小時工作制運動。今日世界最大的政黨組織“社會黨國際”實際上為其延續(xù),在二戰(zhàn)后的1951年成立,成員均為原第二國際成員。

▲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第二國際的背景

第一國際即“國際工人聯(lián)合會”(International Workingmen's Association),1864年英法德意四國工人代表在倫敦開會成立,馬克思代表德國工人參加該組織的工作,并逐漸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作為組織指導思想。由于會名太長,有時人們取它的第一個單詞“International”,簡稱為“國際”或“工人國際”,歷史上即稱為“第一國際”。

1871年,第一國際法國支部參加并領導了巴黎公社運動,但是隨著巴黎公社的失敗,組織也日漸衰弱,1876年正式宣布解散。

準備條件

1.階級條件:19世紀70年代后期,隨著經濟發(fā)展,歐美各國工人人數(shù)猛增。

2.思想條件:隨著歐美工人運動廣泛興起,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傳播。

3.組織條件:各國工人階級政黨和組織建立起來。

4.領導條件:馬克思、恩格斯晚年的實踐與理論研究。

▲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第二國際的主要活動

第二國際存在的25年間,共召開9次代表大會。其活動大體上以1900年為界,分為前期和后期。前期先后召開4次代表大會,通過關于工資工時和勞動保護、政治斗爭和經濟斗爭、廢除常備軍和實行全民武裝、反對戰(zhàn)爭和軍國主義、反對殖民主義和實行民族自決、工會、土地和婦女等問題的決議。第二國際從開始建立起,內部就有馬克思主義、無政府主義和改良主義3個派別。在前期活動中,馬克思主義派堅決同無政府主義派進行斗爭,在前3次代表大會上,批駁了無政府主義者否定議會斗爭和爭取社會改良,主張進行個人恐怖活動,用總罷工來反對戰(zhàn)爭等錯誤觀點。第二國際后期召開過5次代表大會。通過關于奪取政權、黨的統(tǒng)一、與工會的關系、與合作社的關系,反對殖民政策、軍國主義、帝國主義戰(zhàn)爭等決議。尤其是巴塞爾大會的反戰(zhàn)宣言,它對于歐美工人階級的斗爭起了很大的動員作用。

由于對改良主義派批判不力,以致這種思潮日益滋長。進而發(fā)展為從理論上系統(tǒng)修改馬克思主義革命原理的修正主義派。在第二國際內部,因對時代和無產階級革命的認識分歧而形成3派 :右派,即修正主義派,以伯恩施坦為代表;左派,即堅決反對修正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派,以列寧、羅莎·盧森堡和李卜克內西為代表;中派,即對修正主義采取調和折衷態(tài)度的中間派,以考茨基為代表。修正主義派在第二國際幾個主要政黨領導機構中日益占居上風。第二國際使歐美社會主義運動由西歐、北美擴展到東歐、拉美和東亞。

▲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第二國際的影響

第二國際在前九次大會上曾就工人工資和勞動保護、政治斗爭和經濟斗爭、反對戰(zhàn)爭和軍國主義、反對殖民主義和實行民族自決、黨的統(tǒng)一、奪取政權和參加政府等作出過一系列正確決議,推動了歐美工人運動的發(fā)展。尤其是在推動合法斗爭方面起過重大作用,如每年5月1日定為國際勞動者節(jié)日的決定,影響至今。這些都是第二國際不朽的歷史功績。

▲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第二國際的歷史作用

第二國際在國際工人運動歷史上起了重大作用,促進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fā)展,使社會主義運動由西歐、北美擴展到東歐(20世紀80年代末至20世紀90年代初更名為中東歐)、拉美和東亞。在1889年第二國際建立時,只有西歐、北美的16個社會主義工人黨。到1914年,世界已有近30個社會黨,黨員總數(shù)達340萬人。在第二國際影響下各國建立大批工會組織和合作社組織。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夕,工會會員達1000萬人以上,合作社社員達 700萬人以上。各國黨在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開展合法斗爭、維護工人切身利益、反對內部“左”的和右的傾向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列寧指出:第二國際在自己存在的25年間“完成了廣泛傳播社會主義,預先地、初步地、極簡單地組織社會主義力量這樣非常重要而有益的工作”。

▲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第二國際的評價

第二國際所處時代的基本特點帶有自由資本主義正向壟斷階段轉變、隨后剛剛進入帝國主義時代的深刻印記。具體表現(xiàn)在:第一,在19世紀最后30年,即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轉變、帝國主義逐漸形成的時期,資本主義各國的經濟發(fā)展仍相當迅速;第二,在第二國際存在時期,即使在進入帝國主義時代以后,出現(xiàn)了少數(shù)金融寡頭的專政,而政治上的反動并不是在不斷地普遍加強;第三,至少到1904年,這是一個較長的和平發(fā)展時期,幾乎在世界各國都沒有發(fā)生重大政治動蕩;第四,在較長的和平時期中,戰(zhàn)爭危險由隱而顯,到20世紀初則急劇增加;第五,資本主義遠沒有進入全面危機,無產階級革命在戰(zhàn)前還沒有成為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直接任務。時代的特點和當時工人運動的發(fā)展向第二國際提出的歷史任務是:

第一,向橫廣發(fā)展,把工人群眾廣泛地組織起來,對他們進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組織經濟斗爭和政治斗爭,引導他們投入實現(xiàn)社會主義的斗爭;第二,由于第二國際存在的大部分時間是相對和平的時期,因而開展日常的經濟和政治罷工、進行議會斗爭和議會外的群眾斗爭,是第二國際的日常任務;第三,隨著資本主義國家對殖民地加緊爭奪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爭激化,帝國主義世界大戰(zhàn)的危險在20世紀初日益加劇,擺在第二國際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就是要以國際主義精神教育本國工人群眾,支持民族獨立運動進行反對軍國主義的斗爭。

第二國際的功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第二國際通過廣泛的組織工作,使國際工人運動擴展到前所未有的規(guī)模;二是第二國際許多黨已廣泛展開議會斗爭,并成為工人政黨的常用武器;三是使社會主義思想大普及;四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家開始對帝國主義階段的新現(xiàn)象、新問題進行新探討;五是第二國際進行了反對帝國主義戰(zhàn)爭的長期宣傳。

另外,革命派還同國際內部的機會主義派進行過不妥協(xié)的斗爭。因此,第二國際是富有成果、有所建樹的前進、發(fā)展時期,不能因它最終破產,而不敢承認曾有過的巨大功績。應當否定第二國際只留下機會主義傳統(tǒng)的說法,事實上,第二國際留下來兩種傳統(tǒng),一是機會主義傳統(tǒng),一是革命左派的傳統(tǒng);共產國際和各國共產黨無疑是第二國際左派革命事業(yè)和革命傳統(tǒng)的繼承者;社會主義工人國際則是第二國際機會主義傳統(tǒng)的繼承者。

推薦閱讀:

2017年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巴黎公社
2017年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第一國際
2017年高考歷史必考知識點:英國憲章運動

THE END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

高考歷史開放性試題類型 高考歷史開放性試題答題步驟
重大歷史事件時間表 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高中歷史開放性試題類型 高中歷史開放性試題解題方法
高中歷史材料題答題技巧及方法 高中歷史材料分析題怎么做
清朝滅亡的具體原因 清朝覆滅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