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短歌行》原文翻譯及鑒賞

2016/09/08 08:58:33文/網(wǎng)編2

學(xué)分網(wǎng)給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短歌行》原文翻譯及鑒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的資訊請持續(xù)關(guān)注學(xué)分網(wǎng)。(http://www.mlvmservice.com/)

古詩和文言文翻譯是高考必考的內(nèi)容之一,所以平時學(xué)習(xí)過程中要注意積累。文言文翻譯要以直譯為主,并保持語意通暢,而且應(yīng)注意原文用詞造句和表達方式的特點。以下《短歌行》原文及翻譯僅供參考,請大家以所在地區(qū)課本為主。

《短歌行》原文

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dāng)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短歌行》原文翻譯

面對美酒應(yīng)該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早晨的露水,苦于過去的日子太多了!

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愁長久難以散去。

靠什么來排解憂悶唯有喝酒方可解脫。

有才識的人啊,是我深深的牽掛。

只因為你的緣故啊,讓我思念到如今。

麋鹿找到了艾蒿,就會相呼相鳴。

我要是有了嘉賓,一定要鼓瑟吹笙。

那皎潔的月亮呦,何時可以摘取呢

因此而憂心啊,一直不曾斷絕。

來吧朋友!越過那田間小道,別管他阡陌縱橫。

有勞你枉駕前來,讓我們永遠相依。

歡飲暢談,重溫那往日的恩情。

月光如此明亮,星光也顯得暗淡了,一群烏鴉向南飛去。

繞樹飛了三周,卻找不到它們的棲身之所.

山不會滿足自己的雄偉,海再深也不自滿。

若如周公那樣禮待賢才,天下人心皆歸向于我也。

《短歌行》鑒賞

《短歌行》原來有“六解”(即六個樂段),我們現(xiàn)在按照詩意分為四節(jié)來讀。

“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dāng)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p>

在這八句中,作者強調(diào)他非常發(fā)愁,愁得不得了。那么愁的是什么呢原來他是苦于得不到眾多的“賢才”來同他合作,一道抓緊時間建功立業(yè)。試想連曹操這樣位高權(quán)重的人居然在那里為“求賢”而發(fā)愁,那該有多大的宣傳作用。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賢才”的話,看了這些話就不能不大受感動和鼓舞。他們正苦于找不到出路呢,沒有想到曹操卻在那里渴求人才,于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為有才的許許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躍躍欲試,向他“歸心”了。

“對酒當(dāng)歌”八句,猛一看很象是《古詩十九首》中的消極調(diào)子,而其實大不相同。這里講“人生幾何”,不是叫人“及時行樂”,而是要及時地建功立業(yè)。又從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個人之情,發(fā)愁時間過得太快,恐怕來不及有所作為。實際上卻是在巧妙地感染廣大“賢才”,提醒他們?nèi)松拖蟆俺丁蹦菢右子谙?,歲月流逝已經(jīng)很多,應(yīng)該趕緊拿定主意,到我這里來施展抱負(fù)。所以一經(jīng)分析便不難看出,詩中濃郁的抒情氣氛包含了相當(dāng)強烈的政治目的。

這樣積極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調(diào)子來發(fā)端,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說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正因為通過這樣的調(diào)子更能打開處于下層、多歷艱難、又急于尋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所以說用意和遣詞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在這八句詩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個“愁”字,“愁”到需要用酒來消解(“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這里就用他的名字來作酒的代稱)?!俺睢边@種感情本身是無法評價的,能夠評價的只是這種情感的客觀內(nèi)容,也就是為什么而“愁”。

由于自私、頹廢、甚至反動的緣故而愁,那么這愁就是一種消極的感情;反之,為著某種有進步意義的目的而愁,那就成為一種積極的情感。放到具體的歷史背景中看,曹操在這里所表達的愁緒就是屬于后者,應(yīng)該得到恰當(dāng)?shù)臍v史評價。清人陳沆在《詩比興箋》中說:“此詩即漢高祖《大風(fēng)歌》思猛士之旨也?!松鷰缀巍l(fā)端,蓋傳所謂古之王者知壽命之不長,故并建圣哲,以貽后嗣。”這可以說基本上懂得了曹操發(fā)愁的含意;不過所謂“并建圣哲,以貽后嗣”還未免說得迂遠。曹操當(dāng)時考慮的是要在他自己這一生中結(jié)束戰(zhàn)亂,統(tǒng)一全中國。與漢高祖唱《大風(fēng)歌》是既有相通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p>

這八句情味更加纏綿深長了?!扒嗲唷倍湓瓉硎恰对娊?jīng)·鄭風(fēng)·子衿》中的話,原詩是寫一個姑娘在思念她的愛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領(lǐng)啊,深深縈回在我的心靈。雖然我不能去找你,你為什么不主動給我音信)曹操在這里引用這首詩,而且還說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誦它,這實在是太巧妙了。他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對“賢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兩句話:“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實上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找那些“賢才”,所以他便用這種含蓄的方法來提醒他們:“就算我沒有去找你們,你們?yōu)槭裁床恢鲃觼硗侗嘉夷亍庇蛇@一層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實在是太周到了,的確具有感人的力量。而這感人力量正體現(xiàn)了文藝創(chuàng)作的政治性與藝術(shù)性的結(jié)合。

他這種深細(xì)婉轉(zhuǎn)的用心,在《求賢令》之類的文件中當(dāng)然無法盡情表達;而《短歌行》作為一首詩,就能抒發(fā)政治文件所不能抒發(fā)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緊接著他又引用《詩經(jīng)·小雅·鹿鳴》中的四句,描寫賓主歡宴的情景,意思是說只要你們到我這里來,我是一定會待以“嘉賓”之禮的,我們是能夠歡快融洽地相處并合作的。這八句仍然沒有明確地說出“求才”二字,因為曹操所寫的是詩,所以用了典故來作比喻,這就是“婉而多諷”的表現(xiàn)方法。同時,“但為君故”這個“君”字,在曹操的詩中也具有典型意義。本來在《詩經(jīng)》中,這“君”只是指一個具體的人;而在這里則具有了廣泛的意義:在當(dāng)時凡是讀到曹操此詩的“賢士”,都可以自認(rèn)為他就是曹操為之沈吟《子衿》一詩的思念對象。正因為這樣,此詩流傳開去,才會起到巨大的社會作用。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p>

這八句是對以上十六句的強調(diào)和照應(yīng)。以上十六句主要講了兩個意思,即為求賢而愁,又表示要待賢以禮。倘若借用音樂來作比,這可以說是全詩中的兩個“主題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這兩個“主題旋律”的復(fù)現(xiàn)和變奏。前四句又在講憂愁,是照應(yīng)第一個八句;后四句講“賢才”到來,是照應(yīng)第二個八句。表面看來,意思上是與前十六句重復(fù)的,但實際上由于“主題旋律”的復(fù)現(xiàn)和變奏,因此使全詩更有抑揚低昂、反復(fù)詠嘆之致,加強了抒情的濃度。再從表達詩的文學(xué)主題來看,這八句也不是簡單重復(fù),而是含有深意的。

那就是說“賢才”已經(jīng)來了不少,我們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滿足,我仍在為求賢而發(fā)愁,希望有更多的“賢才”到來。天上的明月常在運行,不會停止(“掇”通“輟”,“晉樂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輟”,即停止的意思;高中課本中“掇”的解釋為:拾取,采取。何時可掇:什么時候可以摘取呢);同樣,我的求賢之思也是不會斷絕的。說這種話又是用心周到的表現(xiàn),因為曹操不斷在延攬人才,那么后來者會不會顧慮“人滿為患”呢所以曹操在這里進一步表示,他的求賢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樣不會終止,人們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顧慮,早來晚來都一樣會受到優(yōu)待。關(guān)于這一點作者在下文還要有更加明確的表示,這里不過是承上啟下,起到過渡與襯墊的作用。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月明”四句既是準(zhǔn)確而形象的寫景筆墨,同時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說:“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無所依托。”這說明他看出了這四句是比喻,但光說“客子”未免空泛;實際上這是指那些猶豫不定的人才,他們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一時無所適從。所以曹操以烏鵲繞樹、“何枝可依”的情景來啟發(fā)他們,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擇枝而棲,趕緊到自己這一邊來。這四句詩生動刻畫了那些猶豫旁徨者的處境與心情,然而作者不僅絲毫未加指責(zé),反而在濃郁的詩意中透露著對這一些人的關(guān)心和同情。這恰恰說明曹操很會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達理的姿態(tài)來吸引和爭取人才。

而象這樣一種情味,也是充分發(fā)揮了詩歌所特有的感染作用。最后四句畫龍點睛,明明白白地披肝瀝膽,希望人才都來歸我,確切地點明了本詩的主題?!爸芄虏浮钡牡涔食鲇凇俄n詩外傳》,據(jù)說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周公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時洗一次頭,吃一頓飯,都曾中斷數(shù)次,這種傳說當(dāng)然是太夸張了。不過這個典故用在這里卻是突出地表現(xiàn)了作者求賢若渴的心情。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二句也是通過比喻極有說服力地表現(xiàn)了人才越多越好,決不會有“人滿之患”。借用了《管仲·行解》中陳沆說:“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則南馳耳。分奔蜀吳,棲皇未定,若非吐哺折節(jié),何以來之山不厭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厭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厭士,故天下歸心?!?亦見《詩比興箋》)這些話是很有助于說明本詩的背景、主題以及最后各句之意的。

《短歌行》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的寫作時期各說不一,歸之有兩種說法: 一是赤壁之戰(zhàn)之前?!度龂萘x》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橫槊賦詩的描寫。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萬雄師,飲馬長江,與孫權(quán)決戰(zhàn)。是夜明月皎潔,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設(shè)樂,歡宴諸將。酒酣,操取槊(長矛)立于船頭,慷慨而歌。二是赤壁之戰(zhàn)之后。第一種說法以章回小說為據(jù),不可靠。第二種說法也無史政。所以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尚無定論。

《短歌行》作者介紹

曹操,沛國譙人(今安徽亳州),出生在官宦世家,為漢相曹參之后,曹操的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yǎng)子,漢靈帝時官至太尉,歷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漢桓帝時被封為費亭侯,《三國志·武帝紀(jì)》中說曹嵩“莫能審其本末”,而在宋人裴松之注《三國志》時間接引用三國吳人所著《曹瞞傳》中稱曹嵩本姓夏侯,但此說可信度不高。曹嵩繼承了曹騰的侯爵。

年輕時期的曹操機智警敏有隨機權(quán)衡應(yīng)變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xué)業(yè),所以當(dāng)時的人不認(rèn)為他有什么特別的才能,只有梁國的橋玄等人認(rèn)為他不平凡,橋玄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陽何颙對他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陽的許劭以知人著稱,他也曾對曹操說過:“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此據(jù)《后漢書·許劭傳》,《三國志》中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孫盛《異同雜語》及《三國演義》小說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保?/p>

曹操早年就表現(xiàn)出對武藝的愛好與才能,曾經(jīng)潛入張讓家,被張讓發(fā)覺后,手舞著戟越墻逃出,全身而退。又博覽群書,尤其喜歡兵法,曾抄錄古代諸家兵法韜略,還有注釋《孫子兵法》的《魏武注孫子》著作傳世。這些活動為他后來的軍事生涯打下了穩(wěn)健的基礎(chǔ)。

以上內(nèi)容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7年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短歌行》原文翻譯及鑒賞》,對于高考語文知識點了解是否更加加深了一點呢更多學(xué)習(xí)相關(guān)材料,敬請關(guān)注學(xué)分網(wǎng),小編隨時為大家更新更多有效的復(fù)讀材料及方法!

推薦閱讀:

2017年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敕勒歌》原文翻譯及鑒賞
2017年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七步詩》原文翻譯及鑒賞
2017年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晚登三山還望京邑》原文翻譯及鑒賞
2017年高考語文必考知識點:《燕歌行》原文翻譯及鑒賞

THE END

最新文章

相關(guān)文章

2021年高考語文答題技巧模板 高考語文答題模板
今文經(jīng)和古文經(jīng)的區(qū)別在哪里 今文經(jīng)和古文經(jīng)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1高考語文必備篇目 2021高考語文必備古詩詞
高中最難背的文言文 高三最難背文言文